綠化局工作規劃與保障措施

時間:2022-04-05 10:54:00

導語:綠化局工作規劃與保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化局工作規劃與保障措施

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文明程度和發展水平的具體體現和主要標志。隨著生態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園林綠化巨大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為社會各界所認知,它作為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和21世紀極具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也被各級政府廣泛關注。因而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不但是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實全面建設和諧社會這一宏偉目標的重要措施。

(一)指導思想

我局以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抓手,深入開展綠化彩化美化工程,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引森林進城市,變園林為森林”和“大綠化”的園林戰略總體部署,在今后五年發展規劃必須繼續解放思想,以機不可失、時不在來的緊迫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扎實向上,鞏固“省園林城市”成果,積極開展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活動,加快推進綠化生態質量,提升拓展綠地綜合功能,進一步加快園林事業發展新跨越。

(二)基本原則

1、統籌協調原則

根據綠化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建設與管理,統籌公共綠化與社會綠化,統籌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確保綠化系統規劃的有序推進。

2、功能提升原則

拓展城市生態綠化空間,提升綠化綜合服務功能,提高綠地服務質量,多視角、多途徑、多功能,推進城市綠化有序發展。

3、資源節約原則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術推廣,倡導規劃設計人性化,群落配置生態化,材料選擇自然化、資源能源節約化,推進節約型綠化建設,促進綠地的高效、可持續性發展。

4、常態長效原則

繼續堅持條牽頭、塊推進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重心下移,做實街道綠化的工作方式,依靠法規、規范、合理協調城市建設、經濟發展與生態資源保護的關系,最大程度地保護綠地、樹木資源;積極研究和探索建立綠地管理的長效手段,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我局全面堅持“政府組織、社會參與、統一規劃、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以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抓手,加強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管理工作,加快園林綠化建設步伐;以科學管理為手段,不斷提高綠化管理和養護水平;以文化建園為核心,加強公園、游園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景區品質和影響力。遵從“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生態優先、均衡布局”的綠地結構格局,努力建設總量增加、分布合理、功能顯著、植物多樣、特色凸現、景觀優美的市中心城區綠地生態系統。到2016年基本建立與生態家居城市相適應的城鄉綠化生態網絡體系框架。

2、主要指標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預計2015年我市中心建成區面積達58.7平方公里,人口約59.1萬。因此到2015年市中心城區綠地面積需達43451.9畝,平均每年新增園林綠地不宜少于1499.25畝,公園綠地面積每年需約增1160.3畝;實現城市綠化覆蓋率56.39﹪,城市綠地率49.7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2.49平方米。

新建公共建筑屋頂綠化比例占適宜屋頂綠化的公共建筑物的25﹪以上;公共綠地枯枝落葉資源化利用率達35﹪以上;綠化有害生物危害率控制在5﹪以內;綠地常見植物種類達到490種以上。

(四)主要實施工程

1、城市公園建設工程

抓緊湯顯祖公園建設時間,加快推進鐘嶺森林公園、鳳崗河公園、文昌里公園、擬硯臺公園、名人文化園、玉茗公園、王安石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夢湖公園后續建設,進一步提高市中心森林覆蓋率,建成環城森林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鞏固良好的生態環境,全力打造“一園一特色”。

2、城市綠色長廊建設工程

合理布局,調整城區綠化網絡,新區道路全部按照“雙向六車道、進口瀝青柔性路面、兩邊各50米綠化帶、人行道路沿石全部用花崗巖”的生態路、景觀路標準設計建設市中心城區。重點打造南北走向的外環路、西一路、西二路、玉茗大道南延伸段、贛東大道南延伸段、文昌大道(撫河大橋-紅石嘴)、撫石路,東西走向的安石大道、臨川大道、迎賓大道、商業大道等十一條城市綠色長廊。在道路景觀帶外側加大速生樹種種植力度,豐實森林厚度。在多種喬木、大樹和速生樹的基礎上,加強景觀路的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品位,實現“樹有高度、林有厚度、綠有濃度”的目標。

3、城北老城區綠色板塊建設工程

按照“因地制宜、寸土不讓、見縫插綠”的理念。一是舊城改造沿河布綠。結合文昌里改造建設,高標準設計建設撫河東岸景觀帶,完善西岸景觀帶建設,實現一河兩岸景觀交相輝映。二是要見縫插針、拆墻見綠、拆違建綠、破硬建綠。單位、學校、住宅小區要提升綠化品質,拆墻透綠與社會共享;充分利用老城區邊角地,強行拆除居民違章搭建,精心設計建設小園林、小廣場、小綠帶,打造城市綠化小亮點。對加油站、停車場、汽車站、大型倉庫等場所,實行破硬建綠,大力推廣建設樹陣式停車位。三是向空間要地。鼓勵發展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強制要求大型臨街建筑必須充分考慮垂直綠化的設計和建設,并將此納入新開發住宅小區綠地驗收標準和范圍。

4、城郊生態綠化建設工程

按照打造“森林”的要求,加速構建市中心城區生態綠色屏障體系,主要實施以城區內主要交通干線(高速公路兩側排水溝以外各50米,國省道、鐵路兩側排水溝以外各20米,縣鄉道排水溝以外各10米,村道兩側排水溝以外各1-2米為通道綠化建設范圍)為依托的通道綠化工程、以河流水系(河流水道和水庫兩側各30米)為載體的沿水防護林工程、以荒地荒灘(吳淞高程16米以上)種植速生楊樹為主的灘涂原料林建設工程和災后重建生態修復(改造)工程等五大城郊生態綠化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原有山體、水系濕地的保護。

5、立體綠化工程

充分借鑒其他省市立體綠化設計的理念,加快推廣、加強宣傳,重點推進機關事業、學校、醫院等單位的公共服務設施的立體綠化建設;以建筑、市政設施構筑物為重要載體發展屋頂綠化、墻面綠化、沿口綠化;倡導棚架綠化、窗陽臺綠化等多種形式的立體綠化;倡導低碳環保理念,積極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單位等因地制宜發展立體綠化。計劃到2016年底發展立體綠化90萬㎡,其中屋頂綠化60萬㎡。

6、林蔭道工程

通過保護、完善提升、新建等三種途徑,推進林蔭道示范點建設,探索林蔭創建的養護措施、建設標準,命名、建設一批林蔭道,實現行道樹道路林蔭、資源循環、技術標準的目標,不斷提高行道樹管理水平。

7、綠化機械化工程

按照主要服務于公共綠化的原則,以車輛和專業裝備為發展重點,到2016年末,常規綠化養護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應急處置具備必要的機械配置如應急搶險配備隨車吊、車載式及自走式高空作業車等;養護作業配備行道樹運輸車、綠化噴灑車、中小型噴霧車、園路清掃車、吹葉機、小型綜合養護車、草坪修剪機、多功能土壤施肥機等。樹枝的資源化利用配備中小性樹枝粉碎機等,進一步提高綠化行業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提高行業整體水平。

8、綠地結構調整功能與功能提升工程

制定綠地結構調整和功能提升實施導則,編制相關的實施規劃,因地制宜地對植物配置不合理、群落不穩定、種植密度過高的綠地進行改造和調整,改良土壤理化結構,保持植物的生成勢。加強綠地必要的服務設施建設,滿足市民活動休閑的功能需求。按照基本生態網絡節后體系的總體要求,加強“綠色步道”、“林蔭道”的規劃和建設,進一步提高綠地與城市基礎實施的融合度,發揮綠地有生命設施的生態、景觀功能。計劃五年內提升改造綠地3600畝。

(二)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市中心城區綠化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各有關部門都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目標任務責任制,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站在工作的第一線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推動工作落實。要抓定任務、定進度、定責任,把包段、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明確任務,統籌推進。各縣(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力推進,要把市中心城區綠化建設提升到全局性、戰略性的高度,在遵循造林綠化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組織實施、操作到位,切實打好主動仗。市土地和規劃部門負責綠化生態建設規劃、綠化工程設計工作,要將生態綠化建設規劃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統籌規劃,嚴格按照《市城市綠線管理辦法》保護好綠線;市林業部門負責城郊綠化工程的建設;市園林部門負責市中心城區的綠化工程建設;金巢經濟開發區和臨川區負責本轄區內的綠化工程建設。

3、多方籌資,保障經費。采用財政投入、部門整合、吸引外資、企業融資、群眾自籌、市場運作、大力吸引民間資本等形式,通過征收異地綠化補償費等手段,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從2011年開始,由市政府每年從土地運作收入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市中心城區綠化建設,由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調度落實好工程建設資金。兩區轄屬綠化資金,在力爭國家工程項目補貼、省苗木補助、耗材企業建立原料林基地和整合相關部門項目綠化資金的基礎上,由兩區政府自行籌資。兩區政府要安排好專項建設資金,切實解決好資金投入問題。

4、市場運作,實現共贏。加強政策引導,充分運用稅收、土地、財政等經濟杠桿,調動企業,社會等方方面面的積極性,通過市中心城區綠化建設,確保農民增收得利,社會增綠得益,政府增效得綠,實現“共贏”目標。

5、廣泛動員,營造聲勢。各級、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輿論宣傳和引導工作,營造人人動手、個個支持、各方面配合的強大聲勢和合力。要做好示范帶動,工作總結,典型挖掘,經驗推廣工作,用實際效果向廣大干部群眾進行宣傳和動員,努力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充分調動全社會支持與參與綠化美化家園的熱情,使市中心城區綠化建設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6、強化督查,狠抓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檢查考核制度。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要組織聯合督查組,加強對市中心城區綠化建設進展情況的跟蹤督查和調度通報,對任務完成不好的,要予以通報,促進工作落實到位。市效能辦要將各責任部門的任務落實情況列入各責任部門年度工作績效情況來考核評價。市林業、園林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派、老干部等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指導和督查。兩區及各責任部門也要建立長效監督檢查機制,確保建設目標順利實現。

展望結語

我局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為統領,著力圍繞“建現代工業新城、創文化生態名城”的總體目標,牢固樹立“引森林進城市、變園林為森林”的發展理念,按照“群眾、企業、政府利益有機統一,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快速、協調、持續發展有機統一”的要求,大力推進市中心城區“點、線、面相結合,水、陸、空相協調”的城市綠化工程建設,全面提高市中心城區綠化水平,在“大綠化”建設中充分展示“大文化”的深厚底蘊,“大水面”的深遠境界,“大空間”的巨大潛力和“大產業”的豐碩成果。

今后五年,我市園林綠化建設處在“綠色崛起”重要時期,我們園林人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與時俱進、奮勇爭先,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實現趕超發展、提速進位、爭創一流和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