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局作風建設年實施意見
時間:2022-04-27 04:08:00
導語:老干部局作風建設年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確定今年為全市“作風建設年”。為深入搞好我局“作風建設年”活動,取得實際效果,根據《中共*市委關于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的意見》要求,形成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按照總書記倡導的八個方面良好風氣和增強“三種意識”的根本要求,以開展“清廉從政、服務發展”專項學習教育活動為重點,鞏固深化“執政為民、服務發展”學習整改活動成果,認真解決全局黨員干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努力把*加快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為落實好、維護好、發展好老干部利益,使老干部合法利益最大化,開創老干部工作新局面,提供思想作風保證。
二、主要內容
按照市委統一安排和老干部局實際,將“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深化活動與作風建設年活動相結合,主要開展以下活動:
(一)開展“清廉從政、服務發展”專項學習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深化“執政為民、服務發展”學習整改活動成果,4月至6月,在局機關和全局黨員干部(重點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以“清廉從政、服務發展”為重點,開展專項學習教育活動。
1、組織理論學習。采取局班子中心組、支部組織生活會、干部職工大會等形式,集中學習《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教育讀本》等教材;自學《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先進事跡選編》、《趕考》等書目;組織部分人員參加中央紀委領導和中央經濟管理部門領導來渝作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國家經濟發展形勢報告會。
2、開展專題教育。學梁平縣虎城鎮黨委書記鄧平壽等優秀基層干部先進事跡;看反腐倡廉警示片;講以“清廉從政、服務發展”為主題的廉政黨課。
3、檢查整改。安排一定時間,按照“清廉從政、服務發展”要求,認真查找單位和黨員干部個人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制定落實整改措施,使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踐行總書記倡導的八個方面良好風氣;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服務發展、推動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正做到一心一意求發展、促發展;增強公仆意識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始終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增強節儉意識和廉潔從政的自覺性,永葆艱苦奮斗的本色,確保“清廉從政、服務發展”專題學習教育活動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促進領導干部作風的進一步好轉。
(二)開好領導干部加強作風建設專題民主生活會
4月中旬,局班子召開一次專題民主生活會。4月下旬,各支部召開一次專題民主生活會。重點按照總書記倡導的八個方面良好風氣和增強“三種意識”的根本要求,圍繞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整改措施的落實、長效機制的建立完善、群眾是否滿意等,進行對照檢查,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
(三)采取多種形式拓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內容
為充分利用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平臺,5月至7月,局還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擴大影響面和滲透力,扎實搞好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和基層單位行風建設,使“執政為民、服務發展”這一永續工程在老干部系統收到明顯實效。開展選派干部下訪活動,了解掌握老干部思想脈搏,幫助老干部解決實際困難;組織機關干部參加全市作風建設知識競賽和向*機關黨建網、華龍網、當紅網、等網站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有關信息;加強黨風廉政教育,推進作風建設。
三、組織領導
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是一項重要任務,要擺在突出位置,納入重要日程,認真組織,精心安排,扎實推進,確保“作風建設年”活動取得實際效果。為加強對“作風建設年”活動的組織領導,局成立“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張遠林同志任組長;副局長汪世華、吳建國、局長助理丁宗賢、黃宗清任副組長;局機關各處(室)的處長(主任)為成員。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機關黨委(人事處),具體承辦全局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工作。
四、活動要求
一是堅持領導帶頭。局領導和處級領導干部要在“作風建設年”活動中起好表率作用,帶頭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帶頭查找問題、提出對策,帶頭完善措施、推進整改,帶頭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努力把“作風建設年”活動引向深入。
二是深入思想動員。召開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動員會,部署“作風建設年”活動工作。各處室要結合干部職工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采取多種形式,深入發動,廣泛動員,切實打牢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的思想基礎。
三是實現整體推進。要把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與貫徹落實“314”部署,與迎接黨代會、慶祝直轄十周年,與創造性地落實老干部“兩個待遇”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促進各項工作,以各項工作的成效來檢驗作風建設的實際效果,努力把作風建設年的各項活動體現在推動工作、促進發展上,切實做到“兩不誤、兩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