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錄用公務員考試大綱

時間:2022-01-29 11:44:00

導語:考試錄用公務員考試大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考試錄用公務員考試大綱

一、筆試科目

(一)筆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報考市級機關和市級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的考生如沒有取得學士及以上學位,也沒有通過大學外語四級考試,需加試外語(英、日、俄語任選一種)。全部采取閉卷考試方式。

1.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20分鐘,滿分為100分。

2.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50分鐘,滿分為100分。

3.外語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60分鐘,滿分為100分。

(二)作答要求

1.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應試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應試者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試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2.申論

應試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應試者必須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上填涂準考證號,用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一律無效。

3.外語

應試者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應試者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試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

1.測驗的構成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政法管理工作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

測驗各部分的內容、題型構成、題量如下表所示:

部分測試內容題數(道)

一常識判斷20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30

三判斷推理圖形推理5

定義判斷10

類比推理10

邏輯判斷10

四數量關系數字推理5

數學運算10

五資料分析20

合計120

2.題型說明及舉例:

第一部分:常識判斷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中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內容涵蓋政治、經濟、人文、科技、法律等等。

例題:

盡管我們關于太陽能的研究和議論已經相當多,但今天對太陽能的利用還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難以將陽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開發出有效的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的系統

C.核能仍然更為有效

D.太陽能系統尚不安全

解答:關于太陽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常識看出A、C、D三個理由都不恰當,只有B選項所說的原因更為準確,故正確答案為B。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等。

例題:只要方向正確,任何一點積極性都應當得到()和支持。

A.尊重B.肯定

C.表彰D.重視

解答:用“肯定”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最準確,故應選B。

又例如:鐵路新線路的開辟與否往往必須在建路花費盡可能少的要求與新建路線的貿易運輸量盡可能多的要求之間取得妥協。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論點,即新建鐵路的線路:

A.應該是一造價最低的線路

B.其選擇決定了新興貿易中心的位置

C.決定于是否與終點之間的距離最短

D.不會總是具有最低建造成本的路線

解答:仔細考察四個選項,您可以發現,選項A與題中“妥協”的含義不相符;選項B和C都無法從題中得出;只有選項D是短文支持的一種主要觀點,因此正確答案為D。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事務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方面。

本部分有四種題型。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應試者認真觀察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解答:在例題中,黑點在正方形中順時針移動。在第5個圖形中,應該正好移動到左上角。因此,正確答案是B。

第二種題型: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應試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

健康:指一個人智力正常,行為合乎情理,能夠適應正常工作、社會交往或者學習,能夠抵御一般疾病。根據健康的定義,下列屬于健康的是:

A.大學教授老李,雖然五十多歲但工作起來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張嬸十九歲的兒子肖聰,讀書十一年還是小學二年級水平,但是從小到大沒生過什么大病,體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小胡碩士畢業后,工作表現一直很優秀。自一次事故后,當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會精神失常

D.小劉身體很好,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很多同事說他古怪,不愿與其交往

解答:嚴格根據定義衡量,此題的正確答案為A。

第三種題型: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然后要求應試者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題:螺絲:螺帽

A.鏡框:鏡片B.線:紐扣

C.插座:插頭D.筷:碗

解答:螺絲和螺帽是一組必須配套使用的東西,選項C中插頭與插座的關系與螺絲與螺帽的關系一樣,故正確答案為C。

第四種題型: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應試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例題:彭平是一個計算機編程專家,姚欣是一位數學家。其實,所有的計算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我們知道,今天國內大多數綜合性大學都在培養著計算機編程專家。據此,我們可以認為:

A.彭平由綜合性大學所培養的

B.大多數計算機編程專家是由綜合性大學所培養的

C.姚欣并不是畢業于綜合性大學

D.有些數學家是計算機編程專家

解答:觀察A、B、C、D四個選項,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結論D是由陳述“所有的計算機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直接推出來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設和補充而得出的結論,因此,D是正確答案。

第四部分:數量關系

主要測查應試者理解、把握數量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數字和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方面。

本部分有兩種題型。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應試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3,5,7,9,()

A.7B.8C.11D.13

解答:正確答案是11。原數列是一個等差數列,公差為2,故應選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應試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甲、乙兩地相距42公里,A、B兩人分別同時從甲乙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B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A、B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B.4C.5D.6

解答:正確答案為D。只要把A、B兩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兩地間距離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數據性、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5個問題,應試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例題:根據所給圖表回答問題:

以下是某市通過1038份網上問卷對打折購買商品進行調查的結果。

單位:%

打折商品

消費場所服裝鞋、包家用電器其他商品

綜合性百貨商場43.010.216.018.8

主題商場22.625.028.443.8

超市26.647.244.425.0

小店7.817.611.212.2

請根據此表回答下面的題目:

1.回收的問卷中,愿意選擇去綜合性百貨商場買鞋、包的人數大概有多少?

A.50人B.100人

C.200人D.300人

解答:回收的試卷共1038份,其中10.2%的人,即105人左右愿意去綜合性百貨商場買鞋、包。故B為正確答案。

2.下列說法不妥的是:

A.小店打折沒有什么吸引力

B.打折時人們比較喜歡去超市

C.打折時去大商場買衣服合算

D.該調查結果反映了全市的購物傾向

解答:這份網上的調查只回收了1038份問卷,不能代表全市人民的購物傾向。因此,正確答案為D。

(四)申論介紹

申論試卷分為給定資料和申論要求兩部分,給定資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申論要求是在應試者對給定資料閱讀、理解、分析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形式,給出不同申論要求,測查應試者公務員一般職位所需的能力要素。申論要求全部為主觀性試題。

申論試卷重點測查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包括: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內容主旨,全面分析給定資料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內容主旨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條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五)外語介紹

外語考試題型為詞匯與結構、完形填空及閱讀理解,考試內容與難度不高于大學外語四級水平。

二、面試科目

面試包括結構化面談、專業考試。

(一)結構化面談說明

結構化面談是公務員錄用考試的重要內容。其測試方法是通過與考生面對面的直接交談,評價考生是否具備職位所需的相關素質和能力。考生在面試前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必緊張,也不需要事先設計答案或猜題。面試時,應注意正確理解題意,冷靜思考。敘述要有條理,語言要簡潔明了,并把握好答題時間,使自己的素質和才能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