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用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申論》有關問題問答

時間:2022-05-01 05:09:00

導語:錄用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申論》有關問題問答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錄用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申論》有關問題問答

問:什么是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申論》考試科目?

答:《申論》取自于古代漢語,即申述、申辯、論述、論證之意。它是為完善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而新設的一種筆試科目。2014年,國家人事部開始在中央、國家行政機關面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國家公務員筆試戶首次嘗試。通過近兩年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申論》既區(qū)別于古代科舉考試中要求就給定的題目論證某項政策或?qū)Σ摺W珜懻撐牡牟哒撔问剑灿袆e于以往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的命題作文形式。《申論》考試的內(nèi)容、方法及其要達到的測評功能,實際涵蓋了策論和作文這兩種考試形式的基本方面,把閱讀理解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形式新穎、靈活,能夠更好地測評考生的綜合素質(zhì);有效地防止"高分低能''''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

問:《申論》考試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

答:《申論》考試的結構比較規(guī)范、清晰明確。首先是給定一篇(或一組)1500字的資料,要求應試者在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的基礎上,自命一個題目,緊扣給定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申述、闡明、論證對問題的基本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左右)。

問:《申論》考試有哪些特點?

答:首先,《申論》考試的背景資料具有普遍性。作為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必須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所了解,有所認識,有所思考。公務員錄用考試適應對公務員能力和素質(zhì)的要求,比較注重應試者實際能力的考查,考試內(nèi)容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對政治、經(jīng)濟、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一般都是社會熱點或者大眾媒體關注的焦點,即背景資料不生僻,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申論》試題表述明確,涉及的內(nèi)容、觀點和問題對每個考生都很公平,每個考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對背景資料的認識有感而發(fā),即《申論》考試對不同專業(yè)的考生都是公平的,具有普遍性。

其次,《申論》的題目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雖然《申論》考試題目的背景資料涉及面廣,內(nèi)容復雜,但重點突出。針對性和可行性是《申論》考試的精髓,找準了答題的突破口,就能較好地構建答題的思路和完成論證。因此,考生應仔細地閱讀給定背景資料,不要匆忙作答和寫作。只有在把握背景資料本質(zhì)內(nèi)容的基礎上,抓住重點,條分縷析,使回答和論證更富有表現(xiàn)力和說服力。否則,只能是四處出擊,盡管洋洋灑灑,長篇論道,但卻不得要領,事倍功半。

再次,《申論》考試的作答方式具有靈活性。《申論》考試要求考生根據(jù)不同的背景資料、不同的提問內(nèi)容和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循規(guī)蹈矩并巧妙地解決所問問題,提出應對措施和解決方案。同是《申論》考試,不同的結構和內(nèi)容要求考生靈活處理,而不能墨守成規(guī),千篇一律。

問:《申論》考試有哪些測評要素?中國公務網(wǎng)2014-7-222:54:26

答:從《申論》考試的內(nèi)容和特點,可以看出《申論》考試主要側(cè)重考查應試者對給定資料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歸納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這是與行政機關的工作性質(zhì)對合格公務員的能力素質(zhì)的要求相統(tǒng)一的。首先,公務員應有全局觀念和綜合能力,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善于把多種事物、多種因素聯(lián)系起來綜合分析,具有較強的分析歸納能力;其次,公務員應能夠認識和掌握客觀規(guī)律,要有深邃的洞察力。在通過對大量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能透過紛繁的外在現(xiàn)象看到問題的本質(zhì),善于從微小的征兆中發(fā)現(xiàn)大的問題,能及時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能作出很好地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具體措施;再次,《申論》考試能測查考生掌握信息的多與少,快與慢,對與錯。另外,《申論》考試形式既嚴格又靈活,能有效地考察考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要求考生擯棄套話、閑話,要求分析、論證和解決問題透徹、全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