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之農民工返鄉就業問題
時間:2022-10-29 02:26:00
導語: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之農民工返鄉就業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相關新聞背景及現狀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近日透露,受金融危機影響,目前全國大約有2014萬農民工失業返鄉,引起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
根據農業部最近對15個省份、150個村進行的抽樣調查,在全國1.3億離開本鄉鎮外出就業的農民工中,有15.3%的農民工現在失去工作或沒找到工作,大約有2014萬人。
失業返鄉的農民工心態如何?有何打算?長期從事勞務中介服務的山東菏澤人張東平說:“金融危機后,返鄉農民工普遍有''''三怕''''心理,一怕出去找不到活干,二怕干了活領不到工資,三怕工資低掙不著錢。”
據河南固始縣勞動部門調查,全縣外出務工人員有20多萬人,其中返鄉后處于觀望狀態的超過5萬人。
因為”三怕”,所以觀望,如今是返鄉失業農民工的主流心態。”下一步怎么走,我還沒有想好,要等待大形勢變化。”農民工邵朋說。
現狀一:本地務工遭遇薪資反差農民工渴望自主創業
成都市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歷來被視為四川農民工就業市場的風向標。2月3日至5日,記者兩次來到這個市場,聽到農民工求職者最多的聲音就是“招工的少了”“工價低了”。
本地再就業為返鄉農民工提供了新機遇,但招聘企業提供的工資待遇較低,與農民工再就業預期較高形成反差,部分本地企業反倒出現了“招工難”現象。
2月4日,記者參加了山東惠民縣的一個返鄉農民工專場招聘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京(天津)電子公司的金經理卻為招不到工人而失望。他此行要招100個電子組裝女工,但報名者只有8人,其中有幾個還嫌待遇低。他說:“因為不少農民工還在觀望期,就業預期并沒有因金融危機而降低太多。”
成都市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人黃潔表示:“鑒于危機影響和地區發展差異,返鄉農民工還是應適當降低薪資的心理預期,以便更容易找到工作。”
在大批返鄉失業農民工尋機再就業時,也有部分農民工借返鄉之機轉型,尋找自主創業商機。
在寧波做建材經銷的河南固始縣李畈村農民工馮長發最近舉家返鄉。他說:“雖然在外打工15年了,但大城市有戶口門檻,外出務工遲早要回鄉創業,不如借生意不好時回家。”
據固始縣勞動部門調查,像馮長發這樣選擇回家創業者占返鄉農民工的4%左右。這些農民工大多務工時間長,有一定積累,有一技之長。
在安徽肥東縣新安村,春節剛過,由返鄉農民工王定和創辦的坤達公司已經機聲隆隆。王定和說,公司從事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生產,已吸納300多名返鄉農民工就業。
該村農民工蔡慶斌在上海打工10多年,因為行情不好,他轉讓了汽車裝飾門店返回家鄉。蔡慶斌看好現代農業前景,打算在家鄉承包水塘或土地,搞規模養殖或特色種植。他說:“全國在搞新農村建設,中央強調發展現代農業,我想借政策東風二次創業。”
現狀二:滯留鄉村人數陡增考驗農村公共治理
在山東定陶縣南王店鄉豐莊村,記者碰到了40歲的返鄉農民工王進,他正在捆扎曬干的棉柴。他妻子在家務農,種了兩畝棉花。王進說:”棉價低,肥價高,現在很難指望種地掙錢。孩子正上高中,每月花費500多元,現在沒工作了,日子很緊巴,心里不是滋味。”
“大齡”返鄉農民工生活壓力增大,新一代農民工返鄉后心態更加失衡。
四川勞動保障部門有關人士分析說,新生代農民工長期在城市生活,本身缺乏農業技能,生活方式早已習慣了城市環境,返鄉后很不適應。記者采訪的多數年輕人都表示不愿回到土地上就業。但這一群體身份仍是“農村人”,被迫回到農村后容易心態失衡,如果不及時疏導,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
調查顯示,大批農民工失業返鄉,還引發了一些土地承包糾紛。在江蘇打工的四川農民工朱柳江舉家返鄉后,因為家里5畝承包地轉租了,兩口子找不到工作,只有靠打麻將消磨時間,1個月不到就輸了3000多元,相當于損失了4個月的打工收入。
“進城無業就,返鄉無地種”,一些滯留農村的農民工事實上成了“閑人”。安徽肥東縣包公鎮小包村干部楊其平說,年后全村有600多返鄉農民工不再外出,不少人已找到村里要求救助。他擔心“近期村里民事糾紛如小賭、小偷、打架等會多起來”,矛盾會凸現。
農民工大量失業返鄉,還直接增加了農村社會事業負擔。據四川勞動保障部門介紹,全省失業農民工中隨返子女超過2萬人,大多數需要回原籍讀書,給農村義務教育帶來新壓力。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大量農民工失業返鄉,其勞動權益受到侵犯,社保福利損失嚴重。近年來國家努力提高的農民工社保水平,有因金融危機而出現“倒退”的動向。
隨著金融危機范圍的擴大,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有所抬頭。四川、河南等地部分農民工返鄉前或多或少都有工資沒有結算清。另據一些農民工反映,一些地方和企業以金融危機為借口,用工不再簽合同,更別提社保的事。
一些輸出地干部認為,農民工失業返鄉后,在許多方面給輸出地的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急需認真研究解決。
現狀三:返鄉農民工心懷“四盼”各方面需要多管齊下
對于如何解決返鄉失業農民工問題,包括農民工、輸出地政府、用工企業在內的各方都有新期待。農民工在尋找再就業和自主創業機會的同時,更盼望社會給予更多關照。
記者調查發現,返鄉失業農民工有“四盼”,一盼得到真實有效的用工信息,二盼得到實實在在的技能培訓,三盼幫助解決返鄉后的生計問題,四盼為農民工自主創業大開方便之門。
安徽肥東縣小包村農民工邵曉華從杭州失業返家后,最苦惱沒有就業信息。記者問她,是否知道縣里已兩次舉辦農民工招聘會,她搖頭不知。對國家扶助失業農民工的相關優惠政策,她更不清楚。
邵曉華期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將招工信息和就業扶持政策印成傳單,發放到每個返鄉農民工手中,或者交給村廣播站,定期播放。
自主創業的農民工則有兩大期盼,一盼政府出臺補貼扶持政策,二盼金融部門能降低短期貸款的門檻。
返鄉辦廠的安徽肥東縣農民工張宏奇說,現在中小企業貸款很難,廠房和土地都是租的不能抵押,機器設備在銀行眼里又不值錢,找擔保公司吧,費用又太高。”雖然國家一直在提金融機構要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但總感覺春風還沒有迎面吹來。”
由于大量農民工失業返鄉,輸出地政府壓力陡增。一些勞務輸出集中的地區大多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通過舉辦招聘會、推出專業技能培訓、免費職業介紹、鼓勵自主創業等方式,釋放農民工返鄉就業壓力。但在調查中,輸出地政府也有許多無奈和期盼。
安徽肥東縣包公鎮勞動保障所只有所長許宏勝一人,還兼任鎮辦公室工作。他無奈地說:”我要負責計劃生育、民事調解、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農民工就業、勞動力安置以及報表統計等十多項工作,根本忙不過來。”僅以縣里招工信息為例,許宏勝只能通知到村委會,遇上不負責的村干部,信息根本傳不到農民耳里。
四川一些縣市勞動保障部門則呼吁國家加大農民工培訓投入。目前一個農民工的免費培訓費一般為200元,缺口太大,特別是對一些缺工的技術培訓,國家應加大專項投入。
一些地方勞動干部還提出,為解決部分農民工因失業造成家庭困難,國家除了完善農村低保制度外,還應完善農民工失業保險等政策。山東曹縣勞動局長孟祥剛說:”為解決農民工就業難題,國家已出臺不少政策,但關鍵還在落實。”
二、農民工返鄉原因分析
第一,國際上對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下降,出口生產企業訂單減少,企業遭遇困難,不得不裁員,由于城市生活費用較高,被解雇的農民工大部分選擇返鄉。
第二,受樓市低迷影響,建筑業、搬運業等務工的民工大都失業返鄉。
第三,受待遇低下的打擊,不少民工在城里居無定所,職業穩定性差,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生活壓力加大,萌發回鄉念頭。
第四,受惠農支農政策影響,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提高,面對就業壓力,許多農民工選擇返鄉從事農業。
第五,一些農民工經過數年拼搏,積累了一定規模的資金,掌握了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重返家鄉進行二次創業。
三、農民工返鄉面臨的問題
第一,直接影響農民增收,降低農民生活質量。外出務工收入一直是我縣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金融危機下農民工失業返鄉和就業不穩定,直接導致農民工資性收入明顯下降,影響了外出務工人員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
第二,增加了就業壓力。失業返鄉人員增多,這將使就業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特別是返鄉農民工中年齡偏大、無技術特長的人員再就業難度更大。
第三,農民工子女教育受影響。返鄉農民工子女很多在外就讀,適應了務工所在地的學校環境、教學模式,因父母失業被迫返鄉,環境的改變、教學模式的不同,將使孩子的心理和受教育的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處理不好,將導致孩子休學、輟學。
第四,社會穩定存在隱患。很多農民工外出打工后,農村聯產承包的土地已轉包、出租,自己不可預期地提前返鄉已無地可種,無田可耕,造成生活、生產困難,特別是有些家庭,其收入幾乎全部來源于外出務工,失業后返鄉待業將使家庭收入銳減,生活陷入困境,可能會做出危害社會團結和諧的過激行為,同時有部分農民工因無所事事,極易聚眾賭博,滋事生非,將對社會治安造成一定危害。
第五,帶來權益保障等社會公共服務問題。外出務工人員失業返鄉后,可能有土地、山林承包流轉權益,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房建設等諸多權益訴求,給公共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統籌安置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的若干建議
第一,要把返鄉農民工納入地方政府的整體職業培訓與就業計劃。返鄉農民工本來就是當地的農民,其回鄉后與其他留守農民的身份相同,地位平等,應同樣享受“國民待遇”。他們剛回來時,地方政府給予適當安慰,乃屬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凡事都要享受“優先”而成為特殊農民,就會有失偏頗。當前,對返鄉農民工的再就業,要切忌出現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即在安置返鄉農民工的同時,輕視留守農民。所以,各級政府應該統籌解決農民問題,要根據國內國際的經濟社會發展態勢,編制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和就業規劃,讓所有農民都能享受到均等培訓和就業機會。
第二,要充分利用返鄉農民工的一技之長,引導、扶持其創業。一些返鄉農民工,身懷一技之長,帶回了發達地區的經營理念,各級地方政府應積極引導和扶持他們創業。只要是符合產業政策,具有示范和推廣前景,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的項目,就應該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政策、金融、服務、輿論和治安環境。
第三,要鼓勵返鄉農民工將帶回的資金轉化為資本。一些返鄉農民工,在外辛辛苦苦,省吃儉用,確實積攢了一些資金。但是,他們缺乏投資意識,賺點錢要不就是蓋房子,要不就是大手大腳過大年,要不就是存進銀行作為保障等。當前,就業緊張了,可能會出現“花光用光、坐吃山空”的局面。因此,政府要加大宣傳、發動力度,正確引導這些資金流向,鼓勵他們參與農民創業活動,或者組織專業合作社等,因地制宜地發展當地優勢特色產業。
第四,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城鎮企業“下鄉”,投資農業。當前,一些以出口為主的制造企業經營不景氣,有些倒閉破產,有些開始考慮轉產。我省應抓住這一契機,制定優惠的產業政策,引導這些企業轉產投資農業。如通過創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農民用承包的耕地入股,實現土地集中、規模經營。企業不僅可以集中加強對土地的建設和管理,而且還能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實現農民包括返鄉農民工就地就業。
第五,發展農村物流,引導大型連鎖超市“下鄉”。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對發展農村物流有明確要求,提出要“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建設,加快建設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和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然而,我省農村物流業發展卻相當滯后,存在著農產品和農資流通不暢等諸多問題,如很多蔬菜、水果在運送途中腐爛;農民在分散的、實力很小的、素質不高的個體商業戶購買假化肥、假種子、假農藥等現象時有發生,退貨、索賠無門。因此,農村迫切需要完善的產品服務和信息服務。所以,我省應該抓住這一機遇,運用規劃引導,科學地發展農村物流。物流發展了,一些連鎖超市就會下鄉,農村運輸、專業市場、農產品加工、養殖業等各行各業就會被激活,不僅能夠帶動農民就業,而且能有效拉動內需。
第六,要做好既無地又無創業能力的返鄉農民工安置工作。這些失去耕地的返鄉農民工,沒有創業能力,回鄉后完全失業,生活失去保障。有關部門應對他們進行摸底,要像城市失業工人一樣納入低保,保障其生活、就醫及子女就學等。
- 上一篇:公務員考試戶籍制度改革問題
- 下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之建筑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