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時間:2022-12-14 09:39:00

導語: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新聞知識

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拉動生態內需的新載體

忽如一夜春風來,贛鄱大地添新綠。

放眼今日江西,自南向北,從東到西,處處涌動著造林綠化的熱潮——城市街頭,打造園林景觀;廣袤農村,造林整地正忙;工業園區,綠化美化廠區;公路沿線,栽植景觀樹木……

這是來自于“一大四小”工程激發出的巨大動力。

2014年9月,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進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的決定,“一大”,即抓好宜林荒山造林,確保到2014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3%;“四小”,即抓好縣城和市政府所在地的綠化,抓好鄉鎮政府所在地的綠化,抓好農村自然村的綠化,抓好基礎設施、工業園區、礦山裸露地的綠化。同時,出臺相關配套措施,在政策、資金、技術、苗木等方面全力支持“一大四小”工程建設。

“一大四小”工程,掀起了全省造林綠化的新高潮,使江西林業建設迎來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成為繼林改之后江西省拉動生態內需的嶄新載體。

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造林綠化中的放大效應,江西省在“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中堅持政策驅動,省財政每年拿出3億元資金用于購買種苗,免費提供給林農造林,力求產生良好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去冬今春,在省財政資金的撬動下,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增加投入,目前全省共落實“一大四小”工程建設資金40億元左右,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政府大力支持造林綠化。明媚春光里,走進撫州市夢湖廣場,草地碧綠,鮮花吐艷,樹木成林,前來游玩的市民絡繹不絕。該市以“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為契機,政府出資對多年來一直是城市內澇主要根源的鳳崗河進行改造,其中下游投資3.6億元,利用低洼地建造人工湖,取名夢湖,水面面積達2100畝,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生態功能。

企業踴躍投資造林綠化。春日暖陽下,安義縣東支河農田林網建設項目建設區內,每天都有數十名農民在揮鍬鏟土,呈現出一片繁忙的造林護林景象。該項目通過投標由江西清晨生態農業觀光園有限公司投資、經營、管護。目前,建設區內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電動控溫的大棚育苗基地已見雛形,設計林帶栽植總長128公里,片林栽植面積200余畝,已栽植楊樹12萬余株。

職工自覺融入造林綠化。瀟瀟春雨中,大茅山企業集團花橋實業公司池口農場職工毛花萍來到德興市新花公路旁栽植雷竹。為何栽植雷竹?她喜滋滋地說:“現在雷竹每公斤賣到了40塊錢左右,栽植雷竹每畝產值可達2萬元左右,是創收的好途徑。”據了解,在企業職工的參與下,德興市新花公路旁已建成20公里長的竹業長廊,不僅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且為當地職工開辟了一條新的創收門路。

社會廣泛參與造林綠化。迷人春色中,吉安市迎賓大道格外美麗,密植的杜英等植物群落,觀花的紫薇樹陣等,展現出有節奏、富于韻律變化的道路綠化和自然生態型的路側景觀林帶,使該大道成為吉安市最亮麗的景觀大道。殊不知,該大道的許多樹木是由單位和個人認捐的。“今天我捐一棵樹,留給子孫一片陰。”在吉安認種認捐認養樹木活動中,單位和個人廣泛參與,僅中心城區認捐單位就達299個,認捐個人達8398人,認捐款達249萬元。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我們相信,隨著“一大四小”工程的繼續深入推進,其拉動生態內需的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出來,一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綠色生態新江西指日可待!

政策鏈接

江西構建穩定林業生態建設財政投入機制

江西省財政近年來積極發揮公共財政職能,著力構建穩定的林業生態建設財政投入“六大機制”,大力支持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有效地促進了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質量的穩步提高,生態環境的日益優化。2014年,該省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投入的林業專項資金將超過21億元,是2014年7.39億元的近3倍。

構建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2014年該省作為全國10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試點省之一,由中央財政支持9500萬元,開始對1900萬畝生態公益林禁伐進行補償。補償標準逐年提高,由2014年的每畝5元提高到現在的每畝8.5元。補償范圍逐年擴大,由2014年的1900萬畝擴大到現在的5100萬畝,占全省林地面積的32.1%。財政投入數額逐年加大,投入量由2014年的950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4.3億元。

構建林權制度改革經費保障機制。林權制度改革取消的木竹等特產稅1.64億元全部由省財政通過轉移支付補給市、縣。取消各地收費項目后,省財政每年安排4185萬元轉移支付補助給70個林業大縣;每年安排3.88億元對每個鄉鎮補助10萬元,每個行政村補助1萬元。省財政每年新增安排1.27億元,對每個行政村省財政補助經費不到4.5萬元的,由省財政補足到4.5萬元。將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及其事業單位的行政事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管理,結束了林業部門長期靠林業規費供養的歷史,穩定了基層林業隊伍。

構建林業產業發展投入機制。按照“服務林農、注重保護、兼顧開發”的原則,省財政從2014年起,連續5年,每年安排5000萬元設立林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從“五個方面”,每方面各安排1000萬元,大力支持林業產權制度配套改革階段林業產業的發展。省財政還專項安排1000萬元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運作、林農自愿、穩步推進”的原則,開展政策性森林火災保險試點。

構建森林資源保護激勵機制。江西省政府2014年出臺了森林資源保護激勵管理辦法,省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對森林資源保護好的10個獲獎縣進行連續3年、每縣每年100萬元的獎勵。2014年起獎勵資金增加到每年3000萬元。從2014年起,省財政還將每年安排5000萬元對五大河流源頭和東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好的縣進行獎勵。

構建森林防火投入機制。為支持構建“預防為主,科學撲救”的森林防火體系,2014年省財政將對重點林業村村級防火經費實行轉移支付補助。支持專業森林消防隊建設,對已達標的專業隊但尚未享受到省財政補助的,將全部按每支10萬元補助到位;對重點建設的30支機動專業撲火隊再按每支補助40萬元的標準進行高標準裝備,對鄉鎮半專業防火隊購置撲火機具也將給予補助。支持航空護林作業,在租機時間內發生的航空巡護、滅火作業全部由中央和省財政承擔,地方財政不需承擔。

構建林業救災投入機制。據了解,在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林業災后重建方面,中央和省財政目前已投入了2.16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1.26億元,省財政安排0.9億元。從2014年起對設區市本級因不再參與省直管試點縣分成的育林基金和森林植被恢復費收入而減少的收入基數,省財政給予全額補助。

權威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林業廳廳長劉禮祖談“生態內需”

“我們省財政出資3億元購買苗木免費發放給造林戶,就撬動39.6億元社會資金投資造林,掀起了一股造林熱潮。”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林業廳廳長劉禮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14年10月開始,江西實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有效擴大了內需。

生態工程建設列入2年4萬億元投資的重點,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油茶列入良種補貼范圍……兩會上的這些“林業亮點”讓劉禮祖感到振奮。他提出,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今天,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促就業,應該高度重視“生態內需”。

“一大四小”興起“造林熱”

初春,萬綠萌動。江西上高縣境內320國道兩旁熱造林,路邊已在前幾年栽了兩排楊樹,農民們又在路基下見縫插綠。遠處的機耕道旁邊,也拔地而起一行行楊樹。

目前,縣內320國道邊上可視范圍內的143個村莊、全縣163個新農村建設點以及機耕道,只要能栽種楊樹的地方被農民們一搶而空。幾年前栽種一棵楊樹土地的租賃價格1元錢都沒人要,如今競價拍賣最高的拍到了17元,人稱“17元一個樹洞”。

從城市到鄉村,從各級黨委、政府到企業、個人,贛鄱大地一片片造林的熱潮,已成為國際金融危機寒冬中的一抹亮色。最新數字顯示,全省現在已完成造林整地600萬畝,“一大四小”工程3年1465萬畝的總任務可望2年完成;江西本省苗木銷售一空,已從外省調楊樹苗6900萬株。很多地方還立足挖大穴、栽大苗,實現了當年栽樹,當年初步成林。

“綠化的氛圍前所未有,栽樹的數量前所未有,造林的質量前所未有。”劉禮祖說,這直接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這一重大部署。江西是我國南方重要林區,60.05%的森林覆蓋率位居我國大陸第二,但大片茂密的森林卻藏在人跡罕至的深山,鐵路、國道和高速公路兩邊,鄉鎮、村莊,仍缺樹少木。

2014年5月,新任江西省委書記蘇榮敏銳地看到這個問題,提出要抓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將林業建設的重點從山上轉到平原,即抓好宜林荒山造林,確保到2014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3%這個大目標;“四小”,即抓好縣城和市府所在地、鄉鎮政府所在地、農村自然村和基礎設施、工業園區和礦山裸露地等四個小方面的綠化。隨后,江西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快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的意見》。

3億元“種苗補貼”撬動39億元投資

“聽說現在政府給造林戶免費發放苗木,我把自己打工賺的8萬元錢投下去,造了600畝杉木林”。江西奉新縣赤岸鎮赤岸村農民賴光源1996年初中畢業后一直在外打工,2014年10月他工作的南京金海馬俱樂部倒閉后回到老家,造起了“綠色銀行”。

劉禮祖說,除了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江西省“一大四小”最核心的政策就是財政連續3年每年拿出3億元資金用于購買種苗,免費提供給林農造林。在省財政帶動下,各地積極加大財政投入,整合部門資金,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造林綠化。初步統計,全省各地用于支持2014~2014年度造林綠化的工程建設資金超過39.6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38%,整合部門資金16%,企業、大戶等社會資金占46%。

投資促進就業。除了農民工,造林綠化還吸引了大學生。奉新縣箬溪村27歲的溫人長是南昌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前幾年大學畢業后一直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2014年春,他把打工所賺的十幾萬元投入造林。2014年,他得知造林還能免費領取苗木,又租來200畝山地整地造林。他說,他這兩年種的這些杉樹10年后的價值可達幾百萬元。他說,造林就像造綠色銀行,比打工穩當多了。

劉禮祖說,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省吸引了13萬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投身造林。

啟動“生態內需”正當其時

劉禮祖說,江西實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表明,在當前內需不振的條件下,啟動“生態內需”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正當其時,應采取措施把造林綠化等生態建設作為國家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這既順應了中央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又順應了林權制度改革后綠化造林的新形勢。

劉禮祖說,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油茶列入良種補貼范圍,在國家2年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中,節能減排和生態工程建設的投資占2100億元。這說明,國家已經開始并正在實施“生態內需”的策略。同時,他還就進一步擴大生態內需提出了建議。

第一,要盡快編制和實施林業恢復重建規劃。“交通三五天、電網三五十天、農業三五個月最多三五個季度,而林業則是三五年甚至三五十年”,2014年的雨雪冰凍災害對林業的影響周期長,損失大。建議國家要盡快批復和實施雨雪冰凍災后林業恢復重建規劃。

第二,建議將惠農政策向林業延伸。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將油茶列入了良種補貼范疇,還應逐步擴大苗木種類。在缺林少綠的地方,可以提供苗木補貼,或者直接發放苗木;在有林地但林相不好,需要調整林相的地方,要給予針闊混交補貼。林業的機械化程度低,要發展現代林業,提高林業產出效益,必須大力發展林業機械,應增加林機補貼。

第三,提高國家工程造林的補助標準。我國工程造林的補助都是當時根據成本核算的,比如長防林的國家補助標準已經提高到200元/畝,而實際上現在造林一畝的成本已經達到500元。建議適當提高工程造林的補貼標準。

劉禮祖表示,造林綠化不僅能迅速擴大內需,促進農民增收,還能改善生態環境,為子孫后代造福,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一舉多得的“德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