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檔申請書范文
時間:2023-04-11 14:38: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調檔申請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現在初中階段都沒有建立個人正式檔案,到高中階段才有個人檔案。但這并不是說在初中沒有檔案,初中的檔案是分散保管在學校文書檔案中,比如說學籍檔案中個人花名冊、入團申請書、成績表、獎勵記錄等都應該在學校的文書檔案中。
初中畢業生畢業后檔案最終歸于縣或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在這之前應該在鄉鎮的中心學校或者類似于教育組教管站之類的管理機構,除非參加工作或者升學,新的單位需要檔案才有可能憑借調檔函拿出檔案,一般自己不容易拿到自己的檔案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勞動爭議、證據、仲裁、訴訟
引言:
在勞動爭議的處理過程中,無論對于哪一方而言證據是爭議結果勝敗的重要因素。勞動者對于提出的申訴請求,有義務提供證明其訴求成立的證據,而被申訴人有權利提出答辯或反請求。
1.案例簡介
申請人林某與位于福州的福某公司在2012年11月9日簽訂勞動合同,合同約定林某擔任福某公司的廈門一分支機構的主任,合同履行地點寫明為廈門,合同期限為36個月,自2012年11月9日至2015年11月8日止,試用期為六個月自2012年11月9日起至2013年5月8日止,勞動合同中約定基本工資每月1200元,試用期內及轉正后每月工資結構詳見單位相關的崗位薪資考核表。2012年11月9日,林某與福某公司簽訂一份薪資協議約定月底薪5000元,但該薪資協議原件并未一份給林某。后2012年11月28日,福某公司在公司區域會議上讓林某簽署了一份2012018號文件,說明考核工資為1000元另加總業績2%的提成,但是此份文件原件上林某已經將名稱涂改且原件丟失,福某公司只有未涂改前的原件復印件。合同履行至2013年1月8日,福某公司以林某不能完成工作任務、不服從安排為由,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爭議產生后,林某向廈門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申訴事項:1、請求支付2012年12月工資5000元;2、支付2013年1月1日-8日工資1778元;3、支付違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5000元。
1.1本案件爭議的焦點
1、本案中工資的舉證責任應當誰哪一方來承擔?2、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是還是存在違法行為?3、被申請人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1.2林某在申請仲裁時提交的證據材料
勞動者作為員工,雖手上持有一份勞動合同原件,但是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只有1200,明顯低于約定工資。但是用人單位與其簽訂的薪資考核表申請人手上又沒有原件作為證據。因此勞動者可以提供銀行的工資支付清單、工資條等證據作為佐證。本案中,申請人林某此后向仲裁委提交了薪資考核表的電子版打印件,上面雖沒有被申請人的簽字或蓋章,但是也起到一定的證明作用。林某因此提交的證據有:(1)勞動合同;(2)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3)離職交接清單;(4)考勤簽到表;(5)工資卡轉賬憑單(證明每月工資在3600元左右);(6)薪資協議(不是原件,是申請人自己找到電子檔打印的);(7)分支機構的日常咨詢表。
勞動者提交證據材料主要應當能夠證明在單位的入職時間、工資水平、離職時間,并且還要有相關的證據證明其在職期間已經盡職履行勞動合同并且不存在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事實,同時要證明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實情況。
1.3 被申請人應當如何提交證據與答辯
被申請人在收到仲裁申請書后向仲裁委提交的證據有:(1)員工手冊簽收確認書;(2)社會保險繳納憑證;(3)勞動合同;(4)公司2012018號文件(復印件)。被申請人提交2012018號文件復印件的作用在于證明申請人林某的工資應當是1200元+1000元考核工資,但是由于原件已經丟失,故只能提交復印件。
被申請人答辯應當說明申請人入職后與單位關于工資約定的情況,且闡明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但是被申請人為了逃避責任,往往對于手上掌握的不利自己的證據是不提交的。比如本案中被申請人就不將手上掌握的薪資考核表作為證據提交,而是提交了2012018號文件作為工資證明,但是在舉證程序上證據必須有原件。
1.4本案勞動爭議仲裁委的裁決結果及依據
廈門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案件受理后依法開庭審理此案,對雙方提交的證據進行了質證與審查,庭審中聽取了雙方的陳述與辯論。本案中因被申請人未能提供有關工資支付的會計作賬憑證用于證明已經支付申請人的工資數額,應承擔舉證不利的后果。而申請人提交的工資卡轉賬憑單明顯高于勞動合同載明的月工資數額,故仲裁委對被申請人主張申請人月工資1200元不予采信,最終裁決由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未支付工資6379元。而對于申請人請求支付的經濟補償金5000元,被申請人答辯稱其業績沒有按要求完成并且主張申請人提交的證據(7)分支機構的日常咨詢表可以證明,對此仲裁委予以采納,駁回申請人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主要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因申請人自己提交的證據(7)分支機構的日常咨詢表中已經明確寫明了業績指標10萬元,當月完成業績36500元,故足以證明申請人不能完成當月業績。
2.勞動爭議案件仲裁管轄地的選擇
2.1選擇管轄地以方便受理、收集證據為原則
本案中勞動合同履行地位于廈門市湖里區且福某公司注冊地為福州,故由廈門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進行受理。因此,勞動合同仲裁的選擇,可以根據勞動者個人方便需要來選擇,可以在用人單位注冊地,也可以在勞動合同履行地申請仲裁。本案中,因勞動合同明確約定履行地點位于廈門,且申請人提交的證據有涉及到工作地點的一些事實,仲裁委審查后符合立案條件的將在法定期限內受理。如勞動者手上沒有相關證據材料的,仲裁委可能作出不予受理的通知書后送達申請人。值得提醒的是,在申請仲裁前作為勞動者一般應先到工商局調取被申請人企業的登記基本情況,并將此調檔的企業基本情況表提交給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2.2對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的處理
實際操作中,許多仲裁委員會以沒有明顯證據證明勞動合同履行地在本行政區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通知書。同樣,有的仲裁委在受理工傷認定中也經常以證據不足為由作出不予受理決定。但是申請人收到仲裁委不予受理的通知書后并不代表著就必須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重新申請仲裁,申請人可以在收到書面通知后的十五天內直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訟,合同履行地的法院也會依法受理的。這樣方便了勞動者維護自身權益,節省了仲裁的交通成本,又避免了用人單位所在地法院或仲裁委對用人單位的“袒護”。
3.如何正確掌握勞動爭議案件的爭議焦點
3.1爭議焦點的概念與特征
爭議焦點貫穿于勞動爭議案件處理的過程中,包括協商、調解、仲裁、訴訟各個階段。所謂的爭議焦點,是指在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過程中,當事人對之意見相反、可能影響案件處理結果的事實問題和法律適用問題。
爭議焦點具有三個特征:(1)申訴者與被申訴者對其存在與否、適用與否持相反的意見,爭執不下。(2)屬于法律適用問題或者事實問題。(3)對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意義。
3.2如何提高正確歸納爭議焦點的能力
爭議焦點的確定與仲裁員對法律適用的理解能力和對案件的事實認定能力是密切相關的。這就要求仲裁員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中多總結經驗。爭議焦點是隱藏在爭議的問題之后,導致糾紛發生的根本原因,而非浮在表面上的問題。因此,不斷總結處理經驗對于一個仲裁員的成長非常重要。仲裁員處理的案件種類多、數量多并不意味著經驗就充足,歸根到底還在于實踐中善于總結。
在勞動爭議處理過程中,歸納案件爭議焦點至關重要,有助于將雙方的分歧點進行匯總,從而有利于促進勞動爭議矛盾的化解。勞動爭議的焦點歸根結底在于利益糾紛,沒有利益就沒有矛盾。一般研究案件的焦點要從案件材料入手,一個是申請人的申請書及證據材料,另一邊是被申請人的答辯狀與證據材料。總結案件焦點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首先要認真研究材料,對于雙方沒有爭議的事實或被申請人自認的訴求不再作為焦點進行研究分析。(2)焦點不一定是仲裁的申訴請求事項,也可能是訴求解決前必須先行解決的案件事實或法律適用問題。(3)焦點問題應當是根據證據材料經過庭審后能夠核實的問題,對于超范圍的提出焦點問題只會讓爭議案件處理起來更加繁雜。
4.勞動爭議案件處理中如何對證據進行分析
4.1分析判斷證據的任務
當事人提交證據的任務在于證明其主張,因此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過程中就必須通過分析證據材料,來判斷提供方用來解決的問題即其證明對象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識別與確定證據的來源真假和可信程度。
(2)審查證據是否與案件存在關聯性。收集提交的證據材料必須和案件事實存在客觀聯系,應當明確證據能夠證明的事實,以及確認證據有無案件事實所要求的必然聯系。
(3)綜合全案的證據,確定是否足以證明全部案件事實與主張理由。
本文所介紹案例中員工提交的證據(7)分支機構的日常咨詢表屬于失誤的作法,該份證據上已經寫明了當月的業績指標,同時有完成的業績指標。用人單位就利用員工自己提交的證據來證明其在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仲裁員采納了該答辯意見。用人單位提交的證據(4)公司2012018號文件因沒有原件證明效力不足且員工對此提出否認,聲名該份文件原件上已經將自己名字涂改,因此仲裁委對此證據不予采納,對申請人主張月工資5000元予以認可。
4.2分析判斷證據的方法
分析判斷證據的具體辦法,結合勞動爭議仲裁業務可概括為:甄別、比較、綜合、取舍。
(1)甄別。是對收集的證據,逐一地進行單個審查,辨別其真偽和確定其證明力的方法這是分析判斷的第一首工序,是對已有證據的第一次篩選。
(2)比較。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證據加以辨別,區別異同,發現矛盾,進而確定真偽,借以判斷現有證據的證明力的方法。
(3)綜合。就是綜合分析。
(4)取舍。就是仲裁人員對全案證據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形成對該案的基本看法后,把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挑選出來加以組織,再根據組織起來的證據檢驗形成的觀點是正確,證據是否充分。這
4.3采用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3條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是我國對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的明確規定。蓋然性規則是指構成內心確信的一種證明規則。對確認某一案件事實所需要的內心確信的程度是指,法官在審判上就案件事實對有關證據進行價值評估后所感受到的主觀心理狀態以及這種主觀狀態是否足以導致確信該案件事實得以存在所必要那種廣度與深度。因此,證據必須具有高度的蓋然性才能成為處理案件中所采納的證據。
所以,當員工在仲裁中提出要求支付的工資明顯高于約定的,用人單位就應當提供相關的會計記賬憑證用以證明員工實際工資數額,上述案件用人單位在仲裁時雖進行答辯其每月工資為1200元,但是在申請人提交證據(5)工資卡轉賬憑單證明工資高于1200元的情況下,仲裁委對申請人主張每月工資5000元予以認可。故用人單位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足以申請人的主張,就承擔了敗訴的后果。作為用人單位的權利救濟,在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結論
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有助于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發展,有助于企業吸收引進高端就業人才,更是社會主義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石。勞動爭議的處理方式有:協商、調解、仲裁、訴訟。勞動爭議源于企業內部,也應當首先采取內部協商解決的方案,避免勞資矛盾的惡化,防止因仲裁或訴訟帶來的司法資源浪費。
參考文獻:
(1)畢玉謙,《民事證據原理與實務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2)劉金友主編:《證據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3)何家宏、劉品新,《證據法學》,法律出版社,2004
(4)楊榮新,《民事訴訟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
篇3
學生檔案記錄著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種情況,是大學生在以后求職、組織升遷、調動的重要證明材料。目前,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在校學生越來越多,高校學生檔案的管理工作也逐漸加重。但是,很多學校的工作重點只放在了學科建設和課題研究上,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導致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十分混亂,沒能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就業服務。在如今就業壓力巨大、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對對學生檔案管理進行改革就顯得尤為迫切,因此這是一項十分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高校學生檔案管理現存的問題
(一)檔案管理混亂,雜亂無章。
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包括材料的收集整理、檔案管理以及學生離校后檔案投遞,是一項十分繁瑣的工作,但是,多數高校里的檔案管理工作做的十分不到位,學校領導往往忽略了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不僅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甚至聘用兼職人員進行管理,管理工作十分混亂。另外,隨著學生畢業離校,學生檔案也要隨之往用人單位或是人才市場,由于投遞數量大、中間環節復雜,如果學校檔案管理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出現投遞出錯、檔案退回甚至檔案丟失的情況,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就業前途。
(二)信息收集整理不規范,信息失真。
學生檔案信息收集整理不規范,信息失真也是目前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許多學校的檔案收集和整理都是由各個學院各自負責的,由于學校檔案管理部門沒有制定統一的規章,導致各個學院的標準各不相同,最后交到學校的檔案參差不齊,出現紙張不統一、書寫不規范、重要材料收集不全、錯別字較多等情況。另外,有些學校為了獲得較高的名聲,將那些在校期間受過處分的學生的處分證明刪除,讓就業單位誤以為該校生源優秀,有的學生考慮到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希望在求職的競爭中取得一定的優勢,不惜修改過的成績單或者作假的證明材料,這些現象嚴重的影響了就業市場的公平,使學生檔案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三)材料簡單,不足以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高要求不僅體現在學業和思想道德方面,更多的是體現在求職者的綜合素質上,比如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但是,大多數高校的學生檔案一直沿襲的傳統的記錄方式,只記錄的學生在學習和思想政治方面一些基本情況,只包含了學生各學年的成績單、入團入黨材料、學年鑒定、體檢表等,材料過于單一,形式簡單,不能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強弱,不能向用人單位提供有效的信息。
(四)檔案管理手段落后,檔案使用率低。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檔案都是采用的傳統的手寫版紙質檔案,近年來,隨著高校的學生不斷增加,傳統的管理方式使得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手寫版的檔案經常出現字跡潦草難以辨別、存放時間久了字跡模糊、紙張丟失等問題。而且紙質版的檔案查閱起來困難,因此學校只在進行學年評估時使用檔案,用人單位也很少使用學生檔案。
三、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改革新思路
由于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存在如此多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就業前途,為了把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做好,更有效地為學生服務,對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就迫在眉睫,而且改革應該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逐步實現檔案管理的信息化。
由于傳統的紙質檔案存在眾多問題,學校和用人單位使用起來非常不便,使學生檔案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應該逐步實現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建立專門的學生檔案數據庫。
面對全校數量如此巨大的學生檔案,學校應該建立專門的學生檔案數據庫,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將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錄入到數據庫中,建立學生電子檔案,實現電子化管理,當需要了解某位同學的具體情況時,只需要進入數據庫查找就一目了然,既方便又實用。另外,要強調要隨時對數據庫中學生的檔案進行更新,特別是當學生出現處分、休學等其他特殊變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跟進,以便學校能夠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動態,更有效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2、與人才市場建立資源共享平臺。
學生檔案一個最主要的功能就為學生的就業服務,因此,學校可以與人才市場建立資源共享平臺,用人單位可以通過人才市場了解學生的各項情況,有針對性的挑選適合的人才,還可以利用這個資源共享平臺職位需求,吸引更多人才前來應聘。學校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及時了解用人單位最新的職位需求,節省學生盲目尋找就業機會的時間。通過這個平臺建立用人單位與學生之間的直接聯系,可以提高學生求職的成功率。
(二)強調檔案材料管理的規范化。
檔案材料收集整理齊全、完整、準確是進行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前提,然而由于大多數學校對檔案管理的忽視,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相當不規范,學生檔案自建立起來就相當于一沓廢紙,本文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1、檔案材料收集的標準化。
學校必須建立統一的標準,對檔案中各種材料進行標準化的規定,比如規定紙質材料紙張的規格、書寫要求、歸檔材料的種類等等。另外,由于這些材料都是由學生自己準備的,各個學院負責的老師一定要進行監督檢查,在收集的過程中要對每個學生的材料進行嚴格的審查,最大限度地減少在材料收集過程中的錯誤。
2、檔案材料的整理規范化。
檔案資料收集后,各個學院還要進行整理,要對學生檔案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進行核查。對于這項工作,學校檔案管理部門制定統一的規則,老師要對每個學生的檔案材料細致的檢查,尤其是真實性,要強調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因為任何原因就改變檔案的真實面貌,比如有些學生為了讓自己在求職時更有競爭力,不惜修改自己的成績單,這對其他同學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在檔案材料整理過程中就要杜絕這種現象。
3、學生檔案管理的規范化。
檔案管理是整個工作的核心,學校領導根據學生的特點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專門的學生檔案管理部門,將檔案管理工作進行細分,每個部門每個工作人員都必須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和工作職責,要做到分工明確,各盡其職;其次,學校要給檔案管理部門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和專業的設備,并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設備也要及時更新,硬件和軟件方面都要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三,建立完善的監督審查機制,對各個學院的檔案管理工作定期進行監督,針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改進,要求各個學院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及時上報,使檔案能夠準確地反映學生的新情況。
4、學生檔案投遞的規范化。
學生畢業離開學校后,學生檔案也隨著離開,由學校統一寄往用人單位或者是人才市場,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做到規范化。在投遞檔案之前要向學生核對投遞地址的正確性,尤其是要特別關注那些經常變換用人單位的學生,投遞地址要統一時間地點進行書寫和黏貼,防止出現漏寫或重復書寫的情況,在書寫的過程中一定要謹慎,注意不要寫錯別字,書寫完成后再統一寄出。對于那些被退回學校的學生檔案,要找出退檔的原因,堅決不能出現由于學校檔案管理失誤而給學生就業造成問題的情況。
(三)充實豐富學生檔案,體現學生綜合素質。
傳統的學生檔案往往只記錄了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已經不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了,尤其是近年來,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因此,需要對學生檔案的內容進行改革充實,以體現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的全貌。一份完整的學生檔案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思想政治方面。
主要包括: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黨員考核情況表、入黨志愿書、參加各種學習活動的心得、政審材料以及各種榮譽證明等等。
2、學習方面。
學習方面是學生檔案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材料,主要就是各學年的成績單。
3、技能方面。
在對學生技能方面的記錄主要包括英語、計算機等等級證書,各種資格證書,參加的各種學術、文體競賽活動的情況。
4、身體、心理方面。
增加對大學生身體和心理方面的記錄是為了應對新時期發展的要求,由于目前社會壓力不斷增大,用人單位越來越多的考慮應聘者在身體和心理方面的素質。為了應對這種需求,學校應該為每個學生建立身體和心理健康檔案,定期對在校生進行身體和心理方面的測試,并將結果記錄下來,學校要根據結果特別關注心理有偏差的同學,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且用人單位也可以參考這些檔案,選拔合適的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存在著許多問題,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社會的需要,已經嚴重地影響到學生的就業。因此,對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革迫在眉睫,通過改革可以學校可以更好的為學生就業服務,更有利于學校建設,提高學校的就業率,提升學校的社會信譽。而且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改革的進程中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不斷摸索,不斷完善,使學生檔案管理工作能夠做的更科學、更高效,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淑娥.就業視角下高職院校學生檔案管理改革.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
[2] 萬艷梅.探索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新思路.蘭臺世界.2010(21).
[3] 鄭布光.嚴峻就業形勢下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初探.中國電力教育.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