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讀書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04:5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愛讀書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從小就愛看書。小的時候,我喜歡童話,喜歡童話里那浪漫的愛情;喜歡童話里那賦有正義感的玫瑰花精;喜歡童話里那美麗善良的的白雪公主;喜歡童話里那高大帥氣的白馬王子;更喜歡童話的粉色夢幻……
是的,我很愛書。
開始上小學的第一天,媽媽送給我的開學禮物是一本厚厚的作文書,我不敢接,媽媽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我只好膽怯地接過那本厚厚的作文書。
從那時起,我意識到:我長大了,不能再沉迷于童話中的夢幻世界,我要開始看那有著密密麻麻的字的作文、百科書了。
翻開媽媽送我的那本厚厚作文書,我很快被里面的內容吸引了,里面也有童話故事,不過少了幾分童年的稚氣。里面的抒情篇、描景篇、寫人篇和記事篇……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抒情篇讓人感動;描景篇讓人身臨其境;寫人篇讓人覺得那個人好像就在自己身旁;而記事篇悲傷的讓人感到悲傷,快樂的讓人感到快樂……
每當別人問我為什么這么愛讀書的時候,我會說:“書對人有益,我的生命已經和書溶在一起,再也無法分開了!
是的,我很愛書。
印象中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動物園看動物。在路上時,我看見一個書店,里面擠滿了人,我一下子把要和媽媽去動物園看動物的事拋在了腦后,擠進書店抽出一本書坐在書店的地上如癡如醉地看起書來了。
過了很久,我的頭發被人拉了一下,我疼得一躍而起,往后一看,竟然是媽媽!我對媽媽說,“干嘛拉我的頭發嘛!人家還沒看夠呢!”
“還沒看夠?不是說好去動物園看動物的嗎?怎么坐在這里看書了?我還以為是我走得太快了你跟不上呢!原來你在這兒看書啊!真是嚇死我了!”媽媽撅起嘴巴說,“好啦,別看啦,去動物園吧!”說完拉起我就走。
“等一下,我要買下這本書!”
到了動物園,我覺得動物園里怪沒意思的,書癮又犯了,背著媽媽悄悄的跑到動物園門口,坐在門檻上又看起書來了!
又是媽媽拔了一下我的頭發,我才從“書海”里醒來!“你看看你,又看書,里面的雜技你都沒看到,多可惜啊!”媽媽又開始嘮叨了……
是的,我很愛讀書。
書,是一朵剛剛盛開的花朵,有著甘甜的知識花蜜。
書,是一個好導游,帶領我們走進知識的世界。
篇2
俗話說的好,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使人進步的階梯。我深信這幾句至理名言,我認為讀書是人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們只有讀書才能從中吸取知識的營養,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自己的智慧,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加有知識的人。
我看的書的種類有很多種,小說故事,科技人文,以及漫畫等等都是我所喜歡看的書的種類,我不僅從書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道理,并且我還懂得許多人生哲理。比如說我從去禮服人的故事中明白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暫時的失敗并不是可怕的,唯有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堅定的信心,才能使成功之花燦爛的綻放。
我覺得人的一生真的少不了讀書,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能夠幫助我們教會我們,讓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已經將書作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要與它為伴,共度人生。
篇3
我從很小的時候起,就開始聽爸爸媽媽講故事,那時侯只是覺得書里面的內容很好玩,很好笑,根本沒有在意,但從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書,因為從中能知道許多事情。上了小學,就開始學著自己讀書,一、二年級時,有許多字還不認識,便標著拼音一個個地看,只是粗略地看一遍,完全沒有注意那動人的情節、特殊的環境;更沒有發現主人公與眾不同的個性、堅毅的品質;沒有理解書里的喜怒哀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讀書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不再粗略的看一遍,而是一個個字細心的品味,理解更深層的含義。
由于我喜歡上了讀書,因此我的書已經超過上百本了,里面既有文學名著,也有故事小說,還有期刊雜志,這些都幫助著我的學習,豐富著我的知識,告訴了我一些道理,讓我如何面對生活、學習、挫折,鼓勵我堅強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書不僅能夠從中學到新的知識,還能從中學到新的常識,學會生存。
讀書最大的樂趣就是從中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里面有對社會現象的批判,美麗風景的描寫,鮮為人知的秘密與故事,中外風土人情的講述,對奧秘的探索,還有一個個催人奮發向上,給人鼓勵的感人事跡。像《湯姆叔叔的小屋》里那些惡毒的奴隸主得到應有的報應,讓人拍手叫好,不由得為那些只因為膚色問題而遭人虐待的奴隸感到高興;讀《海濱夏夜》不由得想去海濱親自體驗一番那不一般特別風情,那使人向往的、使人充滿幻想的心情使人快樂;讀《三國演義》讓人為那奸詐的小人做的事感到憤怒,一個個英雄的行俠仗義的氣魄讓人頓時豪情萬丈;《中國驕傲》里,一個個英勇的消防戰士不顧自己年輕的生命,用生命換取一分一秒的時間,用身軀擋住即將來的死神,不少人為此付出了年青的生命,活下來的人堅定的說:“即使那次我死了,我也決不后悔,我等待著有更多像我一樣的人去保護別人的生命財產!”我難道不為這一個個消防戰士充滿敬意嗎?讀《北大有多遠》讓人感到不僅母愛是無私的,父愛也是偉大的……
讀書要自己融入到書里面才能讀懂書中的含義,理解書里人物的喜怒哀樂。冰心說過:“要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讀書是好的,要自己好讀書,而且要讀好書。
如果沒有充足的時間讀書,那你就得看看《做時間的主人》這篇文章了,它告訴你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書可以隨身攜帶,既可以讓你學到知識,也可以大大增加你的風度,讓人一看就覺得你是個有知識的人。既然可以隨身攜帶那就可以從空閑的一分一秒抽出時間,比如等人時看一看、休息時看一看都行。
篇4
1.讀書使我視野開闊.我沒有去過非洲,沒有見到過南極,北極,沒有瞧過傣族村寨,也沒有見過外星人,但卻領略了非洲大陸的粗獷雄渾,為南極,北極圣潔的天地所陶醉,深知傣族的民族風情,早知道了UFO的神秘.因為書讓我足不出戶地了解了它們.
2.讀書使我情趣高雅.深夜,我在月光下吟誦蘇軾的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闕宮,今夕是何年.......我感覺到月光在心中閃爍光芒,并潛入我的心地。
3.讀書使我思想深邃,讓我不再對那些幼稚的漫畫癡迷。讓我在別人的思想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思想,把別人的東西借過來。我本有一個腦子,是書讓我多了一個腦子,這就是好處啊!
4.讀書讓我生活豐富多彩.有的書讓我開懷大笑,有的書讓我悲痛欲絕,有的書讓我沉思遐想.書讓我跟彼得公潘去探險,跟孫悟空去取經,跟簡.愛經歷波折人生,跟……
5.讀書還為我廣交朋友打開通道.有時和陌生的新同學一塊回家時,常會陷入沉默的尷尬,這時,我就會用書中的話題開頭,問問對方的看法,或者簡單地說一說書中的觀點,就可以打破僵局,獲得談話的機
會.
6.讀書使我心胸開闊.有時,我和家人鬧別扭,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看一整天書.看著看著,心中的怨氣消失,心情也就舒暢了.所以,我們一家人都很和睦!
7.讀書使我分明善惡.大禹制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高唱正氣歌,鄭成功,林則徐虎門硝煙......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像一面明鏡,告訴我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人生的路該怎樣走!
8.讀書使我心靈變美.有些貧困的鄉村人民,常常遭到厭棄,但他們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情啊!要知道,做一個心靈美的人,首先,要做一個有同情心的人!
9.讀書使我心細.當厚厚一本書擺在我面前時,我會首先看看目錄,再看前言與后記,最后才認真讀這本書.養成這種好習慣,在平時也很有益,不信,你試試看.
篇5
從小,我就喜歡讀課外書,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就和課外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還記得小時候,爸爸為我買回第一本課外讀物--《兒童讀報》的時候,我就拿著那本書津津有味的看起來,居然連飯也顧不上吃,爸爸問我:“好看嗎?”我還煞有介事的說:“好看!”把爸爸他們逗的哈哈大笑起來,而我則是一頭霧水。
其實,在那時我并看不懂那本書,只是覺得那上面花花綠綠的很好看,對于上面寫的什么是一點兒也沒有弄明白。
漸漸的人長大了,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進了學校,在學校里我和書籍的接觸就更多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學會了許許多多的文字。所以,我終于能讀懂兒童書籍了,它里面寫的什么我也都看得懂了,我就更喜歡讀課外書籍了。
篇6
我,常梳著兩個羊角辮,一雙晶亮的眼睛忽閃忽閃的,隨時都閃著求知的光,笑起來有一對小酒窩,個子不高,看起來有些瘦。我文靜而大方。
我善交朋友,能和成績好的同學談天說地,也能和成績差的同學友好相處,與性格靦腆的同學在一起也毫不拘束。總之,許多同學都是我的好朋友。
我愛好廣泛,讀書、寫作、學英語、游泳、畫畫等都是我的最愛。但最喜歡的還是讀書。為了看書,我常常廢寢忘食。記不清多少次,媽媽做的飯菜都涼了,我還沉浸在書的海洋里。不管是上廁所,還是外出游玩,我都會擠出一點時間看上幾頁。《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么》、《福爾摩斯探案集》、《三十六計·孫子兵法》、《百部文學名著導讀》、《一千零一夜》等,我都一一讀過。書給了我無窮的樂趣,我常常被書中動人的故事所感動;被經典美文所陶醉;被充滿懸念的探案故事所吸引;被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所啟迪。書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莎士比亞說的:“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我也有缺點,做作業不夠細心,考試被扣一至兩分是常有的事。這些缺點我都要下決心改正。
這就是我,一個文靜大方,愛讀書而又有缺點的小姑娘。
篇7
一張圓臉,紅潤潤的,像秋天熟透的蘋果。一對大眼睛,水汪汪的,炯炯有神。加上一張櫻桃紅的小嘴,湊成了我——一個愛讀書的女孩。
我最大的愛好是讀書。看,我的書柜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有《青少年百科全書》《地球之謎》《失落的文明》,還有四大名著《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一有時間,我就會拿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一看就是半個小時。讀書,使我知道了詩仙李白,航海家哥倫布,科學家牛頓,書法家王羲之……我喜歡牛頓,熟透的蘋果,掉下來砸了他的頭,他就發現了地球引力;我也喜歡哥倫布,他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那里有智慧的印第安人;我佩服李白,他家境貧寒,一生漂泊,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李白現存詩九百余首,其中《行路難》《蜀道難》《靜夜思》等詩家喻戶曉;我也敬佩王羲之,他是我國東晉時期的書法家,有“書圣”之稱。王羲之觀摩學習書法“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還喜歡養鵝,因為鵝的姿態有書法之美……因為我博覽群書,眼界開闊、知識豐富,所以在課上,我回答問題總能脫口而出,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書,讓我領略了古戰場的金戈鐵馬,血雨腥風;書,讓我觸摸到了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書,讓我和張騫一起出使西域,和鄭和一起下西洋;書,讓我和李清照一起去看滿地的黃花;書,讓我和諸葛亮一起坐在三軍帳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讀書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而且增長了我的智慧。
這就是我——一個愛讀書的女孩。
【老師的話】小作者確實是個愛讀書的孩子,因為讀書造成了300多度的近視。但也讓她比其他孩子盡快地成長了起來。本文用書的名字之多和學到的知識之豐富的說明方法,不僅做到了內容具體,還寫出了自己對書的感情,更證明了自己是個愛讀書的女孩的主題。文中涉及的內容之豐富,令人佩服。而且,行文流暢,娓娓道來,實屬難能可貴。(指導老師常志新)
篇8
上課的時候,馮老師像一本《百科全書》。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漫游,去尋找答案。漫游之后,馮老師會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如果不會,他就會不厭其煩給我們解答;像甘泉一樣澆灌我們求知若渴的心中。、
在生活中,馮老師像一本《戰國策》,時時幫我們排憂解難。
有一次,班的幾個同學每天晚上放學都在小賣部玩到八點幾才回家,馮老師知道這件事后,每天晚上都跟蹤他們,跟蹤了幾天后,馮老師就找這幾個同學談了談,并打電話給家長。而且他沒有告訴任何人!那些同學知道老師這樣幫他們,都向老師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篇9
“我能一個人生活下去,要是自尊和環境需要我這樣做的話。我無需出賣靈魂以換取幸福。我生來就有一種內在的寶藏,哪怕一切外在的歡樂我都得不到,或者只能用我出不起的代價才能得到。”隨手翻開《簡.愛》看到這樣一段充滿堅毅和剛強的文字,萌發我無限的好奇:簡.愛,到底是一位怎么樣的女子呢?
細讀這本書,我了解到:簡.愛是個孤女,幼時父母雙亡,被寄養在舅父母家里,唯一疼愛她的舅舅又過早地棄她而逝。她初涉人世,便過著寄人籬下、任人驅使的悲慘生活,受盡歧視和虐待,飽嘗了世間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痛苦。為了逃避嚴酷的現實,她把感情寄托在她酷愛的書本和大自然上。書豐富了她的情感世界,陶冶了她的性情,磨練了她的意志,使她養成了堅韌不拔,外柔內剛的性格。后來,簡被送進了勞沃德學校,那里校規嚴格,生活艱苦。在那里,簡認識了海倫,從海倫身上簡找到了一種內在力量——忍耐,這讓她變得格外剛強。畢業后,簡來到了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她的自尊、自愛和自信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在與主人羅切斯特相處的日子里,兩人都被對方的氣質所吸引,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與磨難后,兩人毅然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簡終于離憧憬中那幸福甜蜜的生活更近了一步。
讀到細處,我深深地被簡的氣勢所吸引,深深地為她那獨立自主、自強不息、反抗壓迫的不屈精神所震撼,也為她的智慧、愛心、真誠所感動。古往今來,茫茫人海,眾生百態,有多少人缺少的不正是簡的這種無畏、不屈、不向命運低頭的這種精神嗎!
可是,當簡在婚禮上得知,羅切斯特先生有個發瘋了的且尚在人間的妻子時,毅然放棄了她即將擁有的一切榮華富貴,選擇遁入茫茫人海中,無聲無息,這需要一種怎樣的決心和勇氣,需要“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豪邁,這不是一種倔強,而是一種責任和魄力,讓人肅然起敬。
而當簡得知叔父去世并給她留下一筆不菲的遺產時,又毅然決定將財產與三個表兄妹平分。簡用她的行動不僅告訴人們,親情永遠大于金錢,她把利益看得輕如浮云,也同時弘揚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同甘共苦的良好美德。
簡,貧窮而矮小,貌不驚人,但她憑著一顆高尚的心靈,自尊自立。她就像塵埃中努力盛開的花朵,出淤泥而不染,在英國貴族階級高高在上,貧窮的下層社會窮困潦倒的這種等級分明的復雜體制中,始終堅信人與人應該平等相待,互敬互愛。簡,出身貧寒卻蔑視金錢、地位“卑賤”而不輕賤、渴望愛情而不失尊嚴的偉大女性,贈與了我們一個正直、高尚、純潔、沒有受到世俗社會污染的靈魂,為人性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人最值得珍惜的是尊嚴和愛。簡的經歷教會了我在逆境中成長,受到挫折時總會想起她,她讓我明白:無論經歷了什么,無論有多痛苦,有多么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只要努力前行,光明就在前方。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要做塵埃中那朵盛開的小花,遠離世俗的丑惡和污穢,永遠讓自己的心靈清澈如水、靜如明鏡!
篇10
11級種植3班 謝曉燕
愛與美,是人類文明永恒的核心。善良的東西,美好的東西,能達成一種極致。 ——題記
“美德始于心,文明踐于行”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結合起來,才能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輝。因此,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改革。內在的美,只有通過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才能表現出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如影隨形。
曾經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經多少次折斷過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巔∕就像穿行璀璨的星河∕擁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每當我聆聽這首《怒放的生命》時,就像是在聆聽一個生命。他——黃舸,一個7歲被確診為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男孩。據專家介紹,同類患者的壽命最長記錄為18歲。
可是生命就要走到盡頭的他,為了對曾經幫助過的人說聲“謝謝”,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便開始和他的父親走遍全國各地尋訪素未謀面的好心人,踏上了一條感動中國的“感恩之旅”。
疾病早已剝奪了黃舸站和坐的能力,父親每天小心翼翼地把他扶上輪椅,用繩子仔細地固定,以確保他不致滑落。因為沒有錢,父子倆坐的是一輛三輪摩托車。就這樣,他們走過了82個城市,行程13000公里,向30位當年給他們匯款治病的恩人當面道謝。
黃舸說:坐著父親開的摩托車,到好心人的家門口能親自說聲“謝謝”,送上一束鮮花表達他深深的謝意,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
可是,最終他還是離開了人世,離開我們,輕輕地走了。正如他出生的時候,他哭著,可周圍的人笑著。是他用愛延續了生命,詮釋了生命的含義。使我們懂得感恩的生命最陽光,只要我們有一顆充滿感恩的心,文明美德便會永駐人間,于我們如影隨形。
據黃舸的父親回憶,黃舸走后,他的一只眼角膜被成功移植給左眼失明十一年的湖南常德人黃晶晶。兩天之后,等待眼角膜移植10年之久的北川孩子唐城,成為第二輪接受黃舸捐贈的幸運兒。直到離開前的最后一刻,黃舸還在念叨著一定要把眼角膜捐贈出去,留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代替他繼續欣賞這個美好的世界。
次年,黃舸被入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他“感恩之旅”的故事感動了我們,感動了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
愛和美,能創造人間奇跡。社會因美而文明,人們因愛而感動,能使生命之權永不枯竭。我們要俯視、感謝蕓蕓眾生、世間萬物。應該為美麗而感動文秘站:,也為真誠而感動,更為上蒼給予我們的愛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