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課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3 11:04: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手工課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體育教學;合作;成功;教學情境
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的實驗讓體育教學充滿了無限生機。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滲入體育課堂,使體育教師的教育觀、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也使得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有了更廣闊的施展場所。新課程改革下的體育課堂教學是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更為開放的教學形式來體現的。在教學中樹立全面發(fā)展的質量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民主合作的教學觀和優(yōu)質高效的效益觀,把教學轉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上,轉到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人格意識、健康心理、創(chuàng)造才能,使其品嘗體育運動的樂趣,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懂體育、會體育、愛體育,這是新課程改革下對體育教師的基本要求。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學生的體能發(fā)展,更要重視學生的情感、心理需求,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快樂,從而讓學生喜歡體育課,主動參與體育活動。
教學情境: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對“耐久跑”這個項目有心理障礙。如何才能做到不需要教師過多的說服動員,學生就能發(fā)自內心地產生學習愿望,并自覺、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呢?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想辦法、改方法。有一次電視體育節(jié)目正在播放在云南舉行的“國際七星越野比賽”,比賽的方法就是以小團隊為基礎共同完成不同形式跑的比賽,比賽的規(guī)則是在最短時間內全部完成并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方。看了這個體育節(jié)目,我深受啟發(fā):運動員為了完成任務,必須相互合作,相互幫助,以強帶弱,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我校校園寬廣,地勢變化大,完全可以參照國際七星越野賽的方式來進行中長距離跑的練習。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充滿活力,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積極倡導教師努力挖掘校內外的體育課程資源,發(fā)展校本教材。這不正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機會嗎?于是我多次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進行觀察,找尋適合學生練習耐久跑的合理路線,并繪制了簡單的校園平面圖,確定了10個不同的點,要求學生按照圖上規(guī)定的順序完成10段距離的“尋寶比賽”。
本課教學內容“團隊定向越野跑”采取單元教學形式,共四個課次。學生學習目標為:第一,通過團隊定向越野跑,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和體能;第二,以小團隊為單位,通過識圖、尋寶的合作過程完成10個點的路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第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體驗成功的樂趣。
怎樣才能讓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比賽呢?關鍵是要找到學生的興奮點。要找到學生的興奮點就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出發(fā),以此激勵他們去自覺、積極地參與。運動興趣是堅持鍛煉的前提。孩子是天真活潑的,他們需要的是成功帶給他們的快樂。在設計教學時,我發(fā)現,學生的興奮點是享受成功的快樂,而這個成功的體現方式又是孩子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所以他們會對其產生新奇感。
上課了,我大聲地告訴孩子們:有人在校園內的10個地方藏了10種寶物,并有十個同學分別守護在旁邊。這時,我故意停下來觀察學生的反應。“哇……”大聲驚呼后就是短暫的寂靜,而后馬上就是嘰嘰喳喳的詢問聲:“老師,是什么寶物?”“老師,寶物在什么地方?”看見學生的興趣來了,我用我的手勢讓學生停下來,學生馬上安靜下來,都瞪大了眼睛看著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寶物在10個地方,這十個地點就繪制在我手里的幾張藏寶圖上,如果你們想找到這10個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位置圖。“給我們看看行嗎?”“”好,每個小組一張,現在你們可以一起研究研究。”于是我發(fā)給了八個小組各一張圖(圖上的標號順序各不相同)。孩子們拿到了圖,興奮極了,馬上把圖鋪在地上進行研究,他們有的蹲在地上,有的跪在地上,有的趴在地上,無論是怎樣的姿態(tài),目的都是在聚精會神地找尋圖上的目標,并認真地相互討論著。看著孩子們可愛的樣子,我心里樂開了花。我預計孩子們大體看懂了圖,就大聲地問:“想不想知道怎樣才能看懂圖,找到寶物?”孩子們又安靜下來,都期待我告訴他們。我這時卻不急,反而給他們講起故事來:“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組織了四個人到巴西去參加一次國際越野比賽,這種比賽是以團隊形式進行的,只給了運動員一張當地的路線圖,要求他們按照圖上的標識去完成小組越野比賽。你們想知道在三十幾支隊伍中他們最后獲得了第幾名嗎?”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當然是第一名啦。”我笑著告訴他們:“我國的運動員最后只獲得了最后一名。”“啊!”學生們都瞪大了眼睛,因為這個答案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為什么?”“那你們來分析一下我國的運動員為什么只獲得了這種名次?”同學們三三兩兩地激烈討論起來。孩子們是聰明的,有說是因為運動員不熟悉地形,有的說一定是他們不團結,有的說一定是他們跑得太慢了……看著孩子們完全進入了情境,我告訴他們:“你們今天就來體驗一下這種比賽,用手中的圖去完成尋寶任務,等你們最后回到這兒的時候就能知道答案了,好嗎?”孩子們可興奮了,都躍躍欲試。我告訴了他們比賽規(guī)則:“以現在的小組為單位,看懂手中的圖,按上面的順序去尋寶,每到一個地方,那兒有一名守寶的同學會在你們小組每人的手臂上蓋上一個圖章,蓋章的順序必須完全按照你們小組圖上的順序,找完10個點并完全返回的,就算成功。”“哇,在手臂上蓋章……”孩子們可興奮了,因為他們怎么也想不到還有這么新奇的玩法。而點上蓋章的學生早已到指定的地方藏好了。“老師還給你們加一條比賽的規(guī)則,就是每到一個點時必須是小組全部同時到達,才能在手臂上蓋章。”這一條規(guī)則是此次比賽最重要的,這就需要小組成員團結幫助,以強扶弱,而教師并不需要像進行思想工作一樣對學生進行團結合作教育。“你們每個小組都有跑得不快的同學,為了做到規(guī)則規(guī)定的這一點,你們想想該怎么辦?”小組的同學馬上又討論起來,那場景熱鬧極了。一聲令響,比賽開始,各個小組開始拿著圖在校園里尋寶了。這時候,教師的任務只是到各個點觀察一下,在路途中給他們鼓勵。說實話,設計這堂課時只是為了讓學生在進行中長距離跑時以興趣來減輕疲勞,我真的沒想到,課堂中的一幕幕讓我很受感動。有一個小組的一名同學在上樓梯時不小心摔倒了,為了小組的利益,他翻身爬起,堅持比賽,小組的同學也非常關心他,扶著他參加完比賽;有一個小組從一開始就手牽手跑,為的就是在每到達一個“藏寶點”時都是同時到達,并能夠就這樣到達終點;還有些小組是跑得快的牽著跑得慢的同學跑……團結合作的精神在這兒得到了充分體現,孩子們的態(tài)度、情感在這兒得到表現。10個點構成的約4600米距離對八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有點長,我還擔心孩子們不能堅持下來。但我的擔心真的是多余的,他們每找到一個點、每蓋一個章在手臂上時那高興勁就別提了,完全把累拋在了腦后,下一個目標又是對他們最大的誘惑。二十五分鐘左右,一個個小組陸續(xù)回到了出發(fā)點,我一一和孩子們擊掌慶賀,而孩子們都爭相把衣袖挽得高高的,炫耀似地露出手臂上的各種不同的圖案章。這份成功的快樂是他們用團結、智慧、汗水換來的。我趁機問他們:“我國運動員為什么取得了最后一名,你們找到答案了嗎?”“我知道!”“我找到答案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回答,興奮勁還留在他們的臉上……孩子們通過親身的體驗,已經明白了團隊越野跑要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團隊的合作和團結。
反思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的是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的是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師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教學關系,使教與學的重心不僅僅放在獲取知識上,還重視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上。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的學,將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奶骄啃詫W習。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收器,而是自主學習的探索者。這種探究學習具有集體合作的特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啟發(fā)、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要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本節(jié)課我首先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探究的神秘感,激起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并利用一張圖讓學生去尋寶,讓學生相互幫助、自主學習,為學生搭建了探究學習的平臺,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勇于探索、實踐,并在實踐中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品嘗了體育運動的樂趣。其實,只要放手讓他們去做,他們同樣會做得很好,甚至比教師都出色。
體育教學中應把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變革的重心,使課堂教學呈現一種活潑的開放局面。這種開放局面就如同本課那樣,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平等、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向自我挑戰(zhàn),并具有一定的冒險精神。本課利用學生非常熟悉的校園資源,利用校園中不同的地形進行越野跑,是對新課標的一個重要嘗試,也是學生主體的一種反映。體育新課程標準第三個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體育教學的設計要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才能得到發(fā)揮,體育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學生才能敢于向自己挑戰(zhàn),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體育課程標準還提出“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這一新的理念,也說明了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因為只有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去想、去看、去練、去比。本課學生的運動興趣來源于比賽的神秘感,來源于新奇的蓋章形式,來源于小組的協(xié)同作戰(zhàn)。有了這么多的興趣,學生不向往嗎?不去積極參與練習嗎?
體育課堂上合作學習,是體育教師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競賽、游戲等教學行為大都需要合作。在教學中,我們不應該僅僅把合作精神與能力的培養(yǎng)停留在合作的表現形式上,而應該利用合作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上。本課的合作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需要以小組的團隊精神共同尋找圖上的10個藏寶點。為了完成任務,學生必須共同看圖找點,相互攜手前進,才可能以最快的時間完成任務。合作學習從學生主體的認識出發(fā),巧妙地運用了生生之間的互動,把大量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相互切磋,相互幫助。由此看來,課堂上許多原先由教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就可以由學習小組來完成,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學生由于主體性得到了體現,自然會產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會把學習當作樂事,最終進入學會、會學和樂學的境地,使得體育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重視學生的需要、情感、心理,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讓學生喜歡體育課,主動參與體育活動。這樣,教師才能教得舒心,學生學得開心,教師和學生都能在自主的活動中去鍛煉、去體會、去獲得。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1日。
【2】《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