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5 11:34: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Topic: How to keep healthy
2. Teaching Aim: According to Unit Five, write an article about how to keep healthy.
3. Key Points: Teach students to use effective sentences to write a good composition.
4. Teaching Method: Discuss in groups
本節課是在學完第五單元之后設計的一節寫作課,目的旨在復習鞏固第五單元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任務前――Review and make a summary
Lead-in:
Teacher: Boys and girls, do you want to be healthy? Do you know how to keep healthy? I want to know your ideas. So, this class we’ll write an article: How to keep healthy.
Teacher: Can you remember the language points about health in Unit 5? Let’s talk about them together.(Ask the students to say one by one) e.g.
任務中――分組討論寫作的思路和步驟
Step 1: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
Teacher: You did a good job. Next, you’ll work in group of four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y does someone often feel tired and weak? And why does he/she often have a cold ?
2. If you are ill, what should you do?
3. Which habits are good/bad?
4. Which food is healthy/unhealthy?
5. If you want to be healthy, what should you do?
The teacher goes around the classroom during their discussion. If they have new words, encourage them to use a dictionary. After they finish.
Teacher: OK, let’s share your answers. (Ask one of the group members to read their answers to the whole class,
Step 2: Oral composition
Teacher: Well done! Now let’s discuss how to write the article. (討論怎樣開頭、結尾,中間怎樣展開,然后小組由組長帶領口頭操練,鼓勵每個成員大膽說,勇于開口。)有的小組成員練習中還巧妙地使用了first, second, then, next, at last ... 等連接詞。
Step 3: Writing (在討論和口頭練習的基礎上,形成書面文字。)
(Let the whole class write their own articles according to their oral practice. The teacher moves around the classroom affording support as needed.)
Step4:評價階段:
(1) 自評:通讀全文,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2) 互評:小組之間互評(指出詞、句、標點等錯誤)。
Teacher: OK. I’ll ask two students to show your work, the others listen carefully and see if they have mistakes.
Present two students’articles to the whole class as models and correct their spelling or grammar mistakes with the whole class.
任務后――把修改后的作文上交老師批改。
Step 4: Rewriting
Write the articles in their exercise books and hand in.
教學反思:
1. 從教學目標來看,本節課緊扣本單元所學內容,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能,達到了預期目的.
2. 從教學方法上看,打破了傳統的單調的方法,采用了group work, 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加強了,學生在互相幫助中語言交際水平得到了提高,收到了較為理想的課堂效果。
3. 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全程參與,發揮了其主體作用,激發了寫作熱情。
4. 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不敢開口說,參與熱情不高。
篇2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新知識呈現 細化環節 情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4(b)-0181-01
小學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怎樣將一節課的新知呈現就顯的尤為重要。
1 課前備課
1.1 找準重點,細化環節、完成教案
在學習一課之前,首先應該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閱讀,找出“四會”單詞、重點詞組及短語、語言交際運用的句子、語法知識。其次,對所要教學內容的方法、容量及課時安排都進行細化。單詞教學應該怎樣來處理,詞組、短語、重點句子、語法知識等怎樣來呈現,重難點怎樣來突破、對游戲活動進行安排。這些,在心中要有一個大概的輪廓。最后,把這些想法教法寫下來,邊寫邊揣摩,最后完成教案。
1.2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筆者認為教學資源的利用可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收集資料(如圖片、歌曲、音樂),把這些應用到課堂來增加趣味性。二是利用網絡進行教學設計。俗話說“一人技短”,自己備課時不可能在每一個環節或知識點上都處理的特別到位。這時可以利用網絡去瀏覽其它學校、老師的教學設計,如果其中的某個環節或知識人家處理的好,我們就可以借鑒利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設計逐漸趨于完美。
2 課堂授課
2.1 精煉內容,突出重點
小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新課教授就不能滿堂灌。在每節課上我最多利用20 min確立兩三個重點并講透,在練習鞏固時應采用一些較輕松的方法。比如:通過對話、表演、做游戲等方法來練習本節課的重點句型。在教授六年級英語上冊第一課《May I use your telephone?》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重點句型:May I use your telephone?然后走到一個學生面前,指著他的鋼筆問:May I use your pen? 學生允許,教師表示感謝—Thank you.從而讓學生明白May I use your…?是表示向別人借東西的句型,語氣很委婉。所以可以讓學生去向別人借東西來操練本句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向自己借東西,并且可以用Certainly.或Sorry,I don’t。來作答,讓學生明白這個句型有兩種答法。肯定回答Certainly.否定回答Sorry,I don’t。
在單詞教學中,單詞的認讀、記憶是英語教學的一大重難點。筆者是這樣進行的,先讓學生看清單詞的字母組成,加深印象,讓學生牢記。例如:筆者在教授六年級下冊第七課《My mother is looking for a dress for me》時,第一課時的安排中有教授sunglasses 這個單詞,這是一個合成詞,相對于小學生而言比較長,不容易記住,筆者先把這個詞分為兩部分,即sun太陽,glasses眼鏡,sun這個詞在五年級已經學過,學生只需記住glasses,然后把兩個詞合起來即可。而后在每天記憶最佳時段,讓學生認讀。采取定期聽寫,隨機復習方式,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單詞記憶。
課文中重點句型的操練。在這一環節中,筆者認為首先應讓學生理解句子的中文意思。然后,滲透淺顯的語法知識點教學,最后采用形式多樣的方式進行反復操練,并且創設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也就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情景教學法”來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筆者專門培養了四,五個主力同學,擔任英語小老師,專門幫助那些對于單詞認讀,句子朗讀有困難的學困生,進行“一對一,一對二”幫扶,同時,檢查其他中等生對新知識掌握與鞏固的情況。這樣,既大大減少了我的工作量,讓我有更多的精力來備課,也進一步增進了學生間的互動,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2.2 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怎樣激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呢?筆者在每次呈現新知識前,都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在課文教授時,采用自制課件來教學,用生動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筆者經常走到學生中去,盡量兼顧到每個小組,看看是否有問題,把他們容易出錯的地方記下來,全班一塊糾正。這樣做,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漸漸就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3 方法變通,方有精彩紛呈
作為教師,要把握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時,教師要通過放慢語速,發音清晰,使用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匯,不斷復現,所謂重復千遍就是流利,同時借助圖片、實物、表情、手勢、等直觀教學手段,用學生所能理解的、可接受的英語來組織教學。比如,筆者這學期新接手的三年級同學,經常不容易區分me和you這兩個單詞,于是筆者就通過手勢在Listen to me.Listen to you.的課堂指令語中讓學生明白這兩個單詞的區別。在教學《My body》這一單元時,在學生掌握me,you基礎上,筆者又用Touch my face,Touch your nose.等指令,讓學生摸摸筆者的臉,鼻子等,學生很快地掌握了Touch my face,touch your nose.的區別和用法,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了很好的互動,整節課顯得趣味盎然。
3 課后作業的布置
課后作業必須根據本課講授內容的重難點來設計,一定要有針對性,尤其是在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一定要抓好基礎知識的練習和鞏固,為了避免他們的厭煩情緒,同樣類型的題要間隔做,加深印象。這樣他們做題的準確率就會不斷上升,自信心也隨之大增。
參考文獻
[1] 小學英語第七冊[M].陜西旅游出版社.
篇3
【關 鍵 詞】 教學;模式;幫手
2006年9月,在縣教研室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我們涼風小學三年級(1)班成為余慶縣“小學英語光盤實驗教學研究”的試點班之一,開始了英語光盤教學模式,到現在為止已經整整十年了。十年來,我一直堅持使用英語同步輔導的教學光盤進行教學,從來不曾間斷,所以我稱:小學英語光盤是我的教學好幫手。
一、幾年的對比教學,我逐漸體會到光盤教學的好處
首先,教學光盤創設的語境是我們平時英語課堂無法達到的。那迷人的動畫形象和引人入勝的情景,光盤中的主講老師親切的話語、純正的發音以及不同人物“客串”,無不給學生們一種新鮮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們學、說英語的興趣。
其次,光盤中主講教師的標準發音幫助我們放心地渡過了英語教學的語音關。有些發音我們老師也把握不準,老師在光盤的幫助下矯正了自己的發音。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老師也能和她們一起學習,逐步提高自身素質,所以說它是我的教學好幫手。
第三、用光盤播放,可隨時控制教學進度,給教師和學生根據實際學習需要進行選擇的自由。
第四、每節課的卡通片(cartoon)是最吸引學生的。在課堂上,學生不僅可以欣賞到趣味十足的卡通片,還可以從中學到新的英語知識。學完新知識后再看卡通片,就可以邊看卡通片邊鞏固當堂所學,真可謂是玩中學,學中玩。
二、長期的光盤教學,我自己也基本總結出了一套光盤教學基本模式
1. 課前看光盤。課前先觀看授課教師的光盤教學,了解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對每一課時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學的重點、難點要了然于心,并且將主要的教學流程及各環節相應的時間點做一個簡單的記錄。在此基礎上,再反復觀看VCD教學光盤,再次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在撰寫自己的教案時,將光盤教學內容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之中。
2. n堂教學中用好光盤。運用教學光盤上課,一定要有備而上。在實際教學中使用教學VCD光盤,教師不應該僅僅成為手持遙控板的播放員,而要努力使自己與教學光盤融為一體,并通過自己的現場演示幫助學生也融入教學光盤之中,用好、用活這套教學示范光盤。根據自己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在一些需要暫停、重復播放的地方、需要講解示范的活動等處及時暫停,講解,示范,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光盤教學效率。在教學光盤放映的同時,要引導我們的學生跟著一起學習。面對屏幕上的學生和老師,彼說我聽,彼教我學,彼練我練,形成光盤、學生、老師三方互動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
3. 課后為光盤擴充內容,鼓勵與督促學生過關。因操作不便,光盤中的主講教師授完課后并沒有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因此,一課時結束以后,我們要根據教學重難點及學生學情,為學生布置恰當的課后作業,如:朗讀、表演對話或者制作字母、單詞卡片等,高年級也可有適當的書面作業,抄寫單詞、句子或者是英語作文等等。學生所完成的作業,教師都要及時檢查,給予評價反饋。每個星期所學的單詞、對話,學生必須會讀,而且要人人讀并努力背誦。實在過不了關的,就采用好幫差的形式,鼓勵他把四會單詞讀過關。
三、以五年級英語上冊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為例,介紹一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對教學光盤的具體使用
1. 播放光盤,呈現主題:What would you like?然后是單元情景圖的動畫呈現。
2. A Let’s talk部分的學習。首先是Let’s try:學生聽錄音完成填寫單詞的練習,然后核對答案。接著學習Let’s talk:我一般都是先讓學生自己試讀對話,畫出不會的或者不懂的單詞并指名板書到黑板上,然后指導學生共同解決;接著播放光盤,卡通片呈現對話內容;主講老師簡單講解,強調重點單詞、句型;再次動畫呈現對話內容,此時就聽一句,暫停,學生模仿其語音語調讀;隨后讓學生多形式練習讀對話,逐步熟讀并能背誦。最后就再次播放光盤,完成練習:Ask and answer.
3. A Let’s learn部分的學習。首先是動畫形式呈現單詞,有升、降調兩種讀法;接著再看光盤,復述單詞(此時聽讀一個單詞便暫停,出示單詞卡片指導學生模仿讀單詞,多形式的讀,掌握單詞的發音);最后再看光盤,完成練習Role--play,主講教師強調重點句子: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并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新單詞回答。
4. Let’s spell部分的學習,學習字母組合ow的發音。首先播放光盤,學生聽讀chant,逐句暫停后跟說chant,感知字母組合發音,然后聽讀并跟讀單詞say and listen,知道字母組合ow的發音并認識音標/au/ /?藜u/;接著練習朗讀單詞say and listen,look and say掌握發音;最后完成相關練習Listen,circle and say,Listen,write and say,鞏固發音。
在教學中,B部分的運用與A部分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首先光盤中C部分專門安排了一課時,內容有Let’s check,Let’s wrap it up和story time。它將故事時間story time以卡通片的形式呈現,學生非常喜歡。其次它將本單元的歌曲也以動畫呈現,容易讓學生對英語歌曲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后還有一個單元小結,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的重點單詞、句型以及語音。
總之,我個人始終認為,開展小學英語光盤教學,最適合用在既無專業教師引領,又無專職英語教師指導教學的農村學校。
【參考文獻】
[1] 嚴雪蓮. 如何運用光盤優化小學英語課堂[J]. 中國教育改革與教學研究,2014(6).
篇4
一個好的導入設計,能使這堂課先聲奪人,引人入勝,更為重要的是,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1、提問導入。課堂提問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師生一起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復習、歸納、總結、運用提問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問題情境”,出現新的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相“沖突”,造成學生有迫切解決問題的需要。然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就易于調動學生心理中的積極因素。
2、謎語導入。謎語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謎語具有思考性、知識性、趣味性,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當學生聽到猜謎語時,馬上會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3、媒體導入。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作為一個新的教學手段正在走進我們的課堂教學之中,圖文并茂,聲情并舉,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為教學創設了互動、和諧的教學情景。一改過去“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的單調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覺和學習興趣。
4、實驗導入。(1)在學生“玩”中導入。玩是兒童的天性,有目的的讓學生在“玩“中不知不覺中形成問題、發現問題。比如在教授《壓縮空氣》一課,課一開始我就給每位學生發一個針筒“玩”,結果學生發現:用手指頂住針筒口,針管按到一定程度就按不下去了。(2)教師演示實驗導入。好奇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在探究實驗教學中,如果教師開門見山,直接用演示實驗進行實驗,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還可以激發學生探究思維。
5、故事導入,故事導入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根據孩子愛聽故事的天性,從故事中引入所要學習的內容, 在內容的關鍵處巧設懸念,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引起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
二、指導探究方法
在做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上冊中的《運動與摩擦力》實驗時,老師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實驗,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研究實驗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后指導學生自己去操作、去發現,在實驗的過程當中有分工、有合作、有觀察、有交流,最后再進行全班的匯報和交流,達成共識,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了,理解起來也容易,知識掌握的也更牢固。
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就應相信學生,放手讓他們去探究,也要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扶他們一把,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真正經歷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優化探究過程
1、教學內容貼近生活。教師而要把社會生活中與學生學習內容緊密相關的實踐,縮小至在時空上可以納入課堂教學中為止。這樣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也調動學生的情緒,激活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投入。
2、準確、充足的準備實驗材料
實驗材料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工具,但是很多課程的材料在我們的實驗室是找不到的,往往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動員學生這個大部隊來一起搜索。比如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導體與絕緣體》一課,教案設計我準備的比較充分,根據我的設計一共需要22種實驗材料,每種材料需要25組,一時準備起來還比較有難度。于是我為學生準備了鐵夾子、紙杯、塑料杯、鐵絲、鐵釘、紙條、布條、鉛筆芯插座塞、橡膠管等材料,讓學生準備了易拉罐、陶瓷少、鐵勺、螺絲刀、老虎鉗。為了讓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實驗前我把每種材料檢測了一遍。
3、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經常要呈現圖片、文字、實物等,比如在匯報交流時,便于全體學生看清楚實驗記錄單,可以利用投影儀具有高倍放大功能,將實物調整至合適大小。
4、引導學生表達與傾聽。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如果每個人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也認真傾聽別人的表達,相信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會有思維的碰撞,這種碰撞能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與學習。因為不同學生貢獻各自的經驗和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使學生完成獨自難以完成的復雜任務。
5、學會使用實驗記錄單。比如:我在上《營養要均衡》這一課時,在教材上給我們設計了一個實驗記錄單“一天的食物”。在教學時,我對這個實驗記錄單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課后我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把我預先設計好的實驗記錄單填好。在上下一節課時我在班上展示了幾個學生的實驗記錄單,結合上節課學習的知識對這些記錄做了討論交流,然后進入膳食問題的研究。讓學生明白了科學課中使用實驗記錄單是為了更好的培養自己的科學探究習慣和科學研究的方法。
四、評價探究實驗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在探究中教師的評價是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的,而教師在評價中應投入真情,如贊許的目光、激勵的言語、智慧的點撥都為學生的進一步探究提供了動力。教師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方法,能使學生如沐春風,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是學生深入探究的關鍵,也是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肯定。
五、延伸課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