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19 02:55: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千人糕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就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情況來講,幼兒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的“看孩子”為主的方式了,已經成為一種具有較高專業化的職業。在我國學前教育教師所掌握的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知識,都是通過高職院校的培訓進行的。由于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于學前教育來講,要求學前教育的教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同時還需要具有較高的教育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可以充分的開發幼兒潛能的高素質教師。在二十一世紀以來,由于我國對教育結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對一些中專院校進行撤銷辦學資格或是進行合并升級,使得一些中專院校已經成為培養學前教學教師的專業院校,還有一些已經合并到高等師范院校中。
1 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的研究現狀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來看,我國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但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觸犯,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完善與改革實踐的研究相對較少。但是通過對現有相關文獻進行研究發現,很多文獻都是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分析的。目前我國對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1.1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體系建設
構建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目前已經有一些學者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某單一學科課程出發,對該門課程的性質以及特點進行細致分析,并根據分析后的結果提出相關的意見以及措施。并且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一些學者就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英語課程的模式進行實踐與探索,這也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其余課程的設置打下了基礎。
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有研究人員從如何提高理論課程的教學效果角度出發,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系統建設予以論述,同時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為例,對高職院校專業理論課程基于過程性評價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以下幾個指導策略:(1)教學準備策略;(2)教學實施策略;(3)教學評價策略等可以提高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效果的教學知道策略。
對相關隱形課程的建設,學校的課程主要有以下兩個主要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顯性課程;第二個方面是隱性課程。這種課程設置方式也同樣適用于高職學前教育。
1.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方式
通過對與高職學前教育的相關文獻進行研究,發現很多文章都在強調高職學前教育的實踐性,并且進一步提出實踐的教育理念,并且在對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全程跟蹤。通常情況下來講,高職教育主要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同時在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同時需要加強對建設實踐課程體系,進一步深化對高職學前教育的教學改革,以實踐的培養思想作為主導,落實課程教學以及教育實習的教學活動。
2 加強對幼兒教育工作者專業素質技能的重視
通過對與幼兒相關的行業進行調研后發現,在現在的勞動力市場中與幼兒相關的勞動行業的用工要求在不斷的提高,由于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的提高,對于原來處在勞動力用工市場冷門的幼兒教育工作也逐漸走向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所以受到過專業培訓的幼兒教育工作人員在幼兒學前教育領域中受到高度的重視。所以,對學前教育工作這進行全面的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大學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相關的研究機構表明,幼兒教育工作者都是這樣認為的,對學前教師實行專業化的發展管理是他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最為需要的。
2.1 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相關的改革方式
從現階段的研究情況來講,我外的一些學者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學前教育具體方向的改革,同時還與國家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德魯大學的查爾斯R.教授針對學齡前兒童在教室的行為問題日益受到幼兒教育工作者關注,而教師通常不具備應對這些行為的能力的現象,開發了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行為管理訓練的項目,關注學齡前兒童的精神衛生需求,提高幼兒教育工作者管理兒童行為的有效性,幫助兒童順利實現第一個正式學校生活階段的過渡。
3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
3.1 要有正確的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模式中最基本的出發點,有了正確的培養目標才有可能實現成功的人才培養模式,所以確立科學的學前教育培養目標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最基本的要求。從高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定位看,該專業培養重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適應學前教育發展與改革需要,掌握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幼兒教師和學前教育管理工作者。
3.2 要有完善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就是專業課程設置,它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最根本途徑,沒有完善的課程體系是很難達到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某市技工學校的學前教育為例,該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包括課程設置、成績考核、畢業論文等部分。其中,課程設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公共課,包括思想政治課、大學英語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體育健康課等課程在內的公共必修課,還包括自然科學素養、人文科學素養、國學、禮儀等公共選修課。另一部分是專業課,不僅包括選修課和必修課兩部分,還包括核心課程。
篇2
論文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效性教學已經成為所有學科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高中學生的認知發展的特點以及合理安排物理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性教學,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生從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稱為學齡晚期或青年初期。其自覺性、獨立性有了顯著的增長。由于他們正步入成熟期,心理發展沒有完全成熟,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可使學生更加理性地、客觀地看待事物,促進他們和諧、健康地發展。
(1)高中生在知覺和觀察事物時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他們能發現事物的一些主要細節和本質方面,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確性、概括性都比初中有很大提高,研究表明,高一學生視聽覺的感受性已達到成人水平,有的甚至超過成人。
在教學中,需要做大量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在實驗設計時,要做到實驗目的性強、操控盡可能精確、效果明顯、趣味性強;實驗過程中,應明確實驗目的是什么、觀察什么現象;做完實驗后還要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如何改進實驗。
(2)高中階段是記憶力發展的最佳時期:他們能夠按照一定的學習目的支配記憶活動,樂意采用意義識記的方法來識記材料。盡管如此,無意識記仍是不可缺少的。隨著語言和抽象思維的發展,學習內容的加深,學生要掌握大量科學概念,抽象記憶也隨之發展起來,并居于優勢地位。
高中物理知識多而繁雜,前后知識點聯系緊密,邏輯性強。絕大部分內容是有實際意義的,所以高中物理知識的積累更多地采用意義識記。在學生進行新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如何對知識點進行復習、歸納和分類。讓學生通過回憶,理解知識點之間的橫、縱向聯系。學會根據具體實例通過抽象形成理論知識,并用實踐檢驗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總結出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適當組織和指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復習是增強記憶的有效方法。復習方式多樣化,分量要適當,避免過度疲勞,又要適度“過度學習”,經驗證明過度學習50%效果最佳。
(3)高中學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有了很好的發展。有意注意已占主要地位,能夠有意地調控自己的注意,使之指向和集中于需要學習的事物中。注意的穩定性增長速度逐漸緩慢,并趨于成熟。廣度已達到成人的水平了,能看到4~6個客體。在學習過程中根據不同活動的性質和任務,能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任務型教學或問題型教學來安排教學內容。在不同任務或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即使沒有這種關系,我們也要采用適當的內容穿插在兩個任務或問題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在完成一個任務的學習后,注意力會有所下降,在此期間教師可用較風趣的語言或故事讓學生輕松片刻,調整緊張的學習心態,讓學生有適當的時間回味已經解決的任務或問題,同時為下一個任務或問題作鋪墊。不同學習任務之間的邏輯性聯系可以讓學生在處理任務的同時復習上一任務。根據本人的經驗,一節課中安排三至四個學習任務或問題比較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量。每個任務用時8~10分鐘,既考慮到學生的休息和注意轉移時間,又能讓學生在一節課中有35分鐘左右的時間能高強度集中注意力。
(4)高中學生的思維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監控性。他們一般能擺脫具體事物的限制,運用概念、提出假設、檢驗假設來進行抽象邏輯思維;能夠用理論作指導分析綜合各種材料,不斷加深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抽象邏輯思維趨向理論型。思維的完整結構基本形成并趨于穩定,辯證邏輯思維發展比較迅速,趨于優勢地位。他們一般不盲從,喜歡探究事物的本質,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喜歡懷疑、爭論,有時會有好走極端,產生片面性、主觀性,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傾向。
物理問題來源于生活,對于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如何簡化成物理模型,如何找出所遵循的規律等等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巨大障礙。在解決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科學地忽略運動的次要性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簡化運動過程,根據分析物體運動的一般性思路思考得出運動規律。讓學生大膽猜測、相互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不斷質疑教師和同學的結論,在挫折和成功的不斷交錯之中進行反思,找到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強化,以期達到熟能生巧、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總之,在評價教學效果時,教師應避免憑自己的臆想推斷一個學生的成敗,也不能僅憑考試成績來評判。我們要依靠多年的教學經驗,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細則,盡可能客觀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適時地進行表揚或批評,以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劉孝華;引發認知沖突,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j]. 天津教育 2004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