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總監工作思路范文
時間:2023-03-20 16:14: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總監工作思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企業集團 財務總監 委派機制
一、財務總監及財務總監的角色定位
財務總監即CFO,指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中主管財務的領導。財務總監制度起源于西方國家,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的企業制度下,財務總監受董事會聘任、委派,為維護企業所有者的權益,對企業經營者的行為進行監督和制約,以滿足企業所有者經濟監督的需要。
財務總監的角色定位是指財務總監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承擔著理財、控制和監督職責,包括價值管理(理財)和行為管理(控制和監督)兩個基本方面。在公司智力結構中的具體角色包括四方面:一是財務總監作為“戰略計劃管理者”,要將公司戰略與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結合起來,制定建議并監督實施公司財務戰略以支持公司推行其經營戰略;二是財務總監作為“公司的價值管理者”,要將價值與財務管理融為一體,全過程參與公司價值創造戰略的制定,并與CEO一起全方位培養公司的價值管理能力;三是財務總監作為“流程系統管理”者,要負責實施與公司戰略計劃相配套的價值管理系統和流程管理策略;四是財務總監作為“公司控制管理者”,要發揮卓越的能力,集戰略管理控制能力、價值管理控制能力和業績管理控制能力于一身。
二、財務總監委派制兩種模式的比較及建議
實務中大型企業集團的財務總監委派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純監督型”財務總監,即企業集團總部向子公司委派的財務總監只負責監督,不參與子公司的決策和運營。另一種是“實職型”財務總監,即委派的財務總監既參與公司的決策和運營,又代表股東對其他經營班子成員進行財務監督,這種模式被許多股份制企業采用,特別是在上市公司采用較多。
(一)“純監督型”財務總監模式的利弊
1.“純監督型”財務總監模式的優點。(1)制度設計相對簡單。這種模式下,企業集團總部制定一整套詳細的制度,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加以修訂和完善,再根據子公司的實際情況對這些制度進行微調即可。(2)財務總監的獨立性相對較強。外派的財務總監只負責監督,不參與子公司的決策和運營,所以其獨立性相對較強。(3)集團總部對委派財務總監的管控力度相對較強。集團總部與委派的財務總監簽訂勞動合同,財務總監作為集團總部的員工,人事關系保留在集團總部,享受集團總部的各種工資和福利待遇,由集團總部對其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決定其績效獎金。若財務總監工作有瀆職行為,派出機構可以扣發工資和績效獎金,甚至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因此,集團總部對委派財務總監的管控力度較強。(4)財務總監匯報的情況會相對客觀。由于委派財務總監不參與子公司的決策和運營,因此子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與財務總監無直接關系,集團總部對財務總監的考核著重其工作表現,一般不與子公司經營業績好壞直接掛鉤。因此,委派財務總監的工資、獎金等切身利益與子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無關。財務總監沒有業績粉飾的動因,匯報的情況會比較客觀。
2.“純監督型”財務總監模式的缺點。(1)“純監督型”財務總監的法律地位欠缺?!豆痉ā吩O置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三權分立,各司其責,監督職責由公司監事會承擔,而“純監督型”財務總監游離于公司法設置的法人治理機構之外,其法律地位欠缺。(2)財務總監的監督作用可能會受限。“純監督型”財務總監不參與子公司決策和運營,不分管公司的財務部門,沒有納入子公司財務管理的正常簽批流程。因此財務總監無法深入公司的內部經營管理,不能及時了解掌握公司的生產經營等實際情況,很難完全行使監督職責控制和降低企業風險,很多情況下只能起到形式上的監督和審查。(3)“純監督型”財務總監的委派可能會影響子公司經營班子的和諧和團結。“純監督型”財務總監的定位決定了其與企業經營班子其他成員處于一定的對立面,往往會被經營班子其他成員排擠和孤立,不利于企業經營班子的整體和諧和團結。這種情形下,財務總監也無法掌握足夠的信息和線索,無法起到真正的監督職責。(4)集團總部無法對財務總監實施有效激勵,導致財務總監隊伍穩定性較差,人員流動性過大。由于“純監督型”財務總監只負責監督,不參與企業的決策和運營,集團總部對委派財務總監的考核往往不與子公司經營業績掛鉤,而只看其工作表現,而工作表現往往又難以量化。因此,財務總監實際工作的好壞在績效考核中很難得到體現,考核所起的激勵作用非常有限。
(二)“實職型”財務總監模式的利弊
1.實職型財務總監模式的優點。(1)“實職型”財務總監法律地位明確,聘任依據充分。根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通過子公司董事會推薦財務總監人選,由子公司董事會進行聘任,該財務總監相當于子公司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或總會計師,參與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分管公司財務工作。因此,“實職型”財務總監的聘任依據充分,法律地位明確,成為子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之一。(2)“實職型”財務總監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皩嵚毿汀必攧湛偙O是子公司的領導班子成員之一,相當于企業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或總會計師,能深入企業內部,完全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全過程監督公司各項業務,能有效控制經營風險。財務總監在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時,還可對董事其他經營班子成員是否有損害股東權益的行為進行關注。(3)“實職型”財務總監有利于企業經營班子的和諧和團結?!皩嵚毿汀必攧湛偙O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是公司領導班子中的核心一員,該定位避免了他與其他領導班子成員處于對立的地位,有利于領導班子的和諧和團結,更有利于實現價值的最大化。(4)集團總部能對“實職型”財務總監實施有效的激勵,財務總監隊伍的穩定性會較好?!皩嵚毿汀必攧湛偙O是子公司的領導班子成員,參與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分管企業財務,因此,財務總監工作好壞與子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直接相關。集團總部對其進行評價和量化考核比較容易,一般將其直接納入子公司領導班子的考核范圍,通過子公司董事會進行有效激勵。由于財務總監工作的好壞通過考核得到了直接體現,且其薪水與同級別的企業副總經理一致。因此,財務總監的工作積極性將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財務總監隊伍的穩定性會較好。
2.“實職型”財務總監模式的缺點。(1)“實職型”財務總監獨立性相對較弱。由于“實職型”財務總監既參與子公司的決策和運營,又負責監督其他經營班子成員,因此,與“純監督型”財務總監相比,其獨立性相對較弱。(2)集團總部對“實職型”財務總監的直接控制力可能有所減弱?!皩嵚毿汀必攧湛偙O雖然是由集團總部委派,但由于其人事關系工資薪酬在子公司,其利益關系與子公司一致。因此,集團總部對財務總監的直接控制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弱。(3)財務總監的監督作用可能有所減弱。這種模式下,財務總監參與子公司的決策和運營,并且其工資、獎金等切身利益與子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直接相關。財務總監也成為“內部人”之一,有可能進一步成為“因內部人控制而損害股東權益的”一員,特別是當某些經營業務的合法性、合規性與業績指標好壞相背時,財務總監就做出與其監督定位相背的職業選擇。
三、財務總監委派制度的選擇及其關鍵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投資主體逐漸多元化,從法律角度、實務角度看,“實職型”財務總監委派制是大型企業集團委派財務總監的最終選擇?!皩嵚毿汀必攧湛偙O委派制在運行中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要點:
(一)財務總監設定雙重身份
雙重身份是指財務總監既是集團總部派駐子公司的財務總監,代表集團總部履行對派駐子公司財務監督的職責,同時又是派駐子公司的總會計師,組織、管理派駐子公司的所有財務活動。在履職過程中,當兩種職責發生矛盾和沖突時,財務總監要對集團總部負責。在雙重身份下,財務總監可以相對充分地行使職權,通過直接參與派駐子公司決策,促使集團總部的管理目標、管理措施得以順利實現和嚴格貫徹,及時發現派駐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止和糾正派駐子公司的不規范行為。
(二)財務總監接受集團總部業績考核
對委派的財務總監實行有效的約束控制、業績考核及激勵機制,是集團總部對子公司建立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度安排上,可采取單向考核和雙向考核兩種方式。前者是指財務總監只接受企業集團總部的業績考核,薪酬水平由企業集團總部決定并發放;后者是指財務總監同時接受企業集團總部和子公司的業績考核,但以母公司的考核為主,薪酬水平由企業集團總部根據最終考核結果決定。企業集團總部在考核和薪酬安排上的絕對話語權和決定權,是財務總監有效行使職權的重要保障,這樣能保障財務總監的財務監督職責能夠充分發揮,保障企業集團總部的管理意圖和要求貫徹和落實。
(三)執行聯簽制度
建立財務總監與總經理聯簽制度,明確需要執行聯簽的具體事項。具體事項的確定應遵循重要性原則,同時要體現企業集團總部的管理意圖,可視派駐子公司的經營規模、業務特點、基礎工作水平等因素差異確定,并報企業集團總部審批通過后執行。執行聯簽的重大事項主要有:開立公司銀行賬戶;提供貸款擔保、信用擔保、債務擔保、資產抵押、質押;超過年度預算和超過費用開支標準的損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項目的款項結算;超過規定限額的提取現金和銀行轉賬結算;重大經營性墊付款項和非經營性墊付款項等。聯簽制度的執行,使財務總監和總經理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有效的制衡。
(四)異地委派
異地委派可以保障財務總監的獨立性和執行力會更強,因為異地委派的財務總監與派駐公司之間沒有歷史關聯,不易發生串通、舞弊等行為。在財務總監委派制度建設初期,為了使財務總監更好地履行財務監督的職責,保持其在工作中的獨立性,應考慮異地委派財務總監,不宜從派駐公司直接選派。在財務總監委派制度運行一段時期,可考慮調整異地委派的方式,使財務總監委派制度更加人性化,因為當制度執行進入相對成熟期后,財務總監對其身份的認知已更加深入,在經過異地委派后,其獨立性的職業要求得到了強化。
(五)建立定期報告制度
在集團總部與財務總監之間,應通過報告制度建立穩定、暢通的溝通渠道,以確保集團總部及時獲得派駐子公司的經營管理信息,做出科學的決策。報告的內容包括:派駐子公司財務會計制度和內控制度的建立、執行及變更情況;派駐子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及其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派駐子公司與財務活動有關的重大經營決策程序的執行情況;派駐子公司重大投資項目、重大經營計劃和資金運作方案的實施進展和管理情況,以及派駐子公司相關經營、財務、管理等各方面情況。
(六)財務總監年度述職
年度結束后,集團總部應組織所有派駐子公司財務總監進行集體述職,由集團總部主要高管成員以及財務、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組成評委組,根據財務總監的述職情況進行評分。述職的主要內容包括年度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果、財務運營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對派駐子公司目前財務狀況的整體評價以及下一年度工作思路及計劃。述職程序包括述職人做述職報告以及現場答辯、評委評分等環節,并根據述職報告結果進行獎懲。Z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