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檢測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17:0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在線檢測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在線檢測論文

篇1

1.1排污企業自行維護指的是在線設備有排污單位自己運營、維護。

由于在線設施是一種新生事物、排污單位缺乏這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很難保證在線儀的穩定、準確運行;再者,在線監測儀本身就是安裝在企業的電子眼,用來監控企業的排污行為,為環保執法提供可靠數據,這種情況下,部分排污單位有可能會對在線設備存在抵觸情緒,破壞監測監控設施,導致在線儀不能夠正常運行,起不到在線監控的目的,不能為環保執法提供準確、可靠的,這樣就失去的安裝在線監控設施的意義。

1.2設備廠商運營維護。

設備廠家對設備結構熟悉,性能了解透徹,出現問題很容易判斷故障原因,備品備件購買方便,解決問題及時,但設備廠家運營,容易利用其對備品備件的壟斷,私自提高備品備件的價格,增加排污單位的負擔。更有甚者,排污單位與設備廠家串通,私自調整儀器參數,導致在線數據失真,極大的影響了環保部門對企業的監管。

1.3BOT運營維護。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及建設-經營-轉讓,是指政府通過契約授予私營企業(包括外國企業)以一定期限的特許專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并準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并賺取利潤;特許權期限屆滿時,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

1.4第三方專業化運營維護。

在線監測設備的第三方專業化運維指環保部門或企業委托從事環保技術服務,具有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的專業公司對轄區內在線監控系統進行統一運營維護的一種模式。第三方運維模式又分為部分托管和全部托管兩種運營維護模式。

1.4.1部分托管

部分托管運營維護指運營商只負責用戶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維修、校準、管理工作,確保用戶儀器設備正常運轉、數據準確可靠,儀器運行過程中需要更換的耗材及配件由用戶負責購買,運營商負責更換。部分托管運維收費組成為:人工費、交通費、運營維護費等

1.4.2全部托管

全部托管運維指運營商全面負責用戶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維修、校準、管理工作,負責儀器設備的耗材、配件供應及更換,用戶只需調取數據,其他工作由運營商負責完成。運營商確保用戶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轉和數據的及時、準確、可靠上傳。全部托管運維收費組成為:人工費、交通費、年耗材費、年配件費、運營維護費等。濟寧市經過近幾年的專業化運維實踐,第三方專業化運維模式是完全切實可行的,它的優點在于:

(1)對于環保部門來說,只是對運營商進行監督和管理。從管理層面上說,第三方專業化運維有利于環保部門將有限的人力、物力從瑣碎、繁雜的運營、維護、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集中到行政管理,監督、監察和行業指導的本職工作上來;從技術層面上說,環保部門技術人員可以把更多經理放到環保學術研究和新技術的推廣上面。

(2)對于排污企業來說,克服了在線監測設備有企業自身管理的弊端,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設施安裝后無人管理、基本處于停運或半停運狀態的局面。第三方專業化運維一方面有利于企業本身減少對在線監測儀器進行維護和管理的時間和成本;另一方面在線監測儀獲得的數據更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和準確性,更加直觀反映企業的排污情況,有效改進企業的生產和廢物處理工藝。

(3)作為第三方專業化運維公司來說,由于具有較強的專業管理水平和運營維護管理經驗,通過集約化的管理降低運行維護成本,從而為更好的做好運營維護工作奠定了基礎,專業化運維公司的管理標準是統一的,只做市場運作,接受環保部門監督和管理,并對排污企業提供優質、便捷、可靠的服務,確保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

2現階段運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按照目前的運維模式,運營維護經費由委托運營的企業支付,部分企業缺乏積極性,運營經費不能按時足額到位,運維公司需要墊付大量的資金,挫傷了運維公司的積極性,不利于運維工作的運行。

2.2由于我國環境在線監測設備起步較晚,目前尚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法規,因此各地方各部門采取的監測分析儀方法差別較大,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暫時難以保證。

2.3目前,由于國內在線監測儀器品牌較多,甚至技術原理都不同,增加了第三方專業化運維公司的技術復雜系數和備品備件的儲備量,導致運營成本上升。

2.4部分站點的硬件環境無法滿足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正常、穩定運行的需求;排污口未進行規范化整治,在線監測設備采樣點設置不規范,無法保證樣品采集的代表性和準確定性。

2.5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運維管理人員技術參差不齊,部分人員無證上崗。

2.6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必須經過強制簽訂。由于資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計量部門尚未全面開展檢定工作,這對監測數據應用的合法有效性帶來一定的影響。目前環境保護部開展的數據有效性審核解決了這一問題。

3第三方專業化運維公司的建設和發展方向

3.1第三方運維工作的形勢分析

目前,中國環保產業正在進行綜合實力的整合。在嚴酷的市場競爭面前,誰能站住腳跟,誰就擁有發展的可能。科技創新是環保企業發展的根本,是存在的基本保證。沒有創新能力,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發展?,F階段,各地運維公司數量較多,體制復雜,而且各地區規定的運營管理費用相差太多,運維公司各自為政,缺少統一的管理,相互之間技術交流很少,相同的設備出現相同故障時總是重復性工作,浪費工作時間,備品備件的購買渠道不明了,導致在運維工作中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運維公司有統一的管理,制定統一的規章制度,運營工作提升了統籌管理的空間,相互之間學習的機會大大提高,技術水平上升快,深化運營理念,經濟能力和投資能力會成倍增長,保持持續發展的條件,技術力量相對集中,研發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能力及產業化能力不斷增強,能夠有效的進行技術儲備,在適當的時候完全可以推出自己的新產品。第三專業化運維公司是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必然產物,順應中國環保形勢發展的需求。

3.2標準化、專業化運維公司建設的基本要求

3.2.1運維公司必須取得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運營資質證書。

3.2.2所有從事污染源在線監測設施的操作和管理人員,應當經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中介機構進行崗位培訓,能正確、熟練的掌握有關儀器設施的原理、操作、使用、調試、維修和更換等技能。

3.2.3擁有獨立、經過國家資質認證的實驗室。所有從事抽樣、檢測和校準、簽發檢測(校準)報告以及操作設備等工作的人員,應按要求根據相應的教育、培訓、經驗和可證明的技能進行資格確認并持證上崗,能正確、熟練的掌握實驗室儀器設施的原理、操作、使用、調試、維修和更換等技能。

3.2.4污染源在線監測設施運行單位應按照國家或地方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員培訓、操作規程、崗位責任以及崗位考核、運營管理考核、定期比對監測、定期校準維護記錄、在線監測設備維護保養記錄、故障及維修記錄、運行信息公開、設施故障預防和應急措施等制度。常年備有日常運行、維護所需的各種耗材、備用整機或關鍵部件。

3.2.5在運維站點上應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文件要求,建立站點管理制度

3.2.6建立健全技術檔案和原始記錄的管理制度。對于簽訂運維合同的企業,實行一企一檔,包括:儀器設備檔案;驗收記錄;各種儀器的操作、使用、維護規范;儀器校準、零點和量程漂移、重復性;實際水樣比對和質控樣實驗的例行記錄;TOC或UV轉成COD的轉換記錄;監測(監控)儀器的運行調試報告;例行檢查維護保養記錄;儀器設備檢修、易耗品的定期更換和廢液處置檔案記錄。建立運維人員、實驗室人員、分析儀器、維護設備檔案管理制度。

3.2.7為保證監測設備的運行率和監測數據的準確率,提高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運營質量,保障污染源監控設施的長期穩定正常運行,根據經驗測算,建議每人運維監測設備不超過8臺套,每輛車運維監測設備不超過20臺套。

4對污染源企業新安裝在線監測儀的一些建議

在國家要求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初期,由于對在線監測認識的不統一,造成在設備選型、集成商選擇等方面把握的尺度寬嚴不一,致使個別地區出現“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的思想,對前期設備選型唯低價是從,影響了系統建成后的正常運行和維護管理。社會上很多不具備系統集成經驗和環保設施運營資質的中、小環保企業涌入在線監測市場,以低廉的價格承接在線監測業務,并通過轉包的方式將工程項目轉賣給外地的在線監測設備生產企業。由于這種經營模式以低價入市,賺取微薄的買賣差價,其根本沒有技術力量和足夠的利潤來支撐售后維護和后期運營,往往將這些責任轉嫁給企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在線監測運營工作很難展開。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根據濟寧同太環??萍挤罩行亩嗄甑倪\維經驗,建議對新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測儀應遵循“淘汰準入”制度:

(1)檢查在線監測儀是否經過國家環保部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適用性監測,對認證檢測隔和的設備廠商進行登記備案。

(2)圍繞相關政策、法律依據、設備選型、管理經驗等內容進行專題調研,收集、查閱大量國內外在線監測設備資料,對在線監測儀器運行情況進行市場調查,考察設備廠商在國內較長時間穩定運行的業績;在線監測設備故障率的高低;運營維護是否方便;備品備件的供應情況;在線監測設備和備品備件價格是否合理。

篇2

關鍵詞:建筑施工;現場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21+.4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2306-1499(2013)06-(頁碼)-頁數

目前,建筑行業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產業之一,行業地位也非常明顯,國內眾多的建筑業競爭日益激烈,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是大家思考的重點問題。而對于建筑業來說,合理的管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尤其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對工程質量產生了直接影響。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現場是不斷變更和調整的,因此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保證施工工程的現場有序、合理、科學,切實保障工程質量。

1.目前建筑工程現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缺少相關的管理體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的現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需要有相關的管理體制作為支撐。同時,工程的施工現場通常容易發生事故,盡管目前對于施工現場的監管添加了很多措施,但是在實際的工程安全中還是面臨著威脅,因此,我們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機制保證工程的順利施工。當前使用的工程安全規定沒有得到細化,在實施方面沒有完全落實,因此,建筑施工現場在這種沒有細化規章制度約束下造成了很多事故的發生,加上很多工作人員的疏忽,更添加了安全問題的發生。

1.2管理方式滯后

首先,目前的工程施工采用的都是傳統的技術,很多新技術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其次,對于工程項目的管理上,分工存在不明確的地方,以至于工程進度趕不上,甚至有的地方嚴重阻礙工程的按時完工。另一方面就是人員管理問題,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會涉及到非常多的人員,但是有的人則目無法紀、行動緩慢,對工程的完成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1.3施工人員素質低

從事建筑工程的勞動者通常需要一定的體力,但是對于勞動者的素質一般不會有太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相當的一部分勞動者素質都比較低下。另外,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缺乏技術指導現象也比較嚴重,這在人員管理中的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此外,管理人員的經驗不足,對于一些新材料和工藝不熟悉,并且缺少責任心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工程現場施工管理,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1.4原料質量存在問題,設備使用不當

對于企業來說,經濟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它們追求的根本,對于建筑工程來講,這也是其主要的出發點。有的建筑工程只重視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在原材料的管理方面也比較忽視。建筑工程現場是將原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一個過程,因此,建筑項目的質量與原材料的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另外,從材料管理的層面來看,項目部通常會以較高的價格來采購材料,以至于材料的成本太高。在材料的使用過程中,數量的不合理估計、材料使用方法不當等都嚴重造成了資源浪費。

此外,還有的建筑施工企業在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施工工程中,有的施工單位沒有把安全問題放在重要位置,沒有意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對于建筑施工,國家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但是這些安全生產的文件沒有及時下達到建筑施工的現場,導致安全施工環節薄弱,相應的管理、處罰不到位,安全生產也僅僅流于形式,檢查、監督也僅僅走個過場。企業的領導、負責人等大多忙于日常事務,并沒有將施工安全的問題落實到實處,從而使得下屬員工也相當不重視安全問題,最終引發了很多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應對措施

2.1健全相關管理制度,以保證項目的安全施工

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目標就是安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必須依靠施工安全的保障。首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使各項安全職責落實到實處,將各個部門和環節的各項事務切實做到位,讓每個環節的安全問題都得到解決。其次,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每一個員工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都要具有安全意識,并且相互監督和制約,為安全施工提供有效的監督策略,真正做到人人安全。最后,還要建立一定的安全管理評價機制,對于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除了要做好監督工作,還要進行合理的評價,這樣才能使整個工程的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

2.2改革管理方式,采用科學化的管理

首先,對于工程施工現場的施工點布置要合理、規范,不僅分布的空間要合理,整體上也要合理,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進度,例如運輸點、攪拌點以及上料點等等,將點、線、面三者有效結合可以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其次,在人員的管理方面,采用一對一的管理方式,讓每一個員工都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一旦發生問題,各司其職。

2.3加強培訓工作,提升施工人員素質

建筑工程的施工非常復雜和繁瑣。要想有質量的保證就需要施工人員提升素質作為保證,因此,我們要加強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素質。首先,施工企業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讓他們定期、不定期進行組織學習,讓大家進行經驗交流與相互學習,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組織員工對外學習。其次,施工人員要加強自我學習能力,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提升自己的素質,例如網絡、計算機等技術,可以通過參加培訓班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并且加大實踐力度。對于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目前的現狀可以進行有效的改善,第一步工作就要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施工人員學習相關的安全知識,通過學習安全手冊來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另外,還可以采用安全激勵機制,讓員工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2.4加強原材料和設備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必須依靠原材料,并且它也是工程質量保證的關鍵,所以,我們要重視原材料的有效管理。首先,在使用原材料之前,我們要制定相關的規范,這樣,材料的選擇才有依據。其次,在選擇原材料的時候要嚴格根據標準來選擇,并且進行技術鑒定,使用合格的材料,保證工程質量。然后,在使用原材料的時候,材料的質量也非常重要,對于材料的標準進行合理調度,使材料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最后,材料的交底工作也非常重要,材料的價格、數量、使用方向等都要明確。

另外,在工程完工以后,我們要對合同中的各項指標進行確認與核對,要進行對比、分析、計算,并且做出準確的審計評價。在得出審計結果以后,進行相應的獎罰,根據項目中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對于剩余資產的處理可以是變賣,也可以是轉場使用,使用之后的設備要恢復其性能,明確債券負責人等等,解決好工程的相關問題才能使項目得到質量的保證。

總之,建筑工程要想確保質量就要加強工程的現場管理。工程質量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通過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來確保工程的質量。目前,工程現場施工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缺少相關的管理體制、管理方式滯后、施工人員素質低等等,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改革目前的管理方式、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加強培訓工作等,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現場管理水平,以保證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國有林場;問題;對策;寧夏西吉

國有林場是森林資源的重要基地,也是維護林區生態的重要屏障。多年來,西吉縣林場職工在艱苦的條件下積極工作,為林業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達到綠化和改善生態的目的。經過多年的天然林保護、國有林場扶貧等項目資金的投入和建設,基礎設施有了一定改變,場部辦公及職工宿舍、林區道路、生活用水、場區硬化綠化等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林木種苗工程建設、國有林場扶貧、危房改造、林區通水電路工程等項目都為西吉國有林場的改革與進步夯實了基礎,注入了活力,增強了發展后勁。

1西吉縣國有林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管理體制不順

西吉縣國有林場大多數都分布在生態區位十分脆弱的地區,主要承擔著造林、林木管護、為生態林業建設提供造林苗木等任務,從事的是公益性生產經營。由于多年來國有林場實行生產性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體制,財政實行差額撥款,致使原本收入有限的國有林場,背負發展與生存的雙重壓力,部分林場陷入生產停止、生存危機的局面,致使管理經費和苗木生產資金始終存在缺口,嚴重制約了林場的發展[1]。

1.2經營機制不活

西吉縣國有林場分布在邊遠山區,盡管近年來在土地承包、內部用工分配制度上進行了改革,但由于其發展基礎較差,缺乏開發資金,多種經營缺乏技術和資金,加之事業單位進行企業管理,使林場事企不分,經營機制未完全放開、搞活。

1.3人員超編嚴重

目前,全縣國有林場職工按編辦核定的事業編制226人,而實有在職職工305人。

1.4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由于國家投資不足,林場又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致使目前該縣林場仍有2 146 m2危房得不到及時改造,有6個林場沒有通上自來水或飲用水未達到安全飲水標準,部分場區路面得不到改建,供電線路老化。落后的基礎條件嚴重阻礙了林場的發展,亟需更新建設。

1.5外部發展環境差

長期以來,國有林場為改善該縣生態、美化環境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國有林場所發揮的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沒有引起社會和決策部門的重視,賦予林場的社會地位不高。同時,因為配套政策不健全,林場本應享有的權益無法落實[2]。

2深化國有林場改革的對策

2.1科學分類界定,深化管理體制改革

西吉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態脆弱,國有林場都是以面向生態建設、保護和培育國有森林資源為主要任務。因此,改革中應科學定位為生態公益型事業單位。

2.2深化人事改革,加強隊伍建設

國有林場作為公益事業單位,要按照“因事設崗,因崗定人” 的原則,實行定編定崗,從嚴設置林場內設機構,合理設置工作崗位。實行競聘上崗,對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深化勞動用工合同制、干部管理聘用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工資分配制等改革。加強職工科技教育,鼓勵職工自學,以不斷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專業能力[3]。

2.3創新經營機制,發展多種經營

國有林場要在管理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深化內部改革,創新經營機制,按照強化第一產業、優化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的思路,鼓勵職工以林為主,大力發展育苗、花卉、養殖等多種經營,積極從事第三產業。通過發展多種經營,實現強場富民,形成多種經營反哺林業和林業建設支撐多種經營的良性循環。

2.4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林區社會穩定

對國有林場以事業單位性質辦理職工養老保險,將全縣國有林場職工全部納入地方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國有林場職工的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基本社會保險,按照自愿的原則進入社會統籌[4]。

2.5建立投資體制和持續發展政策

要根據國有林場森林培育發展規劃目標和森林經營的長周期、連續性特點,按照森林分類經營的要求,對林場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產林改造、中幼林撫育的經營管護森林資源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林業建設投資,列入同級政府的基本建設計劃統一安排,建立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由于國有林場處在農村或條件更艱苦的地區,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差,各地政府部門要把國有林場的發展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通過實施危房、電網、水利設施改造等政策,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國有林場的發展。

2.6加強班子建設和職工培訓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實行年度政績考核制度,為國有林場配備年輕有為、懂經營、善管理的場長,把德才兼備、年富力強、敢抓敢闖的優秀分子充實到林場班子中。同時,加入對領導班子的考核力度,對政績突出、職工擁護的班子給予表彰獎勵,對不思進取及“軟、懶、散”的班子應及時調整。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職工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的培訓,不斷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形成促進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巨大合力。

2.7進行資源整合,建立大型國有林場

結合西吉縣實際,對面積小、起不到調節生態作用、效益低微、機構復雜的國有林場,要通過撤、并等手段精簡機構,整合資源,建立跨區域的大型國有林場,將就近的荒山荒地或退耕林地劃歸國有林場管理,做強、做大國有林場,增強其發展潛力。

3參考文獻

[1] 張永棟.廣西市縣國有林場建設和發展的幾點思考[j].廣西林業,2007(13):10-11.

[2] 葉君花,唐隆校,唐昌貽,等.遂昌縣國有林場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綠色大世界:綠色科技,2009(10):56,58.

篇4

【關鍵詞】高壓電氣設備 檢測技術 在線檢測 絕緣

中圖分類號:F4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騰飛,科技不斷的進步,高壓電氣設備應用越來越多且作用越來越大,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電氣化鐵路的普及。因此高壓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已經深刻的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本文所說的在線檢測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檢測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壓作為檢測的電壓,但是高壓必須是運行中的高壓,采用這種方法對高壓電氣設備進行在線檢測,了解其性能。這種在線檢測是在不停電的狀態下進行的,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對對設備運行的干擾。不僅效率高而且還可以準確的掌握設備的性能狀態,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當前的在線檢測技術大量的采用了高科技技術,利用高科技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檢測速率和準確性,使我國的高壓電氣設備在線檢測技術更上了一個臺階。

二.電氣設備高壓測試

高壓電氣設備主要包括高壓熔斷器、高壓隔離開關、高壓負荷開關、高壓斷路器、高壓開關柜和電力變壓器等。電氣設備高壓故障的產生原因有很多,通常包括控制回路電器老化損壞、性能下降、保護失準、誤動作;控制電源電壓嚴重下降、元器件誤動;控制紛路受潮、破損、老化擊穿短路;負載及電纜絕緣下降、擊穿短路;嚴重超載熱擊穿短路等。

三.高壓電氣設備檢測技術

1.絕緣檢測與診斷

電力系統中的高壓熔斷器、高壓隔離開關、高壓負荷開關、高壓斷路器、高壓開關柜和電力變壓器等高壓電氣設備,其首要任務是安全可靠的運行,任何故障的發生,都會影響到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甚至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目前,絕緣故障的發生是高壓電氣設備的多發故障,因此,絕緣檢測與診斷是電力設備檢測中最重要的方面。對設備進行絕緣檢測與診斷則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試驗項目,以下幾種情況均必須進行試驗:

①對于高壓電氣設備的制造廠,必須對其生產的所有原材料、產品定型和出廠進行試驗。其目的是檢驗新的高壓電氣設備是否符合有關的技術標準規定。

②對于正在運行中的電氣設備,則需要定期進行全面的預防性試驗,電力設備以及電纜的現場試驗最重要的是耐壓試驗。

③對于大修后的設備進行絕緣試驗,其目的是判定設備在維修、運輸過程中性能是否發生變化,是否出現絕緣損傷,以及修理部位的質量是否符合原來的標準。

2.在線檢測技術。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國高壓電器逐漸普及,其高壓電氣設備正在向著高電壓以及高容量的趨勢發展,為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所以為了適應技術的需要在線檢測技術才應用而生。這項技術是科研人員長期研究的結果,學者在研究時發現:在高壓電氣運行的狀態下,對其絕緣狀態進行實驗檢測,是一種有效反映電氣設備絕緣狀態的科學方法,這就是本文所探討的在線檢測法。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檢測是在不斷電的狀態下進行的,實施證明試驗是在運行的電壓下實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以后絕緣檢測技術發展的趨勢,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高壓電氣設備在線檢測技術具有的優點

①這種檢測方法在不停電的狀態下進行,檢測時設備可以正常的運行,這樣可以減少停電對客戶的影響,節省了人力物力,大量的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安全度,具有很強的優越性。

②在檢測時可控性強,可以針對需要隨時做出調整,有效提高檢測的靈敏度,縮短了檢測周期,提高了檢測的有效性。

③通過在線檢測,可以得到大量的檢測數據,并且及時的對數據進行分析,為檢測提供了客觀依據。不僅僅提高了可靠性還為企業節約了成本。

斯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且使用范圍十分廣泛。當前的高壓電氣設備在線檢測工作與計算機網絡相結合,大大提高了檢測速率和準確性。

3.在線監測技術

我們知道在當前對于高壓電氣設備維修多半還是采用的定期檢修方法,這種方法是帶電檢測方法,是對離線檢測的升級方法,將監測技術升級為在線的檢測,也就是帶電的檢測,這樣的話在監測的工程中,電器設備是正常運行的,不會影響到設備的正常工作,其相對于在線監測技術離線監測技術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們改正,其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離線檢測檢測時設備不能工作,影響了設備的效率,造成停工,必須承擔停工素損失。

②離線監測具有盲目性,目標不明確,導致設備可能存在隱患,有太多的不穩定因素。

四.高壓測試要求

1.對測試平臺的要求

①測試平臺應選擇一個員工常規工作行動的地方,測試區用清晰的圖案標識,上面標明“危險—高壓勿近!”等警示信息。建立測試平臺,除了警示標志外,還應裝置一個可以關掉所有電源的開關。

②只能用不導電的工作桌或專用工作臺做測試。把測試者與被測產品之間的任何金屬物體移開。沒有與DUT 接觸的其他金屬物體全部接地。在測試區用絕緣的安全墊墊在地面上,使操作者與地面隔離,如果儀器可以通過遙控開關操作,可考慮兩個開關同時控制。耐壓測試儀必須良好接地。

2.測試操作要求

面放好絕緣墊,并在測試前認真設備檢查。檢查儀器的各個連線是否有破損等,如果有則不能進行測試,必須先進行維修;如果儀器完好,則將0.7 MΩ標準電阻的一端連接耐壓儀的地線;接通電源,將儀器、報警漏電流設定在5 mA;開啟儀器,用測試棒擊標準電阻另一端,調整電壓在3 410~3 590 V 內儀器發出報警,則判定該儀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若不在3 410~3 590 V范圍內儀器自動報警,則儀器工作不正常。

七.結束語

當代的高壓電氣設備的在線檢測技術,是電氣設備檢測技術的一大突破,它克服和完善了傳統檢測方法的不足,加之當今是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高度發達,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在線檢測技術的有效結合,更加強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在線檢測技術的發展。在線檢測技術能夠非常及時的檢測出高壓電氣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故,是我國電網系統正常運行的得力保證,但是其檢測技術也存在一些瓶頸,相信通過不斷的努力探索,高壓電氣設備的在線檢測技術會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平甘 陳洪波 劉凡紫外檢測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及其展望 [會議論文],2009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電壓專業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

[2]吳栩 馮鵬英 高壓電氣設備的在線檢測技術 [期刊論文] 《中國房地產業》 -2011年8期

[3]張川 劉乃濤 賀福敏 李林 李成龍 高壓電力設備的在線絕緣檢測技術 [會議論文],2011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第十屆年會

[4]曾曉暉 聶端 基于絕緣在線檢測技術的狀態維修 [期刊論文] 《中國農村水電及電氣化》 -2005年9期

[5]陳偉球 在線檢測技術可行性分析 [期刊論文]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09年31期

[6]文江林基于光纖熒光的電力設備溫度檢測系統的研究 [學位論文], 2005 - 沈陽工業大學:檢測技術及自動化裝置

篇5

關鍵詞:化學需氧量;環境監測;綜述

化學需氧量(COD)是評價水體污染的重要指標之一。COD測定的主要方法有高錳酸鹽指數法(GB11892-89)和重鉻酸鉀氧化法(GTB11914-89)。高錳酸鹽指數法適用于飲用水、水源水和地面水的測定。重鉻酸鉀氧化法(CODCr)適用于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測定,但此法要消耗昂貴的硫酸銀和毒性大的硫酸汞,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且加熱消解時間長、耗能大,缺點十分明顯,已不適應我國環境保護發展的需求。為此,人們從不同方面進行了改進。

1標準法的改進

1.1消解方法的改進

為縮短傳統的回流消解時間,早期進行的工作包括密封消解法、快速開管消解法、替代催化劑的選擇等;近期的工作主要包括采用微波消解法、聲化學消解法、光催化氧化法等新技術。

1.1.1替代催化劑的研究重鉻酸鉀法所用的催化劑Ag2SO4價格昂貴,分析成本高。因此,畢業論文研究Ag2SO4的替代物,以求降低分析費用有一定的實用性。如以MnSO4代替Ag2SO4是可行的,但回流時間仍較長。Ce(SO4)2與過渡金屬混合顯示出很好的協同催化效應,如以MnSO4-Ce(SO4)2復合催化劑代替Ag2SO4[1],測定廢水COD,不但可降低測定費用,還可降低溶液酸度和縮短分析時間,與重鉻酸鉀法無顯著差異。

1.1.2微波消解法如微波消解無汞鹽光度法測定COD;微波消解光度法快速測定COD;無需使用HgSO4和Ag2SO4測定COD的微波消解法;氧化鉺作催化劑微波消解測定生活污水COD等。Ramon[2]等采用聚焦微波加熱常壓下快速消解測定COD。

與標準回流法相比,微波消解時間從2h縮短到約10min,且消解時無需回流冷卻用水,耗電少,試劑用量大大降低,一次可完成12個樣品的消解,減輕了銀鹽、汞鹽、鉻鹽造成的二次污染[3]。專著[4]對此作了較全面的總結。

1.1.3聲化學消解法盡管微波消解時間短,但消解完后要等消解罐冷卻至室溫仍需一定時間。而超聲波消解方便,設備簡單,且不受污染物種類及濃度的限制,近年來已有一些應用研究[5]。鐘愛國[6]使用自制的聲化學反應器對不同水樣進行了聲化學消解試驗,提高了分析效率,減少了化學試劑用量,COD測定范圍150mg·L-1~2000mg·L-1,標準偏差≤615%,加標回收率96%~120%。超聲波消解時,超聲波輻射頻率和聲強是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試驗表明,超聲波輻射標準水樣30min時,低頻(20kHz)、適當高的聲強(80W·cm-2)有利于水樣的完全消化。

1.1.4光催化氧化法紫外光氧化快速、高效,在常溫常壓下進行,不產生二次污染,因此對水和廢水分析的優勢特別突出。近幾年來,半導體納米材料作為催化劑消除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當用能量等于或大于半導體禁帶寬度(312eV)的光照射半導體時,可使半導體表面吸附的羥基或水氧化生成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OH),從而使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艾仕云等[7]提出納米ZnO和KMnO4協同氧化體系,并據此建立了測定COD的方法,所得結果的可靠性和重現性與標準法相當。他們還使用K2Cr2O7氧化劑、納米TiO2光催化劑測定COD[8]。通過光催化還原K2Cr2O7生成的Cr3+濃度變化,可以獲得樣品的COD值。但反應仍需恒溫攪拌,反應液需離心過濾。操作煩瑣,且不能在線快速分析。

1.2測定方法的改進

1.2.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測定COD是在強酸性溶液中過量重鉻酸鉀氧化水中還原性物質,Cr6+還原為Cr3+,英語論文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Cr6+或Cr3+來實現COD值測定。Inaga等以Ce(SO4)2作氧化劑,加熱反應后測定吸光度,計算出COD值。Konno使用自制的比色計與PC機相聯測定COD,所得結果與標準法基本一致。光度法測得COD值快速、準確、成本低等。目前,國內外不少COD快速測定儀均是基于光度法原理。如美國HACH公司制造的COD測定儀是美國國家環保局認可的COD測量方法。

1.2.2電化學分析法

(1)庫侖法庫侖法是我國測定COD的推薦方法,該法利用電解產業的亞鐵離子作庫侖滴定劑進行庫侖滴定,根據消耗的電量求得剩余K2Cr2O7量,從而計算出COD。廣州怡文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制的EST22001COD在線自動監測儀,采用庫侖滴定原理,測量范圍5mg/L~1000mg/L;測量時間30min~60min,測量誤差≤±5%FS;重復誤差≤±3%FS,與手動分析具有很好的相關性。

(2)電解法此法既不外加氧化劑,也不加熱消解水樣,而是利用電化學原理直接測量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是COD測定方法的突破。方法原理基于特殊電極電解產生的羥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可同步迅速氧化水中有機物,較難氧化的物質(如煙酸、吡啶等)也均能被·OH氧化。羥基自由基被消耗的同時,工作電極上電流將產生變化。當工作電極電位恒定時,電流的變化與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成正比關系,通過計算電流變化便可測量出COD值。作者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結果[9,10]。由于水樣不需消解,極大縮短了分析流程,還克服了傳統方法中“二次污染”的問題。目前,這類儀器代表產品是德國LAR公司的Elox100A型COD在線自動監測儀h[11]。儀器測量范圍從1mg/L~10000mg/L,最大可到100000mg/L,測量周期2min~6min。此儀器在歐美各國已得到較廣泛的應用,在我國也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

(3)其他電化學分析法Dugin[12]提出以Ce(SO4)2為氧化劑,利用pH電極和氧化還原電極直接測定電勢從而測定COD值的方法。Belius2tiu[13]以兩種不同的玻璃電極組成電池,通過直接測定電池電動勢,對水樣中COD值進行測定。趙亞乾[14]以一定比例的反應溶液回流10min后,冷卻稀釋,用示波器指示終點進行示波電位滴定測定COD。

Westbroek等[15]提出Pt-Pt/PbO2旋轉環形圓盤電極多脈沖電流分析法,通過電化學方法產生強氧化劑,碩士論文有機污染物在圓盤電極表面直接氧化或與產生的氧化物質反應而間接被轉化。伏安計時電流法和多脈沖計時電流法測COD,可在幾秒中獲得結果,而且可以在線監測。形成的強氧化媒介可使工作電極表面保持清潔。但方法檢測限較高,不適合地表水或輕度污染水的測定。但德忠等[16]提出混合酸消解和單掃描極譜法快速測COD的方法。該法基于用單掃描極譜法測定混合酸(H3PO4-H2SO4)消解體系中過量的Cr6+,從而間接測定COD?;旌纤嵯饣亓鲿r間只需15min。Venkata等[17]使用示差脈沖陽極溶出伏安法(DPASV)進行電化學配位滴定確定有機金屬絡合物的絡合能力,從而測定COD。

.2.3化學發光法根據重鉻酸鉀消解廢水后其最終還原產物Cr3+濃度與COD值成正比關系,以及在堿性條件下,Luminol-H2O2-Cr3+體系產生很強的化學發光的原理,文獻[18,19]提出一種用光電二極管做檢測器測定水體化學需氧量的新方法。

1.2.4紫外吸收光譜法紫外吸收光譜法是通過測量水樣中有機物的紫外吸收光譜(一般用254nm波長),直接測定COD。已有工作表明,不少有機物在紫外光譜區有很強的吸收,在一定的條件下有機物的吸光度與COD有相關性,利用這種相關性可直接測定COD。這種方法不像COD、總有機碳(TOC)方法那樣明確,但在特定水體中有極高的相關性,也能真實反映有機物含量?;谧贤馕赵頊y定COD的儀器已有生產。這類方法均不需添加任何試劑、無二次污染、快速簡單,但前提條件是水質組成必須相對穩定。此方法在日本已是標準方法,但在歐美各國尚未推廣應用,在我國尚需開展相關的研究。

2自動在線分析技術

流動分析(FA)用于水樣COD的測定可將樣品消解和測定實現一體化,留學生論文使整個過程實現在線化、自動化。Korinaga[20]提出以Ce(SO4)2為氧化劑,采用空氣整段間隔連續流動分析法對環境水樣中的COD進行測定,采樣頻率達90次/h,但需特制的閥,且管長達18m。陳曉青等[21]提出測定COD的流動注射停流法,系統以微機控制蠕動泵的啟停,并記錄分光光度計檢測到的信號。由于停流技術的引入,解決了慢反應中樣品的過度分散問題。

Cuesta等[22]提出COD的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流動注射分析法。用微波加熱消解樣品,未被樣品中有機物質還原的Cr6+保留在陰離子交換樹脂上,Cr6+經洗脫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這種方法在檢測中沒有基體效應的影響。

盡管流動注射分析的優勢突出,但仍免不了傳統加熱方式。為了提高在線消解效率,不得不加長反應管或采用停留技術,這又導致分析周期延長或低的采樣頻率。醫學論文微波在線消解效果雖好,但去除產生的氣泡使流路結構復雜化。但德忠等[23]將流動注射和紫外光氧化技術引入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中,建立了紫外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測定高錳酸鹽指數的流動分析體系,并對多種標準物質(葡萄糖、鄰苯二甲酸氫鉀、草酸鈉等)進行了研究,反應僅需約115min,回收率8310%~11110%,檢測限為016mg/L。用此方法成功測定了COD質控標準(QCSPEX-PEM-WP)和英格蘭普利茅斯Tamar河水樣品。

Yoon-Chang[24]將光催化劑二氧化鈦鋪助紫外光消解與流動分析技術聯用測定化學耗氧量,獲得了好的相關性。李保新等[25]把化學發光系統和流動分析法結合測定高錳酸鹽指數,有機物在室溫條件下發生化學氧化反應,KMnO4還原為Mn2+并吸附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微型柱上,同時過量的MnO-

4通過微型柱廢棄。吸附在微型

柱上的Mn2+被洗脫出來使用H2O2發光體系檢測。若換用職稱論文重鉻酸鐘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還原生成的Cr(Ⅲ)催化Luminol-H2O2體系產生強的化學發光可測定COD。該方法已用于地表水樣COD的測定。

基于流動技術,綜合電化學技術、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現代光機電技術研制的COD在線監測儀,一般包括進樣系統、反應系統、檢測系統、控制系統四部分。進樣系統由輸液泵、定量管、電磁閥、管路、接口等組成,完成對水樣的采集、輸送、試劑混合、廢液排除及反應室清洗等功能;反應系統主要有加熱單元或(和)反應室,完成水樣的消解和的反應;檢測系統包括單片機(或工控機)、時序控制和數據處理軟件、鍵盤和顯示屏等,完成在線全過程的控制、數據采集與處理、顯示、儲存及打印輸

參考文獻:

[1]楊婭,艾仕云,李嘉慶等.用MnSO4-Ce(SO4)2協同催化快速測定COD的研究[J].重慶環境科學,2003,25(11):30-31.

[2]RamonRamon,FranciscoValero,Manueldelvalle.Rapiddeterminationofchemicaloxygendemand[J].AnalyticachimicaActa,2003,491:9-109.

[3]但德忠,楊先鋒,王方強,等.COD測定的新方法-微波消解法[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1997,33(3):135-136.

[4]但德忠,分析測試中的現代微波制樣技術[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

[5]AntonioCanals,M.delRemedioHernandez.Ultrasound-assistedmethodfordeterminationofchemicaloxygendemand[J].AnalyticalandBioanalyicalChemistry,2002,374(6):1132-1140

篇6

【關鍵詞】機器視覺 Matlab 圖像處理 尺寸測量

在工業生產中,測量是進行質量管理的手段,是貫徹質量標準的技術保證。機械零件的尺寸檢測作為產品加工的一個關鍵環節,其檢測結果不僅影響產品的質量,而且對后續零件的再加工和裝配產生決定性的作用。目前,常規的零件尺寸測量手段主要采用游標卡尺、激光測量儀和輪廓儀等完成檢測環節。以上零件尺寸測量方法要么受測量工具限制,其測量精度有限;要么檢測儀器過于昂貴且操作復雜,同時其準確率往往受人為因素的影響。

鑒于當前機器視覺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其在工業檢測方面的成功應用,論文構想利用攝像機替代人眼,讓計算機替代人腦,從而研制出一套針對零件常規尺寸的自動化y量系統。

1 系統概述

在充分遵循系統的完整性、可靠性、經濟性和實時性等原則的基礎上,本文設計出了一套基于機器視覺的零件常規尺寸測量系統。該測量系統主要由圖像攝取、圖像處理、圖像特征提取和分析、圖像常規尺寸測量和結果輸出幾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圖如圖1所示。

2 硬件設計

基于機器視覺的零件常規尺寸測量系統的硬件主要包括:照明裝置、攝像機、計算機和透明工作臺。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是:照明裝置主要為零件圖像采集提供合適的光照環境;攝像機用來采集零件數字圖像并傳送到計算機,然后保存為相應圖片格式;計算機通過系統軟件實現對零件圖像的預處理、邊界提取、特征提取、相機標定和常規尺寸計算;透明工作臺用來承載被測零件。

3 算法設計

圖像處理算法對機器視覺測量系統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為了能滿足零件尺寸測量的要求,針對零件產品圖像的特點,我們設計了一套合理的圖像處理算法流程。其流程圖如圖2所示。

首先對獲取的零件圖像進行預處理,包括圖像灰度化、圖像去噪、圖像分割和邊界提??;然后提取零件的幾何特征;最后通過對系統的標定,實現了零件圖像常規尺寸的測量和結果顯示。

3.1 圖像預處理

3.1.1 圖像灰度化

經過攝像機采集到的零件圖像是24位真彩色RGB圖像,該圖像中的每個像素由R、G、B三個分量決定,而灰度圖像的每個像素由一個值確定。為了減少后續操作過程中的計算量,需要對采集到的零件圖像進行灰度化處理。

3.1.2 圖像去噪

采集系統獲取的待檢零件圖像由于受照明程度、環境溫度、電源變化、電磁輻射和振動等隨機因素的干擾,圖像會包含大量的噪聲,表現為圖像模糊、失真和大量斑點等。為了消除和抑制噪聲對零件圖像后續處理的影響,必須對圖像進行濾波處理。由于中值濾波既能消除噪聲又能保持圖像的細節,符合本系統檢測的需求。

3.1.3 圖像分割

在所采集到的零件圖像中,我們只對零件區域本身感興趣,對于圖像中的其他要素則要盡量消除。圖像分割就是指把圖像分成各具特性的區域,并提取出感興趣目標的技術和過程。經過大量的實驗驗證,本文采用迭代閾值分割法實現對零件圖像的分割,達到了預期的處理效果。

3.1.4 邊界提取

輪廓是對物體形狀的有力描述,對圖像分析和識別十分有用,而通過邊界提取算法就可以得到物體的邊界輪廓。目標圖像邊界提取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鏈碼表示法、標記圖法以及多邊形近似法等。論文采用8連通鏈碼法對待測零件進行了邊界提取,為后續零件尺寸的檢測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3.2 圖像分析

3.2.1 特征檢測

要測量零件的尺寸,首先應該檢測出零件所包含的直線和圓等基本的幾何特征。目前常用的幾何特征檢測方法有Hough變換法、擬合法和模板匹配法等。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實現了對直線和圓的擬合,其擬合具體過程如下:

(1)采用最小二乘法實現對直線的擬合。

(2)采用最小二乘法實現對圓和圓弧的擬合。

采用最小二乘法對圓和圓弧的擬合過程與直線的擬合求解過程類似。設所求擬合圓的方程為:。根據最小二乘法應滿足的條件,可以求出擬合圓的三個參數:u、v和r。

這樣,通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直線和圓擬合方法,可以順利檢測到直線和圓弧幾何特征,為后續零件尺寸的測量奠定了基礎。

3.2.2 系統的標定

相機拍攝到的圖像是以像素為單位的,要得到待檢零件的實際尺寸,需要將像素尺寸轉換為長度尺寸,這個過程稱為系統的標定。本文使用0級精度量塊,采用二次標定法實現了對系統的標定過程。被測零件的實際尺寸L與像素尺寸N之間應滿足如下關系式:L=KN+b

式中,b為系統誤差,K為標定系數;

在攝像機固定的情況下,求取參數K和b值的具體步驟如下:

(1)在被測位置放置一長度為L1的標準量塊;

(2)對標準量塊進行掃描、處理,得到對應的像素尺寸N1;

(3)在被測位置放置另一長度為L2的標準量塊,重復步驟2,得到對應像素尺寸N2;

(4)求取參數值:

4 軟件設計

本著穩定、可靠、合理、高效、簡潔和易于操作的原則,我們采用面向對象的Matlab程序語言,實現了基于Matlab GUI的測量系統軟件的設計。

本測量系統軟件主要包括用戶登錄模塊、文件管理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參數設置模塊、數據瀏覽模塊和幫助模塊等。其中,用戶登錄模塊可以完成用戶的注冊、登陸、密碼修改和賬號管理;文件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待測零件圖像的打開、關閉和保存等功能;圖像處理模塊不僅包含文中所涉及到的算法,還增加了其他算法功能;參數設置模塊可以實現對攝像機、零件和圖像參數的設置;數據瀏覽模塊可以完成對實時數據、歷史數據和操作記錄的查看;軟件幫助模塊主要用來說明軟件的使用和系統的更新問題。

5 實驗結果

為了驗證測量系統的適應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本文選用工作面距離為1.49mm的0級量塊和直徑為2.03mm的標準環規對系統進行了可靠性測試。實驗的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采用概率與數理統計的方法對測量結果進行了處理。由處理結果可以看到,采用本測量系統,其測量精度可以達到微米級,可以滿足在線實時測量的需要。

6 結論

作者設計了一套基于機器視覺的零件幾何尺寸在線檢測系統,克服當前人工檢測的不足,提高了產品的檢測精度。同時,完成了系統硬件、軟件和圖像處理算法的設計。實驗結果表明:該測量系統的測量精度可以達到2um以下,滿足零件尺寸非接觸在線測量要求,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王保軍.基于機器視覺的藥瓶封裝缺陷檢測系統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李巖,花國梁.精密測量技術[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1.

[3]章毓晉.圖像工程(上冊)――圖像處理和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5-120.

[4]張錚,王艷平,薛桂香.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12):63-160.

作者簡介

王保軍(1988-),男,山西省忻州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F為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基于機器視覺的零件在線檢測。

篇7

關鍵詞: 衛生理化檢驗 本科畢業論文 組織實施

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生培養、鍛煉和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程度及實際應用能力的最好檢驗,是幫助學生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對創新意識與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綜合訓練和升華,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可替代的教學環節[1-2]。下面就如何組織實施衛生理化檢驗方向的本科畢業論總結和探討。

一、畢業論文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與對策

1.學生的就業、升學期與學位論文設計期時間沖突。

高校理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學期,畢業生考研、實習、就業與論文成文工作交織,高質量的學位論文要求學生選題、定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實習,對所研究的問題深思熟慮后,以提綱、報告的形式完成。因此,在教學管理中結合各自專業的特點,在教學總體安排上,將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適當前移,進行早期滲透,將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密切結合。各主要專業課程向前三學年轉移,減少第四學年的計劃課程,第七學期課程適當減少或不排課,以利于學生提前進行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工作。

2.學生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主動性、積極性不高。

畢業論文不僅僅是一個實踐教學環節,更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不少學生對畢業論文在思想上不夠重視,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認為只要完成即可,不追求質量;不少學生沒有按預定的畢業論文計劃開展工作,以致相關材料、工作進展記錄、時間上的安排都無法跟上計劃。針對這種情況,應進一步加強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管理,在做好規范化建設的同時,實現畢業論文工作由“重規范”向“重質量”的轉變。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想方設法減少因學生就業、實習、考研等對畢業論文(設計)的影響。

3.指導老師對畢業論文精力投放不足。

高校教師承擔教學和科研的雙重任務。隨著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教師指導畢業生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即使教師工作熱情很高,時間、精力也難以充分保證。強化導師對學生論文的首要責任并控制指導學生人數,可促使指導教師認真、嚴格對待學生論文,保證論文質量。把學生的學位論文設計與指導老師的科研課題相結合,這樣既便于教師進行科研和指導教學,又可增加校內教師的科研力量,更有利于保證學生學位論文的質量。對于校外實習的畢業生,在確定畢業生論文校外指導教師的同時,配備一名校內指導老師,使得校內導師的理論指導與校外導師的實踐技能指導相結合,避免學位論文設計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樣,教師的知識體系得以更新,實習單位的效益得到提高,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學位論文質量自然隨之提高。

4.經費的短缺使畢業論文的實施難度加大。

大部分學校對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完成無專項經費,也無專門實驗室,致使理科類大部分做畢業設計(論文)實驗的本科學生、研究生和指導老師共用一個實驗室,有些論文的實驗無法正常開展。學校應充分重視此類情況,投入足夠的經費,添置必要的圖書和實驗設備,舉辦有關訓練項目;適當增加指導教師的工作量核算,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以便讓更多的本校教師指導畢業論文;鼓勵畢業論文整理公開發表,并對予以經費支持。

二、衛生理化檢驗方向畢業論文的組織實施

1.結合衛生理化檢驗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畢業論文選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21世紀,衛生理化檢驗采用的各種分離、分析技術和方法不斷完善和更新。許多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儀器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衛生理化檢驗中。目前,在保證檢測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性的前提下,衛生理化檢驗正朝著微量、快速、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許多先進的儀器分析方法,如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毛細管電泳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和電化學方法等已經在衛生理化檢驗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我國的衛生理化標準檢測方法中,儀器分析方法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在樣品的前處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新穎的分離技術,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加壓容器萃取、超臨界萃取和微波消化等,較常規的前處理方法省時省事,分離效率高。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分析儀器自動化是衛生理化檢驗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分析儀器可以進行檢驗程序的設計、優化和控制、實驗數據的采集和處理,使檢驗工作大大簡化,并處理大量的例行檢驗樣品。例如蛋白質自動分析等,可以在線進行樣品的消化和測定;測定食品營養成分時,可以采用近紅外自動測定儀,樣品不需要進行預處理,直接進樣,通過計算機系統,即可迅速給出食品中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等成分的含量。裝載了自動進樣裝置的大型分析儀器,可以晝夜自動完成檢驗任務。

儀器聯用技術在解決衛生理化檢驗中復雜體系的分離、分析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儀器聯用技術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析儀器連接使用,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優點。近年來,氣相色譜―質譜(GC-MS)、液相色譜―質譜(LC-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質譜(ICP-MS)等多種儀器聯用技術,已經用于水質、食品、空氣等樣品中微量甚至痕量有機污染物和多種有害元素等的同時檢測,如樣品中的多氯聯苯、二因、氯丙醇、多環芳烴、丙烯酰胺等的檢測。

近年來發展的多學科交叉技術――全微分析系統,可以實現化學反應、分離檢測的整體微型化、高通量和自動化。過去需在實驗室中花費大量樣品、試劑和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分析檢驗,在幾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僅用微升或納升級的樣品和試劑,以很短的時間(數十或數分鐘)即可完成大量檢測工作。目前,DNA芯片技術已經用于轉基因食品等樣品的檢測,以激光誘導熒光檢測―毛細管電泳分離為核心的微流控芯片技術將在衛生理化檢驗中逐步得到應用,大大縮短分析時間和減少試劑用量,成為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的綠色檢驗方法。

從衛生理化檢驗技術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樣品的前處理、色譜分析法等儀器分析方法的改進、儀器聯用技術、多學科交叉技術,是衛生理化檢驗方向畢業論文選題的重要領域。各個學??梢愿鶕陨韺嶒灄l件,選擇合適的研究項目,既保證課題的分量與難度適中,又保證課題符合專業培養要求,使畢業論文的實施得以順利進行。

2.衛生理化檢驗新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驟。

在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的基礎上,了解待測物的理化性質、原有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優缺點,提出新的分析方法或改進原方法。通常應該對影響分析方法精密度、靈敏度、準確度和方法檢出限的主要因素及樣品的前處理條件進行優化。選用優化的分析測試條件和樣品前處理步驟,建立新的分析方法,并對所建立方法的性能指標進行評價。

(1)檢測條件的優化。

在新的分析方法建立過程中,可以采用單因素條件試驗或正交試驗,確定各種影響因素的最佳條件。

不同的分析方法所需優化的條件不同,分光光度法需優化的條件有合適的顯色反應、顯色緩沖液種類和pH值、顯色劑用量、顯色溫度和時間等;氣相色譜法在進行測定條件優化時,首選應根據待測組分的性質,對色譜柱和檢測器的種類進行選擇,然后對柱溫、氣化室溫度、載氣種類和流速、可能用到的氫氣和空氣的流速等條件進行優化;液相色譜法在進行測定條件優化時,首選需要選擇的也是色譜柱和檢測器的種類,再對流動相的組成、酸度、流速和柱溫等條件進行優化,同時必須考察在所選擇的最佳色譜條件下,實際樣品中待測組分與樣品中干擾組分的分離情況。

(2)校準曲線的繪制。

校準曲線是用于描述待測物質的濃度或含量與測量儀器響應值之間定量關系的曲線。測定時,所配制的標準系列,待測物的濃度或含量應在方法的線性范圍之內。

校準曲線包括標準曲線和工作曲線,二者的區別在于標準溶液的處理步驟不同。在繪制工作曲線時,標準溶液的分析步驟和樣品分析步驟完全相同;在繪制標準曲線時,標準溶液的分析步驟中省略了樣品的前處理步驟。

(3)樣品前處理條件的優化。

樣品的前處理是建立新分析方法的重要一環,是決定分析成敗的關鍵之一。樣品前處理的目的是使樣品能適合分析方法的要求。通常樣品的前處理包括樣品的消化或提取、分離和凈化等步驟。

對于金屬元素或無機物的檢測,可以采用干灰化或濕消化處理樣品,并對其條件進行優化;對于有機物的檢測,可以根據待測物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提取方法,并進行條件優化,如采用液―液萃取、超聲波萃取、振搖萃取、索氏提取器提取等。樣品的分離和凈化,可以選擇并進行條件優化的方法有溶劑提取法、揮發法和蒸餾法、液相色層分離法、固相萃取法等。

(4)干擾試驗。

根據樣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擾成分進行試驗。通過干擾試驗,可以確定干擾組分的允許濃度,通常在標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干擾成分,以測定值變化±10%作為是否產生干擾的判定依據。如果存在干擾,則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消除。

(5)實際樣品的測定。

采用所建立的新方法檢測不同類型、不同基體的實際樣品,說明方法的適用性。

(6)方法性能指標的評價。

對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應給出線性范圍、檢測限、精密度、回收率、方法對照等方法學指標的評價。

三、結語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檢驗學校整體教育質量的重要方面和手段,也是在校大學生從學校學習階段走向社會前的一次十分重要的綜合訓練和實踐機會,要重視畢業論文的導師遴選、選題和開題工作,加強畢業論文實施過程的監督檢查,建立科學的畢業論文評價體系,保證畢業論文的高質量實施。對于衛生理化檢驗方向的畢業論文,尤其應重視畢業論文的選題工作,題目不宜過大,以免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實現預定目標,影響畢業論文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王蕾.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管理體系構建[J].科技資訊,2010,28:229-230.

篇8

關鍵詞:超聲波檢測器,耦合劑

 

0.前言

超聲波檢測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手動探傷和自動化探傷兩種。由于手動探傷具有投資低、使用靈活等優點,國內鋼鐵廠多采用此方式。但手動探傷也存在著許多無法彌補的缺點,第一探傷時間長、生產效率低;第二探傷勞動強度大,容易疲勞;第三難以保證超聲波波束100%地覆蓋鋼板表面,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漏探和誤探。第四手動探傷還因探傷速度慢而難以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而自動探傷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占用生產場地小等明顯優點。因此我廠在線鋼材探傷采用超聲波自動探傷檢測系統。

SONOTROTM66鋼材檢測器是NDT技術公司運用超聲波技術生產的一種非損傷性檢測鋼材的檢測系統。鋼材在線高速掃描速度為2米/分,探傷能力能透過20-140mm的鋼材,并且覆蓋100%表面及鋼材的里面。所采用的探頭是性能較高的壓電晶體制成的,有兩種形式單晶體式探頭和雙晶體式探頭。兩種形式的探頭運轉由電子脈沖產生的高頻脈波穿過水干擾后進入鋼材內,并從缺陷點或壁表處反射回來。缺陷表面越大,則反射的能量越大,并產生一個較高的可視峰值。該操作方式稱為脈沖回聲模式,掃描結果由集成電子系統處理。

1.超聲波探傷原理

超聲波測試的基本方法是基于超聲波的頻率要高于20KHz。對于不同頻率和波形,從材料返回的波形是不同的。當超聲波進入材料后,將在材料中產生機械振動,超聲波在被檢測材料中傳播時,材料的聲學特性和內部組織的變化對超聲波的傳播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對超聲波受影響程度和狀況的探測來了解材料性能和結構的變化。

檢測過程是通過使用一種壓電晶片向材料里面發射超聲波進行的,這種壓電晶片被稱為探頭或傳感器。使用的探頭分為單晶和雙晶兩種探頭,是基于脈沖反射的原理。脈沖反射方式是:超聲波進入材料中,當遇到缺陷或界面時,聲波將被反射回探頭通過觀察波形中反射回的能量多少可知道缺陷的大小,大的缺陷比小的缺陷返回的能量多。測試過程是通過縱波和橫波兩種波形來完成的??v波是用來檢測鋼板內部缺陷的,這種波適合檢測鋼板內部的分層、夾渣和球狀裂紋;橫波被用來檢測鋼板表面和內部的縱向線狀缺陷??萍颊撐?。

為了使超聲波進入材料和從材料中反射,探頭必須與被測材料盡量靠近,并且在探頭和被測材料之間有介質。在鋼材的超聲波探傷中,多用水耦合劑。檢測期間,所有探頭處在離鋼材表面同一水平面,聲音藕合由水來完成。

2.系統組成及檢測功能

超聲波探傷裝置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由檢測系統、數據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報告輸出系統、缺陷標記系統等子系統組成,為檢測工件需要配套運輸輥道、壓緊輥、側導輥、打正機等。

檢測器探頭安裝在測試鋼下方的兩個伺服驅動架上的探頭機座內,按照一定編碼的通道根椐鋼材的寬度進行掃描。最窄的鋼材要求測試一個通道,而最寬的則需測試3個通道。每次進行測試時,探頭在支架內執行浮移和傾斜功能。由此,探頭表面與工件盡可能的水平接觸,同時也能補償了工件表面的偏差值。

為了實現100%的探傷,還需要一定的速度檢測與位置檢測元件;探頭是自動超聲波檢測系統的基本結構,呈陣列布置,它從底部檢測鋼材。在探頭之間超聲波應100%地覆蓋,而且整個探頭覆蓋板寬的1/3。探頭必須與被測材料盡量接近,以便于超聲波進入材料和從材料中反射。在超聲波的傳輸中水是必須的。檢測探頭位于鋼材下面,同時安裝在小車上,能夠橫向移動。伺服驅動能夠在鋼材側邊任何地方對探頭進行定位,同時能與鋼材邊部保持同步,這一點對100%探傷是非常重要的。

該系統為全自動化控制系統,使用的是Mitsubishi邏輯控制器(PLC),它將主操作員站與現場操作柜進行聯鎖。該系統從縱向探頭和橫向探頭采集數據,并把數據發送給視頻監測器上的操作員。其功能有自動診斷系統、通過計算機可調節靈敏度、脈沖頻率、DAC補償及補償范圍、檢測鋼材通過速度及方向、自動報警及檢測不良耦合、檢測內部超過標定參數的不連續的缺陷、標準掃描等。

3. 檢測過程及注意事項

鋼材的位置檢測完全靠四個光電開關的動作來實現,在運輸輥道上可根據需要進行一道次或三道次的來回檢測。

光電開關PC―101動作時表明鋼板開始進入了測試區,鋼材減速運行并啟動浮動活塞以跟蹤鋼板的波度。當鋼材已將所有探頭座覆蓋以后,鋼材速度加速至2米/分,開始進行鋼材的超聲波探傷工作。鋼材完全被掃描完成后,減速繼續運行直至運行到PC―104光電開關動作時,鋼材退出測試區并停下來。

檢查過程中,該系統使用傳感器和兩個工業攝像機檢測鋼板的邊緣。在縱向架上有16個高溫傳感器,橫向架上有32個高溫傳感器,攝像機定位在探頭架上測量鋼板的寬度。為了能補償鋼板的扭曲度,探頭的所有部分能夠上下移動或傾斜,以保證測試期間它們與鋼板表面完全接觸??萍颊撐?。為了使探頭得到保護,在探頭表面安裝了高效防腐材料制作的專用防磨裝置。探頭表面與表面下面的鋼板不直接接觸,使用了聲藕合裝置達到檢查的目的。

自動化檢測工件時應注意工件表面狀態要良好,最好在工件經矯直后進行探傷??萍颊撐?。當工件表面狀態不好時,在工件進入水槽前先用高壓水加以沖洗。

4..結束語

該套超聲波檢測系統能100%覆蓋鋼材表面,探頭能準確跟蹤鋼材并與鋼材表面良好耦合,減少了漏探和誤探,而且檢測缺陷尺寸精度達到最小φ3mm;配套的計算機系統能夠根據各種標準對鋼板缺陷進行評判,對鋼材軋制質量的分析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

篇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925X(2012)07-0052-01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競爭已經轉變為信息技術的比拼,可以說信息技術覆蓋率各行各業,在冶金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建立工業以太網有重要的意義,文章分別闡述我國冶金自動化發展狀況、工業以太網簡介以及以太網在冶金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希望為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業以太網;基礎控制系統;信息化

以太網作為當前應用范圍最廣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因其過硬的技術支持,已成為了計算機通訊領域的風向標,而在工業控制系統中,傳輸數據的網絡設備更需要集中控制,網絡這個主線需要依靠工業以太網,提高通訊速度,降低開發成本。

1工業以太網簡介

一個功能健全完整的工業,以太網控制器應當在三個功能部分具備良好地功能:任務控制部分、以太網通訊接口、工業控制平臺。

1.1 工業以太網基本信息簡介。

所謂地工業以太網系統,一般來說是指在技術上和商用的以太網兩者間兼容,產品在設計地時候,選用材料的問題、產品其強度還有適用性與可互操作性、實時性、可靠性、本質安全和抗干擾性等方面能夠讓工業現場要求得以滿足。

1.2工業環境當中阻礙以太網應用到的技術和問題正在逐步的得到解決.以太網其實是為了信息網絡而進行設計的。對于工業環境根本就沒有進行過考慮過其要求與適應性。以太網在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是以太網通訊速率不斷提高,這就為以太網進入控制領域提供技術支持,而以太網的通訊速率可達到1000Mbps只需要12US,大大減輕了網絡負荷;另一方面是采用了全雙工的通信線路,雙全工是指終端設備和交換機端口之間采用該種通信線路。全雙工交換的使用克服了CSMA技術,CD技術的缺點,更擺脫了CSMA和CD技術上的限制,解決了以太網最大的控制領域障礙,并且全新的交換式具有容量大、傳輸能力高和組網方便的特點,滿足隨時控制的需要。交換式網絡是可以同時的對虛擬局域網進行支持,組網成本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網絡靈活性在飛速的提高著。

1.3最早期的粗同軸與細同軸以太網電纜,現在發展到了雙絞線型電纜還有光纜,對于網絡的傳輸距離與抗干擾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我國冶金自動化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

2.1基礎控制系統與過程控制系統。

首先在基礎控制系統方面,工業以太網以PLC、DCS技術控制整個冶金現場,也就是說在冶金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常規模擬控制已經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工業以太網。在算法控制上,采用PID算法計算重要回路,在軋機控制、智能控制、電極升降控制、液位控制等方面有初步應用,并取得一定的成績;我國冶金業在檢測方面,大多企業做到了檢測儀器(重量、壓力、流量、溫度)配備齊全,在測量技術上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在電氣傳動上,普遍采用節能變頻技術。

其次在過程控制方面,利用計算機系統控制的普及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過程優化上做到了工藝知識、專家經驗以及智能技術的結合。

2.2基礎與過程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在線連續檢測冶金流程,以控制產品質量為目標,檢測預報各種參數,采用新型可靠性技術,實現冶金流程的在線檢測以及監控系統完善;冶金過程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關鍵是建立綜合模型,實現冶金業高性能閉環控制,提高技術指標,提高經濟效益;電氣傳動發展趨勢則是新型電力電子元件,各種大功率、超大功率變頻器的使用。

2.3信息化的形成。

當“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成為一種口號,企業領導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整個冶金系統在這一點上也達成了共識,各冶金企業開始建立企業信息系統,并在成本在線控制、流程仿真、質量跟蹤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2.4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信息化最終要形成計劃、生產、控制三者結合成一張縱向網,達到信息集成,也就是說整理生產數據,編制成數據庫,實現管控一體化,即從訂貨合同開始,歷經做生產計劃、作業指令,到最終的產品出廠,生產和銷售形成一個整體,質量控制全程,做好預算預測工作,達到實時性、高效性管理。

3以太網在冶金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按照大趨勢的自動化體系結構來看,從功能上劃分,冶金自動化控制系統分為四個層面:基礎自動化控制、過程控制、生產管理控制、企業信息化控制。

3.1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

前面說過的PLC技術、DCS技術等是控制現場級設備的主要方法。目前PLC技術控制仍在基礎自動化系統占主導地位;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義是冶金流程關鍵的部分,該部分的設計效果直接影響整個控制系統。

3.2過程控制系統。

在過程控制中,目標是工藝參數閉環控制、能源平衡控制、物流跟蹤環境排放實時控制和產品質量全程控制;可靠性技術則是采用軟測量技術、新型傳感器技術、數據融合、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

3.3生產管理控制系統。

生產管理控制系統主要是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編制數據網、建立數據庫,做好冶金流程的數據集成。

3.4企業信息化系統控制。

企業的信息化目的之一是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從企業信息集成過渡到行業的信息集成,市場的確是有競爭才有發展,但有效競爭是前提,趨利避害是基礎,企業信息化要做到編碼體系標準化,既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又做好企業數據分析,更要做好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的宏觀調控,力爭與全球化行業信息系統同步。

結束語:工業以太網可以說為制造業的網絡控制制定了新標準和新準則,如今我國冶金自動化控制系統以以太網為風向標,作為舵手,以太網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不同顧客和生產廠商的要求。以太網還具有一低三高的特點,成本低、實效高、智能高、擴展性高,正是這些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制造業廠商,由此可見,冶金自動化控制系統的主導者非工業以太網莫屬。

參考文獻

[1]朱開波;基于工業以太網的嵌入式DNC集成通訊控制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學位論文]碩士 2006.

[2]張妍;工業以太網及其實時特性的研究[學位論文]碩士 2005.

[3]許劼;高速線材介質分布式控制系統研究[學位論文]碩士 2005.

篇10

【關鍵詞】:環境大氣;有機污染物、監測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thods of sampling and analyzing the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the atmosphere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for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semi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n line monitoring system is the tren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atmospheric organic contaminant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tmosphere; organic contaminants;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生產、服務企業對大氣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已經超過了大氣所能承受的限度,部分地區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污染物中揮發性、半揮發性和顆粒有機物等有機物污染物。本世紀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對于環境中 VOCs和SVOCs的存在、來源、分布規律、遷移轉化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VOCs和SVOCs的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焦點。目前國內外針對大氣有機污染物的檢測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吸附劑吸附-脫附-氣相色譜/質譜分析

采用吸附劑吸附再用溶劑洗脫或熱解析的方式脫附后進氣相色譜分析的方式是國內外目前的主流檢測方法。

吸附劑又分為活性炭、 擔體和熱脫附管等類。目前已頒布的環境空氣中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采樣和分析方法最全的是美國EPA-TO系列的監測分析方法,在該系列標準中涵蓋了大氣中有機氯農藥、多氯聯苯、亞硝胺類、二f英以及多環芳烴的采樣及分析方法。

國際標準化組織關于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分析測定有:ISO 16017溶吸附管/熱解吸/氣相色譜儀法測定室內空氣、環境空氣和工作場所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ISO 16200-2001溶劑解吸/毛細管氣相色譜儀法測定工作場所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

我國早期的分析方法中大多是固體吸附劑吸附-溶劑解吸-氣相色譜法,吸附劑對空氣樣品有富集的作用,方法的檢出限比較低,測定成本低,但存在采樣時間長、吸附劑穿漏、解吸/解析效率以及二次污染等缺陷。

二、罐采樣分析法

美國 EPA 針對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匯編了標準方法體系《環境空氣中有毒有機物分析方法》(第二版,1999 年)。其中: TO-14A采用罐采樣氣相色譜法(或質譜法)測定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主要針對常見的 42 種揮發性有機物,該方法前處理采用滲透膜除水,除水時會損失部分極性化合物,同時對罐的惰性處理要求不高。TO-15 采用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其目標化合物比較多,有 97 種,此方法降低了水溶性 VOCs 的損失,可分析大多數揮發性有機物。

美國材料與測試協會(ASTM)方法D5466(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罐采樣方法)于 2007 年進行了修訂,使用范圍是環境空氣、室內空氣和工作場所。

我國2015年也了環境的罐采樣新標準《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59-2015)用內壁惰性化處理的不銹鋼罐采集環境空氣樣品,經冷阱濃縮,熱解析后,進入色譜分離,質譜檢測器檢測。采樣和分析方法上正逐步和國際先進方法接軌。

三、注射器和采樣袋采樣檢測

注射器和采樣袋采樣,采樣袋采樣多用于檢測非甲烷總烴,我國現行檢測標準是HJ/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注射器的標準為GBZ/T160.38-2007《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 烷烴類化合物》。但是該兩種方法由于精密度不高,未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檢測標準中使用。

四、在線監測

鑒于在線監測能夠實現快速分析現場空氣狀態,在線監測儀器開發成為了近年的熱點課題。1997年在美國召開的“21世紀環境實驗室”研討會上,明確提出對現場監測設備和可移動實驗室的設計與研究的迫切要求。

取樣在氣體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氣體受大氣和地理條件的影響需要在時間和空間上連續地富集,由于污染物在空氣中的濃度較低,也經常需要富集。近幾年來,在提高在線分析方法上,我國做了很多努力,將便攜式氣相色譜儀應用于現場檢測,這對于提供了實時的數據且快速地得出結果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