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聲音范文

時間:2023-04-11 19:01: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最喜歡的聲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我最喜歡的聲音

篇1

小鳥的聲音時而婉轉,時而歡快,時而響亮, 就像是在用語言和我溝通。因此,我最喜歡聽小鳥啁啁啾啾的聲音。。

每當,我喂食時,它就用歡快的歌聲“嘰嘰喳喳”來報答我,好像在說:“謝謝你,小主人,謝謝你,小主人。”此時我就像吃了糖果一樣心里甜滋滋的。

當我不開心時,小鳥用美妙歌聲把我從煩惱中解放出來。當我不自信時,小鳥用動聽的歌聲讓我自信起來。當我有困難時,小鳥響亮的歌聲對我說:“你不要怕困難,勇攀高峰,就能達到勝利的顛峰。”小鳥的鳴聲成了我的伙伴。

小鳥的歌聲,給我了快樂,給我了自信,給我了勇氣,給我了安慰。所以我喜歡小鳥的聲音。

(指導教師:孫定國)

篇2

有人喜歡沙沙的下雨聲,有人喜歡清脆的鳥叫聲,有人喜歡嘩啦啦的流水聲,而我卻喜歡悠揚的古箏琴聲音。

我喜歡古箏的琴聲音是因為媽媽為我點亮了學習古箏的興趣。每天寫完作業我就要戴上指甲去彈奏樂曲,我用心去聆聽著美妙的聲音。琴聲如展翅欲飛的蝴蝶,又似細雨打芭蕉,遠聽無聲,靜聽就在耳畔。時面像駿馬奔騰,時而像小河流水委婉動聽,時而歡快時而哀傷。當我彈起《小鳥朝鳳》時,好像無數只小鳥在那里歌唱;當我彈起《高山流水》時,好像我變成了一股清泉奔流而下;當我彈起《嘎達梅林》時,又仿佛把我帶到了塞外,那里牛羊遍地,駿馬馳騁。

啊!多么美妙的聲音呀,你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讓我陶醉。

三年級:開心208

篇3

我,最喜歡夏天的夜晚。因為只有在夏天的夜晚,才可以聽見那一陣陣令人陶醉的聲音:“知了,知了……”那歌聲,是多么優美,多么清脆……

我,最喜歡夏天的夜晚,因為只有在夏天的夜晚,那些調皮的星星才會向我微笑,向我招手……

我,最喜歡夏天的夜晚。因為只有在夏天的夜晚,才會吹來那與眾不同的微風,夏天的夜晚吹來的風,仿佛能吹進你的心里,把你的煩惱都吹走……

我,最喜歡夏天的夜晚,因為……

福建南平浦城縣浦城和平小學四年級:王紫君

篇4

所以,培養孩子的聽力技能,從自然環境開始是再合適不過了。

Step1:收聽聲音――制造訓練聽力的素材

敲敲打打

準備材料:鐵鍋、鐵架子、木板、石頭墻、各種材質的棍子、塑料桶

這是我兩個女兒最喜歡的戶外游戲之一。首先要為她們找到一根木棍,然后到花園去敲打各種不同的物體,如木柵欄、鐵架子、塑料桶、石頭墻等等,提醒她們在敲打的時候辨別并記住各種聲音。等有了自己的體驗后,我就讓她們閉上眼睛,然后我敲打某個物體,她們猜測物體名稱;有時候我們會交換角色,孩子來敲,我來猜。

搶救丟失的小熊

準備材料:小熊或其他布偶

一個孩子做救助者,其他人在旁邊拍手或唱歌。將小熊瞞著救助者藏在房間某個地方,當救助者靠近小熊的時候,我們就越唱越大聲,如果她離小熊越來越遠,我們就唱得越來越小聲,幫助救助者找到小熊為止。

孩子自己還會有革新。那次妹妹在找小熊的時候,姐姐就帶領我們以快慢的形式來引導,當妹妹靠近小熊時,我們越唱越快,如果她遠離小熊,我們就越唱越慢。得益于這個游戲,兩個小朋友從很小就可以辨別聲音的大小以及快慢。

家長思考題:

1.孩子是否能夠回想他們所聽到的聲音?

2.孩子是否能夠分辨不同的聲音?

3.孩子是否能夠將它們描述出來?

Step2:傾聽并記住聲音――發展詞匯及辨別區分各個發音

Rita姑娘有個盒子

準備材料:碗、鑰匙、盒子、小鍋、鐵勺、發聲玩具等

準備一個盒子和4~6樣孩子熟悉的可以發出聲音的物品,如一串鑰匙、可發聲的玩具、碗等。讓孩子圍坐在面前,我一樣樣告訴她們物品的名稱,并搖動或敲打該物品使其發出聲音,然后放到盒子里。

接著我們一起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的童謠,為了讓孩子的參與感更強,我將歌曲主人公的名字換成了女兒的名字:“Rita姑娘有個盒子,咿呀咿呀喲;盒子里面有……”當我唱到這里時,故意停頓一下,引導孩子注意聽,然后隨意挑選一個物品發出聲音,讓孩子猜名稱,猜對的話,我便繼續唱頌童謠,但此時的聲音就換成了該物品發出的聲音:“盒子里面有鑰匙,咿呀咿呀喲;鑰匙dingding響,這兒ding那兒ding……”

這個游戲既培養了孩子的聽力,又改編了歌曲,一舉兩得。

我說你猜

準備材料:農場動物玩具或圖片、野生動物玩具或圖片、交通工具玩具或圖片

兩個女兒小的時候,都很喜歡各種動物,所以我們常玩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我一般先用中文描述,例如:“我手上的動物有兩個角,四條腿,一條尾巴,它的毛是棕色的。”女兒根據我的描述猜測動物名稱并發出該動物的叫聲,接著我將該動物展現給孩子看,照著動物用英語描述:“This animal has two horns,four legs and a tail. It is brown.”孩子在有實物做參考的情況下,更容易理解并記住英語。玩過一次之后,下次我就直接用英語描述,邊描述邊做手勢,孩子很快就能用英語說出動物的名稱了。

這個游戲同樣可以試著換位,她們描述我來猜,甚至擴展到各種物品,如交通工具等等。

家長思考題:

1.孩子是否能夠描述他們所看到的?

2.孩子是否能夠識別動物并模仿動物叫聲?

3.孩子是否增加了詞匯量?

Step3:暢談聲音――造簡單的句子

襪子和塑料樂器

準備材料:襪子、大米、豆子、通心粉、鵝卵石、塑料空瓶、彈珠等

在透明塑料空瓶或襪子里裝入大米、豆子、石粒、鵝卵石、通心粉、彈珠等。先讓孩子觸摸這些物品,然后搖晃塑料瓶子或者襪子,并仔細聽不同物品所產生的聲音,鼓勵孩子根據觸摸的感覺和聽到的聲音談論該物品,家長可以問類似的問題:“我們在哪里可以看到鵝卵石和貝殼?海邊還可以找到什么?”然后以此延伸,幻想我們一起在海邊度假,躺在柔軟炎熱的沙灘上曬太陽,這時我們能聽到什么聲音呢?啟發孩子模仿船鳴、海鷗等發出的聲音。

最喜歡的聲音

準備材料:寫字板、紙張、粉筆或彩筆

妹妹3歲生日的時候,我們買了一塊寫字板,用來記錄孩子最喜歡的聲音,如鋼琴聲、媽媽的睡前催眠曲、爸爸的電話鈴聲等等。姐姐還建議寫下她倆最不喜歡的聲音,如暴風雨聲、汽車喇叭聲、狼狗叫聲、嬰兒哭聲……

我們不但一一模仿這些聲音,還鼓勵孩子說出她們喜歡和不喜歡這些聲音的理由。

家長思考題:

1.孩子是否能夠識別不同的聲音并能將該聲音置于正確的背景環境?

篇5

0 ~ 6 個月

這時期的寶寶對聲音很敏感。發聲的玩具,媽媽講故事的聲音都會讓他高興。

推薦玩具:音樂盒。

講述人:微寶寶,兒子6個月。

我家寶寶滿月后,就習慣于聽音樂了。他最喜歡音樂盒。有時他哭,我用音樂盒哄他,他就不哭了。現在寶寶6 個月,有時還會跟著音樂哼哼。

貼心提示:音樂玩具如八音盒、敲擊琴,樂曲要選擇音色準的。

6 ~ 12 個月

開始對物體的特征和運動發生興趣,因此可移動的、能操作的東西會受到寶寶的喜愛。

推薦玩具:小汽車。

講述人:yhc513 程程媽,兒子10 個月。

從6 個月開始,程程就對汽車情有獨鐘。現在只要一看到汽車,不管是實物還是模型,他都愛不釋手,就連圖片也要用手指指點點。他最鐘情的是一輛黃色賽車,不僅音樂好聽,遇到障礙物還會翻身。程程喜歡在桌子上、地板上、沙發上按住汽車來回推動,嘴里還學著發動機開動的聲音。

1 ~ 2 歲

能夠讓手眼協調的玩具、可以沿著一定的軌跡運動的玩具,都會受到這一時期寶寶的喜愛。對于會走以后的寶寶,球可以給他帶來無窮的樂趣。

推薦玩具1:球。

講述人:祺祺媽,女兒15 個月。

從6 個月會坐起,祺祺就喜歡玩球了。那時她還只是拿在手里拍拍,然后用小嘴啃。現在會走了, 玩球的花樣也多了。她會拿著球往上拋,等球落下來后再去撿。你要和她玩,她會把球拋給你,再等著你把球拋還給她。

推薦玩具2:拼圖。

講述人:雪兒媽媽,女兒2 歲。

雪兒1 歲多就愛玩小熊穿衣拼圖,現在最喜歡拼中國地圖。通過拼地圖,她能記住十幾個省份的名稱和位置,以及地方的特色景物,拼的時候還口中念念有詞:有布達拉宮,四川有大熊貓……

貼心提示:開始時拼圖塊要少,從最簡單的玩起,逐漸增加難度。要是一開始就很難,寶寶拼不好,容易產生挫敗感。

2 歲以上

由于想象的發展,開始喜歡用玩具玩角色游戲。不同性別的寶寶對玩具的偏好更加明顯,比如男孩子喜歡槍、車,女孩子喜歡娃娃。你還可以給寶寶選擇廚房、醫生等玩具,讓他來扮演不同的角色。

推薦玩具Boy版:車、槍

講述人:鴻哲媽,兒子3 歲6 個月。

從2 歲一直到現在,哲哲對超人奧特曼、車和手槍都玩不膩。他喜歡用奧特曼玩具來和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將大大小小的車從大到小進行排序,或按不同的顏色分組;哲哲還經常會雙手握槍,叉開腳,吼一聲:“不許動,雙手舉起來,我是警察!”

貼心提示:如果是電子發聲的玩具槍,一定不要買噪音大的,而且不要買帶小子彈的仿真槍。

推薦玩具Girl版:娃娃

講述人:Athena(雅典娜),女兒3 歲9 個月。

瀅瀅最喜歡芭比娃娃,她喜歡幫娃娃穿衣服、梳頭發。我支持這個玩法,因為這可以鍛煉孩子的手部靈巧性,還能培養孩子的愛心。

還能玩什么?

鈴鐺等聲音悅耳的玩具。

布書: 你可以和寶寶一起“玩”。

鏡子(直徑約10 ~ 15c m):讓寶寶通過鏡子來認識自己。

還能玩什么?

小皮球:跳來跳去的,很能吸引寶寶的眼球。

按鍵玩具:如小電話,寶寶喜歡用小手去摁一摁。

套疊玩具:看似簡單,可寶寶喜歡,操作中還能感受物體的大小。

還能玩什么?

拖拉玩具:寶寶會走以后,就喜歡拉著玩具到處走了。

蠟筆:可供寶寶隨意地涂鴉。

還能玩什么?

橡皮泥:可供寶寶任意揉捏。

積木:寶寶可以用它來擺出自己喜歡的造型。

穿珠:可以按顏色、形狀等穿成不同的小玩意兒。

小貼士:這樣的玩具不要買。

1.熒光棒。里面含的成分有毒性。如果不慎泄漏,被孩子誤吸或觸碰,會造成惡心、頭暈、麻痹甚至昏迷等。

2.激光電筒。這是一種氦氖激光,如果直接近距離照射眼睛,會對角膜上皮細胞造成傷害,容易誘發角膜炎等眼病。

3.聲音失真的電子玩具。近年來發現,電子槍等玩具的噪音會損傷孩子的聽力,所以要慎重選擇。

“天然”好玩具

紙巾盒

童童*: 童童1 歲2個月,特別喜歡找紙巾盒,先把紙巾拉出來好長好長的,然后又學我把它塞回紙巾盒里。還喜歡把兩個盒子疊起來,然后掀倒,“咯咯咯”地大笑!

沙子

Ray-007Lee:黑牛1歲7 個月了。他對電動狗、槍、皮球、積木等,玩一會兒就厭了,但對瓶子、小盒子很感興趣。特別是沙子,他可以玩上半天。

撐衣桿

mineral_p:我兒子最喜歡家里撐衣服用的桿子,他把它叫作金箍棒,拿著它到處捅。

把創意留給孩子

點評專家: 徐凡,兒童心理學專家,《父母必讀》雜志副主編。

孩子為什么喜歡某些玩具,而不喜歡另一些玩具?

一個好玩具是孩子可以操控的,在玩的過程中他能夠有探索、有發現、有想象的余地、有創意的空間,它能讓孩子充分體驗到自己的能力。這就要求玩具必須適合孩子的發展水平。

高難度的玩具,在小年齡的孩子那里玩不出名堂,甚至會帶來挫敗感,可以說是買早了。如果你不及時把它們藏起來,孩子對它們也沒有了新鮮感,往往是長大了也不玩它了。

篇6

“汪!汪!汪!”大家都知道這是什么動物了吧。這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我最喜歡的動物就是狗了。

我家曾經養過一條狗,叫灰灰。灰灰有一張可愛的面孔,上面還嵌著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身上是灰色的毛,像地毯一樣光滑。一條短短的小尾巴,總是搖來搖去,顯得很可愛。

灰灰吃食物時,總是先用舌頭舔一下,然后,東望望,西望望,沒人在時才吃起來。偶爾,還會發出汪、汪、汪的聲音,像是在說:“真好吃。”

灰灰睡覺時,總是把身體縮在一起,發出汪汪的聲音,我想應該是想媽媽了。灰灰從小就離開了媽媽,真是可憐,我想把灰灰送回家去,可又舍不得,你說我該怎么辦呢?

篇7

在這本書中,記載這許多個故事,不像別的書那樣只有一個故事。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歡這種連載的小說。

在這本書中有:《閉上眼睛看見我》,《海中人的歌》,《我把爸爸養在魚缸里》等等……連載小說故事,讓我流連忘返,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會口技的孩子》。從第一段:一鳴驚人,第二段:漁翁授藝,再到:飛來橫禍,畫眉事件,最后是榮譽市民。每一段都讓我浮想聯翩,如癡如醉。甚至連上課的時候都在想著這個故事。我最喜歡的是漁翁對主人公江南說的話:“我們身邊并沒有噪音,只是聲音的高低,細弱之分而已;只要仔細凝聽,各種聲音都是流動的音樂。”當看完這一段時,我發覺我對噪音的理解是否過于膚淺;是否反應過于強烈;是否誤解了音樂。于是,我開始帶著疑問看下去,慢慢的我發現的確如此,同時也開始,期待小說的連載了。可是我與多位好友互相交換此書,依然沒有頭緒。一天一天過去了,這本漂流書,也要上交了,心里好像很不好受。仿佛他已經成了我的摯友,難分難舍。此時似乎不想寫完這篇讀后感了,生怕寫完之后,書就不在了!

再見了書,再見了《會口技的孩子》,希望有一天,你再次漂流到我的手中!

廈門市思明區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金童

篇8

*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會認“抖、蟋”等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和同學們交流自己聽到的秋的那些聲音。

3.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詩歌中的濃濃的秋情。

教學重點

讀詩歌,一邊讀一邊想,和同學交流對秋天美好的體會。

教學難點

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

教師 多媒體課件

學生 熟讀詩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重點指導課文中的會認字。

蟀(shuài)不要讀成suài,組詞:蟋蟀

斗蟋蟀

課件出示蟋蟀的圖片。

巧記“闊”:門內的生活,日子不錯。

3.整體感知課文。

4.詞語理解。

歌韻:和諧悅耳的歌聲。

叮嚀:反復地囑咐。

歌吟:歌詠。

遼闊:廣闊;寬廣。

飽滿:豐滿。

匆匆:急急忙忙的樣子。

二、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1.品讀第1~

4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邊讀邊展開想象,說說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指名讓學生進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畫面描述得美一些。

3.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

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

5.配樂朗讀第1~3節。

三、仿寫詩歌,積淀語言

1.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讀第4~6節。

2.讀后引述:聽聽,秋的聲音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一起走近每一片葉、每一朵花……去聽聽它們的聲音吧。仿照課文第1~2節或第3節的樣子,也來作一節詩,好嗎?

3.播放聲響錄音帶,說一說你聽到的哪種聲音最美。

4.學生自由作詩,在小組內交流,幾個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詩。

5.選代表誦讀,給學生配上音樂。

四、布置作業

仿照第5小節,寫一寫自己在哪里聽到過秋的聲音。

板書設計

7

*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這首詩是通過描寫秋天的聲音來體現秋天的驚喜,所以引導學生在課外留意秋天更多的事物,自己進行詩歌創作。

篇9

影小的時候,頭上總跳躍著一只粉紅色的蝴蝶結。

影在一年級時,最喜歡張老師。她喜歡張老師,更喜歡張老師講的誠實的故事——那是影最喜歡的故事。影尤其喜歡張老師講完故事后的笑容,那笑容暖暖的,像陽光般,直射到心底。那時候影頭上的蝴蝶結,總是快樂的跳躍著。

后來有一天,影聽到張老師在學校廣播里說:“明天領導來我校檢查,請大家帶好紅領巾,穿好校服。”

影也聽到了這個廣播,她冷冷的說:“虛偽,只不過是人類偽裝的一種方式。”

放學的時候,影一個人走了,發黃的燈光罩在影的身上,幽幽的,透出失望的光。

時間的水悄悄的送走了一年又一年,影頭上的蝴蝶結也暗淡成了幽藍色,影也變得玩世不恭起來。

多年后的一天,學校的廣播詢問這是誰再次打破了大廳的燈,巨大的聲音震擊著人們的耳膜——而校園依然熙熙攘攘,誰也沒有為這件事而憂愁,而煩惱。

影聽著廣播,幽幽的說:“教育的失敗。”

放學后,影一個人走回了家,暗黃的燈光襯著影失落的身影,只不過這次透出的光,不是失望,而是絕望。

第二天,影沒有戴上她的蝴蝶結。

學校的廣播仍在詢問著是誰打破了燈,一遍又一遍的。但聲音很快就融進了人群中,不見了蹤影。

下午,影讓我陪她到大廳去。

慘白的月光斜射在影的身上,修長的影子從影腳下直拖到墻角。

影無神的目光從月亮轉到燈上,她說:“碎了。”聲音像一個墜落的天使。

我問:“什么碎了?”

篇10

我這個人平時最喜歡的就是喜歡吃東西,可謂是一個吃貨,除了正常吃每日三餐以外,還會在沒事的時候吃一些小零食來作為消遣。在眾多零食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貓耳朵了。

大家別害怕,這不是真的從小貓身上取下來的耳朵,這只是一種叫做貓耳朵的面食而已。我們這邊的貓耳朵有兩種口味,一種是比較厚,吃起來感覺很香,另外一種是厚度很薄的,上邊鋪著一層細細的辣椒面的,這種吃起來更加的過癮。

我在沒事看書或者看電視的時候,就喜歡抱著一袋子貓耳朵,時不時的拿出來一個塞在嘴里,聽著入嘴時干碎的聲音,再細細咀嚼,品味其中的香香的味道。

怎么樣,是不是你們也覺得這個名字叫做貓耳朵的零食很好吃呢?快去買來嘗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