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論文參考文獻范文

時間:2023-04-10 22:27: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論文參考文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當中引用的論點內容必須是作者親自查閱過的相關文獻,依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列在論文的最末尾。關注學術參考網,查看更多優秀的論文參考文獻,下面是小編采編收集的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張海娟.針對小學英語高段教學中兩級分化現象的研究策略[J].學周刊,2016,05:52.

[2]李艷文.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6,05:104.

[3]張盼靜.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05:185.

[4]張婷婷.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8:63.

[5]石麗君.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8:123.

[6]張琦.小學英語有效教學途徑的幾點嘗試與探索[J].學周刊,2016,08:178.

[7]駱北剛,陳偉娜.性別差異對小學英語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6,02:45-46+135.

[8]陳歡.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教導刊(下旬),2016,01:130-131.

[9]劉順利.小學英語歌謠情境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英語廣場,2016,04:153-154.

[10]馬毅新.讓情感教育成為小學英語和諧課堂的催化劑[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06:123-125.

[11]彭熹.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16,09:178-179.

[12]張婧.小學英語教育理論與移動學習資源設計和應用的有效結合[J].電子測試,2016,07:165-166.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劉珊珊.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07.

[2]邱菲菲.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J].學周刊,2016,17:154-155.

[3]易鳳.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單詞記憶方法[J].學周刊,2016,20:200-201.

[4]李文娜,梁付民.微信輔助小學英語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37-38.

[5]殷景芹.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47-48.

[6]顧詩月.也談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有效教學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207-208.

[7]林吉.探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0.

[8]沈蘭.興趣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催化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1.

[9]謝潔紅.農村小學新任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困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4:36-38.

[10]王洋.小學英語教材話題適切性的現狀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6,14:53-55.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高敏.幼兒英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仲偉秀.幼兒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8.

[3][意大利]蒙臺梭利.任代文主譯校.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吳牧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研究綜述[J].中國雙語教育網,2004.

[5][美國]喬姆斯基.喬姆斯基語言哲學文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6]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7]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8]強海燕,趙琳,西格爾.幼兒英語浸入式教育活動[M].陜西: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9]哈默,田貴森.怎樣教英語[M].北京: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2002.

[10]邊靜.TPR教學法在兒童英語學習中的運用[M].宿州學院學報,2007.8.

篇2

關鍵詞: 英語論文寫作 教材編寫 高原理論 知行結合通變律 母語正負遷移

引言

從2005年開始,各高校陸續進行了英語課程設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綜合英語的基礎上,增加文獻閱讀、英語文化與論文寫作等課程,形成基礎+文化+論文寫作的課程設置模式。筆者從2012年開始對學生需求進行調查,并從學院學報入手,分析非英語專業科技人員在論文寫作方面的短板,從而明確學生需求和教學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論文寫作教材的編寫,并已在學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語論文寫作教材簡介

目前市售英語論文寫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陸效用的《研究生英語論文及應用文寫作》、戴福林的《英語論文寫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程》。上述寫作教材針對所有研究生,在語言水平和專業材料的選編上沒有很強的針對性。另外,由于傳統教材一般將各項規則和常用語句羅列在文中,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引起疲勞。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編教材,提高專業和語言水平的對應性,如俞炳豐的《科技英語論文實用寫作指南》面對的就是本校制冷與空調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選用的示范及練習材料均為制冷與空調專業材料;而陳蘇、黃彥的《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則針對材料化學化工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業大學相關專業。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軍校沒有專為博士生開設的用英語講授的論文寫作課,且由于專業設置的特殊性,往往沒有合適的市售教材,因此,相關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學校專業的設置,自行編寫適合本校使用的英語論文寫作教材。

二、教材編寫的理論依據及實現方法

(一)理論依據。

英語論文寫作教材的理論依據主要有:

1.高原現象。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語言的綜合應用和抽象的歸納能力成為語言水平的體現。在高級階段,語言水平的進度明顯放慢,此稱為高原現象。心理學家將學習劃分為六個階段:無進步階段、迅速進步階段、學習速度逐漸減慢階段、高原階段、再次緩慢進步階段、進步再次減慢并臨近極限階段。博士生英語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階段,即高原階段。到碩士階段,學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書面詞匯,并以英語知識的形式保留在學生記憶中,但并沒有固化為學生的語言技能。這些英語知識正是博士階段英語論文寫作中需要大量運用東西,如果在博士階段沒有及時、足夠地應用,這些知識將很快遺忘。

2.寫作過程中的知行結合通變律。路德慶認為,寫作理論與寫作實踐必須結合起來,將詞匯和寫作知識綜合應用到實踐中,才能最終將語言知識轉變為真正的技能。寫作具有實踐性、操作性、綜合性和動態性的特點,是一個逐漸積累提高的過程。

3.學習過程中的母語遷移。根據二語習得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克服”母語規則,以避免對目標語的學習造成影響,此為母語負遷移;如果母語固有的語音、詞法、句法與目標語相同,學生就可借助母語順利進行目標語的學習,此為母語正遷移。

(二)實現方法。

根據以上理論,我們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現象。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不再進行單一的知識灌輸和條框羅列。本教材每一課分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組成,通過這些task的練習,學生由被動方轉為主動方,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在練習過程中有很強的成就感,學習樂趣和教學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據寫作教學規律進行教材內容設計。筆者根據知行結合通變律和寫作活動的四個特點,在設計練習時環環相扣,逐步提高。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大量操練,對科技論文的結構、常用句型有了較深刻了解,可積極運用學到的知識寫出合格的英語論文。

3.利用母語正遷移,克服母語負遷移。博士生對漢語論文的結構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對照英語論文范文進行語篇結構的構筑。范文材料全部選自權威期刊,語言簡潔準確流暢,一些常用語句,如文獻綜述、論文結構敘述、研究結果的表述和結論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對應段落,對學生掌握英語論文結構和以上部分語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國學生在進行論文寫作時,很容易受到漢語的影響,在題目翻譯、摘要翻譯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筆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學生推敲、評判和改進。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選自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學術期刊,具有語言錯誤比較典型的特點,可對學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據以上理論所編教材的特點

(一)實用性。

本教材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和寫作規律理論,參照國家教委《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英語學位課程考試大綱》的要求,在語言上符合非英語專業博士生的外語水平,適合課堂應用。

(二)專業針對性強,具有鮮明的軍事特點。

本教材所選材料覆蓋了本院博士生各專業,對于學生熟悉本專業論文結構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符合寫作課程教學規律,針對中國人學習英語語言的特征設計練習。

本教材選材精細,學生可通過閱讀范文較快掌握英語論文的結構和常用句法,并接觸大量的專業詞匯。另外,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評判和改進,可讓學生在今后的論文寫作過程中避免中國式英語的錯誤。

(四)理論講述和練習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導性、適應性和提高性練習克服了傳統寫作教材的沉悶枯燥,學生通過練習熟悉了寫作理論,強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學習論文寫作的興趣。

結語

博士研究生論文寫作教材的編寫是一個比較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針對學生所學專業進行內容上的選編,在編寫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實際水平,又要避免課程內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論、寫作過程中的知行結合通變律和母語正負遷移規律編寫的論文寫作教材針對性強,趣味性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浸潤在本學科或相近學科的語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專業詞匯和句法,避免中國式英語,寫出符合國際規范的英語論文。

參考文獻:

[1]胡庚申.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陸效用.研究生英語論文及應用文寫作[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篇3

關鍵詞:中式英文 名詞腫脹癥 同義堆疊

1.引言

初寫英語論文的高校學生,多數人的英語水平大約相當于國家六級水平。因此,為了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特別是使用英語寫作和發表專業學術論文的實際能力,各高校在課程設置上都著重安排了英語寫作課。但除此之外,能為他們寫作提供幫助的資源仍然極其有限。另外,由于他們多是先寫好中文文章,再直譯成英文,所以他們寫出來的英文論作中往往存在很多問題。除語法錯誤和文體風格錯誤外,中式英文的習慣表達也隨處可見。所謂“中式英文”,就是那種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語又非漢語的語言文字,也可稱其為“具有漢語特色的英語”。更難辦的是,寫作者在寫英文時,常常受中文潛意識的影響,自己卻毫無察覺。為了使這個問題引起作者自身足夠的重視,下文列舉了一些最常見的中式習慣表達,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方法。

2. 對常見問題的指導性建議

2.1不應過多模仿現有英文原版論著上的詞語或句式,應注意保持文章邏輯的連貫性。

我們并不否認一些英文造詣很深的中國學生能寫出非常地道流暢的英文,但如果要求第一次發表英語論文的新手們寫出的文章與受過教育的、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寫出的文章質量一樣,確實是不現實的。因此,對于初學寫英語論文的學生,寫作教師會提供寫作范例,使學生了解各種書面表達形式,并鼓勵他們參考英文原版出版物。盡管這些范例和原版書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是過分依賴別人的詞句結構會導致隨意地模仿,有時甚至是剽竊。對于生搬硬套來的東西,學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當他們被問到為什么他們的文章里要用這種方式來寫這一句話時,最典型、最普遍的回答就是:“哦,我看到另一本書上就是這樣用的。”這種危險的寫作態度常常會使文章看起來有點支離破碎。

2.2盡量把一個句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放在句子開頭,使你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或需要強調的部分讓人一目了然。

為什么有時侯中國人寫出來的英文句子主要意思不清楚,重點不突出呢?這大多是直譯的結果。中國句式的邏輯結構通常是把關鍵詞或重點放在句子后半部分,而正常流暢的英語句式則恰恰相反,最主要的東西往往是最先出現。如:同樣一句話,中式表達會說“Compared to dogs, cats are nicer”;英語則習慣說“Cats are nicer than dogs”。因此,除非是為了便于銜接前句,最好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前半部。

2.3克服“名詞腫脹癥”,多用具體的動詞、形容詞等代替抽象的名詞。

何謂“名詞腫脹癥”?它指的是句子里名詞過多,且要位都被抽象名詞占盡,導致句子顯得累贅,表達不直接。例如下面一句:

a.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du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

b. This temple has endu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

a句中的四個名詞在b句中由兩個動詞和一個副詞所取代,名詞當家一變而為動詞主宰,句子頓時有了生機。因此,我們主張在論文寫作中多用動詞,少用名詞,多用意義具體的詞,少用抽象含混的詞。其實,一般的英語修辭書或寫作書上也都是這么說的,只是寫作者為使文體顯得“威嚴”、“科學”,不知不覺就使用起了抽象名詞。

2.4避免出現因使用冗余的修飾語而造成同義堆疊的現象。

若寫作者對某些英文詞語的深層含義缺乏理解,或過度擔心自己寫出的英文表達不夠清晰,或是把文章由中文直譯成英文,都有可能導致同義堆疊現象的產生。例如:The key to the solution is to curtail expenditure. 此句中的the key to與the solution 在意思上有重疊部分,可直接把前者刪去,對句子意思沒有影響。再如,中文中我們常說“采取一系列措施”,若把這一句直譯成英文,即為:We should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assure that... 然而在英文句子中,此處的a series of便顯多余,因為measures的復數已表明了它的意思。要想發現和改善這種情況,需要寫作者對文章詞句的仔細研讀和反復修改。

2.5避免把多余的表示時間的副詞或短語放在句首。

漢語的動詞形式沒有明確的時態之分。無論是在口語中還是在書面語中,漢語動詞都不能提供給聽者或讀者時間上的信息:到底是指現在,過去,還是將來。因此,漢語中通常要在句首加入介詞、副詞、或短語來指明時間。在漢譯英時,中國寫作者往往忘記了英語是有明確的時態之分的,所以他們會無意識地在句首加入一些表明時間的多余的詞語。例如:“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will, to a large extent, depend on...”此句中,開頭重點強調in the future完全是多余的,因為句子本身所用的時態已經表明是將來。

2.6避免總是在句子開頭聲明目的、條件、地點或原因。

中國人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總傾向于事先表明目的(常常以In order to,For the sake of等來引導),條件(常常以If,When等來引導),地點(常常以In, At, From等來引導),或原因(常常以Due to, Because, Since等來引導)。這種語言習慣背后的邏輯似乎是為了一句話前因后果的完整性,或是為了進行過渡,以免引入正文時太直接、太突兀。然而,如果在每個內容前都加上這么一個引子,會給人留下文章作者說話太過含蓄,轉彎抹角,不直截了當的印象。

2.7在兩句或兩段之間使用連接詞過渡。

盡管我們提倡把句子主要內容的位置盡量靠前,但使用過多也會使整體文章生硬死板,缺乏連貫性和流暢性。中國學生常常在句首用副詞如thus,therefore,consequently,hence,specifically等等來承上啟下。此外,其實還應多嘗試使用介詞或其他過渡性短語。有時也可在第二句句首適當重復上句中的內容。靈活使用這幾種方法,可使文章的流暢性達到較好的效果。

2.8避免使用過長的句子,一句集中表達一、兩個意思,有時也可用分號隔開。

中國人寫的英文句子通常過長,有時讓人讀起來很別扭,很難抓住主要意思。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漢語中往往強調一個句子所表達內容的整體性和清晰性。正如以上第六點中提到的,在句子開頭聲明目的、原因等,無疑會使句子加長。而當他們把中文句子譯成英文時,他們會害怕因把英文句子的主句和從句分開而造成主要內容的分隔,害怕讀者無法體會句子的完整性。由于這種擔憂,結果就導致冗長的句子的出現。使用分號是分解長句子的另一種可行方法,遺憾的是中國學生似乎很少使用。

2.9慎用第一人稱,使用第三人稱會顯得更客觀。

在專業論作中如果過多地使用第一人稱,會使寫出來的文章看上去缺乏客觀性。相比較而言,使用第三人稱就不會讓人感到文章帶有濃烈的主觀色彩或個人偏見。

3. 結束語

要想真正解決上文提到的諸多問題,單憑這些建議也是無法治本的,關鍵還是在于個人英語寫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只有當自己的英文造詣達到一定的深度時,才會感覺豁然開朗,也才能徹底擺脫漢語思維,擺脫寫英文不能自如的狀態。

參考文獻:

[1]Knoy,Ted, An Editing Workbook for Chinese Technical Writers[M].Hsinchu, Taiwan: C Web Technology,2000.

[2]瓊?平卡姆(美).中式英語之鑒[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3]布魯克斯(英),格倫迪(英).英語寫作教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4

軍(2008)等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對影響論文寫作的微觀及宏觀因素作過調查。

這些文章研究角度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強調了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然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卻是一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以上學者雖然提及,但都沒有給出具體建議。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為出發點提高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

二、研究設計

文獻綜述

從目前的文獻來看,研究我國外語專業學位論文的文獻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從語篇角度的分析,如鞠玉梅(2004)是從語篇的角度對英漢論文摘要作了對比研究;二是宏觀指導,如李家云(1999)、余曼綺(2001)、黃小蘋(2002)、李萍(2003)、王桂和(2006)等從宏觀角度對論文寫作過程中的管理、評估和教學環節作了論述;三是寫作方法指導,如翟忠和(2000)、宋飛(2001)、王秋華(2002)、尤肖南(2004)等就學位論文的指導對策及寫作方法談過看法;另外,還有學者如穆鳳英(2001)、孫文抗(2004)、顏靜蘭、倪巍(2005)、路文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1.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2.以提高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為基礎的英語論文寫作教學是否能有效地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二)實驗研究對象

參加本次實驗教學的是我校2005級(2009屆)本科生,共209人。另外,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論文存在的問題,筆者實驗之前在我校外國語學院28名英語論文指導教師中進行問卷調查。

(三)研究步驟

1.實驗前,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狀況。

筆者實驗之前在我校外國語學院28名英語論文指導教師中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中的問題都是開放性的,包括:1.您認為我院的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在哪方面存在問題?如果有,請詳細列出;2.您對提簡我院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有何建議?由于篇幅所限,我們僅針對第一個問題進行探討。通過分析問卷,筆者歸納出以下主要問題:

(l)選題方面:選題陳舊、選題重復現象嚴重是學生論文中存在的嚴重問題之一。這里的“陳舊”不是絕對意義上的陳舊,這里是指學生所選題目在學術界已進行了廣泛深人的研究,以學生現有的水平很難再有創新。選題重復是指一級學生中選擇某一題目的人很多,而且其研究角度、研究方法、文獻使用、結論等都基本雷同,失去了論文應有的創新性。

(2)資料收集運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搜集的資料比較陳舊,這從參考書目的年代可以判斷;二是資料的相關性和權威性不強;三是對資料的使用不加以合理取舍,所選材料不能很好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或者資料淹沒了自己的觀點,造成了本末倒置;四是研究設計選擇不夠合理,大部分的論文都是建立在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沒有一手資料,這影響了部分論文的說服力。

(3)語篇結構:作為英語議論文的一種特殊形式,英語畢業論文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圍繞論題展開各章節,但很多學生的論文在完整性和連貫性上欠缺。具體表現在:各章節聯系松散,結構不合理,重點不突出;有些章節比較空洞,論述冗長但看不出意義重心;句與句之間沒有合適的連接手段。

(4)語言及格式:就語言的規范度而言,論文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語氣太過主觀,語言正式程度不夠,生硬的翻譯,漢語化現象嚴重,用詞不當現象較多;就行文的格式而言,很多論文中出現引文無出處或與參考書目不對應;參考書目格式不規范;空格、行距、字體等顯示出學生在文檔處理方面的不足;另外,標點符號使用也不夠規范。這說明論文的語言及格式的規范程度不夠,需要加強在這方面的指導。

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分析以上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第一方面是選題,選題上出現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創新意識不強,所以培養創新意識是提高選題質量的關鍵;第二方面是資料收集運用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這兩個方面出現問題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科研方法,所以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關鍵在于使學生在寫論文之前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第三方面是語言及格式的規范性。論文語言及格式不夠規范主要是因為學生的科研規范意識不強,增強其科研規范意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里我們把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規范意識都歸到科研能力的范疇。因此下面作者主要從創新意識的培養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包括科研方法和科研規范意識)兩大方面談如何提高學生論文質量。

2.教學實踐中,注重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培養。

(1)創新意識的培養。具體方法主要有:①由于大部分學生之前很少接觸英語類的學術論文,所以讓學生多瀏覽學術期刊文章可以讓學生對學術論文有個較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了解好的論文題目必須滿足三方面的要求,即論題的研究價值(significanee)、論題的創新性(origi-nality)以及論題的可操作性(feasibility)。為了保證選題的成功,需要多讓學生從這三個方面分析期刊文章的題目。特別是為了增強創新性,需要讓學生對期刊文獻進行批判性分析,找出其研究不足和進一步研究的空間。經過一定的練習后學生對論文選題的標準有了較理性的認識,為今后的論文選題奠定基礎。②為了增加題目的創新性,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在選題時鼓勵他們多向實證性研究課題靠攏。學生可以通過調查問卷、訪談、實驗等的設計鍛煉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發現問題、創新思維的能力。

(2)科研能力的培養。科研能力在這兒指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的規范意識。具體到資料收集、語篇結構和語言格式三個方面,方法如下:①資料收集。針對所選材料陳舊的問題,首先讓學生了解收集資料的不同渠道以及不同渠道的優勢和弊端。比如收集理論方面的材料要依靠一些專業書籍、字典、百科全書等,這樣可以保證理論的權威性。但這方面的材料一般年代稍遠,要了解某課題的最新研究動態還離不開期刊雜志和網絡資源,所以還要讓學生掌握如何使用圖書館和網上期刊數據庫進行資料收集。除了讓學生了解材料收集的不同渠道,還要使其掌握收集材料的方法,即如何快速瀏覽發現與選題有關的章節,如何判斷材料來源的權威性和檔次等。資料收集完畢,還要進行資料的篩選工作。這一步要讓學生對材料進行分析判斷,取其精華,用批判的眼光使用材料,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論點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否則自己的觀點只能淹沒在眾多的材料中。另外,筆者還鼓勵學生收集一手資料并使用科學方法對資料進行分析。這一方面可以增強論文的創新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論文的說服力。因此筆者注重了實證調查方法的培養,如問卷調查、教學實驗、個案研究等。這些科研方法的培養對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②語篇結構。為了規范學生的語篇,首先必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篇銜接手段;其次,還要使其掌握英語論文寫作的規律和方法,讓學生了解英漢語篇的不同特點,使其擺脫漢語語篇的影響;再次,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論證能力,因為語篇結構布局從一個側面這說明了學生的論證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論證能力不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欠缺,那么他就很難用邏輯性的語言進行寫作和論證。③語言及格式。語言上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學生語言基本功和英語寫作能力較差,二是由于學生對英語論文寫作的語言風格、行文的語法結構和詞匯要求不熟悉。要解決語言基本功和英語寫作能力問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這里我們不作探討。解決第二方面的問題就是要教給學生英語論文的語言表達,如用詞上要正式客觀,語法要簡潔等。為了規范論文格式,在講授論文寫作時我們選擇了M壓A格式進行詳細講解并讓學生在電腦上操練,對論文的各部分、各章節的格式(尤其是文內引文和參考文獻的格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其格式的規范。

指文章是否有邏輯性,是否有理有據,分析問題是否深人,各部分內容是否充實等。語言及格式的規范程度主要的衡量標準首先是語言的正式程度、用詞是否恰當、有無漢語話現象等,另外一個標準是看是否符合MLA格式要求。

從表中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出較之前兩級學生,2005級學生在以上四個方面的能力均有提高。其中選題、資料收集運用和語言及格式規范三方面的能力提高比較明顯。2005級學生的選題創新較之2000級提高了17.83%,較之2001級提高了13.31%;資料收集運用方面,2003級比2000級提高了16%,比2001級提高了16.23%;語言及格式規范方面,2005級比2000級提高了8.59%,比2001級提高了10.08%。這說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對論文質量的提高是有一定意義的。但從表格中的數字我們仍能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學生論文在語篇布局上提高不是很明顯,只提高了5%左右(2005級較之2000級提高5.89%,較之2001提高4.76%)。這一方面是由于“語學術論文寫作”課時有限,在語篇上的指導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語篇布局能力的發展是個長期過程,短時效應不明顯。另外一個問題是學生的選題創新性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分數還表1曲阜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三年論文打分情況

三、結果與討論

筆者隨機抽調我校外國語學院三年的本科畢業論文共180份(每年60份)進行分析。筆者把指導教師的分項打分重新按百分制計算,下表是各年級學生在各項得分中的平均成績。在被抽的論文中,其中2000級和2001級學生論文是沒有經過系統論文寫作指導的,2005級是經過系統論文寫作指導的。筆者曾在這級學生中開設“學術論文寫作”這門課程。

筆者就學生在幾項重要指標中的表現進行對比。如表1所示,幾項指標分別是:選題創新、資料收集運用、語篇布局、語言及格式規范。選題主要指的是題目的新穎性。資料收集運用主要是指資料收集是否翔實,引用是否恰當。語篇布局主要是比較低(2000級得分62.43,2001級64.92,2005級73.56)。這說明雖然學生的創新能力能通過論文寫作指導得到一定的提高,但這種提高是有限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選題方面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靠論文寫作指導是不夠的。

四、思考與建議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語畢業論文的寫作除了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寫作能力外,還需要在寫作規范、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等幾方面進行指導和訓練。畢業論文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評估學生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需要教師、學生、學校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首先,建議從微觀上加強論文指導,特別是要對學生論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尤其要注重科研方法的指導;鼓勵指導教師加大精力投人,給學生提供結合其科研課題方向的選題;另外,為了更直接地提高論文創新性,應抓好選題,加大實證性研究比例。這樣既可以增加論文新意,又鍛煉了學生的科研能力。

篇5

關鍵詞:ESP;研究生醫學英語;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83

0引言

1992年,原國家教委頒布了《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該大綱明確表示出于對全國高等院校學校類別、學生水平和教學資源等方面差異的考慮,各校可以從自身實際出發,靈活設置研究生英語學位課程。同時提倡研究生英語教學應該講究實效,博采眾長,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研究生英語教學體系。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的研究生英語教學總體上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近年來,隨著國際科研和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我國一些專業院校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眾所周知,國際上80%的文獻語言是英語,因此,我國的醫學研究生要想了解本專業最前沿的動態,就必須要能夠熟練的掌握英語。但是除了少數國家重點高校嘗試著對研究生開設專業醫學英語課程外,國內大部分普通醫學院校的研究生英語課程仍采用公共英語的教學模式。即使是那些開設醫學英語的學校,也由于缺乏師資力量,使得醫學專業英語教學由普通英語語言教師承擔,他們只能在課堂上介紹一些必要的醫學專業術語,顯然這種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社會對未來醫生和醫學科研人員的實際需求。大部分醫學研究生畢業后將要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這就要求他們必須經常查閱醫學文獻,撰寫科研論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因此醫學院校一定要開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醫學研究生完成從學習階段到應用階段的順利過渡。

1研究生醫學英語的課程設置

研究生醫學英語課程作為基礎英語的后續課程,全國并沒有統一的要求,各高校應該將ESP教學理念貫穿到醫學碩士研究生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中去,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求開設多門相關課程。

1.1開設醫學英語詞匯課程

詞匯是基礎,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的醫學英語水平就首先要增加專業詞匯量,因此學校首先應該開設的課程是醫學英語詞匯課。醫學英語詞匯的特點是單詞長,發音難,不好記。但是我們可以借助構詞法來記憶。醫學詞匯構成的主要特點是依靠詞根和詞綴相互組合派生出新詞。因此老師可以利用構詞法來分解醫學英語單詞,根據詞根和前綴后綴的不同含義,培養學生推導記憶醫學詞匯。

1.2開設醫學英語翻譯課程

由于專業的需要,醫學生以后會接觸大量的國際醫學工作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因此掌握相應的翻譯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英譯漢的技巧。因此,學校應該開設醫學英語翻譯課程,這樣教師可以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醫學英語詞匯的前提下,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翻譯訓練。通過給他們分發一些醫學相關的英語文章,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翻譯理論和技巧,逐漸提供他們的專業英語翻譯技能。

1.3開設醫學英語寫作課程

醫學研究生畢業不可避免的要發SCI之類的醫學論文,因此,開設醫學英語寫作課程為研究生醫學科研論文的寫作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應該選擇一本醫學英語寫作方面的合適書籍作為教材,講授的重點應放在使學生熟練掌握醫學研究型英語論文包含的9大部分(標題、作者、摘要與關鍵詞、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致謝、參考文獻),英文摘要、醫學文獻綜述、臨床報告和病理報告的寫法。同時應該給學生介紹相應的醫學英語應用文的語言特點和常用句型,并進行漢英對照實例分析,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全面了解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的特點。

1.4開設醫學英語聽說課程

為了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溝通理解能力,學校可以開設醫學英語聽說課。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觀看一些與新課內容相關的醫學英語教學視頻或是與醫療相關的情景劇,如“實習醫生格雷”等,然后課上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情景對話或者角色扮演(role-play),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聽說能力。

2結語

當今的國際醫學領域發展很快,為了使我國的醫學研究生教育與國際的高端水平接軌,提高他們自身的學術水平和學科的國際化進程,我國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學課程設置必須要進行徹底改革和創新,為研究生開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程,滿足社會和國家對具有高水平外語能力的醫學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篇6

     文學類英語論文結構有哪些呢?我們在文學類英文論文的寫作中有沒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本篇主要就是向大家來講解文學類英語論文結構和范例欣賞,希望學術參考網小編整理的這些可以在大家今后的寫作當中帶來幫助。

論文各部分寫作內容與注意事項

1.Abstract

標準摘要五句話,包含五個層次的內容:

1.1Introduction:為什么要進行本項研究,現狀中本項研究的缺失或者做了但是存在不足;

1.2Method:用什么方法做這個研究;

1.3Data:用什么樣的數據來驗證你的方法;

1.4Results:從研究中得出什么結論;

1.5Implication:得出的結論對研究領域和實踐有什么意義(理論與實踐意義)

2.Introduction

2.1Researchbackground:

目的是證實該研究問題的重要性。如這一類問題造成的損失很嚴重,因此研究這一問題很重要。

2.2Researchproblem:

在上述的這一大研究背景下,要做什么問題(或者方面)的研究;在上述的這一大研究背景下,這一研究可以在哪些方面解決現存的實際問題。

2.3研究現狀:

別人已經做了哪些東西,別人已經做過什么,發現了什么樣的問題?

2.4現存的研究有什么問題與不足:

別人有什么沒有做過?為什么別人沒有做得更好?并說明這些研究不足會帶來嚴重后果。

2.5本研究的目標(objective)和研究范圍(scope):

本研究彌補這些問題中(這些沒做過或者做過沒做好的問題中)的哪些不足,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去彌補不足。陳述本項研究的范圍局限,并高度概括本論文研究結論。

2.6文章結構:本論文的后續部分的基本內容架構。

3.Literaturereview

目的:Literaturereview證明與說明兩件事情:一是研究目標的設定是有意義的;二是你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可靠的、有效的。

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

3.1對選題(你找到的研究問題)的justification。即對做過沒做好或者沒做過的研究問題,在這個研究領域,針對researchproblem而言,讓讀者明白本項研究是有意義的;

3.2現存文獻中對本文值得參考并可借鑒的東西(包括分析工具和成果);

3.3非相關或者相鄰研究領域值得借鑒的東西,側重于可借鑒的研究方法。

3.2與3.3就確定了研究方法。

補充說明:注意introduction2.5中的研究目的與研究范圍的區別。Scope:如洪水發生后帶來10個后續問題,本研究只考慮了6個關鍵問題。在Literaturereview3.1與3.2中應該對scope進行說明和辨析,即說明我為什么留下這6個問題,去掉其他4個問題。

小結:文獻綜述不是綜述文獻,而是去找到問題,不是為了綜述而述。并不在于對所有的相關文獻作詳盡描述和總結,應該是對相關研究現狀的高度概括。至此,已經把研究問題、研究目標、研究方法明確了,并且對它們已經證明了、辯護了。

4.Method

此部分主要是對方法的描述。

該部分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4.1研究策略(Researchstrategy)

總概研究過程。要做這樣的一個研究采用一個什么樣的研究策略:即所采用的研究思路。

4.2數據采集的方法

建立在對研究問題深入認識的基礎上,需要采集什么樣的數據(變量)。這里的數據的概念是泛泛的,不是指具體的數據,而包括數據結構、變量(考慮的因素)。

4.3數據的分析方法:如數學分析、邏輯分析(推理)、統計模型等數據分析方法。統計模型(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驗(模型計算)、模型推斷(在算的過程中所推斷出的一些結果)、模型評價與對比)。

5.Data

主要圍繞data,對你所收集的數據做一個簡要的描述,描述所收集的數據的特點。如從哪個機構得到一個數據,有什么樣的特征、變量的期望值、方差、中位數、最大與最小值等。

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

5.1數據的來源、采集數據的時間周期、描述性的統計值

5.2對所收集的數據的初步的處理方法。

6.Results

運用所采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即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驗(模型計算)、模型推斷(在算的過程中所推斷出的一些結果)、模型評價與對比)得到的模型分析結果。應該著重對所得出的重要結果進行描述,不需要對所有的結果進行描述。

7.Discussion

Discussion就是針對所得出的結果做橫向或者縱向的對比和討論,包括自己的結果之間的比較、自己結果與別人結果之間的比較;如果結果存在差異性,并對結果之間的差異性的成因作討論分析。這樣的差異性分析進一步加強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可以進一步地驗證:對所提出的觀點做數據方面的支持。

注意6和7的區別:Results強調清楚地陳述研究結果,受制于數據分析方法(模型建立、模型校驗、模型推斷、模型評價)的框架制約。而Discussion強調把結果打亂,提出最值得討論和有意義的結果,是對本項研究所得出結果(results)高度抽象的產物。

寫discussion的三重境界:一是得出與人家相同的結果(意義不大);二是得出不同結果,但是不討論差異性成因(需要升華);三是得出不同結果,并作差異性成因分析(較高水平)。

8.Conclusion

標題可以叫conclusion,但是實際包含四個內容:

8.1Conclusion

8.1.1研究過程:對研究過程的綜述。在期刊論文中可以不寫,但是在學位論文中一定要寫。

8.1.2該研究得出的結論:這個研究成果不是Results和Discussion的復述,而是對Results和Discussion的更進一步的抽象和概括。

8.2Implication:從研究結論中所反映出來的對該研究領域的貢獻以及啟示,更側重于啟示。

8.3Limitation:所得出的研究結果(該研究結果)的局限性。Limitation與scope是兩回事,但兩者相關,有差異性,其差異性體現在scope針對的是研究范圍,在該研究范圍內,你的研究結論是成立的,有效的,在scope內是絕對不能被人家挑毛病的;limitation要承認即使在scope內,由于數據的有限性和方法的不完備性所導致的局限性。總之,limitation的成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scope所造成的limitation;另一方面是由于數據、方法所造成的limitation。

8.4Futurestudy

基于兩個認識(一是對limitation的認識,二是對本文結論的implication的認識)所提出的后續研究課題。

9.References

就是一個字:consistent,文獻列表和標注的一致性。應該與刊物格式要求一致,不同journal格式要求不一樣。更為重要的是自己論文格式前后要一致,包括標點符號等。

文學類英語論文范例欣賞: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

【摘要】以往大學英語教學中只重視英語學科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這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在英語教學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此點,本文將重點分析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希望對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英語文學素養

在我國教育領域深入改革的今天,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如此才能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現行素質教育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是在傳授英語學科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文化素養、語言能力、心理素質等素養得以提升。基于此點,本文筆者將從分析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重要作用出發,重點分析在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重要作用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除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重點教授學生英語學科知識以外,還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如此才能使學生有更廣闊的視野及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以便學生可以靈活運用英語這門語言。由此可以說明,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是非常重要的。1.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感知。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英語語言學習就是英美文化的學習。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可以對英美文化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文化體現、文化滲透等方面予以了解,如此才可以提升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感知。2.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還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因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英語詞匯、英語語法、英語口語等方面之外,還要模仿英語運用的情境,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英語這門語言。而注重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質,則要通過各種英語語言的情境運用來增強學生的語感,促使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以提高。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對策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充分說明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是非常有意義的。那么,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呢?

1.引導學生搜索學習資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能夠在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化素養。在課堂中應當開展一些實踐性的小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投入到英語文學的問題解答中,如此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而在英語課堂實踐活動中,有目的的引導學生搜索學習資料是非常有效的,促使學生在學習資料搜索中觀看英語文學、解讀英語文學、利用英語文學解答問題,如此可以使英語文學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例如,在英語課堂中開展“大學體驗英語”主題教學活動中,提出莎士比亞的名言,并通過情景演繹來說明名言,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這句名言,找到英語文學名言的出處、背景及相關文學知識,如此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投入其中,那么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將得到提升。

2.利用多種形式開展閱讀活動。

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學素養培養,還應當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使學生接觸更多英語文學作品,在閱讀英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了解英語文學作品中的情感表示、文化體現等,如此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對于多種形式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在英語課堂中提出一個閱讀主題,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與之相關的英語文學讀物,進而編制詩歌;也可以要求學生選取讀物中某個片段來進行話劇演繹等。通過此種生動的、愉悅的、輕松的閱讀方式的呈現,可以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得到能力鍛煉,提高自身英語文學素養。

3.開展課外自主學習活動。

因課堂時間有限,很難系統的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所以,在課外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來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課外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則是教師組織學生利用晚自習或課余時間進行文藝類英語電影的觀看、參加英語文學論壇、英語文學專題講座等,要求學生將自己所體會或感悟出來的心得或總結性的話語運用英語語言表達出來,如此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還能夠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三、結束語

在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時,應當注意進行各種閱讀活動、自主學習活動等,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提高學生文化素質、語言能力、心理素質等綜合素養,為使學生更加靈活的、標準的運用英語這門語言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劉江華,譚雅素.大學英語教學與大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09(42):96-98.

[2]王孝會.學生英語文學素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J].大學教育,2014(5):126-127.

篇7

關鍵詞: 生物科學專業 專業英語課程建設 教學效果

我國經濟逐漸步入國際化,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大批外資企業如雨后春筍,國內企業也逐步國際化。此外,我國目前的多數領域的發展仍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需要向他們學習先進的理論與技術。經濟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使就業市場對人才國際化的要求不斷加強,要求畢業生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專業知識學習、與他人進行業務活動和學術交流等[1]。因此,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也成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目前,雖然大多數學校的本科專業均設有專業英語的課程,但對其重視程度遠不夠,很少有學校將其作為一門重要課程進行建設和研究。所以學生所獲得的專業英語的知識與能力難以滿足畢業生在相關工作中的需要。

我們將專業英語作為學生素質培養的重點內容之一,使其成為學生畢業后在人才市場中競爭的優勢點。為了培養我院生物科學專業學生較強的專業英語能力,我們從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三方面著手進行專業英語課程建設探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建設高素質的主講教師隊伍

高質量的課程教師隊伍是保證高質量課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專業英語教學不同于普通基礎英語,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而且要具有相應的專業業務知識和現代的教育理念,能夠隨著專業相關行業的發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相應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將語言服務于專業的特點充分體現出來[2],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的專業知識必須不斷更新,始終能把握該專業發展的前沿;教師的意識必須與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保持一致,能夠隨著專業的發展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培養出高質量強適應性的人才。所以我們挑選了英語水高平、科研創新能力強和教學水平高的教師組成該門課程的教學隊伍[3],并從三個方面進行主講教師隊伍的建設,確保高質量的課程教師隊伍。

1.主講教師必須堅持參與專業的科學研究。

專業英語主講教師需要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通過科研,教師能始終把握該專業發展的前沿,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科研中,教師經常查閱英語參考文獻,用英語撰寫和,能不斷訓練專業英語能力,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同時能積累專業英語學習和應用的經驗,為專業英語課堂提供教學素材。教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和感受的講解,更加生動、有說服力。

2.重視主講教師的合作,形成合力,推動課程建設。

密切課程主講教師之間的聯系,共同探討課程教學與建設中的問題。主講教師之間經常相互聽課,指出對方課堂教學的優點與不足;定期交換教學信息,共同研究學生的特點和動態;相互協調教學進度,交流教學研究的心得體會,交流課程建設中所形成的教學資料,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3.尋求多種學習形式,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

非英語專業的教師擔任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共同弱點是口語欠標準和流利,以及對英語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欠全面系統。而專門安排他們出去進行專業英語課程培訓,時間和經濟成本很高。教師可自己聯系到本校的外國語學院跟外籍教師聽口語課,來提高口語水平;可通過網上聽英語課程,對自己的英語知識查漏補缺;也可購買我國權威培訓機構新東方的在線英語課程,較系統地學習閱讀、翻譯和寫作方面的教程,豐富和完善教師的英語知識,如此所花經費和時間少。我校通過以上措施建設了一支科研能力強、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隊伍。

二、優化教學內容

當今科技迅速發展,教學內容需要隨著專業的發展適當調整,教材內容既要滿足能力培養與訓練的要求,具有科學性、規范性和系統性,又必須反映時代特色,反映專業領域的最新成果,才能使人才培養適應當今科技迅速發展的要求。我們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并確定課程教學重點,在準確把握以上要點的基礎上,來修訂教學大綱,再根據教學大綱選擇和組織教材。

1.修訂教學大綱。

根據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按照培養學生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的思路來修訂教學大綱。確定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翻譯與口語能力的培養為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專業詞匯的積累。所以從訓練學生的四種能力的角度制定基本大綱框架,確定每種能力的教學方法和時間。該門課程的整個教學時間為70學時,我們確定了閱讀26學時,翻譯12學時,寫作22學時,口語10學時。然后邀請該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教師,結合本專業的實際與特點共同探討教學素材,根據他們在專業教學、科研工作中,以及專業英語學習的體會提供并優化閱讀、翻譯和寫作各部分的教學材料。最后從遵循科技英語的教育教學原理的角度,對大綱進行優化,形成大綱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2.教材的選擇與處理。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們選擇了蔣悟生主編的《生物學專業英語》為閱讀與翻譯的主要教材,從中選出5篇文章用來做閱讀的教學與訓練,3篇文章做翻譯教學材料,保證了教學材料的規范性。另外,從外文期刊中選擇3―4篇能反映專業領域的最新成就文章,作為閱讀和翻譯教學材料。因為期刊內容新、專業性強,在訓練閱讀和翻譯能力的同時,學生能了解到國際上最新科技信息[4]。我們選用劉潤進主編的《實用農業科技英文論文寫作教程》為寫作教材;根據教師自己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的經驗,結合《商務口語》中有關本專業的內容編寫口語教學材料,主要包括:專業口語特點、常用的語句和專業口語的技巧與禁忌。

三、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根據專業英語課程的特點與任務重點,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強化訓練學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和習慣。

1.拓展教學時空,將課程教學向課外延伸,培養學生過硬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英語的學習和掌握需要反復的訓練。要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應用能力,只靠課堂上的講授和少量的訓練是遠不夠的。根據本課程的重點任務: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我們將課程的學習與訓練向課外延伸,通過組織課外閱讀與翻譯活動,強化訓練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1)組織學生課外閱讀,訓練學生的專業英語閱讀能力。

我們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分3種類型來組織學生的專業英語的課外閱讀活動。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引導他們在課外閱讀原版的英文專業書籍,可使學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原版專業英文文章的特點,逐步形成新的思維方式,學會從原文中發現、提取和綜合信息的方法,提高專業閱讀和理解能力。收集和購買部分原版的英文專業書籍,形成一個小的“專業英語”資料室,注意在購買原著時,以選擇閱讀難度較小的書籍為宜。由于閱讀原版英文專業書籍,比較困難,而且比較枯燥,因此,我們組織每2―3名學生為一組,共同堅持通讀一本書,這樣幾名學生相互鼓勵、相互討論,有利于堅持讀完原著。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我們引導并指導他們課外閱讀中科院相關專業類期刊的英文論文與英文摘要。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我們推薦3―5個自學英語的網站,引導學生在課余按自己的興趣,自學專業英語,讓學生定期進行課外閱讀心得交流,激勵學生堅持課外閱讀。這樣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閱讀水平,而且我們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習慣與能力。

(2)開展專業英語課外實踐活動,訓練學生的翻譯與寫作能力。

我們組織部分專業英語基礎較好、英語學習興趣高的同學成立“專業論文翻譯與寫作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協助本學院的部分英語欠佳的教師翻譯他們擬的英文摘要,參與我校主辦期刊“武陵生物研究”部分論文英文摘要的翻譯和審查工作,通過反復地實踐來訓練學生的專業英語的翻譯與寫作能力,也使學生逐漸掌握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

2.開展“換位”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部分章節的教學。

對于部分難度小的章節,我們開展“換位”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參與課堂講解。每3―5名學生組成備課小組,共同查找資料、相互商討,針對某個章節的部分內容寫出講稿,然后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講解,最后由任課老師對學生所授課的內容進行點評,即讓學生畫龍,老師點睛。通過備課和自己講解,學生對相關內容掌握和理解程度遠高于僅聽老師的講解,而且對于一些理解不準確的內容,通過教師的矯正,學生理解透徹,減少了對知識理解的盲點與死角。學生在備課時,通過查閱資料獲得了許多新知識,也培養了自主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和相互協作的習慣。此外,學生課堂講解也鍛煉了口頭表達力,提高了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覺性。

通過積極的課程建設探索,該門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具有了較強的專業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他們在畢業論文工作中能夠參閱一定的英文參考文獻,較準確地撰寫英文摘要。專業英語的課程的學習和訓練,提高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大大促進了學生普通英語的學習,學生的大學英語六級通過率提高。由于英語考分高,學生考研率提高。部分學生因為英語的優勢,進了外資企業。此外,教學相長,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的專業英語能力有所提高,能夠更好地參閱專業英文資料,使自己的研究走在世界前沿,更好地撰寫英語論文,任課老師的英文論文更多被SCI和EI所收錄。

參考文獻:

[1]許波,唐俊青.加強專業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J].遼寧教育研究,2001.8:50-51.

[2]張春玲.專業英語的“五步”教學法[J].職教論壇,2005.4:30-31.

篇8

關鍵詞:廣告詞匯修辭藝術魅力商業推銷

隨著社會的發展,廣告在商業競爭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廣告的職能是用最吸引人的方式介紹一個商品的質量,清楚地說明購買該商品的理由,引起大眾對它的注意和好感,英語論文并立即產生購買它的欲望。這就決定了廣告英語必須達到迅速影響和勸告的作用。廣告英語這種通過表意和移情而實現勸說功能的語言,同講究生動形象、含蓄蘊藉與追求各種藝術效果的文學語言相比,以及同講究真實、簡明的新聞報道語言相比,可以說具有奇特的語言形式和文體特點。

一、廣告文字創作的重要特征

1.文字新穎醒目,刺激記憶,促進銷售。

2.重復—成功廣告之秘訣(不論是廣告的重復出現,還是廣告文字中的運用重復修辭手段)。

3.文字簡單—有時人們并不一定想閱讀廣告,因此,廣告則必須迅即表述其信息內容,不可浪費語言文字。字詞、句子、段落的簡短有助于闡明信息,使之易于閱讀,接受。

4.文字通俗易懂,涵義明確—如果讀者遲疑在某一不認識的字前,該廣告自然失去了應有的注意力。因此,廣告文字語言須通俗易懂,涵義明確,不可用深奧難解,涵義模糊之詞。

二、廣告英語的用詞特點

1.作為傳播信息的手段,廣告英語的用詞與普通英語有著很大的區別,它必須一目了然,生動、形象,富于感彩和感染力,讀起來,朗朗上口。如:

DifferentcountriesDifferentlanguagesDifferentcustomsOnelevelofcomfort,Worldwide(一家航空公司的廣告)。動詞多用短音節的最常用的詞,比較上口。

2.模擬創造新詞。為了促銷其產品,廣告商總是不斷地挖空心思,創造新詞,借以標新立異,吸引顧客按照英語的構詞規律,畢業論文造一個獨創的、能為讀者所理解的詞或短詞,可有效地加強廣告的新奇和生動,也增強吸引力。廣告英語生造新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錯拼。在英國隨處可見這樣的廣告:DRINKAPINTAMILKADAY這是一則勸人每天喝一瓶牛奶的廣告.全文應是:Drinkapintofmilkaday。這則廣告利用發音把廣告文字巧妙地組合,創意新穎,離奇醒目。因為這則廣告的流行,pinta一詞竟成了牛奶的代名詞。例如牛奶漲價,不說milkhasgoneup.連報紙上也說pintahasgoneup。有些廣告文甚至給pinta加上了’s,變成了復數形式.

(2)造字。例如:TheOrangemostestDrinkintheworld.這是一條飲料廣告。”Orangemostest”來源于Orange——most——est,其中most與est都表示形容詞的最高級,在此與orange連用,借以表現這種飲料的“高質量,高純度,高⋯⋯”給人豐富的聯想。3.借用外來詞。英美國家中的許多商品都是直接由國外進口或者雖由本國生產卻富于國外風味。因此商品廣告中便經常出現外來語字眼,以表示商品所擁有的迥異風味或較高的質量,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在廣告英語中,使用得最多的外來語是法語和西班牙語.如:

(1)BonVoyage(一路平安)常用作香水牌號。因為法國以生產香水和化妝品著稱于世,所以美容品中加上一點法語會增強這些商品的價值。

(2)Perrier——.withadded.Jenesaisquoi這是一則介紹法國軟飲料的廣告

“jenesaisquoi”是一句法語意為“Idon’tknowwhat”這里使用簡單的法語,既增強了消費者對此飲料的好奇,又增添了它的正宗法國風味。

4.運用復合詞。用復合詞的構成較靈活、有新異感,故廣告英語中復合詞用得很多。像color-freshness顏色鮮艷,fragrant-aroma香氣馥郁,top-qualitybulbs高品質燈泡,up-to-the-minutefashion最新款式的服裝,line-dry一晾就干,shining-clean凈亮,quickfrozenfood速凍食品。

5.大量形容詞的使用。在廣告英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形容詞.而且大都是評價性形容詞及其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廣告英語中的形容詞按其修飾的內容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提供情況,為顧客介紹商品的各種性能;另一類是對商品作主觀評價,這類形容詞有強烈的贊揚性和感彩,碩士論文稱之為評價性形容詞(evaluativeadjectives),如good,real.beautiful,delicious,true,fresh,mar-velour,wonderful,super,special,big,large,oversized.)等都是評價性形容詞。為了推銷商品,廣告商們自然要對商品進行粉飾美化,那么最能打動人心的詞匯就是評價性形容詞。

WhataGoodtimeforaGoodtasteofakent?——Kent煙Whyourspecialteasmakeyourpreciousmomentsevenmoreprecious?——Lipton茶

三、廣告英語的修辭特點

廣告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雙關、排比、比喻、押韻、擬人、夸張、設問等。現分別舉例如下:

1.雙關(Pun)。雙關就是有意識地利用語言中的同音異義或一詞多義現象使一句話產生兩層不同的意思,即“一語雙關”例如:

TheUniqueSpiritofCanada(加拿大酒廣告)

上述廣告中的spirit是個多義詞,如作“烈性酒”解,全句可理解為“別具風味的加拿大酒”;如作“精神”解時,全句則意為“加拿大獨特的國民精神”。spirit在廣告中具有上述雙重意義,令讀者無法排斥其中任何一個,別具一格。

2.排比(Parallelism)。排比句本身不僅使句子簡化而且重點突出給讀者造成一貫而下的氣勢。

Whenyouarecool,teawillwarmyou

Whenyouarehot,teawillcoolyou

Whenyouaresad,teawillcheeryou

Whenyouareexcited,teawillcalmyou

這種結構富有節奏感,有利于強調語勢,突出重點,激發消費者對茶葉的激情。廣告英語使用排比句讀起來節奏性強、音韻對稱既突出了產品質量優先的優點又使讀者享受了廣告語言的美。

3.頭韻。押韻(Rhythming)本是詩歌的寫作技巧,然而廣告英語卻常常加以移植押韻可以使語言抑揚頓錯,流暢回環,便于吟唱,便于記憶押韻分為頭韻和尾韻兩種而頭韻在廣告英語中更為常見,如:

GoforGold

這是GoldSeal酒的廣告,它不僅充分利用了Gold一詞的意義,使人覺得這酒像金子一樣寶貴,而且利用了它與go頭韻相同的特點,醫學論文使得廣告簡明生動,節奏平衡,容易上口,便于記憶。

另外像:

Wingyourwaywithwingswaitingforyou—(AsianAirline韓亞航空)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易記易誦。

4.比喻。比喻(Analogy)是一種不把要說的事物明確真實地說出來、而用與之有相似點的事物表現的修辭方式,如:

What’sonyourarmshouldbeasbeautifulaswho’sonit.

這是Citizen表的廣告文句,廣告圖是男女手臂相挽的特寫,表現出一種剛柔相濟的和諧美感。文句與畫面相得益彰、明喻的運用使廣告形象生動迷人,易于打動人。比喻是廣告英語主要的修辭格,它使得廣告英語精煉,形象,生

動,變抽象為具體,變模糊為鮮明,變虛幻為實在。

5.擬人。擬人(Personification)是指把東西或其他生物當作人來描寫的修辭法,這種修辭手法給商品以生命,使它變得有人情味,給消費者一種親切感。如:

“Terylence”keepsitspromises.(“滌綸”商標,信譽卓著)

FlowersbyBEAUTYspreadfromtheheart.(“美人”鮮花,傾訴衷腸)

Peonystandsoutfortaste.(牡丹香煙,醇味蓋冠)

上述廣告中,無論是鮮花(flowers),商標(Terylene)還是香煙(peony)都被描述為能說會道、像有生命的人一樣,這無疑會在商品和消費者之間產生一種親近感,引起人們的興趣。

6.設問(RhetoricalQuestions)相當數量的廣告英語一反平鋪直敘的寫法,在開頭和結尾采用設問句,提出問題讓讀者急迫地去瀏覽廣告,去深思,然后得出十分肯定的結論這樣的修辭手段自然比勸告讀者更富有說服力。據統計,每30句中就會出現一個設問句。廣告英語中設問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和反意問句有些問句以對話出現,顯得十分活潑,具有口語體色彩。例如:

Whyyourskindrinksitdownsoquickly?(玉蘭油護膚品廣告)

Areyoustillfeedingyoursixmontholdaninfantformula?(嬰兒食品廣告)

Canyoutellcheesefromrealcheese?(農舍牌英國乳酪廣告)

總之,廣告英語是一種具有商業價值的實用文體,常常運用各種修辭,目的是用藝術的形式實現商業目的。它不僅可以引起讀者的聯想,職稱論文開拓讀者的豐富想象,引發讀者對商品產生興趣,而且可以增強廣告的鼓動性、說服性,從而達到廣告的目的,也讓人欣賞到廣告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孫曉麗:[M]《廣告英語與實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P52~66

篇9

關鍵詞:培養習慣 學法指導 抓好基礎

談教學經驗愧不敢當,借此機會把自己平時的做法與大家交流,供同行們參考借鑒。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正。

一、注重培養習慣

“態度決定一切,習慣決定未來。”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對成績的取得幫助很大,而且將終生受益。從學生剛入班開始,就得培養學生各種好的習慣。但各種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初一學生天生好動,因此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習慣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和常抓不懈的精神。我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去培養:

1.聽課的習慣:要求坐姿端正,挺胸抬頭,目視黑板,精力集中。

2.讀書的習慣:要求坐姿端正,把書拿起,聲音洪亮、整齊。

3.做筆記的習慣:要求必須有筆記本,而且老師講課過程中只聽不記,等老師講完后再統一做筆記,且筆記書寫要工整。

4.課前背誦筆記本的習慣:要求上課前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僅準備出上節課所需的東西,還要背誦上節課的筆記,訓練學生瞬間記憶的能力。

5.聽前預覽的習慣:即聽力磁帶響起前的這段時間,引導學生先預覽選項,推測可能聽到的內容,從而降低難度。要堅決克服錄音機不響,學生亂糟糟無所事事的現象。

二、注重學法指導

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是聽說讀寫。

1.聽力。對于聽力,考試占30分,分值比重大,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初一的學生在小學沒有訓練過,缺少方法指導,而且,聽力還需要高度集中精力,這也是初一學生的一大弱點。針對這種現象,我利用課上聽課本的時間,還利用每天20分鐘的聽力課,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一方面結合試題給學生講解方法,引導學生入門,并適時地告訴他們一些技巧和竅門,還與學生一起去發現規律。很快,學生們對聽力不再感到陌生,一些答題極差的同學都能在聽力上做對好多題,覺得這個分容易得到。

2.說英語。

說英語主要放在新授課上,每節課在學完新的句型及對話后,一定要讓學生練習說,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掌握新知識。實在沒有時間,就把中差生過一遍,以觀察課的效果。

3.讀英語。朗讀對于英語是非常重要的。要從初一開始就培養學生的語感,讓他們大聲地讀、說,避免啞巴英語。而且,語感做題也是一種好方法。

4.寫作。初一學生的寫作在小學也沒有基礎,需要重點指導。我們可以從用課上所學的詞組造句開始,先讓學生模仿寫句子,然后去糾正學生的語序錯誤、主謂搭配錯誤、丟落be動詞等錯誤。學生造句的準確率上去了,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很多。在造句的同時,每學完一個單元,也要練習去寫文章。寫完后,可以先同桌互查,鍛煉他們找錯誤的能力;然后再讓小組長檢查,讓他們再去糾正一些錯誤,找錯改正的同時無形之中也會提高自身很多;最后,老師再批改,通過老師批改,找出共性的錯句,板書到黑板上,再集中講解。長期堅持,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轉貼于

三、注重抓好基礎

初一的學生,一定要打好基礎,這不僅對我們的初二、初三的教學有好處,而且對于學生初二、初三乃至高中英語的成績至關重要。基礎包括基本單詞、詞組、對話及句型的背誦,還包括基本題型的訓練。

四、注重課堂效益

初一學生從小學到初中,不僅增加了早晚自習,還增加了好多科目,每天非常忙碌,完成各科作業占據了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為了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我幾乎不布置課下作業,這就更能督促自己向高效課堂發展。我堅持每節課必須提前備好課,而且邊講邊練,精心計劃每一分鐘,扎扎實實上好每一節課,向45分鐘課堂要效益。

五、注重培養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一,我們不僅要把基礎打好,也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積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得想方設法讓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牢牢吸引每個學生,使他們學得津津有味。例如,通過小組間的競爭合作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學生扮演角色說一說、演一演,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英語,他們怎會不愛英語呢?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有心”。只要我們用心琢磨,肯動腦筋,肯鉆研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法、學法,不管你是哪個年級,不管你是哪個科目,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大演說家羅曼·皮爾《態度決定一切》。

2.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所說《論語》。

篇10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英語;課程改革

一、引言

在我國,“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基本可以互換使用,沒有什么大的差別。簡言之,成人教育指的就是那些已經脫離正規全日制的學校教育,已參加工作、走上社會的群體接受的教育,包括學歷和非學歷教育、職業導向和非職業導向的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參加完全國統一成人高考后在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接受系統學習的教育。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間的知識文化交流日益緊密,這就使得全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在英語教學方面,雖然成人高等教育距離全日制的本科高等教育在學苗質量、教學效果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作為普通本科教育的一個補充,提高成人教育英語教學水平同樣非常重要。并且很多省教育管理部門規定,順利通過英語學位考試是成教學生申請學士學位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本科院校普遍進行公共英語改革的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英語教學改革也是非常緊迫的。近年來隨著高等醫學教育的持續擴招和受教育群體的職業特殊性,醫學成人高等教育英語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凸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于課程方面的改革,因此針對醫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如何進行醫學成教英語課程改革才能真正的滿足學生的需求,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呢?需進行深入探討。

二、醫學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語教學的現狀

1997年,教育部成教司頒布了《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英語專業(專科)英語教學基本要求》。該文件提出成人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應該重點突出“成人、實用、業余”的特點,重視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國成人高等教育中的英語教學通過不斷摸索、改進,確實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教學效果還是不太讓人滿意。就醫學院校的繼續教育狀況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在教學課程設置上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與普通本科醫學生不同,成教學生的個體差異比較明顯。這個群體中既有剛從衛校畢業的學生,也有在醫院上班多年的醫務工作者,年齡跨度較大。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有的可能已經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甚至是六級考試,而對于那些離校多年的在職醫務工作者來說,英語對他們來說非常的遙遠。因此學生在英語知識儲備、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目前,我國不少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在英語教學方面的課程過于依賴普通高校的公共英語設置,在學時、教材、授課方式等方面沒有針對自身實際體現出繼續教育的特色,沒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醫學成教英語教學的教材缺乏針對性

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基本依據,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國醫學院校成人英語教育還沒有統一的教材,大多應用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語教材。而本科英語教材起點高,詞匯量大,語篇難。對于大部分高考成績不理想、基礎普遍較差的成教學生來說,教材難度與他們個體的英語綜合水平相距甚遠。因此,教材的不合適在無形之中就大大增加了他們英語學習的壓力,打壓了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因此,在成教的英語學習中,不是同學不想學好,而是課上聽不懂,完全跟不上老師的進度,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受到嚴重影響。

(三)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效果差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而目前醫學院校成人教育英語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傳統授課模式,老師在臺上“填鴨式”地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接受,教師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也很難主動參與到有意義的學習中去,普遍缺乏學習的內在動機。再加上醫學成教生本身個體差異就比較大,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底子差的學生更難跟上教學進度,導致最終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差。說不出,聽不懂英語的情況非常普遍。

三、醫學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語課程改革舉措

由于大部分醫學成教學生以后將要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這就要求他們必須經常查閱醫學文獻,撰寫科研論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國際同行進行無障礙的學術交流。因此醫學成教英語課程的改革要以此為學生培養目標,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一)課程設置

各學院應該改變以前英語教學中重閱讀、輕聽說的教學現象,應該著重加強翻譯和聽說方面的教學和練習,以教學的實用性為前提進行課程設置。醫學成教學生大多希望學以致用,即把所學的英語應用到醫學上,與他們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共同促進他們本職工作的進步和提升。因此,在課程設置的時候各高校應該從實用性這個角度出發。英語精讀課,作為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課程要繼續保留;英語聽說課,對于提高學生聽力、口語應用能力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時應該大幅增加;由于醫學生自身的職業和科研需求,學校可以開設醫學英語詞匯課程,把醫學專業和英語這門手段完美結合;在英語翻譯和寫作課中,適當增加醫學英語論文的翻譯和寫作方面的練習,使醫學成教生對于醫學英語論文寫作的幾大部分和英文摘要有個大體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材

目前全國并沒有醫學成教英語的統編教材。因此,要想真正的“實用”,相關部門必須要組織相關專家編寫能體現醫學成人教育特色的英語教程。新教程既要符合醫學成教生的專業特點,內容新穎,跟上時代的步伐,又要做到難度適中,適合醫學成教生英語的整體水平。同時最好配有一些輔助教學資料,包括光盤和練習冊,滿足不同層次醫學生的需求。對于翻譯和寫作部分,除了基本的翻譯與寫作教科書,教師還可以選取幾本醫學英語翻譯與寫作方面的書籍進行補充講授醫學相關知識。

(三)教學方式

新模式下的教學方式應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多媒體網絡平臺和翻轉課堂這個全新載體進行英語教學。2008年慕課在美國興起以來,對全球的教育界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而以“慕課”的教學理念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獲得了我國教育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和認可。目前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教師引導解決問題”。課前,首先由教師創建關于教學內容的視頻或者介紹網上相關的英語教學視頻,學生通過看視頻中的講解,自行學習知識點。課上,教師通過學生的小組陳述來檢查學生對課前視頻中內容的掌握和完成情況,幫助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主要采用啟發和協作的方法來滿足學生的需求,引導他們進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而學生在課堂的寶貴時間內,能夠針對之前遇到的疑問更專注地學習,從而對知識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因此,這種以慕課和翻轉課堂為載體的英語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學能力,對幫助學生創建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有著重大意義。

四、結語

醫學院校成人教育英語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耗時、效率低的狀態。要改變目前的現狀,滿足醫學成教學生的自身需求和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需要,進行全面有效的英語課程改革至關重要。因此,各成人院校應該對英語課程進行全新的設置,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變革,不僅要注重英語和醫學知識的緊密結合,還要著眼于學生們語言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只有全方位改革醫學院校成人教育英語課程,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繼續教育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波.醫學院校成人本科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醫學綜述,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