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魂演講稿范文
時間:2023-03-21 05:5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華魂演講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華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綿延,逐漸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襲的優良傳統和歷史使命。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更有責任繼承和弘揚中華美德。幾千年來,我們勤勞聰慧的祖先們,以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塑造并不斷豐富了中華美德,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道德楷模與經典范例。例如:爺爺提出的八榮八恥,是每個中國公民應銘記于心的事情。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有些人對精神生活淡薄了、對社會的態度冷漠了,以至于把中華民族的美德——文明禮貌給遺忘了。
有一天,我在站臺等車,等車的人還真多啊!站臺都擠滿了人,人們汗如雨下,也難怪,這么熱的天,又要和這么多人站在一起,空氣也會變的悶起來。忽然,一輛救星似的小巴緩緩地向車站駛來。車剛到站,只見等候多時的人們一窩蜂地擁到車門前,形成一道堅固的“人墻”。“嘩”的一聲,門開了,車上的人想開了閘的洪水一樣向下沖。一個要上,一個要下,兩股力量互相對抗,誰也不肯退一步。在我的前面有一個20來歲的小伙子,他像一條泥鰍拼命往前擠。他身后的人直往上擁,把車門堵得嚴嚴的。有的人把帽子擠掉了,有的人把紐扣擠掉了,最倒霉的是一些老弱病殘,想擠也擠不上的人。看到這種場面,我想:如果那個年輕人和老人是一家的,年輕人和老人是一家的,年輕人還會上嗎?
像小伙子這樣自私自利的人還有很多,為什么現在的人都不懂得禮讓呢?為什么人們總是不能和睦相處呢?大家捫心自問,胡爺爺提出的八榮八恥,大家都做到了嗎?同學們,我們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要明辨是非,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做一個有益于國家、民族的人,成為社會、家庭歡迎的人。讓我們再次大聲在把八榮八恥讀出來并牢記在心里: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逸為恥。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中國是一段歷史悠久的長河,中國是一棵5000年的大樹,中國是飛翔了千余年的白鴿,中國是一種文化美德的精神。中國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傳揚著古老的文化和無盡的美德。中國,在人們心中是一個文明古國,更是一個美德大國。
和平玫瑰,在中國常常綻放,心系天下,美德是沒有止境的。1944年美國的飛行員欣斯德爾在中國東北被逼降落。在無依無靠之際,是中國人民救了他,還是那份美德,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戰爭年代里,在中國人民的幫助下,跋山涉水,穿過敵占領區,勝利到達延安……欣斯德爾非常感動,可惜去世了,他的夫人來到中國,送出"和平玫瑰"……看來美德并不是中國人民才有,美德住在世界人民心中。
愛崗敬業,鞠躬盡瘁,公正無私,從始至終。在中國有一位公正的法官宋魚水。讓人贏得堂堂正正,輸的心服口服,即使有親情的案件中也大公無私。"辨法析理,勝敗皆輸"是宋魚水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宋魚水是我們的楷模,也是一種美德,他的美德在于"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做出不平凡的成就,求真求實,以人為本。
尊老愛幼的謝延信,上有七旬老母老父,身患重病,下有小女和呆弟弟,完全有機會放下這擔重任的謝延信,卻毅然挑起這份重擔,責任。常常吃不飽,穿不暖,早出晚歸的干活,照顧老人小孩不離不棄,這種苦差,是很難有人擔起這種責任。謝延信的這種尊老愛幼的行為令人催淚而下,肅然而敬!
告訴大家,我曾經也得到過一種美德,平凡但令我非常感動。一次我把手機、鑰匙、眼鏡放到一位朋友的包里,叮屬他說暫時放一下,玩著玩著大家都忘記了,直到第二天才想起東西還在他的包里。一問他去重慶了,我爸媽剛好又不在家里,不知怎么辦才好,當時我心急如焚啊!就在著急的時候門鈴聲響起,他神奇般的出現在我的面前,把東西還給我了,還說了聲"對不起,不小心把東西給你帶走了,我要很久才會回來一次,所以馬上把你的東西給你送來"。淚水瞬間打濕了我的雙眼......
同學們,這種美德的精神,在我們祖國遍地都有,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那本《中華美德頌》讀后讓我深有感受,讓美德發揚光大,讓美德傳揚這個世界,人人為美德做出一份貢獻。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讓我們"頌"出我們曾經做過的美德吧!
中華魂美德頌演講稿(三)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中華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文明禮儀、個人修養的民族。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者、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使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文明禮貌文明禮貌就仿佛一棵小樹,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講究文明禮貌,不僅能給他人帶來和諧、美好的感覺,也讓自己的心頭感到無比愉悅與溫馨。每天早晨,迎著和煦的微風來到學校,親切地對老師說一聲“老師好!”,讓文明伴隨著我們;吃完東西,把包裝袋、紙屑隨手扔進垃圾桶,不使它隨風飄舞,讓文明伴隨著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講臟話,談吐得體,讓文明伴隨著我們……然而,雖然我們從小接受著文明禮儀的教育,幾乎每個人都能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仍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在一些公共場所內,明明墻上貼有“禁止吸煙”的標語,卻仍有人在吞咽吐霧;大街上,有人明明離垃圾桶只有一步之遙,卻仍隨處亂丟,任垃圾在風中“舞蹈”;校內校外,都能聽到有人開口便說臟話的聲音……大家可曾想過,在我們“吞咽吐霧”的同時,也把我們的文明和涵養吐走了;在我們隨手亂丟垃圾的同時,也丟走了我們的清潔和風度,在我們隨口罵人時,也罵走了我們的尊嚴和人格。文明的社會,更需要文明的我們。讓我們從今天起,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處處都開滿文明之花!
傳統美德從古至今,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孕育的傳統美德,一直為各國人傳頌,是大家紛紛學習的對象。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少年時就寫得一筆好字,但一位老者告訴他,有人用腳也能比他寫得更好,柳公權心里不服。經過親眼所見后,他終于能夠虛心向人求教,明白了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楊善洲爺爺退休以后,主動放棄進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施甸縣大亮山興辦林場,一干便是20個春秋,他帶領大家植樹造林7萬多畝,林場林木覆蓋率達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使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區公路,架設了4公里多的輸電線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農戶,通電通路。楊善洲爺爺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帶領百姓在貧瘠的家園播撒幸福的種子。他以一生的忠誠和執著,守衛著大公無私、艱苦奮斗的精神高地。他的事跡,無疑是“無私奉獻”最完美的詮釋。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民族。我們要把中華的傳統美德延續下去,并把它發揚光大!
篇2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內容是:學會感恩煌改稈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聆聽老師講課時,當我們坐在飯桌前吃著可口的飯菜時,當我們穿著漂亮舒適的衣服時,可曾想過我們每個人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到今天,父母要操多少心,流多少汗?我們是否想過當我們長大成人時,用我們的努力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而在這千百個禮儀之首的便是孝敬父母,然而,有這樣的一件小事:一位同學從小嬌生慣養,媽媽生病了,耽誤了做飯,他卻大發雷霆,可憐的媽媽淚水漣漣,傷心不已,同學們,這位母親是多么心痛呀!自己對孩子的拳拳愛心換來了什么呢?可以想象一個人如果連親生父母都不熱愛,他還對同學充滿愛心嗎?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愛心將會怎樣呢?
每當我們夜晚做完功課進入夢鄉時,此刻我們勤勞的媽媽呢?她勞累了一天,卻還要給我們洗衣服,整理房間,準備明天豐盛的早餐,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了,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平時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媽媽掃地、擦桌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媽媽勞累的時候,我們給她捶捶背,揉揉肩.
同學們,我們應該學會孝敬和熱愛為我們日夜操勞的父母,并把這種美德推廣到尊敬我們的師長,讓我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并將我們養育長大成人,不求任何回報,永遠默默的為我們付出。
同學們,讓我們來
感激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
感激我的老師,因為他們給了我無窮的知識
篇3
田多偉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歲月不居,倏忽而逝,一路走來,有感悟、有迷茫,更多的是成長!歲末年初,繼往開來,應當總結。總結關乎學校工作,關乎個人成長,關乎班級管理,每部分都是美麗的風景。
一、 學校工作千頭萬緒,穿針引線
我的工作涉及的范圍有點廣,有辦公室的信息板塊,有教導處的繼續教育,有后勤的除四害等衛生保障,還有臨時性的一些工作…….
在辦公室信息這一板塊,一年報送簡報20余條,其中16條被巴渝都市報刊登,對宣傳學校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盡可能參與辦公室的一些其他工作,如各類投票活動,創文創衛應知應會;在繼續教育工作中,上傳學校層面的師德教育和校本教研,安排今年暑期教師培訓,協助全校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登記工作,今年學校繼續教育完成率100%;負責學校的學生征文類比賽,如今日教育杯、童謠的傳唱、新時代好少年、中華魂征文活動等,其中,今日教育杯按照各班比例進行評獎上報;在新時代好少年活動中有6位同學獲得市級三等獎,在童謠傳唱比賽中個人獲得優秀獎,在中華魂演講比賽中,為楊焌同學負責演講稿,獲得最佳選手的稱號;在后勤工作方面,主要是和黎明居委進行對接,負責平時的每周、每月大掃除和除四害的藥物的接收上報以及投放,同時也在積極參與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如創衛創文的資料整理,協助江薪蕾進行志愿者的服務安排…… 在學校工作中,雖然千頭萬緒,我好比“我是十校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但不管在哪個方面,我都認真負責,盡我所能,力求完美!
二、個人成長一波三折,摸石過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也經常在反思自己究竟獲得了什么,在專業成長中,教師的業務素質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參加了四有好老師的演講比賽,卻在片區復賽中折戟沉沙未能晉級決賽,在學校組織的慶祝建國70周年暨“我的教育故事”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區級群文閱讀說課環節中獲得二等獎,在優秀童謠征集中獲得優秀獎,在涪陵區“助學·筑夢·鑄人”征文活動中獲得二等獎,撰寫論文《科學教學透視學生思維》獲得區級三等獎,在“世界廁所日”作品征集中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的稱號,所帶的班級在期末考試中獲得年級第一,在教管中心獲得第二的好成績,也因此被評為“優秀教師”。大量的活動為我提供了成長的平臺,我在每次之后都在回望,端詳自己,越審視自我越覺得面目可憎,志大才疏。
對于教育教學工作,深覺專業知識勉強過關,但是專業能力卻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刻苦鉆研如何把課上得深動而有趣,才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從而顯現出獨特的上課風格。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深感肩負責任之重大,雖工作繁雜,但不敢懈怠。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在每次的教研會上,和團隊一起精心集體備課,然后根據本班學生特點,對教案進行認真的修改,課后布置的作業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
其次,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堅持課前預習,讓學生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上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等。
最后,我深知每天八小時以外的重要性。每天回到家,我必讀書,讀語文專著,讀文學精華,看時事政治,鉆研公文寫作,在理論上完善自我,讓自己的靈魂因學習而愈加鮮活。
當然,本學期我教六年級的語文,因為是統編教材,所以在整體把握上、大體方向上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聽李校長講座《今天,我們怎樣做語文》,看各種語文的app,也買了一本溫儒敏先生的教材指導,漸漸地也有了一些方向,對于語文要素的把握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也希望能讓學生學有所感,學有所樂。
三、 班級管理按部就班,穩中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