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愛心標語范文

時間:2023-04-03 13:31: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獻愛心標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獻愛心標語

篇1

1、弘揚扶貧濟困傳統美德,積極推進慈善事業的發展!

2、人間自有真情在愛心捐款暖人心。

3、身在下城,心系貧困,慈善捐款,盡已所能。

4、愛心成就未來。

5、捐出一份愛心、奉獻一片真情!

6、奉獻愛心、傳遞溫情。

7、做慈善事業的行動者,當愛心奉獻的傳播者!

8、愛心傳遞真情永駐。

9、只要人人都獻上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10、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

11、心中充滿同胞情,捐多捐少都是愛。

12、慈善暖人心,患難見真情。

13、種下一棵樹,收獲一片綠陰;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份希望。

14、鳥兒飛翔,需要翅膀。

15、發展慈善事業,造福特困群體。

16、獻出一份愛心,溫暖世間真情。

17、關心社會福利事業,關愛社會弱勢群體!

18、幫助失學兒童,捐書,捐款,校園標語

19、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20、祖國大家庭情系千萬家,慈善獻愛心關聯你我他。

21、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眸子,正向您求助呢!

22、伸出您溫暖的雙手,獻出您無限的愛意。

23、你幫,我幫,大家幫;

24、多一份捐贈,多一份貢獻,多一份愛心。

25、以實際行動幫助困難群體走出困境,走向幸福。

26、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片希望。

27、你幫我幫大家幫,同一首歌大家唱。

28、愛是大家共有的,只有心到愛才會永恒!

29、用心點燃希望,用愛撒播人間。

30、感謝社會各界對慈善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31、人間自有真情在,我為慈善獻愛心。

32、愛心的聚匯愛心暖人間。

篇2

關鍵詞 乳腺癌 新輔助化療 P53 Ki-67

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已廣泛應用于局部進展期乳腺癌和可手術乳腺癌,可以降低腫瘤分期,提高保乳率,觀察腫瘤對化療是否敏感。如何在NAC之前篩選出有效的預測指標,來評估患者對化療的反應,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應,具有重要的意義。現研究49例NAC的乳腺癌患者化療前P53、Ki-67的表達與NAC療效的相關性,尋求NAC有效的生物學預測因子。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乳腺癌患者49例,全部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8~61歲之間,中位年齡44歲。絕經前31例,絕經后18例。臨床分期參照WHO 2003版TNM分期,ⅡA期6例,ⅡB期21例,ⅢA期12例,ⅢB期7例,ⅢC期3例。所有患者均行CEA、CA-153、胸片、腹部超聲、全身骨掃描等檢查以排除遠處轉移的可能。

方法:49例患者均可觸及腫塊,經B超引導下空芯針穿刺或手術切檢證實為浸潤性乳腺癌。NAC方案:41例TAC方案,5例AC方案,3例CAF方案。化療療程2~6個月。NAC后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或保乳手術。術前穿刺或切檢標本和術后大體標本均行常規石蠟切片和免疫組化檢測。

陽性的判定標準:在10×40倍高倍視野下,隨機選10個視野,計算出腫瘤細胞中陽性細胞所占的百分比。P53、Ki-67均以細胞核內出現棕黃色顆粒為陽性細胞。P53陽性細胞≤10%為陰性,陽性細胞>10%為陽性;Ki-67陽性細胞≤20%為陰性,陽性細胞>20%為陽性。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用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分析統計。P53、Ki-67表達和NAC療效的相關性用X>/sup>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49例患者P53、Ki-67的陽性率分別為52.2%、39.1%。NAC 2~6個周期后療效的臨床評估。臨床完全緩解(cCR)17例(34.7%),臨床部分緩解(cPR)22例(44.9%),疾病穩定(SD)9例(18.4%),疾病進展(PD)1例(2.0%),總有效率(RR)為79.6%(39/49)。病理完全緩解(pCR)5例(10.2%)。統計分析顯示P53(-)和(+)組,Ki-67(-)和(+)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討 論

NAC已經成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NAC的療效和乳腺癌患者的預后相關,對化療敏感的患者較不敏感的患者預后好。乳腺癌生物學標志物在NAC療效預測方面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p53和Ki-67是臨床上常用的評價乳腺癌預后的指標,但對于NAC療效預測方面還有很多爭議。

p53是腫瘤抑制基因,而突變型p53基因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p53突變的乳腺癌侵襲性強,轉移率高,預后較差。Anelli等[1]研究顯示p53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對化療敏感性差。這可能與突變的p53保護腫瘤細胞逃避化療藥物誘導的凋亡有關[2]。本試驗顯示p53陰性患者NAC有效率較高,與陽性患者有顯著差異。

Ki-67是特異性針對表達與增殖細胞核抗原的抗體,是乳腺癌預后和診斷的重要指標。Ki-67高表達是乳腺癌預后不良的指標。一些臨床試驗證實Ki-67可以預測化療療效,Ki-67陽性的患者化療療效優于陰性患者[3~4],體現了化療藥物對增殖活躍的腫瘤細胞有更強的殺傷力。本研究中Ki-67陽性組和陰性組對NAC的反應有顯著差異,Ki-67陽性組對NAC更為敏感。

本研究顯示,p53陰性和Ki-67陽性的患者可能對NAC更為敏感,這兩項指標的測定對于臨床醫生選擇合適的患者進行NAC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Anelli A,Brentani RR,Gadelha AP,et al.Correlation of p53 status with outcom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using paclitaxel and doxo-rubicin in stage ⅢB breast cancer[J].Ann Oncol,2003,14(3):428-432.

2 Hensel M,Schneeweiss A,Sinn HP,et al.P53 i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survival in high-risk primar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high-dose chemotherapy with autologous blood stem cell support[J].Int J Cancer,2002,100(3):290-296.

3 Faneyte IF,Schrama JG,Peterse JL,et al.Breast cancer response to neoadjuvantchemo-therapy:Predictive markers and relation with outcome[J].Br J Cancer,2003,88:406-412.

篇3

1、揚中華之傳統美德,獻愛心于特困群體。

2、人間自有真情在,我為慈善獻愛心。

3、慈善送溫暖,愛心獻社會!

4、關心社會福利事業,關愛社會弱勢群體!

5、慈善是人與人真誠的關懷,是心與心無私的奉獻!

6、慈善暖人心,患難見真情。

7、慷慨解囊,奉獻愛心,努力構建我市社會保障體系!

8、多一份捐贈,多一份貢獻,多一份愛心。

9、慈善是人道主義的善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10、動員全社會力量,全面實施我市福利設施、復明、助行、助學、解困等五大慈善工程!

11、心中充滿同胞情,捐多捐少都是愛。

12、身在下城,心系貧困,慈善捐款,盡已所能。

13、以實際行動幫助困難群體走出困境,走向幸福。

14、伸出您溫暖的雙手,獻出您無限的愛意。

15、解貧困之難,救特困之急,是全民之義務。

16、弘揚扶貧濟困傳統美德,積極推進慈善事業的發展!

17、用行動幫助貧困,用愛心撫慰心靈。

18、感謝社會各界對慈善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19、做慈善事業的行動者,當愛心奉獻的傳播者!

20、慈善事業是高尚的事業,人道的事業。

21、發展慈善事業,造福特困群體。

22、眾人捐善款,愛心灑下城。

23、倡導助人為樂新風,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篇4

1、好好免疫,天天健康。

2、接種疫苗 保障兒童身體健康。

3、計劃免疫——一個都不能少。

4、漏種一次疫苗 增加一分患病危險。

5、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

6、計劃免疫連萬家,兒童健康樂全家。

7、查漏補種疫苗,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次。

8、健康就是幸福。

9、打針防病有好處,子女健康才能富。

10、一分預防勝于十二分治療。

11、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

12、讓每個兒童都能按時接種疫苗是各級zf的責任。

13、給兒童適時免疫 是每個兒童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14、預防接種,享受健康。

15、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的保障。

16、4.25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預防接種,健康保障。

17、兒童免疫要全程,兒女才有好前程。

18、實施免疫規劃,保護兒童健康。

19、預防接種 遠離疾病。

20、關愛兒童 做好免疫 從現在開始。

21、服糖丸防癱防殘防麻痹,種疫苗利國利民利自己。

22、計劃免疫——一個不能少。

23、疾病——健康的大敵,疫苗——預防的武器。

24、一分預防一片心,預防接種獻愛心。

25、預防接種,為兒童筑起健康的起跑線。

26、預防接種連萬家 兒童健康樂全家。

27、一分預防勝于十二分治療 。

28、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來 請及時接種Hib疫苗。

29、免疫——傳染病的天敵。

30、一針疫苗一片心,預防接種獻愛心。

31、致富奔小康,別忘打針防病保健康。

32、同樣的權利,同樣的健康—關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

33、接種疫苗花費少 漏種疫苗患病花費大。

篇5

1、扶貧濟困,由“心”開始。

2、多一份關愛、少一戶貧困

3、參與扶貧開發,共建和-諧貴州!

4、貴州小康始于心,扶貧濟困踐于行

5、同心同德參與扶貧開發,群策群力打造富裕xx。

6、美麗貴州我的家,扶貧濟困靠大家。

7、扶貧濟困靠大家,溫暖人心你我他。

8、“黔”心竭力扶貧,攜手同舟濟困。

9、扶貧濟困你我他,踐行友善靠大家

10、扶貧開發演繹精彩,多彩貴州成就未來。

11、“1017”全國扶貧日,關注貧困,傳遞愛心。

12、為扶貧點贊,為濟困喝彩

13、我出力,你出力,扶貧濟困齊努力;我添彩,你添彩,同步小康更精彩。

14、弘揚中華美德,關愛貧困家庭。

15、讓愛心盡情綻放,讓扶貧溫暖貴州

16、打開扶貧千把傘,撐起貴州一片天

17、牢記扶貧日,共筑貴州夢

18、崇德揚善、濟世施貧、厚重一生

19、扶貧新風尚,濟困正能量,踐行同步走,攜手奔小康。

20、雪中送炭大愛無疆,多彩社會同步小康

21、扶貧開發展風采,美麗貴州贏未來

22、關愛貧困人群,扶貧你我同行

23、扶貧濟困,"貴"在有你

24、扶貧濟困,積德行善。

25、一份捐贈,一份愛心。

26、xx是我家,扶貧靠大家

27、人人都是扶貧使者,個個都是濟困力量。

28、一句溫暖的話語、一雙攙扶的雙手、一點扶弱幫困的善心,這樣的事,你我都可以做到。

29、辦好“扶貧日”、提高社會共建意識 于以恒

30、扶貧濟困,獻出愛心,收獲快樂!

31、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傳統美德。

32、用心扶貧,用行濟困。

33、扶貧在你我心中 小康與大家同行

34、扶貧幫困彰顯文明之國神彩;踐行友善展示禮義之邦風范;同步小康園滿核心價值夢想

35、扶貧濟困獻愛心,和-諧社會暖人心。

36、同心同德鑄就中國夢想,群策群力開展扶貧行動

37、扶貧大家幫,共同奔小康。

38、扶貧濟困促和-諧,社會幫扶進萬家。

39、為扶貧點贊,為貴州喝彩

40、扶貧濟困,你我同行。

41、山區中國夢,扶貧在行動

42、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

43、為脫貧獻愛,為致富助力

44、群策群力扶貧濟困 同心同德同步小康

45、攜手扶貧開發,共筑美麗和-諧中國

46、扶貧濟困聚于一點一滴,踐行友善源于一舉一動

47、匯聚扶貧力量,成就貴州夢想

48、“1017”全國扶貧日,邀您一起,崇德向善。伸出我們援助的手,關注貧困,奉獻愛心。

49、"扶貧手拉手,大愛心連心。

50、貴州扶貧大舞臺,有你參與更精彩!

51、扶貧路上,有你同行,愛滿人間

52、情系困難群體,奉獻誠摯愛心。

53、讓我們凝聚每一份熱與光,一起去實現共同富裕的夢想

54、扶貧濟困美,踐行友善樂

55、扶貧濟困千秋業,大愛xx萬代功

56、手牽手參與扶貧濟困,心連心建設和-諧家園。

57、扶貧濟困大舞臺,有你有我更精彩

58、凝聚全民正能量,打好扶貧攻堅戰

篇6

5月13日是國際母親節,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供電社區結合實際,認真安排,以關愛母親,珍愛生命為主題,積極開展紀念母親節系列相關活動。

一是我社區于5月9日發出倡議書,號召社區居民為母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引起了廣大群眾的共鳴,使得感恩母親、尊重母親、熱愛母親、珍愛生命的良好氛圍變得更加濃厚。

二是我社區計生協會充分利用社區陣地,發傳單、張貼標語、組織學習等多種形式向居民廣泛宣傳《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法規政策,使計劃生育政策能夠深入民心、家喻戶曉。同時,社區還以母親節為契機,組織計生協會會員宣傳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的先進典型,此外,還宣傳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樣好、女孩也是傳后人等新型婚育觀念,預防艾滋病、生殖保健科學知識等多項內容,使群眾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增長了知識,讓她們充分感受到社區居委會及計生協會的一片關心。

三是發動理事會員和小組長為貧困母親獻愛心、做好事,并孝敬自己的父母,倡導常回家看看,為父母解決實際困難,盡一份孝心,以充分體現社會對她們的關愛。

四是為廣大育齡婦女開展了以關愛母親、共創和諧、分享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中,通過橫幅、標語向大家宣傳生活小常識、發放宣傳材料87份、標語25條、發放藥具22盒。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讓廣大女性朋友了解到作為一母親的榮耀與偉大的意義所在。同時得到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篇7

一、活動主旨。

積極利用助殘日有利時機,在全市中小學生當中開展“每天節約1分錢,我為殘疾同伴獻愛心”活動,宣傳、發動全市中小學生每天節約1分錢捐助給殘疾學生,為殘疾學生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在全市中小學生當中樹立扶殘、助殘的良好風尚。

二、活動內容。

1、宣傳發動。

①邀請新聞媒體報道我市社會各界對特教事業的關心與支持。

②積極配合市殘聯,在主要路口懸掛宣傳標語。

③在市教育網,學校網頁上制作與助殘日相關的宣傳內容。

④制作好宣傳展牌,到相關學校進行宣傳、發動。

⑤組織校籃球隊到相關學校進行聯誼比賽。

⑥排演好文藝節目,與相關學校進行聯系,與他們進行聯誼活動。

⑦與相關學校聯系,在其校園電視臺上播放介紹我校的宣傳短片。

2、積極邀請分管副市長,民政局,殘聯,紅十字會等領導來學校慰問,向相關部門爭取資金。

3、開展畢業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建立離校學生檔案,每位教師至少掛鉤一名殘疾學生,為需要幫助的殘疾學生提供力所能力的幫助。

4、與實小、雙語、華陽、天王、下蜀中心小學開展手拉手活動,與二中、三中、下蜀中學、春城中學開展學生籃球賽。

5、積極與團市委聯系,尋求團市委支持開展“團員青年志愿者助殘”活動。

三、活動要求:

1、各處室,每位教師對本次活動要充分重視,分工合作,盡我所能,以大局為重,確保每一個工作環節的正常,有序運作。

2、在宣傳報道方面,除積極配合當地媒體外,還要積極向上級新聞媒體投稿。版權所有

3、通過多種渠道,利用多種方式動員一切有愛心的人士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慷慨解囊。

四、成立“全國助殘日”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總策劃)

副組長:**(負責各項工作的具體落實)

*(負責后勤保障工作)

成員:*紅鄭*(宣傳、場所布置)

文*敏*霞(接待)

篇8

助殘日活動策劃書一

中國全國助殘日是中國殘疾人節日。1990年12月28日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48條規定: 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

我們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能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可不是嗎?我們能用眼睛飽覽多彩的世界,我們能用耳朵欣賞美妙的音樂,我們能用甜美的嗓音說話、唱歌,我們能感受到鳥語花香。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一些不幸的殘疾兒童,身體的殘疾讓他們無法享受人生的快樂,他們有的永遠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麗;有的永遠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從沒聽過小鳥歡快的叫聲,不能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愿望,更不能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快樂;有的因雙腿殘疾而無法快樂地游戲,有的因雙手殘疾無法正常地生活。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比我們常人困難得多,他們需要我們全社會的關愛,需要我們每一個健康人的關心與幫助。

5月XX日是法定 全國助殘日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真實的了解,真摯的關愛。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倡導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營造團結友愛的社會環境,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學校決定響應上級號召,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助殘活動。

一、活動主題:真實的了解,真摯的關愛

二、活動宗旨: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 扶弱助殘 的傳統美德,逐步形成全社會都來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營造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增強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促進特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活動時間:第十五周(5月17日 5月23日)。

四、活動內容與要求:

1、充分認識活動的意義,加強宣傳工作。四、五、六年級各班要寫一份宣傳稿、辦一張手抄報,積極宣傳助殘活動,動員全體學生都來為殘疾兒童少年獻一份愛心、盡一份微薄的力量,關心弱勢群體,逐步營造一個理解、尊重、愛護、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形成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的人際關系,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2、普遍開展一次助殘獻愛心活動。各班要組織一次以 真實的了解,真摯的關愛 為主題的班會,引導他們自發、自愿地把節省下來的零花錢和多余的學習、生活用品捐贈給殘疾學生,幫助身邊有殘疾、有困難的同學,用實際行動表達對殘疾學生的關心和幫助。

3、開展 愛心助殘 募捐活動

一要加強對 愛心助殘 募捐活動的領導。廣泛宣傳情系殘疾學生、奉獻一份愛心、幫扶殘疾人的重要意義。(2017最新幼兒園開學活動方案)

二要本著自愿的原則,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激發廣大師生參與 愛心助殘 募捐活動的熱情,切實做好募捐工作。在募捐活動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搭車收費。

三要為募捐活動設立募捐箱和指定負責人,募捐的資金要做到張榜公布、公開透明。任何班級不得截留挪用募捐資金。

4、各班要從身邊做起,發現身邊需要幫扶的同學、家庭,積極開展手拉手 一助一 、 多助一 的幫扶結對活動,使之長期化、制度化。各中隊可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幫助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切實幫助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

5、做好宣傳報道工作

要以開展 全國助殘日 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活動主題,充分利用網絡、板報、宣傳欄、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政府為幫扶貧困殘疾人和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而采取的積極政策和有力措施,深入報道扶殘助殘先進集體與個人的動人事跡,引導師生進一步關注、關心殘疾人,積極營造有利于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助殘日活動策劃書二

一、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活動,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營造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良好環境,對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活動中使學生了解殘疾兒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為生存是怎樣克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的,感受殘疾人的艱辛生活和頑強意志,有助于學生學習殘疾人身殘志堅,勇敢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頑強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助于學生學會尊重、理解、關愛他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活動主題:

加強殘疾人文化服務、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

三、活動內容及安排

1.我校根據本次助殘日主題,召開班主任會議,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助殘日活動方案,部署助殘日活動。

2.學校大隊部向全體師生發出助殘活動倡議。

3.加強主題宣傳,用心靈感受社會關愛。在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學校將充分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學校宣傳欄、校園小廣播等宣傳主陣地,加強宣傳全國助殘日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多年來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愛,使聾生感受到他們并沒有被社會所遺忘,而是有那么多賦予愛心的人在幫助他們,深切體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4.開展紅領巾手拉手愛心助殘募捐活動。以中隊為單位,利用自己的零用錢、賣家里的廢品錢,為殘疾兒童買他們喜歡的東西,送他們一份愛心。

5.5月20日獻愛心送溫暖。在助殘日(5月17日)當天,學校部分學生代表,帶著全體師生的祝福,把捐贈的禮品送到了殘疾朋友的手中。

6.手拉手共度六一。在六一當天,將殘疾兒童請進校園和同學們一起歡慶六一,讓殘疾兒童與學生一起活動,共享童年的歡樂。

四、活動要求:

篇9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愛心義賣活動,讓全體學生樹立關愛他人的意識,養成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良好品質。

2、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為幸福班級營造氛圍。

3、籌集學校“愛心基金”,幫助更多需要愛來溫暖、關懷、鼓舞和激勵的孩子。

4、籌建學校“愛心閱讀角”,豐富學生們的課外閱讀生活。

二、參加人員:

全體師生

三、活動地點

高三樓前坪

四、活動時間

7月23日晚餐時間

說明:1、工作人員提前到位布置場地  

2、如遇下雨,另行安排

五、活動準備:

1、班級動員工作。

2、各班準備義賣物品,統計定好物品價格,價格要求合理。

3、活動前由學校準備好宣傳標語、宣傳橫幅、桌子和椅子。  

4、各班要準備好一定數目的零用錢積極參加本次活動。

六、活動要求:

1、場地要求:

每班安排一個攤位,政教處以班級為單位事先安排地墊至指定地點設攤。

2、義賣物品要求:

A 每位同學自己準備義賣物品、自己在活動現場義賣自己的物品。

B 義賣物品要求健康、衛生、安全,班干部對義賣物品進行驗收后才能進入義賣市場。

C 義賣物品可以是自己的學習用品、書籍、飾物或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書畫作品、裝飾品等。所有物品要求質量完好,最好能保持八、九成新及以上。

D 每件物品都貼上標價,且每件價格基本控制在 1 至 20 元。

3 、活動要求全校師生人人參與,奉獻愛心。各班班干部帶頭參與活動。

4 、工作人員劃分好義賣場地,搬放桌椅、懸掛橫幅,學生干部負責營造活動氛圍,現場安全保障和活動的協調、評比。

七、活動過程:

1、請工作人員提前布置好義賣攤位,學生第八節下課后統一進行義賣活動,全校師生可以到各攤位進行消費 , 允許前來購買的師生進行還價,以公道的價格將物品賣出。

2、義賣活動結束后,請工作人員以班為單位統計好義賣款,上交給政教處,政教處將對各班上繳的義賣款進行公示。

八、活動評比、總結

請擔任本次活動評委(學生干部),參加到愛心義賣活動中,從各班宣傳布置、銷售人員服務態度、銷售物品吸引力、人氣、會場衛生五個方面(各20分)打分,由學生會主席匯總評分表,根據評委打分和捐款金額,評比出若干個“最佳組織獎”、“最具貢獻獎”、“最旺人氣獎”等優秀班集體。

篇10

按照上級要求,經市政府研究,決定于今年12月1日—12月20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獻愛心公益捐助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原則

獻愛心公益捐助活動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各鄉(鎮、區)、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負責組織本轄區、本部門、本單位活動的實施,廣泛發動本轄區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以及城鎮居民積極參與捐助活動。此次捐助活動以捐款為主,也可捐贈棉被、大衣、羽絨服、毛衣、毛褲、絨衣、絨褲、棉衣褲等御寒物品(內衣、傳染病人衣物、臟爛衣物及各種有害物資不在捐贈之列)。捐款標準: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每人不低于100元,科級干部每人不低于50元,其他人員每人不低于20元。所有捐贈款物全部用于災區、特別困難家庭和個人就醫、助學等社會公益慈善活動。

二、時間安排

此次活動分三個階段:

(一)宣傳階段(12月1日—12月5日)。各鄉(鎮、區)、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要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編寫板報等形式,大力宣傳捐贈活動的意義,及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捐贈工作,廣泛發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

(二)捐贈階段(12月6日—12月15日)。各鄉(鎮、區)、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要組織本轄區行政事業單位、廠礦企業、個體私營工商戶及廣大居民在規定地點踴躍捐贈。同時,要對接收款物認真進行登記造冊,并向捐贈單位及個人出具收據,做好公示。

(三)移交捐贈款物階段(12月16日—12月20日)。各鄉(鎮、區)、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要于12月20日前,按規定將款物移交市慈善協會(地點:市民政局二樓,聯系電話:******)。由市慈善協會統一匯總后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開展社會捐助活動,對于增強人們的慈善意識、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鄉(鎮、區)、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此次捐助活動,采取有效措施把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各部門、各單位負責同志,特別是各級黨員干部要帶頭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