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格言范文

時間:2023-03-16 20:44: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師德格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師德格言

篇1

1、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2、母愛的偉大之處在于可以容納孩子最可譴責的行為。

3、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4、勤于給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澆水、捉蟲、施肥的園丁終將迎來爭奇斗妍的春天。

5、蠟燭選擇其物固能光芒四射。

6、和藹可親的態度,永遠是教師良好教態的注腳。

7、在知識的舞臺上,最淵博的教師也是最謙虛的學生。

8、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匯之處是愛的圣地。

9、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在于作為騎士的教師駕馭駿馬的能力高低。

10、在過多地要求學生的同時,也應該盡可能地尊重他們。

11、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師都會讓學生自尊心有發揮的機會。

12、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3、用千百倍的耕耘,換來桃李滿園香。

14、幼苗需要土壤的滋養,學生需要教師的愛護。

15、嚴于己,而后勤于學生,這個無愧為教師的天職。

16、好的集體中,學生自尊心是極易培養的。

17、圣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筑。

18、要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

19、教師要以東風化雨之情,春泥護花之意,培育人類的花朵,繪制燦爛的春天。

20、教師,是播撒知識的種子,傳遞文明火炬的使者。

21、谷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學識越淵博就越謙遜。

22、教師與畫家個同的是他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

23、語言作為工作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于騎士的重要;

24、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潛蟻穴,往往他們思維跳躍比我們要快得多。

25、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么叫誨人不倦。

篇2

放寒假了,我去奶奶家吃飯。哥哥也在奶奶家吃飯。吃著,吃著。哥哥說:“小妹妹,你要不要去看電影呀,現在最新有一個新的電影要上映了,你想去嗎?”我說:“好的呀!明天什么時候呢?”哥哥說:“明天還不知道幾點呢?”我說:“那你到時通知我。”

就這樣,我們相約第二天去看電影。誰知道,第二天,我整整在家里等了一天哥哥的音訊,結果,哥哥變得杳無音信,害我空歡喜一場。我真是失望至極!媽媽看到我一副沮喪的樣子,就勸我道:“哥哥,可能很忙,現在他讀初三了,馬上要中考了,可能沒時間。”我想了想,也許是吧!可是,過了好幾天,我心里還是很糾結。為什么哥哥要食言呢?即便是沒有時間去看的話,總得和我說一下呀!太不負責任了。

哎!可是,我也沒有辦法。我只好去問哥哥:“哥哥,什么時候去看電影呀?”哥哥說:“現在我很忙,有很多作業要做。”我說:“哦!”然后,我就沒纏著哥哥了。想想也是的,這么緊要的關頭,我怎么好去打擾他呢?

篇3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篇4

眼鏡哥并不戴眼鏡,而是光明眼鏡店的老板。我們都稱他為胡哥。胡哥皮膚白皙,個頭中等,眼睛不大,但有神,如世人所說“小眼睛,大智慧”。十年前,高考落榜的胡哥,不安于現狀,告別水鄉射陽,只身去了無錫打拼。八年前,他攜妻帶女,來到連襟

所在的小城,寫起了屬于他的創業史。

八年前春天的一個上午,春風和煦,艷陽高照。胡哥在學校北門旁選取了一個地點,擺起了地攤,賣起了太陽鏡。噼噼啪啪,一陣鞭炮向人宣告,眼鏡攤開張了。

胡哥的眼鏡攤雖不大,但品種不少,款式很新潮。因此,頗受我們這幫人歡迎。買與不買,我們都喜歡站在胡哥攤前,跟他侃大天。胡哥知道的東西真多,從他的嘴里,我們了解了許多從未聽說過的知識,特別是他在無錫打工的苦辣酸甜,常常讓我咂舌。

其實,胡哥在無錫混得不錯,老板讓做了領班,可胡哥總認為,跟人干得再好,也是月亮的角色,要想做個太陽的角色,非得自己干不行。

為了當好太陽的角色,胡哥做事很用心用力,他了解我們這幫人的審美心理,更是揣摩透了眼鏡行情。天氣暖了,胡哥眼鏡攤的上方撐起了一把大的油布傘,還總是把陰涼讓給顧客,而他自己卻一任太陽曬。他說,顧客涼爽了,自己的心里就不熱。

胡哥生意很是紅火,上學或放學時,他的眼鏡攤前總是圍滿了人。用胡哥自己的話說,生意馬馬虎虎,小日子將就過。

五年前,生意不錯的胡哥的心又不安分了。在學校的門外,他租了一間平房,開起了眼鏡店,取名為“益友眼鏡店”。

眼鏡店正式營業后,胡哥真正成了一輪太陽。他確立的經營理念是:讓明亮滲透進顧客的心里。為此,他與顧客約法三章:不適合的換,不中意的退,有損傷的賠。胡哥不只是服務態度好,眼鏡更是物有所值。

胡哥的眼鏡店口碑越來越來好,影響越來越大,找他配眼鏡、修眼鏡的,一天比一天多,有鄉下進城辦事的,有市區專程趕來的,還有幾十里開外的另一個行政區的。

一個周末,我陪死黨去胡哥那里修眼鏡,一看店里擠滿了人,死黨輕聲對我說:“明天再來吧。”胡哥聽了說:“先急后緩,來,看看什么原因?”

胡哥把修好的眼鏡遞了過來,歉疚地說:“有問題就來。”死黨說:“謝謝啊。”胡哥則說:“我得謝謝你啊,兄弟!”

因為整天忙于學業,我一年多沒有見到胡哥了,聽死黨說,似乎生就一顆不滿足于現狀的心的胡哥,心地更大了,他在東方家園買了門面房,開了光明眼鏡連鎖店。

哇塞,你真行啊,胡哥!

點評本文為記敘文。

篇5

【關鍵詞】元代;袁桷;詩歌

現存袁桷的詩歌著作《清容居士集》五十卷,其中詩歌有十四卷(卷三至卷十六),存詩1507首。卷首無序,卷末無跋及附錄,詩文中有不少純為應酬文字,無病,無多大社會意義。但其詩歌也有不少實現了他的詩歌理論主張,取得一定的藝術成就。清人翁方綱在與元代詩人比較后言:“袁伯長才氣,在趙子昂之上。伯長,敘次風土及工,不減唐人。馬伯庸詩,亦極展才氣。然較之袁伯長,覺邊幅稍單窘矣。”翁方綱此言表明他認為袁桷詩歌學習唐人神似,比趙孟栿、馬常祖等人還有勝出之處,不僅點明了袁桷詩歌特點,也注意到其詩歌的價值。

袁桷《清容居士集》中詩歌部分按體裁收入詩歌,體裁多樣,還有六言詩,可以看出他在詩歌領域所進行的嘗試。他在詩歌創作上實現了他“詞華近輕歷,風雅近黃初”的詩學主張。

作為一名館閣文人,他的文名大于詩名。清人顧嗣立在《元詩選》初集的袁桷傳略中說:“元興,承金宋之季,……袁伯長從而和之而詩學又為之一變,于是虞、楊、范、揭一時并起,至治、延佑之間。”這個評價很準確、精辟。這就是館閣詩人袁桷在南北方詩人“統一”過程中的地位和評價。作為一個館閣詩人,其詩歌題材頗為廣泛。具體包括題畫詩、送別詩、邊塞詩、閨怨詩、山水田園、詠物詩等等,其題畫詩已經有專門論文論述,不做贅述。

袁桷的送別詩也占很大比例,交往的人頗為多,其中有同鄉同輩,有后輩晚生,同僚、僧人、道士,畫家等等,其送別詩多為應酬之作,但也不乏蘊含真情實感之作,多善于鋪陳,借景抒情,風格委婉含蓄,內蘊深厚。如他與張留孫道士的交往,張留孫在元朝宮廷很受重視,地位很高,袁桷作為后生晚輩及其下屬對他都及為尊重。張留孫每次從大都回龍虎山,袁桷都會作詩文送行。如其《送孫道士歸航》:“送雁南飛十五年,朔方風吹雪上華巔。梨花的疑蝴蝶,燕子深深似杜鵑。東野先生愁外句,西湖處士夢中緣。抱琴獨去知無奈,一棹春江水拍天。”

袁桷的邊塞詩也在他的詩歌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邊塞詩或描寫邊塞奇瑰、險要的風光,或表現詩人恬淡平和的心境,意境淡遠渾融,詩風接近于盛唐某些詩人,但又缺乏邊塞詩所具有的壯偉、雄奇和陽剛之美的盛唐氣象。如其《上京雜詠十首》其三:“天闕虛無里,城低納遠山。白榆迷雁塞,青草補龍灣。市族家家近,官清日日閑。重游深問俗,漸恨鬢毛斑。”

此詩前四句描寫邊塞風景,對景物的刻畫筆力甚健,“隨物賦行”,又超越物象。其中運用“納”“迷”“補”幾個動詞將景物寫活,富有生氣。后四句轉入抒情,感慨之余,對自己“鬢無斑”發出感嘆。但詩中所抒發的感慨,缺乏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但這樣一種淡雅平和的詩風,確乎可作為“雅正”的標本,對于繼之而起的“四家詩”等延佑詩人來說,無疑是很有影響力的。

其中詩歌中閨怨詩非常少,閨怨從漢魏古詩開始,就已經成為后世詩歌中主要的題材之一。《清容居士集》中收有《上都楊節婦》《楊節婦傳》《孔節婦表門》等等,其閨怨詩有描寫婦女孤獨寂寞之情,有的則寫節婦或比自己,語義雙關,感情真摯。如其《楊節婦傳》:“鳳簫吹徹碧云天,眼見孤凰淚欲穿。回首春風三十載,槐花如玉柳如棉。”天邊鳳簫聲響徹云霄,但只能看到凰鳥飛來,怎能不讓人流淚傷悲,鳳鳥不知何方比喻女子獨處深閨的孤獨、寂寞之情,后兩句則回首往日生活的美好,前后對比,不言悲而悲情已出,含蓄而不乏韻味。

他的山水田園詩是其中較有特色的一種題材,王琳的《元代山水詩述略》首先提到元代山水詩題材的拓展,風格的拓展,他的山水田園詩較多與題畫詩、邊塞詩交融在一起。如其《夕佳亭》:“赤云下平田,層巒紫光凝。疏鐘息萬籟,晴湖凈奩冰。倦翮戢已棲,游云淡相承。吹簫者誰子,空林起孤燈。”這首詩描寫了一個晴朗冬日傍晚的場景,夕陽余暉下,層層疊疊的山巒上紫氣凝結,湖面已結了一層冰,好像梳妝鏡一般,這是遠處傳來陣陣鐘聲,鳥兒回巢,孤寂的林中只有孤燈相伴。一派恬靜淡然的感覺,又充滿禪意。淡淡如水的語言中流淌著靈動,獨具特色。

他的詠物詩也很有特色,多通過詠物闡述哲理或寄托心志,如其《舟中雜詠十首》其一詩歌表面歌詠清潔高雅之花,實則內蘊深厚。詩人在宦海生涯中身不由己,頗具深意。最后兩句啟人深思,耐人尋味。

綜觀袁桷的詩文《清容居士集》五十卷數量巨大,風格多樣,不少純為交往應酬之作,沒有多大意義。但作為一個館閣文人,也不乏一些佳作,他還將三次上京所寫的詩結集,尤其十其中《開平第二集》中的《上京雜詠十首》,使得詠上京詩得到了發展,不僅擴大了詩歌題材,也為元代“問題集詠”提供了范例。

詩歌風格多樣,主要體現為含蓄蘊藉和恬淡自然兩種,他的詩歌一部分宗漢魏,但缺乏那種源于社會深層的另人感蕩的力量,體現為含蓄而深婉有致的特點。他的許多近體詩大部分寫的清雅自然,不乏遠致。意境淡遠渾融,表現詩人恬淡平和的心境。尤其是其中的山水田園之作表現為這種風格。

袁桷的詩歌成就正如《四庫全書總目》評曰:“其詩歌俊邁高華,造語亦多工煉,卓然能自成一家。”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有待進一步挖掘。

參考文獻

[1]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2]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四部叢書刊編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

篇6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

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廉潔自律三個我:從我做起,對我監督,向我看齊。

勤善是立身之本,勤勉是立業之本,勤儉是立家之本,勤廉是立德之本。

生前博得萬民愛,不喚清風自然來。

蓮,因潔而尊;人,因廉而正。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認認真真工作,老老實實做人。

篇7

一、“煉字”

煉字就是錘煉詞語,指詩人經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庫中挑選出最貼切、最精確、最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寫事物或表情達意。分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所深藏的感情,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達效果。一般說來,煉字主要是錘煉動詞、形容詞,有時也要注意副詞、數量詞和疊詞的錘煉。推究“煉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談論,要放在詩句中,結合全詩的內容或語句的表意來分析。具體思路是?釋字(先解釋該字在詩句中的意思,無法解釋時指出詞性)?釋句(把該字放入語句中描述景象)?關鍵是點出該字的效果。【用什么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情感】注意內容效果指人、景、物的特點,寫景句注意營造意境、奠定感情基調方面的效果

例題:江間作四首(其三)潘大臨

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參考答案】“拳”形象地表現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出鴻雁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二、煉句

詩歌語言除講究煉字外,還講究煉句。古人在煉句上的功夫不亞于煉字。“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他們在煉句上是多么嘔心瀝血、苦心經營,也因此寫出了許多佳句。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等,至今膾炙人口。鑒賞煉句,就是抓住詩歌中關鍵的句子進行品味,分析其在全詩的結構、表情達意、升華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一)“煉句”的考查形式:

1. 賞析某句或某聯的妙處。

思路:①解釋該句或該聯的含意(語境義)②指出該句或該聯運用的手法及內容效果。③指出它在煉字方面的特點(找出傳神的字)及內容效果。④根據該句在全詩中的位置分析其對全詩所起的結構作用。寫出表達的情感,點出其對表達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2. 從情與景、動與靜、虛與實的角度賞析某句或某聯。

思路:①明確情與景或動與靜、或虛與實的關系。②結合詩句解釋何景、何情或何處為動、何處為靜,何處為虛、何處為實。③答出動靜、虛實的效果(內容、情感)

(二)例題

例1:初見嵩山

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

鑒賞“數峰清瘦出云來”的妙處。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積云中突現,基于這種觀感,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語新奇;一個“出”字,作者運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賦予山峰動感,使山峰與云層形成了尖聳與廣闊、躍動與靜態相結合的畫面。②“清瘦”表現了作者清高獨立、人格堅守的精神氣質。

例2:江行

(宋)嚴羽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離家今幾宿,厭聽棹歌聲。

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

[答案]詩歌頷聯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雪“殘”、雁“斷”、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詩人的羈旅之情、思鄉之感。

三、詩眼

古人作詩,喜設詩眼,善設詩眼。“詩之有眼,猶人之有目也。”所謂“詩眼”是詩中運用的意旨最開拓、表現力最強的字詞或句子,是讀者洞察詩詞旨趣的窗口。從高考命題形式來看,有的讓先找出“詩眼”然后分析,有的是指出“詩眼”要求分析。尋找和斷定詩眼,要注意詞語或語句的以下特征:一是統攝全篇的情調,二是深化詩句的意境,三是集中體現作者感情。分析“詩眼”要著眼全篇,結合詩歌的內容,看怎樣強化詩歌的情調氛圍,如何體現詩歌的思想主旨。

“詩眼”一是詩中最能體現意旨的詞句;二是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

答題模板:詩眼是――――意思是――――具體內容是(分析全詩)

日暮倚仗水邊[金]王寂

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入絲。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

而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蒼顏華發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慢遲。

【注】①此詩為王寂被貶官至河南蔡州時所作。此詩的詩眼是哪個詞?并分析

篇8

論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討李商隱的詩歌創作是融合了無數前人的精華,又有所個人創造和豐富過程,來理解李商隱的詩歌的審美觀和詩歌風格,體會詩的藝術形式不斷進步完善的過程。

李商隱詩歌風格和詩學審美觀在晚唐時期居于較為重要的地位,朱鶴齡《李義山集箋注·序》以“沉博絕麗”評價李商隱詩歌風格。鄒尊興《唐宋詩學論稿》以“兼百書,融殊流,勿隱于偏巧”評價李商隱的詩歌審美觀。這種詩歌風格和詩學審美觀是和他學習吸取前人的成果而加以創造分不開的。李商隱在詩歌創作上是有其高遠正確的指導思想的。他在《上崔華州書》中說:“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意分出其下哉。”他不同意詩文之道必出于孔子說法,以為除儒家經典之外,還有許多經典,而各種著作都有其獨到的思想和藝術特色。透露出他對優秀文化遺產兼收并蓄,擇善而從的科學態度。在《獻侍郎拒鹿公告》中說“我朝以來,此道盛,皆陷于偏巧,罕或兼材,枕石漱流,則尚枯搞寂寞之句,攀鱗附翼,則物于驕奢艷佚之篇;推李杜則恕刺居多,效沈宋則綺糜為其。”李商隱認為詩歌創作既不要“推李杜則恕刺居多”的偏于內容,專注指責時弊,忽視詩歌藝術美,又不要“效沈宋則綺糜為甚”的講究藝術形式,過于追求格式詞藻,忽視詩歌思想內容,而要“兼材”,思想和藝術形式并重。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履行的。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詩經》,一直為我國古代詩人們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由于著眼的方面及大小不同,故各人從中取得的作用價值也頗為殊異。李商隱是對《詩經》中比、興等修辭手段給予創造性發展的一位詩人。他把原來用于個別詩句的比、興材料,擴大聯綴為一組完整的形象,構成全篇詩歌藝術境界的基礎,造成含蓄深遠而叫人玩索不已的藝術效果。《流鶯》一首詩中字面寫的是流鶯,實際上是詩人身世的自我表白。“流鶯漂蕩”,象征著詩人一生的漂泊無依。“巧嗽”有“意”,指文才兼抱負;“佳期”“未必”,喻理想難酬現。風寒露冷,暗示政治生活中的風波;千門萬戶,仿佛官僚集團間的分派。結尾點明自己與流鶯同病相憐,在偌大的皇城里找不到一塊棲身之地。整首詩句句是實寫,句句有寓意,人和物完全交融為一體。“流鶯”在這里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比喻,而是一組包含著復雜意念情趣的生活形象,是一首完全的詩。

儒家思想給詩人的詩歌創作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長詩(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在總結唐王朝盛衰演變的歷史時,把問題的關鍵概括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把統治者個人的品質看作決定歷史的根本,這種“賢人政治”的主張是直接來自儒家思想體系。在(贈送前劉王經映三十四韻》一詩,對唐王朝的復興儒學大加贊揚,但另一方面他又對“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的傳統教條產生懷疑,大膽提出“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的質問,下筆做文章“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很有那么一點“離經叛道”的味道。這種矛盾和他生活的風雨飄搖年代,光憑儒家經書上那套陳腐的說教,不能解決國計民生的實際問題有關。

李商隱的世界觀里也存有不少佛、老兩家的影響。他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中說:“冥寞之間,杳忽之內,虛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將歸生于形,歸形于氣,漠然其不識,浩然其無端,則雖有優喜悲歡,而亦勿用于其間矣。”把世界、人生的本源歸結為一個“虛”字,認為萬事萬物從虛無中來,最終又回到虛無中去,這分明是佛、老哲學的要諦。這種虛無主義的人生觀給他的作品蓋上一層悲觀主義的陰影,使它們失去早一時期唐代詩歌特有的那種明朗豪邁的風格,而染有濃厚的感傷、頹廢情調。“回頭問殘照,殘照更空虛。”(見《模花》詩)一片遲暮淪落之感,特別明顯地滲透在他感懷身世的抒情詩里。

受《楚辭》及魏晉文人曹植、阮籍某些詩歌的影響,李商隱吸取了“曲折見意”、“回環復沓”的表現手法。在詩《回中牡丹》第二首中,一開頭運用提筆振起全文,僻開牡丹,先寫榴花。因為榴花晚開,趕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她。其實早開早落,更覺愁人,而遲開未必可悲。“玉盤”句是花含雨,“錦瑟”句是雨打花,這該是多么愁楚!而牡丹既為雨所敗,花事闌珊,萬里陰履,頓非舊圃,一春生氣,都有己成空。從牡丹零落寫到整個人事的變化,把“愁人”推向頂峰。而結尾卻又峰回路轉,出以反筆。

舞罷歸來,美人回顧,好象粉態猶新。言外之意是今天的零落還不算什么,他年的摧殘,將遠甚今日。從時間上說,由“今朝”到他日。從地區說,由長安寫到安定。從詠物說,由榴花引起牡丹。從牡丹零落的比譬和鋪寫說,有“玉盤”之淚和“錦瑟”之“弦”。從感慨的復雜迷茫說,由未必愁襯出更可愁,再從暫時的不算闌珊引出前途的更為凄瑟。李商隱用自擅長象征和隱喻手法,形成一種情思綿邀、深曲密麗的藝術風格,把“曲折見意”、“回環復沓”的手法發展到了極致。

李商隱以前的唐代詩人的風格,他都有所借鑒。他吸取前輩之長,像李白之飄逸,王昌齡之深閨、善于變化,劉禹錫之清新、曲折見意,高適、岑參之豪邁、高昂,甚至也吸收了“大歷十才子”中部分詩人從平易中見精微的某些可取之處。如《海上》后來大量運用神話詩之始,《公子》開后來詠史以諷刺朝政之始。如《溺岸》冷眼描述而不著褒貶,《華岳上題西王母廟》一唱三嘆、余味悠然。它們共同反映了詩人沉博絕麗的詩歌風格,風神搖曳、往復從容,淡宕韻味中表現了兀然巋然,不屈不媚的挺拔情調,精微的詩律,迷茫的意境,縈回曲折、綿邀的特色。

這里面有幾位詩人,對李商隱影響極大。宋葉少蘊評說:“唐人學老杜,唯商隱一個而已。雖未盡造其妙,然精密華麗,亦自得其仿佛。”(《石林詩話》)朱自請說他:“集中力量在律詩上,用典精巧,對偶整切,但李學杜、韓,器局較大;他的詩有些實在是政治的譬喻,實在事感時傷事之作。”(《經點常談》)從李商隱詩的審美特征中,可以看到他對杜甫沉重,韓愈奇崛險特、光怪陸離,李賀的奇峭詭橘、綺麗以及“埋沒意緒”手法的繼承和發展。

李商隱中期的詩作接受杜甫沉郁頓挫的傳統,汲取其軒昂渾鍵的體勢,而又吸收了中唐許渾詩律中圓熟挺拔的優長,寫出了《安定城樓》和《過伊仆射舊宅》、《贈別前蔚州契芯使君》等詩。李商隱的后期,政治上受到更多的打擊,家庭遭遇到更大的不幸,飄蓬流轉,心情愈益消沉,因而表現在他的詩篇中的蒼茫色彩就更為加深。他在桂管作幕一段時期的詩,吸引了韓愈風格中光怪陸離的色彩的一面。與此同時,他還汲取了杜甫《秦州雜詩》五律的蒼茫凝重風格,加以融合。如“土宜悲坎井,天怒識雷霆”。

(《酬令狐郎中見寄》),“虎箭驚膚毒,魚鉤刺骨”(《異俗》)等等,善于把遠方景物的肖森情境和仕途堰賽的失意情懷交織起來,突出其晦冥肖瑟的一面。在樟州時,他更頻頻向往和摩攣杜甫的蜀中詩作,從而有助于積極師承杜甫的風格。如《籌筆驟》一詩表現了詩人學杜所達到的高峰。詩中開頭二句,筆勢雄超。眼前情景,突兀如見。極力推崇諸葛亮的不朽。即使風云千古,垂相的功業赫赫猶存。然而想有到的是三、四兩句陡轉,寫后主之降、宕一閑筆,為諸葛亮無補蜀國的大業致慨。五句在肯定無愧于管樂之才后,忽又再一次轉折,引出諸葛亮的失敗。最后宕開筆勢,從起句當前所見的籌筆釋,推想到他年此地。千百年后,經過錦城的人們,一定還會因吟起《梁父》而心懷遺恨。抑揚轉折中使人一唱三嘆。何掉評《籌筆騷》云:“沉郁頓挫,絕似少陵。”(《義門讀書記·李義山詩》)

篇9

世界無煙日詩歌少年不知煙滋味,

愛也抽抽恨也抽抽。

青春一去不回頭,

只留青煙在眉頭。

身也悠悠心也憂憂。

他人眼神何堪愁,

欲說還休,

只道戒煙在心頭,

家人健康我做頭。

世界無煙日戒煙詩歌1【戒煙詩】

煙槍即炮槍,

自打自受傷,

多少英雄漢,

彈死在高床。

世界無煙日戒煙詩歌2【戒煙歌】

紙煙紙煙,

害人真不淺,

精神腦筋損傷勝鴉片,

勸同胞快戒紙煙,

紙煙不吸名譽雙全,

誰人敢輕賤。

世界無煙日戒煙詩歌3【戒煙聯】

除惡習精神爽氣,

掃煙塵益壽延年。

吸煙有害,

花錢買病,

飲茶有益,

醒腦提神。

世界無煙日戒煙詩歌4【戒煙謠】

洋煙開花嘴朝天,

我勸小郎莫吹煙,

吹了銀錢是小事,

黃皮寡瘦不新鮮。

洋煙開花嘴啄啄,

吹上洋煙不奈何。

篇10

1、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2、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3、在所有的批評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4、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5、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布萊克

6、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7、每一美特斯邦威官方網站點滴的進展都是緩慢而艱巨的,一個人一次只能著手解決一項有限的目標。——貝弗里奇

8、公道安排時間,就即是節約時間。——培根

9、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0、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11、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12、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

13、應當仔細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羅曼羅蘭

14、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15、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1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17、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18、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19、我們若要生活,就該為自己建造一種布滿感受、思考和行動的時鐘,用它來代替這個枯燥、單調、以愁悶來抹殺心靈,帶有責備意味和冷冷地滴答著的時間。——高爾基

20、時間是偉大的導師。——伯克

2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2、人的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巴爾扎克

23、從不浪費時間的人,沒有工夫抱怨時間不夠。____杰弗遜

24、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25、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26、歲去弦吐箭。

27、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8、不饜飫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

29、勿謂寸陰短,既過難再獲。勿謂一絲微,既紹難再白。

30、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

31、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32、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33、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麥金西

34、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35、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36、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37、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38、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歌德

39、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40、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

4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4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43、任何節約回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馬克思

44、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4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46、時間是一個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局來。——卓別林

47、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

48、時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稱;身而言,有幼壯艾之期。

49、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50、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往了的鐘點。——拜倫

51、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歌德

52、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____歌德

53、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展的地盤。——馬克思

54、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達爾文

5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和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56、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58、花兒還有重開日,人生沒有再少年。

59、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6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