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對聯范文

時間:2023-03-28 22:03: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習對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習對聯

篇1

上聯:學如黃鶴習如鵲

下聯:勤如羽翼奮如翅

上聯:學海,讓我們游泳

下聯:書林,讓我們欣賞

上聯:胸中萬卷風雷動

下聯:無端直奔筆下來

上聯:書中只有黃金屋

下聯:書中自有顏如玉

上聯:書山有路勤為徑

下聯:學海無涯苦作舟

上聯:玉不琢不成器

下聯:人不學不知道

上聯:學優才贍憑修練

下聯:海闊天空任展為

上聯:業精于勤,荒于嬉

下聯:行成于思,毀于隨

上聯:書到用時方恨少

下聯:學富五車不為多

上聯:天資聰穎慧根尚在

下聯:生性懶惰才智枉存

上聯:探勝拾微,游學海

下聯:攀高揭秘,矢志越書山

上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下聯: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

上聯:自學好學勤學學而自用

下聯:無思厭思廢思思而無功

上聯:悠悠書香情,絲絲沁我心

下聯:漫漫學海路,步步催我行

上聯:胸懷祖國務實文化基礎攀登科學高峰

下聯:放眼全球錘煉思想品德服務人民大眾

上聯:懶惰厭學難成器

下聯:勤奮博學出狀元

上聯:努力拼搏,今朝汗灑書本

下聯:沖刺飛躍,明日笑映容顏

上聯:胸中萬卷風雷動

下聯:無端直奔筆下來

上聯:書到用時方恨少

下聯:學富五車不為多

上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下聯: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

上聯:身體好,學習好,品質更須好

下聯:做題難,練字難,用功都不難

上聯:業精于勤,荒于嬉

下聯:行成于思,毀于隨

上聯:好好學習

下聯:天天向上

上聯:謙虛受益人生處處有陽光

下聯:滿盈招損生命天天皆陰霾

上聯:話雖未到口邊,三思更好

下聯:事縱放行心下,再慎何妨

上聯:爭三好勤奮學習全面發展德智體

下聯:建四化鉆研科技努力攀登高精尖

上聯:探勝拾微,游學海

下聯:攀高揭秘,矢志越書山

上聯:悠悠書香情,絲絲沁我心

下聯:漫漫學海路,步步催我行

上聯:學優才贍憑修練

下聯:海闊天空任展為

上聯:胸懷祖國務實文化基礎攀登科學高峰

下聯:放眼全球錘煉思想品德服務人民大眾

上聯:打開科學大門,激活創新理念

下聯:掌握學科基礎,攀登思辯尖端

上聯:黑發不知勤學早

下聯:白首方悔讀書遲

上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聯: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上聯:立志當懷虎膽

下聯:求知莫畏羊腸

上聯:學海,讓我們游泳

下聯:書林,讓我們欣賞

上聯:你的心,在書林中

下聯:我的腦,在學海中

上聯:書中只有黃金屋

下聯:書中自有顏如玉

上聯:歲歲致富歲歲富

下聯:年年迎新年年新

上聯:書山有路勤為徑

下聯:學海無涯苦作舟

上聯:寶劍鋒從磨礪出

下聯:梅花香自苦寒來

上聯:玉不琢不成器

下聯:人不學不知道

上聯:學如黃鶴習如鵲

下聯:勤如羽翼奮如翅

上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上聯:故作軒窗掩蒼翠

下聯:要將弦誦答潺湲

上聯:天資聰穎慧根尚在

下聯:生性懶惰才智枉存

篇2

1. 上聯:打開科學大門,激活創新理念

下聯:掌握學科基礎,攀登思辯尖端

2. 上聯:黑發不知勤學早

下聯:白首方悔讀書遲

3. 上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聯: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4. 上聯:立志當懷虎膽

下聯:求知莫畏羊腸

5. 上聯:學海,讓我們游泳

下聯:書林,讓我們欣賞

6. 上聯:胸中萬卷風雷動

下聯:無端直奔筆下來

7. 上聯:書中只有黃金屋

下聯:書中自有顏如玉

8. 上聯:書山有路勤為徑

下聯:學海無涯苦作舟

9. 上聯:書到用時方恨少

下聯:學富五車不為多

10. 上聯:天資聰穎慧根尚在

下聯:生性懶惰才智枉存

11. 上聯:探勝拾微,游學海

下聯:攀高揭秘,矢志越書山

12. 上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下聯: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

13. 上聯:自學好學勤學學而自用

下聯:無思厭思廢思思而無功

14. 上聯:悠悠書香情,絲絲沁我心

下聯:漫漫學海路,步步催我行

15. 上聯:胸懷祖國務實文化基礎攀登科學高峰

下聯:放眼全球錘煉思想品德服務人民大眾

16. 上聯:懶惰厭學難成器

下聯:勤奮博學出狀元

17. 上聯:努力拼搏,今朝汗灑書本

下聯:沖刺飛躍,明日笑映容顏

18. 上聯:胸中萬卷風雷動

下聯:無端直奔筆下來

19. 上聯:書到用時方恨少

下聯:學富五車不為多

篇3

上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

下聯: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上聯:好山水游 其人多壽

下聯:有詩書氣 生子必才

上聯:學如不及 業精于勤

下聯:勤能補拙 儉以養廉

上聯:積文十篋 可謂備矣

下聯:讀賦千首 乃能為之

上聯:青春未老 秉燭破夜

下聯:年華正茂 聞雞起舞

上聯:喜有兩眼明 多交益友

下聯:恨無十年暇 盡讀其書

上聯:古今多少世家無非積德

下聯:天下幾多圣賢還是讀書

上聯:開卷有益 知識就是力量

下聯:自強不息 光陰貴于黃金

上聯:萬卷詩書四時苦讀一朝悟

下聯:十年寒窗三鼓燈火五更明

上聯:讀書好經商亦好學好更好

下聯:創業難守成亦難知難不難

上聯:愛書讀書 書中自有大世界

下聯:壘階登階 階上即是新高峰

上聯:勤為小徑 攀書峰必自有路

下聯:苦作大舸 筏學海豈怕無邊

上聯:何物動人 二月杏花八月桂

下聯:有誰催我 三更燈火五更雞

上聯:世上幾百歲舊家 無非積德

下聯:天下第一件好事 還是讀書

上聯: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上聯:咬成幾句有用書 可以充饑

下聯:養培數竿新生竹 直似兒孫

上聯:茍有恒 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聯:最無益 怎可一日曝十日寒

上聯:書如長梯 送我步履知識峰巔

下聯:學是航船 帶人神游真理海洋

上聯:古往今來 百代世家無非積德

下聯:天上人間 第一商品還是讀書

上聯:積德萬本讀先世之流風心存繼往

下聯:凌云立志振后起之家法意在開來

上聯:探勝拾微,游學海

下聯:攀高揭秘,矢志越書山

上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下聯: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

上聯:自學好學勤學學而自用

下聯:無思厭思廢思思而無功

上聯:悠悠書香情,絲絲沁我心

下聯:漫漫學海路,步步催我行

上聯:胸懷祖國務實文化基礎攀登科學高峰

下聯:放眼全球錘煉思想品德服務人民大眾

篇4

關鍵詞:隊列隊形練習;學生個性;意志品質

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以及部分家長對子女的過分疼愛,甚至溺愛,使部分學生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不良習慣以及自私、依賴、拘謹、膽怯等個性品質中的缺陷,而隊列隊形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加強組織紀律性以及團隊精神,逐步培養吃苦耐勞、勇敢頑強、果斷剛毅的品質。

一、研究方法

1.采用實踐法。通過精心準備,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練習的培訓,使其能夠運用口令來指揮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練習。在隊列隊形練習過程中,每班分成四大組,每節課都有四名學生負責隊列隊形練習。教師負責評分與點評。

2.采用體育統計學的方法。

3.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卷286份,回收279份,回收率97.6%,其中有效問卷為278份,有效率為99.6%。

二、研究對象

我校高二年級全體男同學及高一(1)(2)(3)班。

三、對學生隊列隊形練習情況的調查表

1.通過組織隊列隊形練習,你的組織,調動隊伍的能力是否提高?( )

A.有 B.沒有 C.無所謂

2.通過組織隊列隊形練習,你的自信心是否提高?( )

A.有 B.沒有 C.無所謂

3.通過組織隊列隊形練習,你的自制力是否提高?( )

A.有 B.沒有 C.無所謂

4.通過組織隊列隊形練習,你的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的團隊精神是否提高?( )

A.有 B.沒有 C.無所謂

5.通過組織隊列隊形練習,能否鍛煉你鎮定、果斷、勇敢、頑強的優良品質?( )

A.有 B.沒有 C.無所謂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從表1的統計結果表明,實驗班的學生通過自己組織隊列隊形練習,有170人認為自己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占總數的61.2%。有44人選擇了沒有,占總數的15.8%。有64人選擇了無所謂,占總數的23%。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認為通過自身直接參與,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組織、管理隊伍的能力,同時也是顯示自己能力和展示自己風采的一個舞臺。但也有少部分學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從表2的統計結果表明,實驗班的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通過組織隊列隊形練習,有46.8%的實驗班學生(130人)認為自己的自信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強,有19.8%的學生(55人)認為自信心沒有得到提高,有33.4%的學生(93人)認為無所謂。而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備自信心,只有自信、不怯懦的人才才有可能適應變革發展的社會。

從表3的統計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占52.5%)認為通過隊列隊形練習的組織與學習,自制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21.6%的學生認為沒有提高。有25.9%的學生覺得無所謂。而隊列隊形練習是根據中國人民《隊列條令》的動作要求而來的。因為在隊列隊形練習時,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精神飽滿、步伐整齊、動作一致,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從表4的統計結果表明,有166名學生(占59.7%)認為隊列隊形練習可以培養全體學生的團結、互相配合的團隊精神。有37名學生(占13.3%)認為沒有。有75名學生(占27%)持無所謂態度。實際上,隊列隊形練習沒有全體學生的配合,就不可能步伐一致。只有大家團結、協作才能達到整體的效果。

從表5的統計結果表明,有124名學生(占44.6%)認為隊列隊形練習能培養自己鎮定、果斷、勇敢、頑強的優良品質。有54名學生(占19.4%)認為不能。有100名學生(占36%)認為無所謂。而隊列隊形練習讓學生體會到了其嚴格性、嚴肅性及組織紀律,以此來鍛煉學生的頑強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實驗班的學生通過對課前隊列隊形練習的精心準備,隊列隊形練習中的認真實施,全體學生直接參與,經過隊列隊形練習的鍛煉以后,大部分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信心得到了增強。通過隊列隊形練習,大部分學生認識到要體現自身的價值與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的團隊精神是密不可分的,這樣才能有利于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通過隊列隊形練習,在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基礎上,培養了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養成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增強了責任感和自覺性。通過隊列隊形練習,大部分學生在克服困難的實踐中鍛煉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使自己的個性得到更為充分的發展。但在實踐過程中,也有少數學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參與,這需要我們認真做好少數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積極參與到這個實踐活動中來,為培養21世紀建設事業所需要的有健康個性的人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周紹忠,岑漢康.體育心理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體育統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鄭和鈞,鄧京華.高中生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李敏.學生人格培養指導.臺海出版社,1998.

篇5

Sun Weixi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迷戀網絡,這是學校、全社會和家庭共同關注的大問題,通過調查問卷,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走出迷毒,這是我們每個人思考的問題;也是急切要解決的問題。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are infatuated by network, which is a big problem concerned by school, society and family. Through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 is surprised. How to correctly guide students out of fan poison is the problem of us and also is the problem we eager to solve.

關鍵詞:大學生上網 調查問卷 分析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urf the Internet;questionnaire;analysis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9-0195-01

0引言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正以迅猛的速度發展和普及著大學生活,面對網絡所構建的豐富世界,當代大學生表現出了極高的認同度和參與熱情,多數大學生樹立了正確的網絡理念。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學生過度迷戀網絡,不知不覺沉溺其中,導致學習成績急劇下降,對學習失去信心。如何在分析其產生根源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引導對策,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1大學生迷戀網絡游戲的危害

1.1 它侵占了青少年的學習時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溺于網絡游戲,不僅浪費了無數父母的血汗錢,也白白耗費了自己本應用于學習的時間和精力。

1.2 侵蝕社會的道德水準。大量內容低級、荒誕、裸地鼓吹利己主義、冷血拜金主義的網絡游戲內容,正在對沉迷其中、正處在世界觀形成關鍵階段的青少年散布精神污染,使他們失去理想,失去道德感,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失去做人的起碼準則。

1.3 降低了青少年的社會責任能力。不諳世事的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網絡,就大大減少了社會交往和增加社會知識的機會,其意志、品質、自制力、交往能力變得更加脆弱,社會責任感也更加淡薄。

1.4 損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大量課間甚至上課時間用于上網,占用了必要的運動時間,降低了青少年的健康水準。更可怕的是,科學研究表明:沉迷于網絡游戲和沉迷于物質對人的神經系統的損害極其相似。當今網絡游戲的內容,就是不折不扣的“精神”。

1.5 網絡游戲在更大程度上引發了犯罪,淡化了家庭關系,以及學校和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更為惡劣的是,網絡游戲開發商還在加緊吸收一些我們最優秀的軟件工程師以開發出更加“好玩”(換句話說更容易讓人上癮的)游戲來。這些優秀的軟件工程師本來可以去創造真正有利于社會的知識,現在他們卻被用來制造更具有毀滅性的“武器”(游戲),進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迷戀上網絡游戲。這對于網絡游戲開發商當然是一種良性循環,但對于我們國家的未來卻是一個惡得不能再惡的惡性循環。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網絡游戲正在與國家展開一場人才的爭奪戰。

2針對迷戀上網的大學生調查問卷

2.1 調查問卷分析針對在我校各個年級的調查問卷發現,年級越高,上網率越大:下面是問卷個別同學的對話,也可能是每個學生的每天的生活習慣,我每天都想上去看看,總覺得一天不上網就好像有什么事情沒有做,可是一旦上去就不想下來,哪還管它上不上課。我現在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周周末或者第二天沒課就一定會去包宿。當然白天一有時間也去,有時課都不上,因為我的隊友還等著我升級呢。我寢室里有電腦,而且寢室只有兩個人,上網很方便,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玩一會兒,有時玩的興起索性就不去上課了。

2.2 上網的花費大學生“網迷”上網所付出的代價不僅僅指時間和精力上的,還包括經濟上的。一方面是由于上網頻率高、時間長,花費必然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供給,因而這筆支出相對于他們的支付能力來說往往是不容小視的。我把家里給我的學費都用來上網了,本來是想暫時用一點,等有了錢再補上,可是越用越多,也沒辦法補了,就不交了,畢業時再說吧。我宿舍里有電腦,每月的寬帶費用30元,隨便上不計時的。我也不太清楚,大概100多元吧,都是從生活費里省的,沒有別的辦法,“自食其力”唄。

2.3 上網都是在干些什么?網絡的功能多種多樣,大學生“網迷”們上網不是只進行一項活動,有的是以一項活動為主,有的是以幾項活動為主。看電影、聊天、瀏覽各種網站、玩邊鋒聯眾等等,網絡這么大有好多好玩的東西啊。玩網絡游戲,好多網絡游戲我都玩過,比如《傳奇》和《軒轅劍》,而現在我在玩《大話西游》。每天玩玩軒轅劍,玩累了再看看大慶信息港上的電影和連續劇。有同學在網上時再聊聊天,每天就這樣過的。

3大學生迷戀網絡的原因分析

3.1 與有關部門對大學生上網關注引導不夠有關互聯網已經走進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成為了大學生校園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學校的相關部門對大學生上網并不十分關注,不去正確引導大學生上網,不去教會學生鑒別網上事物的好壞。

3.2 與大學生好奇心、好勝心強,精力旺盛及對網上污染抵制能力差有關。大學生思想價值觀、世界觀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對外界誘惑和吸引力沒有抵制能力,導致有部分大學生迷戀網上游戲,一味沉溺于電腦娛樂徹夜不眠,難以自拔。更有甚者整天沉溺于網上黃色、賭博、恐怖暴力等內容,參與網上犯罪,傳播消極的網上文化。給其身心帶來極大的危害。

3.3 與校園文化生活不夠豐富有關“雙休日”及“五一”“十一”長假,使當代大學生課余時間越來越充足,而校園文化生活并未隨之豐富起來。校園文化生活內容單調,形式單一,參加范圍窄,這正好為大學生熱衷上網提供了時間上的條件。

3.4 學校應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協同公安部門、工商部門、衛生部門、文化部門加強對學校周邊網吧的整頓、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整頓衛生秩序,排除安全隱患。盡量杜絕24小時營業。學校加強宿舍管理,盡量避免學生在外面通宵上網。另外對網站也應加強管理,建立一些知識性較強,更能吸引學生注意的網站,堅決打擊非法、不健康的網站。

參考文獻:

[1]張再興.高校網絡思想教育工作的十年歷程和啟示[N].中國教育報,2005-11-30.

[2]王恩忠.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危害及防治對策[J].科技成果縱橫,2006,(2).

篇6

一、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吸引學生注意力

多媒體以豐富多彩的圖片、文字、聲音等信息,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多彩的世界,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給課堂練習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動力。例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時,這一單元主要是練習計算,但是一味的、單純的計算學生很容易疲勞。這時,我制作了精美的課件,首先從改變字體大小、顏色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再次,我通過各種數學小游戲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摘氣球”“登山”“投籃”“智力搶答”等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小游戲,使他們熱情高漲、興趣盎然;最后,豐富的圖片也使學生們興奮不已,雖然做了很多題,但仍樂此不倦。

二、化抽象為具體形象,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

當我們遇到用語言很難表達清楚,實物展示也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我們不妨試試多媒體教學。它能把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達的事情,通過圖片、文字、聲音等動態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使學生從中獲得直接、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例如,在教學“年、月、日的認識”后,學生和我交流時,問到什么是年、什么是月、什么是日。我突然一愣,這是一個課外知識,屬于課后拓展類型,很難用一句話來說清楚。這時,旁邊有個學生自告奮勇,給我們講了一個關于“年”的古老的傳說,說“年”是一種動物。怎么使學生科學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呢?這時,我想到了多媒體,利用多媒體把太陽、地球、月球搬上大屏幕,把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地球的自傳以及月球繞地球的轉動,通過flas形象的表達出來。學生通過動畫看明白了天體的運動和“年、月、日”的由來,迷信的傳說也不攻自破。

三、動畫演示,便于突破疑難問題

數學練習不僅僅是鞏固數學基礎知識、訓練學生解題技能的工具,還可以促進學生以思維為核心的智力發展。它是一種載體,具有思維方式、解題技巧、學習策略、創新意識等豐富的內涵。因此,在練習課上我們遇到疑難問題,憑空講解很難說清楚,這時我們也不妨利用多媒體來幫忙,運用動畫使一幅幅圖像“活”起來,清楚地表現出一個事件的過程,使疑難問題得到輕松解決。如在教學“圖形與位置”時,練習里涉及了一道這樣的題:左邊是一幅漂亮的情景圖,有小鳥、房子、小貓等,右邊畫了幾幅平面圖。問題是這幾幅平面圖哪些是小貓看到的,哪些是小鳥看到的?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學生對這道題卻不知所措。這時我制作了flas,把小鳥飛過屋頂拍照片的過程和小貓在路上拍照片的過程動態的展示出來,學生一下子就分辨出到底是誰看到的了。

四、分層設計練習,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

分層教學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尊重和開發。在以往的教學中,如果我們要進行課堂練習,往往是寫滿一黑板,然后讓學生去做。這樣使得做得快的學生等得不耐煩,很難做到分層練習。而在今天,教師利用多媒體把這些針對性練習進行細化,分成A組題、B組題和提高題,讓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練習,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特別使后進生學有所得,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自信心。同時,多媒體設計練習省時、省力,減少了粉塵的污染,使我們的教室更潔凈。

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優勢,但不是說用了多媒體就樣樣都好,它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形式、一個學習的工具。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1)有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件做得過于華麗,使數學課堂變成了圖片、動畫欣賞課,嘩眾取寵,華而不實,達不到學習知識的目的。(2)由于屏幕上的內容比較全面,有時我們就依賴于大屏幕,成了講解員,而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偏離了教具為教學服務的原則。

篇7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高效

如何讓數學課堂練習散發出新課程的氣息,進一步優化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理念下教師們所應該思考的問題。本人根據自身教學實踐及研究,淺談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幾點認識。

一、求新――提供新鮮的東西引起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學生的心理活動就會處于激活狀態,富有滿足感和愉悅感 ,從而積極性高漲,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我要學”的意識增強。這時,學生的被動學習將會轉變為主動求知,厭學情緒將會轉變為樂學欲望。因此,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創設新型的教學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學學科中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積極探索,大力倡導。在練習中也要體現一個“新”字。

1、題型新

教材中的題型設計,雖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就習題本身而言,練習形式比較單調。因此,在挖掘快樂因素上主要應在組織完成練習的形式和對習題處理方法上下功夫。可以根據兒童的好動、好勝、好表現的天性,讓學生“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得到快樂;讓學生“比”,使學生在競爭中不斷前進;讓學生“炫”,使學生在考別人中進步;讓學生“用”,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所以在創設題型時,要關注學生,讓他們快樂學習。如有些問題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有些習題用討論、爭議的方法更適合學生的口味,除此之外,在練習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還可以創設游戲性,娛樂性較強的數學游藝宮,腦筋轉轉彎、數學燈謎會,幸運大抽獎,看誰中狀元等練習。在一節課里,根據教學需要如果給學生恰到好處的創設一兩處快樂學習的激發點,就能克服學生厭學的心理障礙,使單調的數學習題趣味化和多樣化,真正起到優化教學的目的。這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并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

2、題材新

數學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文化。因此,數學練習設計要走出數學學科,讓學生去領略另外學科的精彩。設計時綜合學生所學科目,確立了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情景主題為背景,適時的穿插另外學科知識,豐富發展數學的內涵,讓學生學習數學學科以外的知識,從而領略數學的精彩。

二、求活――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保持興趣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靈活思維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表現在能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題目進行分析推理,從而獲得不同的結果。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開放式的課堂結構,需要教師設計出靈活性較大的練習題。

1、空間的靈活性。

我們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離開座位,教室的每個角落,每個同學都可以作為學生的練習場地與合作伙伴,也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與社會。作為自然科學基礎課的數學只有實現回歸自然,融入生活,教育的多向性目標才能實現。

2、 思維的靈活性

為了讓學生在解題時保持興趣,可給學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設計練習不管是練習內容的選取還是練習形式的呈現都應盡可能讓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給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造時空,激發并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三、求近――揭示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興趣

“生活味濃”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練習題的一個重要特點。我們應把生活實踐當做學生認識發展的活水,把數學習題與生活實踐緊密“鏈接”起來,讓學生在這些來自于實際的鮮活的數學事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是快樂的。如學生熟悉的校園、公園、衣服、電話機都可以成為習題的情境;學生喜聞樂見的“手心、手背”“石頭、剪子、布”等游戲也可以成為習題的內容。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有了更好的依托,又讓學生在自主選擇中增強了練習的樂趣,更多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不斷的實踐中,我捂出了這樣幾點:

1、 處理書上的練習,使之更加豐滿。

小學數學課本上的練多來源于生活,而這些生動活潑的內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顯得抽象而單板,如果教師能創造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還原和再創造,將數學練習融入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練習為我所用。

2、運用生活經驗,尋找練習材料。

篇8

【摘 要】對比練習是在設計練習時,通過形式、內容、方法等對比,引導學生抓聯系,辨差異,鞏固知識,豐富學生知識結構,深入反思,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本文試圖對新教材背景下的對比練習的設計策略作一探討。

關鍵詞 對比練習;設計策略

對比練習是在設計練習時,通過形式、內容、方法等對比,引導學生抓聯系,辨差異,鞏固知識,豐富學生知識結構,深入反思,從而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正同羅杰斯所認為的:有意義的學習遠不只是知識的簡單增加,而是一個人存在的每一部分都會與這種學習經驗相互貫穿,并導致其態度、個性及對未來的選擇方向發生變化。本文試圖對新教材背景下的對比練習的設計策略作一探討。

一、根據知識本質,設計內容對比

筆者認為三年級能夠發現“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大(或小),商也跟著變大(或小)”就可以了,但教師一般不愿就此滿足,希望得出“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或縮小)幾倍,商也隨著擴大(或縮小)幾倍”。筆者在聽9位教師教學該內容時,當大多數學生發現:“除數不變,被除數后面有1個0,商后面也有1個0,被除數后面有2個0,商后面也就有2個0,也就是說被除數后面有幾個0,商后面也有幾個0。”兩位教師對以上規律表示肯定;一位教師則主動出擊,在學生未發現時就積極引導學生達成此規律。其實,這是危險的,因為特殊情況下的正確結論并不具有普遍意義。如果加入30÷6,300÷6這樣的對比題,相信這樣可以豐富練習內容,制造認知沖突,避免不恰當的推而廣之,使學生充分體會到規律的本質。

二、根據信息特點,巧設方法對比

1.巧設特例,感悟相對與絕對

“四(1)班56人,一次數學測驗30位男生共得2730分,29位女生平均91分。這次測驗全班平均多少分?”

對于此題,老教材過來的學生很熟悉數量關系,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都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其實不然,你是否留意很是關鍵,面對此題,一位學生做成了2730÷30=91(分),91=91,得出這次測驗全班平均91分。好一個91=91,把偶然變成了必然,在絕對數量關系之外,可以有特殊數據下的相對巧妙方法。

2.巧設題眼,感悟局部與整體

整體大于局部。在數學上,思維方式比解題結果更重要,當然站在局部和整體不同高度思考問題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學生從第一個因數的個位開始思考,6×()積的個位是8呢?于是背誦口訣,逐個對照,從三六十八確定第一個因數個位為3,再考慮第一個因數的十位、百位,一一嘗試正確,皆大歡喜,自始至終,沒有發現用第一個因數與6的成積正好是1218,對逐位、局部的分析樂此不疲。設計這個題眼,就是要引導學生大處著眼,整體感知,樹立全局意識。

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確定呈現方式

同一個知識對象可以有多樣的載體予以呈現,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現實背景不同,為理解數學知識發生發展所需情景也不同,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確定對比練習的呈現方式。

1.要豐富視覺表象

教學二上學習用乘法解決問題,在基本練習后可以設計如下練習題:圖示一群4只蝴蝶,文字又飛來3群蝴蝶,現在一共有幾只蝴蝶?

不少學生做成4+3=7(只),理由是“又飛來”用加法。

一年級上來的孩子,飛來加法,飛走減法很是熟練,但是,這是基于非加即減沒有選擇余地的經驗。學習乘法之后,怎樣打破“又飛來”用加法的強信息干擾,看來對比練習很是必要。當學生理所當然地認為“又飛來”用加法時,呈現題1,組成如下對比題:

題1:圖示呈現“一群4只蝴蝶”,文字呈現“又飛來3群蝴蝶,現在一共有幾只蝴蝶?”

題2:圖示呈現“一群4只蝴蝶”,文字呈現“又飛來3只蝴蝶,現在一共有幾只蝴蝶?”

讓學生在兩題的圖示中直觀地感受差異,當一些學生再次以“又飛來”用加法為理由出現4+3=7(只)時,一些同學馬上清醒地認識到“‘又飛來’不一定是加法,要看是飛來幾群還是飛來幾只,如果飛來幾群就用乘法,飛來幾只就用加法。”“一群有4只蝴蝶,飛來3群,就是又多了3個4只。”“一群有4只蝴蝶,又飛來3只,就是又多了3只。”

學生的發言表明,通過形象對比,他們更加明白求幾個幾的和,用乘法計算,求幾和幾的和用加法計算。在辨析中分清異同,突破看見“又飛來”或者“求一共”就用加法的詞語定勢,從尋找相同詞語到感悟數量關系,實現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2.要重視數量關系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進入和成人思維接近的、達到成熟的形式運算思維,可以離開具體事物,根據假設來進行邏輯推演的思維。因此,高年級學生可以通過理性分析來解決問題。如:

(1)“生產360個零件,徒弟每小時做10個,師傅每小時做15個,兩人合做幾小時完成?”

(2)“生產360個零件,徒弟獨做需10小時,師傅獨做需15小時,兩人合做幾小時完成?”

相似情景,定勢思維,干擾在所難免,掉入陷阱也無需驚奇,事實上似曾相識更具欺騙性。打破一教一練,形成認知沖突,通過對比,使學生對知識重新編碼,從而實現“破為破中立”的教學目標。如此讓學生經風雨見彩虹,對比中感悟,主動審題和分析數量關系,有助于排除情景干擾,減少解題策略定勢,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篇9

一、要緊扣教材,體現層次性和多元化

教材練習設計的“質”非常高,針對性和綜合性很強,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并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新學知識。讓學生通過練習形成必要的數學技能,鍛煉思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如部分練習設計層面不夠廣,層次也需要調整,強調“質”的提升同時卻弱化了“量”的鞏固。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既要從教材出發,用好練習題,又要學會高于教材,不生搬硬套,擇優而用,補之不足,兩者相結合,設計出既符合教學目標,又符合學生特點的練習題型。

如,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可以考慮設計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1)口算:1/3+1/3、5/7-2/7、5/11+4 /11、3/4-1/4、5/9+2/9、3/8+ 7/8、b+a/+c/a、a/b -c/b(a、b〉0,a〉c)。(2)筆算:7/18+13/18、13/20-7 /20。

2.綜合練習:(1)填空:5+7/()/()=1、 ()/()-2/5=2/5、3/11+()/()=7/1 1、()/()-1/6=5/6。(2)解方程:1/5+x=4/5、x-7/13=5/13。

3.發展練習:仿照7/11=()+()、7/11=()-(),分別編出5道加法和減法計算題。

通過綜合多層次的練習設計,縱向使學生在由淺入深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識,橫向同時也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益。

二、要以現實素材為載體,體現生活化和趣味性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習題,如果以單一的文字形式呈現,學生一看就覺得嚴肅有余而活潑不足,使學生一看就產生沉重感、緊張感,必然會加重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因此,在設計練習時,特別要在“寓練于樂”上下功夫,把數學知識編成故事、童話、謎語、游戲等形式,以圖像、表格、情境、資料等豐富的形式加以新穎呈現,使孩子們感到題目既輕松又有趣,開發其情感資源,從而使學生更迫切地去探索、去研究。

如:

題l:修路隊第一天修路56米,第二天修的米數是第一天的2倍少10米。第二天修路多少米?

題2:你知道鞋子的碼數和厘米數是怎樣換算的嗎?有這樣一個公式:鞋子的碼數=厘米數×2-10。你的鞋子是多少碼的?能算出你的鞋子是多少厘米嗎?

很顯然,題l和題2涉及的知識點是類似的,題l做起來平淡無味,學生只是機械地去完成,而題2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素材,更為學生所喜愛。

又如:《人民幣的認識》一課可以設計了一道生活情境練習題:“超市購物”。 通過事先準備好各種商品及標價,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員,看哪位營業員收錢、找錢既對又快,哪位顧客最會計劃用錢,買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本節課的內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幣面值的基礎上認識商品標價,這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它源于生活。通過這樣的情境練習,把日常生活的數學知識帶入課堂。寓教于樂,一舉數得。

三、要關注思維含量,體現拓展性和開放性

在練習設計中,我們不僅要注重習題,也要注重提升問題的思維含量。數學學習過程不能簡單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因而練習要減少指令性設計,增強練習的開放性。開放性是相對封閉性練習來講的,一般是指條件不完備、問題不完備、答案不唯一、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具有發散性、探究性、發展性和創新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最佳解題策略。開放性問題具有很高的創造教育價值,極富挑戰性。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運用開放性的練習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學會篩選、學會思考、學會整合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所具有的條件常常是客觀隨意的,條件也許多余也許不足,如果要解決它,學生除了要能尋找到數學信息,還必須要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并排除無關信息的干擾。教師要善于挖掘知識中的潛在因素,合理、恰當、巧妙、靈活地設計一些開放性練習,給每個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參與機會和成功機會,給學生的思維創設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調控,讓學生發散思維,敢于標新立異,提出各種問題,大膽創新。

大部分數學課的末尾部分,都應該留下一定的時間出示這類習題讓學生練習。通過這類習題的練習,經常能使學生恍然大悟,從而激發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

如:“長方形的周長”可以這樣設計練習:“一足球場,長100米,寬60米,沿邊線鋪設了一圈跑道。如果讓你在這條跑道上跑步鍛煉,你想怎么跑?約跑了多少米?”設計問題情境中的主角是學生自己,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學生興趣濃厚、思維積極主動,可以有豐富多彩的解題策略。

① 跑一圈:(100+60)×2=320(米)

②跑一短邊:60米。

③跑一長邊:100米。

④跑一相鄰的長邊和短邊:100+60=160(米)

⑤按順序跑長邊短邊長邊:100×2+60=260(米)

⑥按順序跑短邊長邊短邊:60×2+100=220(米)

⑦跑兩圈:(100+60)×2×2=640(米)

⑧跑三圈:(100+60)×2×3=960(米)

……

再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提供這樣一道開放題:“計算裝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錢?看誰家的裝修既漂亮又省錢?”題目看似簡單,其實不然。需要用到大量的數學和生活知識:長度的測量、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商品價格的調查、裝修材料的選擇等等如此,這樣的設計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又體現了數學教學的開放化和個性化,更有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鞏固。

開放性拓展性的練習題能讓學生閃爍著學生獨特的創新精神,學生從中體驗到數學解題策略的多樣性,體驗到數學的生機與活力。

四、要抓住重點,體現針對性和目的性

關鍵之處要重點練,難點之處要強化練,易混之處要對比練,要做到有的放矢, 對于教材上一些非重點內容或簡單的、學生能理解的可以少講或不講。對于教師來說,既要吃透教材,明確教材重點、難點、易錯點,還是根據授課需要和學生課堂反饋,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思維能力以及問題解決的技能,采用螺旋上升的設計方式,做到由易到難,有層次,有梯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如比較最大公倍數和最小公約數,通過設計多個練習進行強化比較。

題1:求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約數。

9和30 8和26 17和51

提出:

① 什么是最大公約數?

②你是怎樣求出每組數的最大公約數的?

題2:求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11和7 10和25 91和13 36和60

①什么是最小公倍數?

②你是怎樣求出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的?

篇10

關鍵詞:隊列隊形;創新教學;快樂學習

在進幾年的體育公開課或者體育示范課上,我們似乎很難看到有專門隊列隊形的練習,很多體育教者認為,隊列隊形練習太“老土”,是落后的表現,其實不然。隊列隊形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隊列隊形是對身體姿態和空間感覺的基本訓練,也是活動,培養組織紀律性和整齊一致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培養學生自信堅毅的個性,具有聽從指揮、遵守紀律的品質,使學生擁有良好自信氣質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對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具有很好的鍛煉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由于新課程標準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沖擊,一度使列隊性練習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就其原因,就是因為隊列隊形的練習太過枯燥乏味,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缺乏創新,學生不愿意練,自然就無“快樂”可言。所以,教師必須認清隊列隊形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隊列隊形練習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下面就將小學分為三個階段來談談隊列隊形練習的運用與實施手段。

一、小學低年級階段(一二年級)

一、二年級學生剛入校不久,對于遵守課堂常規不能很好的執行,那么隊列隊形練習本身具有的獨特性和優越性就得到充分展示,它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站立行走姿勢,養成精神煥發、朝氣蓬勃的精神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使學生能很快的適應小學體育學習習慣和形式。在課中充分運用隊列隊形練習教學原則中的激勵性原則,采取各種有效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產生和保持學習的動力、激情、沖動或意愿,通過激勵,能激發出學生以學習為主體的觀念,能激發學生不斷上進,能夠形成平等互愛的師生關系,能營造出和諧的育人環境。例如:課前的整隊,對于那些做到“靜、快、齊”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獎勵,一種是精神獎勵,它可以通過稱贊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為給予激勵,一種是物質獎勵,如通過給學生貼上小紅花、五角星或者學生喜愛的卡通貼畫紙來給予獎勵。久而久之,學生會為了得到老師的獎勵而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慢慢會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小學中年級階段(三四年級)

這一階段的學生,處于從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時期,其總體發展較平穩。這一特點具體表現在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如他們出現了分化性的學習興趣;在對自我評價上,開始不再完全依賴他人的評價,開始獨立地對自己評價,且開始偏重內心品質的評價。他們活潑好動,身體發育很快,靈活性和協調性不夠穩定。由于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沖突、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差,難以釋放心理壓力,便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他們喜歡與伙伴共同游戲、學習,但情緒很不穩定,極易激動、沖動,常為一點小事而爭得面紅耳赤,且情緒變化極大,并表露在外。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要充分運用隊列隊形教學原則中的趣味性原則來進行隊列隊形練習的教學。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例如:在進行原地間轉法練習時,可以利用“反向轉法”來進行教學,喊“向左轉”時要求學生做“向右轉”動作,以此來激發、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協調能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小學高年級階段(五六年級)

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由兒童時期向青春期過渡的關鍵時刻,處于心理發展的驟變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明顯增強,他們與小學低、中年級的學生相比較,隨著年級的升高控制和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也逐步加強,但仍很缺乏自我分析、自我調節和寬慰能力。求知欲發展很快,但自制力顯著下降。心理發展中的獨立性與幼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現出容易固執己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堅持摒棄忽視學生主題作用的“滿堂灌”,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轉變。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學生成為教學的核心,成為學習的主人翁,由教師“要我練”轉化為學生“我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