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比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14:40: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評比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畢業設計過程中工作態度較好,潛力較強,任務完成狀況較好。軟件設計貼合工程規范,文檔及程序清單比較齊全。推薦畢業設計(論文)評為中等。
2、學習態度比較認真,嚴格遵守校紀校規。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題設計,并較好地到達了任務書所提出的要求。演示效果良好。
論文書寫格式比較標準。界面設計合理,文檔齊全。推薦畢業設計評為良好。
3、該生能圓滿地完成畢業設計任務,方案合理,方法正確,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篇2
為客觀公正地開展評選活動,本屆評選活動特邀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的部分學科帶頭人組成評選委員會,采用雙盲方式評選。現將結果公告如下(獲獎證書隨即寄出)。
第十一屆(2017年)評選活動將自2017年4月起開始征稿,截稿日期為2017年6月10日。第十一屆評選活動結果擬于2017年6月30日前揭曉。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研究生組
一等獎
華東師范大學
段青如 《四種水平的幼兒園教師學習與發展狀況調查――基于
K-Means聚類分析》
南京師范大學
臧蓓蕾 《3~5歲兒童心理數線的發展》
李慶霞 《幼兒園自主性游戲分享環節研究》
楊恩慧 《游戲在我國學前教育法規中演變的研究》
康佳麗 《親子班活動中親師幼互動個案研究》
首都師范大學
朱萌萌 《學習故事評價方案在幼兒園的運用現狀研究》
王孟怡 《幼兒分享行為與動機研究》
云南師范大學
馬妮蘿 《近十年英國幼兒教師職前教育政策研究》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樊豐藝 《2014版美國國家核心藝術標準PK-2年級階段的分析
及啟示》
二等獎
北京師范大學
鈕亞磊 《大班幼兒認識和使用地圖能力及培養策略的研究》
南京師范大學
李 娜 《幼兒園節日活動中幼兒社會教育的現狀研究》
魏 聰 《我是一個行動者――幼兒園日常生活的體驗與構建研究》
方晨瑤 《張雪門行為課程的發展及其現實意義》
陜西師范大學
翁楚倩 《自主表達語境下的學前兒童句法特征研究》
沈陽師范大學
李 放 《低結構活動促進4~6歲幼兒學習品質發展的實驗研究》
首都師范大學
王 娟 《兒童心理狀態術語輸入方式對其心理理論的影響》
焦歡歡 《教育戲劇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實踐研究》
劉冬貴 《促進大班幼兒分享認知的教育實驗研究》
于淑鳳 《在非正規科學教育活動中培養大班幼兒科學探究能力
的實踐研究》
于帥琦 《幼兒園教師職業承諾與職業倦怠的關系:收入的調節作用》
張 沙 《北京市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解決對策》
李 哲 《在幼兒園開展啞劇教育活動的行動研究》
王先妹 《幼兒園課程改革成效研究――基于“關注為本采納模
式”的分析》
馮 M 《幼兒園繪本教學中熟手――新手教師師幼互動特征的
比較研究》
冀軼驍 《區域活動分享環節的研究》
云南師范大學
胡紅花 《追求卓越:一名幼兒園園長專業發展的敘事研究》
楊 眉 《新西蘭〈編席子:學前課程〉研究》
三等獎
華南師范大學
史九欠 《幼兒園中班師幼互動質量與大班幼兒詞匯理解能力關
系的追蹤研究》
李延方 《幼兒園師幼互動質量與4~5歲幼兒社會技能關系的追
蹤研究》
南京師范大學
包 麗 《留守兒童心目中的家庭關系――基于家庭動力繪畫測
驗的結果分析》
步 寧 《串珠材料在幼兒園中運用的研究》
程 程 《幼兒園種植園地活動的實施現狀研究――以南京市四
所幼兒園為例》
南通大學
王 娜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親子溝通的研究》
陜西師范大學
張麗莎 《3~6歲漢語兒童句法意識發展特點及其對早期閱讀的影響》
上海師范大學
高竹青 《社會情緒教育對大班幼兒外化問題行為中影響的實證
研究》
殷菁彤 《社會情緒教育在中班幼兒內化問題行為中的干預研究》
李 娟 《圖畫書不同教學關注點及其效果的比較研究》
于 真 《0~3歲嬰幼兒家庭教養需求分析及社區指導方案建構
――以入戶指導為例》
沈陽師范大學
茹晨輝 《基于幼兒教師準入標準的幼兒教師專業品性指標體系研究》
商 妮 《教育戲劇活動促進大班幼兒情緒調節發展的教育現場
實驗研究》
時康潔 《幼兒園園長勝任力結構和水平的研究》
王梓楊 《“雙向銜接”視角下兒童入學準備現狀的研究》
呂冰霞 《家園關系中親師矛盾的特點及成因研究》
首都師范大學
馬英連 《幼兒園區域游戲教師指導態度和行為的特點及一致性
的研究》
云南師范大學
武 威 《美國〈2010年NAEYC初級和高級早期兒童教師專業
準備標準〉研究》
蔣 倩 《昆明市Y幼兒園蒙臺梭利X混齡班幼兒助人行為的個
案研究》
孔禮美 《普惠性幼兒園過程性教育質量個案研究――以麗江市
A園為例》
童 歡 《發展適宜性教育視角下貴州省K縣農村幼兒園區域活
動研究》
謝 英 《幼兒園中班繪本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昆明市Y
幼兒園為例》
張春艷 《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幼兒園敘事教學的實踐探索》
宋文婷 《幼兒園區角活動中幼兒分享行為的研究―以C幼兒園
中一班為例》
唐東琴 《昆明市X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同伴互動狀況的研究――
以中(六)班為例》
李俊麗 《5~6兒童“社會性發展”入學準備的家庭環境現狀調查
研究――以玉溪市A幼兒園為例》
趙 丹 《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研究――以昆明市
石林彝族自治縣為例》
本科生組
一等獎
廣西師范大學
潘炳如 《當前幼兒園園長領導力的實證研究――以廣西幼兒園
園長為例》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薛長鳳 《農村學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調查研究――以江
蘇省濱海縣八灘鎮東進村學前留守兒童為例》
南京師范大學
於金滟 《3~5歲幼兒延遲滿足策略的研究》
張 婷 《某街道園的發展變化――基于對一位街道園園長教育生
活的研究》
張博楠 《幼兒家長對“起跑線”認識的研究》
陳 潔 《幼兒語言發展水平與班級地位的相關性研究》
南通大學
孫 琪 《學前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實驗研究:基于三
所幼兒園實驗研究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寧波大學
全佳敏 《大班幼兒圖畫敘事的推理能力研究》
紹興文理學院
楊 爽 《區域活動中大班幼兒同伴交往行為的觀察研究》
首都師范大學
楊夢倩 《結構質量對幼兒園班級管理質量影響機制的研究》
吳鎂云 《北京市幼兒園戶外游戲場地評價研究》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陳莉莉 《中班幼兒家庭表露特征及其與社會退縮的關系》
馮廖寧 《親子閱讀中母親在不同類型圖畫書上的語用研究》
郭 俊 《撫養者敏感性對幼兒親子依戀發展的影響研究》
王 超 《自閉癥兒童挑戰的調查研究》
趙 蔚 《6~8周歲自閉癥兒童回聲式語言語意分析研究》
金t程 《幼兒手指數數發展的眼動研究》
高佳怡 《親子關系與兒童情緒觀點采擇能力的相關研究》
胡 琦 《大班數學區活動中幼兒游戲性表現特點特點研究》
陸 露 《4~6歲兒童執行功能對算術策略的影響》
倪 莉 《幼兒對象形甲骨文、簡體字和簡筆畫認知加工模式的
ERP比較研究》
張甜甜 《學習故事對一線幼兒園教師回應策略引領作用研究
――以X幼兒園新西蘭學習故事園本教研班為例》
中華女子學院
顧穎歡 《自主閱讀狀態下4~5歲幼兒無字圖畫書敘事能力的發
展特點研究》
鄭詩涵 《早期閱讀對學前兒童社會觀點采擇能力的影響研究》
二等獎
常熟理工學院
嚴曉艷 《幼兒園中班教師獎勵行為的調查研究――以常熟市
Y幼兒園為例》
杭州師范大學
葛莎莎 《幼兒園實習指導教師對學前師范生指導現狀的調查與
分析――以杭州某高校為例》
陳心怡 《圍裙劇場融入幼兒園主題教學之探究――以繪本“蛀
牙蟲家族大搬家”為例》
河南大學
馬鈺雯 《波蘭融合幼兒園幼兒的交友研究》
湖州師范學院
胡回回 《大班幼兒傾聽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
章佳琪 《父親參與對幼兒性別角色發展的影響》
孫夢婷 《基于角色游戲的同伴交往中幼兒語用傾向的發展研究》
王珊紅 《幼兒園規則性游戲活動中教師指導研究――以寧波市
某公辦幼兒園為例》
王樂萍 《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指導行為研究》
奚倩穎 《湖州市0~3歲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現狀研究》
嘉興學院
曹妍慧 《大班幼兒建構游戲中積木搭建活動的調查研究》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唐 寧 《學前教育大學生專業認同――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為例》
南京師范大學
呂 佳 《死亡主題圖畫書閱讀對5~6歲幼兒死亡態度的影響研究》
姜佳佳 《3~6歲兒童對“家”的認知研究》
李小文 《我從幼師學到了什么――職前教育在教師專業成長中
價值的個案研究》
杜佳坤 《學前本科生通識性知識調查研究――以N市為例》
南通大學
陳芳婷 《心理語言學視角下親子閱讀現狀調查與分析》
內蒙古師范大學
徐 磊 《E市農村地區父親參與家園共育的現狀調查研究――以A
的相關研究》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徐文靜 《幼兒園家園合作中家長被動合作現狀調查與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區幼兒園為例》
宋 佳 《角色游戲中教師介入行為的現狀研究――以南京市S
園為例》
黃岡師范學院
王元h 《幼兒園午睡質量提升的行動研究――以H市A園中班
幼兒為例》
南京師范大學
朱曉雪 《幼兒成長檔案評價研究》
劉珊雪霏《家園聯系冊及家園聯合進行形成性評價調查研究》
胡迎節 《4~6歲幼兒對朋友理解的研究》
南通大學
程沭歡 《我喜歡的好老師――來自5~6歲兒童的圖像語言》
蔣異秋 《美術情境教育與學前兒童創造力發展》
周 寧 《語言情境教育與學前兒童創造力發展》
毛碧琪 《民間藝術情境教育與學前兒童創造力發展》
岑茜燕 《幼兒參加興趣班現象與對策研究》
王懿晴 《4~6歲兒童體質發展狀況研究》
內蒙古師范大學
白 娟 《幼兒玩電子游戲的調查研究――以某市為例》
石婧菲 《新建幼兒園幼兒性教育的現狀調查及對策探討――以
B市K幼兒園為例》
張臣媛 《幼兒園表演區中蒙古族服飾文化的應用――以H市S
區蒙古族幼兒園為例》
趙媛媛 《內蒙古地區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實習現狀調查報
告――以N大學2012級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為例》
孫笑然 《家長參與幼兒園親子作業現狀的調查研究――以H市
T幼兒園為例》
田立圓 《農村家庭早期教養資源現狀調查――以T市K縣為例》
寧波大學
林 潔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提問的調查研究――以寧
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大丙班為例》
劉佳佳 《座位安排對集體活動中師幼互動的影響研究》
王瑜銀 《科學益智類區域活動中教師指導有效性的探究――以
大數據理念為支撐的個案研究》
應青青 《中大班幼兒想象畫作品特征研究》
沈陽師范大學
龐國秀 《幼兒園與早教機構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比較》
楊 璐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習適應狀況調查研究》
石家莊學院
梁晶晶 《人類發展生態學視野下學前專業本科生教育實習專業
能力情況的調查研究――以S高校為例》
首都師范大學
白 鴿 《北京市公辦性質幼兒園教師職業認同感現狀及對策分
析――以海淀區3所公辦性質幼兒園為例》
楊 靜 《幼兒園教師對區域活動的認知與實施現狀的個案研究》
陳媛媛 《幼兒園圖書區創設與使用的個案研究》
喬雅迪 《北京市幼兒園中班早期閱讀指導策略調查研究》
劉t瑋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現狀研究》
葉新蕊 《專家型與新手型幼兒園教師提問的比較研究――以數
學集體教育活動為例》
張美玲 《北京市幼兒教師職業壓力源的研究》
張曉飛 《陳鶴琴的幼兒園教師教育思想研究――以江西省立幼
稚師范學校為例》
趙 悅 《不同同伴關系類型中班幼兒的告狀策略研究》
趙曉婷 《4~5歲幼兒角度大小感知的干預研究》
四川師范大學
朱 銳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專業情意調查研究》
韓志輝 《園長眼中的卓越幼兒教師》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兒師范學院
郝哲含 《美國早期兒童學習標準中自我發展的內容分析》
梁吉利 《幼兒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態度研究――以杭州市
西湖區三所幼兒園為例》
石欣怡 《3~6歲幼兒對布絨玩具色彩偏好的調查研究》
朱艷艷 《基于情緒體驗的交互式敘事兒童體感游戲設計研究》
曹榮靜 《美國早期兒童學習標準中人際交往領域的內容分析》
韓雨薩 《妹妹來了――二孩家庭的個案研究》
俞秋云 《小班同交往方式性別差異的觀察研究》
張乃銘 《不同氣質類型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研究》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葉常宇 《對幼兒教師實施個別化教育的調查研究》
周雅雯 《家庭中幼兒早期閱讀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尹 枚 《獨立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意向與對策研
究――以勝利學院為例》
王紅彬 《東營區幼兒數字媒介使用情況調查及對策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
聶 穎 《幼兒園初任男教師職業適應狀況研究》
程 思 《大班幼兒攻擊及教育策略研究》
高 珊 《父親參與家園合作的現狀研究――以北京市朝陽區某
一級一類幼兒園為例》
田青云 《兒童探索館中異齡同伴交往特點的研究》
烏哲麗坤《5~6歲幼兒助人行為的研究――以龍崗路幼兒園為例》
趙欣秀 《區域活動中3~4歲幼兒攻擊行為與教師策略研究》
陳君玲 《不同教齡幼兒教師入學準備觀念的調查研究――以上
海市公立幼兒園為例》
張F倩 《幼兒園過渡環節中音樂教育的現狀研究》
孫 歌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幼兒科學探究行為的研究――以老
牛兒童探索館繽紛水世界探索區為例》
專科生組
一等獎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任 玲 《幼兒偏食行為的原因探究及解決對策――以通遼市××
幼兒園中班為例》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郭明婕 《中班幼兒告狀行為分析與教育策略》
童 琳 《中班幼兒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研究》
曾雅君 《大班幼兒繪畫中色彩情感表現的實踐研究》
李 倩 《實習老師課堂提問的現狀調查與研究策略》
陳虹靈 《兒童畫對中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幫助》
顧舒婷 《小班幼兒家園進餐問題的比較研究及解決策略》
洪莉琦 《大班幼兒創造性游戲中同伴交往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周思祺 《大班幼兒一日生活的個性化發揮和管理的研究》
林梅妹 《中班幼兒爭搶玩具行為分析及教育對策》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李 姍 《“窺視”童心讀懂幼兒行為的背后》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叢伊美 《母愛似水―滋潤心靈,溫暖人生――從〈媽媽咪呀〉談
家庭教育》
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學校
王 媛 《淺談大班幼兒在自由情境中的自語現象》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張 《幼兒戀物行為的個案研究》
張康帥 《農村幼兒教師的發展需求及對策研究》
姜妍妍 《淺談3~6歲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現狀和應對策略》
張 瑩 《父親教養方式對幼兒自信心影響的相關研究》
宋淑珍 《論幼兒教育對兒童生活的背離與回歸》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毛瑋佳 《學前期幼兒參與課外興趣班的調查研究》
朱靖奕 《上海市現代祖孫關系的調查研究》
二等獎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高曉璐 《自由游戲中大班男童玩具選擇的影響因素觀察》
歐雪艷 《幼兒合作討論的價值與引導策略研究》
潘友玲 《大班幼兒游戲活動指導的敘事研究 》
葉星瑩 《中班幼兒自主游戲中不良行為的觀察研究》
關江洪 《關于小班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調查與研究》
林凱璇 《低結構材料在美工區中對幼兒能力的影響》
林雨菲 《大班晨間談話環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高影敏 《區域活動里中班幼兒規則意識的現狀調查與原因分析》
劉 玉 《幼兒園餐后活動的組織策略研究》
王莉莉 《小班幼兒在集中活動中注意力分散問題的觀察研究》
張玫瑤 《幼兒園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調查研究》
陳小妹 《動畫片對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影響研究》
黃建芳 《淺析數字化繪本對幼兒閱讀時的幾點建議》
林雅婷 《新西蘭學習故事及其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
何夢婷 《大班幼兒值日生活動中數學能力的表現觀察研究》
張鈴芳 《幼兒“游離”行為分析和指導方法》
賴碧珍 《中班幼兒攻擊的個案研究》
林夢婷 《小班語言區材料投放問題及策略研究》
譚晨璐 《關于幼兒告狀行為的研究及其指導策略》
譚文潔 《大班幼兒游戲中合作行為現狀及策略》
陳美紅 《幼兒攻擊家庭成因分析及矯正對策研究》
何秋嬌 《小班幼兒情緒調控類型與教育策略》
呂秋萍 《大班木工坊材料投放與使用的觀察研究》
謝莉權 《在一日活動中培養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許 匆 《小班幼兒負面情緒的觀察研究》
洪文文 《小班幼兒音樂游戲指導策略的實踐研究》
黃云蔚 《中班幼兒值日生任務意識現狀與策略研究》
賴艷春 《中班幼兒的進餐問題以及解決策略》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劉晶翠 《用融合教育開啟特殊兒童的心靈之窗――以兩個案為例》
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學校
劉子成 《幼兒園區域活動常見問題淺析》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牛 莉 《幼兒教師對大班幼兒動手能力的指導研究――以幼兒
園科學教育活動為例》
王 蕊 《幼兒園小班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表揚行為策略的研究》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陳鈺茜 《3~6歲幼兒性教育的調查研究》
王兆錦 《教師應對3~6歲幼兒告狀行為情況的調查分析》
陳明倩 《情境教學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研究》
錢 雪 《農村幼兒園歌唱活動的現狀分析與改進措施》
夏艷秋 《幼兒園班級物質環境創設中幼兒參與度的研究》
魏夢霞 《幼兒一日活動隨機教育的方法與策略》
顏 夢 《幼兒游戲活動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仇禎杰 《幼兒“人來瘋”現象的個案研究》
黃 葳 《家庭中進行幼小銜接教育的現狀調查及分析》
三等獎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林 瑾 《中班幼兒角色游戲中的親社會行為及培養策略》
黃藝 《父母婚姻質量對幼兒依戀關系和攻擊行為的影響》
李麒閣 《中班幼兒與同伴的沖突行為及相應干預策略的研究》
林云艷 《大班幼兒繪畫過程中的情緒體驗研究》
劉珍珍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廢物利用的現狀研究》
潘靜虹 《大班幼兒同伴沖突的原因及應對策略研究》
吳靜凌 《部隊特色滲透于園所環境創設的探索研究》
星 《中班幼兒區域活動中合作行為的觀察研究》
詹 銀 《大班幼兒歌唱興趣缺乏的成因及其培養策略探討》
鄭婷婷 《幼兒音樂興趣培養的生活化策略實踐研究》
朱文鳳 《小班幼兒情緒認知能力發展情況與影響因素分析》
陳幼嬌 《不同家庭背景下小班幼兒數學發展水平差異的比較研究》
劉煦芳 《小班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
陸婷婷 《小班幼兒午休不良行為的解決策略研究》
吳昕容 《培養幼兒科學學習興趣的方法與途徑研究》
葉舒妍 《小班幼兒區域游戲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黃雨徽 《中班幼兒自然角中探索能力的觀察研究》
林 洋 《初探大班幼兒角色扮演中的師幼互動》
沈 薇 《中班幼兒故事創編能力培養的敘事研究》
湯婷婷 《如何有效提高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
許巧敏 《幼兒行為問題成因及對策的個案研究》
陳悅琳 《自閉癥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培養策略探究》
方 h 《培養幼兒美術興趣的方法與途徑》
林塵鈺 《關于提高幼兒舞蹈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分析》
陸倩宇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幼兒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
饒巧仙 《實習新教師組織中班歌唱活動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李夢婕 《淺談大班幼兒繪本的選擇及閱讀指導》
馬行東 《幼兒肢體動作在歌唱活動中的運用與提升策略》
沈麗娜 《中班師幼互動現狀調查及解決策略》
葉莉莉 《中班幼兒識譜能力謅議》
張 妍 《中班幼兒打擊樂常規的現狀與培養研究》
董玉婷 《大班幼兒生活日記繪畫的觀察與分析》
劉嵐嵐 《美術區域材料投放對幼兒的影響》
葉冰妃 《小班娃娃家區域游戲的趣味性創設策略》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王 蕓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析》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孫 鑫 《新媒體介質條件下,幼師生學習區域理論效果的現狀
分析和對策研究》
蘇 瑤 《學前自閉癥兒童課堂適應性的干預研究》
郭金平 《黑龍江省早期教育機構師資現狀的調查研究》
馬 越 《〈最強大腦〉對早期教育的啟示》
孫美姍 《提高幼專生職業能力的途徑和有效策略――以H專科
學校為例》
韓冬梅 《形成教育合力,為幼兒選擇適宜的動畫片――以〈熊出
沒〉談動畫片的等級制度》
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學校
蒯孝添 《淺談幼兒園美術活動所存在的問題》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李媛媛 《中班幼兒歌唱活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涼城縣岱
海鎮第二幼兒園為例》
成美娟 《幼兒園區域活動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吳 珂 《在幼兒園開展花球啦啦操的實踐研究》
吳曉凡 《淺談小班幼兒角色游戲與主題活動的有效結合》
許正杰 《為孩子打開閱讀之門――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指導的
實踐研究》
蔣玲娟 《關于幼兒園體操教育的現狀及解決策略》
李楠馨 《幼兒游戲缺失現象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李墨梓 《淺談民間游戲在鄉鎮幼兒園的開發和利用》
劉易帆 《幼兒園男教師生存狀態的若干個案調查》
篇3
5月到6月,是應屆畢業生緊張答辯的時候。論文就能體現一個高等教育畢業生的真實水平嗎?“”市場的畸形快速發展說明了什么?
在發達國家的大學,本科畢業生通常不要求撰寫畢業論文,只需通過規定的課程學分即可畢業;課程型研究生,由于是應用人才,也不要求撰寫論文,讀完規定學分的課程,就獲得碩士學位。那些準備申請攻讀博士的本科和研究生,當然可以撰寫、,但這由他們自主決定,不是學校的硬性要求。
我國要求本科生和碩士都撰寫論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一方面,由于不少學生根本沒有學術研究的興趣,也沒培養起學術研究的能力,因此,對于論文,基本上采取應付的態度;另一方面,不少本科生、研究生,面臨就業、升學的壓力,不得不花很多時間跑人才市場,準備考研、出國,學校也為提高就業率、考研率,對這些學生“開綠燈”,這使得畢業論文(設計)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是嚴重的負擔。臨到畢業時交不出論文,也就只有請人了。
社會輿論擔心取消畢業論文之后,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下降。要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質量,必須從最基本的課程建設做起,這是比抓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更重要的事,尤其在學生的畢業論文出現大面積“”、造假的情況下。
上海 熊丙奇
篇4
在教育教學方面,本著“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原則,我通過自主閱讀、參加研訓活動、教育碩士學位進修等途徑深入學習教育教學基礎理論和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堅持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內化理論。在教學中我能夠整合課程資源,優選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設計,積極探索以“創設情境,明確目標——研讀教材、發現問題——小組合作,共同探究——解決問題,認識升華——交流分享,總結評價”為主要步驟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讀、思、問、議、評”的學習方法及“會聽、勤思、敢說、善問”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參與、體驗、感悟、生成”的互動交流中,自然達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育人目標,從而充分體現出思想品德學科教學的“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特征及“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作用,也實現著師生民主和諧交往中教學相長的共同發展。雖然我沒有承擔班主任工作,但是我能夠積極配合班主任實施管理,做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時格外關注后進生轉化,做學生們的良師益友,因此任現職以來,本人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年10月被評為校級骨干教師。
六年來我在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取得的成績主要有:【1】**年11月,《自覺磨礪意志》課例的教學設計,在**省優秀教學設計方案評比中被評為二等獎;**年1月,在**區區域性課題《學生自主發展教育研究》評比中,被評為二等優秀論文;并在《**教育》**年第2期上發表,并作為**市**區“十五”教育科研成果被錄入《自主發展教育研究》一書中。【2】**年3月,撰寫的《淺談初中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激發》一文,被**省教育學會評為**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年4月,在**市教育學會義務教育思想品德教學專業委員會**年學術年會上,被評為一等論文。【3】**年6月,執教的《自覺維護正義》一課,在**區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拉練課”評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4】**年11月,執教的《世界文化之旅》一課,在**區第五屆“三杯賽”活動中,榮獲優質課二等獎。【5】**年12月,撰寫的論文《談“繼承傳統美德文化,弘揚現代文明禮儀”校本課程的設計、實施與反思》在**市校本課程開發研討會暨校本課程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年會上,被評為二等論文。【6】**年12月,撰寫的論文《探索勃勃生機的教育,提高思品教學的實效性》在第六屆**市基礎教育論壇會上,被評為三等優秀論文;**年3月,在《高校社會科學研究論叢》中發表。【7】**年3月,撰寫的《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一文,被**省教育學會評為2007年度三等優秀論文;**年5月,在《**教育》上發表;**年10月,在《中學課程資源》上發表。【8】2009年4月,參加**區教師基本功比賽,獲得優秀獎。
另外,在兼職的其他工作方面,我也取得了累累碩果。如:綜合實踐活動課——【1】**年12月,撰寫的論文《淺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發展性學生評價》在**市教育學會發展性學生評價研討會上,做了學術交流并被評為一等優秀論文;并在《**教育》**年第2期上發表;并于**年10月榮獲中國教育學會第19次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年7月,執教的《關于中學生營養科學與飲食文化的調查與研究》一課,在**市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優質課。【3】**年8月,撰寫的論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與反思》在**市**年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年會上,被評為一等論文。【4】**年6月,撰寫的《文明禮儀伴我成長》在**區綜合實踐活動課案例評選活動中獲二等獎。科研工作——參與了國家、省、市、區級多項課題研究,有近十項研究成果獲獎、發表,并親自主持了區級個人課題研究;05年9月開始兼職科研專干,為學校“十五”課題結題和“十一五”課題開題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被評為區“十五”優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宣傳工作——曾做過7期《海之韻》校報副主編,8期《家校彩虹橋》家長小報責任編輯,負責學校《課改文集》、《學校規章制度匯編》、《**教育》我校專刊的統稿工作,多年來一直兼職學校新聞報道員,為學校的宣傳工作盡心竭力,得到廣泛贊譽,曾獲區優秀報道員稱號。人事工作——07年4月開始兼職人事干事,雖然事務龐雜瑣碎,但我能夠始終以飽滿的熱情、一絲不茍、任勞任怨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如出勤統計、校務記錄、報表上報、證明出具、檔案管理、人員調動、工資變動、退休教師活動、教師評職考核等,真正做到讓領導放心、讓群眾滿意。
我深知:教育是事業,其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其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其生命在于創新。在教育的田園里,我將繼續辛勤而快樂地耕耘著,爭做“研究型教師”,創造新的輝煌,做出更大貢獻!
篇5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一個學期就這樣結束了。本學期,我們繼續將促進教師成長,服務教師發展作為工作重心,在教師培訓、教科研、信息技術、教師職評、人事管理等方面做了諸多工作。回顧本學期教師發展中心的工作,緊張、忙碌、壓力,成了關鍵詞。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教師中心的成員間有了更多的信任和默契,踏實肯干成為我們中心成員共有的特色,因此,在各項工作的開展中比以前多了淡定和從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學期以來,大家將教師中心的各項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并小有成績。現對本學期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教師培訓
1.校本培訓
(1)1358青年教師培訓
為了加快青年教師成長,促進教師隊伍建設,9月11日,XX中心小學在閱覽室舉行了1358青年教師新學期培訓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教師發展中心許麗娜老師主持,XX全體1358青年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會上,老師為大家講解了青年教師培養計劃,詳細解讀了培養計劃評價表上師表形象、教學工作、課堂教學、教學研究、業務進修和教育成效這六條內容,還對粉筆字的考核、微型課題研究做出了指導,許老師鼓勵每一位青年教師借助計劃的啟動對自己的個人發展做好認真規劃。
在這一學期中,學校的青年教師們能始終按照計劃,落實各項要求,在各方面,尤其是粉筆字書寫上有了飛速的進步。1358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為教師發展保駕護航!
(2)暑期讀書交流活動
9月18日中午,XX中心小學以“書香潤澤心靈,閱讀豐富人生”為主題,開展了暑期教師讀書交流會。XX老師在交流會上分享了她們的寶貴讀書心得。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讀書心得交流會不僅有大家熟悉的讀書感悟,還安排了XX和XXX兩位老師給大家分享了論文寫作經驗,滿滿的干貨讓在撰寫論文方面還有疑惑的老師受益匪淺。俗話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XX持之以恒的讀書交流活動不僅讓老師們可以以一顆平靜的心沉浸書海更能加速老師們的專業發展。
2.外出學習
為了給老師們創設更優質的學習條件,關注教師學習的質量,注重學習后的反思和交流,本學期教師中心仍然把握好機會,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外出培訓。在教師發展中心統籌安排和精心組織下,本學期,牛小教師們紛紛走出去參加了“現代與經典”、“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研討會”等多次培訓活動,培訓覆蓋了語文、數學、英語、班隊等多門學科,老師們紛紛赴XX、XX等地充電,回校后又認真反思總結,將自己的學習所得以心得的形式上傳至校園網與全校教師分享,同時也注意學以致用,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3.上級培訓
本學期XX區第十四輪數學“送培上門”活動繼續在我校開展,教師中心協同課程中心為每次培訓積極做好相關工作,不僅給牛小青年教師提供展示平臺,也讓老師們不出校門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專業培訓。
在本學期的“送培”活動中,XX、XX、XX、XX、XX、XX等老師紛紛在活動中執教公開課,老師們的課堂扎實、精彩,給參加活動的老師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和研究的素材。另外,區教師發展中心數學教研員XXX主任也在培訓活動中為大家作了題為《小學數學課堂轉型的實踐與思考》的講座。主任指出在教學中要發揮試題導向功能,促進過程性目標達成;變“機械灌輸”為“學為中心”,實現“教與學”的統一;變“冰冷美麗”為“火熱思考”,實現有意義與有意思的統一;變“學科教學”為“學科教育”。專家的講座讓每一位在場學員都深受啟迪,得到成長。在“送培”活動中,老師們不僅能觀摩到許多深度思考后的課堂展示,享受到導師的專業指導和真知灼見,更是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和交流,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課堂教學和教科研能力。
一次次送培活動,不僅為全體參訓學員搭建了成長的平臺,更重要的是對于數學教學核心問題有了一定的理解,明確了今后課堂教學的方向。
二、教育科研
1.課題研究
在教師發展中心的組織下,XX繼續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課題《“互聯網+”背景下校本研修的策略研究》;市級備案課題5個,分別是《交際語境動態建構下的習作教學課型范式的研究》、《用“閱·讀”教數學——培養學生數感的實踐研究》、《在主題拓展閱讀中提升學生自主閱讀素養的研究》、《基于“誠樸”文化觀照下的“三實”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基于葉圣陶育人思想的“五小”課程建設研究》。本學期,5個市級備案課題均在平時認真組織研究的基礎上參加了區級中期評估,各課題組成員們認真撰寫了“中期研究報告”,梳理了中期研究成果,填寫了“中期評估表”。非常可喜的是,在中期評估中,牛小的課題研究在全區表現突出,有3個課題成功被推薦參加市級中期評估,這樣優異的成績源于牛小教師們不懈的鉆研和執著的研究。除此之外,教師發展中心還通過帶領青年教師開展微型課題研究來促進日常教研工作的開展。
一學期以來,XX教師發展中心始終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帶領老師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并及時進行成果鞏固,鼓勵廣大教師通過課題研究積極撰寫研究論文。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師的思考、實踐、反思和成長,老師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收獲頗豐,不僅有課題研究和獲獎,還紛紛在省、市、區級平臺中執教研究課,還在基本功競賽、優質課評比、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的評比中感受到課題研究帶來的效益。
2.論文撰寫
本學期,我們繼續積極與各雜志聯誼單位聯系,爭取機會,同時也想方設法鼓勵教師主動投稿,教師中心積極做好銜接溝通工作,不厭其煩地組織老師反復修改論文,再次投稿。一學期以來,已有《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的策略研究》等二十多篇文章紛紛在《基礎教育研究》等主流期刊上發表。除了,我們還鼓勵老師們積極參加各項論文評比,現有《回歸兒童生活,煥發習作教學新生機》等7篇論文在“藍天杯”論文評比中獲二、三等獎,有《小學數學簡便計算教學的思考與實踐》等十多篇論文在區年會論文評比中獲一、二等獎。同時,我們還組織老師們參加了“青語會”、“信息技術”、“區教學學會”等多項論文評比,相信有了辛勤的付出,必將迎來豐碩的成果。
三、信息技術
XX教師中心近年來一直把提升全體教師尤其是廣大青年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一學期中,教師中心不僅利用微信平臺等及時普及宣傳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還積極申報和承辦了“XX區信息化能手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給青年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鍛煉能力、展示風采的平臺。
1.課堂展示
為了給青年教師爭取更多的鍛煉機會,本學期,我們借力于“XX區信息化能手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提前謀劃,積極爭取,承辦了“區信息化能手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活動中,我校XXX老師展示了五年級的語文課《父愛之舟》,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攻克難題,取得最佳成績,教師發展中心迅速組建磨課團隊和技術團隊,大家群策群力,毫無保留,為了磨課和課件制作經常在學校加班到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XXX老師在第一輪的說課比賽中脫穎而出,并在第二輪的課堂展示中呈現出了扎實精彩、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課堂中現代化技術應用巧妙而嫻熟。另外,XXX老師也在中一協作片中成功執教信息技術公開課,獲得了聽課老師的廣泛好評。
2.優異成績
在各項評比中,XX也是捷報頻傳:區聰明算獨競賽團體一等獎,區學生電腦制作競賽團體一等獎,區信息技術論文評比陳曉瑜老師獲二等獎,區現代教育技術優秀論文評比XXX、XXX老師獲二等獎,XXX老師指導的多名學生在“區中小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競賽”中獲一、二等獎,XXX老師執教的《鳥語》獲“區小學個性化學習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父愛之舟》獲區二等獎,XXX、XXX等5位老師的案例和課件在“區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中獲二等獎。
除此之外,教師中心還積極利用微信平臺宣傳我校教師的感人事跡,并以XX老師的教育教學故事為藍本制作了微信頭條并被“XX教育”微信公眾號錄用,XX老師的感人事跡在區內得以廣泛宣傳。
四、各項考評
篇6
一、理論學習——不丟棄
教科室利用各種集會或在和教師平日的交談中,反復宣傳理論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協調,努力爭取教師理論學習的時間,并積極提倡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教科室還向校行政積極申請,盡可能為教師多購買和訂閱學習材料,本學期訂閱的教育理論報刊10種以上。另外,為了下學期“常勝小學青年教師講壇”活動的順利高效地開展,教科室早作準備,提前謀劃。我們廣泛征求了青年教師個人的意見,了解他們的學習需要。根據青年教師的理論學習需要,我們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聯系,在學校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拿出一千多元添置了一批教育大家所寫的教育專著,供教師借閱學習。我們還注重教師學習成果的交流。11月份,我們要求教師學習“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主題的理論知識,并在學習活動之后舉行了教育沙龍活動。教師學得很認真,交流探討得也很深刻。我們整理的沙龍實錄《教育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錯誤》被市研訓中心評為市級優秀沙龍話題。
本學期,我們學校在教科室的帶動下,很多教師都系統學習了跟新課程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我們還要求教師學習了與學校主課題《學校文化建設的研究》相關的理論。通過學習與交流,進一步強化了教師的研究意識,加快提高教師的新課程實施水平;進一步強化實踐意識,積極開展教育行動研究,促進教師樹立主動發展的觀念,讓科研反哺教育教學;進一步強化效益意識,在工作實踐中不斷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形成新成果,為學校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奠定智力支持和理論保障,為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科學高效的服務。大多數教師都樹立了“爭做一名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師”的理念。
二、課題管理——不放松
1、繼續做好學校十五省級課題的課題研究工作。本學期,《學校文化建設的研究》總課題組注重過程性研究和管理,深化課題研究,積極參加課題成果評比和階段調研活動,把該研究不斷推向深入,用教育科研為學校發展賦值。通過課題研究活動和一系列的學校文化建設活動,學校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教學文化等各方面在品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何讓科研可能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如何在制度、精神、設施設備、師生行為等層面更好地建設和提升學校文化品味,是該課題下一階段的研究和實踐的重點。
2、指導教師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的一個重點是接受市研訓中心對全校十九項教師個人課題的中期評估。對此項工作我們給與了高度的重視,專門開展了數次培訓活動,帶領教師們深入學習了課題研究的方法、過程性材料的整理和收集等關鍵性的問題,提高了教師課題研究的針對性、規范性和科學性。在10月份舉行的市課題中期評估活動中,我校教師的個人課題研究以其研究過程的實效性、研究成果的豐富性和課題網站建設的規范性得到了評估組專家的一致好評。最終,我校教師的十六項個人課題被確定為金壇市級課題,姚立新老師的課題還被確定為常州市級重點課題。
三、服務工作——不言累
每年的秋學期都是一個評比的學期:各學科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各學科年會論文評比活動、優秀論文和案例評比活動……每一次評比活動,我們都提前通知到相關教師本人,進一步明確各項活動的要求,并發揮我們自身的參謀和協調作用,盡可能地給與教師幫助。本學期的語文、數學、英語市級評優課活動中,我們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協調和組織相關教師對參賽教師出謀劃策,給與無私的幫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薛金妹、傅廣輝、朱霞和謝偉偉老師分獲市級評優課二等獎。對形式多樣的各種論文評比活動,我們還統一匯編成冊,發放到教師手中,讓教師明確要求,選擇性地參加,提高論文參賽的針對性和獲獎質量。本學期,我校教師的數十篇論文和案例分獲省市一二等獎。更可喜的是欒育蓮、王夕珍、洪根鳳等中年教師的多篇論文也分別在國家級和省級教育雜志發表。
篇7
今天很榮幸在這里向大家做本人關于申請資陽市骨干教師的述職報告。我的報告將分三個方面進行。
一、師德修養
我熱愛祖國,熱心于教育事業,追求進步。對待工作恪盡職守,嚴以律己,誠以待人。積極學習,不斷提高。在工作中勇于開拓,敢于創新。教學方法靈活,注重教學育人,教育培養人。對待學生嚴格、寬容,公平、公正,做到了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學生中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師德自評優秀。
二、工作經歷及情況
俱往矣,往昔崢嶸歲月稠。彈指一揮間,來到實外工作已經三年,三年時光,風云歲月。這是一個不平凡的三年,我想我將終生難忘。因為這三年,讓我的人格在不斷磨礪中成熟;因為這三年,使我的業務水平在兼容并蓄中不斷提高。我衷心的感謝這三年的時光,更要衷心的感謝學校對我的培養。下面就主要是我到實外后工作點滴的匯報。
20*年*月,我從WJ中學加入實外,之前我還曾經在WY工作過。來到實外,我中途接班,擔任高20*級4班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并同時擔任高20*級5班的語文教師。現在擔任高20*級2班和4班的語文教師。工作中,措施到位,方法得當,對各層次學生的分類推進有較好效果。學科成績在同類評比中始終保持領先水平。期間,開展工作有條不紊,迅速轉變了高20*級4班并使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最終超額完成了學校下達的高考升學任務。同時這段時間的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先后獲得了學校的“先進教師”稱號、雁江區教學質量評估一等獎、資陽市高考質量評估二等獎、年度考核資陽市優秀等榮譽。
三、教育研究
多年來,我堅持學習,追求理論提高,加強理論修養,在學習汲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同時,也不斷歸納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經驗教訓,先后在《考試報》、《中學生讀寫》、《現代語文》、《新語文周刊》的刊物上發表文章;論文在內江、成都、資陽的評比活動中多次獲獎;賽課在WJ區獲得一等獎、雁江區一等獎。并先后在第二屆“中國教育創新研究與探索”論文評獎、第六屆“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論壇”全國論文評比、“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征稿、“前沿教育創新與實踐論文大賽”等活動中獲一等獎,在第八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獲“優秀指導獎”;期間,加入了“王后雄名師聯誼會”,并成為《語文活頁》期刊的特約撰稿人,受邀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網”的兼職編輯;有多篇文章,如《四川“問”作文如何寫》、《高考作文急救策略》、《舉身赴清池——劉蘭芝的美麗隕落》、《從〈祝福〉中的孩子形象看小說的悲劇色彩》、《流駐心靈的一泓清泉》、《祭奠一段情——周樸園何錯之有》等文被多家網站轉載。
篇8
指導思想:廣泛開展對《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的學習和研討,更新教學觀念,以開展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為中心,以“小學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為科研專題,深入研究新課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工作要點:
1、加強理論學習與新課程業務學習,學習的重點是:“品德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通過自學、集體學,觀看光碟,提高學科課堂教學質量。
2、認真做好新課程使用指導工作,開展新課程教學優質課評比,選一名教師參加從化市優質課評比。
3、認真做好學科發展性教學評價階段性結題工作,寫好結題報告。
4、動員教師多寫教學論文、教學設計,6月前送教研室評比,作為階段性的成果。
具體安排:
周次
內容
負責人
4
1---4年級集體備課,看VCD。
備課組長
8
隨堂聽30歲以下教師的課
科長
10
理論學習
科長
13
選拔優質課參加從化市評比
科長
14
學校學科帶頭人講座
科長
15
征集教學論文、設計上交教研室評比
科長
18
做好學校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科長
20
各級教學評價檢測
科組總結
篇9
在教學之余,我也思考著教學與科研,嘗試撰寫教學論文。由本人撰寫的論文《怎樣說好一節物理課》榮獲溧陽市職教論文二等獎。經過仔細修改后,論文《怎樣說好一節物理課》又榮獲20xx年常州市職教論文一等獎,之后本人陸續撰寫了師德交流論文《紅專并進、為人師表》和《淺談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創新模式》等校級交流論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學習,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陸續擔任0201班見習班主任和0116班見習班主任,兩個班級都被評為校文明班級。在20xx年度本人被學校評為優秀見習班主任。從20xx年9月至今,本人擔任0419電子商務專業綜職班班主任,在20xx學年上半學期,班級被評為“保護財產先進集體”“值周工作先進班級”在首屆校運會上,班級榮獲“精神文明風尚獎”。
通過學習本人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多媒體制作技術,能夠靈活的運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學課件以及網頁制作技術。由本人制作的課件《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榮獲校課件評比三等獎。由本人設計的網站《走進電子商務》在20xx年溧陽市專題頁評比中榮獲三等獎。在20xx年3月開通個人主頁《教學與課件資源交流》(校主頁七色彩虹教師空間曲長利個人主頁)作為一個與教師和學生交流的平臺。
篇10
職教“模式”有多熱
相對于普教來講,職教界的“模式”空前熱門。
眾所周知,每所職業學校都有兩三種以上的“模式”,而且每一個“模式”的前面一般都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帽子”,諸如:辦學模式、技能實訓模式、頂崗實習模式、課堂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后勤管理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等。
尤為特別的是,在這些“模式”的前面,還會有一個更精確、更學術化的定語,如項目化技能實訓模式、集約化后勤管理模式等等,或者直接是一二三四五式的“數字化”模式。如果實在“總結”不出來的,干脆叫做新型**模式、綜合**模式。也有橫豎沒轍的,就統稱“**(地名)模式”,美其名曰“體現地方特色”。
這些特色名稱大多是用于大會發言或形象宣傳、報刊廣告,碩大的標題,自然非常吸引眼球。這種宣傳從表面上肯定看不出內容,但版面渲染卻很能給人以“震憾”的感覺。等你真去細讀了,感覺上了“形式”的當。
職業教育的“模式”究竟熱到什么程度?這在職業教育研究領域有所反映。有人做過粗略統計,在抽樣的6種知名職業教育類雜志中,僅2009年一年,每期刊發10篇以上“模式”類論文的占14%,每期刊發8篇以上“模式”類論文的占46%,每期刊發5篇以上“模式”類論文的占92%。
也有人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精品文選(2008~2009)》為例進行統計,全書收錄73篇論文,其中以“模式”為研究對象的就有13篇,占近六分之一。精選的主流論文對“模式”如此關注,不難推斷,其他一般的文集對“模式”必然更是情有獨鐘。
“模式熱”的“熱源”追蹤
任何一種事物,偏離常態而形成“冷”與“熱”,必然有其背后的根源。只有認清了源頭,了解了因果,方能做到對癥治療。
職校宣傳的需要
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長期低迷,這是毋庸諱言的事實。這幾年又遇上了學齡人口的快速減員,生源危機成為廣大職教人的“心病”。要解決生源問題,就離不開宣傳,擴大學校知名度,提升學校形象,于是,招生宣傳便成為廣大職業院校普遍重視的重點工作。
眾所周知,普教的宣傳只需要用“升學率”說話就行,而職業教育的宣傳就沒有這么簡單。如何宣傳?宣傳什么?在“就業率”因“水份”較重而受到質疑的形勢下,“模式”無疑是職校形象的重要載體。
江蘇省常熟市職教中心校副校長周萬民認為:“所謂‘模式’,通俗一點講就是獨特的做法。但說‘做法’,就讓人覺得太過普通,而要是說成‘模式’,立刻就有了文化味,上了一個層次。”不管什么做法,不管是不是經驗,是否成熟,一旦冠以“模式”,就似乎可以作為別人的范本。這是當前很多學校都熱衷于做“模式”宣傳的一個重要原因。
業內曾經流傳過一個故事:前年中考招生期間,某地市報連續數天以專題報道的形式,刊發該市財經職業學校的辦學模式,形象生動且諱莫如深的宣傳,引起了家長張先生的興趣。為了解實際情況,該家長以省報記者的身份到學校實地“采訪”。結果,在關于辦學“模式”的問題上,他先后問了4個老師,竟然得到3個不同的答案,另外一人根本無從說起。
好奇之下,他“斗膽”直接找到了校領導交流,結果兩名副校長都沒能將報紙上的“經驗”說全、說明白。最后,其中一名校長不得不實話相告:文章都是請報社的記者寫的,有一些實際做法,更多的是為了拔高、吸引眼球,因為“招生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政府業績的需要
干過職教的人都有一種體會,較之普通教育,搞職業教育會更有成就感。普教只看升學率,分數和排名是命根子,而職業教育卻能進行很多前所未有的探索,“做起來有感覺”,有創造性的體驗。
然而,從“政績”的角度來看,普教的領導更容易出成績,進而“出人頭地”;而職業教育則是社會弱勢群體,長期缺乏吸引力,不僅社會不認可,也很難進入上級領導的視野。
在很多地方,縣職教中心,尤其是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都被賦予在當地相對較高的行政級別,以便提高職教“地位”,方便開展工作。一般地,縣職教中心的校長大都兼任縣教育局分管職教的副局長,但若真要把一個教育局的科長提拔為校長,則會被誤認為“被貶”。職教官位之廉價由此可見一斑。
為了體現自己的工作成績,一些職校負責人也采取了各種辦法。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總結、提煉出一整套的“模式”來,有的甚至是“系列模式”。炒熱了“模式”,炒響了學校,炒紅了校長。
應付評估檢查的需要
這幾年,各類評比驗收在職業學校越演越烈。常規檢查評比如安全校園檢查、文明單位評比、消防檢查、食堂檢查、綠化評比、計劃生育檢查等等;特色檢查評比如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實訓基地驗收、課題結題等等。這些諸多的檢查評比中,經常要用到“工作總結”。
這工作做了,總結起來卻有很大的“學問”如果不能總結出個一二三四,或是各種“模式”來,肯定很難通過。
為此,很多由檢查評比逼出來的“模式”應運而生。一位在市屬職校校長崗位上干了13年的老職教感慨地說:“十年前向檢查組匯報工作,大家都喜歡如實介紹,說成績只要列出三五條,主要的是說不足,提請專家討論、開‘藥方’。如今再匯報工作,如果不能以‘模式’的形式呈現,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似乎過于“寒磣”,說不出口、拿不出手,總會覺得自己的學校做事太隨意,沒有研究的成份,而校領導也就體現不出‘水平’來。”
所以,不管是哪一項工作,他都要求秘書將工作“整理”成“模式”。而屢試不爽的是,只要匯報材料里有“模式”,這些“模式”都會一字不差地被錄進專家檢查的“反饋意見”里得到肯定。同樣經常擔任檢查專家的某職校校長感慨地說,你自己不提供“模式”,專家們沒時間給你寫總結,就是想寫也說不周全、說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