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16:52: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混凝土入場前的拌制控制為了保障拌制控制質量,在材料入場前,必須對各種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對于不達標的施工材料,杜絕進入施工現場。在拌制施工中,根據水利水電施工要求,嚴格控制好混凝土拌制,在減水劑稱量后再對其進行封裝。在這過程中,混凝土施工配料作為整個工程質量的基礎性環節,必須對其嚴格控制。石骨料、砂含水率變化以及稱量不準確作為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當施工配合比發生變換時,對砂石比、水灰比以及漿骨比理論性配合比也有重要作用,從而對建筑材料混凝土流動性、粘聚性、強度以及密實程度造成影響。在混凝土施工材料匯集中,一旦缺乏混合料以及外加劑,必須按照石子、水泥、砂的施工順序進行上料斗施工;當建筑施工中,外加劑為干粉狀外加劑時,施工順序依次變為石子、外加劑、水泥以及砂子,并且讓混凝土拌制時間始終高于混凝土攪拌規定的最小時間。當水利水電建筑施工滿足施工標準時,拌合物是驗收一致、攪拌均勻的物體,同時還具有良好的保水、粘聚以及流動特性;當混凝土施工不滿足要求時,必須離析具體特征,在找出施工原因的同時,對其進行調整。在這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控制雜物、尺寸性顆粒以及土塊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在混凝土振蕩密實的過程中,避免過振、漏振造成的不良影響,尤其是內模的跑漿以及漏振現象。在拌制控制中,原材料稱量的允許偏差通常是粗細骨料的3%左右,摻合料的2%左右;當施工遇到含水率有明顯變化的雨天時,必須及時調整骨料、水用量,通過增加含水率檢測次數,讓每月檢測量始終在1次以上,混凝土間歇、澆筑、運輸時間始終滿足初凝時間。
2水利水電建筑中混凝土溫度控制以及施工養護
2.1水利水電建筑中混凝土溫度控制水利水電施工效益的保證對施工企業至關重要,因此,在施工中要避免出現裂縫對施工質量進行影響。在施工過程中,要根據施工環境以及施工要求對骨料的級配進行改變,同時,在混合料拌制過程中要添加必要的添加劑,對水泥的含量進行控制。利用混凝土水對澆筑溫度進行冷卻,在溫度比較高的施工環境下,可以對澆筑的厚度進行減小,同時,利用澆筑層對其進行散熱。在對混凝土冷卻水管進行埋設時,可以利用冷水進行降溫,但是在氣溫發生變化時,要對表層進行保溫處理,避免因為混凝土的梯度變化對混凝土的表層起到不良的影響。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中會出現很多的因素對施工進行限制,因此,對施工工序一定要進行合理科學的安排,避免因為高差、基礎起伏等問題對其造成影響。在對混凝土表層性能進行改善時,對養護的功效以及抗裂縫能力也要進行提高,對表面可能出現的干縮情況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進行保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非常有可能出現貫穿性裂縫,在這種情況下對整體性能也要進行保證。在混凝土施工中,對施工條件要進行掌握,同時,對模板的周轉效率也要進行提高,做到及時拆模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在溫度比較高,而且應力比較低的情況下,施工質量和施工時間、溫度變化等都沒有直接的關系,而是和鋼的線脹系數有關,在溫度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內應力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
2.2混凝土施工養護在水利水電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養護通常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時,在養護過程中也是能夠對施工效益以及施工質量都能進行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養護方面,要根據水泥的品種、氣候條件等因素對養護的時間進行明確。在養護方面可以利用自然養護的方法,或者是利用包裹塑膜、噴涂薄膜的方式,讓混凝土表面可以保證足夠的濕潤,同時,養護的時間要在澆筑完成后的12到18小時間進行,養護的時間要控制在21到28天,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養護目的。在整個過程中,對不同的養護方法使用效益以及適用區域進行檢驗,要針對不同的施工情況,同時,按照自然養護方法對其進行養護。在施工中遇到天氣干燥、炎熱的情況,在脫模以后也要進行必要的養護,養護的周期也要控制在21到28天,養護工作要由專人來進行,避免氣候條件對施工質量進行影響。
3結束語
篇2
論文摘 要:隨著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對其工程的施工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施工技術工作,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實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要意義,并就如何做好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近年來,我國的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不斷增加,并且逐漸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其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水利水電建筑施工中,施工技術管理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對工程的長遠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從全局出發,做好工程的施工技術工作,為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意義
水利水電是一種可再生能源,而且安全無污染,其應用為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技術是工程建設的根本與關鍵,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技術工作,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可以順利的實施。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直接關系著工程能否順利完成,只有在施工中將技術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從而使整個水利水電工程提升到一個質的高度。
二、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水利水電工程關系著水電水電工程工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與否,也關系著國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因此,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意義重大,下面將就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1、預應力錨固技術
預應力錨固在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項目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項較為特殊的技術,其運用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水利水電工程的經濟效益。預應力錨固是對預應力巖錨以及混凝土預應力拉錨的一種統稱,是預應力不斷發展變化的一種新的錨固技術。該技術可以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要求以及設計的大小、方向以及錨固的深度等,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提前向基巖施加一種預應壓力,這樣可以保證基巖受力條件的優化,從而可以發揮出好的錨固效果。
預應力錨固這一技術可以保證拉應力更好的延伸,而這是其他技術無法比擬的優勢,預應力錨固技術回應為種類的差異而使得結構有很大的差別,主要范圍錨孔與錨束兩類。錨孔是指放置錨束的一種鉆孔,而錨束是預應力作用的基礎。錨頭應放置在錨孔之外,這樣課可以更好地鎖定預應力,而錨束可以起到連接錨頭的作用,在這種支撐作用下,可以使基巖更好地承受負荷。預應力錨固技術可以很好的加固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從而保證建筑物的質量。
2、施工導流技術
在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中,施工導流是一項特殊的防護工程,對水利水電工程有著很重要的影響,通過施工導流可以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施工導流技術的實施需要修筑圍堰,這是臨時建立的一種當擋水物,可以更好地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質量。由于圍堰流速很快、減少河道面積以及流量很大的特點,因此,在建設圍堰時,一定要實現做好技術,全面考慮其穩定性與抗沖性,這樣才能為施工導流技術打好基礎。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導流技術可以很好的控制河床,因此,直接關系著工程的進度與安全。施工導流技術關系重大,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好各種配合工作,考慮各種環境、地形的影響作用,做好協調控制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進度與質量,從而降低工程造價,滿足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要求。
3、土壩防滲加固技術
一般說來,水庫的土壩很容易發生滲水、跌窩以及潮濕的現象,其結果是會導致土壩的滲漏、變形甚至會對水庫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不及時處理,會造成很大的安全問題,因此,土壩防滲加固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土壩防滲加固技術可以處理土壩的滲透與變形,從而可以使壩體劈裂灌漿,并且在壩體內形成一種防滲體,避免出現滲漏現象,最終保持壩體的堅固與穩定。對土壩壩體的劈裂灌漿要根據土壩的實際情況安置灌漿孔,主排孔要沿著壩軸線來設置,副排孔要放置在壩軸線上方的的1.5m的地方,這兩排孔要分開設置,還要保持3~5 m的距離,灌漿孔要穿透壩體并最終到達壩基,這樣可以形成一道防滲體。
4、外加劑的使用
混凝土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應用很廣泛,因此,外加劑的使用不僅是混凝土技術的需要也是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需要。當前常用的外加劑主要有,處理外表的外加劑,修補的外加劑以及改善色澤的外加劑,增強表面強度的外加劑,還有提高抗變形能力的外加劑等多種類型,外加劑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的質量,從而可以有效地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建筑質量。
5、壩體填筑技術
壩面流水作業是壩體填筑技術的關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流水作業完成之后,要進行卸料以及平料工作,制定出工程的工序;第二,壩體填筑要根據施工要求做好鋪料以及填筑的工作;第三,要根據壩面的劃分做好碾壓工作,可以保證水壩的建筑面積。同時,為為了避免熱量的流失,還要做好填筑土料的時間安排工作,從而減少工作時間。
6、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
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很復雜的工程而且意義重大,不僅關系著施工企業的利益,而且關系著國家以及人民的的利益,因此,一定要做好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工序多,而且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在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施工前要做好安全培訓工作,分階段、分步驟的根據施工的要求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對特殊工種還要采取持證上崗的制度。其次,還要對施工現場的每一位人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樹立安全第一的掛念,為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安全建設做好準備。再次,還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由技術人員負責,做好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方案的交底動作,保證工程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再次,做好監督工作,及時的消除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并且還要根據施工現場的情況,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將安全問題做到實處。
結 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也逐漸的增加,并且逐漸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其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水利水電建筑施工中,施工技術管理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對工程的長遠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實際中,為了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實施,充分發揮出工程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要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實施全面的管理,從而可以保證工程的高質量的完成。
參考文獻
[1]黃謀,岑耀輝.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科技傳播,2011(13)
[2]田畢道.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5)
[3]李潤銘.水利水電工程常見施工技術探討[J].中華民居,2011(08)
[4]伍玲燕,胡勇峰.淺析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施工技術管理[J].管理觀察,2011(26)
篇3
英文名稱: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主管單位:湖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三峽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宜昌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948X
國內刊號:42-1735/TV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9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篇4
關鍵詞 :變電站;工程設計;問題
中圖分類號:TM411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在高速的發展,這樣就使得新材料和新工藝也在逐漸的投入生產和使用,并且由于近幾年來,自然災害嚴重,變電站工程具有特殊性的特征,所以在進行變電站工程設計中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二、對城區地下變電站與民用建筑合建技術總體布置和建筑結構的考慮
1、存在的問題
其一,在進行工程設計時,用地出現的緊張的趨勢,并且進行工程的地質比較難尋找,同時在解決了用地問題之后,其用地面積也是很小,這樣在進行變電站設計中,設計的難度就會增加以及要求也越來越高。
其二,在尋求用地時,用地的拆遷費用非常高,這樣就使得其超出了預期的費用,從而導致工程造價的成本過高。
其三,變電站工程在設計中,對于附近的環境要求比較高,一定要其與變電站工程的設計相互協調,并且建筑的格局要與景觀和環境相互融合。
其四,由于變電站工程具有特殊性的特征,所以使得其對于防火、防爆以及防噪聲的要求很高。
2、變電站建設規模、總體布置與建筑結構的考慮
(1)要考慮的是大型設備的運輸通道
在對其考慮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對地下部分通道進行考慮,還要能有效的滿足地面上運輸和消防通道的要求以及垂直通道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在地面上,可以利用公路或規劃路;在垂直通道就可以在人行道以及綠化帶上預留一些吊物井,并且可以自由的拆裝蓋板,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進行大型設備的吊裝運輸。
(2)應考慮一次主設備間的連接
在進行變電站工程設計中,由于采用簡化接線,這樣就能有效解決變壓器中的高壓側設備在進行連接時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在110kV的情況下,要想采用負荷開關與氣體絕緣變壓器設備,這樣就可以采用電纜將其引出;然而主變壓器低壓側與 l0kV高壓開關柜之間就可以采用母排連續將其引出。在變電站設計中,由于采用的電纜具有靈活方便、電流大等特點,這樣就使得電纜的截面和數量不斷的增加,并且使得電纜與高壓開關柜之間連接的難度逐漸的增大,甚至還有可能在中間添加一個過渡連接柜,就會使得現有的空間在連接中更加困難。此外,由于母排具有載流量大,連接直觀等特點,但是受到地形條件的限制,并且要求變壓器與高壓室靠近布置,這樣就不能有效地的采用母排。
(3)應考慮地下變電站的結構與地面上民用建筑結構的協調關系
在對變電站工程設計中,不僅僅要滿足地下變電站的工藝要求,還要滿足地面上民用建筑間隔和采光的合理性,尤其是對于高層建筑,應該要注重其對地下站布置的影響,所以要對其進行協調,并且把它視為設計的重點,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會嚴重影響整個建筑的經濟性。我們知道,主變壓器室和 10kV高壓室所占據的空間是最大的,這也是變電站的重點,因此在對變電站工程設計中,要對運行維護的特征進行充分的考慮,一定要使得其滿足上層民用建筑的合理性要求,并且采光好。此外上層民用建筑的功能還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三、城區變電站設計中消防、通風及噪聲處理
(1)消防系統
在變電站設計中,經常會出現火災,這樣就需要采用滅火裝置對其進行滅火,其中常用的滅火裝置主要包括水噴霧滅火系統、固定式氣體滅火系統以及移動式或手提式氣體滅火器三種。由于城區變電站對消防的要求比較高,那么在進行設備的選擇時,就應該從多方面進行考慮,一般情況下采用無油化設備,如果變壓器是氣體絕緣,那么10kV高壓柜就可以采用真空開關,這樣就可以簡化消防系統,從而提高防火的安全性,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只采用這一點在設備各電氣設備間配備移動式或手提式CO2滅火器,同時還可以在樓層上放置了CO2氣瓶以及設置安全指示燈,這樣方便疏散人員。在地下站由于環境潮濕就可以采用控制系統,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監視、自動、手動以及遠動等功能,并且可以將報警及控制信號通過RTU傳輸到消防部門。
(2)通風系統及噪聲處理
在變電站設計中,由于地下變電站的通風系統與地面站的通風系統有一定的差別,那么設備的散熱通風就必須依靠機械來進行通風。同時主變壓器是最大的熱源,并且有水冷和風冷兩種冷卻方式,其水冷方式具有復雜性的特點,這樣就會給變電站的運行和維護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采用風冷方式,這樣才有利于變電站的運行和維護,并且可以采用由地面綠化帶自然進風,經過各個設備用房,最后由排風機通過風管將室內的熱空氣抽至室外。此外在進行主控室和 10kV高壓室中可以設置空調,這樣就需要對噪聲進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采用低噪聲軸流風機、進出風井處設置厚片式消聲器以及降低風管的設計風速來降低噪聲。
四、變電站工程設計中供配電專業與土建專業的配合問題
要想對變電站進行合理的設計,既要對使用先進的技術,良好的設備以及構架布置整齊合理,還對配電建筑有一定的要求,保證其美觀大方、通風采光良好,這樣就可以給人們創造一個舒適、安全以及潔凈的環境。進行變電站工程設計中,進行變電站的土木建筑工程是進行供配電設計的重要環節,所以要保證安全配電距離的情況下,還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這樣就可以設計出符合要求的配電建筑,并且由于其涉及到供配電專業與土建專業的知識,就需要這兩個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密切的配合,這樣就可以保證進線的美觀,一次設備排列整齊。此外,還可以使得其在10kV高壓配電可配置大玻璃和開設大門,這樣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通風和采光問題。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通過變電站工程的設計對城區地下變電站進行了分析,近些年來,由于電力系統的不斷發展,所以在進行變電站工程設計時要嚴格把關,控制好每個環節,這樣才能提高對設計的要求,從而保證變電站的質量,從根本上刺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GB 500009-2001(2006版).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