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個人簡歷范文
時間:2023-03-26 06:46: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習個人簡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班級基本情況:
女生25人,七(5)班本學期全班有男生23人。共48人。全班所有學生均為借讀生,且絕大部分來自學校。學生的學習基礎、生活習慣、行為規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依靠干部及班集體的力量,1.大力指導學生干部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加強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用“激勵教育”成功教育”等科學手段,引導、轉化后進生。
2.組織學生進行安全、衛生、紀律、法制、理想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思想教育;廣泛開展愛校、愛班等活動;學習“校規”校紀”切實落實《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實施細則》
制定《值日生安排》《班干部值日安排》等班規并嚴格實行。利用班會課或課余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3.嚴格實施德育。豐富學生業余生活。
三、采取的具體措施:
1.抓好升旗、早操、值日、衛生、墻報、行為規范等。
分類施教,2.加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和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解關心學生。多與學生和家長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爭取使后進生在學習和紀律方面都有進步。
經常深入班級,3.對學生認真負責。嚴格課上、課間的紀律要求,仔細檢查班級和寢室的衛生,勤看、勤管,重視學生的思想工作。對于個別學習不積極或學習不專心的學生,及時找學生談心,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與家長及時聯系,4.對于個別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要注重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注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坦誠相待,才能使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只有經常與家長溝通交流,針對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問題,同家長達成共識,才能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班級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一個人的終生發展受益非淺。因此。提高學習效率是班主任經常的一項工作,也是差生轉化的中心,班主任講清一般的學習方法,特別是作用和意義,并要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認真上課,課后及時復習,反復復習,適當練習。要反復布置,解后再采取措施糾正,直到這個學習習性養成,還需要針對每科的具體情況對具體科目的學習方法全方位的指導.織興趣小組,作為學習扶貧小組,讓學生教學生,提高其集體自力更生的能力,同時也讓小組的同學在提高自身的同時讓自已的能力也上一個新臺階。
因材施教,6.及時了解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重點難點上下工夫,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扎實地上升
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7.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否學生家長聯系。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形成一盤棋,真正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針對他工作中出現的問題,8.培養班級干部:及時召開班干部會議。教給他工作方法,使他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優缺點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尤其是班級的示范員,更要要求他及時協助班干部作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時,還要求他注意班干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威信,創造機會,鍛煉和培養他能力。
篇2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參考相關文獻資料,根據以往研究經驗,本研究主要依據樣本含量為調查條目的10~20倍的原則對研究對象樣本量大小進行估計。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調查問卷共包含68個條目(其中艾森克人格問卷包含48個條目,一般健康問卷包含20個條目),按照調查條目15倍的原則,共需要調查1020人(68×15=1020人)。考慮到調查問卷具有一定的不合格率,故擬調查1050人。以濰坊醫學院在校醫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以年級為層、以班級為群,從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各隨機抽取6個班,對隨機抽取的18個班級的全體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共調查1050名醫學生。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050份,收回1050份,回收率100%。對收回的問卷進行審核后得有效問卷972份,有效率為92.6%。
1.2研究方法
1.2.1調查工具本次研究所用的調查工具有:(1)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Revised,ShortScaleforChinese,EPQ-RSC)[3],該量表包括精神質(Psychoticism,P)、外向性(Extraversion,E)、神經質(Neurocicism,N)和社會掩飾性(Lie,L)4個分量表,各量表12個條目,共有48個條目。其中第2、6、18、26、28、35、43、27、8、12、20、24、29、33、37、40和47條目反向計分,其他條目正向計分。4個分量表的信度在0.54~0.88之間。(2)一般健康問卷(Generalhealthquestionnaire,GHQ-20)[4],該問卷共包含20個條目,均為“是否式”選擇題。除第7題和第10題反向計分外,其他題目選“是”得1分,選“否”得0分。一般健康問卷包括自我肯定、憂郁和焦慮3個維度。其中1~9條目反映個體自我肯定的內容,得分越高,表明被測個體自我肯定程度越高;10~15條目反映個體憂郁狀況,得分越高,個體憂郁程度越高;16~20條目反映個體的焦慮狀況,得分越高,被測個體的焦慮狀況越明顯。
1.2.2調查方法資料收集前集中培訓調查員,統一施測調查程序和指導語。問卷調查在學生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采用不記名方式,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測試,現場填答完畢后收回問卷。
1.3統計分析
應用EpiData3.1軟件雙份錄入數據構建數據庫并進行邏輯查錯,采用SPSS13.0及SAS9.2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構成比、均數、標準差等指標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方法對醫學生人格特質及心理健康狀況得分情況進行比較分析;采用典型相關(Canonicalcorrelation)分析方法分析醫學生人格特質與健康狀況之間的關系。典型相關分析是一種研究兩組變量相關關系的統計學方法。典型相關分析根據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尋找少數幾個關系簡單的綜合變量對,將兩組變量的關系集中到少數幾對綜合變量的關系上。若典型變量對為Vi與Wi,其線性組合公式表達如下:Vi=lilX1+li2X2+…+lipXpWi=lilY1+li2Y2+…+lipYp其中Vi與Wi之間的典型相關系數為ρi。當i=1時,V1與W1為第一對典型變量,它們之間的相關系數為第一典型相關系數,依次類推。一般要求ρ1≥ρ2≥ρ3≥…。本研究中對典型相關系數進行假設檢驗時,其檢驗水準α取0.05[5]。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的972名醫學生中,男生386人,占39.7%,女生586人,占60.3%。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分別有340人(35.0%)、334人(34.4%)、298人(30.7%)。生源地為城市的292人(30.0%),生源地為農村的680人(70.0%)。獨生子女326人(34.6%),非獨生子女人636人,占65.4%。大多數學生(82.3%)的家庭經濟情況呈中等水平。
2.2醫學生人格特質及心理健康狀況得分情況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醫學生人格特質中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外向性(7.99±2.24)分、精神質(7.01±1.31)分、社會掩飾性(6.57±1.86)分和神經質(5.22±3.10)分,4種人格特質的得分不同(F=129.861,P<0.0001)。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得分情況如下:自我肯定(4.99±1.80)分,憂慮(1.57±1.02)分,焦慮(1.46±1.50)分,三者得分情況有統計學差異(F=897.515,P<0.0001)。
2.3醫學生人格特質與全國人口比例構成的EPQ-RSC常模比較
對不同性別醫學生人格特質的4個分量表與全國人口比例構成的EPQ-RSC常模進行比較。比較結果顯示,男性醫學生人格特質4個分量表與常模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性醫學生4個維度人格特質中,除掩飾維度得分與常模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他維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具體分析結果見表1。2.4醫學生人格特質與健康狀況典型相關分析2.4.1典型變量及其相關系數檢驗結果醫學生人格特質與健康狀況的典型相關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第一、二對典型變量的相關系數有統計學意義,分別為0.6140和0.2334,其中第一對典型變量包含了全部相關信息的90.07%,第二對典型變量包含全部相關信息的8.97%,表明人格特質組與健康狀況組可以由這2對典型變量表示。第三對典型變量的相關系數較小,無統計學意義。以X1,X2,X3和X4分別表示精神質、外向性、神經質和社會掩飾性4種人格特質;以Y1,Y2和Y3分別表示自我肯定、憂慮和焦慮3種心理健康狀況。則第一、二對典型變量的線性組合表示為:第一對典型變量:V1=0.1173X1-0.4140X2+0.8050X3+01110X4W1=-0.3510Y1+0.2099Y2+0.7600Y3第二對典型變量:V2=0.4110X1+0.8001X2+0.4032X3-0.4410X4W2=0.9264Y1+0.5901Y2+0.1573Y3由以上2對典型變量可知,醫學生人格特質主要體現在神經質(X3)和外向性(X2)2個方面,系數分別為0.8050和0.8001;而心理健康狀況主要體現在焦慮(Y3)和自我肯定(Y1)2個方面,系數分別為0.7600和0.9264。2.4.2各變量與典型變量間的相關分析各變量與兩對典型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分析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各指標與2對典型變量的關系如下:(1)各X變量與V1和V2的關系:X3(神經質)與V1的相關性最大,相關系數為0.8997;X2(外向性)與V2的相關性最大,相關系數為0.7145,說明神經質和外向性包含人格特質的信息量較多,是反映人格特質的主要指標。(2)各Y變量與V1和V2的關系:Y3(焦慮)與V1的相關性較大,相關系數為0.5559,說明焦慮包含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信息量較多。(3)各X變量與W1和W2的關系:X3(神經質)與的相關性最大,相關系數為0.5524,說明神經質人格與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關系密切。人格特質4個變量(X)中只有X2(外向性)與W2有關系(P<0.01)。(4)各Y變量與W1和W2的關系:Y3(焦慮)與W1的相關性最大,相關系數為0.9053;Y1(自我肯定)與W2的相關性最大,相關系數為0.7616,說明焦慮和自我肯定包含健康狀況的信息量較多。2.4.3典型變量間的冗余度分析典型冗余分析結果顯示:人格特質的變異有13.15%被健康狀況典型變量組所解釋;健康狀況的變異有20.04%被人格特質的典型變量組所解釋,表明人格特質對健康狀況的影響作用大于健康狀況對人格特質的作用。
3討論
篇3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 建構方式
一、緒論
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正處于一個形成期,很多方面還不是特別穩定,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處于不斷形成的狀態,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產生偏差,如何建構起當代大學生正確的心理是這次研究的重要議題。
二、背景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其實是比較混亂的,特別是受到外在的物質世界的影響
是非常大的,拜金主義和物質的思想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有一種上揚的趨勢。當然,伴隨這我國的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的正確思想價值觀開始不斷形成,在這個群體中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的學生,從主流上來看,學生的個人心理狀況還是非常好的。但是面對著巨大的社會壓力甚至是學業壓力。大學生群體中還存在一部分抗壓能力不是很大甚至選擇通過自殺來回避現實的現象。特別是在最近的幾年中,這個數據和比重還處于一個不斷上升的狀態。在這一點上值得廣大的一線教育教學人員的思考,也是筆者本文的著眼點和關鍵點所在。
三、大學生心理建構方式
(一)閱讀提升法
俗話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大學階段,我們提倡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書籍進行閱讀。通過閱讀書籍不僅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水平還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至于在對于一些問題的看法上過于膚淺和簡單。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樹立更加良好的價值^,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并著手于通過各種方式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通過廣泛的閱讀可以很好的提升一個人自我效能感和個人價值,從而對于進一步樹立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是有很大幫助的。通過閱讀從而提升自己的價值觀不會因為一些瑣事帶來的壓力而輕易選擇放棄。這種通過閱讀而獲得正能量的方式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提倡和鼓勵的。
(二)自我暗示法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自我暗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心理減壓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需要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何在這些巨大的壓力背后依舊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勇敢的面對自己的未來往往需要學生本人擁有強大的意志力的同時,還需要學會一些最為基本的心理減壓措施。而自我暗示法無疑是最為有效和可行的。當學生在面對巨大的社會壓力時,或者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的時候,往往需要保持足夠的鎮靜并需要進行心理暗示來進一步緩解自己心中的壓力和不安。從而從心理上消解對于一件事情的緊張和不安,從而可以更好的面對。
(三)課堂教育法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往往會詬病當下的課堂教育缺乏心理教育環節,這一詬病貫穿整個教育的各個階段,包括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方面的課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可以通過課堂教育獲得一整套建構心理健康體系的方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為自己所用,成為一個懂得自我調節的人。心理健康的教育一定是一個系統性的教學,這個課程的開設不僅僅讓人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還會告訴學生一些建構健康心理的一系列方法,這對于大學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心理咨詢制度完善
基本上每一個高校都會設置心理咨詢室,提供給師生日常的心理咨詢,但是在筆者的考察中發現,其實這些心理咨詢室的開設有的僅僅是完成教育部的任務,在一間空教室上掛上心理咨詢室的牌子,里面沒有老師坐班,更沒有學生進去咨詢。甚至很多學生不知道在學校里面還存在有心理咨詢室這樣的組織。由此可見,心理咨詢室在一部分高校的存在實際上是有名無實,根本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在心理建構的過程中都能朝著正確的方向或者是盡量少走彎路。校園中的心理咨詢室其實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對于學生而言,其實很多情況下他們找到一些專業的機構來傾訴自己的心理問題和一些所謂的奇怪的思想,其實這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因為一些學校并沒有將心理咨詢室真正的開設起來,導致這些學生咨詢無門。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必須采取措施,充分的意識到開設心理咨詢室的重要性,提供給心理咨詢室更多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并在學生中要做好宣傳工作,讓學生指導心理咨詢室存在的同時還鼓勵學生在遇到一些難以化解的心理問題的時候可以去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
參考文獻:
[1]張衛平.心理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價值[J].教學與管理.2013(12).
[2]柏麗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實現路徑[J].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1(04).
篇4
這次實習的任務主要包括:試作和試教這兩方面的工作。
對于試教這方面,我實習的是初一地理。由于學校師資緊張,學校要求我一邊聽課一邊開始上課。但是地理這方面的課本來就少一周兩節課,實習學校安排我接替尚海龍老師所帶的兩個班,初一三和初一四的地理課,這樣一周我就上四節課,沒課的時候就聽其他老師的課。聽了尚老師的兩節課后,老師就叫我開始上課,我硬著頭皮答應了,我心里沒譜。下來我也認真的備課、查資料,把我在大學學的知識全用了。本來以為這樣就夠了,誰知道上了下來才發現多多。第一次走上講臺,非常緊張,差點說不出話來,教學途中也多次忘了下一步該講什么了。這讓我體會到上好一節課真是不簡單,同時發現了教案與現實中的課堂又是兩回事來的!從而才發現自己對課堂常規教育以及上課的技巧的了解是如此的缺乏。才知道要上好一節課在下面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要查多少資料才能上好一節課。做一個老師真難,做一個好老師更難。通過指導老師的耐心指導和自我的反省,我不斷的改掉自己不足的地方,一步一步的進步。最后終于達到了比較理想的結果。
在教學環節,我主要從以下環節對于這次實習工作進行總結。
一,備課。
在教學過程中,備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備課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的開展,備課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程。備課時不僅要對說講述的內容熟悉,而且要有主有次、重點突出。這樣才能在有限的上課時間里,完成自己的授課任務,使學生更好地所學知識。地理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科,和其它學科有很密切的聯系。備課時不僅要對本學科知識的熟練,還要其它學科的融會貫通。考慮到地理知識的理論性強,學生很難領會。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圖片模型,是地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們便于接受。如講到褶皺地貌時,我們地處平原,學生大多沒看見過褶皺地形。如果在課堂上展示褶皺模型和做書本擠壓成褶皺的實驗,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皺地貌及褶皺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講解民風民俗時,適當地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圖片視頻,當地的標志性建筑,節日活動時的視頻錄像等等,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對當地的民風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學儀器的應用
由于地理教學的特殊性,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實習學校的實際困難,所以只要運用的教學儀器只有冊即掛圖。和地球儀。很想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應用新技術。只是條件不,但是我還是做了一些幻燈片,由于我很喜歡計算機,所以幻燈片也很愛做,但是并沒有找到多媒體教室給學生放映,也算是一種遺憾。但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在地下我還是依舊在學習運用,或許等我畢業了,那時多媒體教學就會普及了,多媒體教學對地理教學真的很有幫助,比如地球自轉和地球的公轉,讓學生想象實在是難以想象,但是用動畫做出來,學生則可以直觀,還有一些地形地貌,由于鄉村學生的經濟基礎差,能出遠門的特別少,有的學生甚至沒有走出過我們的市,一出生就只知道黃土,讓他們想象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巖溶地貌,真的很難,但是用一些圖片展示,則會加深他們的印象,因此,我個人,作為一名地理老師,熟練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則是必備的基本功,在今后的學習中,把計算機技術的也要給于重視。
三、授課
站在講臺上和坐在下面感覺就是不一樣。課堂授課使一項組織性的工作。在課堂上要適當地分配時間,對講解內容有輕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點。不失適宜地展示一下教學模型、等,不僅能緩解一下課堂的緊張氣氛,還能增強同學們的學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甚至,當學生力不集中時,加一些笑話或學生感的事情,調動一下課堂氣氛,都很重要,而這也特別考驗老師的綜合素質。
四,板書和課堂紀律,說到板書,我真的很慚愧,也很丟人,作為一名大學本科生,寫的字很,為了不丟人,我還在地板上練粉筆字,由于我的鋼筆字不好,所以在寫粉筆字時一筆一劃的很認真的寫著方塊字,這樣看起來板書還算漂亮,不過學生們多我還是很寬容。但是作為一名老師,粉筆字鋼筆字真的很重要,因此,平時寫字的時候我都把字寫的規范,并且買了一些字帖在練習,練習還是很有的,在實習的這一個多月我的粉筆字的確了不少,我的指導教師給我提出建議,讓我以后不要放松多字的練習。我是虛心接受。提到課堂紀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授課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上課時要那些開小差的學生,適時地提問他們一些,使他們的思緒回到教學能容上來。但不要太難,學生回答不上來,會打擊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們對后來課程的聽講。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則要“嚴加看管”。
四、課后總結
總結是對以前所學能容的重現與再。總結做得好,既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還有利于對后續知識的學習。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學結時,還要引導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和與其它學科的聯系,要把知識學活、用活,應用到實踐中。
五、實踐體會
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對于地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了一定學科知識,但是面對學生們提出的和的想象力,也會感到迷惑不解,力不從心。因此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自己的學科知識,為將來走向教學崗位后,能更好地和學生交流。
多參加實踐活動。理論不實踐,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常會一些突發事件,是課本知識所不能預料的。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自己的應變能力,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篇5
【關鍵詞】獨立學院 信息化 人事管理 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12(b)-0016-01
近年來,我國存在著較為稀少的高等教育資源和較多的高等教育需求,為適應這一形式,獨立學院的辦學模式應運而生。
1 人事管理信息化現狀
1.1精簡管理人員,迅速發展業務
受獨立學院運作機制市場化的影響,獨立學院在進行管理人員的選取和安排時產生了高效精簡的要求,其辦學成本的節約主要通過人員成本的節約來實現。調查顯示,目前很多獨立學院的人事組織部門往往以較少的管理業務人員,擔負著傳統大學人事檔案館、離退休處、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引進辦、勞資科、師資科、人事科、干部管理、黨建、黨委組織部等實際需要很多人承擔的工作和職能。另一方面,傳統大學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固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因而在快速發展的獨立學院,存在著較嚴重的人員流動問題,致使人事管理中問題繁多、復雜。在這一現狀下,獨立學院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高效精簡目標的實現,要以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為基礎,因此,加快推進獨立學院信息化人事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1.2管理制度差異,人員結構復雜
一方面,獨立學院的業務管理人員主要來源于社會人員和母體人員,兩種人員差異較大的工資待遇和享受標準致使其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存在著很大差異。另一方面,作為運作市場化的實際個體,獨立學院節約辦學成本目標的制定和執行要以合同制授課人員、兼職教師、返聘教師的有機結合為途徑,因此其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著特殊的差異。
1.3信息更新慢,準確性差
傳統大學管理人事信息主要通過手抄人寫或利用數據處理的簡單軟件等手段和方法進行,其處理信息的軟件模塊較為單一,且實際操作性不強,難以快速更新、處理及分析信息,從而無法為上級管理部門或院領導及時準確的提供有助于決策的可靠分析數據和統計報表,因而對其管理層決策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形成了較大制約。
2 改革與實踐信息化人事管理的對策
2.1轉變觀念,準確定位
新的歷史時期,組織和開展人事管理工作首先要轉變其傳統觀念,要對人事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明確認識,準確定位。作為學院現代化建設和管理的基礎,信息化的人事管理能夠有效提高其管理水平。因此,學院領導在轉變其傳統觀念的同時,還要重視從資金、人力及政策上給予幫助和扶持。同時,管理部門也要對其工作的主動性自覺進行積極地發揮,通過不斷挖掘本職工作中的有用信息,使其能夠為學院規劃決策等提供科學有效的信息。
2.2樹立意識,強化觀念
獨立學院還要強化對規范化人事管理建設的重視,通過信息總庫的建立,使共享資源得以提供,從而為學院人事信息資源信息作用和價值的充分有效發揮提供保障,為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創造條件。
2.3規范制度,及時更新
獨立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具有保密性、一致性、數據實效性及對象動態性的要求,因此學院領導要將信息化人事管理制度的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確保其規范化、制度化,實現其信息更新和傳遞的快速性、準確性,為院領導各項咨詢和決策的準確性、合理性提供科學依據,從而使其誤差得以減少。
2.4開發系統,提高效率
獨立學院在開展認識管理工作時要重視對“準確、人性、精簡、高效”原則的充分體現。一方面,要重視公開規章制度、透明辦事流程及快捷傳遞信息。另一方面,還要重視“信息系統支持”和“業務流程重組”。其中,“重組業務流程”是指通過固化辦事程序到系統平臺,在同一調度流程和記錄數據中,實現更為明確的職責和更為清晰的業務流程;“支持信息系統”則是指通過將數據流與業務流之間的調度關系進行充分的考慮,實現操作性更強信息系統的建立。運用這一信息系統,一方面便于職工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助于其工作效率的切實提高。
篇6
[論文關鍵詞]大學校長 理想人格 水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水被視為教化的象征,教育與水有著不解之緣。早在西周時期建立的由國家直接管理的大學——“雍”就是四面環水,《新論》中記載:“王者始作圓池似璧形,實水其中,以環擁之,名曰辟雍。言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轉王道,周而復始”。中國古人還根據水的流動與常勢、水的無形與柔弱、水的浩瀚與執著等特點感悟人生哲理,遙寄人生價值旨趣,因此,水在傳統文化中便具有了作為品德高尚、修養深厚的人——“君子”的人格象征。《尸子·君治》中記載:“水有四德,沐浴群生,通流萬物,仁也;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柔而難犯,弱而能勝,勇也;導江疏河,惡盈流謙,智也”。大學校長作為學校教育最高管理者,對學校各方面發展具有重大責任,而其對學校發展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并非源自于職務賦予的權利因素,而是源自于非權力因素——道德、氣質、性格、能力是否具有吸引人的人格魅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系統考察中國傳統文化中水的人格特質,對于當前大學校長建構自身理想的人格魅力,通過全面提升自身素質促進學校發展具有一定的啟示。
一、中國傳統水文化中水的人格特質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賦予水以靈性,通過取譬于水,隱喻人生,化為智慧,人們也在受到水的滋養和對水的觀察思考中不斷地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正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一貫之道。“以水為師”在賦予先哲們辯證的人生理念的同時,也激發著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和實踐者的執著追求。
(一)大遍眾生——仁愛的情感
水是博大的,可以包容萬物,水是無私的,可以滋潤生命,水具有“大遍眾生”的普施眾生之德,《淮南子·原道訓》中說:“水上天則為雨露,下地則為潤澤;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無好憎,澤及?蟯,而不求報;富善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費。”水遍流大地,滋潤萬物,有好生仁愛之德性。君子當仿效水,具有寬廣博大的仁愛胸懷,不受個人情感好惡所左右,一視同仁,遍愛大眾,博施天下。水普潤萬物而無為的德性實則就是君子由愛親到愛民直至愛物的人格理想的體現。水大仁大愛的人格品質還表現在它由于身處低位而能做到吸納百家、求賢若渴。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也。”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它處于令人不屑的下游位置,但是正因為如此,水才更加接近于真理。
(二)隨物賦形——靈動的智慧
孟子將水性比作人性。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水流之徑或曲或直,但不變其向下的本性,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這就像君子做事遵循道義一樣。義是人道德行為的自覺,合乎時宜的踐履,它是儒家理想人格十分重要的內容。同時風無常式,水無常形,水又以不變的本性呈千變萬化之態,它能將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統一起來,既考慮長遠目標,又能夠結合現實的情況與困難采取靈活的戰略決策。《孫子兵法·虛實篇》中說:“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制勝者,謂之神。”水以變求生,隨圓就方,具有不同的面貌與無限的活力,它柔和而鋒利,明察事物發展而隨機應變。水之所以具有隨物賦形靈活的智慧,是因為它能夠保持自身的清明,正確觀察外物,不為外物所蒙蔽。正如《荀子·解蔽》篇記載:“人心譬如盤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須眉而察理矣;故導之以理,養之以清,物莫能傾;則足以定是非,決嫌疑矣;小物引之,則其正外易;其心內傾,則不足以決庶理矣。”
(三)盈科后進——堅韌的意志
《荀子·宥坐》中說:“水,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水具有千回百轉也不能改變其向東流去的志向。同時,水還有為志向的實現付出艱辛的努力和不屑追求的意志。《孟子·離婁下》中談到:“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著如是,是之取爾。”孟子以水之行喻君子達道:“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之術,必觀其瀾。……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至于道也,不成章不達。”水不流滿洼地就不能向前流動,君子為道不到一定程度,就不能通達。這是說君子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才能逐步通達大道。水雖至柔,但可克剛。因為水含蓄而內斂,堅韌而執著,目標專一,有著極強的滲透力。水一旦認定目標便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阻礙,堅持不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可謂盈科而流乍無聲,旋人大海作濤聲。這也反映了君子自強不息的氣節與持之以恒的韌性。
二、現代大學校長理想人格的建構
(一)現代大學校長應該是博大仁心、志存高遠的教育家與文化人
大學校長首先應具備如水般大遍眾生的仁愛之情感,這是一種人道主義的精神,它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強調人的地位,維護人的尊嚴和權利。具體體現于校長普度眾生的大愛情感、以大局為重的戰略眼光和包容萬象的寬容氣度。校長要有對全校師生生命需求的關懷,相信學校每一位師生員工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能夠給他們一個關懷與愛的氛圍和環境。擴而充之,現代大學校長還應有對社會的現實關懷和對世界、對未來的終級關懷。他能夠基于自我社會良知的深刻體認,以積極的入世態度對社會現實中存在的丑惡現象進行最無情的鞭撻和批判;他經常憂慮地思考人類的未來,預測著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只有對人類及世界的終極關懷才稱得上是終極意義上的文化人。校長應能夠滋潤萬物,使之盡情生長,應具有大眼光、大氣度,不糾纏于小的得失,去除個人情感好惡,能夠超越一己之局限,以大局為重,能夠時刻做到大公小私,先公后私。校長應具有海納百川、包容萬象的氣度,能夠納人之長,更能容人之短;能夠把師生員工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和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與教授、職員、學生平等地交流、溝通,要懂得“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道理,做到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從諫如流,讓其體驗到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無與倫比的幸福與快樂。要“記人之功,容人之過”,對犯過錯誤的、曾反對過自己的人能寬宏大量;對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能真誠容納,甘為人梯,創造機會,知人善任,通過對人才的選拔配置使得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樣,學校中每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精神都能得到充分發揮,進而既保證了每一個個體自身生命價值的實現,又保證了學校組織業績的不斷提高。可以這樣說,大學校長體現的“大愛”之人文精神是大學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
(二)現代大學校長應該是智慧融通、靈活敏銳的政治家與社會活動家
大學校長作為學校內外重要關系的協調者和學校戰略規劃的制定者,需要具備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應有的融通智慧和靈活敏銳的素質。當前,由于政府、社會、市場紛紛介入大學的運作,外部環境對大學提出的要求復雜多樣,學校內部不同利益主體需求也是紛繁蕪雜,作為校長要能夠以自己清明的理性,洞察外部對學校的期望,尊重外在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引領學校適應社會的發展。同時,不同的大學在自身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必然形成各自不同的特點,校長必須結合實際,準確定位,從歷史的角度看待未來,明了學校自身的歷史與傳統,懂得教育發展理論和學校辦學規律,深刻理解學校精神的核心內涵,提出合于學校實際的辦學理念,并運用于學校發展的實踐。同時,能夠對學校當前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作出客觀的評價,將學校外部的要求及所提供的條件與學校內部的需求及發展基礎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各方面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學校發展戰略,富有遠見地制定新的行動方案。另外,當前大學校長所處的環境無論在宏觀還是微觀層面都有許多不良因素,這些因素正在以各種方式侵蝕著大學的倫理本性,使之陷于嚴重的倫理困境。主要包括角色沖突、權利沖突、利益沖突和道德沖突,其實質是各方的責任和利益的沖突。大學校長應該有著圓通的人際溝通與交往智慧,認識矛盾沖突的性質,捕捉最佳協調時機,巧妙地運用不同的語言藝術,有效平衡各方面之倫理矛盾,根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不確定性、模糊性、綜合性和復雜性等特點做出一系列道德判斷與選擇。再次,要實現學校動態超越式發展,大學校長還要有改革內部科研評價機制、人事聘任及相關管理制度的靈動思維并付之實踐的勇氣。總之,大學校長只有具有融通的智慧和靈活敏銳的思維才能形成先進的大學辦學理念,才能應用現代思維方式進行辯證的、超前的、創新的思考,在解決實踐難題的過程中推陳出新、高人一籌。
(三)現代大學校長應該是堅毅果敢、不拘一格的領導者與管理者
篇7
姓名: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7-1-7
民族:漢族
最高學歷:本科
現居住地:河北省-石家莊市
工作年限:應屆畢業生
聯系電話:
求職意向
應聘類型:全職
應聘職位:統計,科研人員,教師,班主任,教學·教務管理人員
應聘行業:不限
期望工作地區:石家莊市
期望月薪:面議
自我評價
首先,感謝貴公司抽出寶貴時間來看本人的簡歷。本人性格樂觀,注重團隊精神,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統計分析能力,熟練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雖是一名應屆生,但我會以一顆青春熱情、認真負責、不驕不躁的心去對待每一次機會、每一分工作。
工作經歷
河北某軟件人才實訓基地2009-6至2009-7:測評師
所在部門:測評部
工作描述:在河北某軟件人才實訓基地擔任測評師一職,在河北理工大學辦事處工作,在職期間主要負責河北省其中兩個地區的招生相關工作。本人負責的這兩個地區招生情況相當不錯,通過團隊的共同努力,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已經完成任務的將近一半。
通過這近一月的工作,使我體會到很多。首先,對于一份工作,要始終保持一顆熱忱、自信的心;其次,還要注重團隊的合作精神,團隊的斗志要始終高亢,遇到困難相互鼓勵,共同攻克。
最近任職公司名稱保密2008-7至2008-8:實習生
所在部門:統計部門
工作描述:統計本地區的一些情況。
所在部門:服裝店
工作描述:負責為顧客提供一些本店的服飾,增加光顧的客戶,提高顧客的信任度,使新顧客變成老顧客。
教育背景
2005-9至200
9-7學校名稱:河北經貿大學
專業名稱:信息與計算科學
取得學歷:本科
校內活動職務描述
曾參加過學校組織的萬米長跑,暑期社會實踐。
在校獲獎情況
2009-2校級一等獎學金
2008-9在這一年里獲兩次校級二等獎學金,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2007-9校級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團員
2007-2校級一等獎學金
2006-9校級一等獎學金
篇8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questionnaire,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stud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inadequate present teaching plan and content of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 put forward that the new teaching content of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 must be compil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practice is too easy and learning separates from clinic practice. Instead of confining in the traditional therapy practice, the subject should enlarge its contents, increase the new equipment knowledge and clinic practice periods, students' master of physical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s will be the good base for future's career of sport team doctor, researcher, P.E recovery doctor, and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關鍵詞:《理療學》;實踐課;教學計劃
Key words: Physical Therapy;practice;teaching plan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6-0266-02
0引言
“理療學”作為現代醫學科學中重要的學科,對于促進醫學的發展,以及人體科學、衛生保健和康復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普及起著重要的作用。從事臨床醫學與運動醫學的實際應用、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專門人才逐年增多。針對體育類院校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理療學教學人員所承擔的教學任務能否按過去的教學模式進行?能否沿用過去的經驗安排?答案是否定的。醫學院校或醫院理療科培養實習生,雖然課程都是理療學,但所學專業不同、學生基礎不同、培養目標不同,原有統一陳舊的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培養高質量學生。
1研究目的
“理療學”是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重要課程,主要研究各種物理因子對人體的作用原理及治療作用等,常見的理療方法包括各種電療、光療、超聲波及磁療、蠟療、水療、肌電生物反饋療法等。目前,我國體育院校理療學實踐教學內容基本沿襲著20世紀70年代的教學模式,受客觀因素的制約實驗類型簡單,學生多以機械被動地參與程序化操作為主,而對臨床物理治療性實踐涉之較少。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許多專家、學者對體育院校的理療學實踐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意見。“理療學”是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方向是運動康復,對本科生的臨床理療技術實踐操作技能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只有達到一定要求才能拓寬就業面,所以改革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就成為必然趨勢。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為西安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2005級、2006級、2007級本科學生 共計64人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64份,回收64份,問卷回收率100%。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查閱了國內大量有關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大綱、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培養計劃及其相關實驗課教學內容改革方面文獻資料,為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資料。
2.2.2 專家訪談法。為了準確的了解各體育院校以及醫學院人體運動科學專業理療學實踐課教學計劃、內容及存在的問題,對從事多年理療學教學的10名專家、教授(北京體育大學、成都體育學院、南京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南京鼓樓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進行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改革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問題的面訪、會議走訪、電話咨詢及電子郵件聯系。
2.2.3 問卷調查法。對西安體育學院2005級、2006級、2007級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本科生對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積極性、教材和多媒體教學以及學生對學習理療學對自己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期望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
2.2.4 數理統計法。數據資料使用SPSS10.0、Excel 2003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2.2.5 項目教學法。突出實踐能力目標的實現,理療學教學內容上從“以知識的邏輯線索為依據”轉變成“以臨床治療的工作過程”為依據,將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程序化。在教學內容整合和程序化的基礎設計了電療、超聲治療、光療、熱療、磁療等八個綜合項目。每個綜合項目分為若干個子項目。如電療作為一個綜合項目,又分成低頻治療、中頻電療、高頻電療三個子項目,而各個子項目的學習過程中,既引導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又使學生在臨床參觀學實習中盡早熟悉實際的理療情境和場景,強化學生對理療治療模式的認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提高動手能力。
如電療模塊的教學,原有的傳授模式是以知識的邏輯線索為依據,依次介紹直流電療法、低頻電療法、中頻電療法、高頻電療法各單項技術,學生學習后雖然各單項技術掌握的較好,但對所學的單項技術何時、何病應用仍感茫然,既無法將單項技術,臨床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為解決此問題,我們在教學中“以臨床治療的工作過程”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織安排,第一次教學設計為臨床參觀,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陜西省人民醫院的康復理療科進行4學時的實際情境參觀體驗,授課教師通過實際病例引導學生認識各種電療儀、針對各種疾病開具理療處方,制定理療方案、這樣就把理療治療操作中涉及到的單項技術,和臨床疾病治療聯系起來,授課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在“做中學”,教、學、練相結合完成項目教學。
這樣學生將所學知識技能應用于解決復雜臨床實際問題,培養了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既可達到職業能力目標的要求,又可在完成綜合項目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2.2.6 教學實驗法。2006級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采用原有的理療學學實驗課教學計劃,2007級采用改良后的實驗課教學計劃,兩個自然班均由同一教師進行實驗課的教授,兩級學生的入學分數,年齡,生源均相似,經統計學檢驗無顯著性差異。
兩個班實驗授課課時相同均為24學時,其中2006級學生使用舊的實驗計劃教學內容授課,實驗單一而且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機會不多,實踐內容多以簡單理療儀器和火罐、按摩為主,2006級學生因為已經開設了體育康復學和運動保健學以及傷科與按摩,很多物理治療實驗重復所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基本上學完后對所學知識應用比較差。而2007級學生使用新的實驗課教學計劃,雖然課時一樣,但是增加了音樂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多個實驗內容以及PT師的工作內容介紹等使學生參與到具體的理療治療方案和操作中去,教學反應效果非常不錯。在醫院見習期間,學生系統學習了閱讀理療醫囑及處方、執行醫囑、調整治療劑量、記錄治療結果等程序,學習與康復治療的患者交流溝通,將患者現存的所有理療治療問題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面思考,確定合理的理療方案,并使PT學生明確在患者所有的物理治療方法中理療的獨特治療作用及理療的最佳適應癥。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教學中,由于實驗學時數按大綱的要求不變,而內容增加,因此在教法的選擇與運用上,我們根據不同的章節,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既有傳統的觀摩實驗法,又有改革創新的多媒體教法,如有的章節以作業形式完成,有的章節提出問題設計情景進行分析討論,同時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通過不同教法的綜合運用,不但節省時間,增加了內容,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分析、判斷、診斷、操作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理療學實踐課教學的效果和教學的質量。
3研究結果
3.1 專家訪談結果。通過課題組對10名從事理療學教學的專家進行訪談,認為原有的理療學實踐課計劃不合理有8人,占80%;認為學生運用物理治療實踐能力與理論結合差的有9人,占總人數90%;大部分專家都認為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需要改革,專家認為應該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實踐課教學,通過不同教法的綜合運用,不但節省時間,增加了內容,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分析、制定計劃、操作以及熟練運用物理治療設備的能力。
3.2 學生理療學考試操作考核情況。考核學生的學業成績是教學效果的反饋環節,考核方法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影響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是課題實施過程中通過對人體系2006級和2007級學生的理療學的實踐考核發現由表1顯示,兩個班在不同教學計劃實施下其他基本相同的條件下人體系本科生2006級和2007級期末理療學實踐考核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
3.3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從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各學校在制訂理療學教學進度和大綱時,基本上是按教材的順序制訂的,我們認為教學進度的制訂與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關系。興趣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從事某種活動的精神力量,學生對某個知識點能否產生興趣,教學的內容起著主要作用,理療學所采用的教材前后內容聯系不大,可根據學生的興趣,合理地安排實驗課教學內容,讓學生剛接觸這門課時就對本學科發生強烈的興趣,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今后的學習。以實際操作在先、理論講解在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改善提高了學習效果。比如在講授“電腦中頻治療儀”時,我們設計了幾個符合教學要求的,真實的典型的病例,在上課前把典型病例和“電腦中頻治療儀”的操作說明書發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設計理療方案、開具理療處方。
課上由教師引導,小組代表分先后講解、示范小組成員的學習討論結果,再由教師進行正確的電腦中頻治療儀的操作演示。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要求教師思維活躍、知識全面,善于組織和引導,善于總結和歸納,教學相長,促進了教學活動的良性循環。
3.4 加強理療學實踐課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對理療學中重點、難點問題,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如圖片、視頻資料等充實教學課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向功能,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部分章節可采取PBL(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自我指導學習和小組討論為教學形式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式討論,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加深對授課知識的理解。
4結論
4.1 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理療學實踐課教學,通過不同教法的綜合運用,不但節省課時,還增加了臨床醫學內容,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
4.2 理療學實踐課教學計劃的重新修訂把一些前面開設的教學內容重復的知識進行了刪減(要對照學生培養計劃中有無重復課程內容或交叉內容),根據各個院校理療儀器設備的不同條件,因地制宜的開展實驗課教學工作。
4.3 實踐課以電、光、聲、磁、蠟、水療的治療技術和方法、操作注意事項等為重點,在每節理論課之后安排相應內容的實踐,通過在實際治療場景下教師集中講解演示和學生分組操作練習,使學生系統熟悉和掌握各項操作技能,并加深對理論課教學內容的理解。
4.4 體育類院校可以讓學生到醫院的理療科進行實習或見習,學習與康復治療的患者交流溝通,將患者現存的所有康復問題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面思考,確定合理的理療方案,使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理療學的理論和技術,還能通過實際情景下的臨床參觀實踐,邊學邊做、融“教、學、做”為一體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專業態度、專業情感、和專業素質。
4.5 通過教學改革打破了原來的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常規,原來的自然班的教學可以根據課的教學內容不同進行自然班教學和分組實驗教學。提高了學生操作理療儀器設備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叢芳,朱迎九,侯勇倫.新建康復治療專業理療學課程教學實施的探討[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1:1096-1097.
[2]柯紅.高職理療學的教學體會[J].現代企業教育,2008,12:23.
[3]鐘玲,等.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與實驗技術隊伍建設探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1,3(4):328-329.
[4]歐陽燕.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醫學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17(3):76-78.
篇9
[關鍵詞]醫學生;心理健康;UPI問卷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都是關注的重點,心理健康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和諧的人際關系、適度的情感、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以及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大學生剛剛經歷高考激烈的競爭后,滿懷希望走進象牙塔,但是面對全新的環境和不同的學習策略,支持系統還未建立,缺乏社會支持,很容易出現睡眠問題和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高校對于新生在一入學時會進行大面積心理普查工作。對于大學新生心理普查使用最廣泛的是SCL-90,為了能更全面對新生心理健康做好摸底,新增大學生人格健康問卷(UPI)進行測試。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本研究采用整體取樣的方法,對某醫學院全體新生進行測試,發放問卷2800份,回收問卷2638份,回收率為94.2%,其中男生1179人,占44.7%,女生1459人,占55.3%,醫學專業學生2054人,非醫學生584人。
1.2方法
1.2.1測量工具采用大學生人格問卷,簡稱UPI,該問卷由64個問題構成,其中有4個測偽題,4道輔助題。根據篩查標準篩查出第一類可能有嚴重心理問題者,第二類可能有心理問題者,第三類心理健康者。具體問卷由60個項目構成,其中4個項目屬于測偽尺度(liescale),其余56個是反映學生身體、精神等癥狀的項目。還有一部分為附加題,旨在了解
被試者對自身身心健康狀態的了解以及是否接受過心理咨詢和治療。
1.2.2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醫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
第一類學生(有明顯心理問題者)266人,檢出率10.08%,其中想輕生者20人,占0.758%;第二類(應引起關注者)949人,檢出率36.136%;第三類(比較健康者)1423人,占53.94%。大一新生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共1215人,檢出率46.21%。
2.2性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2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比較(±s)
變量 男生(N=1179) 女生(N=1459) t P
UPI總分 7.79±7.31 9.62±8.52 -5.929 0.000
統計分析顯示,男女在性別差異的比較上,UPI總分有顯著差異。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
2.3醫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列表
UPI條目選擇率排在前十名的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人數:1256,占47.6%)、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人數:1041,占39.4%)、對臟很在乎(人數:1030,占39.0%)、在乎別人的視線(人數:966,占36.6%)、缺乏自信心(人數:875,占33.2%)、總注意周圍的人(人數:836,占31.7%)、思想不集中(人數:783,占29.7%)、愛超心(人數:781,占29.6%)、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人數:703,占26.6%)和記憶力減退(人數:673,占25.5%)。
3.討論
3.1醫學院新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醫學院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但有小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從表1可以看出,大一新生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共1215人,檢出率46.21%,以往國內使用大學生人格問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結果發現大學新生心理問題檢出率在10%―30%之間,我校檢出率略高于普遍標準,這可能是因為大一新生剛剛入校,對環境和自己專業就陌生,更容易遇到人際交往或是學習等問題,這也提醒我們要多加強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盡快預約篩查出的第一類學生,幫助學生盡早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
3.2不同性別醫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女生占被調查總人數的55.3%,女生UPI得分高于男生,性別之間差異顯著(t=-5.929,P<0.00)。可能是由于女生性格決定,女生較敏感,情緒變化更快,對環境適應能力更慢,女生剛進入新環境,離開父母,更容易出現環境不適應,因此在測試中更容易發現有情緒情感等心理問題,這也就提醒我們,在大學生教育中也要注意不同性別的個性化指導和咨詢工作。
3.3醫學生常見的心理癥狀
研究發現醫學院新生對于身體健康狀況來說關注度很高,有1256個人選擇,比例是47.6%,第二位就是對于強迫問題,比如條目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有1041個學生選擇,比例占所調查人數的39.4%,排在第三位的是對臟很在乎,有39%選擇,這個結果發現非常符合醫學生學科特點,醫學院對于醫生的培養的特質是嚴謹、責任心強,醫生工作環境要接觸不同的病患,和他們本身對醫學知識的了解,更增強他們對健康和衛生的關注。總體概況表3篩查出的醫學生常見心理癥狀為一定的強迫癥狀(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對臟很在乎),人際關系敏感(在乎別人的視線、總注意周圍的人),壓力較大(思想不集中、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等問題。這個結論可以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應加強人際關系、壓力緩解和職業規劃等方面的課程,在心理健康活動上,也應多開展這類心理健康活動,幫助學生順利度過大學一年級的適應階段。
參考文獻
[1]王小衢,艱玉堂.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分析.甘肅高師學報,2002,6:l26-127
[2]辜美惜.應用高校新生心理健康UPI量表對我國的調查.社會心理科學,2007.5-6:214-216
[3]熊繼華,龍肖毅.2008級新生UPI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以政法與經管學院為例.大理學院學報,2009.3(8):76-80
篇10
【關鍵詞】 CPQ ;SCL-90;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07-005-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in Rural and Urban Students in Jiexiu City
Guo Huip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mental health factors ratated to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high schools to provid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ference.Methods With cluster sampling, 1421students are chosen in Jiexiu City. And they finished SCL-90 and CPQ.Results 18.1%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urveyed have mental health risk; The personality chara 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CPQ;SCL-90;Personality;Mental Health
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對許多國家的調查研究表明,我國4~16 歲城市兒童各類行為問題的總檢出率為12.93 %~22.19 %[1] 。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的現狀和發展,并有針對性的對所存在弱點和缺陷的個體進行輔導和干預,具有更重要的意義。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外部環境的變化必然影響當前環境下個體的心理發展,中學生作為未來的人才,更應受到關注。然而,國內關于中學生心理的研究多采用16PF、EPQ等工具為主,所獲得的關于中學生的個性特征較為局限,不能全面認識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現狀。因此,本文對城鄉中學生進行了心理發展狀況的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山西省介休市具有代表性的8所中學,其中城區4所,包括二中、三中、鐵中和礦中,農村4所,城鄉中學共計1444名學生為本次的調查對象。
1.2 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法以CPQ問卷和SCL-90癥狀自評量表為工具對1444人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為1421份,有效率為98.41%,其中男性786人(55.31%),女性635人(44.69%),平均年齡13.32±0.68。
1.3 研究工具
兒童14種人格因素問卷(簡稱CPQ) 由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波特(R.Porter)博士和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R.B.Cattell)教授共同編制,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修訂。它適用于8-14歲中小學生,是公認比較好的一種兒童人格測驗量表。
癥狀自評量表(SCL-90)[2] 該量表共90項,每項評分1-5分。1-5分別表示“從無”、“輕度”、“中度”、“偏重”、“嚴重”。內容包含:去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等因子 [3]。
1.4 統計分析 Epdate1.1數據錄入,采用SPSS13.0應用T檢驗和相關分析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中學生SCL-90量表因子分≥3人數
山西介休被調查的1421名中學生中,有257名同學因子分≥3分。即在被調查的中學生中有18.1%的中學生有心理健康隱患。
2.2 山西介休城鄉低年級中學生人格特征現狀分析
2.2.1城區中學生和農村中學生人格特征的差異比較
城區中學生與農村中學生除在樂群性、穩定性、持強性等因素得分差異不顯著外,其他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2 性別因素對人格特征的影響
由表2知,男女性別因素在樂群性、穩定性, 恃強性, 敏感性上存在差異顯著(P
2.3 中學生人格特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調查研究表明,中學生人格特征中穩定性、有恒性、敢為性、憂慮性、自律性、緊張性與SCL-90各因子的相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國內文獻報道[4-7],10%~30%的中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本次調查表明,介休市中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為18.1%,與國內近年來的報告[8]接近但仍偏高。這再次告誡我們不可忽視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同時也驗證了心理斷乳現象。因此,需要不斷地對他們進行心理調整和干預。
本研究對城區和農村的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做了比較,農村中學生表現為聰明、自覺遵守規范、主動、有魄力、靈活處理問題、自控能力強,比城區學生多愁善感。這說明農村學生如果得不到及時恰當的引導,更易產生心理問題。
眾多研究表明,在生物遺傳和社會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男女的個性是有差異的。另外,相關性分析發現,穩定性、敢為性、懷疑性和憂慮性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尤為重要,提示中學生應進行人格的塑造與完善,可以提高心理素質水平[9]。因此,在進行中學生心理輔導時,可以從他們的人格特征入手,根據他們的人格特征幫助中學生完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提高自信心,調適不良情緒[10]。
參考文獻
1.唐慧琴.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因素分析:22 城市協作調查24 013名兒童少年報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 ,7 (1) :13.
2.王宇征.癥狀自評量表[J].上海精神醫學, 1984,2(2): 68-70.
3.吳范武,金子環.癥狀自評量表調查研究中統計方法的正確應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5):397-399.
4.劉恒,張建新.我國中學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 18(2): 88-90.
5.張敏,王振勇.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1, 15(4): 226-228.
6.薛同珍.中學生心理衛生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 2003, 30(6):890.
7.崔哲,張建新.中學生家庭教養模式及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5, 13(2): 180-182.
8.錢銘怡,武國城,朱榮春,等.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的修訂.心理學報,2000,32(3):317-323.
9.傅文青,姚樹橋,于宏華,等.兒童期創傷問卷在中國高校大學生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13(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