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行為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22:21: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消費行為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生消費行為論文

篇1

本研究采用深度訪談和問卷調研的方式,分析大學生襯衫消費行為。首先通過查閱相關的消費行為理論模型,結合人員訪談,分析總結得到大學生襯衫消費行為模型,進一步設計出大學生襯衫消費行為預調研量表;通過小范圍調研,對原量表進行適當修改,得到最終的大學生襯衫消費行為量表。通過隨機抽樣調查,獲得調研數據,運用SPSS軟件分析數據得出定性結論。

(一)大學生襯衫消費行為模型有關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理論模型有很多,被廣泛應用的有科特勒行為選擇模型,尼科西亞模式,恩格爾模式,霍華德—謝思模式及D•I•霍金斯的消費者決策過程模型。這些模型基本上都是從內在因素(包括心理、動機、學習、態度和經驗等),外在因素(包括文化、經濟等)以及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等)三方面展開分析,探討它們是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過程的。鑒于模型中有些項目不適用于本文研究,因此結合大學生深度訪談,構建了大學生襯衫消費行為分析模型,如圖1所示。

(二)問卷設計依據構建的襯衫消費行為分析模型,結合筆者在訪談中了解到的大學生對襯衫消費行為的態度,確定問卷初稿。經過小范圍預調研后,對問卷進行適當修改,再經3位專家評審,得到最終問卷。問卷主要是從襯衫消費基本信息(由個人基本信息、外在因素及部分內在因素組成)和態度量表(由另一部分內在因素組成)兩方面展開,基本信息包括價格區間、信息獲取渠道、購買場所等方面;態度量表部分包括經驗描述、襯衫屬性、細節部位和面料功能四個維度,問卷具體項目指標見表1。問卷共設15個題項,項目12-15采用五分里克特態度量表來設置A1-D5,選項分非常符合、比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很不符合及非常重視、比較重視、一般、不太重視、很不重視兩種表達方式,分別賦值1分、2分、3分、4分、5分。

(三)問卷發放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紙質問卷和電子問卷220份,得到有效問卷205份,有效率為93.2%。對問卷數據進行SPSS描述統計分析,男女比例分別為49.8%和50.2%;年級分布情況為大一26.3%,大二21.6%,大三20.0%,大四32.2%。性別和年級數據分布均勻,有助于提高結論的可靠性。

二、數據分析

采用SPSS軟件對量表進行信度和效度測試,分析量表的可靠性。運用頻率分析、方差分析、均值和標準差分析、多獨立樣本的K-W檢驗法和相關分析對各變量進行分析。

(一)問卷信效度測試信度分析主要采用Cronbachα系數作為分析依據,項數為24,測得信度系數α為0.870。Cronbachα系數在0.8以上,說明量表的信度較好,因此,問卷信度可以接受。根據KMO檢驗對問卷進行效度測試。由表2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檢驗顯著概率為0,因子載荷在0.3以上,因子有效,因子KMO值均大于0.5,因此,問卷的有效性比較高。

(二)大學生基本信息描述統計分析將襯衫消費基本信息部分采用頻率分析的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a)大學生的月生活費主要集中在801~1500元;b)幾乎所有大學生都穿著過襯衫,說明該品類是大學生日常服裝消費的重要單品;c)大學生對襯衫的可接受價格主要集中在130元以下,這是因為大學生的經濟收入大部分來源于家庭,所以消費水平有限;d)大學生對于購買過的襯衫基本上存在不滿意度,最不滿意于襯衫的面料,接著是款式、做工、質量方面,其次是襯衫的尺碼、價格、顏色,說明大學生對襯衫的細節部分比較在意,希望獲得價廉物美的襯衫產品;e)傳統的逛街發現仍是大學生獲得襯衫產品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大部分大學生認為襯衫產品的版型很重要,需要親身穿著后才了解是否適合自己。其次網絡搜索也是大學生獲取產品信息的主要渠道,說明網絡購物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認為網上購物非常方便,不用出門就可以對襯衫產品貨比三家,產品信息非常豐富;f)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襯衫是非常易于搭配的單品,對消費者本身沒有太多要求,適合自己穿著。部分大學生選擇購買襯衫是由于穿著正裝需要,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有時候要參加黨團會議,或者其他一些正式場合,需要他們正裝出席。對于襯衫購買場所的選擇,前6位排序分別為商場50.2%,專賣店25.4%,網店15.1%,超市6.3%,批發市場4.9%,批發市場5.9%。表明大學生最喜歡去商場購買襯衫,其次是專賣店、網店、超市和批發市場;男大學生對于襯衫面料的選擇:棉質68.8%,牛仔23.9%;女大學生的選擇是棉質63.1%,雪紡24.3%,牛仔15.5%。因此,棉質襯衫是男女大學生消費的主體產品,另外,牛仔面料的襯衫在在男大學生心目中排名第二,雪紡和牛仔襯衫在女大學生群體中分別占據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三)大學生基本信息相關性分析計算襯衫不滿意點與大學生統計項的皮爾森相關系數Y,得到款式、面料、質量與性別的皮爾森相關系數Y分別為0.146、0.200和0.189,為顯著相關,說明在襯衫消費過程中,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容易產生不滿情緒,更容易對襯衫的款式、面料和質量表示不滿意,影響其購買行為。計算襯衫產品信息獲取渠道與大學生統計項相關性,發現逛街發現與性別的皮爾森相關系數Y為0.234,為高度相關,說明女大學生更傾向于通過逛街來購買襯衫。分析襯衫購買場所與大學生統計項的相關性,網店、超市、批發市場與年級的相關系數Y分別為0.182、0.203、0.184,為高度相關,說明高年級學生更愿意到網店、批發市場等相對低價的場所購買襯衫。通過分析得到流行、特殊情況需要與年級的相關系數Y分別為0.225和0.200,為高度相關,說明高年級的學生購買襯衫時更易受到流行因素的影響,具備更高的時尚意識。而且大三與大四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正式社交場合中,并且他們也慢慢開始接觸社會工作,因而有需要準備工作襯衫。

(四)基本信息和各維度的相關性提取基本信息中的性別、年級以及月生活費作為自變量,探討它們是否對大學生襯衫消費行為有影響:了解男女大學生在襯衫消費中對細節在意的差異性,使企業在生產男女襯衫時有不同的側重點;研究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襯衫消費行為差異,目的是探討高低年級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變化,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當今的大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消費者對其產品的需求;同時研究不同生活費水平對大學生襯衫消費行為的影響,有利于更加深入了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在此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如果概率p值大于顯著性水平α,則應接受原假設,認為無顯著影響[11];反之,則有顯著影響。SPSS分析結果見表4。由分析可知:a)大學生對大部分襯衫相關因子的重視程度與性別、年級以及月生活費沒有顯著相關性。大學生購買襯衫時比較看重品牌,他們普遍認為品牌襯衫的質量更能夠得到保障。多數大學生表示購買襯衫時會遇到尺碼不合適的情況,希望企業能夠調整襯衫的固有版型,開發出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另外大學生也比較重視襯衫的細節設計以及材料的功能屬性;b)不同性別大學生,襯衫穿著的喜好,襯衫版型,口袋設計,袖口設計,面料抗皺功能,吸汗排濕功能,防污功能均為顯著差異項;不同年級大學生,襯衫穿著的喜好,門襟設計,面料吸汗排濕功能,防污功能,抗菌功能為顯著差異項;有著不同生活費的大學生,品牌重視度,面料差異,襯衫版型,門襟設計為顯著差異項。對顯著差異項在不同消費者特征條件下進行均值差異分析。從表5可知:a)女大學生對襯衫產品屬性的重視度相對男大學生更高,說明女大學生更在意細節;b)三、四年級學生對襯衫產品屬性重視度比低年級學生高,這是因為很多大一大二新生的衣物都是由父母購買,離開家庭的時間越長,他們的獨立性變強,自我意識能力和判斷能力也增強了。c)生活費水平越高,大學生對襯衫的版型要求也更高。

(五)各維度間的相關分析從表6可知,襯衫屬性與細節部位有相關影響。大學生對襯衫屬性的重視度越高,對細節部位的設計也越重視。因此,企業開發襯衫產品時,不僅要設計出好的款式,也要關注細節部分的設計。從表7可知,襯衫屬性與面料功能有相關影響。大學生對細節部位的重視度越高,對面料功能也越重視。因此,企業開發襯衫產品時,在注重襯衫細節部位的設計時,對于面料的抗皺、吸濕排汗等功能方面也要做好嚴格把關。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