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師范文

時間:2023-04-11 10:00: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形容老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形容老師

篇1

1、對于您教誨的苦心,我無比感激,并將銘記于心!

2、鳥兒遇到風雨,躲進它的巢里;我心上有風雨襲來,總是躲在您的懷里——我的師長,您是我遮雨的傘,擋風的墻,我怎能不感謝您!

3、忘不了您和風細雨般的話語,蕩滌了我心靈上的塵泥;忘不了您浩蕩東風般的叮嚀,鼓起我前進的勇氣。老師,我終生感激您!

4、人生旅程上,您豐富我的心靈,開發我的智力,為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謝謝您,老師!

5、有如從朔風凜冽的戶外來到冬曰雪夜的爐邊;老師,您的關懷,如這爐炭的殷紅,給我無限溫暖。我怎能不感謝您?

6、您是園丁,為祖國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潤育桃李,神州大地盡芳菲。在這喜慶的節曰里,讓我獻上一支心靈的鮮花,向您表達衷心的祝愿。

7、您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種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幟”。

8、您不是演員,卻吸引著我們饑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老師啊,我怎能把您遺忘!

9、因為您的一片愛心的灌澆,一番耕耘的辛勞,才會有桃李的絢麗,稻麥的金黃。愿我的謝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鮮花,給您的生活帶來芬芳。

10、每年,我把第一縷春光和賀年卡一起寄給您;我親愛的老師,愿春天永遠與您同在!()

11、毫不吝惜地燃燒自己,發出全部的熱,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師,您像紅燭,受人愛戴,令人敬仰!

12、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師,您就像高高的航標燈,屹立在遼闊的海面上,時時刻刻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航程!

13、您用心中全部的愛,染成了我青春的色彩;您用執著的信念,鑄成了我性格的不屈,老師,我生命的火花里閃耀著一個您!

14、沒有您的慷慨奉獻,哪有我收獲的今天。十二萬分地感謝您,敬愛的老師。

15、您對我們嚴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動為榜樣。您的規勸、要求,甚至命令,一經提出,便要我們一定做到,然而又總使我們心悅誠服,自覺行動。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16、有一道彩虹,不出現在雨后,也不出現在天空,它常出現在我心中,鞭策著我堂堂正正地做人――給時刻關懷著我的導師!

17、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靈的每一寸,滿是對您的敬意。

18、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師,您的名字刻在我們心靈上,這才真正永存。

19、您的音容笑貌,時時閃現在我的眼前;您是品行人格,永遠珍藏在我記憶的深處。

20、您推崇真誠和廉潔,以此視作為人處世的準則。您是我們莘莘學子心目中的楷模。

21、往曰,您在我的心田播下了知識的種子,今天,才有我在科研中結出的碩果――老師,這是您的豐收!

22、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感謝您,老師!

23、有人說,師恩如山,因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還要說,師恩似海,因為大海浩瀚,無法估量。

24、老師,在今天我們身上散發的智慧光芒里,依然閃爍著您當年點燃的火花!

25、真空、堅定、謙遜、樸素――這是您教給我唱的歌,這是您指引我走的人生之路。

26、春雨,染綠了世界,而自己卻無聲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師,您就是滋潤我們心田的春雨,我們將永遠感謝您。

27、加減乘除,算不盡您作出的奉獻!詩詞歌賦,頌不完對您的崇敬!您用知識甘露,澆開我們理想的花朵;您用心靈清泉,潤育我們情操的美果。在這不尋常的節曰里,獻上我們深深的祝福!

28、假如我能搏擊藍天,那是您給了我騰飛的翅膀;假如我是擊浪的勇士,那是您給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滅的火炬,那是您給了我青春的光亮!

29、您的眼神是無聲的語言,對我充滿期待;是燃燒的火焰,給我巨大的熱力:它將久久地、久久地印在我的心里。

30、您是嚴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濃蔭灑湍流中的踏腳石,是霧海中的航標燈――老師啊,您言傳身教,育人有方,甘為人梯,令人難忘!

篇2

2、四海五洲桃李艷,身居陋室樂忘憂。

3、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4、蹇蹇三事,師師百僚。

5、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

6、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

7、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8、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9、桃禮不言,下自成蹊。

篇3

“老斑鳩”這個詞是被用來形容一些過度節食、身材瘦弱,人傻沒主見還多愁善感,沉默寡言的四處等尋真愛的老女人。

可以說“老斑鳩”這個詞是貶義詞,嘲諷意義十足,在電影《超時空同居》中有一段陸鳴和谷小焦爭吵的片段,當時陸鳴就罵道谷小焦是個“老斑鳩”,隨后兩人互相生氣,但是在谷小焦看到了幾十年后的陸鳴成為了房地產商業大亨陸石屹的時候又去無下限的討好他,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后來陸石屹也找到了她,給了她想要的一切,錢還有房子。

也因此“老斑鳩”這個詞就被用來形容那些愛慕虛榮、拜金的女人,在大城市中茍延殘喘渴望一夜暴富,飛上枝頭變鳳凰。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農村富,主要靠勞務”,__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結合實際,積極主動與區勞務輸出中心、經貿局等單位聯系,精心組織,認真策劃,統籌安排,在今年1-2月份重點組織了以做好進城務工農民、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有序流動和轉移就業為主的“春風送崗位”活動和“就業援助月”活動,重點幫助因企業關閉、停產或裁員而失去工作的城鎮新增失業人員,特別是其中新出現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

一、“春風送崗位”活動。

春風送崗位活動期間共發放“春風卡”等政策宣傳材料2500余份,提供有效就業崗位253個,組織了3場專場招聘會,為355名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免費職業介紹,幫助了115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了轉移就業(輸送轉移到省外的主要在山東青鳥,廣東等地就業)。組織了69名農民工報名參加了培訓(神駿駕培基地、安通公司、農機學校學習駕駛專業,以勞養武基地保安專業,東隆公司建筑專業)。

二、“就業援助月”活動。

通過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到社區入戶走訪,召開企業、社區等有關工作人員座談會,了解企業失業職工的各種情況、就業愿望、現有技能等情況。積極尋求崗位和幫扶企業的相關政策,幫助企業和失業職工渡過難關。共發放政策宣傳材料1028份,并通過多種途徑成功幫助援助對象212人實現就業再就業。

篇5

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醫保科,遼寧沈陽 110023

[摘要] 目的 探討靜脈溶栓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采取的護理措施及其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兩組均行靜脈溶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及血管再通率。結果 對照組護理后發生嚴重心律失常9例,心力衰竭12例,再梗死10例;觀察組護理后發生嚴重心律失常2例,心力衰竭2例,再梗死6例,觀察組嚴重心理失常及心力衰竭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再梗死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血管再通39例,占78%;觀察組血管再通14例,占28%,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靜脈溶栓治療時實施針對溶栓的特殊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

關鍵詞 ]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靜脈溶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0(c)-0092-02

[作者簡介] 董虹(1970-),女,漢族,遼寧沈陽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兒科,內科護理工作。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內科急危重癥之一,具有發病突然、病情危重和恢復緩慢等特點,目前已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1]。隨著社會發展節奏的逐步加快和我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多,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老年AMI患者可因各種原因死亡。靜脈溶栓療法通過冠脈再通可最大程度的挽救瀕死心肌,保護患者的心臟功能,進而降低其死亡率。而在溶栓治療中,及時、準確的護理至關重要[2]。本文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對靜脈溶栓治療過程中應采取的護理措施及其應用效果進行了探討,旨在為臨床護理實踐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收集的病例均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0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關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其中對照組有男27例,女23例,年齡65~82歲,平均(70.2±8.2)歲;觀察組有男26例,女24例,年齡66~80歲,平均(69.8±8.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檢測,在服用阿司匹林、靜注硝酸甘油的基礎上于30 min內靜注150萬U尿激酶。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富有針對性的特殊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溶栓前護理。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促使其積極配合溶栓治療。治療時患者的呼吸道應保持通暢,在同一上肢建立2條經脈通道,老年患者的靜脈管壁易脆且彈性較差,應選擇放置留置針。于30 min內通過上肢靜脈通道將尿激酶滴完,做好其他準備工作。②溶栓時護理。心電監護時要密切觀察,出現心律失常或室性早搏等異常情況時立即進行對癥處理。如患者出現劇烈胸痛應皮下注射5~10 μg嗎啡,如2 h內胸痛緩解,ST段下移幅度超過50%則表明溶栓成功。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牙齦、皮膚和大小便,如發現出血應及時向醫生報告并進行處理;注意監測心肌酶譜,為判斷經治療后冠脈是否再通提供依據。還要注意監測體溫,囑患者多喝水。③溶栓后護理。飲食上應少吃多餐,禁止食用高脂食物;保持大小便通暢,如小便不暢可在患者下腹部熱敷,同時注意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血管再通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 進行檢驗,P<0.05時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嚴重心理失常及心力衰竭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再梗死發生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管再通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復雜多變,尤其是梗死范圍廣泛時易并發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心臟破裂等情況,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有研究報道[3],在臨床治療中對患者的病情加強觀察同時給予有效的護理是治療成敗的關鍵,也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途徑。靜脈溶栓治療是恢復冠狀動脈灌注、挽救瀕死心肌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方法,而在溶栓治療過程中要求醫護密切配合,以提高治療成功率。護理人員應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出現心率、心律變化應保持高度警惕,及時將變化的心電圖記錄下來[4],盡快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同時,由于老年AMI患者的胸痛癥狀不具有典型性[5],漏診誤診的可能性比較大,臨床護理人員應善于觀察和預測其病情進展,及時準確的實施護理操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其早日康復。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用靜脈溶栓療法進行治療,其中對觀察組實施了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該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靜脈溶栓治療中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不僅保證了治療的安全性,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也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靜脈溶栓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時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也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患者死亡率的必要措施,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

參考文獻]

[1]孫凌男,田娟娟,金小群.辨因施護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58-760.

[2]何文姬,魯聞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發椎管內出血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77-78.

[3]張莉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礎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9):860-861.

[4]竇麗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礎護理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3):284-285.

[5]楊林,李靖,單立,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內心臟性猝死的臨床特點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6(7):658-660.

篇6

文/祝天澤

在上海長寧路中山公寓一間雅致的會客室里,筆者見到了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扮演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先生。當年,他以“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的激昂唱腔感染了全國人民。

如今,年逾七旬的童祥苓,身穿一條絲綢碎花黑褲,戴著一副褐色眼鏡,說話平和。筆者見到他時,他剛從樓下健身回來,額頭上汗水涔涔。他說,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課”。

談到養生,童祥苓頗為感慨地說:“要想健康長壽,每天有個好心情至關重要。身體的各器官都受大腦指揮,因此,好心情能增加食欲,提高肺活量,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好心情是健康的‘龍頭’,勝過良藥。”

當不良情緒襲來時,童祥苓總是采取一些方法及時“躲開”,比如聽聽音樂、看看電視、散散步,或者做一套健身操等。“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讓情緒開‘無軌電車’,到處亂闖。”童祥苓認為,退休后想要每天都有好心情,就要把退休生活安排得豐富精彩。每天都有事干,并且陶醉其中。

童祥苓的退休生活就很豐富,他認認真真地把過去家庭及個人的所有老照片整理出來,一張一張寫好拍攝時間、地點等詳細說明,整理出了幾大本。閑暇時,就拿出來翻翻,回憶過往歲月,頗有趣味。此外,他還常常與三五好友相約,在茶館小聚,回憶過去,暢敘友誼。假期里,與家人一起,遍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盡享天倫之樂。

王綿之:大師踐行的四點養生妙法

[國醫釋讀]

每天保持愉悅的心情,是王綿之教授長壽的秘訣,與此同時,和其他國醫大師一樣,他也有一些養生方法。王教授接受央視《中華醫藥》欄目的專訪時,談到了一些養生的小竅門,我們為大家總結了四點:

1.吃東西不“忌諱”

王綿之教授認為,只要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吃東西不應該有什么過分的禁忌,而是應該每種食物都吃一些,這樣營養才能均衡。

2.吃冰激凌多在嘴里含一會兒

王綿之教授從小愛吃甜食,進入老年之后,他居然喜歡上了冰激凌,而且還吃得很有講究。在吃冰激凌的時候,他喜歡在嘴里多含一會兒。他說,這樣下去就會使溫度升高,對身體沒有什么壞的影響。

3.冬蟲夏草每天半克

在平時飲食中,王老會吃些蟲草來保持身體健康,分量很少,每天只需要半克,研成粉末,放入牛奶中溶化后服用即可。他說:“這種在于持之以恒,你拿十天的量擱在一天吃了,浪費,身體還造病,對身體沒好處。”

4.“腹式呼吸”吐故納新

在王教授眼中,真正對身體起到根本性作用的除了健康向上、從容不迫的心態,還有就是注意鍛煉。在練功的時候,他強調腦子里要空、要靜,呼吸調勻、心率放慢,全身放松,集中意念。另外,他還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使用腹式呼吸,方法很簡單:向外呼氣時癟肚子,向內吸氣時鼓肚子,按照正常的呼吸頻率即可。他說,這樣可以將身體里的廢氣呼出去,然后再將新鮮的空氣吸入體內,起到吐故納新的作用。

李默然:每天兩勺老陳醋

文/王桂玲

電影《甲午風云》中愛國將領鄧世昌的形象曾給許多觀眾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正是表演藝術家李默然出神入化的表演,才把這一英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今,已83歲高齡的李默然雖兩鬢斑白,但精神好得很,說話聲音響亮如鐘。當問及養生之道時,他娓娓道來:“我認為養生須先養德。古人說‘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也未能長壽。’可見,養德是高于養生的。此外,我的養生靠三件事:逛早市、吃粗糧、喝陳醋。”

李默然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清晨拎起菜籃子就去早市逛一圈。他說:“買菜、散步、接觸社會一舉三得。回來后,再做一套自編的健身操,一天都不會覺得疲憊。”

篇7

贊美老師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教導有方:形容謹慎勤懇,認真負責。

循循善誘:指善于有步驟地引導、教育。

學無常師: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指善于學習的人可以向各種有專長的人學習。

勤勤懇懇:形容勤勞踏實。也形容勤懇的樣子。

兢兢業業:形容謹慎勤懇,認真負責。

師道尊嚴: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知識才能得到尊重。

誨人不倦:教導別人不知疲倦。形容教導特別耐心。

良師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好朋友。

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鞠躬盡瘁:小心謹慎,不辭辛勞地貢獻出全部力量。

文思敏捷:形容人文采出眾,思維開闊,下筆就能成文。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比喻對愛情堅貞不渝,至死不變。后贊揚為國家、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質,或對事業堅持不懈的精神。

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

春風化雨:比喻普遍深入的良好教育。也用以稱頌師長潛移默化的教導。

名師出高徒:指有盛名的老師能培養出知識技藝水平高的人才。

亦步亦趨:原指老師走學生也走,老師跑學生也跑。比喻事事處處模仿或一味追隨別人。

篇8

專家點評:對于一年級學生,將教學目標定位為體會形容詞的表達效果,并在讀寫中訓練。目標清晰準確。

教學過程:

師(出示小河課件1):同學們,這是什么?

生(齊):小河!

師:那小河是什么樣子呢?

生1:彎彎的。

生2:彎彎曲曲的。

生3:窄窄的。

生4:細細的。

專家點評:從書本“彎彎的”引出,又不局限于書本,讓學生直接觀察小河,并得出“彎彎曲曲、窄窄的、細細的”,真正把書本當作一個例子。引導學生通過書本進入生活。視野開闊,教學靈活。

師:同學們很會觀察,書上只是說“彎彎的”,大家既沿著小河的走向看出了整條小河是彎彎的或彎彎曲曲的,又橫著看出了小河的寬度是窄窄的或細細的,比作者看到的還要多。請大家讀讀,比較以下幾種說法,你喜歡哪一種說法。

1.我家門前有一條小河。

2.我家門前有一條彎彎的小河。

3.我家門前有一條窄窄的小河。

生1:我喜歡“我家門前有一條彎彎的小河”。

生2:我喜歡“我家門前有一條窄窄的小河”。

師:有沒有人喜歡“我家門前有一條小河”呢?(看無人舉手)大家為什么不喜歡第一句呢?

生1:因為第二句寫出了小河是彎彎的。

生2:因為第三句寫出了小河是窄窄的。

師:對,“彎彎的”與“窄窄的”把小河的樣子寫了出來,比直接說小河要具體生動,所以表達效果也好。

專家點評:進一步通過有沒有形容詞的修飾比較,讓學生明確了形容詞的表達效果。這個比較是總結,也是一種升華,讓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規律,體現了老師深厚的語文功底與高超的教學藝術。

請大家再看一看,小河邊長的是什么呢?

生(齊):青草!

師:對,是青草。那青草又是什么樣子呢?

生1:青青的。

生2:綠綠的。

生3:碧綠的。

生4:嫩嫩的。

生5:柔弱的。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都是小作家,作家只看到了小草是“青青的”,你們不僅用了“綠綠的、碧綠的”來形容——

生(齊):顏色!

師:對,顏色!還用“嫩嫩的、柔弱的”來形容小草的嫩與弱,這是嬌小的樣子。你們可都是大作家啊。

專家點評:顏色學生容易知道,就讓學生說;“嫩嫩的、柔弱的”寫的是什么特征,一年級孩子不容易說出。老師來說,而且并不在具體特征上講深,只是讓孩子感受,這是目中有生,因人施教。

師:那大家來看下面三句話,你喜歡哪一句呢,為什么?

1.小河邊長滿了小草。

2.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3.小河邊長滿了嫩嫩的小草。

生1:我喜歡“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因為它寫出了小草的顏色。

生2:我喜歡“小河邊長滿了嫩嫩的小草”,因為它寫出了小草嫩嫩的樣子。

專家點評:從前面的兩個步驟,到這里一個步驟完成。這是因為學生已經有了上一環節的積累。細與粗的把握,體現了老師對于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的宏觀把握。

師:很好!通過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大家不僅圖片觀察得很仔細,連語言表達也體會得很細致。那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我們要把事物具體的樣子寫出來,就要用具體的形容詞來修飾?

專家點評:從兩個案例進一步進行規律性總結,這是更深一層次的課堂教學升華。

生(齊):是的!

師:所以,大家寫事物時,要學會用形容詞來修飾事物。老師再給大家幾件事物,大家看用什么詞語來修飾?

(先出示一條筆直的公路圖片)’

生1:筆直的公路。

生2:寬寬的公路。

生3:灰灰的公路。

師:很好!“筆直的公路”寫出了路是直的,“寬寬的公路”寫出了路是寬的,“灰灰的公路”寫出了路的顏色是灰的。

(再出示一棵粗壯碧綠的銀杏樹圖片)

生1:綠綠的銀杏樹。

生2:碧綠的銀杏樹。

生3:粗粗的銀杏樹。

生4:粗壯的銀杏樹。

生5:高高的銀杏樹。

生6:茂盛的銀杏樹。

專家點評:從課堂到課外,從閱讀到寫作,體現了讀與寫的完美結合。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了然無痕。

師:你們看到這么多,太厲害了!“綠綠的、碧綠的”是寫銀杏樹的顏色,“粗粗的、粗壯的”是寫銀杏樹的粗細與結實,“高高的”是寫銀杏樹的高度,“茂盛的”是寫銀杏樹枝葉繁茂。

(再出示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圖片)

生1:可愛的小白兔。

生2:白色的小兔子。

生3:雪白雪白的小兔子。

生4:胖胖的小白兔。

生5:肥嘟嘟的小白兔。

生6:胖乎乎的小白兔。

師:很好。“白色、雪白雪白”是寫小兔子的顏色,“可愛”是寫小白兔惹人喜愛,“胖胖、肥嘟嘟、胖乎乎”是寫小白兔長得胖。下面請大家自己看看身邊的事物或人,然后用合適的形容詞把他(它)的樣子說出來。

生1:厚厚的橡皮。

生2:細細的筆芯。

生3:老師高高的個子。

師:那英語老師呢?

生(齊笑):胖胖的英語老師。

生4:高高的樓房。

生5:明亮的教室。

專家點評:從課外又延伸到日常生活。進一步深化了“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讓學生將課堂培養的素養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是學生內化的最重要的一步。從課文到課外再到日常生活。是學生從語文知識的感性習得到拓展延伸再到日常運用的三級跳,這三個層次設計非常清晰,體現了語文教師深厚的語文功底。

師(總結):很好!同學們已經能夠用形容詞來寫事物的具體樣子了,以后在閱讀中可以看別人用的形容詞用得好不好,在寫作中也要多用形容詞,把事物的樣子寫出來,讓寫出來的東西很形象,很生動。

專家點評:進一步總結提升。

師:下面兩組句子,老師根據同學們說的作出一些調整,大家比較一下,看看更喜歡哪一句?

1.白色的小兔子。

2.雪白雪白的小兔子。

1.很厚的橡皮。

2.厚厚的橡皮。

生(齊):“雪白雪白的小兔子”和“厚厚的橡皮”!

師:老師也喜歡這兩個短語。大家著看我們喜歡的兩個短語與其他兩個有什么不同呢?

生:這兩個詞語是重復的。

師:對!你們一下子就發現了,這重疊的詞叫疊詞。其實,你們剛才已經用了很多,如“青青的小草、彎彎的小河、厚厚的橡皮、細細的筆芯、高高的樓房”等。這些重疊的形容詞用得好,能讓文章更具有味道。大家能不能用這些疊詞再來說說生活中的事物?

生1:厚厚的書本。

生2:薄薄的作業本。

生3:長長的木頭。

生4:寬寬的長江。

專家點評:本以為這一課教學已經完成。誰知卻又推進一層,讓學生體會重疊性形容詞的表達效果,讓我產生了“又一村”的感慨。這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與文學素養,看似簡單。可從一年級做起,試想,學生如果經過十幾年這樣的浸泡,其語文素養當如何?老師的文學修養與語文教學藝術在此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篇9

2、師心自用:形容自以為是,固執己見,不肯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3、尊師重道:指尊敬師長,重視自己的教育事業。出自范曄《后漢書孔僖傳》。

4、好為人師:指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喜歡以教育者自居。

篇10

說笑話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姐姐做完作業后便去找羅綺琪玩。

我們找到了羅綺琪,開始玩了,可是玩什么呢?羅綺琪建議說:“我們每人說一個笑話,比比誰說得好。”大家都同意了。姐姐說:“玉潔第一說,我第二說。羅綺琪第三說,好不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同意。”

說什么好呢,我想起了前兩天看到的一則笑話,便大聲地說:“開始了。有一位老師講”奇跡“這一個詞語時,為了讓大家理解深刻就引導同學們:有一個人從13樓跳下去,沒有受傷,你們說用什么詞語形容,大家說“幸運”,老師只好又說,他又爬上13 樓往下跳,還是沒有對受傷,你們說用什么詞語形容,大家說“偶然”,老師只好又說,他又爬上13 樓往下跳,還是沒有對受傷,你們說用什么詞語形容,大家說“他習慣了”。”大家都大笑起來。接下來由她們講,她們也講得很有創意。

今天玩得真開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