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分子會議范文
時間:2023-05-04 13:20: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積極分子會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今天召開第三次服刑人員改造積極分子代表會,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服刑人員的關懷、關愛,體現了“改造與懲罰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黨的監獄工作方針,體現了社會各界對服刑人員改造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全省服刑人員激發改造熱情,堅定改造信心,加速改造步伐,爭取早日回歸社會,成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近年來,我省監獄積極探索改造服刑人員的手段和方法,大力實施人性化管理,努力推進服刑人員改造工作的法制化、科學化和社會化,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效。主要表現在:監所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監管改造秩序保持了安全穩定,民警公正執法水平有了新的進步,服刑人員改造質量有了新提高,為維護全省社會大局穩定和全省人民安居樂業,服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做出了貢獻。在此,我謹代表省委、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廣大監獄人民警察致以親切慰問!向長期對監獄工作給予關心、支持的社會各界及服刑人員家人親屬表示衷心感謝!向改造新人、受表彰的服刑改造積極分子表示熱烈稱贊!
剛才,省司法廳副廳長、省監獄局局長曹同志全面回顧總結了近年來全省監獄教育改造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服刑人員今后的改造任務和要求,我都同意;改造新人、改造積極分子代表和幫教單位代表也作了很好的發言。從這些改造新人和改造積極分子身上折射出我省監獄工作取得的成果,同時也表明廣大服刑人員真誠悔改,棄舊圖新,重新做人的強烈愿望。
失足未必千古恨,回頭才會春滿園
服刑人員因違法犯罪行為給社會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傷害,受到了法律的應有制裁,也給自己的家人親屬帶來了嚴重的身心創傷甚至心理障礙。但是,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和家人親屬并沒有嫌棄你們,不拋棄不放棄,對你們的未來仍然寄予厚望,希望你們迷途知返。中國社會懷有開放心態包容你們,不歧視不另眼看待,對你們的未來仍然關懷、關愛,希望你們“常懷感恩心,珍惜靠自己”:
一是要正確認識自己,擺正位置,認罪服法,徹底悔罪,改惡從善,切切實實告別昨天,認認真真把握今天,堂堂正正看好明天。
二是要通過勞動改造,脫胎換骨,用汗水洗刷過去骯臟的靈魂,把走記功減刑之路作為唯一的選擇。
三是要把刑期當學期,努力學文化、學法律、學專業技術,不斷提高自身勞動技能,增強自主創業的能力,作好自謀職業的打算,依靠政府但千萬不能依賴政府。
四是要深挖違法犯罪根源,重樹生活信心,每一位服刑人員都要做到悉心改造知廉恥,勵志修身成新人。
依法履職抓改造,關愛幫教暖人心
做好服刑人員教育改造工作,預防刑釋人員重新違法犯罪,不僅需要廣大監獄人民警察切實履行職責,也需要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支持,有力配合。希望社會各界、服刑人員家人親屬給予監獄工作和服刑人員更多一些關心,更多一些支持,更多一些幫助:
一是對認罪悔罪態度好,積極投入改造的服刑人員,各級人民法院要及時研究兌現減刑和假釋,進一步提高減刑和假釋比例。
二是各級政府要積極將服刑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納入當地勞動職業技能培訓總體規劃,為刑釋人員就業謀生創造條件。
三是要關愛服刑人員的父母孩子,幫助解決服刑人員子女入學、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服刑人員真切地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幫助,解除其后顧之憂,穩定其思想情緒,有效地感化他們,減少其對社會的仇視、抵觸心理,提高教育改造質量。
四是要積極走進監獄,進行親情、法律、文化和技能等方面的幫教,幫助、關懷和鞭策服刑人員痛改前非,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五是積極做好刑釋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對靠自身力量不能就業的刑釋人員,政府要盡可能安排在一些公益性崗位上就業;對自主創業的,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工商、稅務等部門要按照政策規定,積極幫助辦理各種手續,政府要積極牽線搭橋,幫助開拓市場;社會企業要勇于接收和吸納有勞動技能的刑釋人員就業。
六是新聞媒體要加強對監獄教育改造工作成果的宣傳,加大刑釋人員先進典型宣傳力度,為減少社會對刑釋人員的歧視,增強其生活信心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浪子回頭金不換,守法創業是前途
篇2
【關鍵詞】醫學分子生物學;教;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0-0245-02
分子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及基因結構、表達與調控的科學,從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現象的本質。醫學分子生物學是研究人體在正常和疾病狀態下生命活動及其規律,從分子水平開展人類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研究的一門科學。分子生物學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基礎學科和前沿學科,廣泛滲透到醫學各學科領域,推動了醫學各學科的發展,使醫學科學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細胞水平逐步進入了分子水平。醫學各專業的學生,有必要很好地學習有關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掌握必要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了解當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加強醫學分子生物學的教學,對培養具有廣博知識的復合型醫學高級人才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我們對醫學分子生物學的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較好的效果,積累了一些經驗,特總結如下。
1 優化課程設置
醫學教育的特點決定了醫學分子生物學不同于綜合性大學、農林、師范院校的課程,醫學分子生物學偏重于與臨床的結合,但又不能忽略基礎知識的強化。正確處理分子生物學基礎和臨床應用的教學是解決醫學分子生物學教學的關鍵[1]。為了和生物化學教學內容銜接,本課程不再講授基因信息傳遞,僅講授基因組的結構與功能,補充介紹網絡生物信息資源。著重介紹分子生物學的基本技術和新技術,如PCR和各種衍生的PCR技術、DNA序列測定、分子雜交、基因工程、基因芯片等,并兼顧介紹一些新的技術如RNAi等。聯系臨床介紹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等。教師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展開授課,使課堂教學生動,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深刻,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分子生物學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只學習理論知識而不做實驗,往往如空中樓閣,不知所云[2]?在堅持醫學分子生物學理論教學的同時,通過開設相關實驗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有助于加深對醫學分子生物學理論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保證總課時36學時不變的情況下,調整了教學時數的分配,壓縮理論課時,增加實驗課時。將理論課由28學時減少到18學時,實驗課由8h增加到18學時。將教師的科研成果應用于實踐教學中,利用獲得的重組DNA克隆作為實驗材料,連續開設了質粒DNA的提取、感受態細胞的制備、質粒DNA的轉化和篩選、核酸的體外擴增、DNA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共六個實驗。在實驗中著重介紹每個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利用實驗步驟中間隔的等待時間講解一些背景知識和需要補充的理論知識,使實驗課內容充實而飽滿。實驗完成后進行總結,分析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找到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為今后的臨床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2 開展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迎接新世紀挑戰和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熱點[3]。分子生物學進展極為迅速,其中大多數信息儲存在英文資料和文獻中,如果采用英文資料和課件進行講授,學生可更準確的把握其含義,并且可及時獲得分子生物學的最新進展,有助于高素質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我們在參考相關專業教材的基礎上,選定了DNA序列測定、核酸分子雜交、PCR三章內容進行了雙語教學,制作了中文和英文兩個課件,教師采用英文課件授課,學生利用中英文兩個課件進行復習,使學生既掌握了基本技術,又強化了自身的英文水平,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 完善考核體系
考試是督促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考試目的是檢測教育教學的效果。醫學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專業限選課,由于課時少,內容多,進展快,學生學習存在一定困難,有些學生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只注重閉卷考試,會導致學生死記教材,不注重查閱文獻和了解新進展,達不到創新性教育的目的。如果完全放棄閉卷考試,有些學生會放松對基本理論的學習,也達不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效果[4]。為此,我們結合課程的教學特點,制訂了閉卷考試、實踐考核與撰寫綜述相結合的醫學分子生物學考核方案,規定閉卷考試成績總成績的70% ,文獻綜述占10% ,實驗成績占15%,平時成績占5%,將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全面地體現在考核成績中。并且在第一次開課就提出課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讓學生在學習上引起足夠的重視。為防止學生直接下載或復印別人的同類文章,教師限定寫作內容,稿件一律用手寫,并附5篇以上文獻(含英文文獻2篇以上),抄襲稿件計零分。這種綜合考核方式使學生既能掌握醫學分子生物學的知識體系,又能準確把握醫學分子生物學的脈絡和發展動態,熟悉互聯網資源的查詢和利用,提高了學生的文獻查閱能力和英語水平,從而改變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現狀。
經過幾年的教學探索,我們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初步建立了一套適于醫學生的醫學分子生物學教學體系,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現有的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開展教學改革。我們將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擴大雙語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和更新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手段,增加分子生物學軟件使用的培訓,適當介紹國內外最新理論和技術,緊跟分子生物學不斷發展的步伐,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萬天云,王俐,昝玉璽,等.醫學本科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探索[M].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9(5):501-502
[2] 劉靜,胡維新,羅志勇.開設碩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課程的幾點體會[M].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8(4):419-420
[3] 許曉源.醫學院校英漢雙語教學的探討[M].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11(1): 80-81
篇3
【關鍵詞】即期匯率;近似匯率;遠期匯率;中間價;匯兌損益
一、進口貿易融資中記賬匯率的選擇
國際貿易融資作為一種圍繞國際貿易結算的各個環節開展的資金和信用融通活動,既能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又能推動銀行業務的拓展,對銀企雙方都有著積極的影響。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在我國企業資金周轉普遍困難之際,貿易融資因具有高流動性、強時效性以及風險相對低的特點,成為很多企業的首選[1]。尤其是近年來美元LIBOR利率相對國內人民幣貸款利率有明顯的低成本優勢,企業在享受到低利率的美元融資優惠之外,還可以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利。
目前銀行向進口企業提供的貿易融資方式有進口開證、進口押匯、進口代付和T/T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2]。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需求選擇合適的方式。但是無論企業采用哪種融資方式,會計核算都涉及到人民幣對外匯的匯率折算問題,也就是折算匯率的選擇,即企業采用什么匯率記賬來折算確認進口貨物的賬面值,同時折算確認貿易融資的記賬本幣借款金額[3]。
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在處理外幣交易和對外幣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反映;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4]。記賬匯率的種類及記賬匯率所屬時間的不同,都會對匯兌損益產生影響。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在實際工作中處理外幣交易業務時,企業會計人員為了方便或者已有的習慣,都采用即期匯率,即一般采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的中間價。進口企業貿易融資既采用央行公布的中間價記賬折算確認進口貨物賬面價值,同時也采用央行公布的中間價來折算確認貿易融資外幣借款額度。
二、記賬匯率對匯兌損益的影響
通常企業采用不同的記賬匯率,在購貨或銷貨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不同的購貨成本、不同的銷售收入等。而這個差異額往往體現匯兌損益中。進口企業貿易融資中選擇央行公布的中間價折算確認進口貨物價值和融資借款額度時,央行公布的中間價和商業銀行掛牌的外匯買入價之間的差異就是本次交易的匯兌損益。通常情況下如果中間價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那么這個差異并不大,如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7月21日之前公布人民幣匯率基準價。
1.中間價出現虛增的匯兌損失
盡管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中國人民銀行于每個工作日閉市后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但是這種情形下交易產生的匯兌損益也并不大。然而央行2012年4月14日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人民幣兌美元日交易區間,將從目前在當日中間價上下5‰范圍內浮動擴大至上下1.0%的范圍,即每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可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對外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下1%的幅度內浮動后,此時貿易融資以央行公布的中間價折算確認進口貨物價值和融資借款額度所產生的匯兌損益就相對比較大了。而且受此影響,則有央行允許人民幣兌歐元、英鎊、日元和港元在當日中間價的上下3%范圍內波動,而人民幣兌盧布和馬來西亞林吉特則可以在當日中間價的上下5%范圍內浮動。為此,筆者選擇中國銀行外匯牌價的現鈔/現匯賣出價當日收盤價,對2012年上半年央行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和銀行間人民幣對美元的實際市場價格進行比較(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銀行美元賣出價和央行公布的中間價在2012年4月14日央行宣布加大人民幣匯率波動范圍后差額明顯擴大。基本上都在兩三百點以上,最大的時候達到600多點,基本上接近于央行公布的最大波動幅度1%,也就是說企業美元購匯都是在人民幣跌停板附近區域交易。如此巨大的差額如果企業還是以央行公布的中間價記賬確認貿易融資的進口貨物價值和貿易融資的融資額度,就會產生巨大的潛在的交易匯兌損失。
如果一個企業在2012年6月6日貿易融資1.6089億美元支付當日進口原油貨款,以當日央行公布中間價6.3261記賬,中國銀行當日的賣出價(收盤價)為6.3747,差額486點;則該企業以當日央行公布的中間價折算貿易融資的融資額度,并以同樣的金額確認當日進口原油成本,導致采購原油成本虛低720萬元,財務費用(匯兌損失)虛高720萬元;倘若該企業在2012年3月9日-2012年6月9日的3個月內,貿易融資借入美元共8.699億元,財務費用(匯兌損失)共虛可高達3475萬元,遠遠超出了貿易融資的利息成本。這種虛高的匯兌損失最終會在購匯償還貿易融資本金和利息時,體現在會計報表的財務費用中。
2.中間價出現虛增的匯兌收益
到了2012年下半年,出現了與上述情況恰恰相反的特征。央行公布的中間價與金融機構賣出價倒掛,中間價比金融機構賣出價高出幾百個點(見圖2)。
從圖2中可知,從2012年9月18日開始,央行的中間價比金融機構賣出價就出現倒掛現象。選擇央行公布的中間價記賬,企業每融資一筆美元就會獲得潛在的虛增匯兌收益,企業的采購成本也因為這筆虛增的匯兌收益相應的增加。如果一個企業在2012年11月20日貿易融資2億美元支付當日進口原油貨款,以當日央行公布中間價6.2926記賬,中國銀行當日的賣出價(收盤價)為6.2369,差額557點;則該企業以當日央行公布的中間價折算貿易融資的融資額度,并以同樣的金額確認當日進口原油成本,導致采購原油成本虛高1114萬元,匯兌收益虛高1114萬元。
三、企業會計政策建議
結合我國新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對企業進行外匯匯率折算會計政策現提出相應的3點建議。
1.交易日外幣會計折算
(1)近似的匯率,是指企業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如果匯率波動不大時,“近似的匯率”可以采用業務發生當期期初的匯率。隨著我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固定不變,而是根據外匯市場供求和國際主要貨幣之間匯率的變化自主浮動,新準則適應了這一新的形勢,借鑒國際準則,引入了“近似的匯率”概念。
(2)我國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企業發生外幣業務時,應當將有關外幣金額折合為記賬本位幣金額記賬。新準則規定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近似的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即期匯率通常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的中間價[4]。
(3)跟據新會計準則這一新的規定,以及隨著央行加大匯率波動幅度后,企業在進口貿易融資中選擇當日央行公布的中間價記賬的弊端,我們認為企業在進口貿易融資可以選擇當日的市場匯率,即金融機構外匯牌價的賣出價記賬。這樣就避免了因記賬匯率的選擇而產生的匯兌損失,企業的貨物進口采購成本更真實,匯兌損失也更真實,企業利潤也更真實。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如果企業不是貿易融資外匯去支付進口貨物款項,而是直接購匯去支付進口貨物款項,那么企業付出的成本就是企業的購匯價,即銀行的賣出價。因此我們認為進口貿易融資中用交易當日銀行間外匯牌價賣出價折算貿易融資額和進口貨物價值比用央行公布的中間價折算更為真實。企業在選擇進口貿易融資會計政策時,交易日的匯率政策建議選擇銀行賣出價作為企業外幣折算的記賬匯率。
2.鎖定到期還本付息日匯率的外幣折算
(1)貿易融資是銀行為企業提供的一種短期的資金融通,期限一般都比較短,如90天。企業為了避免匯率波動風險,尤其在央行宣布加大匯率波動幅度后,經常會在交易日鎖定遠期到期還本付息的匯率。這樣企業既規避因為匯率波動出現的匯兌損失,同時也使得融資成本可以確定,遠期還本付息的現金流也可以準確預算,到期只需要支付本金和利息按照鎖定匯率折算成人民幣的金額就行了,而不再需要考慮匯率的變動造成的匯兌損益了。
(2)企業通常的會計處理都是按照套期保值會計處理的。企業可以選擇“近似的匯率”概念,用遠期鎖定匯率記賬折算確認進口貨物的賬面價值和貿易融資的短期借款額度。這樣既避免了復雜的套期保值會計核算,同時也使得進口采購貨物的賬面價值更真實地符合支付的對價。
3.資產負債表日外幣融資的折算
(1)我國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按照采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4]。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同時因時間變化而引起人民幣對外幣匯率的變動,應當確認為本期的匯兌損益。
(2)對于鎖定遠期匯率以鎖定匯率記賬確認的貿易融資外幣負債額度,我們認為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可以不再對外幣進行重估,不需要再按照央行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對外匯的中間價折算確認負債本位幣額度。不管記賬本位幣對貿易融資的外匯借款匯率如何變化,鎖定匯率的貿易融資到期還本付息的資金成本是已確認的,就是按照所定的匯率來購匯還本付息。此時匯率的變動再做外幣負債的重估,只是調整匯兌損益的所屬的期間,也就是調整利潤的期間,最終購匯還本付息不會產生匯兌損益。
企業記賬匯率會計政策的選擇要做到選擇一個匯率更能準確、真實的反應企業資產的計價和損益的確認,這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企業的外幣業務各種各樣,且隨著國內越來越多企業國際化的拓展,企業外幣業務也日漸繁多。根據我國會計準則規定,企業記賬匯率會計政策一經選定,前后各期都要保持一致,不可隨意變更。企業應當綜合考慮自身外幣業務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記賬匯率會計政策。
參考文獻:
[1]秦煥梅.我國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問題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2(2):24-29.
[2]孫天宏.國際結算與融資糾紛及其處理[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0,225-258.
[3]孫麗燕.國際貿易融資研究評述[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4):105-109.
篇4
關鍵詞:國際收支;非貿易外匯;資金流入
中圖分類號:F832.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4392(2006)08-0062-03
一、當前非貿易部分行業外匯資金流入的新特點
(一)境外資金集中回流突出
近年來,隨著我國境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的不斷加強,以及在國家“走出去”戰略和能源戰略的引導下,對外勞務承包工程業務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為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對外競爭力,提高外匯資金的使用效益,大型的對外勞務承包企業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資金境外循環。為適應境外項目運作的需求,企業以大項目作母項目,實行境外項目的滾動發展,境外項目的合同收入大多留在境外坐支用于開發子項目。二是資金集中管理。為實現內部資金優化配置,企業在境外開立離岸外匯賬戶統一調配境外項目的資金需求,統一調劑資金余缺。通過上述做法,企業在境外積累了相當規模的資金流,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大量外匯資金突發的集中回流,如2005年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后,某對外勞務承包企業為避免其境外外匯資產貶值,提前將境外大量閑置的外匯資金集中調回境內結匯。從10月開始以貿易和非貿易性質流入境內的外匯資金總計671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9%,到2005年末該企業境外外匯賬戶余額為360萬美元,比年初降低了93%。
(二)船代行業外匯收入坐支或抵扣較普遍
河北省運輸項下港口收入的增長主要來源于船代企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此類企業經營中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外匯現鈔坐支問題。根據目前國家外匯管理規定,境內機構從事非貿易活動一般不得收取外幣現鈔,如因特殊情況收取的外幣現鈔,必須報外匯局核準后方可辦理結匯。為減少匯兌損失,同時簡化操作手續,大多數船代企業不通過銀行辦理現鈔結匯和購匯業務,而是采取現鈔坐支的方式,個別企業甚至私自以個人名義開立外幣現鈔儲蓄賬戶,辦理公司的外幣現鈔收付。二是外匯收入抵扣問題。一些船代企業為加速資金回籠,在代海運公司收取海運費時,未履行代收代付的義務,而是從代收的海運費中扣除海運公司應支付的港口使用費和費后,再將余額劃轉海運公司。
(三)軟件產品網上出口收匯隱蔽性較強
目前,作為高科技行業的計算機軟件產品出口絕大部分實行網上傳輸方式,沒有實物形態,不需要到海關報關。同時,大多數出口軟件產品不具有知識產權,出口免交增值稅,不存在出口退稅的利益問題,軟件出口從開始到結束不需要通過任何部門的審核。雖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等5部委聯合設立了“軟件出口合同登記管理中心”,對軟件產品出口行為實行在線管理,但由于網上交易的隱蔽性較強,管理部門很難準確掌握網上交易的出口量和收匯量,網上傳輸方式的出口行為基本上游離于監管范圍之外。
(四)企業資金以個人名義借道流入較多
外匯管理部門是按國際收支的申報口徑對流入境內的外匯資金進行分類管理,但出于各自目的,企業的外匯資金通過個人捐贈、贍家款、僑匯等渠道借道流入現象比較嚴重。一是為規避管理,借道流入。如在檢查中發現,某企業為逃避國有企業對外借債的限制,由該企業的法人以個人名義對外借款92.80萬美元,采取分拆的形式以僑匯、贍家款及捐贈款的名義從境外匯入。二是為求便利,借道流入。如河北省某市對俄羅斯包機出口皮革業務,在出口退稅問題無法得到全面解決的情況下,許多小企業不愿意履行出口收匯的相關手續,而是選擇手續簡便的個人僑匯名義進行收匯。
二、負面影響分析
(一)加大了國際收支的不確定性
一是勞務承包企業對外匯資金采取境外循環的模式,導致了大量的外匯資金滯留在境外,而當前的國際收支申報系統卻沒有將這部分境外資金納入其中,使國際收支系統數據難以真實體現境外勞務承包工程的收支全貌。二是國際船務行業抵扣行為普遍存在,必然影響收支兩條線的統計方式所反映的外匯收支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從外匯統計口徑來說,現鈔收支還沒有納入外匯收支統計中,不利于全面評估服務貿易外匯收入情況。三是對網上交易監管的欠缺,導致目前對網上交易和資金流動渠道情況底數不清,不利于準確把握這種行為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四是企業資金混入個人項下流入,在規避管理的同時,對國際收支數據統計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構成較嚴重的影響。
(二)大型企業的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方式,沖擊了現行外匯管理模式
主要表現為四個不適應:一是大型企業在境外循環使用外匯資金的行為,與國有企業外匯資金“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不相適應。二是企業在境外開立賬戶的運做模式與現行境外外匯賬戶逐一審批的管理規定不相適應。三是貿易外匯與非貿易外匯的分割管理模式與企業對外匯資金實行一體化管理不相適應。四是總部對下屬企業的相關外匯業務實行集中管理模式與現行屬地外匯管理原則不相適應。
(三)高新技術的發展,加大了服務貿易外匯資金管理的難度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與傳統的貨物貿易相比,服務貿易具有的無形性、不可貯存性、知識和技術密集性等特點對監管技術的要求也相應較高,但縱觀當前各部門的管理,不管是管理意識還是管理手段都明顯滯后于企業的業務發展,使得一些違規、異常行為易隱匿于服務貿易交易之中。
(四)個人項下成為異常資金流入的便利通道
當前,政府管理部門對社會經濟主體的管理仍然存在“重公輕私”的狀況。相對于企業而言,異常外匯資金以個人贍家款、捐贈款、僑匯等名義流入,經濟主體付出的成本最小。一是辦理業務手續簡便,只需提供身份證明。二是費用支出小,除了匯款費用,基本沒有其他支出。三是隱蔽性好,目前我國境內個人習慣于現鈔結算,通過現鈔提取過程,很難追蹤資金的去向。四是個人名譽損失小,目前我國個人信用制度還不完善,異常或違規行為下的個人名譽損失基本上為零,這就使得個人贍家款、捐贈款、僑匯項下成為異常資金流入的便利通道。
三、政策建議
(一)全面監控外匯資金流動,對勞務承包企業實施主體管理
一是加強對勞務承包企業的外匯集中管理方式的監督,對企業境外項目組的賬戶進行備案制管理,企業總部應按季度向外匯管理部門報送各明細項目的完成進度、主賬戶資金收支明細表以及國內外融資明細表等,這樣即方便了企業資金的高效運做,也便于外匯管理部門及時掌握企業不同性質的資金流向及流量。二是適時調整傳統的國際收支申報方式,對有境外業務的企業,應將其已經實現但在境外循環使用的外匯資金收支情況納入國際收支申報系統單獨進行統計,作為國際收支的參考數據,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境外資金的動態,使境外資金成為調節國家外匯儲備的蓄水池。
(二)便利業務操作,合理規范船代公司經營
一是適應企業現鈔業務發展需要,對國際貨運專戶的收支范圍增加外幣現鈔收入和支出項目,允許對外船務、貨物、外輪公司收取小額外幣現鈔,并存入其企業的外匯賬戶,同時為加強對此類外匯賬戶的監管,應嚴格限定每船次現鈔收取的最高金額。二是根據國際海運企業經營中現鈔收支單筆數量小、筆數多、人員流動性強的特點,鼓勵銀行在港口附近建立流動兌換點,方便船長及海員的現鈔兌換,減少境內企業及船員違規收付現鈔行為。三是對不利于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抵扣行為,應從外匯管理角度明確限制。
(三)創新管理手段,加強對無形產品出口的監管
一是應進一步明確各管理部門對軟件產品出口行為的監管職責,對以網上傳輸方式開展軟件出口的企業應要求履行海關報關和外匯核銷手續。二是適應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化的發展要求,監管部門應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加強對其業務的監管。海關應要求軟件出口企業憑商務部門出具的“合同登記證書”通過網上進行報關,銀行應憑“網上海關”電子數據辦理收匯審核,外匯管理部門應通過對銀行的收匯數據與商務部門的登記數據和海關報關數據的核對進行非現場監測,從而實現對無形商品出口行為的有效監控。
(四)完善政策規定,加強對個人外匯的真實性審核
一是要把好捐贈、僑匯、贍家款的流入關,建議進一步完善現行的個人外匯管理規定,重點加強對大額捐贈、僑匯、贍家款外匯的真實性審核,對單筆或一定時期內累計超過一定金額的匯入款,在解付時都應提供資金來源證明,境外匯款人為個人的,應提供身份證明,境外匯款人為企業的要提供董事會決議。二是在國際收支申報中應增加申報信息,境內個人在解付外匯時應填寫真實用途。三是加強對個人外匯流向的監測,改進外匯賬戶信息系統,將個人外匯收支納入統計監測范圍內。
篇5
關鍵詞: 資產 資產減值 經濟效益
資產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的實質即是它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如果資產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或是帶來的經濟利益低于其賬面價值,其結果必然導致資產虛增和利潤虛增。因此,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當企業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時,企業應該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并把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
一、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動機
“經濟人”假設告訴我們,人們在經濟活動中會選擇最有利于實現自己目標的行動。所以,在沒有統一規定的情況下,企業在選擇資產減值準備會計準則時必然更趨于關注自身經濟利益的實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什么時候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比例是多少?減值跡象如何判斷?如何確定資產減值的標準?資產價值回升應該確認多少?這些決策的執行都取決于由經濟人組成的、代表少數人利益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決定,那么管理層出于什么樣
的動機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根據Francis etal 的觀點,管理層可能利用會計規則賦予的彈性操縱會計盈余,不確認減值或者僅當對他們有利時才確認減值(1996)。結果是,在企業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分離的現代產權制度下,企業所有者和企業管理者很有可能會產生利益上的沖突和分歧。管理者作為信息優勢方,必然更關心自己利益的實現。
1.管理當局的分紅動機
依據委托理論,資產所有者(股東)與資產經營者(管理當局)處于委托鏈的兩端,兩者存在利益上的矛盾和沖突,以及信息不對稱客觀上的存在,管理當局就有可能出于實現穩定收入、高額分紅等目的而利用其信息優勢,侵害股東的權益。根據Healy(1985)的觀點,①如果盈利低于支付紅利的最低目標盈利水平,則經理人員有進行“巨額沖銷”的動機,即通過提前確認費用或遞延確認收入,以進一步降低當期收益,從而提高未來期間的盈利;②若實際盈利高于目標盈利的上限,則經理人員存在通過遞延盈利來降低報告收益的動機,因為超過上限的盈利將使他們永遠失去獲得這部分紅利的機會;③當企業盈利界于分紅計劃的上下限之間時,經理人員才能如分紅計劃假設所言,篡改盈利額來提高分紅的現值。同時,如果經理人員的分紅計劃中包括了認股權,則他們更愿意選擇平滑收益的會計方法,以保持股票價格的穩定增長。
2.資本市場動機
股票上市是企業籌集長期資金的重要途徑。企業計提資產減值的資本市場公司動機可以歸納為三點:為獲得上市資格、為獲得上市后的配股資格及避免股票被摘牌。依據《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企業只有滿足一定的資格條件或最低要求才可以申請上市、獲得配股資格、避免退市風險。為了達到這些條件或最低要求,如關于配股對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必須連續三年大于10%且每年的凈資產收益率不得小于6%等要求,企業管理層往往會利用壞賬損失等資產減值方法反復平滑利潤、包裝利潤。
3.稅收動機
政府的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企業的各項稅收,對政府來講總是希望能多征稅,這最終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減少其現金流量,企業的管理當局總是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降低現實的和潛在的稅負,故意調減當年利潤,以將更多的利潤保留在企業內部。不過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為了維護其企業形象,以便籌措到更多的資金,不惜調高利潤水平,多繳所得稅,而多繳的這部分所得稅又能夠通過當地政府的稅收補貼形式返還給上市公司。
4.籌資動機
籌資是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首要環節。作為國家經濟實力中堅力量的大型跨國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籌資更是企業發展壯大的至關重要環節。而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經常受到各種外部環境的影響,導致上市公司業績的大幅波動,給公司投資者帶來負面影響。為了粉飾公司業績,或者是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當企業利潤較上一年下降或有下降的趨勢時,管理當局就會通過會計估計變更等水段來高估本年的利潤,給投者傳遞公司穩定發展、盈利不斷提高的信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從而使上市公司達到不斷籌集所需資金的目的。同時,在上市公司年存在較高的利潤時,管理當局會通過平滑利潤,將本年的部分盈余遞延到以后年度確認,以保證公司穩定發展的優良態勢。
篇6
關鍵詞:轉子一點接地;故障;分析;查找
【分類號】:TU855
1 故障經過
2015年8月23日,某廠1號發電機(型號:QF-30-2)運行中保護裝置報“轉子一點接地”,檢查轉子對地絕緣電阻值為2.167k?,當時該發電機負荷:有功17MW,無功15MVar,轉子電壓117 V,電流240A,在解開轉子保護測量裝置后,現場測得正極對地電壓20V,負極對地電壓-97V,確認轉子回路發生一點接地,申請投入“轉子兩點接地”保護,調度降低發電機負荷至:有功8MW,無功7MVar,轉子電壓70 V,經對整流子、滑環吹掃擦拭,轉子絕緣值無明顯變化,且逐漸下降,1號機按計劃運行至9月7日,停機前轉子對地絕緣電阻值為0.36 k?,測量正極對地電壓0V,負極對地電壓-70V,在發電機解列斷開滅磁開關后,正、負極對地殘壓恢復平衡,測量轉子回路絕緣電阻為200M?。
2 故障原因判斷分析及查找
根據停機前測量轉子對地電壓(正極對地20V,負極對地97V)、及保護屏轉子對地電阻顯示0.376kΩ,等情況綜合分析:排除裝置誤報信息,確定發電機轉子一點接地真實存在,且由于轉子對地電阻小于1 kΩ并相對穩定,判斷為低阻性接地即金屬性接地,觀察該接地隨解列停機而消失,系不穩定性接地。
2.1發電機轉子一點不穩定金屬性接地的原因分析:
2.1.1轉子滑環因汽輪機軸瓦油擋漏油附著灰塵或碳粉堆積引起。
2.1.2轉子回路的測量保護回路存在寄生回路,絕緣下降導致。
2.1.3歷次勵磁系統改造回路清理不徹底,殘留元件接地引起。
2.1.4轉子線圈靠近槽楔和護環的上層繞組線匝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繞組被壓向槽楔底面和護環內側,造成有絕緣缺陷的繞組接地。
2.1.5發電機轉子或勵磁機轉子端部繞組隨溫度上升而膨脹所至接地。
2.1.6其它元件絕緣性能不穩定導致。
2.2停機期間對發電機轉子一點接地的查找措施
2.2.1針對可能造成接地的原因,視條件進行逐項排除,發電機停機后經對整流子、滑環吹掃擦拭,轉子絕緣值無明顯變化。同時將轉子回路一次電纜,包括:發電機至滅磁屏電纜、滅磁屏、勵磁機至滅磁屏電纜、勵磁機進行分段檢查,未發現電纜有損傷、絕緣破壞現象。
2.2.2檢查測量保護回路正常,且制造人為接地,保護器正確報警,保護回路無異常。
2.2.3對整流柜、滅磁柜(開關、過電壓保護器)、勵磁機接線進行全面檢查,未發現相關回路及各元器件異常。
2.2.4對發電機端蓋等處做了檢查,未見異常。
2.3動態查找與發現接地故障點
經過發電機停機后的檢查并未發現明顯故障點,而且停機后測量各部分對地的絕緣電阻值均在合格范圍內,在分析轉子繞組絕緣狀況與運行條件的關系后,總結出處理這種活動性質的接地電阻,應變活動性接地為穩定性接地,再按尋找穩定接地點的方法確定接地點的位置的原則。于是決定在動態過程中查找。并且制定了詳細的發電機開機運行中處理轉子一點接地故障的方案。
11月3日按照上述方案1號發電機再次開機,開機前整個回路絕緣電阻500 MΩ,1號發電機并列后帶有功10MW,無功8MVar,機組參數正常,4日加負荷至15MW時(無功仍為8Mvar),轉子接地保護裝置報“轉子一點接地”,檢查轉子對地絕緣電阻值為0.367 k?,且接地阻值穩定,投兩點接地保護,5日1號機調整負荷試驗,有功加至21MW,無功10Mvar,減負荷至有功10MW,無功8Mvar,觀察轉子對地電阻值均無明顯變化。
11月8日因機務原因1號機停機,減1號機有功、無功負荷到零,檢查1號機轉子接地電阻值為0.3kΩ,轉子電壓表正極接近0,負極-45V,1號機停機后測量轉子回路絕緣電阻為0M?。停機操作完成后,分段測量:勵磁機側絕緣完好,而發電機側絕緣為零。
2.4接地故障點的確認和處理
經過分段檢查,發現接地點位于發電機勵側小端蓋正極集電環處(如圖2),其余回路絕緣電阻不低于200 MΩ。這也再次驗證了機組運行中接地發生時多次測量到正極對地電壓下降并最終指示為0V。
吊開發電機金屬小端蓋,測量集電環固定螺栓對地絕緣為0,拆解后發現:固定螺栓穿過端蓋安裝時,螺栓外套裝的絕緣管未完全伸出端蓋,凹入端蓋約1mm。根據螺栓安裝結構,分析出:由于固定螺栓穿過端蓋時絕緣管位置不到位(如圖3),造成螺栓在伸出端蓋的部位與端蓋間存在間隙,機組運行中的振動造成螺栓偏移安裝位后,與端蓋局部間隙變小,螺栓所屬的部位絕緣下降,最終導致發電機轉子回路一點接地。
由于原絕緣片內孔較大,沒有止位,安裝后無法保證絕緣管對螺栓完全防護,于是決定:更換內外各一片絕緣內徑φ28,使絕緣管能夠位于端蓋中間,保證固定螺栓絕緣,新增一片φ20的絕緣墊片,固定螺母,墊片重新安裝后,對該機組前后端蓋共8個固定螺栓按此方法處理,檢查螺栓對地絕緣均為500MΩ,合格后開機,發電機運行正常。
3 小結
從整個故障的發生、查找和處理來看,我們的工作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對轉子回路定期進行檢查,或將盡早地發現和排除隱患;其次,第一次停機拆解該部位檢查時,未采用更為周密的檢查手段。通過本次事例說明:發電機在實際運行中可能引起轉子一點接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只要平時做好基礎工作,發生故障時判斷準確,就一定能查找到故障點并將其排除,從而確保機組安全、穩定、可靠的運行。
參考文獻
1. 耿旭明.趙澤民.電氣運行與檢修1000問.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2. 鄒仉平.實用電氣二次回路200例.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
篇7
洪戰輝說:“我覺得一個人自立、自強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奮斗改變自己劣勢的現狀才是最重要的!”每一個人都選擇了一份責任,不論責任大小,都要用肩挑起來;每一個人都處在不同的環境,只要脊梁不彎,沒有扛不起的山。洪戰輝讓那些遇到困難就退卻、總是抱怨環境不好的人相形見絀,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小城,一場大雪。第二天,大街上滿是掃雪的人群,鐵鍬等工具叮叮當當的敲擊著地面,發出悅耳的音響,為小城奏響了一支文明的樂章。這是小城居民在各自清掃門前的積雪。
“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主張圈地為牢,倡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掃門前雪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這話多是貶意,但我們忽略了它的另一面——褒意。“各掃門前雪”這句話無非說明要把自己的活干好,顯然是很容易明白的一個道理。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講,“各人自掃門前雪”從另一個方面顯現出社會公德和文明化程度。
篇8
飛來橫禍妻子30多年記憶化整為零
2010年3月18日早晨,吃過早飯,孫明寶跟妻子耿淑娟像往常一樣下樓上班。
8點45分,孫明寶的手機猝然響起,一看是妻子的號碼,他按了接聽鍵,輕聲地說了一句:“怎么了老婆?”話筒那端的聲音如炒豆一樣崩出:“你好,我是交警大隊的,你妻子出車禍了,正在煙臺山醫院搶救,快去吧。”孫明寶一瞬間雙腿發軟,差點摔倒在地。時年35歲的孫明寶,是煙臺黃金大酒店的高管,與他同齡的妻子耿淑娟,是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名公務員。
孫明寶發瘋地似駕車往醫院趕。令孫明寶有些意外的是,到了醫院一看,躺在急救室病床上的妻子,身上沒有一點外傷。而腦CT卻顯示:左側大腦腦漿已成游離態。醫生對孫明寶說:“兩次手術很成功,但是病人沒有脫離危險期。這一晚你要不斷地觀察她的瞳孔,如果瞳孔有放大的情況發生,那就麻煩了。”
漫長的夜晚,孫明寶看著病床上的妻子,回想吃早飯時候,自己還“批評”妻子:太寵孩子,都上小學了,還喂孩子吃飯。而妻子把嘴一噘,一臉不服…婚后關于柴米油鹽吵架拌嘴的鏡頭,一幕幕在眼前閃過,此時都顯得那么溫馨、幸福。孫明寶握著妻子的手,想了一夜,哭了一夜。
1天過去了,2天過去了,第18天,妻子終于睜開了眼睛,孫明寶激動地叫了起來:“老婆,你醒了,你終于醒了……”可是妻子下意識地叫了聲“媽媽”,就再也不說話了。
醫生檢查后得出結論,病人絕大部分記憶喪失,智力降至兩三歲兒童的水平,而且右側身體癱瘓。
孫明寶心如刀割,他跟妻子戀愛5年,結婚10年,這么多年,有多少往事至死難忘,可妻子怎么能就這樣全忘了呢。
熒屏“爆米花”刺激丈夫產生拍劇靈感
醫生沉重地告訴孫明寶,如耿淑娟這樣的嚴重顱內傷,恢復記憶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孫明寶卻堅信“一切皆有可能”。他跟單位請了長假,專心照顧妻子。他每天陪在妻子身邊,給妻子按摩、喂飯,講他們難忘的過去。
經多方打聽,他了解到位于北京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可以幫妻子這樣的病人提升康復品質,就自己開車去聯系、探路并租好房子。確信了路況沒有問題,妻子能承受這次長途運輸后,他雇了兩個保姆,帶著一位醫生護航,自己駕車,把妻子從煙臺運到了北京。
專家為耿淑娟作了人工顱骨植入手術,然后進行上下肢及語言和認知方面的訓l練。半年后,耿淑娟的右側身體和語言功能開始恢復,逐漸能坐起來,能扶墻站立,還能夠掌握一些簡單字詞的發音,但在記憶恢復力方面卻沒依然毫無起色。專家告訴孫明寶,熟悉的環境對腦損失病人恢復記憶,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助于重新建立記憶連接。
一天晚上,孫明寶陪妻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電視里的演員在買爆米花,一直安靜的妻子突然伸手指著電視機,嘴里含糊地說道:“爆米花……”孫明寶正猜想妻子要表達什么意思,她接著嘟囔了一句:“看電影。”孫明寶問:“你要去看電影嗎?”妻子搖搖頭,又著急地點點頭,孫明寶緊張地搖著妻子問:“你是不是想起什么了?”妻子點著頭,淚水流下來。原來,孫明寶跟妻子談戀愛時,兩人經常抱著爆米花去影院看電影,有一次因為兩人開玩笑,把爆米花撒了一地,惹得管理員對他們一通指責,妻子對這件事印象深刻。
妻子能記起做過的事了,孫明寶激動不已。他對恢復妻子記憶有了更大的信心。同時這也啟發了孫明寶:能不能給妻子拍電視,讓她重新記起以前的事?
但孫明寶的良苦用心,妻子并不理解。鏡頭一對著她,她就開始發脾氣,甚至拿東西砸攝像機。孫明寶一遍遍地哄妻子,這個機器能把你的樣子錄到電視機里,妻子聽不進去。孫明寶只好找來金喜善、張曼玉拍的電影放給妻子看,跟她說要把她拍得跟明星一樣漂亮,愛美的妻子才慢慢接受了孫明寶的安排。
2010年12月,孫明寶帶著妻子來到她從小生活的村莊,走進她上過學的校園,找到她的高中同學,把妻子重新放回她曾經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去,再提示她應該做什么、說什么,以幫助她回想往事。
剛開始,拍攝并不順利,一句話,甚至一個字,孫明寶都要教好幾遍,時間一長,妻子就不耐煩。孫明寶買回一大包零食,看到有好吃的,妻子樂得在輪椅上拍手:“蝦條……好吃……給我蝦條。”兒子放學回家,看媽媽心情好,便跑過去要親親媽媽。耿淑娟以為兒子要來搶東西吃,一把將兒子推了個仰面朝天,兒子的腦袋“咚”的一聲撞在地板上,頓時起了個大包。委屈的兒子鉆到爸爸懷里:“爸爸,我要媽媽,我要原來那個媽媽……”孫明寶忍著眼淚安慰兒子:“媽媽病了,等媽媽病好了,就是原來的媽媽了……”
2010年12月25日,是西方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天空中到處飄蕩著糖果和糕點的香甜味道,孫明寶推著妻子漫步在小區,對著圣誕樹上的禮物閉眼許愿:“仁慈的上帝,請賜我一個清醒的妻子吧,請幫助我順利拍完電視劇,讓我們的愛永遠延續下去。”或許是孫明寶的虔誠感動了上帝,奇跡一個接一個發生了。
一天,孫明寶拿著小錘在墻上釘釘子,“鐺鐺――鐺……”聲音很有節奏,一回頭,他發現妻子的左腳正隨著錘子的起落,一下一下點著地面。事故前,妻子很喜歡跳舞,還獲得市里的交誼舞比賽大獎。現在妻子還能跳舞嗎?孫明寶試探著讓妻子站到客廳里,他隨手拿起保溫鍋的內膽,用筷子敲打出節拍,他驚喜地看到,妻子開始隨著節拍移動雙腳,能走出基本的步子來。
晚上,孫明寶帶著攝像機,領著妻子來到她以前經常跳舞的廣場上。原來一塊跳舞的人都圍上來,親切地跟妻子打招呼。鄰居李信義是耿淑娟多年的舞伴,他試探著對耿淑娟說:“小耿,還記得我們跳舞拿過1000元獎金嗎,我們再合作一曲怎么樣。”
面對老拍檔伸過來熱情溫暖的手,耿淑娟遲疑了一分鐘,終于邁出了第一步。開始,很慢,很費力,但隨著音樂聲,她越跳越熟練,衣角也隨動作飄起來,直到最后,她順利地跳了一支完整的舞曲。從此,孫明寶幾乎每天晚上都帶著妻子到廣場來跳舞。一段時間下來,妻子又重新苗條起來,而且她的腿腳也越來越靈活有力。
孫明寶要拍與妻子戀愛時的場景,他請同學幫忙。在煙臺濱海廣場的花壇、小橋、假山等地點,孫明寶將妻子背在背上,跟妻子說曾經說過的話。戀愛時,孫明寶
經常這樣背著耿淑娟,他說要練習一下,這樣結婚時背新娘才有力氣。
突然,孫明寶腳下一滑,身體打了個晃,背上的妻子突然叫起來:“血……”嚇得孫明寶趕緊把妻子放回長椅上,問她哪里有血,妻子伸手去摸孫明寶的膝蓋,一迭聲地喊叫:“大寶(耿淑娟車禍前對丈夫的昵稱),有血,快去醫院。”
原來,有一次孫明寶背著女友時,女友用手撓他胳肢窩,孫明寶被絆了一下,兩人摔倒在地,孫明寶的膝蓋出了血,妻子記憶深刻。“大寶,你對我好,你是我老公……”耿淑娟眼淚汪汪地說。妻子終于想起他們是夫妻了。孫明寶的心狂跳不止,他真的感謝當年摔的那一跤。
喚回記憶800分鐘拯救一個家庭
轉眼到了2011年春天,孫明寶的電視劇拍攝工作進入尾聲,妻子能記起來的事情越來越多。幾乎每天,孫明寶都有驚喜。一天晚上,孫明寶把他們以前拍的視頻短片放給妻子看,給妻子講當時的情景:“你看,這是咱兒子剛出生時,眼睛還沒睜開,正在哇哇哭……”講著講著,耿淑娟臉上掛滿了淚,孫明寶問她怎么了,她抽咽著說“川川……餓,他餓了……”原來,兒子出生后,耿淑娟的奶水不好,孩子吃不上奶,餓得哇哇直哭,耿淑娟也跟著哭。但接著耿淑娟又笑了,嘴里不住地說:“川川,餃子,餃子……”孫明寶一聽,嘴角也瞬間咧開了。
原來,兒子也喜歡吃餃子,但是對超市賣的速凍水餃不感興趣。為此,孫明寶曾特意跟妻子學過包餃子。
還有一次,孫明寶太累了。他換了鞋,躺在沙發上休息,妻子從臥室出來,比劃著讓他去洗漱,她則從鞋里拿出丈夫剛換下的襪子,到衛生間洗起來。一邊洗,一邊嘟嚷:“臟死了。”雖然聲音不清楚,但聽在孫明寶耳朵里,卻如天籟一般:這是妻子以前最愛發的牢騷,他覺得疼他、愛他的妻子又回來了。
2011年9月,孫明寶的電視劇終于完成了全部錄制工作。他把100多盒錄像帶交給同學陳學錫,讓他幫忙進行后期制作。當月底,一部歷時一年多,由丈夫導演、妻子主演的家庭電視劇《淑娟回頭看》制作完成了。電視劇分成12集,共600分鐘。“十一”長假第一天,孫明寶在家里布置會場、寫請柬、準備放映設備,他要為電視劇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首播式”。
親人、同事和朋友都來捧場了。孫明寶和耿淑娟站在門口迎接客人,耿淑娟穿著丈夫專門找人訂做的漂亮衣服,對每個客人點頭、微笑,說“你好”。人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那個做過3次開顱手術、被醫生多次下病危通知書的耿淑娟嗎。是那個去北京治療前人事不知的耿淑娟嗎。
篇9
關鍵詞:基因資源;生物剽竊;公平獲取;惠益分享
中圖分類號:D 996.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758(2012)05-0443-06
基因資源也稱遺傳資源,是來自植物、動物、微生物或其他的任何含有遺傳功能單位、具有實際或潛在價值的材料。世界上的基因資源大都集中在發展中國家,而利用基因資源進行生物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基因資源如何獲取和惠益分享方面,這兩類國家一直存在較大分歧。其間,它們雖就此達成了一些妥協并進行了框架性國際法安排,某些發展中國家還制定了保護基因資源的國內法,但由于利益不同使然,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基因資源使用與利益分配具體環節上的矛盾依然突出。對此,基因資源的擁有國和使用國,應從戰略高度和本著增進人類福祉的宗旨,更加公平地配置和利用基因資源,堅決打擊生物剽竊行為,繼續健全基因資源獲取和惠益分享機制。顯然,對這一進程的引導和推進,亟須各國協調利益沖突的政治意愿,也強烈依賴于以其為基礎的保護基因資源的國際及國內立法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一、生物剽竊及其原因與危害分析
生物剽竊,是最近二十多年來發展中國家和一些非政府組織經常使用的一個負面詞語,意指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科研機構、生物科技企業通過申請和取得品種權或專利權的形式,對基因資源進行非法占有、研發和商業化應用,卻沒有給予最初開發和擁有這些資源的發展中國家及土著和地方社區任何補償的行為。其本質特征是對生物資源收集和出口的行為沒有“獲取和惠益分享”方面的安排,也即未得到相關國家允許或沒有滿足其所要求的惠益分享條件。
生物剽竊事件發生的最直接原因在于經濟利益的驅使。基因資源在制藥領域有著重大的商業價值。高新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為人們提供了從生物材料中發現有利用價值的基因信息的更快速、有效的新方法。現在,艾滋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等新老痼疾及原來的病菌不斷增加的抗藥性,帶來了利用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制造藥物的巨大需求。由于天然藥品可用于治療從細菌感染到癌癥等一系列疾病,這使得制藥公司重新重視對天然藥品的開發。如今,從天然混合物提取的藥物的銷售額,在美國估計為200億美元,在世界范圍內大約為300億美元。而從發展中國家竊得某種或幾種生物材料,然后針對需要進行目的性很強的研發,是藥品開發的捷徑。如“日日春”是原產于馬達加斯加的植物,美國禮來公司由日日春分離出80種以上的生物堿,發現其中的“長春新堿”可用來治療何杰金氏病和小兒淋巴細胞白血病,另一種“長春新堿”則可治療癌,兩種藥物在1993年就賣出1·6億美元,而其原產地馬達加斯加卻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利益。在農業領域,基因資源也有重大應用價值,它是提高作物產量的優性基因的來源。據育種專家估計,僅發現于墨西哥的、可抗御枯葉真菌的玉米品系的商業價值,每年就可達數十億美元。二十多年來,農業領域發生的發達國家申請者把從發展中國家得到的種子進行知識產權申請的事件不勝枚舉。美國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的國外基因資源占其總量的90%,日本占85%。印度、巴西、哥斯達黎加、南非、肯尼亞等大量發展中國家均是生物剽竊行為的受害國。
生物剽竊現象產生的法律原因在于法律制度存在內在的缺陷和利益調節的失衡。一方面,基因資源一直被界定為一種不受法律保護的人類共同遺產,其他國家的使用者傳統上無須向那些保持了生物材料的發展中國家或社區返還直接的經濟利益。基因資源為人類共同遺產而非法律意義上的財產的觀念把基因資源看成是沒有承載人類發明活動的“自然產品”,不是通常認為的實驗室研發產生的發明,沒有經歷西方認為的研發程序或過程,所以難以滿足知識產權保護的發明的條件。另一方面,國際知識產權法僅僅保護下游的技術,而對基因資源則不予保護。在這種制度下,發達國家并未把發展中國家基因資源的培育知識或成果視做“在先技術”,其私人部門利用自身生物技術上的優勢將這些生物基因予以識別、阻斷、修改和重組等“創新”,往往就可獲得農業新品種權或新藥物專利權。發達國家私人部門利用竊得的基因資源進行研發獲得的技術申請知識產權,并無法律上的障礙,也不受法律追究。因此說,長期以來,法律制度很大程度上充當了生物剽竊行為法律庇護者的角色。
事實上,發達國家私人部門進行“創新”所利用的基因資源,是發展中國家農民、土著和地方社區世世代代精心培育的結果,因而他們應對農業新品種和新藥物擁有一部分所有權。實踐中,從事保存、培育糧食和基因資源的人員,沒能或僅獲得(如果有的話)很小的回報、補償或其他形式的利益。知識產權體系對產權所有者保護過度,使農業和藥物專利大部分被私人控制,為了暴利,他們再把這些利用發展中國家基因資源獲取知識產權的種子和藥品高價賣給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和患者,這是極不公平的。其直接結果就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農民個體日益喪失保護基因資源的動力,基因資源的原生境則迅速蛻化甚至消失,生物多樣性銳減,最終損害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二、防治生物剽竊的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國際立法
嚴峻的生物剽竊形勢使得那些先前無償提供基因資源的發展中國家意識到不能只是無私貢獻了。此外,20世紀80年代,生物多樣性銳減的事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時,國際層面的矛盾不僅涉及基因資源獲取和利益分配問題,而且還涉及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問題。為了應對生物剽竊猖獗、生物多樣性銳減帶來的挑戰,平衡生物技術先進而基因資源匱乏的發達國家與基因資源豐富而生物技術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利益,國際社會通過談判作出了一些國際立法安排。其中,涉及基因資源獲取和惠益分享問題的主要是《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Biological Diversity,簡稱CBD)和《糧食與農業植物基因資源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Treaty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Agriculture,簡稱ITPGRFA)。
199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生物多樣性公約》在世界上首次確認了各國對其基因資源擁有權利的原則,因而可否取得基因資源的決定權屬于國家政府,并依國家法律行使。在此基礎上,CBD還規定了基因資源的獲取和惠益分享原則,即:基因資源的取得須經提供這種資源的締約國事先知情同意,除非該締約國另有決定;每一締約國應酌情采取立法、行政或政策性措施,以期與提供基因資源的締約國按共同商定的條件公平分享研發此種資源的成果以及商業和其他方面利用此種資源所獲的利益(第15條第1、5、7款)。CBD是迄今防治生物剽竊行為、規范基因資源獲取和惠益分享活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國際立法。
與CBD相一致,200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通過《糧食與農業植物基因資源國際公約》修改了1983年《植物基因資源國際約定》不保護植物基因資源的做法,在承認各國對其基因資源享有的基礎上,也要求糧農植物基因資源使用中產生的惠益應得到公平公正的分享。
上述國際立法打破了一國境內的基因資源屬于人類共同遺產的觀念,確定了基因資源的權利歸屬,邁出了解決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問題的第一步,具有歷史性意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其一,CBD和ITPGRFA只對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作了原則性框架安排,其條款在很多場合僅以目標和政策的面貌出現,而不是詳細的權利和義務,沒有落實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原則的可操作性的細化方案和具體執行機制;其二,CBD和ITPGRFA有關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安排僅起指導作用,對CBD締約方的法律約束力很弱,對未建立和實施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的締約方以及生物剽竊行為也無相應的懲罰措施,“軟法”特征凸顯;其三,CBD和ITPGRFA的獲取與惠益分享規則缺乏作為“硬法”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nRights,簡稱TRIPs)的支持與配合,對于利用基因資源產生的技術成果申請知識產權,TRIPs只要求充分披露技術本身的信息即可,而不要求披露其所借助的生物材料的來源,根本沒有關于基因資源獲取須經其所有人事先知情同意并與之進行惠益分享的規定。
此外,作為經濟和生物技術超級大國的美國不是CBD的締約方,對于國外基因資源的獲取與惠益分享問題,美國有著與CBD的安排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態度和做法。
這些不足的存在,對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際立法發揮作用的廣度與深度、實施效果與現實影響力,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制約和阻礙。這說明:有關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際立法還有很大的修改完善的空間。
三、完善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國際立法的抗爭
利用者若利用所有者的基因資源,應履行對其事先告知的義務,基因資源所有者須知情、須同意、須與利用者分享惠益,否則利用者的行為就是生物剽竊。對此,國際立法上應有較為詳細的、可操作性強的規制措施。但遺憾的是,CBD、ITPGRFA、TRIPs均未做到這點。為打擊生物剽竊行為、保障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能公正公平地實施,一些基因資源豐富的國家在后CBD與后TRIPs時期一直進行著立法抗爭,它們強烈要求完善CBD與修改TRIPs的相關規定。
在CBD方面,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推動下,2002年締約方第六次大會批準了有關公正獲取基因資源與合理分配其衍生惠益的《波恩準則》,該準則規定的程序機制,涵蓋了從獲取中的“事先知情同意”環節到惠益分享中的“共同商定條件”安排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組成部分,以指導基因資源提供國和使用國有效建立與實施其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不過,該準則屬于自愿遵守的規則。為打破以往規則多為無法律約束力的“軟法”的格局,以在國際層面上切實保護基因資源所屬國的利益,確保公平合理的惠益分享,2003年以拉美國家為首的生物多樣性大國集團和非洲發展中國家集團主張盡快制定有關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硬法”。而澳大利亞、日本以及西歐和北美地區的生物技術發達國家反對預設該種規則的性質,強調規則安排應便利于使用國對基因資源的取得與利用,保持資源使用者與提供者的權利與義務的平衡。2004年CBD締約方第七次大會上,生物材料豐富的國家繼續極力推進獲取與惠益分享規則“硬法”化的談判進程,再次主張加快制定有關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歐盟等不同意圍繞此事項反復進行談判,認為目前仍須對現行各國國內和國際的有關獲取與惠益分享規則進行全面分析,以查找漏洞并彌補缺失。雖遭到歐盟等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強烈反對,但生物剽竊行為的一大批受害國仍不懈地進行著斗爭,矢志不渝地朝著促使國際社會最終賦予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規則以法律約束力的方向努力。
在TRIPs方面,為了協調其與CBD的關系,獲得它對CBD的配合與支持,2000年以來的多次國際會議上,許多發展中國家均提議在TRIPs中添加一個條款,即申請人利用他國基因資源獲得的技術成果申請專利時,應在申請文件中公開該基因資源的來源地,否則不授予專利。在9.006年TRIPs理事會上,巴西、古巴、印度、秘魯、泰國和坦桑尼亞等發展中國家正式提交了一份建議修改TRIPs的提案,要求在其第29條中規定:“當所申請專利的主題涉及、衍生于或形成自生物資源時,成員應要求申請人披露該資源的提供國、提供國的提供者,以及經合理調查后獲知的起源國。成員也應要求申請人提供包括符合提供國法律要求的關于獲取的事先知情同意和這些資源的商業或其他利用所得惠益的公平公正分享的證據在內的信息。”但對這一要求,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提出反對,特別是美國堅持認為通過合同安排便足以實現CBD的目標,合同安排中可以涉及公開的要求,而不需要修改TRIPs。發展中國家則認為,由于信息不對稱以及開發資金與生物技術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完全的合同“自由”極不利于基因資源提供方的利益保護,不修改TRIPs而只對其他公約進行的修改都將是不充分的。2007—2010年,TRIPs理事會繼續討論了修改其第29條的議題,但仍一再受到發達國家阻抑,以致未能獲得任何立法進展。
發達國家反對在CBD和TRIPs的體制下賦予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安排以法律約束力,其真正原因在于:若發展中國家完善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國際立法的建議得以實現,將會制約發達國家私人部門對國外基因資源的“自由”獲取。而維持現有的國際規則,則可繼續維持有利于發達國家自身利益的國際法律秩序,即寬松的基因資源獲取的環境,同時在惠益分享上作出盡可能少地轉讓資金和技術的妥協。可是,不完善國際立法,就不可能解決生物剽竊行為猖獗以及發展中國家在基因資源獲取與利益分配上所遭遇的嚴重不公問題,因此,發展中國家必然會繼續進行抗爭。不過,當今國際事務仍主要由發達國家主導,有關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際規則很難在短期內有大的實質性變化。
四、一些國家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內立法
CBD第15條第1、5、7款和ITPGRFA相關條款對基因資源法律地位的界定,為締約國應對生物剽竊行為、確保基因資源的合理獲取與惠益分享設計了原則性框架。以此為國際法依據,世界上基因資源豐富的一些國家出臺了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內法。
其中,喀麥隆、薩爾瓦多、墨西哥具有概括性論述獲取與惠益分享的立法措施,但沒有具體描述獲取與惠益分享過程;肯尼亞、鳥干達、巴拿馬則更加細致地論述了獲取與惠益分享,通過了概括論述獲取與惠益分享的立法措施,且通過了具體條例并已開始實施。巴西、哥斯達黎加、印度,在直接通過立法措施更加細致地論述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基礎上,還通過了一系列補充性規則;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委內瑞拉有關于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安第斯共同體國家共同制度,該制度是根據安第斯共同體委員會第391號決定確立的。雖然第391號決定具有約束性但不要求制定任何新的國家法律,不過這些國家還是制定了有關基因資源獲取和惠益分享的各種立法措施以幫助在國家層面執行第391號決定。有些國家在地方層面也制定了措施,但國家層面最為重要,以下分析的就是一些國家在國家層面采取的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立法措施。
在基因資源獲取方面,許多國家立法均規定為獲取基因資源須提交某種類型的獲取申請。不丹《生物多樣性法》第4條列舉了關于獲取申請所必需包含的具體信息,玻利維亞《生物多樣性法》第23至29條還開出了導致批準或拒絕的程序指標清單。1998年哥斯達黎加《生物多樣性法》第76條和菲律賓《生物勘測活動準則》第15條要求申請者繳納申請和收集費。獲取的批準或拒絕由國家主管當局決定,盡管如此,大部分獲取申請還是要求先取得將要獲取的基因資源所在地理區域相關機構/資源提供者的事先知情同意。巴拿馬和烏干達的立法要求取得有關利益方事先知情同意之前須先征得國家主管當局的事先知情同意。此外,印度、玻利維亞、巴西的立法針對希望獲取基因資源的公民或外國人規定了不同的程序。哥斯達黎加、菲律賓和南非根據是否以商業目的為由而準予獲取基因資源規定了不同的要求。埃塞俄比亞和烏干達將由國家機構開展的以教學為目的的研究活動排除在獲取與惠益分享制度之外。菲律賓立法規定,一旦取得了事先知情同意就發放事先知情同意證書,肯尼亞、南非則還要求使用者與提供者須簽訂生物材料轉讓合同。
在基因資源惠益分享方面,大部分國家立法都規定有關惠益分享的共同商定的條件應在合同中列出,并概括地規定了與國家、地方社區或資源提供者的惠益分享,在多數情況下是與二者共同分享。惠益分享條款可與其他共同商定的條件一同在獲取生物材料轉讓合同或在專門的惠益分享合同中予以確定。在印度、埃塞俄比亞,包含惠益分享安排的合同是與國家主管當局協商的結果;而在巴西、菲律賓、南非,國家主管當局僅負責批準由地方社區或有關利益方與申請人協商達成的合同。印度《生物多樣性法》第21條規定國家主管當局須在合同生效前咨詢有關利益方。巴拿馬《生物多樣性法》第38條要求盡可能在國家主管當局與申請人以及有關利益方(地方社區、提供者)與申請人之間達成并行的合同。一般情況下,各國立法既規定了非金融惠益,也規定了通過分享權益費而取得的金融惠益。關于非金融惠益,肯尼亞、委內瑞拉、巴西規定為地方公民或機構在研究、收集以及基于生物資源的產品技術發展方面的投資。但南非立法僅涉及金融惠益,委內瑞拉立法僅涉及非金融惠益。印度和烏干達的立法只述及個案基礎上的公平的惠益分享,而其他國家立法則確定了其分享惠益的最低或最高比例。巴西和南非的立法還規定設立基金,以保留各州收到的或未分配給各有關利益方的惠益。
由于知識產權與基因資源獲取和惠益分享有關,因此大多數國家的立法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述及了知識產權問題。如哥斯達黎加等許多國家均規定,基因資源使用者須向提供者支付知識產權權益費;烏干達規定以合同的形式承認對知識產權的共同所有;巴西、印度規定應制訂共同商定的條件以確定這些權利的所有者/占有者。巴西和印度的立法中,特別提及在以基因資源為基礎的產品或方法的知識產權申請中應披露基因資源原產地的要求。
不難看出,上述各國立法有較大差異。有些國家只采取了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一項措施,其他國家則采取了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家戰略、法律和準則在內的整套措施。這一方面緣于這些國家基因資源豐富程度和生物開發或遭受剽竊現狀的不同,使得其對獲取和惠益分享的管制處于不同的壓力下與不同的執行水平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自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立法的價值取向、優先事項、文化和社會特異性。不同國情下的不同立法選擇,對后續進行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立法的國家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五、中國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內立法策略選擇
中國基因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居世界第9位。因而,中國也是發達國家私人部門生物剽竊的目標。例如,云南的獼猴桃被新西蘭農業企業稍加改進,變成“奇異果”(kiwi fruit),目前新西蘭奇異果出口量占國際市場70%的份額,而原產地中國卻分文未獲;北京小黑豆被美國生物科技公司改進,培育出“新品種”,不僅解決了毀滅性的線蟲病,還壟斷了國際市場;美國曾公布從中國引進大豆基因4452份,而中國官方同意提供的僅2177份。可見,生物剽竊行為也嚴重侵害了中國的權益。
隨著對基因資源寶貴價值和生物剽竊行為危害的認識的深入,中國的基因資源保護意識在不斷增強。但目前,中國尚無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專門立法,涉及基因資源保護的《畜牧法》、《種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中,也只有《畜牧法》第16條對列入保護名錄的畜牧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規則作了規定,其他法律法規則無此方面的規定。從整體上講,中國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立法還處于“空白”狀態,這與中國的生物資源大國地位極不相稱。與其他生物資源大國相比,中國的相關立法明顯滯后,顯然,如何進行立法,進而構建基因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法律機制,是中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篇10
【關鍵詞】基金數額分配多元統計回歸模型D-W檢驗
【中圖分類號】R1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08-0189-03
一、引 言
現在市場經濟發展充分的條件下,各集團規模日益增大,集團內的管理和規定不能完全細致化,因此各子公司的財務方面逐漸進行獨立核算。本文針對某集團下設四個子公司:子公司A、子公司B、子公司C和子公司D。在各子公司財務獨立核算的前提下,每個子公司都實施了對雇員的醫療保障計劃,由各子公司自行承擔雇員的全部醫療費用。根據過去的統計數據表明,每個子公司的雇員人數以及每一年齡段的雇員比例,在各年度都保持相對穩定。
集團為了使各個子公司的醫療保障計劃進一步規范,要求各個子公司均需以銀行活期存款的方式,設立醫療保障基金,基金專門用于支付下一年度雇員的醫療費用,并規定每個子公司的醫療保障基金只能用于支付本子公司雇員。假設下一年的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為1%。根據董事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定本集團設立的下一年度醫療保障基金的總額度為80萬元,這一額度在四個子公司之間分配。對于各子公司,如果下一年度總的醫療費用支出低于該子公司的醫療保障基金的額度,則雇員可以及時得到醫療方面的保障。而如果總的醫療費用超過了醫療保障基金的額度,則子公司需要通過其他渠道來籌措超出部分的額度。這會導致某些雇員無法及時報銷醫療費用。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每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
二、模型的合理假設
1.各子公司自行承擔雇員的全部醫療費用。
2.每個子公司的雇員人數以及每一年齡段的雇員比例在各年度都相對穩定。
3.每年每個子公司的醫療費用支出低于該子公司的醫療保障基金的額度。
4.模型的隨機誤差項εi對時間t相互獨立。
三、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由于各子公司自行承擔雇員的全部醫療費用,所以他們的費用支出之間并沒有什么聯系。而同時基金的分配和對應年份的通貨膨脹率密切相關,因此在研究各個因素對基金分配的影響時,要考慮通貨膨脹率與基金分配額之間的關系。若記Yij為第i年的j公司的醫療費支出,xi為第i年的通貨膨脹指數。
為了分析問題的方便,先分別考慮因變量和各自變量之間的關系,利用MATLAB軟件做出因變量Yij與自變量xi的對應散點圖:[1~3]
圖1Yi1對xi的散點圖圖2Yi2對xi的散點圖
圖3Yi3對xi的散點圖 圖4Yi4對xi的散點圖
由圖1、圖2、圖3、圖4,觀察可知隨著xi的增加,Yij的值有比較明顯的線性增長趨勢,建立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Yij=β0j+β1jxi+εj (j=1,2,3,4)(1)
直接利用MATLAB統計工具箱的命令regress求解,
[b,bint,r,rint,s]=regress(Y,X,alpha)
其中b為βj的估計值,bint為b的置信區間,r為殘差向量,rint為r的置信區間,s為回歸模型的檢驗統計量,alpha為置信水平,缺省時取值0.05。[4,5]
得到模型(1)的回歸估計值以及置信區間(置信水平a=0.05)、檢驗統計量R2,F,P的結果,見表1。
表1模型1的計算結果
Yi1 參數參數估計值參數置信區間
β01-2.8076-4.2180-1.3971
β110.10300.09490.1110
R2=0.9699 F=708.6355 p
Yi2 參數參數估計值參數置信區間
β023.31162.03974.5835
β120.06360.05640.0709
R2=0.9380F=333.0036 p
Yi3 參數參數估計值參數置信區間
β03-7.2048-8.3642-6.0453
β130.14010.13350.1467
R2=0.9888 F=1940.3053 p
Yi4 參數參數估計值參數置信空間
β04-4.8875-10.3006 0.5255
β140.14340.11260.1742
R2=0.8093 F=93.3613p
注意到D公司參數中R2較小,說明對于D公司,該模型精度不高,應對其進行改進。
建立高次回歸模型:
yi4=β04+β14xi+β24xi2+…+βn4xin+εi
對其進行試探,即令n=2,3,4,5,……n-1,n;發現當n=4時,R2可得到較大的值,即:
yi,4=β04+β14xi+β24xi2+β34xi3+β44xi4+εi (2)
并得到以下計算結果,見表2。
表2模型2的計算結果
D公司參數參數估計值參數置信區間
β0-457.8414[-788.3760 -127.3067]
β113.0831[4.416021.7502]
β2-0.1346[-0.2177 -0.0515]
β30.0006[0.00030.0009]
β4-0.0000[-0.0000-0.0000]
R2=0.9446 F=80.9344p
根據模型2和計算結果,對各個年份的基金數額分配情況做了曲線擬合,分別見圖5、6、7、8。
圖5Yi1曲線擬合圖圖6Yi2曲線擬合圖
圖7Yi3曲線擬合圖圖8Yi4曲線擬合圖
為了預測未來年份的通貨膨脹指數,建立通貨膨脹指數和年份的一個一元線性模型:
xi=β0+β1ti+εi (3)
其中xi、ti、εi分別為第i年的通貨膨脹指數、第i年到初始時間的時間差、隨機誤差;β0、β1為模型參數。
直接利用MATLAB統計工具箱的命令regress求解模型(3),得到結果見表3。
表3模型3的計算結果
模型參數參數估計值參數置信空間
β0105.3225[99.9457 110.6992]
β15.3209[4.9446 5.6972]
R2=0.9751 F=859.9555p
說明式(3)模型合理可用,因此代入ti=25得第25年的通貨膨脹指數為: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x25=105.3225+5.3209×25=238.345
根據模型(1),可分別計算得:
Y25,1=21.74, Y25,2=18.47, Y25,3=26.19;
根據模型(2)及表4,可分別計算得:Y25,4=15.3378;
由于
Y25,1+Y25,2+Y25,3+Y25,4=21.74+18.47+26.19+15.3378
=81.7302>80×(1+1%)=80.8;
按照比例分配把80.8萬元分配給A、B、C、D子公司,得到如下:
Y25,1=21.4858, Y25,2=18.2718, Y25,3=25.8791, Y25,4=15.1632。
四、結果分析與模型的改進
令εt=ρεt-1+ut,其中ρ是自相關系數,|ρ|≤1,ut相互獨立且服從均值為零的正態分布。
D-W檢驗是一種常用的診斷自相關現象的統計方法,D-W統計量如下:
(其中)(4)
當n較大時:
(5)
其中右端的正是自相關系數ρ的估計值,于是:
DW≈2(1-) (6)
當在0附近時,εt自相關性很弱;
當在±1附近時,εt自相關性很強。
由6式算出各公司殘差ei的自相關系數,見表4:
表4式6的計算結果
公 司ABCD
ρ0.53410.65460.55890.1173
令:;
(1)(2)式化為:
(7)
(8)
(9)
根據模型(7、8),可分別計算得:
Y25,1=21.9327, Y25,2=18.1491, Y25,3=26.4817, Y25,3=15.2822;
由于:
Y25,1+Y25,2+Y25,3+Y25,4=81.8457>80×(1+1%)=80.8;
按照比例分配把80.8萬元分配給A、B、C和D子公司,得到如下:
Y25,1=21.6525,Y25,2=18.4822,Y25,3=26.1434,Y25,4=15.0869。
同時對改進前后兩個模型對通貨膨脹指數的預測做了對比分析,結果見表5。通過表5可看出,改進后的模型的預測結果更接近實際情況,殘差更集中在0點處。
五、結 論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背景信息,對問題建立多元統計回歸模型,利用各種檢驗方法,對模型進行改進,從而提高預測準確度,為了檢驗隨機變量是否存在自相關性問題,使用D-W檢驗,準確的解決了實際問題。
表5改進前模型與改進后模型的計算結果對比
實際值舊模型新模型殘差(舊)殘差(新)
18.287.48888.24810.791210.031944
28.768.00368.2310.75640.52901
39.299.03329.00870.256760.28128
410.7310.37210.2460.358240.48369
510.8810.57810.3770.302310.50337
611.3411.60711.405-0.26733-0.065083
711.9712.63712.455-0.66696-0.48453
812.0212.7412.549-0.71993-0.52903
912.1612.84312.65-0.68289-0.48951
1012.8313.66713.505-0.8366-0.67466
1113.915.21115.113-1.3111-1.213
1214.7115.72615.649-1.0159-0.93869
1316.1115.82915.7550.281170.35452
1416.415.93215.8630.46820.53746
1517.0716.65316.6140.417460.45616
1616.9616.85816.8280.101530.13154
1716.8817.47617.473-0.59625-0.59253
1817.217.78517.795-0.58514-0.59456
1919.8718.81518.8681.05521.0019
2020.1918.91818.9751.27231.2146
212019.3319.4050.670410.59519
2219.8119.53619.620.274480.19049
2319.419.74119.834-0.34145-0.43422
2420.4820.46220.5860.017808-0.10568
參考文獻
1 王 巖、隋思漣、王愛青.數理統計與MATLAB工程數據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 張恒喜、郭基聯、朱家元、虞健飛.小樣本多元數據分析方法及應用[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3 吾今培、孫德山.現代數據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4 余錦華、楊維權.多元統計分析與應用[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