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戶協議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過戶協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過戶協議

篇1

受贈人:

贈與人將其房屋贈與受贈人,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簽訂本合同,以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第一條贈與房屋狀況 房屋坐落 房屋規格 房屋面積 備注:該房屋已于年月日出租給×××(姓名)使用。

第二條受贈人的義務 受贈人取得贈與房屋所有權,不得解除與×××的租賃合同,除非×××主動提出終止租賃合同。

第三條贈與房屋的交付 贈與人與受贈人于年月日共同到房地產部門辦理產權過戶手續。

第四條合同的變更與終止 贈與房屋尚未交付時,贈與人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可以變更或終止合同。

但可以適當賠償受贈人因相信贈與人贈與行為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第五條贈與的撤消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消贈與: (1)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義務的。 (2)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的。 第六條爭議的解決方式 一切與本合同有關的糾紛,首先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可以向×××仲裁庭申請仲裁。 第七條合同的補充 本合同如有未盡事宜,一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有關規定,經合同雙方協商一致,作出補充規定,補充規定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八條本合同正本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贈與人(簽名):

受贈人:(簽名)

簽訂時間: 年 月 日

簽訂地點:

篇2

桃樹與杏樹、杏梅、李子、蜜果等親緣關系比較近的果樹可以相互嫁接。

嫁接,植物的人工營養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為枝接和芽接。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或臺木。接穗時一般選用具2到4個芽的苗,嫁接后成為植物體的上部或頂部,砧木嫁接后成為植物體的根系部分。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1、了解房屋情況:首先購房者過戶二手房時,要認真了解房屋的具體情況。如房屋的位置、面積、格局采光及周邊設施等。只有了解這些細節以后才能放心接手。

2、核實手續是否齊全:其次二手房過戶時要辦理許多繁瑣手續,其中房產證就是最重要的手續之一,因為它是證明房主對房屋所有權的憑證。反之如果沒有房產證的房屋,后期可能會被原房東拿去抵押或轉賣,因此一定要購買有房產證的二手房。

3、明確房屋產權:最后在接房時,要確定房屋產權人,有些房屋有好多共有人,如繼承共有或夫妻共有等,只有所有共有人同意,才能成交。只要有一個共有人不同意,都無法房屋買賣,就算簽定了買賣合同,也不受法律保持。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二手房過戶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在寫一份個人簡歷時,許多求職者會因為以往的一些個人經歷有取舍不定的困惑,下面面試網小編為你總結幾點或許可以幫助你解決在寫個人簡歷的時候讓你忐忑不安的某些心理壓力。

1、失去工作:有些很有成就的人偶爾會沒有工作,這種情況每年在勞動人口總數中占1/5。

其實這更本不是什么難看的事,很多老板自己就有這樣的經歷,然而傳統上仍要將此隱晦過去。有種技巧是在履歷上寫“19**至今”來表示你最近的一份工作,這樣看起來,你似乎仍在職。這么做有時是可行的,但也有可能在剛開始不久的 面試 中,要你解釋這個問題時,這種自欺欺人可能給人以較壞的第一印象,最終可能根本不是幫你。因此,如果你目前沒有工作,就寫明你最近離開那份工作的月份,或可添上在過度期所做的事,如自行經營。即使那只是臨時辦公,或做零工,也要比欺騙來的強。要知道很多雇主自己也有這樣的親身經歷,理解你的程度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2、工作經歷中的被開除以及其它不利情況:在履歷中沒有必要寫為什么離開原來的工作,除非他們是有利的,對你有利的,如,離開原來的工作,接受具有更大挑戰的工作。

一般被開除,不是因為工作表現問題,通常是因個人矛盾的原因。那就是很平常的事,也不說明你會在新工作中有機會碰到同樣的問題。如果是工作表現問題,就要說明那不會成為新工作中的問題。履歷是表現你在以前工作中的成就,把這種問題留到 面試 ,當然之前要準備好如何應答。

3、工作經歷中的間隙:很多人在工作經歷中有間隙,如能合理解釋,如就學、生育,那你只需將此寫進履歷即可。

有時,你可以填入一些其它活動,就象填入其它工作一樣。其它一些如幾個月沒有工作,根本無須提及。你可以省去月份,而只寫“1999—2000”在哪里工作,這樣幾個月的空隙就根本看不見。

4、工作經歷與目前工作目標無關:如果你以前的工作經歷跟將來想做的工作無關時,你可以采用技能履歷,好處是強調了那些從其它工作種學習使用的,而能在新工作中運用的技能。

又如轉變行業要讓雇主接受,是需要你的理由的,這就需要你舉出在你以前經歷中哪些是表現在新行業中的能力,你在新行業中獲取成功的計劃是什么。

5、應屆畢業生:如果你新近畢業,可能就要與跟你有著同等教育和工作經歷的人競爭。

如果你沒有什么相關經驗,很自然會想到強調你的教育背景,這要包括你學過的特別課程,和所參加的一切與新工作有關的活動。應屆畢業生應將他們的學業看成工作經歷,因為學業中需要自學能力,完成不同的任務,和其它類似工作中要求的活動。雇主一般都會雇傭那些有經驗的。在這中情況下,就需要強調你的適應性來彌補經驗的短缺,技術履歷能幫助你表現最光彩的一面。如突出“刻苦學習”、“領悟新知識快”等技能,會影響雇主舍棄有經驗的工人而考慮你。你可以尋找并強調一切可以稱為經歷的事情,這包括義務工作、家庭責任、教育、培訓、軍訓、及任何表明你適合這份工作的可以接受的活動。

6、對工作目標的不確定:在提到的很都情況中,把工作目標寫進履歷不是必須的,只是強烈希望這樣做。

如果你實在不能確定一個長期目標,可以先定一個短期目標寫進履歷。在有些情況下,你也可以寫幾份不同的履歷,分別寫不同的工作目標。這樣做有時很有效,因為讓你自己選擇相關的信息來支持你的工作目標。

7、條件過高:在失業一段時間以后,很多人愿意接受比預期低的工作。

如果你愿意接受那些,對你來說可能條件過高的工作,那就得考慮是否不要把一些學歷和工作證書寫進履歷。并準備說明,你為什么想要這份工作,同時如何把你豐富的經驗變成求職的動力,而不是阻力。

8、缺乏學歷或低于要求的學歷:如果你有經驗和技能來做一份通常需要更高學歷來做的工作,你應該特別注意教育背景和經歷這一部分。

那些擁有充分經驗的人,可以省卻教育背景一欄,那樣很明顯不會露出在教育背景上的缺陷。但更好的做法是,寫出你還未結束的教育 培訓 ,不要提及你是否取得學歷。舉個例子來說,你可以提到你在某大學上過課,或接受過某某 培訓 ,但不要提及是否已經完成。這樣你就不會過早被淘汰,而有機會獲得額外的 面試 機會。

9、犯罪記錄:履歷中無須包含任何不利信息,所以如果你犯過法,也無須將這點寫進履歷。

篇5

【關鍵詞】 協同護理;預防;產后抑郁癥;效果觀察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154

產后抑郁癥是指產婦在產褥期出現抑郁癥狀, 多因分娩、內分泌、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影響而引起的, 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心情壓抑、悲傷、沮喪為主要癥狀的疾病[1]。產后抑郁癥不僅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家庭關系、親子行為, 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早期對產婦的護理干預能盡早發現具有高危產后抑郁風險因素, 并對產婦進行合理的心理及生理護理可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現代婦產科護理已由傳統地執行醫囑、完成常規技術操作和對患者的軀體護理, 擴大到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而“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則是最具典型意義的整體護理[2]。協同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 即在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 充分發揮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鼓勵患者參與健康護理,有效地、創造性地利用現有財力與人力資源[3]。協同護理注重人的社會性, 強調護士的臨床教育者、倡導者和協調者角色, 體現醫生、護士、患者、家屬各方面的協同作用[4],成為現代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本院護理隊伍人員不足, 為合理利用護理資源對孕產婦進行整體化護理, 本院采用協同護理模式對孕產婦進行護理干預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產科接診的孕8周的產婦12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年齡23~32歲, 初產婦91例, 經產婦29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產科常規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協同護理,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開產婦科堂, 通過個別輔導、播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 以提升產婦對各種變化的適應能力。每月定期對產婦及家屬進行授課。同時邀請相關科室專家進行臨床論證, 制定出產后抑郁癥基礎健康教育處方。根據產婦的個體差異做出相應調整, 建立電話隨訪機制, 做到有效溝通。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 2. 2. 1 妊娠期 產婦及家庭成員的心理會隨著妊娠的進展而發生不同的變化, 并伴隨不同程度的壓力和焦慮。早期會擔心懷孕后經濟負擔過重、缺乏養育孩子的知識和技能、孕期的體型變化及產后恢復。妊娠晚期會擔心胎兒的健康、生產是否順利、胎兒的性別是否為家人接受等心理顧慮。另外, 產婦的情緒波動起伏較大且易激動, 以自我為中心, 喜歡獨處, 常使配偶及家庭成員覺得茫然而影響相互關系。因此, 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 家屬的體貼照顧尤為重要。根據每個產婦的不同情況建立詳細的個人檔案, 由產婦及家屬共同參與制定個性化方案。①指導產婦合理膳食, 不飲酒, 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 適當的運動, 保持心情愉悅, 合理安排睡眠時間, 睡前放一些舒緩的音樂。②著重教會家屬與產婦有效溝通, 多觀察其情緒變化, 及時發現其負面情緒, 聆聽其傾述。讓產婦學會主動尋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幫助, 同時學會情緒的自我調節,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③護理人員要及時向產婦介紹孕期女性的正常身心變化以及與分娩有關的理論知識, 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 使之能夠了解分娩時的全過程, 消除因陌生而導致的恐懼、緊張心理, 減輕對分娩的恐懼。

1. 2. 2. 2 產時 幫助產婦樹立信心, 及時觀察其產程中的心理、生理變化, 采取針對性方式對與分娩有關的知識進行講解, 幫助產婦掌握分娩過程中所必需的放松技巧, 能夠熟練運用, 讓產婦的丈夫或親屬全程陪伴其分娩的全過程。護士應多與產婦進行交流, 以分散其注意力, 減輕焦慮、緊張情緒。利用疼痛間歇期指導其正確使用腹壓, 合理用力以縮短產程。

1. 2. 2. 3 產后 產婦產后常出現以抑郁為主的短暫情感紊亂, 表現為對嬰兒及丈夫漠不關心、敵意, 以及睡眠紊亂等, 因此, 對產婦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①新生兒產后盡早交與母親, 早期接受母乳喂養, 幫助產婦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以及給嬰兒洗澡、換尿布等技能。②督促其早期下床活動, 勤換內衣, 保持清潔衛生。③指導家屬合理安排產婦的飲食, 以清淡、宜消化的飲食為主, 少食多餐, 忌辛辣刺激和生冷食品。④保持房間清潔、安靜, 多通風, 保證產婦充足的睡眠。⑤鼓勵產婦及時傾述心理、生活中的需求, 告知家庭成員要共同承擔育兒任務, 注意多傾聽產婦的傾述, 及時疏導其負面情緒, 不要只顧沉浸在增添新成員的快樂中而忽略了產婦的心理變化, 使其保持開朗, 樂觀的心態。

1. 3 評價指標 采用EPDS評分量表進行評價:包括10項內容, 根據癥狀的嚴重度, 每項內容分4級評分(0、1、2、3分), 于產前28周、產后6 周進行, 完成量表評定約需5 min。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孕28周EPD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產后6周EPDS評分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產后6周抑郁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協同護理模式是典型意義的整體護理模式, 突出了“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特點, 旨在促進家庭成員及產婦共同參與, 這樣有利于護士與護理對象達成伙伴關系, 充分發揮孕產婦的主觀能動性,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節約醫療資源, 提高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5]。有資料表明, 產后抑郁癥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心理、生理以及社會因素。由于產婦住院天數較短, 加之初產婦對產褥期的保健知識及新生兒護理方面了解較少, 導致各種問題的發生[6]。協同護理模式重視孕產婦參與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目的在于提高其的依從性[7]。鼓勵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孕產期護理全過程, 有助于建立親密的家庭關系, 及時了解孕產婦的心理變化, 減輕孕產婦在孕期及分娩過程中的緊張、焦慮、恐懼心理, 及時糾正消極情緒, 幫助產婦順利完成角色轉變。通過對居家產婦采用電話隨訪或家庭隨訪的方式保持協同護理的有效運用從而使產婦順利度過產褥期心理調適過程[8]。

本次實踐圍繞孕產期產婦的個體特征及心理變化, 運用醫學心理學、社會學及專業知識, 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 支持以孕產婦及家屬自我護理為中心的健康護理, 培養孕產婦參與健康護理的能力, 加強孕產婦、家屬及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流, 及時解難答疑。為孕產婦提供實惠、方便、有效、安全的護理服務[9]。使其獲得家庭、社會支持, 舒解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 對其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從而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3, 226.

[2] 李洪蘭, 李樹鑾. 協同護理模式對腹腔鏡下腎癌根治性切除術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外醫學研究, 2012(10): 4-5.

[3] 朱志紅.協同護理――一種新穎的護理模式. 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 1990,13(2):70.

[4] 成紅.協同護理模式對產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19):204-205.

[5] 王新歌.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3):207-209.

[6] 張桂秋, 閆樹英, 楊曉燕, 等.健康管理對出院后產褥期母嬰健康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 2014, 49(3):293-297.

[7] 劉朝君, 殷積彬, 潛艷, 等.協同護理模式應用于腦卒中患者效果觀察.護理雜志, 2009, 24(3):23-25.

[8] Pyne JM, Fortney JC, Curran G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ve care For depression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clinics. Arch Intern Med, 2011, 171(1):23-31.

篇6

[關鍵詞]國際貿易 環境保護 綠色貿易

歸結自然災害產生的原因與國際貿易的發展無法脫離,所以我們加快了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的步伐,但是實踐證明環境保護工作與國際貿易之間也同樣形成了矛盾問題,所以如何實現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已經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必須予以重視。

一、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頻發,主要是由于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所引起的,所以我國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我國環境保護法已經明確規定,環境保護工作包括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以及污染防止問題等,所以要求我們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環境保護工作。實踐表明,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迅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水土流失情況,主要表現在自然資源出現嚴重退化問題,這不但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還嚴重危害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從長遠的角度進行考慮,由于環境的嚴重污染可能會造成更多癌癥的產生,最為嚴重的是環境污染還會影響到下一代,引起胎兒在母體中出現畸形的嚴重現象,所以說環境問題關乎到子孫后代,是無法用經濟去衡量的。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環境保護工作一定要有約束限制,保證人類生存的環境,這樣才會反過來促進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二、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伴隨著國家貿易的不斷發展,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愈加明顯。同時環境保護工作也已經在國際貿易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制定,所以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國際貿易與環境之間的沖突關系也表現得越來越明顯,環境保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國際貿易的發展情況,所以現在已經成為全球化責任,同時也成為了國際貿易共同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國際貿易顯得過于自由化,所以引發了很多自然環境問題,同時也限制了國際的良好發展狀態,所以為了追求國際貿易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際綠色貿易現在已經成為我們共同追求的發展目標,綠色國際貿易的作用是為了有效遏制國際貿易中對環境的破壞問題,將一切貿易手段正常化,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只有認識到國際綠色貿易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保證貿易工作的健康積極發展。但是在進行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限制國際貿易的情況,所以雖然實現了環境保護工作的展開程度,但是也同時限制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情況,所以必須致力于解決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問題。

三、如何實現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

國際貿易對環境的破壞性我們無法估量,所以新時期社會發展下我們必須強化環境保護工作,為子孫后代謀求可持續發展道路,但是實踐證明在進行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為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造成了嚴重的障礙,所以新時期國際社會環境下如何實現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是我們必須面對共同解決的現實問題,下面就實現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工作進行有力分析。

1.對引起環境的外部性問題進行適當的削弱

在進行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常常因為環境外部原因使得環境資源在進行合理配置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不公平以及薄弱現象,所以想要保證環境保護工作的效果必須強化政府的合理干預,來起到調節市場外部環境的作用。可以采取財政手段,但同時要進行適當的補貼,這樣才能保證對環境保護的促進作用。同時為了調動私人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要適當的減少私人邊際成本,使之與社會成本之間相持平,保證價格的合理化,要適當收取環境稅,有效減少在經濟生產中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現象,這樣才會把保護環境也列入建設目標的執行中,保證環境保護與國際貿易之間的相互協調發展現象。

2.加強國際之間的平等合作關系

雖然相關規定已經明確指出在進行環境保護工作中國家之間要要區別的承擔責任,但是相對于環境保護的政策來說,自身經濟利益的發展會更被人們所重視,所以最后使得國際上的各個國家都堅持以自我為中心,在進行環境保護工作中都是站在本國貿易的角度上進行環境問題的處理,這一過程難免存在不足,而忽視了全球化環境問題,最后可能還會產生國際利益沖突問題,嚴重制約著全球化健康發展目標。所以針對這些問題,作為國際政府要站在絕對客觀的角度上進行問題的處理,保證堅持絕對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可以采取協商談判的方式來進行問題的處理,讓他們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國際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這樣才會做到及保護環境有促進國際貿易的雙贏局面。

3.強化發達國際的援助

很多發展中國家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開始盲目的展開國際貿易活動,根本無暇顧及環境保護工作,當人均收入在逐漸提高的同時環境污染情況也會越發的嚴重,所以環境污染指數一直是呈上升的趨勢在發展,不但會限制本國的可持續發展狀態,還會危及到全球。所以針對這一現象要求發達國家要適當的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以及相關技術援救活動,這樣才會加快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當發展中國家經濟建設速度達到了持平人均收入效果的時候,就會轉向追求環境的保護工作,將國際貿易帶來的環境污染降低到最小,所以很顯然想要保證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發展,要求發達國家要多付出一份辛勞。

四、結語

從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自然環境問題也面臨著極大地壓力與挑戰,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想要實現國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就必須強化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工作的協調發展,有效改進已經出現的不良現象,將它們之間的影響控制在最小,促進全球化健康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篇7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代謝出現異常狀況的患者,年齡23~40歲,平均(29.32±3.41)歲。其中18例具有高血壓家族史,20例患者具有糖尿病家族史。全部患者均無病毒感染、妊娠子癇、腫瘤、流產先兆等異常疾病。將130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室檢查

在孕婦發生妊娠24~28周內實施GCT,即糖篩查,其1 h血糖不低于7.8 mmol/L時,屬于陽性。按照OGTT(100 g)的測定標準對FPG(空腹血糖)、餐后1 h、2 h以及3 h患者的血糖進行測量。具體臨界值:1 h的血糖是10.6mmol/L,2 h時9.2 mmol/L,3 h時8.1 mmol/L,空腹時5.8mmol/L[2]。如果在使用OGTT方法對患者進行檢測時,其具有不低于兩項的數值比臨界值高,那么就能認定GIGT,假如患者只有一項數值比臨界值高,那就是GDM。在患者分娩以后,再對其實施OGTT檢測,同時借助免疫發光分析的方法釋放其胰島素,對其餐后1 h、2 h、3 h及空腹時的胰島素數值進行測量。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 觀察組同時還進行分段保健護理、早期妊娠期,也就是孕婦自懷孕開始到12周結束,即第一階段;孕婦懷孕13周開始至27周結束,屬于妊娠中期,即第二階段;孕婦懷孕18周開始到分娩,屬于第三階段[3]。對兩組患者的糖代謝變化狀況給予嚴密觀察。

1.3.2 保健護理 早期妊娠護理:(1)孕婦要合理飲食,要食用容易吸收、消化、富含各種維生素、較為清淡的食物,保持攝入營養的均衡性,從而為胎兒的成長與發育提高足夠的營養。為保持血糖處于正常狀況,孕婦應該食用更多富含葉酸的物質,要避免孕婦出現饑餓的感覺;(2)防御病毒感染。當孕婦患有病毒感染時,會發展全身高溫,導致孕婦體內血液里含有氧氣的數量明顯不足,造成胎兒缺氧,發生死胎、流產現象,或是對胎兒的發育造成影響。告訴孕婦患者減少或者根本不去公共場所,避免接觸傳染患者。保持環境及個人的衛生,要保持住所具有充足的光照以及通風良好。

1.4 統計學分析

選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實施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各組采用t檢驗,不同時點進行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OGTT在各點的血糖檢測結果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在給予治療以后,OGTT在各點的血糖檢測數值要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OGTT在各點控制血糖的效果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在給予治療以后,餐后3 h以及空腹的血糖控制效果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導致妊娠期糖代謝異常的疾病原理

孕婦在其妊娠期間會發生生理抵抗胰島素的現象,與正常孕婦比較,GDM孕婦抵抗胰島素的程度更加強烈。正常孕婦能夠借助胰島素的更多分泌使得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圍內,但是GDM不僅提高了胰島素抵抗,而且是否關系到胰島。

3.2 致病的相關因素

極易引發糖尿病的因素有孕婦糖尿病家族遺產史、不良產史、孕婦年齡不小于30歲、GDM史、多次自然流產史等。Have等經過多次研究得知 ,發生此病的高危因素還有PCOS以及月經不調。而且,國外研究表明引發此病的重要因素還有孕婦個人出生時候的體重較小或者其母親是GDM患者。一些研究表明妊娠時期發生糖代謝異常狀況也是主要由于孕婦在妊娠期食用過多的水果與甜食、體重在極短時間內快速提高等[8]。同時此病也與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飲食習慣等有關。

3.3 預防護理措施

為了防止在妊娠期出現糖代謝異常,在孕婦第一次進行產前體檢時,必須對肥胖、大齡、具有糖尿病家族遺產史等孕婦進行有效的預防處理。如在妊娠早期囑咐孕婦適量做一些有氧運動、避免食用多糖物質、合理膳食、注意營養配餐、鼓勵孕婦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清淡食物[9]。而且要嚴密觀察患者體重變化,合理控制體重。

本文對照組僅實施常規治療,觀察組不但給予常規治療,同時還對其進行分段保健護理,即懷孕早、中、晚三個時期。對兩組患者的糖代謝變化狀況給予嚴密觀察,并對比分析。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在給予治療以后,OGTT在各點的血糖檢測數值要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給予治療以后,餐后3 h以及空腹的血糖控制效果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分段保健護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即對妊娠期發生糖代謝異常的孕婦在其懷孕的早、中、晚的不同時期分段地給予保健護理,能夠有效地改善及控制孕婦的血糖狀況,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鳳桂. 分段保健護理措施對糖代謝異常孕婦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1,9:139-141.

[2] 張愛華,余曉燕,鄭開顏. 糖代謝異常孕婦圍生期規范化護理進展[J]. 護理與康復,2011,10(9):764-766.

[3] 盧小玲. 分段保健護理措施對糖代謝異常孕婦的影響分析[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5):703-705.

.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1999,180(4):903-916.

[5] 武軍芳,王利成. 分段保健護理對孕婦糖代謝異常的影響分析[J]. 中國傷殘醫學,2013,21(6):346.

[6] 吳洪婧,石萍. 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孕婦圍生期護理體會[J]. 齊魯醫學雜志,2004,19(6):542.

[7] 徐立群. 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耐量異常孕婦的影響[J]. 右江醫學,2011,39(6):744-745.

篇8

出現肝硬化的患者通常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治療難度較大,并且處于肝硬化晚期的患者經常會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會出現嘔血、黑便等臨床癥狀。對于患者來說,存在合并癥會加大其死亡率,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1]。而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護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特針對于我院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對其應用價值進行分析,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患有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8例,?⒀∪〉降幕頰叻治?兩組即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男性患者例數為28例,女性患者例數為16例,年齡段為38歲至85歲,年齡中值為(62.5±7.5)歲;研究組:男性患者例數為30例,女性患者例數為14例,年齡段為40歲至83歲,年齡中值為(63.1±7.3)歲。進行組間比較,一般資料差距不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性護理模式。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定期監測,觀察患者存在的不良反應并及時實施處理措施,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及告知患者疾病相關注意事項。

研究組:優質護理服務。其中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個人護理、出院指導這四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在入院時就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宣教內容包括疾病及其治療相關知識,患者患病時會出現不良反應,再加上長期住院治療,會存在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因此對其進行治愈病例的講解,讓其對治療具有信心,使其不良情緒可以得到緩解,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②飲食護理。根據患者個人情況為其進行健康食譜的制定,食物盡可能選擇易消化、清淡、半流質類,避免辛辣、生冷等食物,在治療期間禁煙酒。日常飲食更需要做到少食多餐,以免過度飲食量過大導致消化道承受較大負擔。③個人護理。患者的口腔以及呼吸道會出現分泌物,需要對其進行清除,確保患者處于呼吸通暢的狀態,避免發生感染,同時,定期對患者進行更換,為其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出現壓瘡,患者所處的室內要保持干燥、清潔[2-3]。④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對其進行疾病預防知識的普及,建議患者保持合理飲食及作息,正常服用藥物,定期進行復診。同時需要告知患者在院外恢復過程中保持良好心態,積極參與運動鍛煉,一旦感覺自身存在有異常情況,則需要立即回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1.3 觀察指標[4] 本研究觀察指標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以及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焦慮、抑郁評分采取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護理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這三種。

1.4 統計學方法 在對得到的數據進行醫學統計軟件SPSS 17.0的統計,用 %對計數數據進行表示,并用x2檢測;計量數據以()表示,t檢測,若取得數值P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 研究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26.3±6.1)分、(27.7±8.1)分;對照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47.3±9.2)分、(48.3±8.9)分。兩組進行比較,研究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0,t=8.082,11.872。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為十分滿意的有20例、為滿意的有23例、為不滿意的有1例,總滿意度為97.7%;對照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為十分滿意的有14例、為滿意的有20例、為不滿意的有10例,總滿意度為77.2%;進行比較,研究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比對照組的高,具有明顯差別x2=15.207,p=0.000。

3 討論

篇9

世界貿易組織在有關貿易的知識產權協議中,對地理標志的定義為:地理標志是鑒別原產于一成員國領土或該領土的一個地區或一地點的產品的標志,但標志產品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確定的特性應主要決定于其原產地。地理標志也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茶葉的種植、生產及銷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各種茶葉的獨特品質與其所處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因此,茶葉是最適合實施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愈發重視,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為茶葉主產地政府、茶農及茶葉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與之伴隨的是,少數不良商販以次充好、濫用標志,導致某些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聲譽受損,傷害了正規茶葉生產、銷售相關主體的利益。對此,各茶葉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政府或茶葉生產行業協會積極建立保護機制,以杜絕少數茶商失良行為對茶葉地理標志產品聲譽造成的傷害。安徽省是我國“名特優”茶的重要產區,已申請并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的茶葉主要有:黃山毛峰(2002年)、太平猴魁(2003年)、霍山黃芽(2006年)等。本文即選擇安徽省為例,站在茶葉產業各主體利益和諧視角下,考評目前茶葉地理標志保護模式的效果。

一、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利益主體及其利益沖突

趙榮、姜含春(2012)研究認為,我國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利益主體,主要有:地區內的生產者集體,以茶葉協會或政府部門為代表,他們是茶葉地理標志的“創造者”和“所有者”;地區內的生產者個體,他們既享有茶葉地理標志的使用權,也需身體力行地保護該使用權;茶葉地理標志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他們從具有地理保護標志的茶葉產業中獲得了經濟利益、名譽利益,也是通過行政手段保護、推動茶葉產業發展的主力軍;消費者,他們是茶葉地理標志的最終評判者,保護好消費者的利益也是保護茶葉地理標志。

趙榮、姜含春(2012)研究表明,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利益主體間是存在利益沖突的。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茶葉企業為降低成本,以劣充好、濫用茶葉地理標志

部分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茶葉企業或未參加當地茶葉協會或為賺取更大的利益,降低生產成本,不按照茶葉地理標志保護制度的要求生產茶葉,從而導致茶葉地理標志產品質量不穩定,擾亂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市場。其行為直接損害了地理標志產品所在地其他守信企業的合法利益。

2.茶葉地理標志的公共性給銷售商創造“搭便車”機會

由于茶葉地理標志具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因此利益主體中的一方不能阻止或影響其他各方對該標志的使用。茶葉地理標志產品搭便車行為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其他企業廣告宣傳的“便車”,二是搭“銷售信譽”的便車。“搭便車”行為及其帶來的利益會擾亂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正常規定實施,甚至誤導部分銷售商想方設法能搭上便車,這種利益沖突給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實施帶來障礙。

3.作為一種自然資源,茶葉地理標志的短期違規利用和長期利益分享間存在沖突

茶葉的好壞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目前一些利益主體在生產具有地理標志保護的茶葉時,急功近利、過度開發,或所在地政府盲目開發其他產業,都有可能影響當地自然環境,從而損傷茶葉品質。導致茶葉地理標志無法傳承。

二、目前我國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模式

我國目前具有地理標志的茶葉主產區采用的保護模式具有一定的共性。

1.法律依據是《商標法》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

目前,我國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法律依據是2001年修訂的《商標法》以及2005年原國家質檢總局出臺的《地理標志保護規定》。《商標法》主要以證明商標、集體商標的形式對地理標志形成商標法保護。《地理標志保護規定》則對地理標志形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①

2.保護主體是政府、茶葉協會及茶葉個體生產者

目前,我國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主體主要分為三個層次:茶葉產區當地政府、茶葉行業協會及茶葉生產者。政府主要表現在向有關部門申請地理標志保護,利用行政手段因地制宜地細化管理規則,使得法規運用更有針對性。除此之外,政府的保護職能還表現在跨地區溝通、協調。茶葉行業協會主要在技術層面形成地理標志保護,如設計注冊商標,制定茶葉生產的標準及對茶葉質量進行規范監督,推進茶葉品牌宣傳營銷,打擊以次充好的不法生產者銷售者。茶葉個體生產者主要是以嚴格按照標準生產、把控茶葉質量來保護茶葉地理標志。

3.保護手段是專用標志和產品質量認證

設計專用標志,茶葉生產者必須根據要求向管理機構申請,才能在銷售過程中使用該標志。實施產品質量認證,茶葉協會制定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并要求茶葉生產者嚴格按照要求生產,對售前茶葉質量進行監督。

上述模式在今年安徽祁門安茶地標產品保護申報工作得以體現。祁門縣成立地標產品申報委員會,推動申報工作;安茶主產區蘆溪鄉成立安茶合作社統一安茶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當地茶農和茶葉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生產。

三、茶葉地理標志保護模式的效果

我國目前具有地理標志保護的茶葉約六十種,如西湖龍井、信陽毛尖、婺源綠茶等等,無法窮盡探究地標保護模式的效果。因此,本文選擇具有地標保護茶葉品種較多的安徽來考察地理標志保護為茶葉產業帶來什么樣的效果。

1.正面效果

安徽產茶、制茶歷史悠久,名茶眾多,中國十大經典名茶安徽占有三四。具有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茶品有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黃山毛峰、祁門紅茶等。茶葉地理標志保護極大地推動了安徽茶葉產業的發展。

2012年全省茶園面積224.5萬畝,較1990年新增46萬畝;全省茶葉產量9.53萬噸,比上年增長8.78%,其中名優茶3.2萬噸,比上年增長10.34%;全省茶葉綜合產值180億元,較上年增長13.23%,其中名優茶產值44.2億元,較上年增長26.28%;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50家,較上年新增52%,合作社達806家,較上年新增44%;全省茶農人數達300萬,人均收入2000元,較上年新增33%。

從上述一系列數據可以看出,名優茶不論從產量還是產值的增長率上都要高于全省茶葉的整體水平;而省級以上的龍頭企業及合作社的增長率也較高;茶農收入增長率較高。由此,可知茶葉地標保護模式對安徽茶葉各個利益主體總體上還是起到了推動作用。

2.存在不足

目前,安徽茶葉地標保護模式雖然對安徽茶葉產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保護主體自身的原因,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1)茶園建設緩慢

上世紀90年代之后,我省各地政府對發展茶葉生產重視不夠,基礎建設投入不大,同其他產茶大省比較,茶園更新、開發落后。2000年至2012年間增加62萬畝,增長38.1%,不僅低于全國的增長1.1倍,更低于河南、湖北的增長3.2倍和1.1倍的速度。

(2)茶葉全年單產過低

我省茶葉單產始終較低,2012年,我省茶葉畝產42.5公斤,低于全國平均52.3公斤近10公斤。一方面,由于基礎建設欠賬太多,更新改造沒有跟上,茶樹老化、退化現象嚴重。同時,新技術推廣緩慢,良種覆蓋面積小,直接影響了茶樹產出提高。另一方面,傳統的生產方式限制了整體產量的提高,由于我省主要從事綠茶生產,為滿足口味品質的需要,茶農大都注重春茶生產,采摘季節基本保持春天一季,大量放棄夏秋茶采摘生產,也造成全年單產過低。

(3)茶葉生產附加值較低

安徽茶葉除一些傳統名優精品外,大多停留在初級產品上,技術含量不高,加工明顯不足,有些甚至淪為外銷的原料,茶產品的延伸不夠,產品附加值低,效益不佳。此外,我省茶葉種植的效益也不高,2011年,畝均產值僅1623元,低于全國2348元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周邊各省,一定程度影響了茶農茶葉生產的積極性。

四、茶葉地標保護模式改善

如何使得茶葉地標保護模式更好地發揮作用,是推動安徽茶葉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手段。要改善安徽茶葉地標保護模式,就必須站在茶葉保護的利益主體視角。

1.政府所為

一是要做好我省茶葉生產發展總體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盡快改變當前下滑局面。二是要加強基礎性投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重點進行基礎性的開發和研究以及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增強發展后勁;同時積極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三是要建立健全茶葉生產服務體系,加強技術普及和培訓,做好病蟲害預報防治,開展市場監測,及時提供供求信息,解決產品銷路。同時,要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扶持和鼓勵茶葉生產。

2.茶葉行業協會所為

要加強茶園的開發,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加強無性系良種繁育,提高良種普及率,擴大無性系茶園面積;增大科技運用和投入,擴大建立無公害、標準化生態茶園;通過土地流轉、連片開發,整合現有分片零散茶園,積極開辟新茶園,實現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提升茶葉的產量和品質。

振興和維護好已有的老字號、老品牌,把它作為寶貴的資源,充分加以發揮和利用;管理和整合好現有眾多品牌,解決好品牌雜亂,相互擠兌問題;要大力宣傳品牌,樹立品牌戰略觀念,通過招商、推介、展會等形式,把品牌打出去,產品推出來,效益搞上去。

3.茶葉生產者所為

一要改變過去傳統的種植、生產模式,加快品種改良;延長鮮葉采摘時期季節,提高鮮茶采摘率,特別要注重夏秋茶的采制和利用。二要根據不同季節時期原料特性,開發新品種,豐富成品茶種類,滿足不同檔次、不同消費的需要。三要轉變茶葉加工傳統,在品種和類別上做文章,利用夏秋茶制作青茶、黑茶等其他類別茶葉,增加成品茶產量。四要發展茶葉精深加工,進行茶葉產品開發,將茶產品向茶飲料、茶保健、茶餐食、茶用具等方向延伸,提高生產附加值。

注釋:

①吳雪華.我國地理標志兩種保護機制的沖突及其對策研究[D].博士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07.3.

參考文獻:

[1]趙榮,姜含春.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的利益沖突及協調機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2,26.

[2]趙榮,姜含春.茶葉地理標志保護模式及效益比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7.

[3]占輝斌.黃山茶葉地理標志保護制度的經濟效益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1.

[4]安徽省統計局.安徽茶葉生產現狀、特點及發展建議[J].2013,4.

篇10

論文關鍵詞:竟業禁止協議 商業秘密 就業自由

當商業秘密這一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市場貿易中引起廣泛關注時,被認為可以有效保護商業秘密不被雇員竊取或侵用的竟業禁止協議被推而廣之的用于了實踐中。然而,竟業禁止協議并不是一個無往不利的法寶。它在保護商業秘密不受侵犯同時,也為雇員就業自由設置了障礙。美國司法實踐告訴我們:協議規定的不合理會導致這種障礙設置的不合理;而障礙設置不合理有可能導致整個兒協議的無效。美國的司法實踐為我國合理運用竟業禁止協議帶來了有益的啟示。

一、竟業禁止協議的無效原因

竟業禁止是指對于權利人有特定關系之人的特定競爭行為的禁止。在勞動關系中,雇主為保護自身權利要求勞動者依法定或約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結束后的一定時期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其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兼職或任職,也不得在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竟業禁止協議被作為有效的推定損害事先防范的制度被逐步認可,有些企業甚至認為它是自己應有的權利。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這種竟業禁止協議美國法院并不十分青睞,僅在合理保護商業秘密的前提下才可能支持其有效。美國法院在諸多的司法判例中均不約而同的給予了這種協議十分狹義的解釋。從而做出有利于雇員自由流動的裁決。對于美國的市場經濟發達,發達經濟背后是重述自由競爭的原則。市場主體可以與同類產品或者服務與其他市場主體進行充分公平競爭。顯而易見這種競爭包括人才競爭。優秀的市場主體可以提供優厚的調解吸引優秀的人才,而優秀的人才也可以自由選擇最適合展現自己才能的主體作為平臺發揮自己的優勢。因此人才從一個企業自由地流向另一個企業,是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核心。

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美國司法實踐在對于禁止或者限制雇員的此類協議多不予青睞。早在1960年的“Wexler訴Greenburg”案中,賓西法利亞上訴法院指出:“任何形式的竟業限制,都會降低雇員的流動性,限制他們擇業和維護生計的自由”。畢竟,相對于雇主來說,很多雇員屬于弱勢群體,在簽訂任職協議的時候,竟業禁止條款就自動含在勞動合同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雇員不可能具備平等的或者足夠的合同談判地位。換言之,雇員即使明顯認為竟業禁止協議不夠公平,會嚴重影響日后工作的調換與開展,也沒有足夠的話語權去維護自己正當的權益。因此,在1976年的“Reed,Robert Association訴Strauman”案中,紐約上訴法院認為:基于公共政策的考慮,不支持此類限制性協議,這樣的協議會導致一個人喪失生計。雇員有權利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使用它在此前被雇傭過程中所獲得的技能和知識。

另外從美國傳統的立法角度上來看,依據合同的“對價說”:一方當事人提出要約希望才能夠對方獲取某物時,同時應當做出相應的承諾,即提出自己交易籌碼。依據對價說,當雇員已經離開雇主公司時,雇主如若在提出竟業禁止性要求,卻未能向雇員支付任何籌碼,這樣的協議是沒有對價的,是不公平的,所以是無效的。例如在“Lake Land Employment Groupof Akron,LLC訴Columber”案中,Columber認為糾紛中涉及的竟業禁止協議是無效的,因為協議沒有對價支持,而且協議中對于自己就業的限制是完全限制性的,給自己帶來了難以克服的困難。

二、竟業禁止協議的有效條件

雖然竟業禁止協議從產生之初便沒有受到美國法院青睞,但是這并不表明該協議在商業貿易中沒有任何的使用價值,更不證明此類協議會當然無效。畢竟,技術研發人員及高管的流動可能將原企業的商業秘密帶到另一個企業,從而侵犯原企業的商業秘密。

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概言之存在兩種保護途徑:其一是權利人與他人簽訂保密合同,一旦對方侵犯商業秘密,那么權利人可以提出違約之訴來獲得權利救濟;另一種是在商業秘密收到侵犯時,權利人提出侵權之訴獲得權利的救濟。然而這兩種保護途徑都屬于事后救濟,職能在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發生之后,才能夠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由于商業秘密本身的特性以及司法實踐中維權的困難,這兩種保護措施實施時都有些許缺陷。商業秘密一旦被侵犯,甚至被公開,原有的商業秘密信息就不能再得到商業秘密法保護。而且,商業秘密屬于知識產權,具有無形的特征。因此無論權利人通過違約之訴還是侵權之訴來獲取權力的救濟,在舉證上都存在難度。總而言之,這種事后救濟手段并不難有效的保護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因此,竟業禁止協議這種對推定損害實現防范的制度悄然而生。它幫助權利人將商業秘密的保護從事后權利救濟變成了事前預防。克服了前兩種救濟手段的不足。

基于竟業禁止協議的上述法律效果,在美國的司法實踐中,雖然對于竟業禁止協議持否定態度,但是對于維護商業秘密的此類協議是基本支持的。在著名的“Pepsi Co.Inc訴Redmond”案中,百事公司與快客公司是一對商業上的競爭對手。兩個公司均認為1995年對于他們各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銷售年份。早在1994年相關的市場營銷計劃便被制定。本案被告Redmond原為百事公司加州區總經理,并且參與了1995年度市場營銷計劃的制定。在1994年被告解釋快客公司邀請,加盟該公司并擔任其兩個下屬公司合并后新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原告百事公司擔心被告會在快客公司就任期間,泄露本公司的營銷計劃及其他商業秘密。因此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下達禁令,使原告不得在快客公司任職,并不得泄露屬于百事公司的商業秘密。一審法院判定原告勝訴,下達禁令:要求被告不得擔任快客公司新職位,永遠不得透露百事公司的商業秘密。被告不服判決,認為該禁令侵犯了其作為員工自由從業的權利。而且依據對價學說,百事公司的這一要求也不應得到支持。所以他向聯邦上訴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法院認為該案件中,原告首先需要證明商業秘密的確存在,以及被告竊取或者威脅竊取商業秘密。上訴法院強調,被告所獲悉的商業秘密決不能等同于被告在任職期間所獲得的職業技能和知識。由于一審法院已經認定百事公司的1995年市場營銷計劃屬于其商業秘密。被告參與了計劃的制定,所以他知曉這些秘密。在整個上訴案件審判中,上訴法院強調了論證“威脅竊取商業秘密”時,如果被告“不可避免地披露和使用”這些商業秘密,即使沒有披露商業秘密之實,也依然可以下達禁令。顯然這樣一個判決對于所有的離職雇員,尤其是可能進入競爭對手的離職雇員是相當不利的。因為,如果這個離職雇員他知道或應該知道原企業的商業秘密,就很有可能被禁止去對手公司從業,即使原雇主無法證明該雇員在競爭對手公司“確實使用或者威脅使用”自己商業秘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