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筆記范文
時間:2023-03-31 14:35: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論語讀書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法國的博物學家、作家布豐曾經說過:“所謂天才,不過是最大的毅力而已。”是的,哪個人的成功,不是依靠頑強的毅力呢?學了《輪椅上的霍金》一課,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這么一位人物:霍金被病魔禁錮在輪椅上40年,但他憑借著驚人的毅力努力學習,成為一名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不僅如此,霍金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動了大眾。試問,霍金成為一位科學家依靠的是什么呢?不就是靠著他那在逆境中不屈不撓、與命運頑強抗爭的毅力嗎?
毅力!一個傳奇而神秘的詞!它會讓你的生命綻放出希望之花,也會讓你喪失一切。霍金不就是憑借它,身殘志堅、撰寫《時間簡史》,被譽為“宇宙之王”的嗎?霍金不就是“毅力”的最好的詮釋嗎?是!“夫茍其挫而不退矣”,“惟堅忍者始能遂其志”……一個人如果沒有毅力,他會一事無成;一個人如果有毅力,他會走向成功!
縱觀古今歷史,哪一位名家大師不是靠毅力而名揚四海的呢?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自幼就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但是,她身殘志不殘,以驚人的毅力刻苦學習,最后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讓我們穿過長長的時光隧道,回眸這位度過87年無光無聲孤獨歲月的弱女子,不能不感嘆:“是驚人的毅力造就了海倫·凱勒坎坷而又輝煌的一生!”
而21世紀的我們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卻不能做到毅力頑強。就說我吧,即便學習成績看似優秀,卻不能持之以恒,意志堅定。在我學前班的暑假中,我曾硬叫媽媽給我報了美術班,并承諾一定要好好學畫。結果呢,剛開始有幾分熱度,畫得還算可以;慢慢兒呢,就越發感到枯燥了;再加上老師一批評,便哭著鬧著退了班。可見,我的意志不夠堅定,毅力不夠頑強,我以后一定要改掉這一缺點。
我們要銘記霍金給我們的啟示:頑強的毅力能創造一切!
關于《輪椅上的霍金》讀書筆記 在這半學期里,我學習了《輪椅上的霍金》這篇課文后,我懂得了:命運的不幸不會使學習受阻撓的,就像霍金,他擁有者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才成就了他。我也要奮發努力的學習,最后取得成功。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被稱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完全癱瘓的情況下。面對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頑強地挑戰命運,為科學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故事。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人肺腑。當我讀到雖然他的身體一點飛向了神秘莫測的黑洞時,我十分佩服霍金,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思維。雖然霍金被疾病折磨,但他將自己的病痛置之度外。我聯想到有些人膀子受了一點傷,就不寫作業了。當我讀到比起整天被人正在睡覺時,我看出了霍金不貪虛榮,令人敬佩。我聯想到有些人偶然考了高分,就驕傲自滿,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豈知下次考試才考了六七十分,神情一下子就變了。當我讀到我的手指一顆感恩的心時,我深深地震撼了。別人都以為霍金失去了很多,而霍金并不這樣認為。說明霍金坦然面對人生。雖然有病痛,但他認為自己擁有了很多很多。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自己,一遇到什么艱難險阻的事兒,就逃的不翼而飛,沒有那種勇敢前進的精神。霍金卻不同,就算自己遇到了多大的波折,也要奮勇直前,而我跟霍金比起來簡直是天音之別。所以他這點令我佩服的五體投地!也值得我學習。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命運所帶來的挫折不會使我們變得膽小,不敢和命運作斗爭。我們只有不向挫折低頭,勇于戰勝困難,才能取得光輝的成就。
關于《輪椅上的霍金》讀書筆記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輪椅上的霍金》一文,令我感觸頗深,心潮澎湃。
人稱“宇宙之王”的霍金,21歲時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癥。不久完全癱瘓。1985年,他因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從此再也不能說話。醫生曾診斷霍金只能活兩年。但他卻一向頑強地活了四十多年。而且,他正是在這種舉世公認的艱難中發現了黑洞的蒸發性,推斷出黑洞的大爆炸,成為天體物理學之泰斗……并被選為最年輕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成為只有像牛頓那樣的大科學家才能躋身的盧卡遜數學講座的教授。不僅僅如此,他并沒有認為,命運殘酷地使他失去太多,相反地,他認為自己就應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高興。
由此可見,霍金有著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堅強的人格力量。他不僅僅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還是一個樂觀向上、正是命運的、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一個非凡的人!
霍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其中,我最欣賞的是他那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因為,如果他不勇敢頑強,不樂觀向上,不正視命運,那么他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哪來的科學成就?即使他茍且偷生,那必定是碌碌無為,郁郁而終,絕不會有這么大的成就。甚至能夠說,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最大原因。
回溯歷史,像霍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如貝多芬,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他用美妙的旋律詮釋了命運在自己手中的道理;荷馬,終日不見光明的他用以前專屬于光明世界的詩歌訴說了他對光明的向往和追求;高士其,感染甲腦病毒,全身癱瘓,口齒不清的他用口述而成的500萬字的科普作品,實現了他的理想——將科學和禮貌遍撒人間;杏林子,身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她用感人至深的文字讓世人為她的堅強與不屈而感動……這些人不正和霍金一樣,都是靠著勇敢堅強、正視命運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嗎?
我們的任何困難都不能與霍金的相比,但我們在生活中做到了不怕困難嗎?我原先很厭惡練習書法,總是不能靜下心來練字。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霍金遇到了那么大的困難都沒有放棄,我遇到這么小的困難就更不該放棄了。我決心克服所有的困難,練出一手好字!
關于《輪椅上的霍金》讀書筆記 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呢?史蒂芬霍金用行動來回答了這一 問題,上星期,我們學習了《輪椅上的霍金》一課,使我深有感觸。患上了絕癥后,霍金毫不灰心,頑強生活,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他都保持樂觀的心態。
當我讀到“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又被剝奪了說話的功能。”是,心猛的一顫。上帝呀!這對于當時已患絕癥的霍金是多么大的打擊呀!命運對他太不公平了!以至于“40年過去了,疾病已使他徹底變形: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雙手緊緊并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只腳則朝內扭曲著。嘴已經歪成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現出齜牙咧嘴的樣子。現在,這已經成了他的標志性形象。”沒有了自己的表情,沒有了說話的權利,沒有了行動自如的身體,沒有了……霍金失去了太多太多,但他的一只意志力卻催使他不能放棄。
霍金永遠地禁錮在了輪椅上,但他的思維并沒有因為這樣而被終止。我讀著“雖然,他的身體一點也沒有離開過輪椅,但他的思維卻飛出了地球,飛出了 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飛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飛向了神秘莫測的黑洞。他在大腦中想象著,論證著,計算著。”時,欽佩之情油然而生,霍金是那樣熱愛科學,甚至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他發現了黑洞的蒸發性推論出黑洞的大爆炸……”為人類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命運壓不垮一個人,只會使人堅強起來。”這是伯爾的名言,用來形容霍金是最恰當不過了。
對于困難.苦難,意志薄弱的人掉頭就跑,然而意志堅定的人卻勇往直前,成功自然屬于后者。人這一生,誰都難免會遇到崎嶇坎坷,有些人束手就擒,有些人則勇敢拼搏。拿出精神,勇往直前,我們就能看到陽光,勝利就在不遠方。
霍金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那 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那種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苦難是一所學校。許多人的生命之所以偉大,都來自于他們所受的苦難。最好的才干往往是烈火中鍛煉出來的。”
篇2
一、做摘抄
可以摘抄原文中的名言。課文中的名言警句非常集中,值得摘抄。學課文時我要求學生把文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來。
可以摘抄同一主題的名言。如學習《理想》,有“理想”的名言5則。學習《我的信念》后,摘抄有關信念的名言。
可以摘抄同一作家的哲言。如學習《人生寓言》,我建議學生選擇周國平的哲理語句摘抄下來。
可以摘抄生活中的語言。廣告詞、標語、對聯、生活中的小故事與感悟、商店匾額、宣傳語、報紙刊物、互聯網語言、鮮活的口語、不規范的現象等。
可以摘抄名篇名文。比如,名著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寫出它的寓意。
二、寫心得
學完《論語十則》,可要求學生對感悟最深的一兩句寫出自己的理解,對自己的啟示。或結合生活實際談看法、體會。有的學生在摘抄了“最真實的自我是沉默的,人與人真正的溝通是超越語言的。傾聽沉默,就是傾聽靈魂之歌”這一句后,寫道:我知道了中年閏土遇到魯迅的時候為什么總是“搖頭、搖頭”,像個木偶似的。閏土是真實的,他是苦的。讀到這些內容的時候,我們已經不需要閏土再說什么,我感受到了閏土心里的苦,苦得不再有言語。在沉默中我傾聽著他的靈魂。
三、寫批注
每篇文章我都力圖找到幾個點,讓學生寫批注。比如,《紫藤蘿瀑布》一文,我要求學生就文章的標題和開頭結尾寫上批注。目的在于讓學生學習文章標題運用比喻的修辭,也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描寫對象及其事物的特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紫藤蘿的繁盛。開頭“我不由得停下了腳步”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注意和思考,同時引出下文。結尾“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和開頭首尾呼應,寫出了自己受到紫藤蘿精神的鼓舞。另外一些精美描寫的句子和段落,比如第二到六段我就著重從語言賞析的角度要求學生做了批注。學生抓住了修辭、準確生動精妙的形容詞、動詞、疊詞等角度做批注,收效顯著。
對文章內容相對較長的我就讓學生做提綱。比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通過做擬提綱的學習筆記,學生很快知道的文章的結構以及文章的情節發展,同時明白本文由事及理的邏輯層次。
學習了《在山的那邊》、《行道樹》和《紫藤蘿瀑布》以后,我讓學生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自命題寫作。有的寫到了梅花,有的寫了竹子,有的寫的鋪路石,并賦予了他們新的意義。
四、評注讀書筆記
這是我采用的一種交流方法。在小組同學的讀書筆記上寫下自己的感受、體會以及自己的評價甚至是質疑。對周國平名句“心靜是一種境界,一個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了最適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誘惑和熱鬧對于他的確都成了無關緊要之物”,一學生對此做了這樣的評注:這一句不正好是居里淡泊名利、追求寧靜的一個佐證嗎?
做讀書筆記,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好處。
首先,讀書筆記能幫助消化知識。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做學問光讀不寫不行,要寫就要讀得認真一點,要把所讀的在自己頭腦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這樣就會懂得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經過消化,變成自己的精神營養”。比較難懂的文章不容易消化,讀書筆記就是消化酶。讀名著《伊索寓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要求學生寫幾百字的主要內容概括、或簡評、或寫推薦詞。還可以把這些簡評分享在微博上,跟大家進行討論和溝通。
其次,做讀書筆記具有健腦功能。人的腦力是由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綜合組成的。人在進行智力活動時,這幾種能力都在發揮作用,而且,每種能力的發展水平又會影響到其他能力的發展,甚至影響到整個智力的發展。
做讀書筆記對鍛煉和培養記憶力有很大幫助。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我們無法僅憑大腦記住學過的所有知識。要想讓自己學過的知識不被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寫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動筆,能夠幫助記憶,積累資料,特別是能夠加深理解,透徹把握書中精髓。徐特立曾說:“買書不如借書,借書不如抄書”,更是強調讀書要動筆。“動手”不僅會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增強記憶,還會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性,使書本上的知識變活,最終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按照自己的觀念思想和審美理想進行選擇,然后了然于心,甚至終生不忘。
篇3
為了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和能力,根據學校讀書計劃,特制定班級閱讀計劃。
二、具體措施
(一)有效利用寫閱課及晨讀:
1、晨讀課進行《三字經》及《語文星空》課本朗讀;
2、每周至少一節進行閱讀(指導)課;
(二)合理開展午讀;
每天中午1:00開始,鼓勵學生進班即開展閱讀,開學初老師先行監督,逐步發揮班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自我管理.
(三)開展師生共讀活動
1、根據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利用寫閱課和午讀課與學生共同讀書,課間可以與學生共同討論,閱讀指導課可以進行針對性講授;
2、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
(1)學生講堂:開展學生讀書演講或者讀書心得交流。
(2)家長講堂:邀請家長進班進行好書推薦;
(3)老師講堂:班主任與學生共讀后,談讀書心得,對學生進行讀書指導。
(四)有計劃開展班級特色讀書活動:
1、在讀書過程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
2、每兩周進行一次讀書演講或者讀書心得交流等活動;
3、學生之間開展好書推薦;
4、學期末進行“讀書之星”評比。
本學期必讀書目:
3月份:親愛的漢修先生
4月份:《芝麻開門》
5月份:《窗邊的小豆豆》
篇4
——題記
俗話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論語》里關于讀書的名言。人們之所以把書成為營養品,是因為書給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樂趣。
在這個學期里,我要把吳承恩的《西游記》閱讀完。因為,我十分想知道,《西游記》唐三藏師徒在去西天取經的一路上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白骨精怎樣想方設法抓住唐三藏;孫悟空是怎樣的聰明機靈,識出了化成年輕女子或小孩子的白骨精……這更讓我想閱讀這一本名著啊!
當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后,要做一些讀書筆記或幾張書簽。只要有優美的詞句,我都會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然后摘錄在一本專門的本子上,或制作在精美的卡紙上。這樣的話,我要再一次地去回顧那些優美詞句,就一目了然了!
當我閱讀完這本名著后,就要拿去跟全班同學們交流,然后再互相借閱,這樣我就可以讀上五十四本課外書了。這樣做的話,叫做“一舉兩得”啊!
顏真卿說過一句話:“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就是我這學期的讀書計劃。看起來雖然做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覺得非常不容易。我一定要完成這個讀書計劃,不管有多難,我都要讀下去!相信我吧!
篇5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a quotation recorded by students piecemeal in Confucius' teaching and life more than two thousand and five hundred years ago. These records, mainly notes in class, were compiled by his students and later becam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在一般人的眼里,孔夫子老先生是非常莊嚴肅穆的,是很儒雅的。印象中,他脫口而出的便是箴言,說話從來都是不茍言笑,嚴謹精煉的。但是,自從去聽了市圖書館組織的一次國學講座,在廈大黃少堅教授的繪繪聲中,我重新認識了孔子,重新認識了《論語》。
In the eyes of ordinary people, Mr. Confucius is very solemn and elegant. In the impression, what he blurted out was the maxim, which was always precise and refined. However, since I went to a lecture on Chinese studies organized by the municipal library, I have known Confucius an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gain in the sound of drawing by Professor Huang Shaojian of Xiamen University.
雖然我們尊稱孔子為大圣人,但是這樣的孔子畢竟離我們很遙遠。老師讓我們去品讀論語,做讀書筆記,無非就是想讓我們懂得里面講的一些道理,“仁”、“禮”、“義”,是論語這部書的精髓。它太高深。幾千年的距離,我們只能淺嘗論語,只能遙望孔子。在這樣的年代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怎樣的孔子?
Although we call Confucius a great sage, such Confucius is far away from us after all.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read the Analects and take notes. He just wanted us to understand some of the principles in the Analects. Benevolence, courtesy and righteousness are the essence of the book. It's too high.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e can only taste the Analects and look at Confucius. In such an era, what kind of Confucius do we need?
在《于丹論語心得》序中,易中天說我們需要一個灰色的孔子,一個能夠適應當下的孔子。沒錯,論語中的孔子太遙遠,我們無法將他看得真切。我們只能凝望他的外表。孔子是怎樣的人,我們已經思維定向了。而黃少堅教授說,孔子是會罵人的。
In the preface of Yudan Analects, Yi Zhongtian said that we need a gray Confucius, a Confucius who can adapt to the present. Yes, Confucius in the Analects is so far away that we can't really see him. We can only look at his appearance. What kind of person is Confucius? We have already thought about it. And Professor Huang Shaojian said that Confucius would curse people.
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乍一聽普普通通,可是它有點罵人的味道,大概是氣話把,被那個無知淘氣的小丫頭氣了,也可以說這樣的話的。
There is such a sentence in the Analects: "only women and villains are difficult to raise." This sentence is common at first, but it has a bit of swearing. It's probably angry. It can also be said by that ignorant and naughty girl.
孔子也是人。他可以罵人,可以生氣。只是他留給我們更多的,是教我們如何待人接物,
Confucius is also a man. He can swear, he can be angry. But he left us more to teach us how to deal with people and things,
教我們如何完善自己。因為一部論語,我們將他框在了偉大的束縛里,實際上,孔子更應該是鮮活的,可愛的。沒有色彩,只有溫度。
Teach us how to improve ourselves. Because a Analects, we frame him in the great shackles, in fact, Confucius should be more vivid, lovely. No color, only temperature.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有講到這樣的一段話:“《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Yu Dan sai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essence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to tell you how to live a happy life that our hearts need. It is to teach us how to obtain spiritual happiness, adapt to daily order and find personal coordinates in modern life. "
生活中的我們,被種種煩惱束縛,壓力是我們愁眉苦臉的根源。“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作為中學生,我們時常感嘆,作業多,考試多,壓力多。可以稱得上是許三多了。而在孔夫子的眼里,學習卻并不是一件難過的事情。學過知識后時常溫習,在讀過的舊的知識當中,也可以體會到新的快樂。孔子教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面對事情的心態。不光光在學習的領域中這樣,其他方面也一樣受益匪淺。
In our life, we are bound by all kinds of troubles, and the pressure is the root of our sad faces. "Confucius said," it's a pleasure to learn and practice. "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we often lament that there are many homework, exams and pressures. It can be called more than three. In Confucius' eyes, learning is not a sad thing. After learning knowledge, I often review it. Among the old knowledge I have read, I can also experience new happiness. Confucius taught us not only a method, but also a mentality to face things.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learning, but also in other areas.
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How can we live the kind of happy life our hearts need?
也許我們需要的,只是駐留。駐留在原地,我們有時間來欣賞之前所忽略的一切,美好,快樂;駐留在原地,我們有時間來思考面對前面的路,我們應該怎樣抉擇。論語里面通過一句句精煉短小的警句,為我們講述如何為心靈解脫,拋掉一切煩惱,去迎接新的快樂。
Maybe all we need is to stay. Stay in place, we have time to appreciate all the things that were ignored before, beautiful and happy; stay in place, we have time to think about the road ahead, how we should choose. In the Analects, through a short and concise sentence, it tells us how to get rid of all troubles and meet new happiness.
篇6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感 閱讀
一、我國小學語文中的語感和閱讀教學現狀
我國語感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潛心涵泳、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會詞語、疏通文脈、把握作品的語言藝術,通過內化、吸收、存儲,形成語感。語感教學主要運用美讀感染法、比較揣摩法、語境創設法、切己體察法等方法,教師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語言內容及形式的美,在比較中體味語言‘運用的妙處,在特定的言語情境中“參與”言語活動,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中體察語一言的意蘊,培養學生的語感。我國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教師重視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要求重視朗讀和默讀。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師組織、啟發,引學學生感受課文的語占,把文質兼美的課文語言轉化為學生的內部言語,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小學語文語感培養和閱讀活動雙向互動關系分析
語感的培養是主體由自發到自覺再到自動的長期的建構過程。語感培養是教師通過組織各種言語活動使學生形成敏銳、深刻,個性化的言語感悟的實踐活動。在小學語文語感培養中,教師常用的言語活動包括朗讀,表演,演講,辯論等。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不僅可視,還瑯瑯上口。朗讀,不但能使學生讀懂語言表面意義而且還能實現視覺語感向動覺語感及聽覺語感的轉化。朗讀是有聲閱讀的一種形式。學生擁有良好的語感有助于其理解作品潛在的語氣語調的變化,體會語體風格,形成語流意識。默讀是無聲閱讀的一種形式。學生通過默讀感受漢語言的豐富和優美,進一步把握文章的卜旨和文章的倉作規律,還可以為其下一步的習作打一下良好的基礎。可見,小學語文語感培養有利于閱讀活動中朗讀和默讀效能的發揮。我們知道,在閱讀活動中,做讀書筆記顯得很重要。讀書筆記有摘錄式、提要式和心得式等幾種。摘錄式是把課內外重點詞句、精彩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錄下來,這種方式適合中年級小學生使用以利其積累資料和提高語言審美能力;提要式是在讀懂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小結文章,把有關內容按一定順序寫下來;心得式是在讀完書之后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這兩者適合高年級小學生使用以提高其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做讀書筆記的過程中不斷豐富知識,增強自身的語感。在閱讀活動中,往往擁有良好語感的學生可以調動過去已有知識和經驗,在聯想和想象的參與下,產生新的感受和理解,最終將書面語言作為一個整體內化到自我言語結構中。可見,閱讀活動能促進小學語文語感培養效能的轉化。我們認為,小學語文語感培養有利于閱讀活動中朗讀和默讀效能的發揮,而閱讀活動也能促進小學語文語感培養效能的轉化,兩者存在著一定的互動關系。
三、語感培養和閱讀活動雙向互動辯證關系
語感培養與閱讀活動雙向互動辯證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語感培養與閱讀活動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
我們從哲學角度看,矛后的普遍性主要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時時有矛盾,處處有矛盾,矛盾普遍存在:二是指同類事物往往有一些相同的性質,即共性。矛盾的特殊性也有兩種含義:一是指不同事物之間的矛盾;二是指同一事物中矛后的各個方面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各自的特點,即個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理論告訴我們要從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導下去研究特殊性,這個過程即是由個別到一般,由個性到共性的過程,又是由一般到個別,由共性到個性的過程。就語感培養與閱讀活動而言,閱讀者在閱讀活動時,如果擁有良好的語感就可以迅速將書面語占內化到自身言語結構之中。這正是矛盾統一,互為表里的具體表現。
第二,語感培養與閱讀活動具有現象與本質辯證關系。我們從哲學角度看,現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本質是事物的內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對穩定的、比較深刻、單純的。現象是可以直接認識的,本質則只能間接地被認識。現象與本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正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轉化的客觀基礎。在這里,本質變現象也可以理解成本質表現為現象。就語感培養與閱讀活動而言,學生如果擁有良好的語感有助于提高其閱讀效率,而有效地閱讀又可以幫助學生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進一步促進其良好語感的形成。這正是互為表里,相互轉化的具體表現。
四、結束語
對小學語文閱讀與語感的雙向互動關系進行研究是一個嶄新的嘗試。如上所述,語感影響閱讀速度與水平,制約對言語的理解與表達水平。閱讀是語感的運用和體現。語感是進一步閱讀的推動力。良好的語感可以促進閱讀效率的提高,而豐富的閱讀經驗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感,兩者存在雙向互動的辯證關系。我們提出促進語感與閱讀雙向互動的相關對策與建議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強化,廣泛閱讀—語感深化,對比閱讀—語感敏化,閱讀匯報—語感美化,閱讀評價”是語感促進閱讀的可用模式。與之相對應的課型有低年級的讀物介紹課,中年級的閱讀欣賞課,高年級的閱讀匯報課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期待,調動語感—閱讀感悟,培育語感—閱讀拓展,豐富語感”是閱讀提高語感的適用模式。與之相對應的教學環節有:情境激趣,導入閱讀;讀通全文,整體閱讀;讀寫結合,個性閱讀;自主感知,拓展閱讀。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與閱讀雙向互動的評價應重視形成性評價,提倡教師采用評語式描述、資料式記錄等方式來收集互動過程和結果方面的資料。故事激趣、表演再現、朗讀賞析,課堂辯論等組織形式,幻燈播放、實物投影、網頁瀏覽等現代教學手段,文化氛圍和人際關系對促進語感與閱讀雙向互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力.簡論語感及語感教學[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11):22-23
篇7
一多:融入生活,多“點”積累
葉圣陶曾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有學生說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是學校——家里兩點一線,哪里會有什么“充實”生活?其實不然,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實也有許多趣味在里邊。學校每天上課的內容,老師講課的樣子,同學在課堂上的表現,課間游戲,課外活動,回家路上的見聞以及家庭生活,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上演。再加上學校還會組織一些活動,如各種競賽,運動會、社團活動、實驗、娛樂活動等。我們把這些點點滴滴積累起來,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
有位學生將自己在食堂的所見所聞,積累起來寫了一部《食堂演義》。他寫了學生買飯菜的場景,學生吃飯時發生的故事,還有食堂工作人員的趣聞。其中,有位“苦大仇深”(整天苦著一張臉,學生送她的外號)談戀愛的情節寫得尤為生動。他從這位姑娘的種種表現推出她談戀愛了,寫了戀愛中“苦大仇深”的喜怒無常,“今天她呆呆地立在櫥窗前,仍舊苦著那張臉,對我們這群餓狼的嚎叫愛理不理,有一搭沒一搭地撈點湯水打發我們。尤其是給我的青椒炒肉,竟然只有三塊肉。天哪,哪個遭天譴的傷了她的心,要我們來受苦……”沒幾天“她的臉上竟然開滿了鮮花,原來苦瓜笑起來也是挺漂亮的。她邊哼著小調邊揮舞著菜勺,一勺到底,滿滿的青椒炒肉。我看到白白的一堆肉片在朝我微笑,可憐我的口水哦……”所以說,素材無處不在,只要我們肯融入生活中去,就不愁沒有寫作素材。
二多:博覽深思,多“方”汲取
受諸多條件的限制,我們不可能會經歷很多不同的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多讀多看,通過閱讀、看電影電視等方式來認識世界,充實寫作素材。
葉圣陶指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關系。”孔子早就提出了要通過讀書而明道修德,“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言而成“述”。同時,孔子提倡廣泛閱讀,深入思考,“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
讀書是知識的積淀,所以我們要培養自身愛讀書的習慣。現在高中教學都列出了學生必讀書目,在此基本上,我們還可以看一些比較通俗的書及雜志。美國就十分重視“讀”的教育。美國小學生,開學初老師就給每個家長一張“讀書報告表”,要求家長把孩子每天讀的書名記錄起來,并監督孩子的讀書進度,到期末時,還要以此為依據獎勵孩子。美國的這種“以讀帶其他”的教學法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在閱讀的同時還應做好讀書筆記。這樣,一個學期下來,我們的摘錄和讀書筆記就有厚厚的幾本了,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寫作素材。為了拓展自身的視野,我們還可適當看一些有意義的電影及電視劇,并搜集相關的評論或自己學著寫評論。這樣有聲有色的欣賞,不僅增強了學習的趣味,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記憶及思考能力。
三多:觀察領悟,多“法”采用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但并不意味著一切生活都能成為文學作品。有多少人生活閱歷豐富,有多少人讀的書汗牛充棟,但還是寫不好文章。從生活到藝術,不是機械地照搬,不是1+1=2的簡單算式,作家的寫作,很像杰克·倫敦筆下的淘金者,不辭辛苦地在生活的沙里淘金;很像是牛吃草變成牛乳,蠶吃桑葉吐絲,在復雜紛紜的生活中觀察捕捉,并用自己獨特的感受咀嚼醞釀。所以,身在生活之中,并不等于占有了素材,還要注意觀察積累,有了生活積累,還要用精巧而獨特的構思去提純、熔煉,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1.學會觀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平時我們應該學會如何觀察,從細小的事物中挖掘材料,從平淡的生活中發現閃光點。如上文提到的那位學生,他就非常善于觀察生活。吃飯,一天三頓,極其平常的事情,在人們眼中不值一提,但是在他的慧眼卻是精彩無比。所以說,積累不等于記流水賬,其高明之處在于能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記錄下來。在觀察時,我們還要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由點到面,深入仔細地了解和掌握事物,這樣才更深刻,更全面。
2.分析比較
積累并不僅僅是用筆把材料記下來,或用記憶把材料印在腦海中,那不是真正的積累。真正的積累要對材料進行鑒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我們寫作文時常常出現這樣的狀況,似乎有很多東西可寫,但卻又不知如何下筆,這就是對材料不能融會貫通造成的。只有對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深刻研究,達到一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境界,才能使材料真正地為我所用。
3.有所“悟”
篇8
通過調查發現,當前中學生閱讀普遍存在著偏、少、淺、弱的問題,即“閱讀內容偏、閱讀數量少、閱讀層次淺、閱讀能力弱”。造成這種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引導不夠、方法不當。對此,我結合新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嘗試與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一、有針對性地加強引導,解決“讀什么”的問題
單就數量而言,當代中學生的閱讀不能算少,但較多情況下他們的閱讀是雜亂、低俗的。對此,學校及家長應加強引導,幫助選擇,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操作:
1.根據課堂延伸選擇圖書,使課內外學習相結合
例如,結合高中語文必修課本的“名著導讀”部分的內容要求,開展“重讀名著”活動。在讀的過程中對學生提出“思考”“練筆”“交流”的要求,或“向同學推薦一本好書”活動等。高一階段這些活動可以安排在語文課上,結合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上臺點評、推薦,教師幫助指導。借助這些活動,既幫助學生進行選擇,提升閱讀品位,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聽、說、讀、寫有機結合,可謂一舉多得。由于要求明確,指導得當,學生在這一系列活動中收獲很大。
2.根據時事熱點選擇圖書,使閱讀與生活相結合
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關注社會、人生,學會剖析事實,學會獨立思考,高中學習的每個假期的“閱讀”都是我布置的“必修作業”。每個假期,我會為學生規定10本閱讀參考書目,學生從中選擇不少于3本,并寫出有自己見解的讀書筆記,開學后交流評比。我為學生開列的參考書目中:《信仰的追問》《共有地的悲劇》《局外人》《狼圖騰》《水煮三國》《易中天中華史》《重新發現社會》《哈佛凌晨四點半》等,有些就是當年的暢銷書,其中都包含了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閱讀這些書能夠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現實、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思想能更快地走向成熟。
3.根據新大綱規定的必讀書目和推薦書目選擇圖書
新大綱規定的課外閱讀書目中,列有20部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包含文化經典《論語》《孟子》《莊子》,小說《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并要求三年中各類練筆不少于3萬字。根據這些要求,我把相關書目整理出來,發到每個學生手中,讓他們按照計劃選讀,并寫出較高質量的讀書筆記。作為一種督促的手段,每周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講評、指導,由此逐漸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
二、鼓勵學生多讀書,解決“讀多少”的問題
新大綱對高中生閱讀數量做出了明確要求:課外自讀文學名著10部以上,科普書刊和其它讀物不少于300萬字。課外自讀每學年不少于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3部。閱讀具有一定的速度,現代文閱讀每分鐘不少于600字。
高中階段教學任務繁重,升學壓力大,要想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閱讀任務,難度可想而知。如何落實新大綱的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閱讀任務,學校和教師必須通過制定具體可操作性強的措施,加強保障。
1.教師應轉變觀念,調整教學安排,以保障閱讀時間
教師應重視閱讀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不能只看重眼前的考試分數而忽視了學生的長遠發展。應把閱讀納入教學計劃中,從時間上加以保障。例如,可以通過開設閱讀課,每周抽出一定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這樣的閱讀課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圖書館、閱覽室,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靈活掌握。還可以通過減少作業量的方式,以確保閱讀時間和質量。
2.因地制宜,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保障學生能夠讀到書
就語文教學而言,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語文教師更要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造條件。可以從閱讀時間、圖書來源、閱讀環境等多方面著手,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源,班級也可以設立圖書角,或引導學生之間相互推薦、借閱。總之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讀書。
3.激發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多讀書,讓學生主動多讀書
教師可以通過教育引導,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通過讀書系列活動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也可以借助新媒體強化閱讀興趣。語文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課,例如,“讀書知識問答”“我喜愛的一本書”主題演講,“書評”“辯論”等,可以以活動為載體,綜合運用多種方式來促使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三、加強規范性,教會學生讀書,解決“怎么讀”的問題
關于“怎么讀”,新大綱明確要求:“能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情感。能對課文進行評價、質疑,培養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面對這樣的高標準,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怎么讀呢?
1.計劃先行,不可盲目地為讀而讀
依據課程標準及高中生必讀書目與推薦書目,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特點,做好閱讀計劃,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教會他們“善讀”。
2.運用正確的方法,精讀、泛讀、瀏覽不同方式相結合
關于讀書方法,培根指出:“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可以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需知其梗概,而對于少數好書,則應當通讀、細讀、反復讀”。為此,教師應教會學生,針對不同的書籍以及不同的需要,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3.巧變“閱讀”為“悅讀”
除了以活動帶動閱讀,讓學生愛上讀書,我還設計了“共讀一本書”活動,讓家長、老師在閱讀方面為孩子做表率。例如,在給學生制定的閱讀計劃中,家長、老師參與其中。圍繞一本書,大家共同探討,各抒己見。該活動得到家長大力支持,收到很好的閱讀效果。
4.及時檢驗閱讀效果
篇9
關鍵詞:教育改革;快樂大閱讀;多彩活動;書香校園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09-0030-02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為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活躍校園文化,于2009年我們開展“快樂大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讀書的樂趣,營造清風縷縷滿校園的書香氛圍。
一、深入宣傳,營造“快樂大閱讀”的良好氛圍
學校制定了“快樂大閱讀”活動的實施方案。按照活動方案要求,開展了讀書活動的動員工作。校園內張貼標語,各班召開主題班會、出主題黑板報、制作讀書格言,精心布置教室、讀書角及讀書文化墻,多渠道、深層次宣傳讀書的重要意義。通過強勢宣傳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廣大師生的思想認識,為“快樂大閱讀”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開放學校圖書室
學校圖書室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圖書。學生可以隨時到圖書室借閱,也可以采取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借閱和個人借閱,以滿足學生自由選擇圖書的需要,從而可進行自主性閱讀。
(二)設立班級圖書角
班級圖書角由學校購書和學生個人提供書共同組成,同年級各班可以互換圖書,大大提高了圖書的流通率。每班一櫥,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更新、交換、補充,每個班都有一個“小小圖書室”。
(三)上好閱讀課
1.有固定閱讀課時。學校專門安排了每周至少一節閱讀課,旨在引導學生能有選擇地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并且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感悟、成長。這節課在語文教師指導下進行,活動形式有自由閱讀、閱讀交流、閱讀匯報和閱讀指導等。
2.研究課外閱讀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我們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科研的重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年齡段的有益讀物,從讀書中獲得身心愉悅,從不斷提高的閱讀能力中獲得持久、穩定的閱讀興趣。
(四)美化書香校園
學校為創設校園閱讀氛圍,精心布置美化校園,使校園具有“書香氣”。在校園內開辟書香苑、閱讀長廊、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還創設了國學文化墻和經典文化長廊,精選了一些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行展示,讓學生時時處處浸潤在書香中。
(五)辦好校刊《青蘋果》
校刊上發表學生的習作和讀書的感悟、收獲,激勵師生閱讀,體現閱讀成果。
(六)做好讀書筆記
閱讀卡:學校為低年級學生統一制作了精美的閱讀卡,孩子們把在閱讀過程中看到的好詞、好句、佳段摘抄到閱讀卡上。
采蜜集:中、高年級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在教給學生寫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教師對于讀書筆記予以檢查、指導、評估,學校不定期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
(七)制作“讀寫繪”
學生自己編故事,并根據故事情節畫出一張張畫,附上文字介紹,一幅“讀寫繪”作品就誕生了。雖然學生們的文筆稚嫩,但是他們興致高,這些活動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熱情。
(八)學校、班級積極開展讀書活動
讀書活動有:定期舉辦讀書小報、國學小報評選活動;每月進行一次評選 “讀書之星”活動;舉辦“閱讀知識競賽”、制作書簽比賽、講故事大賽、童話劇表演、朗讀演講比賽等活動;舉辦班級讀書會,內容有演講交流、古詩誦讀、課本劇表演;在指導學生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認真組織了征文比賽:如《喜迎新春》、《讀書伴我成長》等。全校學生熱情高漲,參與面廣,文章質量高,涌現出一大批喜愛寫作的小明星,極大地豐富了校園生活。
為了推動讀書活動健康發展,學校將讀書活動列入班級考核內容,以評促讀,評出“書香班級”、“書香學生”,期末總結并頒獎,從而進一步激發師生讀書的積極性。
二、抓好國學教育
《三字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聲律啟蒙》等作為國學中經典之經典,鑄就“國學蒙學之最、中華不可或缺之魂”。這些經典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和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學國學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孩子的儒雅、淳美氣質,而且起到積淀語言知識的目的。從小接受的知識,一點一滴積累在腦海里,漸漸成為潛移默化的“常識”,運用時便可以任意支取、對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積薄發”,就是這個道理。
(一)上好國學教育課程
學校制定國學教育誦讀時間和督查辦法,并制定國學教育的級別和過級辦法。
每天中午預備前20分鐘誦讀,檢查小組巡視督促誦讀。國學教育的級別分為六級,一年級為一級,二年級為二級,依次類推。
每一級分別設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檔次。每個學期末進行過級測試,由過級教師抽查本學期所學國學知識,學生以背誦為主,老師對測試結果做記錄。每一學年末對本學年兩次過級成績進行綜合評價,并給出本年度級別的檔次成績,給學生頒發級別證書。
(二)舉行各種國學經典誦讀展演活動
學校舉行各種國學誦讀展演活動。各個年級集體背誦本年級國學內容的背誦大比拼,學生全體參與,熱情高漲。或者根據兒童作品編制童話劇、課本劇進行比賽展演:比如《守株待兔》讓同學們知道了不勞動就沒有收獲,《掩耳盜鈴》讓同學們知道了自欺欺人的滑稽可笑……這一系列具有教育意義的童話劇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舉行經典詩文誦讀比賽活動。中秋前夕舉行了《明月照童心》美文朗讀比賽,國慶前夕舉行了《紅領巾頌祖國》、《吟詩誦經唱紅歌》等比賽。孩子們廣讀博覽,誦讀經典,從小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與高尚對話,與智慧碰撞,這些舉措能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豐富文化生活、語言素養,從而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大閱讀初見成效
學校開展快樂大閱讀的各種活動,師生收獲甚多,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1. 2009年5月石家莊市第二屆圖書閱讀指導課評比活動中,朱衛立老師獲三等獎。
2. 學校被鹿泉市教育局評為“2010年度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先進單位”
3. 馬慧肖老師講授的《窗邊的小豆豆》一課在石家莊市第三屆圖書閱讀指導課評比活動中獲一等獎。
4. 學校被評為2010年度河北省國學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校長段瑞明被評為先進個人。
5. 2010年11月學校詩歌朗誦《清明》視頻節目榮獲石家莊市教育局舉辦的“中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優秀獎。
6. 2011年6月,學校童話劇表演《丑小鴨》在鹿泉市藝術節展演活動中獲三等獎。
7. 2011年6月,在石家莊市第四屆圖書閱讀指導課評比中,鄭麗園老師獲二等獎。
8. 2011年12月,由王景麗老師主持的課題《利用中華傳統文化開展德育教育的研究》被評為鹿泉市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一等獎。
9. 2012年5月,張雨菲、吳一青、杜璞欣、吳月番、田心雨等同學在第八屆全國語文規范化知識大賽中分別榮獲二等獎和優勝獎。
10. 2012年6月,在第二屆全國國學優質課大賽中,王景麗老師所執教的《弟子規?習禮儀》榮獲二等獎。
11. 2012年6月,學校被評為全國國學教育示范學校。
12. 2012年11月,史會聰老師在鹿泉市圖書閱讀指導課中榮獲二等獎。
13. 學校多位教師在2012年鹿泉市鄉鎮級教師讀書活動中被評為先進個人。
14. 2013年6月,學校通過鹿泉市教育局“快樂大閱讀”特色項目驗收,有關領導、專家給予高度評價。
篇10
一、創設閱讀條件,營造濃郁書香氛圍
為創建以讀書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學校專門成立了“書香校園”領導小組,將“書香校園”列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努力營造閱讀氛圍和環境,對校園文化建設做了精心籌劃。以圖書室、閱覽室、班級圖書角、讀書墻、讀書走廊等為基地,優化閱讀環境。三樓閱覽室走廊擺置書架制作書香墻,四樓校園文化建設以讀書為主題,有催人奮進的名人名言、讀書格言、名篇推薦等。各班級開辟富有特色的讀書心得交流欄,校園宣傳欄也定期更換讀書方法指導。學校加強圖書室建設,及時充實更新圖書,各類圖書達三萬冊之多。通過班級購買和鼓勵學生自主購買等多種渠道,按年段特點建立班級圖書角,學生自主管理,真正將圖書流動起來,讓學生愛上閱讀。通過一系列讀書文化建設,讓每一個孩子能時刻浸潤在書香當中。
學校積極推動讀書活動,利用國旗下講話、廣播站向全校師生宣講讀書的意義,并提出讀書倡議:第一,要多讀書,即博覽群書,手不釋卷;第二,要讀好書,讀名家名人,讀名作名篇;第三,要善讀書,讀書要講究方法,練習寫讀書筆記。為充分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將每天課前十分鐘設為課文誦讀時間,中午十分鐘設為經典誦讀時間。學校為每年級段配備了不同內容的《中華經典誦讀》讀本。在每天的第七節課對三到六年級學生開放閱覽室,學生在管理員和班主任的指導下閱讀,并要求學生撰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良好閱讀習慣,設立每周一節的閱讀課,不斷增加閱讀積淀,讓學生沐浴書香,快樂成長。
二、推進學生讀書,提升學生快樂指數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的心靈發育和精神成長,讓學生通過讀書開啟智慧之門,提升思想品格。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學生的特色讀書活動。組織班級開展“好書推薦”主題班會,利用班會的時間,通過介紹閱讀書目,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圖書,這種好書淘寶活動得到了孩子們的熱捧。每個假期里,根據年段特點布置讀書任務,倡導一個班同讀一本書,寫讀書體會,開學后舉行班級主題讀書匯報會,交流讀書的收獲,感受閱讀的快樂,表彰各班的“讀書之星”。各班級開展“我與經典同行”讀書手抄報展示活動,圍繞中華詩文故事、典故等主題,編抄報,張貼于班級走廊文化墻。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將讀書活動深入推進。組織一年級學生進行小書簽制作比賽,指導學生把讀書名言、格言警句等制作成漂亮的書簽,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并推薦部分優秀書簽在“書簽作品展”進行評比展示;舉行二年級的故事大王講故事比賽;三年級的“讀書伴我成長”演講大賽;四年級的“激情四月,頌歌飛揚”經典誦讀;六年級的“朗誦千古詩文,爭做博學少年”等系列讀書活動。各年級段讀書活動精彩紛呈、書香四溢,成為了校園流動的風景。
以家庭為單位,推行親子共讀活動。學校要求班主任、語文老師宣傳親子共讀的好處和方法,要求各班同學圍繞閱讀節主題,采取親子閱讀征文、表演等形式,把在讀書過程中發生的故事等記錄下來。學校組織舉行讀書專題匯報,匯報演出分為四個篇章“成長立志篇”“書畫展示篇”“詩文朗誦篇”“書香校園篇”,表彰好讀書、讀好書的“讀書之星”,特別表彰樣板“書香家庭”。親子讀書活動架起了親情交流紐帶,帶動了家庭文化素養的提升,優化了學生的成長環境,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三、引領教師讀書,豐盈教師文化內涵
教師的文化素養決定一個學校的文化品位,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想學生好讀書,教師首先讀好書。每年寒假、暑假前,學校選取經典閱讀書目推薦給教師,引領教師規劃讀書方向。學校把每年的2月28日定為教師讀書匯報日,幫助教師整合讀書思想,積淀文化素養。教師把讀書匯報活動珍視為隆重的節日,按照活動實施方案精心準備,規范擬寫匯報稿,身著正裝,儀態大方。圍繞“經典浸潤人生,書墨飄香校園”大主題,有讀于丹《論語?智慧之道》專題讀書匯報、有勵志感恩交流匯報,人人感悟深刻、論述精湛。通過精神碰撞,把智慧之道、為師之道、奉獻精神與深刻學習、領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緊密結合起來,實實在在地談出了教師的心聲。學校對教師進行有計劃的基本功訓練,每學期細化活動方案,組織開展“書香教師”“書香班級”評選活動,青年教師演講活動,教師經典誦讀大賽、配樂詩朗誦大賽、教師教學隨筆評選,圍繞“樂讀書、多讀書、讀通讀懂”的原則豐富訓練形式,從而帶動教師們提升個人素質。良好的讀書習慣逐漸讓教師沉靜心靈,揣摩專業理論,努力構筑學科知識理論體系,更好地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