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貼法范文

時間:2023-03-14 21:41: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聯貼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聯貼法

篇1

關鍵詞:海鐵聯運;對策;評價;C述

中圖分類號:U294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the belt and road”strategy, the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period. As an advanced mode of transportation,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departments and procedures, and more and more demands are raised on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countermeasure and evaluation of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countermeasure; evaluation; review

0 引 言

海鐵聯運是一種以實現貨物的整體運輸最優化為目標的聯運組織形式,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就能完成,具有快速、安全、運能大、成本低等突出優勢,已成為當今國際上多式聯運的重要模式,發展海鐵聯運,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2013年以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鐵路貨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大通關”建設的實施,我國海鐵聯運業務發展步伐已經加快。但一直以來,我國海鐵聯運在發展中存在鐵路運能緊張、信息集成度低、協調難度大等一系列問題,急需一定的理論支持。

綜合來看,國內外對海鐵聯運研究主要可以分為海鐵聯運發展的對策研究和評價研究兩大塊內容,其中對策研究主要包括海鐵聯運決策、海鐵聯運網絡優化,以及運營組織等方面;在海鐵聯運評價研究方面,主要是針對海鐵聯運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以及運輸組織效率等方面的研究。

1 海鐵聯運發展對策研究

1.1 海鐵聯運決策建議研究

海鐵聯運的決策建議研究中,主要是通過分析海鐵聯運的發展情況,找到存在的具體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綜合各類決策研究的文獻可以看出,專家學者提出的對策建議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組織運營機制、信息化、政府扶持等方面。從研究范圍來看,文獻研究可以分為對全國的海鐵聯運整體運營提出對策建議和針對某個港口城市的海鐵聯運發展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一是從國內海鐵聯運發展整體上給出的決策建議。趙嚴等[1]指出我國己具備了有利于海鐵聯運發展的經濟環境和運輸市場條件,提出了“一港一線多城市”發展模式和“一港多區域”發展模式;湯震宇[2]在分析我國海鐵聯運樞紐現狀的基礎上,分別從宏觀管理、建設模式、信息運作三個方面提出了促進海鐵聯運樞紐發展的措施建議;張劍秋[3]將我國海鐵聯運發展滯后的原因歸納為四點:(1)鐵路運力緊張,(2)陸港信息不共享,(3)協調環節難度較大,(4)技術標準不統一,并對此提出了相關建議;尹一白等[4]分析了國內集裝箱海鐵聯運目前的發展規模和發展特征,并從基礎設施、政策和運營機制、信息技術以及市場機制四個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國海鐵聯運發展的相關對策;王楊[5]通過對歐盟地區若干國家典型企業開展集裝箱海鐵聯運業務經濟組織模式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我國加快海鐵聯運發展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提出了相關建議。

二是針對各城市海鐵聯運發展的具體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建議,該類文獻提出的建議相對來說可操作性比較強,而研究的港口多集中在國內大港,如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大連港等港口。吳星星[6]分析總結了國內外海鐵聯運發展現狀和經驗,以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為例,提出了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推動海鐵聯運發展的建議;秦磊[7]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寧波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進行了分析,明確了海鐵聯運在港口競爭中的優勢、劣勢,以及未來發展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最后提出了相應的發展策略;劉桂蘋[8]對上海港集裝箱海鐵聯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挖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應的建議;蘇德勤等[9]分析了大連港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發展現狀,并對海鐵聯運的發展情況進行了預測;王軍[10]總結了青島港海鐵聯運的發展現狀,分析了青島港在“一帶一路”實施中的戰略機遇,并提出要強強聯合,合力開啟海鐵聯運發展新篇章,提出了五點具體的對策建議;陶學宗[11]等從基礎設施、班列開行、運量發展、扶持政策四個方面針對南昌集裝箱海鐵聯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南昌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相關對策建議。

1.2 海鐵聯運運營組織

海鐵聯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環節較多,運營組織也比較復雜,對海鐵聯運運營組織的研究范圍也較廣。根據對相關文獻的梳理,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與海鐵聯運相配套的無水港、通道等的建設運營方面的研究。無水港是指在內陸地區建立的具有報關、報檢、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物流中心,有利于港口擴張內陸經濟腹地和增加貨源。Violet Rosa[12]認為,要發展港口多式聯運,必須在內陸地區建設功能齊全的無水港,在無水港和內陸站點配合的模式下才能順利發展集裝箱海鐵聯運;王鳳山等[13]以寧波舟山港為例,分析了發展無水港的必然性及制約因素,并提出了寧波舟山依托海F聯運發展無水港的建議;徐琳等[14]介紹了福建省港口的發展現狀和無水港發展規劃,提出了福建省建設無水港的必要性的相關建議;徐行方等[15] 分析了上海港集裝箱海鐵聯運通道運能現狀,計算了相關通道通過能力利用率,并根據未來集裝箱量預測值,計算了可能開行的集裝箱班列數。

二是海鐵聯運集裝箱的運輸組織(如運作流程、港口調度、路港銜接等)方面的研究。Jansen等[16]設計了港口集裝箱的運作流程,并根據所定計劃對港口集裝箱進行了模擬,其成果己在日常集裝箱的調度計劃中得到了應用和推廣;葉國慶[17]對海鐵聯運港站間集裝箱運輸組織的一體化進行了研究;程家興[18]針對海鐵聯運進口集裝箱在港銜接過程的可靠性展開研究,總結了影響銜接可靠性的多方面因素,并借助EOQ模型理論對班列開行方案進行了經濟型分析;張述能[19]在分析港站集裝箱海鐵聯運工作組織的基礎上,結合其目標,闡述了港站集裝箱海鐵聯運工作組織的影響因素,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同時從路港直通角度出發,對港站海鐵聯運路港銜接作業組織進行了優化,最后總結了港站集裝箱進出口業務流程及單證流轉程序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ESIA流程優化方法和業務流程再造理論,對港站集裝箱運輸組織流程模式進行創新設計。

三是海鐵聯運涉及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機制研究。王斌斌[20]指出海鐵聯運涉及鐵路、船公司、海關、檢驗檢疫、船代、貨代等部門和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效率不高,信息不能有效運轉,是海鐵聯運順暢運營的瓶頸所在;丁偉[21]指出海鐵聯運協調管理機制構建要從決策機制、溝通機制和合作機制上著手;方琪根[22]在分析國內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從鐵路貨運組織效率和海鐵銜接協調兩個角度出發,剖析了我國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從鐵路集裝箱運輸網絡建設、鐵路集裝箱班列運輸組織優化及海鐵聯運系統建設等三個方面,提出了我國鐵水聯運的發展建議;汪濤[23]指出目前我國海鐵聯運協調管理不夠完善,機制不夠健全,運輸模式不適應等管理問題急需解決,提出海鐵聯運企業結盟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并研究了海鐵聯運系統的結盟構建流程,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企業結盟運作模式。

四是海鐵聯運信息平臺建設研究。韓佳睿[24]對比了建設海鐵聯運信息平臺各種技術方法的優劣,并指出了適宜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海鐵聯運信息平臺建設中的業務需求和信息需求;陳霜霜等[25]分析了國際強港戰略背景下的海鐵聯運信息化發展現狀,找出了寧波海鐵聯運信息化建設問題與不足,并給出了促進海鐵聯運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李大勇[26]指出,集裝箱碼頭的信息化程度決定了海鐵聯運的信息化程度,針對集裝箱碼頭面臨的諸多問題,依次給出了碼頭運作流程中的多個信息化發展方向;史洪濤等[27]指出落后的信支撐系統是海鐵聯運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海鐵聯運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基礎薄弱、信息數據融合度差等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韓佳睿[24]對比分析了海鐵聯運信息平臺建設可用的技術方案,詳細分析了鐵路信息化和港口信息化的特點,基于Web Service的基本原理和應用,建立了海鐵聯運信息平臺的業務、數據交互需求體系以及架構體系。

1.3 海鐵聯運網絡優化

優化問題是交通運輸及港口集疏運系統研究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郭文帥等[28-31]等都對交通運輸中的優化問題進行了綜述,海鐵聯運的研究也自然離不開優化問題。海鐵聯運優化問題的相關研究主要包括了兩大方面:

一是海鐵聯運運輸線路的優化,主要是指以海鐵聯運運輸成本最小為目標,以線路運距、運量等為決策變量,對海鐵聯運的線路進行的優化。Fan等[32]采用線性規劃理論,以集裝箱海鐵聯運的船舶尺寸、掛靠航線、港口與內陸運輸通道和鐵路線路運距、數量、始發終到站等為決策變量,以海鐵聯運總成本(或運輸距離、運輸時間等)最小為目標函數,對美國進口集裝箱海鐵聯運作業模式實施了優化;何靜等[33]對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的合理分擔率進行了定性分析,并重新計算界定了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經濟運距;魏眾等[34]針對多式聯運運輸網絡中的運輸時間問題,構建了多式聯運下的基于時間變量的最短路徑模型;劉濤等[35]通過運用費用計算公式對環渤海地區集裝箱的四種運輸方式(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公海聯運、海鐵聯運)進行了運輸費用的計算,得到了相應的經濟性量化分析結果,為東北和山東地區的集裝箱運輸方式的選擇提供了依據;宓為建等[36]考慮了火車計劃中的配載約束及火車容量限制,在火車滿載前提下以總運輸距離最短為目標,對海鐵聯運火車作業陪在問題進行了優化分析。

二是海鐵聯運運作方面的優化,如海鐵聯運集裝箱堆場操作的優化、海鐵聯運換裝作業的優化、海鐵聯運班列開行方案的優化等。Bostel等[37]認為貨物在堆場只需進行有目的的移動,要減少不必要的移動,否則就是浪費資源、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并為此構建了海鐵聯運堆場的作業優化模型,并給出了模型的優化算法;孫國卿[38]針對海鐵聯運的換裝效率和運輸成本與其他聯運方式進行比較分析,綜合闡述了海鐵聯運的應用范圍和優勢所在,并在一定假設的條件下,提出了提高海鐵聯運換裝環節效率的解決方案;張琦[39]研究了內陸中轉型鐵路樞紐集裝箱運輸系統海鐵聯合運輸組織的特點和優化問題,從確定鐵路物流中心吸引范圍及港口去向、確定集裝箱海鐵聯運列車組織形式及開行方案,以及確定集裝箱海鐵聯運列車銜接時間等三個遞進層次,以系統最優的原則建立了相關數學模型,并設計了求解算法;王斌斌[20]采用Petri網進行建模,以流程優化、縮短流程時間為主線,對海鐵聯運的業務流程進行仿真,從流程本身和保稅港區政策等角度提出了海鐵聯運流程優化的思路和方案。

2 海鐵聯運評價研究

目前對海鐵聯運發展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較少,其中最典型的為汪輝[40]對南京港海鐵聯運發展評價指標的建立。汪輝結合國外港口海鐵聯運發展的經驗,設計了南京港海鐵聯運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含運量適應性、聯運銜接度、服務水平和機制協調性4個二級指標以及平均每周發車次數、鐵路運力保障率、換裝方便性、鐵路運輸市場化程度等17個三級指標,并基于證據理論構建了評價模型,采用專家調查法得到了指標的相關數據,得到了南京港海鐵聯運發展評價結果,最后給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相比其他研究,該研究較全面地評價了海鐵聯運的發展水平,但其指標數據僅依靠專家打分法獲取,主觀性較大。在海鐵聯運的其他評價研究中,基本上是通過比較分析或者建立指標體系的方法對海鐵聯運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運輸組織等進行研究。

2.1 經濟效益評價

在經濟效益研究層面上,主要集中在與其他運輸方式對比的基礎上,通過運輸費用計算分析的視角,從而落實到經濟運距的問題,以確定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經濟效益優勢。Pattic Nierat[41]以運輸成本最小為目標,通過計算比較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的運輸成本,得出其各自的市場適用范圍,并對其影響因素做了進一步說明;Yevdokimov[42]在探討了多式聯運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基礎之上,還分析了其在改善環境、減輕道路擁擠等間接經濟效益;Milan Janic[43]提出了歐盟地區集裝箱多式聯運全成本的計算模型,并運用此模型對多式聯運在貨物運輸中的競爭力進行了研究;劉美倫[44]構建了適合中鐵集裝箱海鐵聯運的效益評價體系模型,并通過該模型解決了物聯網技術帶來的優勢與利益,并構建了基于物聯網的中鐵集裝箱海鐵聯運效益評價體系;呂紅霞[45]首先運用德菲爾法確定了港口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次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提出了港口站運營管理績效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最后結合連云港港口站調研結果,對連云港港口站進行了綜合評價。

2.2 環保效益評價

在環保效益研究層面上,主要通過計算能源消耗與碳排放量,來指出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環保效益優勢。Hamed Mahmudi等[46]對比了公路與鐵路運輸過程中的綜合能源消耗,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海鐵聯運的合理運距;黃菲茜等[47]分別計算了公路與鐵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說明了海鐵聯運的低碳經濟效益;孫人杰[48]結合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碳排放的對比,得出了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碳減排直接經濟效益的計算公式,并指出了其巨大的社會效益;范燕[49]通過對比寧波港海公聯運、海鐵聯運、水水聯運之間的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了海鐵聯運的環保效益。

2.3 運營組織評價

如前所述,海鐵聯運運營組織的研究范圍廣泛,對其的評價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對海鐵聯運的生產管理方面。陳冰洋[50]采用理論分析與算例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海鐵聯運港站生產管理問題進行了評價研究,其從港站生產安全管理、港站生產組織管理、協同生產管理、港站生產人員管理和港站生產服務管理五個方面構建了22個反映海鐵聯運港站生產管理情況的指標對海鐵聯運港站生產管理進行評價,并以連云港為例驗證了模型的合理性。

二是對海鐵聯運運輸網絡的評價。劉勇[51]以海鐵聯運網絡中的運輸線路和作業節點為載體,以海鐵聯運鐵路集裝箱班列運輸方案為研究對象,針對海鐵銜接與換裝作業時的能力協調問題,在時空資源配置視角下,對集裝箱海鐵聯運能力協調的內涵及機理進行了研究,并從疏運組織綜合效益角度建立了模型評價指標體系,對疏運組織優化結果進行評價;王芙蓉等[52]以運輸成本、端點可變成本、運輸時間、船貨在港停留時間、辦理的便捷性、線路通暢程度、貨物損失程度七個因素為評價指標,建立了煤炭運輸路徑優化評價指標體系,分析了內蒙古東勝―江蘇南京的煤炭運輸路徑三種方案的優劣;吳仙丹[53]從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建立了海鐵聯運網絡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將層次分析法、信息熵值法和灰色關聯度法融合得到了各風險指標的權重值,并通過所構建的指標體系、模型及評價方法對山西煤炭海鐵聯運網絡進行了風險評價。

三是對海鐵聯運企業及企業間的作業流程、合作模式等的評價。汪濤[23]研究了基于多Agent的海F聯運結盟企業優選流程,提出了包括29個指標的優選評價指標體系和基于組合方法的優選模型,同時,還總結了結盟企業間的利潤分配模式,建立了投入和風險因素指標體系;邊可等[54]針對現有海鐵聯運作業流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利用物聯網技術優化了海鐵聯運作業流程,并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與有無對比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了應用物聯網技術前后海鐵聯運的作業流程。

3 總 結

海鐵聯運作為一種先進的運輸方式,可以促進物流行業降本增效,同時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是實現貨物運輸無縫銜接的重要手段,對港口企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大,集裝箱海鐵聯運的快速發展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總結和評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海鐵聯運涉及面比較廣、環節比較多,同時相關數據的獲取難度較大,導致目前對海鐵聯運相關的評價研究,尤其進行總體評價的研究較少。隨著海鐵聯運發展越來越成熟,企業對其生產管理、運輸組織以及總體運營效率等的要求將越來越高,這些方面的決策和評價方法也將成為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趙嚴,何世偉,黎浩東. 水鐵聯運發展模式及其運輸組織研究[J]. 鐵道運輸與經濟,2010(6):23-26.

[2] 湯震宇. 集裝箱海鐵聯運樞紐現狀與發展策略[J]. 集裝箱化,2009,20(2):6-11.

[3] 張劍秋. 煤炭水陸聯運中值得研究的幾個問題[J]. 綜合運輸,1995(1):32-33.

[4] 尹一白,周麗娟. 我國集裝箱海鐵聯運面臨的發展問題與解決方案[J]. 航海,2016(4):76-78.

[5] 王楊. 歐盟國家集裝箱海鐵聯運經濟組織模式及其啟示[J]. 綜合運輸,2012(11):82-87.

[6] 吳星星.“一帶一路”政策下我國海鐵聯運的發展對策研究――以寧波港海鐵聯運為例[J]. 航海,2016(1):63-68.

[7] 秦磊. 基于SWOT分析的寧波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策略[J]. 港口經濟,2016(5):25-28.

[8] 劉桂蘋. 淺析上海港集裝箱海鐵聯運現狀及對策分析[J]. 勞動保障世界,2016(26):54-56.

[9] 蘇德勤,屈玉斌. 大連港集裝箱海鐵聯運現狀及發展展望[J]. 中國港口,2005(12):28.

[10] 王軍. 青島港海鐵聯運發展機遇與舉措[J]. 港口經濟,2015(11):48-50.

[11] 陶學宗,吳琴. 南昌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現狀及對策[J]. 鐵道運輸與經濟,2016,38(10):22-25.

[12] Violet Rosa. White Paper Auto-id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icroelectronics[J]. RFID in China, 2003(10):176-203.

[13] 王鳳山,冀春賢. 依托海鐵聯運發展無水港的探析――以寧波港為例[J]. 時代經貿,2011(33):150-151.

[14] 徐琳,陳寧,楊陽. 福建省無水港及海鐵聯運通道規劃研究[J]. 交通企業管理,2010,25(10):40-42.

[15] 徐行方,劉詣安. 上海港集裝箱海鐵聯運通道運能適應性分析[C] // 全國交通運輸領域青年學術會議,2007.

[16] Jansen B, Swinkels P, Teeuwen G, et al. Operational planning of a large-scale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4,56(1):41-53.

[17] 葉國慶. 海鐵聯運港站間集裝箱運輸組織一體化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18] 程家興. 基于動態集裝箱班列開行方案的海鐵聯運銜接可靠性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19] 張述能. 鐵水聯運港站集裝箱運輸組織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20] 王斌斌. 洋山保稅港區海鐵聯運流程優化研究[D]. 上海:同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1] 丁偉. 物流聯合運輸協調管理機制研究――以廣西西江流域水鐵聯運為例[J]. 貴州社會科學,2011(6):97-101.

[22] 方琪根. 鐵路與港口集裝箱聯運組織模式與方法研究[J].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6,16(2):31-36.

[23] 汪濤. 集裝箱海鐵聯運企業結盟對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4] 韓佳睿. 鐵水聯運信息平臺分析與設計[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5] 陳霜霜,賈春梅. 基于國際強港戰略背景的海鐵聯運信息化建設探析[J]. 寧波經濟,2013(10):11-13.

[26] 李大勇. 海鐵聯運口集裝箱碼頭的現狀和信息化方向[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15):112.

[27] 史洪濤. 集裝箱鐵水聯運信息化問題及對策建議[J]. 中國港口,2012(7):41-42.

[28] 郭文帥,榮朝和. 綜合交通運輸研究綜述[J]. 經濟問題探索,2013(10):170-176.

[29] 畢國通. 車輛路徑問題及其優化算法研究綜述[J]. 物流科技,2016,39(6):95-97.

[30] 劉云忠,宣慧玉. 車輛路徑問題的模型及算法研究綜述[J]. 管理工程學報,2005,19(1):124-130.

[31] 高攀. 港口集疏運系統優化研究綜述[J]. 卷宗,2015(8):443.

[32] Fan L, Wilson WW, Tolliver D. Optimal Network Flows for Containerized Im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0,46(5):735-749.

[33] 何靜,孫有望,劉小卉,等. 我港口海鐵聯運經濟運距及合理分擔率研究――上海洋山港海鐵聯運實例研究的啟示[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09(6):67-68.

[34] 魏眾,申金升,黃愛玲,等. 多式聯運的最短時間路徑―運輸費用模型研究[J]. 中國工程科學,2006,8(8):61-64.

[35] 劉濤,王際遜,陳麗芬,等. 環渤海地區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經濟性研究[J]. 鐵道運輸與經濟,2008,30(1):4-6.

[36] 宓為建,秦祝張曉華,等. 海鐵聯運集裝箱裝火車作業配載問題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8(3):113-116.

[37] Bostel N, Dejax P. Models and algorithms for container allocation problems on trains in a rapid transshipment shunting yard[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1998,32(4):370-379.

[38] 孫國卿. 海鐵聯運運量預測與效益研究[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9] 張琦. 內陸中轉型鐵路樞紐集裝箱海鐵聯合運輸組織理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40] 汪輝. 南京港物流水鐵聯運發展評價研究[D].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41] Pattic Nierat. Market Area of Rail-truck Terminal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1997,31(2):109-127.

[42] Yevdokimov, Y. V. Measur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J]. Transportation Law Journal, 2000,27(3):439-452.

[43] Milan Janic. Modelling the full costs of an intermodal and road freight transport network[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2006,121:33-34.

[44] 劉美倫. 基于物聯網的中鐵集裝箱海鐵聯運效益評價體系的研究[D]. 大連:大連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5] 呂紅霞,陳冰洋,柏斌,等. 鐵水聯運港口站運營管理績效評價研究[J]. 物流技術, 2013,32(23):107-109.

[46] Hamed Mahmudi, Peter C. Flynn. Rail & Truck Transport of Biomass[J].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06,3(1):88-103.

[47] 黃菲茜,林玉山. 基于低碳經濟的集裝箱海鐵聯運效益分析[J]. 物流經濟,2011,33(5):45-50.

[48] 孫人杰. 基于低碳經濟的集裝箱海鐵聯運效益研究[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49] 范燕. 基于低碳經濟的寧波港海鐵聯運效益分析[J]. 市場周刊,2015(4):33-34.

[50] 陳冰洋. 鐵水聯運港站生產管理評價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51] 劉勇. 集裝箱鐵水聯運中的鐵路疏運組織優化模型和方法[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52] 王芙蓉,黃凱,王凱. 基于模糊喲畏治齜煤炭運輸路徑優化研究[J]. 鐵道經濟研究,2016(4):43-47.

篇2

關鍵詞:真空聯合堆載 軟土地基 地基處理 分層沉降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軟基處理方法不僅對工程質量和施工工期有著重大影響,而且直接關系到投資和管理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高效、經濟的軟基處理技術已成為建設和管理單位關心的焦點之一。真空預壓法是軟弱地基處理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1,2]。雖然該方法早在50年代初就已提出,經近50年的理論研究和工程探索,已在許多工程建設中得到應用,如港口、碼頭、機場和堆場等工程。但將其結合路基工程施工特點,形成一種的軟土路基加固的真空-堆載聯合預壓新方法,這方面的資料和成果還不多見。由于真空-堆載聯合預壓方法在加固機理、施工工藝等方面有別于超載預壓方法,導致目前理論界對其加固機理研究不深,將真空預壓和堆載預壓的加固效果進行簡單疊加,無法解釋實際工程出現的一些現象[3,4]。為了更深入探索真空-堆載聯合預壓的加固機理、加固效果和施工工藝,開展現場試驗和理論研究工作,對該方法在高速公路及鐵路軟土路基處理的應用和推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概述

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既能加固超軟土地基,又能較高地提高地基承載力,其工藝流程為:鋪砂墊層,打設豎向排水通道,鋪膜,抽氣,堆載,結束。

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施工時,除了要按真空預壓和堆載預壓的要求進行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堆載前要采取可靠措施保護密封膜,防止堆載時刺破密封膜;

2.堆載底層部分應選顆粒較細且不含硬塊狀的堆載物,如砂料等;

3.選擇合適的堆載時間和荷重。

堆載部分的荷重為設計荷載與真空等效荷載之差。如果堆載部分荷重較小,可一次施加;荷重較大時,應根據計算分級施加。

堆載時間應根據理論計算確定,現場可根據實測孔隙水壓力資料計算當時地基強度值來確定堆載時間和荷重。一般可在膜內真空度值達80kPa后7~10天開始堆載;若天然地基很軟,可在膜內真空度值達80kPa后20天開始堆載。

從施工角度分析,要保證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的加固結果,主要做好以下三個環節:設置豎向排水體、鋪設水平排水墊層、真空預壓施工和堆載施工。

3 工程概況及地質條件

為探索真空-堆載聯合預壓加固鐵路路基的機理和施工工藝,完善設計理論和方法,正確客觀地評價加固效果及主要影響因素,給路基加固施工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和建議。本文根據《軟土地基路橋設計參數試驗項目》昆山試驗段,在樁號0+276.51至0+515段開展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基的試驗研究。

軟土地基路橋設計參數試驗項目第二試驗段(K0+276~K0+834.45),位于江蘇省昆山市花橋鎮天福村,與既有京滬鐵路近乎平行,相距約200m。試驗地段地處太湖湖積平原,地形平坦,有人工魚塘、河岔分布,地面標高2.5m左右,拆遷量較小,通視良好,道路交通不便,場區內有民用架空線路(10kV)通過。年平均降雨量1440mm左右,年平均氣溫14.5℃~16.3℃。

地質情況的工程評價:

1.試驗段軟土層較厚,。從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來看,該軟土層含水量高(最高值w = 40.2%),壓縮性高、滲透性差、強度低,屬性質較差的淤泥。由于土體的粘性大、抗剪能力低、穩定性差,完成固結需要的時間長。

2.試驗段在范圍內的底部分布有厚度不均的粉砂層,該層透水性強,雖對地基土的固結有利,但對采用真空預壓加固軟基不利。 粉土層會使加固區外的水氣進入加固區,影響真空度上升和維持,采用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基時,盡管該層較深,豎向排水體最好不要打穿淤泥層,防止影響真空預壓的效果。

4 觀測結果和分析

4.1 現場試驗的剖面圖

圖4-1觀測斷面的剖面圖

4.2 水平位移觀測

土體側向位移速率大小是判別鐵路或高速公路路堤地基穩定與否的控制指標之一,其變化規律可以監測地基各層土體的側向變形發展情況,并可計算因側向位移而引起的沉降量。根據不同時段側向位移隨深度變化的實測數據,可以了解真空預壓法

加固軟基不同階段土體的變化特點,進一步分析加固效果。

在抽真空前期階段由于開挖、鋪設砂墊層等工序,使加固區周圍約束條件減弱,產生一定的背離加固區的向外位移。抽真空后土體收縮位移明顯,側向位移主要發生在地面至地下15m,而影響深度達20m最大的土體水平位移可達20多cm。抽真空土體向加固區內位移,可以提高路基的穩定性,加快施工,縮短工期。

4.3 分層沉降

通過分層沉降的觀測,可以了解地基不同層位的分層沉降量;根據分層沉降變化規律,進一步分析深層土的加固效果和加固影響深度。

從分層沉降隨深度變化曲線上看,由于表層土沉積時間較短,先期固結壓力較小,壓縮性高,受真空預壓影響大,土體沉降量大。0~0.5m段沉降約27.3mm,0.5~16mm段沉降約689mm,16~20m約沉降21mm,20m以下沉降約80~90mm,說明真空預壓的效果是明顯的,而塑料排水板最深的深度為18米,說明采用真空-堆載聯合預壓可以消除部分下臥層沉降,從而減少部分工后沉降。

4.4 水位觀測

孔隙水壓力觀測是檢驗抽真空效果重要的手段[5];通過不同觀測點的水位隨時間變化曲線的實測資料,進一步研究真空預壓加固軟基的機理,分析深層土的加固效果和加固影響深度。

越靠近加固區的地下水位測點,水位下降的越多,隨著距離的增大(遠離加固區),水位緩慢上升,9米處地下水位下降了80多cm,說明采用真空預壓的方法加固軟基,影響范圍超過9米,若周圍有建筑物,必須考慮由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對建筑物沉降的影響。當然水位變化還與加固區的土體成份與滲透性也有很大關系。

5 結論

通過對真空預壓加固鐵路軟基試驗段的現場觀測資料分析研究,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1.采用真空預壓法加固鐵路軟土地基,加固效果明顯。類似本工程地質、路堤條件,采用該方法加固軟基,可以參考本試驗段的設計參數。

2.側向位移量和位移速率與荷載大小有明顯的相關性,隨著荷載增加,位移量和位移速率增大,加載停止,位移量和位移速率顯著減小。與堆載預壓不同的是隨著加荷的停止,水平位移不是向外位移,因為抽真空不僅使土體固結,而且使土體產生向內收縮變形,因此可以加快填土速率,縮短工期,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試驗段軟土具有含水量高、壓縮性大、抗剪強度低的典型特征,在這樣的軟基修筑鐵路,填筑路堤的速度是制約施工工期的關鍵因素,因此真空預壓具有很大優勢。

3.真空預壓法在加固軟基過程中,較好地解決了路堤填筑過程中的穩定性問題,由于加固區始終處于負壓狀態,土體產生向內的收縮變形,不會象堆載預壓產生側向擠出影響路堤穩定。因此,對路基穩定非常有利。另外,由于固結較快,地基強度隨之增長,從而增加了地基的抗失穩能力。

4.對于滲透系數較大土層,以及接近地基表面受真空影線較大的區域孔壓消散較快,2m、4m處孔壓均為負值,幅度也較大,而滲透系數很小的淤泥層以及土體深處的孔壓則呈消散緩慢。

5.加固深度較大,減少了工后沉降;試驗段的分層沉降實測資料說明,能消除下臥軟土層的部分次固結沉降。另外,當填土達到設計標高后,真空荷載又相當于3~4m的超載(真空度維持在80Kpa),此超載量對消除工后沉降也大有益處。

 

參考文獻

 

[1]. 董志良, 胡利文,張功新. 真空及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加固軟基的機理與理論研究. 水運工程, 2009(1): 30-38.

[2]. 楊順安,吳建中. 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作用機理及其應用. 地質科技情報, 2000(3): 77-80.

[3]. 吳躍東, 殷宗澤,郭紀中. 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加固水工建筑物軟基效果檢驗. 巖土力學, 2007(4): 738-742.

篇3

一、莫做“聯盲”——學貼對聯

春節貼對聯是中華民族的習俗,怎樣貼,哪個貼在左,哪個貼在右,有很多人是不懂的。筆者問過學生這個問題,有的說“亂貼”,有的說“不知道”,貼錯對聯雖然不是什么原則問題,但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貼錯對聯,實在是愧對祖先。

要正確貼對聯,首先要辨別上下聯。結尾字是仄聲的(也就是普通話的第三聲和第四聲的)就是上聯,結尾字是平聲的(也就是普通話的第一聲和第二聲的)是下聯。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海”是仄聲,“江”是平聲,那么,“生意興隆通四?!笔巧下?,“財源茂盛達三江”是下聯。

其次,看橫批的書寫順序。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如“財發喜恭”那么上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貼右,下聯“財源茂盛達三江”貼左;如果橫批是從左向右書寫的,那么上聯貼左,下聯貼右。

有學生拿出一副對聯來問筆者“福星高照平安宅,好景常臨康樂家”,這兩句尾字都是平音的啊,怎么貼呢?如果上下聯的尾字都是平聲,那就選擇用方言發聲比較短促的為仄聲,“宅”就是發聲較短促的,因此,“福星高照平安宅”是上聯,“好景常臨康樂家”是下聯。還有“梅開五福(上聯),竹報三多(下聯)”,也是如此。“宅”字“褔”字在普通話里是平聲,但在古代這兩字是仄聲的,而方言保留了部分古音,因此可以用以上方法來判斷。經過學習,學生覺得學到實用的東西了,平時在哪里看到對聯都要按老師教的方法認真檢查人家貼得對不對,有的還把自家貼錯的對聯揭下來重新貼。

二、講讀課文——融入對聯

在課堂上教對聯,只能講幾節課,更多時間是要講課文的。因此,在講課文時融入對聯,就可以把對聯學習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很好的潛移默化作用。

1.用對聯導入課文

如講《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用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導入課文:大家知道蘇軾是哪里人嗎?這副對聯里的三詞客和四大家又是誰呢?學生七嘴八舌議論起來,筆者適時介紹蘇軾是四川眉山人,這副對聯就是掛在眉山三蘇祠的,三蘇即父蘇洵、弟蘇轍、兄蘇軾,合稱三蘇,四大家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上下聯都是稱贊蘇門父子的,而蘇門父子中又以蘇軾的成就最高,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他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吧。筆者教的是旅游專業,學生對眉山三蘇祠的這副對聯很感興趣。

講《藥》時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導入《藥》的作者魯迅。用“一夜風流項鏈即鎖鏈,十年勞苦變老婦”導入《項鏈》等等。

2.用對聯概括課文

對聯是非常精煉的語言,言簡意賅,運用對聯概括課文,是一種理清思路、掌握內容的有效途徑,也是一種化繁為簡,變難為易,培養簡潔表達的好方法。如用“楚子刻舟求劍,舟行丟劍;鄭人度足買履,度忘丟履”來概括《寓言二則:鄭人買履,刻舟求劍》。用“天下誓,誓誓不及孝婦三樁靈誓;世上冤,冤冤難比竇娥千古奇冤”來概括《竇娥冤》。

三、帶團導游——嵌入對聯

導游班的同學,節假日會到旅行社兼職,學了對聯知識后,會有意識地從景區的千古名聯和相關的對聯故事中找出許多話題,成為講解的素材,讓導游詞增色不少。如惠州西湖的六如亭,是坡侍妾王朝云的墓,以往同學帶團,從亭子穿過就離開了。學了對聯之后,他們會把這個亭的對聯“從南海來時經卷藥爐百尺江樓飛柳絮,自東坡去后夜燈仙塔一亭明月冷梅花”讀給游客聽,并解析之。這樣,景點就也有了內涵,講解起來內容也豐富多了,學生們逐漸喜歡上了對聯,把導游時拍攝下來的對聯與老師共賞。

四、激發興趣——趣講對聯

在傳授對聯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舉例的時候要舉一些有趣的例子。如坡偷改小妹聯: 坡的妹妹才貌雙全,能詩善對。為了替小妹找到如意郎君,蘇家準備以文招婿。富家公子方若虛對小妹早就傾羨,于是呈上幾篇詩文,小妹看了覺得平淡無奇,用聯批復曰: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坡生怕這樣的聯語得罪了方家豪門,便悄悄地在小妹的上下聯尾各添一字,方公子讀后喜出望外,筆者問同學們添了什么字?大家議論紛紛,各抒已見,爭先恐后上臺把添的字寫出來,寫了幾十個,然后再篩選,最后一致認為是這樣添加:“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真是準確無誤。同學們學到了知識,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同學們也把網上流傳的對聯拿來與筆者分享:“抄語文,抄數學,抄英語,抄抄就過;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學,考考都愁”,還有“風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電話;為你生,為你死,為你守候一輩子”,搞笑的“愛國愛家愛師妹,防火防盜防師兄”。在互動中,同學們體會到對聯的妙趣,在笑聲中又了解到有關對聯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五、降低門檻——學對對聯

據有關統計,各級楹聯學會的會員約有10萬大軍,加上愛好者的人數,有100萬。對于我們這個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這個數字實在無法讓人興奮。要讓對聯這一最能體現漢語言文字魅力的形式深入人心,傳承下去,就不能過分講究對聯的平仄、工整。尤其是對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中職生來講,難度大,他們就會產生畏難情緒,不利于對聯的普及。就好象把一個蘋果掛得太高,他們跳起來摘不到,跳多幾次就再也不跳了。因此,筆者在對聯教學中,遵循“內容由易到難,字數由少到多,平仄由寬到嚴”的原則。比如,有學生家在黃山洞,就以“黃山洞”為上聯出題,學生也以地名作下聯,有的對“碧水灣”,有的對“碧桂園”“黑龍江”等,學生是脫口而出的,覺得難度不大,興致倍增。然后又加兩字以“日照黃山洞”為上聯出題,學生對“日落黑龍江”“春到碧桂園”“雨打紅河谷”等。雖然第二字的平仄和上聯沒有對立,雖然出現了重字,但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同,句式相同,就應給予鼓勵。經過老師的提示,學生也能對出“月出金耀園”“春回碧桂園”“雷鳴藍波灣”“風吹銀河灣”等佳對。相信經過科學的訓練,學生是能夠學好對

聯的。

六、提供陣地——開展對聯課外活動

為了鞏固對聯知識,要適當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利益于課外”,提高學習效率。課外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征集最喜愛的春聯或收集名勝古跡對聯,并進行展示。第二,組織講對聯故事競賽活動。第三,成語妙對。有些成語是兩兩相對,妙語天成,宛如一副副精妙的對聯,讓學生為這些成語配對,如“瓜熟蒂落”對“水到渠成”等。第四,古詩文對句比賽。古詩詞里有很多對仗工整的詩句,讓學生找出來。第五,指導學生寫反映學校生活的對聯,如寢室對聯、課室對聯、社團對聯等。

篇4

對對子也叫對聯是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是語言藝術,書法藝術和裝飾藝術的完美結合。過春節時貼對子,也叫貼對聯是中國的風俗。

對對子就是對對聯,一個人出上聯或下聯,由另一個人對下聯或上聯,這種文字智力游戲對于習作古體詩很有幫助。對對子特點概括起來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對對子:

篇5

對聯上下聯怎么貼

1.用平仄方法來區分

看對聯的最后一個字,上聯最后一個字是三聲和四聲(仄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是一聲和二聲(平聲),如下聯:興xīng一聲是上聯,旺wàng四聲是下聯。

2.用張貼方法來區分

對聯的張貼撰寫要求是上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因為古代人寫字是從右往左寫的。這個方法現在在觀看對聯時候很難區分了,因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隨意貼出來的,所以容易辨別錯誤。

3.用含義方法來區分

每副對聯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在寫對聯的時候普遍把含義深刻的作為下聯,上聯的價值更多是在引導作用上。上下聯基本屬于因果關系,因是上聯,果是下聯。

4.用時間關系來區分

舊時在前面是上聯,新時在后面是下聯,這個普遍在過年時候的春聯上有所體現,常用的有生肖和辭舊歲/迎新春之類的。

5.用范圍大小來區分

一般情況下范圍小的是上聯,范圍大的是下聯,如常見的“家和國”之類詞語。

春聯的貼法

篇6

今天是新年,我們家跟往常一樣回到老家,開始準備新的一年需要做的事情,特別是在春節這天需要準備的工具,我們一般在過年的時候就會在早上的時候穿新衣服,然后貼新的對聯意味著第2年能夠有新的開始,上一年的壞運氣和一些不好的事情就那樣過去了,新的一年有新氣象,今年也不例外,但是我們家的對聯一般都是自己寫的,因為我的爺爺寫字特別好看,所以我們就買了對聯的紙和一些筆墨紙硯拿回家讓爺爺寫,之后再讓大爹為我們貼在門口。

我們回到老家就把這些遞給了爺爺,爺爺問我們需要寫些什么,讓我們每個人想出幾句來,于是我們想了很久,爺爺看我們憋都憋不出來,于是他就自己寫了幾句,他拿出毛筆,那種毛筆不是我們平時用的,而是比較粗大的能寫出更加粗的字體,然后他就抬起手把一些墨水倒到硯臺里面,然后蘸一點墨抬手寫了起來。我看他寫毛筆字的時候非常的流暢,我覺得如果我也有爺爺這么好的書法功底就好了,于是我開始欣賞他寫字,他寫字的時候不僅不慢,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非常的幸運,流水有氣魄,寫的是草書。當他把這些寫好展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們都為這些漂亮的字而感到驚嘆,因為爺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他的書法還是沒有退步。

于是我就開始迫不及待的挑選對聯,突然爺爺告訴我說這些都是為我們精心準備的,因為每個人的房間門口都需要貼對聯,所以對于每個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祝福,比如像爺爺奶奶就要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樣的。對于爸爸和媽媽來說就是家庭美滿,生活如意對于我來說就是學業有成,茁壯成長,他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祝福,所以對聯是不可以挑的,這些都是為我們寫好的。

然后我的大爹便開始攪一些米糊,然后用一些刷子把米糊刷到對聯上面貼,在每個門的門口貼上了新對聯之后,我感覺家里又紅火了一翻。

篇7

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這些賦予了我們偉大的精神和物質文化遺產。當人類產生了語言,創造了文字,我們的文化才更好地被傳承,被記載。本文通過對春聯、行業聯、婚聯等對聯的文化現象的分析和探究,旨在揭示中國漢字文化的豐厚內涵。 

關鍵詞:漢字;漢字文化;對聯;對聯 

一、從春聯看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 

春節,在我國人民心目中是農歷一年中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來臨,千家萬戶寫春聯、貼春聯,是上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象征吉祥、表達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風俗。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按照當代藝術大師周汝昌先生的話說“春聯是舉世罕有倫比的最偉大、最瑰奇的文藝活動。” 

明初,由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某年除夕,他傳下圣旨,要求官員、百姓各家各戶都要貼上一副春聯。此外,朱元璋還親筆給學工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实鄣闹匾?,使得寫春聯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貼春聯、換門神,是我國民間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習俗。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過去一到過年,街上就看到現場揮毫潑墨賣春聯的臨時攤位了。清人沈太侔在《春明采風志》里描述北京過年前賣春聯的情形說:“塾師學長,多賣對聯者。預先貼報‘書春墨莊’、‘借紙學書’、‘點染年華’等語,于鋪肆前,高桌紅氈,炭盆墨盞,縱筆大書門聯橫披。”由此可見舊時貼春聯的盛況。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多用大紅紙書寫,當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千門萬戶,到處是鮮紅的春貼,確實能顯示一派盎然春色。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春聯是歡度春節用的對聯,其主要內容是寫吉利喜慶的話,情調、風格是喜氣洋洋,春意盎然,表現辭舊迎新的愉快心情和繼往開來的奮發精神,反映人們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對未來的新生活的憧憬。春聯的作法:第一,春聯的內容要寫吉利喜慶的話。因此,像死、亡、兇、傷、悲等字不能用,甚至這些字的同音字都要避免,不可掉以輕心。第二,寫吉利話要注意分寸,做到恰如其分,不要流于浮夸。如大家都熟悉的春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用在一家小餐館或小賣部,就不免給人以虛夸不實之感,如果用在百貨公司就合適了。第三,不要用一些現成的套話、大話、空話。第四,春聯的內容要新鮮,體現出時代精神。像“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這種用了好幾個世紀的春聯,自然談不上體現時代精神了。 

春聯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漢字在應用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簡潔的字,簡潔的形式,卻傳神的體現出了人們在新年伊始對來年寄托的深厚祝福。貼春聯、寫春聯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做法,也是我們保持了千年的風俗習慣,與此可見春聯在我國傳統節日春節中的重要地位。 

二、從行業聯了解我國的社會行業文化 

現如今,社會中涌現出來了各式各樣的行業,其形式之廣,種類之繁多,無不讓人目不暇接。這些形形的行業服務于我們現在高端的社會生活,為我們的衣食住行提供最強有力的幫助。許多行業我們非常熟知,還有些我們也許陌生,但是通過他們特有的環境和裝飾,會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行業對聯的張掛也許就會帶來這種效果。 

行業聯指的是各行各業的專用聯,可細分為兩類,一是某一類行業通用,如商業通用聯;另一類是某一行業專用或獨家專用。行業聯寫作要求概括地說,就是兩點:第一,內容要切合某一專門行業。在這個前提下,內容可以有各自的側重點——有的側重宣傳經營宗旨,說明本行業的重要性;有的夸自家的貨色好、手藝精,服務周到;有的抒發職業自豪感;有的是對某行業的贊美;有的突出該行業的重要作用;有的表現職業道德等等。如:谷乃國之寶、民以食為天(宣傳糧食的重要和糧食工作的重要意義);胸中存灼見、眼底辨秋毫(這是眼鏡店聯,是說眼鏡的良好功能);飯熱菜香迎客早、桌潔杯凈映春紅(這是飯店聯,側重表明該店服務態度好);雖然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這是理發店聯,很明顯抒發了職業自豪感)。第二,寫作行業聯,還要注意思想性。如酒店聯“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門一拱歪之乎”與廣州陶陶居酒家聯“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無遺”兩聯雖同為酒店聯,但前者寫的歪歪倒倒的醉漢形象,毫無美感可言,后者告訴人們,飲酒不可過量,那些過量飲酒的人往往浪費光陰,甚至貽誤公事。 

曾經見過這樣的對聯,如:“弦中參妙理韻出高山流水;笛里寄深情曲追白雪陽春。”以及“和聲鳴盛世曲奏陽春白雪;鼓樂慶升平音知流水高山”這兩幅對聯給人們一種詩情畫意的感受,似乎把大家帶入大自然的懷抱,讓你在其中幻想著聆聽大自然歌唱的美妙,其實,這是樂器店門口的行業聯,可真是用意深刻呀。還有一副是:“遠求海內珍藏本錦繡成文原非我有,快讀人間未見書琳瑯滿架惟待人求”。不難看出 ,它是張貼在書店門口的對聯,那種磅礴的氣勢似乎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也預示這里就是黃金屋。因為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 

(三)從婚聯看中國的婚俗文化 

在我國,婚姻被喻為是人生中頭等的大喜事??梢?,婚俗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一個字:“喜”。不論現在的新人以多么罕見、翻新的形式結婚,但有一個流傳了千年的,亙古不變的傳統風俗就是貼婚聯,剪喜字。這些為的就是給新人帶來吉祥的祝福。 

婚聯是娶親嫁女的專用聯。婚聯多貼在大門上,也有貼在洞房門或妝臺上的?;槁撛谒囆g上的特點,最突出的是多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魚、水、花、鳥、月、珠等美好的事物,來比喻男親女愛,婚姻美滿。從內容上講,就是要用歡欣的語氣,祝賀新婚夫婦百年好合,互相關愛,共建幸福美滿的家庭,共創光輝燦爛的未來。如:紅梅并蒂相映美、矯燕雙飛共比高。寫作婚聯應當注意:第一,內容上,要避免舊時的婚姻由天定的迷信思想,像“良緣由夙締,佳偶自天成”之類;也不要宣傳多子多福的不正確的幸福觀。第二,用詞當然可以亦莊亦諧,但應該文雅,不可庸俗,不可惡謔。第三,寫作婚聯,最好能結合時令或新婚夫婦的職業來寫,這樣更能切時、切人,使辦婚事的人家看后感到十分親切。 

有些婚聯就十分新穎,和氣。如:四川一座鄉村中學,一對數學教師結合夫婦,在元旦結婚之日,工會贈一副賀聯云:“世事再紛繁,加減乘除算盡;宇宙雖廣大,點線面體包完。”又如: 某市一對數學教師,幾經波折,終于結為秦晉之好,同事撰一聯相賀,聯云:“愛情如幾何曲線;幸福似小數循環。”,“幾何曲線”形象地表述了這對數學教師愛情歷經坎坷曲折;“小數循環”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值,借此祝賀新人的美滿幸福,天長地久,實在是神來之筆。 

(四)從挽聯看中國的喪禮文化 

“白馬素車揮別淚 看山興悲愁碧漢”;“綠水青山悲舊跡;落花啼鳥泣化身”。從這兩副挽聯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生者在懷念往生者時的痛楚,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 

挽聯是哀悼死者、治喪祭祀專用的對聯,作挽聯要在“挽”字上做文章。其內容大多是評價逝者的功業,或頌揚其學藝的造詣,或表彰死者的情操,或敘明他對社會的影響。 

篇8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席慕蓉一首《鄉愁》道盡無數游子永不消逝的思鄉情感。

每每想起家鄉,特別是家鄉的年,就不由自主充滿懷念和溫馨。家鄉的年和年里的家鄉,究竟有什么讓游子們念念不忘呢?每到過年,返鄉的人潮如滔滔江水,帶著奔向母親懷抱的喜悅和激動,帶著靠近家鄉的微微顫抖和淚意。我是一個外出工作的游子,常常能嘗嘗這種帶著淚意的思念滋味。

年三十晚,我終于趕上最后一趟班車,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地方—雷州。熟悉又陌生的景致,走過無數次的街道,就讀過的學校,村口的那顆榕樹頭。記得進村口那里有一條羊腸小道,每戶人家都有一條臭水溝伸出路面,一條路被割裂成無數個條形,每到下雨,泥土混著雨水,泥濘難行。每次打車進去,開車的師傅都嘮叨,怎么這樣爛的路啊,得多收錢。每次聽到開車的師傅這樣說,總有一股難堪在心頭??墒菍Υ謇锏倪@種情況,又無能為力。漸漸靠近了故里,心情不僅又忐忑起來。天色有點暗了,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熱鬧的氣息順著門縫透出人間煙火的溫暖。開車師傅似乎也被感染了,想著快點干完最后一票,好早點回家跟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拐進村口,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條光滑的水泥路,沒有了臭水溝的難堪,我還以為走錯了路,不禁左右偷看。可是開車師傅很順利就把我送到了家門口,一個轉身,已經留下了一個遠遠的身影,我還沒有回過神來。父親母親已經在門口笑盈盈的迎接我,我還不敢相信。老媽說,村里今年的坡地租出去,收了不少租金,大家一起投票,頭件事就是弄好村道?,F在啊,村里很多事都經過村民代表投票決定,不是村干部說了算,可民主了。我不禁想笑,連目不識丁的老媽嘴邊也掛著"民主"兩字了。你可別小看我們這些婦女啊,村里的男人長大的孩子都出去賺錢了,村里的主要力量都是我們這些婦女呢。雖然不識字,可是我們是知道民主,懂法律的,村里經常來人給我們上課,給我們說法律知識,給我們說怎么種蔬菜防農害,給我們說選舉,現在啊,我可不比你們這些大學生差呢。老媽洋洋得意的樣子,讓我不僅感嘆,這世界變化的真快,尤其是農村婦女的世界。

飯桌上已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年夜飯,吃飯前,母親把一小蝶魚咸鹵放我面前。聞著魚咸鹵咸香的味道,我不禁淚盈眉睫,這可是我想念已久的味道啊。魚咸鹵是雷州人特有的一種醬料,是在家里才能吃到的味道。老媽總是在過年前,買回一缸魚咸鹵汁,再放上一些磨成粉的酒糟,和著一部分鹵汁煮開,再放回瓦缸里,然后密封,大約一個多月,一缸黃澄澄、飄著香咸味的魚咸鹵就制成了。這就是我們鄉下用來頂替醬油的調味料。煮鮮魚湯,放一點魚咸鹵,魚湯清新鮮甜;吃白切雞,我們也愛用魚咸鹵當蘸料。年夜飯的飯桌上,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就是魚咸鹵,這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永遠在我們的記憶中。年夜飯要豐盛,熱鬧,老媽一大早就忙到現在,才張羅好一桌子菜,最開心的不過看著兒女都在身邊。

老媽給灶頭的財神爺供上一碗豬肉和拌了香油豆豉的水芹菜,寓意著新年發財。再給圍在一起打牌,聊天的我們端上幾個葉搭餅,軟軟糯糯的葉搭餅,把我拖回小時候的年。小孩子是最愛過年的,才進入十二月,我們一天起碼要問很多次,什么時候才過年啊。大人總說,年就藏在門縫里,找找看吧,我們就傻傻的去扒門縫。過年意味著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有好玩的,還有大人給的利是,每次過年,都是一次豐收。這個時候,老媽準是在給我們添新衣,以前不像現在都是買的。很多時候,為了省錢老媽上市場扯上一匹布,每個人都給弄一身新衣。年二十四、五,是大搞衛生的時候,所有家里的東西都得拿出來洗涮一新,房梁的蜘蛛網也得一網打盡。

接下來是摘木菠蘿葉子,洗干凈晾干備用。老媽去市場買回椰子、花生、白糖、砂糖、冬瓜糖等做餡。老爸會用鋸子把椰子鋸成兩半,然后用刨子一點一點把椰子刨成絲。每次老爸弄椰子的時候,我們喝椰子汁都能把肚子喝得滾圓,才心滿意足地走開玩去。椰絲要用容器一層一層裝起來,每鋪一層撒一層白糖,最后密封起來,等到做木葉夾的時候再拿出來,密封的椰絲會變柔軟,飄著清清的椰子香,白糖化成蜜汁,浸泡著椰絲,甜里透香,香里有甜,椰絲木葉夾算是我家做的最好的餅食。還有花生餡的木葉夾,也是我們尋常人家愛做的,把花生米炒熟,砸碎然后放芝麻和砂糖進去攪拌,這就是花生餡的做法。做好的木葉夾用兩片菠蘿蜜葉子包住,然后放在柴火燒的大鍋里蒸,老媽會在灶頭那里插上一枝香,等香燒完了,木葉夾就能起鍋了。趁熱吃上一個,邊撕葉子,一邊嘴巴就等不及去咬,燙嘴的木葉夾還帶著椰絲、花生的香氣,正是最新鮮的時候。第一個出爐的葉搭餅,是全家人一人一口分吃的。這個春節傳統,一直到現在都不曾改變,如今的木葉夾的餡料也更為豐富了。只是外出工作的我們,不能參與到其中,家里只剩下老人,也沒有了力氣去弄,更多的人家是從外面買回來當年貨。母親在弄這些的時候,也許想著以前一家人和樂的情形忙碌。全家圍在一起包葉搭餅的情形,我一直記到現在。

篇9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小孩子人人都盼著過年。父親常會打趣地在臨近過年時對我們說道。只是后來改了:大人盼賺錢,小孩盼過年。臨近過年,也許是辛苦一年,沒有張羅到什么錢,過年也自然緊巴巴的,才會那么嘆嘆氣地說出來。那會子也沒懂是什么意思。過年有新衣穿,過年有好吃的,過年還可以拿壓歲錢,只知道這些。

年二十三,村里的人開始家家戶戶在灶頭點上香燭,擺上供品,還上好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祈送灶神爺回天上跟家人過年。年二十四以后就開始張羅過年的年貨和食品。聽父親說,往年家里的年貨都自家出產,糖果、麻圓、糍粑、黃酒等等。因為村里沒有打粉機,就只能人工舂米。那時村里人都會集中在一處,有說有笑地,賞介著往年誰家做的糖果最好吃,今年又有什么特色。年二十五起,到二十七、八,各家各戶開始福豬肉,因為殺豬太血淋淋了,為了吉祥就叫福,還有福雞鴨、福魚!除臟跡,年二十七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準備新年。年二十九,就是最后的“備戰”,齊備各種年后所需的生活用品、食物,因為元宵前就不再勞作,是專門探親訪友待客的。

吃團年飯,從中午開始。菜肴豐盛:清蒸的魚,蒸好后,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碎,紅紅火火的。年三十晚上的魚不準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象征年年有余。團年肘子、團子肉和香芋扣肉必不可少,這算得上“霸王肉”了,個大肥膩,只要吃上幾塊就可以不吃米飯了;抓錢手的“鳳爪”,是好些人家里必備的,出門在外的人,長輩們都會給夾上一只抓錢手,順便說,出門在外賺大錢??!故意把“啊”字提高兩倍聲。釀豆腐,也是可以放很多天的菜肴。一般,每家每戶都會在年前大量地釀做,等到年夜飯就擺上來,可以吃上好一段時間。

吃團年飯時,得請上各方神靈和家里祖先一齊吃團年飯。往年是見爺爺非常虔誠地在家門口擺上各式的供品,點上香燭,燒了紙錢,嘴中念念有詞;如今父親也虔誠地這樣做。請神、請祖先之后就上對聯、上門神。小孩也一齊過來湊熱鬧,鬧喊著“貼對聯了、貼對聯了”,家里老人就會更正說,不是貼對聯,是上對聯。后來才知道,為了討好彩頭,都不說貼,因為老家有個詞叫“貼本”,意思是虧本、折本,而取“上”字則是人往上走的意思。

年三十晚上,守歲。守歲時,一家人“圍爐夜話”,喝茶聊天。深夜了,家里點上“長壽燈”,通宵達旦,徹夜通明;而如今也就只是將家里的電燈一直亮著,直到天亮。過了午夜12點,也就到了新年,就可以陸陸續續地聽到此起彼伏地炮仗聲――新年開財門,燒了炮仗之后,家里的門就不再關了,也一直到天亮。年初一的清早,小孩子都起床,那就熱鬧了。在農村里,小孩子們早早起床就要“壓歲錢”,嘴里都說著祝福的話,若是哪個小孩不說吉利話,大人們也一直要兜出他的吉利話,才給“壓歲錢”。之后,小孩子們就各家各戶地竄,去撿沒有點著的炮仗,滿村地跑。若是遇上有下雪的年份,那就更好玩了,做成一個個的雪球,把撿來的炮仗插在中間,比賽著炸雪球,一個個地炸開花,即使弄得新衣全臟了,鞋襪都濕了,有回到家挨罵的危險,也樂此不疲。下雪年份也的確不多,好不容易抓住機會,大人們也會跟著鬧一鬧,開懷地玩玩。

篇10

2、對聯源于中國文字語音的對稱性,出現應該在周朝以前,造紙術和書法的發展,使對聯成為獨立文體。

3、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最早的春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

4、具史料記載,后蜀廣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年)的春節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習聯語,故趁新年來到之際,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