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市場分析報告范文
時間:2023-05-16 14:59: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畜牧市場分析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職業化”教學內容;中職;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02
教育部《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原則意見》中指出:“職業教育要培養同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應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專業設置、課堂開發須以社會和經濟需求為導向,從勞動力市場分析和職業崗位分析入手,科學合理地進行。”這些應該是我們進行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總的指導思想。隨著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的開展,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在如何凸顯“職業化”教學導向上沒有依據各專業特點落實到實處。應中職學校職業化教育的“以教育為方法,以職業為目的”的總要求,以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為例,整合教學目標,增添“職業化”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職業和就業能力。
1 中職學校“職業化教育”的迫切需要
中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職業化教育”勢在必行。在教育部關于印發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等七門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教職成〔2009〕3號]有具體的闡述,表現在:
1.1對中職語文職業化內涵定位:“在重視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以及人文精神滲透基礎上,打破語文教學與專業教育相分離的現象,努力尋找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習的契合點,使語文與各專業的知識技能相互溝通銜接,語文能力培養和專業能力培養緊密結合。”
1.2對語文教師提出新的要求:“要加強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職業生活以及專業課程的聯系,創設與職業工作相近的情境,幫助他們認識語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發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與熱情,使他們在參與中掌握學習方法,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到導向的”的中職學校“職業化教育”迫切需求中職語文教師在專業背景下開拓教學思路,整合教學資源,實現“文化為專業服務、文化為學生就業服務”的目的。
2 廣西區域內畜牧獸醫企業崗位群及相關語文知識結構的要求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立足于行業企業對人才職業能力的需求,將教學指向“服務于學生崗位應用能力的培養”,調整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源,注重“職業化”教學內容的滲入。而畜牧獸醫專業為我校傳統專業,與廣西春茂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參皇集團等校企合作企業緊密聯系。通過走訪調研,了解新形勢下行業企業對畜牧獸醫一線技術人才知識、能力的最新信息和需求趨勢。同時,對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開展就業跟蹤調查,收集學生主要的就業崗位,并對其所需的知識結構和職業能力進行分析,總結得出畜牧獸醫專業學生主要就業崗位及與語文相關的知識結構。
2.1服務面向:養殖業、獸醫治療、獸藥生產與營銷、畜產品加工、飼料生產與營銷等。
2.2就業部門:飼料廠、獸藥廠、養殖場、畜產品加工廠等。
2.3就業崗位:畜牧技術員、飼料生產技術員、繁殖技術員、獸醫技術員、檢疫技術員、畜牧物資生產營銷員等。
2.4與語文相關的知識結構:閱讀理解能力(學會利用工具書、課外書籍輔助理解分析等);口語表達能力(聽話與說話、應聘與推銷等);應用寫作能力(調查報告、疫病檢疫報告、疫病分析報告等);社會調查分析能力(社會調查、產品研發和推廣調研等)。
3 滲入“職業化”教學內容的途徑
中職語文教學充分利用“語文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的功能”,緊緊圍繞“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教學目標,突出語文教學的職業特色,結合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特點,整合教學目標,增添“職業化”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職場交際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理想、職業精神的教育培養。
3.1注重職場交際技能的訓練
職場交際技能是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聽說讀寫能力,即能聽懂職場用語,能在從業過程中熟練交流,能寫作一般的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文書。因此,加強口語表達訓練(獸醫營銷服務、畜牧產品售后服務、應聘面試技巧等)和畜牧獸醫專業日常事務文書寫作(調查報告、疫病檢疫報告、疫病分析報告等)訓練,正是應學生“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發揮語文為專業、語文為學生就業服務的目的。一是利用課堂開始階段,展示課前準備的職場交際片段,引導學生表演獸醫營銷服務、售后服務、職場應聘等職場情境模擬,激活學生的語文知識與服務技能,端正學生的服務態度。二是利用課堂延伸拓展,強化學生文本情感,通過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方式進行操練,鞏固交際技能。三是利用課后作業,提供模擬交際情景,讓學生將文書寫作延伸到疫病檢疫報告、疫病分析報告等專業文書寫作,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完成。教師和學生做最終評審,評價文書寫作。
3.2注重職業理想的滲透
職業理想不等于理想職業。職業理想是人們在職業上依據社會要求和個人條件,借想象而確立的奮斗目標。當個人的能力、職業理想與職業崗位最佳結合時,這個職業才是理想的職業。也就是說,職業理想是理想職業的前提。因此,激發職業意識很重要。第一單元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助我點燃信念的燈――“了解專業、熱愛專業、樹立學習自信心”主題活動,通過分組活動,訪談學長學姐、調研專業前景,很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專業,了解職業,讓學生從開學的懵懂選擇轉變為熱愛專業,熱愛未來的職業,提高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3.3注重職業道德的滲透
中職畜牧獸醫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不僅僅是培養熟練掌握本專業核心技能和知識的技術應用性人才,而且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賣白菜》一課,60年代一戶極其貧困潦倒的家庭,主人公母親“再窮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窮也不能丟掉誠實”的美好品質深深打動學生。然而僅僅停留文本情感對學生的震撼是遠遠不夠的,結合畜牧獸醫專業的職業面向,拓展延伸――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年代,母親告誡“我”做人要誠信,不能貪別人的一分一毛。在當今這個“瘦肉精豬肉、三聚氰胺毒奶粉、速成雞”橫行的社會,作為未來畜牧行業一員的我們該怎樣堅持我們的誠信?引導學生在新聞報道的反面案例中,樹立強烈的職業良心和職業道德,學會守秩序、講誠信。
3.4注重職業精神的滲透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開放性和實用性。在校園招聘會上不乏有著高技能的畢業生,然而他們在上崗不久卻被用人單位舍棄:中職學生的職業精神太差了,上班才幾天不適應,連聲招呼都沒打就卷鋪蓋走人了。可見,職業精神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職業發展。職業態度、職業信譽與職業技能一樣,對于工作必不可少。《工作,從賣燈泡做起》一課,三個月如一日地賣燈泡的小伙子,卻在賣燈泡這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中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案,為職業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收獲了寶貴的職場經驗。這是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事情做細做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典型例子。引出教學實例:繁殖技術員的一天。通過畫面強烈灌輸精益求精、鍥而不舍的工作態度。
中職語文教學以“職業化”教育為導向,促進有職業特色的中職語文課改與當今市場對人才需求一致的,學生在濃厚的“職業特色”語文學習中既能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實現語文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的功用;學生在濃厚的“職業特色”語文學習中掌握了職場交際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理想、職業精神,實現語文為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打下發展基礎的目的,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學生的就業競爭提供了強有力的砝碼。
參考文獻
[1]候煒芳.中職語文教學如何體現職業特色[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