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質量分析范文
時間:2023-05-17 11:32: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質量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質量分析 難度 區分度 信度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e quality analysi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Nursing profession 2006 class in Zuny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was performed in this passage. Method: One hundred and forty two test papers were analyzed with statistics software SPSS 12.0. Result:Students average score is 64.937, degree of difficulty is 0.664, degree of distinction is 0.687, reliability is 0.718, and the examination result distribution is negative skewness in this examination papers. Conclusion: The reliability and degree of distinction is good,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is moderate in this examina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final examination.
Key words quality analysis; degree of difficulty; degree of distinction; reliability
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必需環節,是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教學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同時能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以及存在的問題,為教學質量評估和教與學雙方改進提供重要依據。為此對2006年3年制護理專業《預防醫學》考試試卷進行綜合質量分析。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 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06級三年制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期末考試試卷(A卷),以實考人數142人為準。該試卷的考試題型及分值分布見表1。表1 考試試題類型與所占分值(略)
1.2 方法
運用SPSS12.0軟件包對該試卷進行質量分析[1、2]。考試質量分析的具體內容包括:成績分析、試題質量分析和試卷質量分析[3]。
1.2.1 成績分析指標
成績分析主要側重在考試的整體水平,一般評價指標有平均分(Mean)、最高分(Maximum)、最低分(Minimum)、標準差(Std. Deviation)、及格率(Pass rate)、分數段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等。
1.2.2 試題和試卷質量分析指標
主要包括難度、區分度、信度。難度(P)是衡量試題難易程度的指標;區分度(D)是試題對考生水平的區別能力;信度(r)表示考試的可靠性。
2 結果
2.1 成績分布
本次考試成績頻數分布見表2,可計算出及格率為73.94%。根據圖1和表3可知,考試平均成績(Mean)為60.7分,最高分(Maximum)為92.0分,最低分(Minimum)為34.0分,標準差(Std. Deviation)為12.863分,同時根據偏度系數(Skewness)-0.298、偏度系數標準誤(Std. Error of Skewness)0.203、峰度系數(Kurtosis)-0.472、峰度系數標準誤(Std. Error of Kurtosis)0.404,本試卷成績分布可判定為負偏態分布,見表3。表2 考試成績頻數表(略)表3 SPSS12.0 成績統計分析(略)
2.2 試題和試卷質量分析
本次考試的試題和試卷指標結果見表4。表4 考試試題質量分析(略)
3 討論
3.1 考試成績分析
本次考試成績分析結果表明,學生成績呈負偏態分布,平均成績為64.937分,標準差為12.8506,說明參與考試的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高分組偏少,提示優秀學生對本學科的理解能力還需提高;低分組相對于高分組偏多,可能與進本校的低分補錄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關,而頻數高峰分布在60~80分之間,說明大多人學生的學習態度是積極的,考試成績比較正常。
3.2 考試試題和試卷質量分析
首先,難度(P)表示試題或試卷難易程度,0≤P≤1,P值越大,說明試題或試卷越易。對于課程考試來講,保持合適難度是保證試卷質量的前提。0.6≤P≤0.8,說明試題難度中等,適合檢查性的考試,如單元測驗、期中和期末考試[4]。如表4,本次考試除了選擇題的難度系數為0.555稍偏難以外,其余各題和全卷的整體水平均>0.6,說明本考試難度適中,適合實施本次期末考試。
其次,區分度(D)是反映學生掌握知識水平差異的能力的重要要素,區分度高的試題、試卷可將不同水平的學生區分開來,區分度低則將不能對學生進行很好的鑒別,使得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學生得分差不多。0.4≤D≤1,區分性好;0.2<D<0.4,區分性較好[4]。如表4,本次考試各題和全卷的區分度均>0.5,說明各題和全卷的區分性好。
第三,信度(r)表示考試的可靠性,-1≤r≤1,r值越大,信度越高。高校課程考試基本上是合格性考試,取值0.5左右即可[4]。如表4,本次考試的信度為0.718,說明考試的可靠性較好。
綜上所述,通過SPSS12.0軟件包進行考試質量的綜合分析,方法簡單、快速,相對以往手工計算或在Excel2000輸入數據再轉換到SPSS統計軟件包更為節省大量的時間,方便準確地得到本次考試的分析結果:可信度和區分度較好,試題難度適中。同時提示對低分較弱的學生可采取補課的教學手段,而針對大多數學生,怎樣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將會是今后改進課堂教學的主要工作。
參考文獻
1 楊代慶,李晟,梁典.幾種利用SPSS對試卷進行分析的方法.貴州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5,16(4):75~78.
2 馬艷.運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試卷.伊犁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43~47.
篇2
【關鍵詞】 全身麻醉;麻醉恢復期;術后并發癥;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699-02
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簡稱,由于全麻能夠使患者在手術中無疼痛感和恐懼感,因此在外科手術中被廣泛應用。手術結束后,仍會部分殘留在患者體內,影響反射組織的恢復,此外,手術失血、創傷等因素也會引發術后并發癥。全麻護理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涉及到身體的呼吸、循環、神經系統等,任何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因此,護理質量對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縮短患者術后恢復時間有著重要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擇在2010年5月――2012年6月期間在我院麻醉恢復室進行治療的術后患者共1000例,其中兒童組為300例,成人組為300例,老年人組為40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術前護理 ①物品準備:手術前需準備好麻醉機、氧氣、注射器、膠布,監護儀等,并需要檢查儀器是否能正常使用,設備是否齊全。②患者心理準備:醫生給患者講解手術注意事項,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向患者簡單介紹手術方案,并使用積極的語言來鼓勵患者,減少患者的顧慮和緊張情緒[1]。③誘導期護理:護士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固定好患者四肢,然后給患者注射麻醉劑和插入氣管。
1.2.2 術中護理 在手術過程中,麻醉師對患者出血量、靜脈壓、尿量等各項情況都要關注,一旦有異常情況發生,要立即告知醫生進行搶救。
1.2.3 術后護理 將手術結束后的患者送進監護室,并安排專人護理,定時測量脈搏、血壓等。在麻醉蘇醒期,由于導管的刺激作用,部分患者會出于本能牽動導管,因此護士必須緊密關注。此外,還需要把病房的溫度調高,有利于維持患者的正常體溫及加快患者蘇醒。在對患者拔管時,容易導致患者發生缺氧、嘔吐、痙攣等不適,因此拔管前要在藥物、設備及醫療人員方面均要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拔管后多余的藥物等不能丟棄,以備不時之需[2]。
對于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身體狀況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均需要詳細記錄。
1.3 統計學方法 對觀察記錄的全部數據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并采用檢驗,P
2 結 果
2.1 全麻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較大差別,兒童組為30%,成人組為13.3%。而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分別占有13.9%,15.4%。其次為神經系統術后并發癥,為6.4%的比重。在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方面,三組患者的差異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3.1 全麻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由于受手術創傷、麻醉等因素影響,麻醉恢復期是患者的高危時段[3],一項研究表明,手術后第一個24小時占術后死亡病例的一半以上[4]。因此,在麻醉蘇醒期應該給患者安排專人護理,幫助患者安全度過危險期。本研究表明,術后并發癥以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為主,而老人及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發生術后并發癥。因此,在護理中對這兩類高危人群應格外留意,并加強對呼吸道的護理,確保呼吸暢通。
3.2 并發癥發生原因及應對方案
3.2.1 呼吸系統并發癥 老人跟兒童在呼吸系統并發癥上的發病率均較高,但是原因卻有著區別。兒童由于舌頭大、頸部短、呼吸道分泌物比較多而且并不寬暢,從而呼吸道容易引起梗阻。老人主要因為年老器官運行能力不足,心肺功能較差而引起。不同的致病原因要求護理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對兒童要及時吸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這樣才能確保呼吸道通暢,不會引起能夠順利排出體內。對于老人,可以采用胸腔閉式引流的方法,加強肺的功能[5]。
3.2.2 循環系統并發癥 由于老年人對手術的承受能力較低,再加上缺氧以及拔管所引發的心率不齊、疼痛等狀況,導致循環系統并發癥的發生,主要特征包括血壓異常(高血壓、低血壓)以及心率不齊等。針對循環系統并發癥的護理方案為,在患者的麻醉恢復期,拔管要輕柔,盡量減輕對患者身體的刺激和損害;加強血壓及心率的監測;術后疼痛處理,減輕術后疼痛感;若患者術中失血較多,可進行輸血緩解低血壓狀況;術后發熱患者可以采用酒精或者熱水擦拭皮膚,嚴重者可以采用退燒藥治療。
3.2.3 神經系統并發癥 神經系統并發癥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術后蘇醒時間推遲,這主要因為殘留的麻醉劑,低血糖以及患者肝腎功能不足等原因導致。醫生可以及時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對患者輸氧以及檢測患者各項參數,得出延遲的原因,從而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另一方面為麻醉恢復期出現躁動,這是由殘留、導管的刺激、疼痛等因素導致。醫生可以對躁動反應較大的患者使用鎮定劑。
綜上所述,護理對于全麻患者手術效果發揮著重要作用。提高護理質量,給予患者更規范化的、全方位化的、安全的護理,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手術造成的痛苦,是每一個醫護人員的職責所在[6]。
參考文獻
[1] 鄧燕姬.全麻術后患者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2,(10):3943-3943.
[2] 董姜.淺談全麻護理要點[J].護理工作研究,2011,19(5):866-867.
[3] Redden R J,Jeske A H.Management of the postoperative anesthetic period[J].Dent Clin North Am,1999,43(2):321-339.
[4] Hiberman M.The evolution of intensive care units[J].Crit Care Med,2000,19(5):1143-1149.
篇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tmef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是以氣流受阻為特征,反復咳嗽、咯痰、氣促和呼吸困難為主要癥狀的慢性支氣管炎
和肺氣腫,氣道阻塞進行性發展,呈不完全可逆性,可伴有氣道高反應性。COPD常發展為肺心病,其病死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居第二位。為了緩解和控制癥狀,減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礙和對心理的影響,減少發病次數,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們對59例老年COPD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門診及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59例,其中男35例,女34例,年齡61-89歲,平均年齡(75.6土6.3)歲。病程>40a 3例,31-40a11例,21-30a12例,10-20a28例,6-10a6例,目前仍吸煙者占2.9%。
1.2方法
1.2.1入選標準。按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提出的診治指南標準,通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COPD平穩期。長期臥床、語言溝通障礙、老年癡呆、嚴重心肺功能衰竭等不能接受鍛煉的患者除外。
1.2.2干預策略。我們定期舉辦COPD健康教育講座,進行口頭宣教;制作呼吸功能鍛煉的小冊子,張貼宣傳畫,多渠道給予患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由醫護人員向患者傳授并演示呼吸功能鍛煉方法,對患者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記錄功能訓練前后的檢測指標及主觀感覺的變化情況。
1.2.3評價指標。主觀指標咳嗽、咯痰、氣短有無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有無改善。客觀指標:肺功能檢測,6min行走試驗(6MWD)。
2結果
2.1一般資料:結果均以參加鍛煉6個月為評估標準。干預前后肺功能及6MWD變化情況比較(表1)(平均數土標準差)。
表1干預前后肺功能及6MWD變化情況比較(±S)
項目 FEV1(%) FEV1/FVC(%) 6MWD(m)
干預前 42.3 ± 18.6 39.5±13.8 99.1 ± 90.5
干預后 44.1 ± 12.5 41.4 ± 15.7 430.7 ± 93.0
P 0.05
訓練6個月后患者主觀指標咳嗽、咯痰氣短癥狀均較前減輕,感冒次數減少,生活能力及活動耐力有所改善。客觀指標如表1所示:FEV1(%)及FEV1/FVC(%)2組患者于干預前后差異無顯著性(P>0.05),6MWD(m),干預后有明顯增加(p
3護理干預
在臨床藥物治療不變、加強營養支持、心理護理及預防感冒等條件下,著重進行排痰及呼吸功能鍛煉。
3.1有效咳嗽訓練。囑患者深吸氣屏住,聲門緊閉,使膈肌抬高以增加胸內壓,使肋間肌收縮,然后咳嗽,聲門打開,使痰液咯出,反復數次,請患者重復練習直至掌握。
3.2呼吸功能鍛煉。放松練習:坐位或站立調整呼吸,進行胸、腹式呼吸,縮唇呼氣練習5mia。呼吸操練習:以縮唇呼氣配合肢體動作為主,吸氣用鼻,呼氣用嘴。(1)雙手上舉吸氣,放下呼氣。(2)雙手放于身體側面,交替沿體側上移下滑,上移吸氣,下滑呼氣。(3)雙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擊拳,出拳吸氣,還原呼氣。(4)雙替抬起,屈膝90º,抬起吸氣,放下呼氣;各做10-20次。(5)吹懸掛的小紙球訓練。
3.3上肢肌力訓練。做上舉運動,2―3 min/次,2次/d。或使用上肢拉力器訓練,重量0.5-2.0kg,連續拉10-20次。訓練時,要配合呼吸進行,拉起呼氣,放松吸氣。對于發生急性呼吸道感染、COPD急性發作期及其他原因不能接受康復訓練的患者,暫停止訓練,待病情穩定后再進行訓練,老年人易產生疲勞,應采用間歇式訓練,每做一次運動后,脈搏控制在(170―年齡)以內。美國運動醫學會認為,5min以下的運動訓練不能改善心肺功能,每次鍛煉的總時間應為15-60min。
4討論
我們對59例老年COPD患者在藥物治療同時進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鍛煉和健康教育,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老年COPD患者的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6min行走試驗是測定COPD患者鍛煉耐受性及反映全身活動能力的一種實用方法。有報道,采用呼吸體操在COPD緩解期能夠提高呼吸肌肌力,改善呼吸功能障礙程度,可作為COPD康復治療的有效手段。COPD患者呼吸訓練在實施過程中再輔以其他的康復治療方法如吸氧、營養支持等,有利于限制及延緩疾病的進展,減少感染的發生。但是,如結果顯示:干預措施并不能使COPD病情逆轉,FEV1及FEV1/FVC于干預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以,我們下一步的工作目標應著眼于疾病出現氣道不可逆改變之前,制訂合理有效的干預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COPD及肺心病的發病率。
篇4
關鍵詞:綜合護理;慢阻肺;生活質量;臨床效果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簡稱,英文縮寫為COPD,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1]。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往往受到疾病的影響,因此在臨床上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現本文將研究綜合護理對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從2014年5月15日~2015年4月15日期間選取的96例慢阻肺患者進行研究,將96例慢阻肺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8例)以及實驗組(48例),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方式,即常規護理與綜合護理。
其中,實驗組患者48例:男性患者數量與女性患者數量的比值為30:18,患者年齡為47~77歲,平均年齡為(68.82±2.84)歲。肺氣腫18例,慢性支氣管炎20例,肺心病10例。
對照組患者48例:男性患者數量與女性患者數量的比值為31:17,患者年齡為48~76歲,平均年齡為(69.23±2.83)歲。肺氣腫18例,慢性支氣管炎19例,肺心病11例。
將兩組慢阻肺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較小(P>0.05),因此兩組患者能夠進行良好的比較、分析[2-3]。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照顧患者的起居,給患者的生活提供幫助。
實驗組實施綜合護理,即在對照組的護理方法基礎上再添加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康復護理、氧療護理、環境護理等等。
1.3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各48例)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進行比較,即包括平均住院時間、日常活動情況、抑郁焦慮情況、社交活動情況。對患者進行SGRQ量表評分,以上四項均可分為四個等級,患者最后的得分越高,則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4]。
1.4統計學處理 最后,將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平均住院時間、日常活動情況、抑郁焦慮情況、社交活動情況數據均準確地錄入到SPSS15.0軟件包中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若結果中P
2 結果
將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日常活動情況、抑郁焦慮情況、社交活動情況評分進行比較:從表1數據中可得,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日常活動情況、抑郁焦慮情況、社交活動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
3 討論
3.1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慢阻肺患者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慢阻肺具有病情長、易反復的特點,因此患者常常會伴有嚴重的焦慮感,因此護理人員要多和患者交流,告訴患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且鼓勵患者,讓患者增加信心。根據患者不同的心態,給患者制定不一樣的交流方案。在和患者溝通的過程,語氣要溫和、親切,增加患者的信賴感和依賴感,傾聽患者的想法,并盡量幫助患者實現愿望。
3.2健康教育護理 給患者講解慢阻肺疾病的相關知識,告訴患者該疾病的一般病理和治療方法。對于患者不懂的地方耐心進行解答,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不得大聲訓斥患者,也不能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態和動作。
3.3康復護理 康復護理能夠讓患者加快康復速度,縮短住院時間,首先讓患者練習縮唇呼吸,護理人員在距離患者30cm處懸掛一張白紙,指導患者呼吸時保持吹口哨的動作,嘴唇要收縮,呼氣和吸氣的速度要緩慢,讓患者輕松吹動白紙。監督患者鍛煉4次/d,20min/次左右,該方法能夠使得患者的呼吸頻率得到有效降低。其次讓患者練習腹式呼吸,即肌肉放松,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該練習法能夠幫助患者加強膈肌活力并提高患者的肺活量。監督患者運動3次/d,約20min/次。護理人員還需要指導患者進行有氧體操,讓患者練習下蹲運動和擴胸運動,加強患者慢跑、爬樓梯等訓練。有氧體操運動不但可以增加患者的體力,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臨床效果良好。
3.4氧療護理 給患者實施持續低流量吸氧法,約2L/min,13h/d左右。在給患者吸氧護理前要先控制氧氣的濕度和溫度,并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患者在急性期則進行持續低流量,氧氣的濃度設置在25%左右,流量約1.5L/min。氧療護理法不僅減少了二氧化碳潴留的作用,同時改善組織缺氧現象。在臨床上需要注意,患者睡眠期間氧療不能間停。
3.5環境護理 保證患者房間的干凈整潔,床單、被套、枕套需要定時更換。房間內要經常消毒,可以在病房中掛一些彩色圖畫。可以給患者的病房添置一些綠色植物。病房內要干凈,每天開窗通風,房間內溫濕度要適宜。給患者播放一些輕松愉悅的音樂。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是氣流影響,在老年人群中發生率較高,近年來大氣污染逐漸嚴重,導致該疾病患者數量越來越多。慢阻肺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有咳嗽、胸痛、能量代謝異常、呼吸困難、呼吸肌功能障礙等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對慢阻肺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活動耐力,降低患者呼吸困難程度,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慢阻肺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高莉梅.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08(18):10-11.
[2]李啟芬.社區康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4):85.
篇5
【關鍵詞】 內科護理; 不安全因素; 管理對策; 相關因素
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是發生醫療護理糾紛的重要隱患。護理工作注意護理安全,在護理實施全過程中,使患者避免發生法律和法定規章制度以外的心理、軀體或者是功能方面的損傷,甚至死亡[1]。但是護理風險始終伴隨著護理操作、處置和配合等各個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將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傷害,同時也給醫護人員和醫院帶來損失。為了降低或減少內科護理的風險,保證患者安全[2]。筆者擬對內科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管理對策。現將結果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選擇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間,筆者所在醫院內科收治的986例內科疾患患者,并篩選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間的內科患者486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326例,女160例,平均年齡(67.58±11.24)歲,平均病程(12.35±8.4)年;再篩選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間收治的內科患者500例患者設定為實驗組,其中男335例,女165例,平均年齡(66.12±10.89)歲,平均病程(11.95±8.7)年。兩組年齡、性別和病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住院期間,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輸液護理、定時巡查、壓瘡預防宣傳等基礎措施。實驗組給予整體護理干預,并對陪護人員進行相關護理知識的宣講。護理人員應注意地面的整潔干燥,室內整齊擺放物品,走廊、病房和廁所等濕滑處放置防滑墊或警示牌,以及設置安全扶手。多關注患者的動向,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助。性情狂躁的患者應該防護,避免受傷,并向親屬強調防護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隨意取下防護欄,應注意患者翻身和下床的幫扶。出現感覺障礙的患者,飲食、清潔和保溫等注意溫度的適宜。每天查房的時候,應強調陪護人員的重要性,在離開患者時,應告知醫護人員,讓醫護人員接替看護,對于患者應注意隨身攜帶識別卡和安全卡,卡片詳細記錄患者個人信息,親屬聯系方法,便于患者的尋找[3]。嫻熟使用開口器,避免牙齒脫落,如果發生脫落,應及時取出,患者吞咽要慢,進食時姿勢要適當。在鼻飼時如果發生誤吸,造成呼吸困難,應立即停止,抽出胃內容物,并取出吸入物,防止反流,避免嚴重后果發生。注意定時患者自身的清潔和翻身護理,為避免褥瘡的發生,注意對骨突出部位的適當按摩。平時注意關注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避免言語和環境對患者的刺激,使患者保持平和心態。如果情緒波動大,甚至無法自我控制時,應采用物理手段制動或者使用藥物進行處理,避免再次傷害[4]。根據患者住院期間的個人病歷記錄,統計患者住院期間出現意外事故的發生率,并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進行連續6個月的隨訪,其中86例隨訪失敗,124例死亡,776例完成隨訪。所有患者均接受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以及親屬對住院期間內科護理,防止意外事故采取的措施的滿意度顯示:滿意85例,占11.49%,一般滿意235例,占48.25%,不滿意166例,占34.16%,總滿意率65.84%。實驗組及親屬滿意度:滿意172例,占34.4%,一般滿意235例,占47.0%,不滿意93例,占18.6%,總滿意率81.4%,兩組總滿意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通過臨床分析,筆者認為內科護理的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內科護理面對患者年齡大多較大,體質多弱,病程均較長,心血管病變快等特點,比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腎病綜合癥、高血壓等,住院時間長,治療時間長,患者情緒波動大,易煩躁,易動怒[3]。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護理技巧,避免醫療糾紛。護士業務知識不扎實,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自我學習不重視,業務培訓不到位,協作能力低,操作不規范,責任心不強,法律意識淡化,執行操作規程不認真,護理記錄不規范,內科管理制度不健全,職業教育薄弱,監督不得力,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不夠或未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針對前述的安全隱患,筆者提出以下防范措施:內科護理人員應具備“四心”,即愛心、耐心、細心和關心,要敬老愛老,多為老年患者送溫暖[4-6]。在護理過程中,動作輕柔,操作準確細致,講解耐心細致,口服藥物要分好給患者,定時發放到患者手中,并監督患者服用,必要時主動送服,對自理能力差的患者應重點護理,給予生活照顧,多巡視,多觀察,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發現意外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重視專業技能培養,注意自身知識更新,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不斷拓展知識面,完善專業技能,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多于醫生溝通,做好協助工作,規范護理文件的書寫,嚴格查對制度,落實各項制度的執行,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和強化法制觀念,盡職盡責的完成日常護理工作[5]。加強安全管理意識制定安全管理和質量標準,強化職業道德學習,加強“三基”訓練,注重護理監督管理。多與患者溝通,消除安全隱患,心平氣和的解釋說明,熱情的安慰體諒患者,提高患者與親屬對護理工作的信任和理解。努力為內科患者提供高質、安全的護理服務[4]。
參考文獻
[1] 莫甫麗.綜合內科病房護理風險相關因素分析和管理對策[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2,10(2):84-85.
[2] 董艷.神經內科護理中潛在的不穩定因素與安全對策[J].吉林醫學,2011,32(21):4477-4478.
[3] 韓高鳳.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4):260-261.
[4] 柯麗華.呼吸內科護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內蒙古中醫藥,2009,28(22):30.
[5] 張靜.心血管內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1):321-322.
篇6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普外科護理質量;影響
醫院普外科是重要的臨床治療科室,并且具有手術量大、病情復雜以及患者數量多等特點,這樣就使得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量要遠遠的高出其他科室。下面本文將對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我院普外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情況進行詳細的探討,分析優質護理服務對普外科護理服務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以388例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療并實施優質護理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病歷資料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患者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為(35.6±3.6)歲,其中男性患者204例,女性患者184例,而患病種類主要包括了胃癌、膽道結石、直腸癌、腸梗阻、胰腺炎、膽囊炎、乳腺癌、闌尾炎、胃穿孔、肝癌以及結腸癌等。
1.2方法 ①保證基礎護理設施的完善性具體主要包括了將簡易洗頭器在患者的病床頭,并根據護理人員的分組情況進行各項物品的配置,保證每組均具備以下用具,如指甲剪、剃須刀等,并對患者每周進行定期的清潔處理,并由護理小組組長進行護理工作的合理分工和管理,將一些不足之處進行詳細的記錄,月底對問題進行匯總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②對護理人員做分組,保證分組的合理性為了保證護理服務的質量,必須對所有的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指導,使其樹立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同時掌握嫻熟的操作技能,并且明確自身的責任和護理要求[1]。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小組分配,保證每位患者都由護理人員負責,小組組長必須加強小組成員護理工作質量的檢查和指導。③加強護理人員相關文件的學習,提升認識度對于相關部門發放的一些文件要求和精神,必須宣傳資料或者是會議的模式及時的向廣大的護理人員傳遞,并且針對性的開展培訓指導,同時對操作規范、嫻熟程度等進行明確要求。④加強專業護理知識的學習針對普外科各個科室的護理特征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培訓教育,如心理、溝通、飲食、保健、環境、切口護理等方面,使護理人員掌握扎實的操作技能,并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并定期查房和詳細記錄[2]。
1.3對護理質量的評估標準將壓瘡預防、護理安全、輸液觀察、掌握病情、巡回工作、健康教育宣傳、導管護理、患者衛生以及病床環境等作為護理質量評估的八個項目,總分為100分,并采用醫院自制的基礎護理質量評分表進行評估,在各個科室內和科室間每月開展自查和互查活動,觀察時間為1年,得出護理質量平均分,并與前一年未開展情況下的平均得分進行對比分析,進而對優質護理的成效和影響進行分析。
1.4統計學處理 對調查的各項數據借助統計學軟件包SPSS 13.0進行處理和分析,以t檢驗計量資料,當P
2結果
將調查結果顯示,我院普外科在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實施優質護理服務之后,與開展前的評分情況下比較之下要明顯的占據優勢,開展前后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結論
近年來優質護理服務在我國得到了大力的開展,而護理的宗旨則是保證患者人生安全的同時,保證其身體與心理的舒適,促進患者醫療滿意度的提升,同時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幾率。
優質護理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了基礎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環境護理等,其中基本護理則包括了對患者口腔、皮膚、會因、傷口以及晨晚間的護理等,這就要求了護理人員在進行日常工作的時候,必須對患者加強溝通和了解,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的觀察,并對其進行正確的健康教育指導,加強心理支持,提升治療依從性,做好與醫護人員之間的積極配合,并加強管理和監督,保證優質護理服務真正落實到實處,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
通過以上探討,我們了解到,我院普外科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之后,取得的護理成效顯著,同時對患者加強日常的飲食、健康、檢查、用藥、自我防護等指導,并及時為患者解疑答惑,將護理工作落到實處,對病情發展和控制情況也能夠密切的關注和觀察,保證處理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并且通過定期的檢查和監督,有效的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意識,優化了護理人員的配置,有效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在護理人員責任意識的驅使下,自我巡查和隨醫生查房的力度也得到加強,并對護理人員掌握的患者病況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促進了患者治療滿意度的提升,滿足當下患者在院治療期間的各項合理需求標準。
由此可見,在后期的治療過程中,應該將優質護理服務在各個醫院和各個科室大力開展,借此來有效的提升當下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水電站;洞室開挖;質量;監理
中圖分類號:TV74 文獻標識碼:A
水電站洞室開挖過程中往往存在地形復雜、開挖難度大等問題,工程質量難以保證,因而做好質量監理工作,減少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排除漏洞,提高施工質量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當前我國水電站監理普遍存在監理能力不高、監理技術滯后等問題,影響了監理效果。本文以四川省康定縣大渡河流域梯級開發的第22級水電站——猴子巖水電站為例,對水電站洞室開挖支護的質量監理工作做詳細分析。
開挖質量監理。
開挖質量監理工作涉及到多個方面和內容,具體工作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施工單位外協隊伍的管理。我國水電建設項目眾多,因而施工單位在建設中經常采用外協隊伍,因而通過控制外協隊伍對于施工質量和安全保證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監理迎合水電站業主共同探討制定出外協隊伍的準入制度和具體的管理辦法。準入制度中要求外協隊伍必須通過資質審查和面試,由監理對施工單位上報的外協隊伍資質做出詳細審查,審查內容主要包括資質范圍以及安全體系。合格后,對主管人員做面試,面試官應由監理組織業主和設計人員充當,面試內容包括外協隊伍在類似工程中取得的成果、效益,涵蓋工程的進度、質量、安全等。對于不合格的外協隊伍禁止入場。
(二)開挖方案的審查與管理。施工單位上報的開挖方案必須和投標文件以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結合綜合考慮。對于投標文件中的設備做修改時,需要從質量、進度上經會議討論確定才能進行。施工方案確定后,不得擅自更改,如果需要修改時需要重新上報,以防止施工單位投標時使用的設備和實際施工中采用的設備不等。監理在施工時應對到位設備和方案中設備的吻合度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差異時,要求施工單位限期修改,如果施工單位仍不改正,可以按照相關文件對其懲罰。
(三)開挖過程的管理。一般來說,我們將監理對于洞室開挖過程中的質量監管分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對開挖爆破方案進行審查。施工單位對于地址構造特點及實施的爆破方案應詳細上報,比如圍巖地區的孔位布置、孔徑大小以及相應的裝藥結構圖和聯網圖。監理和相關人員做審核批復;事中控制則主要涵蓋了開孔控制、造空驗收、裝藥檢查,以及聯網情況檢查。開空前應對孔位做放樣定點,監理對孔間距等做詳細檢查,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方可造孔作業。造孔中監理應巡視進行質量檢查,重點觀測造孔位和孔向,發現和放樣點不符時責令整改。孔造完成后,監理還應對孔位、孔深、孔向等做抽查,合格后簽署終孔合格證和炸藥領取證。在裝藥和聯網這一關口中,監理必須全程跟蹤觀看,尤其是對于周邊孔裝藥結構和安裝。聯網完成后,審查雷管段數和聯網方式,簽署準爆證;事后控制,完成爆破后,監理和質檢員對于爆破效果做檢查和評價,在檢查表上寫上殘孔率,并簽字確認。
二、支護質量監理。
(一)系統支護。設計明確支護方式后,施工單位為保證洞室穩定可靠,應做好系統支護。不過在實際施工中,施工單位為了加快進度,簡單的做好臨時支護后就急切的繼續開挖,為施工留下隱患,洞室可能會因此造成塌方。為防止這一事故出現,監理必須和地質專業的監理工程師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要求,然后和施工單位進行討論確定系統支護的相關原則。
(二)臨時支護。包括錨桿與鋼格柵支護,防止開挖過程中構造不穩定現象。錨桿上,監理有權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但是如果數量較大時,應和業主及專業人員共同商討決定,確定后下達隨機錨桿指令單。施工單位對指令單作確認簽字,施工單位不按要求施工時,監理不能驗收和簽證,也不得計量,應要求其作重打。臨時支護隔柵多采用鋼格柵或鋼支撐。施工單位提出申請后,監理結合業主以及設計意見作出決定,確定格柵的制作圖,格柵的質量、間距,立格柵的范圍。
(三)錨桿與格柵質量管理。錨桿施工質量控制中,監理出觀測孔位、孔向、孔深外,對于注漿方式、鋼筋長度也應重點檢查。可以進行旁站,對于注漿過程和工藝試驗是否相符作出觀測,出現問題責令改正。同時至少抽取10%以上的孔進行終孔驗收,發現不合格時抽檢力度采取加倍,仍然不合格則采取返工。對于部分施工單位為賺取利益所以短鋼筋代替長鋼筋的行為,必須制定處罰制度,以起到警示作用。對于格柵的管理上,主要采用鋼筋制作,受力條件較好,也便于安裝。監理在驗收時,需對其外觀尺寸、箍筋間距以及鋼筋型號等都仔細觀察。填寫驗收表格繪制簡圖,如果均符合設計要求,則簽發噴混凝土證。
(四)噴混凝土。該項施工中除了圖紙確定的噴混凝土外,還涵蓋了格柵處噴混凝土。厚度管理上實施雙控,也即是在噴前埋標志,完成后在再打孔進行檢查。監理以設計為檢測依據對斷面和孔進行檢查,并繪制出布孔簡圖,要求施工單位根據簡圖和要求打孔,檢查時出監理外,質檢員、業主也應參與進來協同檢查,對結果簽字確認。
結束語:
猴子巖水電站洞室開挖中涉及范圍廣、人員復雜,都給監理工作帶來了難度。因而監理必須具備較好的協調能力和組織應變能力,能夠和施工單位、業主、設計等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切實促進工程項目質量優、成本低,具有較好的效益。當前我國建設監理行業仍然存在監理能力低、技術落后、人才短缺等挑戰,監理人員需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專業能力,調高自身素質,幫助水電工程取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水利工程協會主編. 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培訓教材[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7.
[2] 李越,范萍,趙龍飛.瀘定水電站3號泄洪洞出洞開挖支護[J]. 水力發電. 2011(05).
[3] 張道文.關于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 吉林農業. 2010(06).
篇8
我校于2003年首次招收了五年一貫制護理專業高職生,為了解培養的護理高職畢業生是否符合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是否適應社會對高級護理人才的需求,我們于2011年6月對本校前三屆高職畢業生的質量進行了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選取省內近年來錄用我校高職護理畢業生 5 人以上的醫院12 所,其中三甲醫院 8 所,三乙醫院 3 所,二甲醫院1所。調查護理部主任 12 名,科護士長 23 名,護士長 85 名,共 12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者 8名,副高級職稱者29名,中級職稱者83名。
(2)方法。根據我校高職護生的培養目標,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征求多名護理教育專家和臨床護理專家的意見后自行設計問卷。問卷就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專業實踐技能能力、環境適應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敬業精神、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競爭意識、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發展潛力等14項能力進行全方位調查,有5個答案等級,即很強、較強、一般、較低、很低。
以隨機發放調查表和郵寄信件的形式,向上述調查對象發放調查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 116份,回收率為 96.67%。問卷結果數據用Excel 2003進行分類統計。
二、結果
(1)對我校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基本素質的總體評價情況。用人單位對我校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較高,對我校護生綜合素質評價非常滿意的占62.2%,比較滿意的占30.6%,不滿意的占6.2%;總體滿意度為92.8%。
(2)對我校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基本素質的總體評價情況。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我校護生的專業知識、實踐技能、環境適應、敬業愛崗、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等5項評價“很強”“較強”之和都高于90%,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等2項評價“很強”“較強”之和都高于80%,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4項評價“很強”“較強”之和均高于70%,用人單位對我校高職畢業生能力總體是肯定,這也是對我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肯定。但從調查結果也可看出,畢業生競爭意識、創新能力、發展潛力還比較弱,用人單位對此3項評價結果“很強”“較強”之和均低于70%,尤其是創新能力最薄弱,評價“很強”“較強”之和僅為48%。這提示我校在這方面的培養上尚有待重視和加強。
三、思考與建議
從調查結果顯示,我校作為國家緊缺型護理人才培養基地,通過多年探索,已確立了一定的專業特色鮮明的辦學優勢,畢業生走上護理崗位后能迅速適應崗位需要,較好地履行崗位職責,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轉變醫療衛生服務理念的新形勢下,如何鞏固和發揮學校優勢、跟上新時期護理工作新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持續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激發其創新和發展潛能,是學校在轉型發展階段需要重點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1)優化課程設置,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新時期護理工作性質、內容和要求,較之以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不僅要求護理人員較好地掌握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對溝通能力、協作能力、應急處置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學和培養思路作相應的調整,比以往更加注重對護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就要求構建合理、科學、綜合的人文教育課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在課程設置上,一方面,要相應增加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課程學時,另一方面,要積極開發適合復合型護理人才培養的人文課程,并有機融合到護理專業課程教學。
篇9
[關鍵詞] 醫患溝通;護理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7.3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3(b)-099-02
促進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轉變服務觀念,建立醫患之間良好的誠實互信關系,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推動醫院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1]。在認真學習活動實施方案和各類醫患溝通知識的基礎上,先后制訂了符合本科實際的《醫患溝通服務規范》、《醫患溝通制度》、《科室投訴體系》;醫療組積極結合臨床實際,制訂出各類溝通規范,并從各種細節入手,制訂了班與班之間、醫護之間、醫患之間、護士之間、科與科之間、護士長與護士之間的溝通流程和溝通內容。促使大家進一步明確了各種溝通技巧和交流用語,確保工作中做到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認真履行職責[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4月300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160例,女140例;最小18歲,最大75歲,平均(42.5±3.7)歲。排除標準:所有患者無意識模糊、精神疾病;均意識清楚,思維感受正常,能正確表達自身感受,愿意參與本次調查。
1.2 方法
自擬護患溝通調查表,在醫院護理部和相關科室護士長的協助下,以方便抽樣的方式發放調查表,一人一卷,護理部協助統一收回。發放調查表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為98.33%,其中有5份因填寫錯誤及回收遺漏視為無效表。
2 結果
調查結果發現,280例患者認為有必要與護士交談,15例患者認為只需與醫生交談或者沒有必要與護士交談。見表1。
3 改進護患溝通措施
3.1 增強溝通意識
通過溝通活動的深入進行,各科室積極開展醫患溝通、醫護溝通和科與科之間的溝通,工作人員的主動溝通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中,全體醫務人員進一步加深了對醫患溝通重要性的認識,在醫療服務過程中能夠自覺通過語言交流、非語言交流等方式與患者溝通,認真傾聽患者訴求,幫助患者解疑釋惑,并積極推出了各類方便患者的便民舉措[3]。如各病房紛紛配置了裝有針、線、衣扣、紙、筆、信封等物品的服務箱,方便患者住院期間的各種需要;藥械科結合藥房工作人員和接藥護士之間就發藥、接藥等環節主動組織人員進行了廣泛討論,查找不足,改進工作;總務科主動深入各科室進行溝通,在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工作,為各臨床科室搞好服務。
3.2 提高溝通技能
通過溝通活動開展,各科室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溝通技巧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活動中,在醫務科、護理部組織的溝通技能考核中,成績都比較理想;在各科進行的醫患溝通滿意調查中,住院患者及家屬對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均表示滿意。開展醫患溝通活動,熟練掌握各種溝通技巧和服務技能,倡導文明用語及規范各項服務流程,做好從入院診斷、治療到出院全過程各種溝通行為的落實,使醫患溝通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從而確保廣大群眾能夠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促進醫患關系的進一步和諧、融洽。
3.3 建立監控系統
醫院實行管理責任制,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加強基礎質控、環節質控和終末質控;護理部每季度對患者進行意見調查,檢查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每月下科室進行護理制度、職責及安全知識等方面的提問,并與獎金掛鉤,加大護理安全質量的監控;同時不定時到全院各科室開早會,督促護理規章制度和重視患者護理的落實情況;每月定時和不定時進行護理質量檢查,監督護士長的病房管理、業務學習、護理查房和夜查房情況,加強夜班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倡導慎獨精神,使其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定期檢查分析,防患于未然[4]。
3.4 規范護理過程管理
為了提高護理質量,護理部分析護理的每個環節和過程,制訂了《防范意外事件的護理預案》,如護理安全制度、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壓瘡防治管理、預防各類導管脫落的管理、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等12種應急預案。要求護理人員如遇有輸血、輸液反應或發生糾紛時,應保留和封存實物,及時進行記錄、匯報。
4 討論
工作以質量為核心,形成了“全科上下同把質量關,同抓質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避免了嚴重差錯事故的發生。推行缺陷化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堅持門診首診負責、病區三級查房制度;院感、病案質控小組等組織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執行傳染病管理,強化傳染病知識培訓,提高全科醫護人員應急能力;定期開展檢查工作,促進醫療和病歷質量的提高,全科護理質量指標達到指標考核標準。同時要求醫護人員具有高度的服務意識,一切服務以患者滿意為標準,規范醫療制度[5]。如入院診治流程、手術患者手術流程、住院總制度、開展醫患、護患溝通技巧的培訓等。定期征求患者的意見,認真聽取患者提出的熱點難點問題,結合醫院和科室實際,進一步規范診療服務;在檢查、診療過程中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維護了患者的權益,贏得了患者的信賴[6]。
在推進實施階段,各科均把轉變服務觀念,落實溝通制度作為日常工作中的自覺行為,紛紛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溝通活動。通過活動,使大家樹立了改變第一印象是良好溝通開端的意識,在工作中自覺做到整齊著裝、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熱情回答患者的問題,使患者產生信賴感,給患者留下良好形象。針對患者比較關心的藥效等問題重點進行了溝通解釋,使患者及家屬能夠更加明白所用藥物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增強了醫患之間的信賴。開展醫患溝通滿意度自查,認真傾聽患者、家屬意見和建議,并積極進行整改,確保了患者滿意度的持續提高。
[參考文獻]
[1]梁銀輝.現代護士禮儀與素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2.
[2]陳田林,陳勇飛,鐘雙喜.從護患關系的不協調因素分析其實質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7,22(2):59-60.
[3]占建華.從舉證責任倒置談護士的自律行為[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5):350-352.
[4]許慧清.和諧護患關系的若干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5,18(3):7-8.
[5]張偉勤.從行為理論談新時期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3,24(11):1308-1309.
[6]楊愛軍,焦俊花.護士壓力及工作滿意度對護理工作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04,4(2):22-23.
[7]劉蔚婭.加強環節質量控制、構建和諧護患關系[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0):168-170.
篇10
關鍵詞:高速公路 養護管理 施工問題 發展對策
Abstract: the ro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xpressway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and particularity of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is requires us to introduce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highway. Perfect specification for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regulations, examination system,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new products, promotion. From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heigh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highway.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 U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高速公路的主要特點是:交通流量大、行車速度快、渠化程度高、橋涵等構造物多、公路設施比較齊全,全路段封閉或部分封閉。它們一般構成國家公路網主骨架,是國家公路交通運輸主動脈。高速公路建設已取得的巨大成就與遠景目標相比,我國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卻嚴重滯后,已不能適應我國公路事業高速發展的需要。
一、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1.1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概念
養護管理就是通過管理數據庫和有效的評價預測系統,建立優質高效的養護方式,同時應用一些先進的技術及工藝,以最經濟的方式保證路面平整、暢通,設施完好,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使高速公路養護達到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高機動性的要求。公路養護是指為保持公路經常處于完好狀態,防止其使用質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務所進行的作業。公路養護統一劃分為日常養護、定期養護、公路養護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實現公路的使用功能,并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1.2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特點
由于高速公路設計標準、建設質量、運營方式與一般公路有很大不同,其養護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點:
(1)實施養護作業的強制性。
(2)養護對象的廣泛性、全面性。
(3)養護作業方式的機動性與時效性。
(4)養護技術的專業性和復雜性。
(5)綜合養護成本高、人員素質要求高。
(6)養護管理行為已上升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必須樹立服務觀念、環保觀念。
1.3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發展異常迅猛,傳統的、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經驗型養護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其發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問題集中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養護管理體制不順。
(2)養護運行機制落后,“重建輕養”思想嚴重。
(3)缺少養護定額與規范.
(4)養護機械配套率不足,養護科技含量低。
(5)養護管理人員總體素質普遍偏低。
上述問題造成了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技術落后,已嚴重制約了高速公路安全、快捷、舒適、經濟等性能的充分發揮。
二、公路養護施工存在的問題分析
公路養護是保持路況完好,延長使用壽命,為經濟建設提供良好服務的根本條件。道路養護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公路養護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但由于各種原因使我國現有公路技術檔案有相當一部分存在著不全、錯漏甚至缺失的問題。導致數據的準確性與可信度較低,不利于我們對公路管養工作分析。
(2)我國的公路管理仍為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缺少科學的、系統的檢測評價方法。
(3)養護管理的經營體制不完善、不健全,有些單位存在只重視重建,不重養的錯誤觀念,養護部門要充分發揮養護實力,強化公路的日常養護。
(4)養護設備落后,先進技術普及度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公路的良性建設,大型化、多功能類型的養護機械設備是首選工具,這既可以減少財政開支,提高工作效率,也符合環保理念。
(5)養護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總體素質普遍偏低。
(6)養護施工現場管理較為混亂。個別養護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沒有按照規定統一著裝:在作業區外亂堆亂放機具、材料和雜物:施工作業車輛標志不全,交通標志設置不規范,沒有及時更換、補充受損和缺失的交通標志;施工封閉現場存在著交通標志不全、錐簡擺放的距離偏大以及交通標志丟失、損壞、傾倒沒有及時的補充和更換、對養護作業現場和過往車輛安全形成威脅。
三、提高公路養護管理的對策分析
公路養護是為了保持公路狀況處于完好狀態防止使用質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務。完善的公路養護管理機制應首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在養護體制管理上整體規劃,優選隊伍,確保公路施工質量。嚴把質量關,確保公路養護質量上臺階。其次,加強對養護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再次,加強養護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養護管理人員的水平與加速設備機械化進程。機械化的養護是公路未來化發展的方向,它是保證公路功能的關鍵。第四,養護技術專業性,不斷探索和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第五,嚴格工作制度,健全養護機制、建立建全公路技術檔案,要進一步從完善養護措施、健全管理體系,確保公路運營更加安全、管理更加有效、養護更加科學。第六,重視公路的養護檢查做好公路的養護工作,必須重視公路的養護檢查。每月至少要有一次經常性檢查,及時發現公路外表可見的病害和缺陷,為小修保養計劃提供依據。第七是建立公路健康監測和預警系統,編制公路的應急預案應對突發事件。加強城市主干道、城市快速路網上的重點公路的管理工作。建立專門的管理制度,設置專門的管養隊伍,配置足夠的檢測、養護、維修機械設備,建立公路健康監測和預警系統,有需要的可實施實時監控,提高公路管理的技術含量。最后,要聘請專業實踐知識強的高素質公路養護人員,加強對公路管理人員的養護知識培訓。此外,還要全面調查相關部門人員的職業知識層次,針對不同層次人員的知識儲備,進行因材施教,保證公路養護工作各個環節的專業性。
3.2養護管理技術發展對策
先進適用的養護技術,保證了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規范、科學。高效的管理使高速公路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必須具備強大的技術支撐。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中普遍采用的改性瀝青技術、SMA路面技術、土工合成材料、乳化瀝青、稀漿封層等都是發達國家在公路養護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它們的推廣與使用,改善了高速公路等建筑的穩定性和耐久性,達到了節約能源、降低成本,實現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四、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作用
1.正確了解評價公路的運營狀況及服務水平,根據實際情況創建暢、安、舒、美的良好行車環境,及時安排道路養護維修。
2.發現和彌補因設計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設施的先天不足及使用缺陷,形成高速公路完善的使用及服務功能。
3. 減少并杜絕因道路和設施維護不當,給用戶和使用者帶來的意外損害,避免因此引發的不必要的各類事故。
4.預防道路和各類設施病害的發生,及時修復出現的道路病害、設施損壞,延長道路和設施的使用壽命,延緩大修周期,降低運營管理成本。
五、養護機械發展的策略
5.1 隨著公路運輸在國民經濟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大車流量、大載重量和高速行駛在成為當代公路交通明顯特征的同時,也給公路養護提出了新要求: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現代公路要求養護作業快速、安全、優質、低耗,為道路使用者提供舒適、完善的服務功能。 社會文明的進步也要求公路養護以機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業,盡可能改善養護工人的作業條件,降低勞動強度。而養護機械化是提高公路養護作業質量、速度和效率的最重要手段,是實現傳統養護方式向現代養護方式轉變的物質基礎。因而改革公路養護組織形式,加快養護機械化進程,是公路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5.2隨著養護工程的需求,養護機械化是公路現代化發展的大趨勢,養護機械化是實現公路的使用功能,提高公路服務水平的關鍵因素。公路養護的主要特點是追求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隨之對養護機械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具有操作性能好、自動化程度高、作業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點。我國的公路工程實現養護機械化,除了部分引進國外先進的大型綜合養護機械外,必須不斷地發展國產的養護機械的生產,不斷提高公路養護機械的配套率和裝備率。不遺余力地發展我國公路養護機械化。公路工程的作用和特點決定了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如何搞好公路工程的養護管理,是公路管理部門經營企業目前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公路建設是發展,公路養護也是發展,而且是更為重要的發展”的觀點,是我國從事公路工程養護管理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根據我國建立四通八達的公路網,滿足公路工程的使用公益性,我們有必要遵循公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策略,研究現代化公路養護管理對策,深化改革現行公路養護體制與運行機制,走出適合我國公路工程發展的一個新的方向并且不斷向前推進的道路。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