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預防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3-05-26 14:49: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冬季流感預防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冬季流感預防小知識

篇1

1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天氣日漸寒冷,幼兒機體適應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傳染病的蔓延擴散。

學校常見傳染病有肺結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

均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所以我們每人都要充分認識傳染病對我們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輕者可影響工作、學習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遺癥甚至死亡。

1、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主要傳染源為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在發病前的最初三天,傳染性最強。病毒隨打噴嚏、咳嗽或說話噴出的飛沫傳播,主要表現:起病急驟、高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

干咳,少數患者可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2、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現: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淚、打噴嚏、輕度發熱、頭痛和咽痛,很少出現發高熱和全身酸痛的癥狀,發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要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3)讓幼兒多飲水、多吃水果,適當補充維生素

C;(4)注意通風,居家和教室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

(5)盡量避免幼兒出入公共場所;

(6)要注意幼兒個人衛生,要勤洗手。員自覺接種流感疫苗,并可“組織流感疫苗的自愿接種工作

:如果流感和禽流感這兩種病毒混合,再演變為人傳人的病

毒,那將是人類的一場災難!

3、水痘: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

發熱和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傳染性強,

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傳染。

預防:除注意空氣流通外,重點在于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后全

部疹退為止,對有接觸者可在

3日內注射水痘帶。 手足口病:患兒有輕微的發燒,口腔內部出現水泡,有時會 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淺表潰瘍。病后

1—2天,患者的手腳上會出現水泡

(多見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腳背的皮膚表面),但不癢不痛。 預防: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盡量少讓幼兒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注意幼兒的營養、休息,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5、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以發熱、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為主要特

征,麻疹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病人是唯一傳染病,患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預防:

(1)控制傳染源,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隔離患者治療后5天。

(2)增強免疫力,可肌注丙種球蛋白或麻疹疫苗。

(3)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

6、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帶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長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熱、頭痛等癥狀,其后則出現一側腺腫大或者兩側腮腺同時腫大而變形,局部疼痛,開口和咀嚼時疼痛明顯,食酸性食物脹痛加劇,常可波及鄰近的頜下腺,臺下腺和頸部淋巴結。腮腺腫大可持續

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減退。全部病程約7-12日,可并發炎、卵巢炎、腦膜炎等。 預防: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服用中藥抗病毒沖劑預防,流

行季節注射“麻腮風”疫苗提高免疫力。

秋冬季預防傳染病的總體原則應為以下幾點:

1、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

2、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提高自我

防護意識。

3、居家、教室注意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4、幼兒園開展晨檢制度,以便及早發現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適當的采取預防性服藥措施。

6、盡量不到衛生條件差,沒有消毒設施的小餐館用餐。

7、針對性的開展預防接種。

長安一小學生秋冬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2 秋季空氣干燥,氣溫變化較大容易引起一些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發生。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赏ㄟ^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學校是人員比較密集、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現更容易引起暴發流行,會對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秋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有所了解。而在學校出現較容易引起流行的是:

流感、流腮、水痘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下面就將這些常見傳染病的有關防治知識給大家介紹一下。 秋季學校常見的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

潛伏期

1—3日,主要癥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

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

傳染期為

1周。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 傳播。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2.水痘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

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24小時后水皰變渾濁,易破潰, 然后從中心干縮,迅速結痂。臨床上往往丘疹、水皰疹、結痂同時存 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軀干,繼頭面、四肢,而手足較少,且瘙癢 感重。接受正規治療后,如果沒有并發感染,一般

7-10

天可治愈。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

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了被水痘病毒

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觸傳染。人群普遍易感,兒童 多見。

由于本病傳染性強,患者必須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結

痂為止。

3.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傳 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臨床癥狀是發熱、耳下腮部、頜下漫腫疼痛,腮腺腫大的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發腦膜腦炎、急性胰腺炎等。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

冬季傳染病的預防知識講座

一、 流感的預防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病初2—3日傳染性最強,病后7日后仍有傳染性,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預防:

1、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門在外要盡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同時盡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2、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我們每天的大課間對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十分重要,所以希望同學們沒特殊情況都要參加。在假期中同學們每天早上也可以進行晨練,增強體質。但霧天不要晨練,因為濃霧中不僅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水汽較多,會影響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

3 、凈化環境:每天早上第一個到教室的同學要先把門窗打開通風五分鐘,保持空氣流通;盡量不要拉上窗簾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4 、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所以要求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一個作息時間表,讓父母監督自己嚴格執行。

5 、冬季干燥,應多喝熱開水。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還具有一定的抗感冒的作用。同時豆制品,魚蝦蛋類等能夠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6、免疫預防:沒有患病的同學也可到防疫站或正規醫院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

二 、食物性疾病預防

天氣轉涼,許多人在吃東西時就不像夏天那么注意了。而冬季依然是食原性疾病多發季節,人們應該提高警惕。時值冬季,更應該把好“病從口入”關,注意方方面面的食品衛生問題,防患于未然。

人們所說的腸道傳染病,醫學上是指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一類傳染病。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是該類疾病的傳染源,主要通過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等傳

播。特別是現在長時間不下雪,氣候干燥,空氣中的細菌較多,如預防措施不力,極易引起急性腸道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腹瀉、嘔吐、腹痛、腹脹是很多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共同癥狀,預防食物中毒和腸道疾病的發生應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增進人體抵抗力著手,嚴格把好“病從口入”關。

(1)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在教室準備好自己的杯子,不要和他人共用。

(2)加工菜品必須煮熟燒透,尤其是海產品、水產品更要煮熟燒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比如說諾瓦克病毒,主要就是通過糞口傳播。這種病毒在冬季隱藏在貝類海鮮等食物中,人吃進去后可通過人體的排泄物和嘔吐物進行空氣傳播,所以一定不要吃生的或者是半生的海產品。

加工好的菜品要妥善保存,避免熟食品與生食品接觸,用于加工生、熟食品的刀具、餐具、案板等要分開,所有置備食品的用具表面必須干凈,抹布應每天清洗,以防止食品制作過程中的相互污染。

(3)不要食用腐敗變質的禽、蛋、肉、水產品以及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不要食用發芽的土豆及霉變玉米面。不要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包括一些野生植物、野果等)和水。

(4)在學院食堂用餐,不要在外面小店用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飲用安全衛生的水,不要喝來歷不明的水,避免喝生水,盡量飲用開水。

(5)加強個人體質鍛煉,做到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小結:只要我們加強注意,提高預防意識,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煉造一個強壯的體魄,就不怕寒冬的來襲。

冬季傳染病預防小知識

1、避免受涼。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凈化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過室內;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

3、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4、增加營養。補充營養,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5、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6、講究衛生。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勤洗手,常剪指甲,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時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

7、免疫預防。流行季節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

8、早發現、早治療。出現呼吸道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

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p>

應采用綜合性預防措施,主要包括: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搞好家庭環境衛生,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不吸煙、不酗酒。

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當發生傳染病時,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