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優秀事跡自述范文
時間:2023-06-15 17:41: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生優秀事跡自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廣播電視迅猛發展的今天,青少節目也在不斷地改進更新。節目形式已不再是單一地說教,而是多層次、 多側面,以平視的角度服務于青少年,正確引導青少年。那么作為設施老化、設備落后的縣級廣播電視臺,如何克服客觀因素帶來的影響,提高節目內在質量,讓孩子們從節目中汲取營養,從藝術中受到教育和啟發呢?筆者認為,選準載體,是提高青少節目的關鍵。
少年兒童作為倍受社會關注的群體,就像一株株長滿枝杈和嫩葉的小樹苗,有著生機盎然、朝氣蓬勃的一面,也有著隨性所欲、羈傲逆反的一面,幫助他們克服成長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引導他們走向成功之路,單單依靠家長和老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當然更離不開從事青少年節目的廣電人。
秋菊白楊各有所長,關鍵看你能否抓住它的特點。我們采寫青少節目也是一樣,要抓住所采寫對象的年齡層次、文化程度、喜樂愛好等不同特點,把質樸的人物、事件裝入恰當的載體,寓教于樂。
一、以童話故事為載體
采寫青少節目,童話故事應該是首選地載體。因為每個孩子對童話故事都不陌生,可以說好多孩子從不會說話起就開始聽爸爸媽媽講童話故事了。像《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等。因此,無論是從他們的天性來講,還是從他們的潛意識來講,童話故事對孩子們來說都是有吸引力的,它受到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孩子們的喜愛。另外,童話故事內容來源于社會,但又可以超越現實生活,這就給創作者提供了一個自由寬闊的創作空間,只要有利于表現節目主題,我們就能夠在不違反常規的情況下,自由設置場景,合理構建情節,這一點在創作節目過程中要恰當把握。獲2004年度駐馬店市好新聞一等獎的《鞋子兄弟悄悄話》,就是針對一、二年級小學生自理能力不強的問題,選擇兩雙鞋子對話的單一形式,讓六、七歲的孩子在聽童話故事中受到教育。再如,獲2006年度駐馬店市好新聞二等獎的《貝貝和影子》,則適合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它通過貝貝和自己影子一起去逛公園的故事,展示了現實生活中孩子們一些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及危害,向孩子及家長敲響了警鐘。
二、以同齡典型人物為載體
英雄人物一直以來都是少年兒童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像、等戰斗英雄,他們都銘記在心,但又總覺得有些遙不可及。而草原英雄小姐妹、救火英雄賴寧的英勇事跡卻又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他們所處時代的青少年。原因很簡單,他們時同齡人,可比性強。當熱典型人物并不一定非得是什么英雄人物、有什么英雄事跡。關鍵是“典型”二字,要能夠在孩子們心里引起共鳴。因此,青少節目的采編員要在采訪過程中善于發現一些學習好、品質優、才藝精的優秀兒童,以這樣的人物為典型,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同時,通過廣播電視的宣傳引導,樹起孩子們身邊學習參照的榜樣。2007年度采寫的少兒節目《快樂雙休日》,就是以典型人物馮文燕為載體,通過小故事、才藝展示及家貧志不窮的馮文燕的自述求學過程三個板塊,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了一位自立自強且多才多藝的小姑娘,真摯感人的故事抓住了小朋友的心。馮文燕成了少年兒童心目中的學習榜樣。當年這篇作品被河南省評為好新聞一等獎。
三、以具體事例為載體
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是青少年教育永恒的主題。作為采編人員更要認真的面對這一大課題,常抓不懈。力避對孩子們的空泛地“講道理”、“舉例子”,而是要以具體事例為載體,把系統性教育與針對性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節目的主題要突出,要有針對性,要有吸收力,要通過事件的發展過程,完完全全地把想要表達的主題展現出來,達到一種讓孩子們隨著節目的進展,不自覺地把自己融入到節目中去的境界。讓孩子自己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分辨是非,接受教育。獲2009年度駐馬店市好新聞一等獎的,《東東的委屈》就是以“校足”東東沒能參加足球比賽這一故事為載體,有針對性地對東東進行了集體主義教育,克服了東東唯我獨尊,沒有集體觀念的錯誤思想。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小學班干部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