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因素分析法范文

時間:2023-07-09 09:16: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統計學因素分析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統計學因素分析法

篇1

[關鍵詞] 紅斑狼瘡;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腦卒中

[中圖分類號] R593.2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0-0042-03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系統多器官。隨著診療水平改善,其預后亦得到顯著改善。在長病程的SLE患者中,其死亡原因發生了變化,動脈粥樣硬化已經成為SLE除感染外的另一個重要死因。有學者研究分析發現SLE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不能單純用高膽固醇血癥、吸煙等傳統危險因素來解釋[1-3]。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探討SLE患者并發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的相關因素,為臨床預測患者的高危性及防治該并發癥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2011年本院收治SLE患者100例,其中女91例,年齡10~60歲,平均(31.66±11.63)歲;男9例,年齡23~59歲,平均(43.56±11.78)歲。所有患者采用美國風濕病學會1997年推薦的SLE分類標準并排除感染、腫瘤和其他結締組織病后根據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驗作出SLE診斷[4]。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有關化驗及器械檢查結果,包括心電圖、胸部正側位片、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頭顱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應用水銀血壓計按標準方法選擇右上肢肱動脈處測量血壓,以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5]中推薦水平定義高血壓標準(1 mm Hg=0.133 kPa)。按照WHO-MONICA方案標準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包括心肌梗死及心絞痛[6]。腦卒中均經頭顱CT或MR證實。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將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皮質類固醇治療情況、血型、尿素氮、肌酐、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IgG、IgA、IgM、補體C3、C4及有無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等資料(表1)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Forward:LR策略)進行分析,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數據顯示100例患者中,女∶男=10.11∶1,年齡10~60(32.73±12.08)歲,病程1~144(中位數11.50)個月。未經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有56例,經皮質類固醇治療未緩解的有31例,13例經治療后緩解。血型方面:A、B、O、AB分別占22%、30%、41%、7%。共有35例患者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為35%,其中腦卒中有5例(占事件的14.29%),冠心病有5例(占事件的14.29%),高血壓30例(占事件的85.71%),死亡1例(占事件的2.9%)。

2.2 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的多因素分析

分析表明患者年齡、皮質類固醇治療情況、BUN對患者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有明顯統計學意義,相應的回歸系數為正,是危險因素。而皮質類固醇治療后緩解與未治療比較對患者預后影響更大,其相對危險度為170.730。IgM亦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其回歸系數為負值,與發生心腦血管事件呈負相關。而患者的性別、病程、血型、尿素氮、肌酐、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IgG、IgA、補體C3、C4等因素對事件發生無統計學意義(表2)。

3 討論

長期血壓升高可使血管壁張力增高,血管局部狹窄所產生的湍流和切應力變化對血管內膜的機械損傷,通過各種活性物質如去甲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Ⅱ及炎癥化學介質,從而參與及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尤其對冠狀動脈和腦動脈。而動脈粥樣硬化為冠心病及腦卒中的病理基礎。Framingham研究及其后的多項前瞻性研究發現血壓升高為冠心病及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發生率之間呈連續、穩定、等級性相關[7-9]。

診療水平提高,目前SLE的預后已顯著改善,但隨著SLE患者生存期的延長,動脈粥樣硬化對患者的危害逐漸凸顯出來。1976年Urowitz[10]最早提出SLE死亡率曲線呈“雙峰”模式,即早期死于感染和狼瘡活動,晚期則死于心肌梗死。Bulkley和Roberts[11]在1975年發表的一項尸檢研究報告中首次提到早發動脈粥樣硬化存在于年輕女性SLE患者中,發現患有SLE的一組16~37歲的女性患者中90%以上存在嚴重動脈粥樣硬化。多項基礎研究發現免疫異常在SLE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2-16]。Manzi及Esdaile的兩個研究均發現SLE患者并發冠心病及腦卒中不能單純用傳統的(Framingham)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來解釋[1,3]。在本研究中發現患者年齡、尿素氮與其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呈正相關,年齡越大,腎功能越差,其發生率越高??紤]為年齡增長,其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越重。而SLE病變多累及腎臟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可繼發高血壓,從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形成惡性循環。SLE活動期未進行激素治療時,由于出現過多尿蛋白,可能會增加肝臟合成脂蛋白,降低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從而導致血脂水平改變,引起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17-20],而后者升高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由于需要使用皮質類固醇來控制狼瘡活動,而且治療開始期間通常需要大劑量的皮質類固醇,因此在炎癥及藥物的共同作用下導致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進一步升高[21-25],有可能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另一方面,大劑量的皮質類固醇可使血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敏感度增高,水鈉潴留,從而使高血壓發生率增高。皮質類固醇可促進糖異生,導致血糖升高,脂肪動員增加,從而促進脂質沉積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本研究中發現患者經皮質類固醇治療未緩解其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危險度為未經皮質類固醇治療的17倍(OR = 17.195)。當狼瘡活動得到控制,皮質類固醇逐漸減量甚至小劑量長期維持過程中,先前已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血管亦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加重,時間越長,后期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度越高,本研究中發現患者經皮質類固醇治療后緩解其發生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危險度為未經治療的170倍(OR 170.730),為強危險因子,因此要重視皮質類固醇的合理應用。本研究發現IgM與高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呈負相關,為保護性因子,尚有待探討。

[參考文獻]

[1] Manzi S,Kuller LH,Edmundowicz D,et al. Vascular imaging: changing the face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J]. Lupus,2000,9(3):176-182.

[2] Selzer F,Sutton-Tyrrell K,Fitzgerald S,et al. Vascular stiffness in wome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Hypertension,2001,37(4):1075-1082.

[3] Esdaile JM,Abrahamowicz M,Grodzicky T,et al. Traditional Framingham risk factors fail to fullyaccount for 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Arthritis Rheum,2001,44(10):2331-2337.

[4]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2009. The 1997 update of the 1982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vised criteria for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ccessed January 29, 2012. http://.cn/Article/UploadFiles/200908/2009080713115 993.pdf.

[5]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onitoring of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MONICA project)and manual of operation[M]. Cambridge,Harvard Unit,Geneva,1983.

[7] Kannel WB,Feinleib M,McNamara PM,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families.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J]. Am J Epidemiol,1979,110(3):281-290.

[8] Neaton JD,Wentworth D. Serum cholesterol, blood pressure, cigarette smoking, and death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verall findings and differences by age for 316,099 white men. 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 Research Group[J]. Arch Intern Med,1992,152(1):56-64.

[9] Domanski MJ,Davis BR,Pfeffer MA,et al.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 prognostic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pulse pressure[J]. Hypertension,1999,34(3):375-380.

[10] Urowitz MB,Bookman AA,Koehler BE,et al. The bimodal mortality pattern of SLE[J]. Am J Med,1976,60(2):221-225.

[11] Bulkley BH,Roberts WC. The heart in systemic erythematosus and the changes induced by corticosteroid therapy[J]. Am J Med,1975,58(2):243-264.

[12] Vaarala O,Alfthan O,Jauhiainen M,et al. Cross-reaction between antibodies to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to cardiolipin in SLE[J]. Lancet,1993,341:923-925.

[13] Amengual O,Atsumi T,Khamashta MA,et al. Autoantibodies against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J]. Br J Rheumatol,1997,36(9):964-968.

[14] Shoenfeld Y,Harats D,George J.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antiphospho lipid syndrome: a link unraveled[J]. Lupus,1998,7(Suppl 2):140-143.

[15] Mizutani H,Kurata Y,Kosugi S,et al. Monoclonal anticardiolipin autoantibodies established for the F1 mouse model of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cross react with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J]. Arthritis Rheum,1995,38(10):1382-1388.

[16] Krause I,Blank M, Shoenfeld Y. Immunomodulation of experimental APS: lessons from murine models[J]. Lupus,1996,5(5):458-462.

[17] Davies RW,Staprans I,Hutchison FN,et al. Proteinuria, not altered albumin metabolism, affects hyperlipidemia in the nephrotic rat[J]. J Clin Invest,1990,86(2):600-605.

[18] Kaysen GA,Gambertoglio J,Felts J,et al. Albumin synthesis, albuminuria and hyperlipemia in nephrotic patients[J]. Kidney Int,1987,31(6):1368-1376.

[19] Braschi S,Masson D,Rostoker G,et al. Role of lipoprotein-bound NEFAs in enhancing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plasma CETP in the nephrotic syndrome[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7,17(11):2559-2567.

[20] Joven J,Espinel E,Simo JM,et al. The influence of hypoalbuminemia in the generation of nephrotic hyperlipidemia[J]. Atherosclerosis,1996,126(2):243-252.

[21] Ilowite NT,Samuel P,Ginzler E,et al. Dyslipoproteinemia in ped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Arthritis Rheum,1988,31(7):859-863.

[22] De Sain-van der Velden MG,Kaysen GA,Barrett HA,et al. Increased VLDL in nephrotic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decreased catabolism while increased LDL results from increased synthesis[J]. Kidney Int,1998,53(4):994-1001.

[23] Henze K,Chait A,Albers JJ,et al. Hydrocortisone decreases the internalization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in cultured human fibroblasts and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J]. Eur J Clin Invest,1983,13(2):171-177.

[24] Hirsch LJ,Mazzone T. Dexamethasone modulates lipoprotein meta bolism in cultured human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stimulation of scavenger receptor activity[J]. J Clin Invest,1986,77(2):485-490.

篇2

關鍵詞:因素分析法;共變影響因素;函數分配法

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統計指數體系分析現象總變動中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統計學領域的一種分析方法,又被稱為指數因素分析法,它包括連環替代法、定基替代法、差額分析法、指標分解法。指數因素分析法是現代統計學中一種非常重要且實用的方法,它是多元統計分析的一個重要分支。使用這種方法能夠幫助研究者將幾組數據幾個變量間在時間的緯度上進行分析,分析的結果能夠將事物的性質、狀態以及特點用少數能表示事物內在聯系的、固有的、決定事物本質特征的因素。在保持原有信息量的前提下,使用指數因素分析法可以使復雜的數據簡單化。

一、指數的編制

指數理論中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編制統計總指數,它也是能否正確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變動的一個基本前提??傊笖捣N類很多,但個性中體現著共性。以下是幾個共同的需要注意的問題。

(1)合理選擇同度量因素。如上所述,總指數是用來反映不能直接對比,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種現象總動態。要將不能直接對比、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種現象轉化為一種可以對比、可以相加的現象,這種轉化需要借助于同度量因素來進行。

(2)質量指標總指數的編制。指數的概念是從商品的價格的變動中產生的。下面用商品價格總指數為例闡述質量指標總指數的編制。

以下為編制商品價格總指數加權綜合法:

[方法一]以某一固定期銷售量為同度量因素:Ip=■。(n代表某固定期)

[方法二]以報告期銷售量為同度量因素:Ip=■。(Pacsche式)

[方法三]以基期銷售量為同度量因素:Ip=■。(Laspeyres式)

若在采用加權綜合法計算總指數的條件不完全具備時,需要采用加權平均法。

(3)質量指標總指數的編制。

以下是數量指標總指數加權綜合法:

[方法一]以某一固定期價格為同度量因素:Iq=■。(n代表某固定期)

[方法二]以報告期價格為同度量因素:Iq=■。(Pacsche式)

[方法三]以基期價格為同度量因素:Iq=■。 (Laspeyres式)

若掌握的數據資料不適合于采用加權綜合法計算數量指標總數時,則需采用加權平均法。

二、指數體系及因素分析

(1)指數的體系和因素分析的關系。一些社會經濟現象的數值變動的解釋,常取決于兩個或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由于各種因素變動的原因不同,就使得各種因素向不同的方向、程度變動著,從而對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的變動產生不同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可編制相互聯系的若干指數,組成指數體系。應用統計指數分析現象的總變動時,是從社會經濟現象的內在聯系出發的。可見,指數體系是由總變動指數和因素變動指數兩類指數組成的。

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即前者是后者的依據。

(2)總量指標指數的兩因素分析。因素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從相對數和絕對數方面來看的,因此,指數體系可表示為相對數形式:■=■×■。絕對數分析:?撞p■q■-?撞p■q■=(?撞p■q■-?撞p0q■)+?撞p■q1-?撞p■q■。

三、指數因素分析法的探索及其應用

(1)函數分配法。定義:已知實數域上的連續函數y=f(m1,m2,…mn),e=min(e1,e2,…en)。根據函數f的構造,要度量mi在y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故將y分解為: y=■yi=■kif(m1,m2,…mn),k1+k2+…+kn=1。

定義:yi=kif(m1,m2,…mn)為自變量m1在函數y中所起的作用,并稱之為y對m1的函數分配。已知y=f(m1,m2,…mn),求ki。

假設1(函數分配在加法上的累積性假設) :已知函數y=m1+m2+…+mn,y對m1,m2,…mn的函數分配分別為y1,y2,…yn。那么yi=■y,即ki=■。特別地,當m1=m2=…=mn時,有y1=y2=…=yn=■y。

假設2(函數分配在乘法上的均勻性假設): 已知函數y=m1,m2,…mn,y對m1,m2,…mn的函數分配分別為y1,y2,…yn,則當m1=m2=…=mn時,有y1=y2=…=yn=■y。

結論:函數y=m1,m2,…mn,y=m1,m2,…mn?綴Q。y對m1,m2,…mn的函數分配分別為y1=y2=…=yn,則y1=y2=…=yn=■y。

證:由于對于任意的有理數mi,總存在一個足夠小的正數?著i,使得■=ki(ki?綴z),因此我們取?著=min(?著1,?著2,…?著n),則mi對?著的商都為整數,記■=li(li?綴Z)即mi=?著eli,將其帶入y=m1+m2+…+mn得y=l1l2…ln?著n。

可見函數y可以被分解為l1l2…ln個n維空間的小球?著n,記其中任意一個小球為q=z1,z2,…zn (z1=z2=…=zn=?著),根據假設2,當z1=z2=…=zn =?著時,q對任意一個自變量zi的函數分配都為qi=■=■,由于y=l1l2…lnq,其中l1l2…ln為常數,因此y對mi的函數分配就是l1l2…ln倍的q對zi的函數分配,yi=l1l2…lnq=l1l2…ln■=■。

證明完畢。

(2)函數分配法在指數因素分析中的應用。例1:表1是我國2010年和2011年我國出口主要貨物數量和金額的有關數據,根據以下數據建構指數體系,利用函數分配法分別分析價格和銷售量的變動對銷售額的影響。

解:由以上得到的公式:fx=■?駐y?駐x+y?駐x,fy=■?駐x?駐y+x?駐y,運

用到模型?撞■=?撞■+?撞■中,可得fp=■?駐q?駐p+q0?駐p,fq=■?駐p?駐q+p0?駐q。

由以上數據(表2略)表明,函數分配法有明顯的優勢,因為在該題目中派氏指數[2][3][7]的模型得出的結果在絕對量上夸大了價格因素,縮減了數量因素;而拉氏指數的模型得出的結果在絕對量上夸大了數量因素,縮減了價格因素;函數分配法中,其物價和銷售量產生影響的絕對數分別為205564403.5和-40438840.5,相對數分別為25.5%和-5.0%。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函數分配法的計算得到的結果正好介于這兩者之間。并且在計算的環節非常簡便快捷,精確度高,減少了誤差,符合指數分析的發展趨勢。

四、總結及討論

統計指數因素分析方法最早的理論基礎是由拉氏物價指數和派氏物量指數所構成的指數體系,它在各種社會經濟現象變動因素分析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雖然該理論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在眾多優秀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探索下,該理論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目前,出現了很多有影響的改進理論,如理想指數理論、函數指數理論、共變影響因素理論和共變影響分配理論等。這些理論和設想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因素分析理論的缺陷,但只是片面地對問題進行了轉嫁,使數學理論與社會生活實際分析相脫離,造成公式的無意義化,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趙建明.關于統計指數編制方法的因素分析法[J].鷺江職業大

學學報,2000(4).

[2]帕爾科夫斯.指數理論與經濟現實[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4.

[3]朱建平,孫小素.應用統計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篇3

【關鍵詞】企業;銷售收入;指數;因素分析

銷售收入是企業銷售產品或者提供勞務所取得的貨幣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兩個部分。企業的銷售收入主要用于補償生產經營的各種耗費,是維持企業正常運轉的前提;是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獲得利潤、分配利潤的必要條件。

從財務管理和統計分析的角度看,影響企業銷售收入的最直接因素是銷售量和銷售價格。銷售量和銷售價格對銷售收入的影響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即:銷售收入的絕對量、銷售收入的相對量和銷售收入的增長量。他們之間的關系有以下表現形式:

銷售收入 = 銷售量×銷售價格

銷售收入指數=銷售量指數 ×銷售價格指數

銷售收入增長量=由于銷售量變動而增加的銷售收入 + 由于銷售價格變動而增加的銷售收入

分析銷售收入變動的影響因素,有助于我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正確地把握銷售收入、銷售量和銷售價格之間的數量關系,在量價之間尋求最佳的結合點,制定合理的營銷策略。

銷售收入變動的因素分析法有很多,指數法是銷售收入因素分析中最科學的、最容易掌握并使用的方法。

一、指數因素分析法基本原理

(一)總指數等于若干因素指數的連乘積

一種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的總變動,總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這些總變動和影響因素之間的數量關系有些是表現為相加因素關系,有些表現為相乘因素關系。對于相加因素關系,現象變動是各個組成因素變動的總和,因素分析采用的是差額法和比重法;對于相乘因素關系,現象的變動是各個組成因素變動的乘積,因素分析應采用指數因素分析法,將總指數分解為各構成指數的連乘積,構建指數體系。在指數體系基礎上,正確選擇同度量因素,固定其他因素,測定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影響程度。

(二)總指數所引起的絕對變動是各因素變動所引起的差額之和

從絕對數看,指數體系中各指數分子減去分母之差,也形成絕對值上的因果關系,即結果指數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各原因指數分子和分母之差的總和。具體到社會經濟現象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的總變動量,是各個影響因素所引起的社會經濟現象變動量的總和。

(三)因素分析的順序和方法

因素分析的過程,是各個原因因素被分離并單獨分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同度量因素是個媒介,正確選擇同度量因素之后,剩下的就是各原因因素的分析順序問題。指數因素分析法主張按照“數量指標在先,質量指標在后”,相鄰的兩個因素指標相乘或相除具有實際的經濟意義的順序和原則,采用連環替代法進行分析。

(四)指數的因素分析法基本原理

統計指數及綜合指數體系是指數因素分析法的理論基礎。在多元統計分析中,作為一種特殊的相對數,統計指數能夠綜合反映復雜現象(不能直接加總和對比的現象)的綜合變動狀態,包括變動的方向、變動程度和變動的絕對效果;更有意義的是統計指數及指數體系可以將復雜現象總變動的影響因素一個個分離開來,并在一定條件下單獨測定各因素的影響方向、影響程度和影響的絕對效果。

指數的因素分析法基本原理是:立足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關系,建立指數體系,利用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將其他因素固定下來,分別分析各個影響因素影響的相對量和絕對量。指數法是一種重要的因素分析法。

二、企業銷售收入指數因素分析法的步驟

(一)分析研究對象,確定研究問題的結果因素和原因因素

根據社會經濟現象的內在聯系,確定結果因素和對它有直接影響的原因因素,建立函數關系式。這個關系式的建立,要保證結果因素與原因因素之間、原因因素之間要有正確的邏輯關系,原因因素排列原則是數量因素指標在前,質量因素指標在后,相鄰兩個因素指標相乘要有實際的經濟意義。

企業的銷售收入是我們分析的結果因素,它與銷售量和銷售價格之間的邏輯關系是:

商品銷售收入= 商品銷售量× 商品價格

(二)建立指數體系

企業銷售收入、銷售量和銷售價格之間的數量關系的相對數形式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指數體系:

商品銷售收入指數 = 商品銷售量指數×商品價格指數

(三)計算結果因素的變動程度(總量指標的變動程度)

商品銷售收入的相對量的變動:

絕對量的變動:

指數的因素分析就是要分析這個變動的各個影響因素各自的影響程度和效果。

(四)分析各原因因素的變動對結果因素的影響程度和結果

對以上結果因素的總變動的因素分析是通過編制綜合指數而進行的,編制綜合指數關鍵問題是選擇科學合理的同度量因素。一般原則是“編制數量指標指數采用基期質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編制質量指標指數采用報告期數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以此形成指數體系進行因素分析。分析方法是:將其中一個因素固定下來,只觀察另一個因素變動,分析這兩個因素對結果因素變動的影響。

兩個因素的相對影響分別為:和

相應的絕對影響分別為:-和-

(五)構建各原因因素與結果因素的數量關系,并檢驗分析結果

即:

= (-)+ (-)

分析結果的檢驗,就是觀察數量關系的平衡狀況。

三、企業銷售收入的指數因素分析舉例

例: 某工業企業三種產品價格及銷售資料 :

根據上述資料,我們用指數因素分析法對該企業銷售收入的變動進行因素分析。

在這個問題中,原因因素分別是銷售量和銷售價格,他們對結果因素銷售收入的變動有著直接的影響。

銷售收入的總變動:

相對數(指數)=

銷售收入增加的絕對額:

853000-620000=233000(元)

在這個總的變化中,銷售量和銷售價格是共同作用的,其中:

銷售量的作用:

銷售量指數=

銷售量增加引起的銷售收入的增加額:

=49000(元)

銷售價格的作用:

銷售價格指數=

價格提高引起的總產值增加額:

-=853000-669000=184000(元)

綜合分析:報告期與基期相比較,由于該企業銷售量增加7.9%,從而使銷售收入增加49000元;又由于銷售價格提高27.5%,從而使產值增加184000元,二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使產值增加37.58%,即增加233000元.它們的關系是:

107.9%×127.5%=137.58%

49000元+184000元=233000(元)

四、指數因素分析法的問題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一)指數因素分析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基礎上的統計分析方法,數學過程的客觀性無法替代其推理環節的主觀性。

在分析企業銷售收入的各個影響因素時,指數的因素分析法的分析結果會因為指標的排列順序和計算的順序不同而有差別,這個差別在多因素分析時會更明顯;同時在因素分析過程中,主要的運算環節都存在主觀的選擇和判斷問題。這就說明指數的因素分析法計算是在某種假定前提下采用的分析方法,具體運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力求使這種假定是合乎邏輯并具有實際經濟意義,這樣,計算結果的假定性就不會妨礙分析的有效性。

(二)指數的因素分析注重影響因素各自的作用,忽視了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所以,分析結果的使用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結合起來。

在直接影響銷售收入的同時,銷售價格變化又影響銷售量的變化,并通過銷售量的變化影響銷售收入。在分析企業銷售收入的時候,我們不能把兩個影響因素割裂開來。確保利潤比例的前提下 ,合理的價格和不斷增長的銷售量是實現銷售收入健康增長的基本途徑。價格又受到成本的制約,過低的定價影響利潤,過高的定價影響銷售量。在二者之間合理的取舍,尋找最佳的平衡點是營銷工作的關鍵。

(三)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的區分,同度量因素及其時期的確定等還有理論問題事物發展的影響因素有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這個劃分是相對的,是在一定的經濟環境中通過比較來區分和鑒別的。

使用因素分析法的過程中,為了使分析結果更接近實際,我們一般有這樣的選擇:在觀察數量指標變動時,以基期的質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在觀察質量指標變動時,以報告期的數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但是,我們必須明白,選擇不同時期的數值作為同度量因素,計算結果是不同的,經濟意義也不相同。

篇4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分析,統計方法,應用

前言

對于事業單位來說,財務報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為了使事業單位能夠更好的利用會計財務報表進行數據與資料的分析,就需要對財務報表做出更加詳細的統計與分析。但是在目前許多事業單位的財務分析工作當中還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與錯誤,但是只要會計人員適當的改變工作方法,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1事業單位財務分析工作的主要內容

1.1分析單位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

在財務分析工作當中,首先需要對相關的財務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分析單位中的會計編制制度與工作流程與現在的會計準則及相關法律是否符合,并且需要分析事業單位具體的預算執行情況,對于實際執行與預算出現的不一致的情況,要找出原因,并記錄下來。同時,單位除了對本單位進行財務預算的分析以外,也可以與其他具有相同職能的事業單位進行對比分析。

1.2分析單位的資產與負債狀況

一個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表能夠體現出該單位在這一段時期之內單位真實的財務情況,通過對該事業單位的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流動資產使用效率以及單位的償債能力做出分析,,分析單位的負債水平、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固定資產的保管情況與設備的利用等情況,確定單位的真實運行狀況。

1.3分析單位財務的收入與支出

在財務報表中需要明確的表示出單位的收支情況,通過對比分析,能夠準確的了解單位每筆資金的來源與資金的經營和使用情況。通過對事業單位各項收入與生產經營活動作出分析與對比,能夠找出使用不合理與不規范的資金,能夠在以后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更好的避免不合理使用資金的情況發生。

2在事業單位財務分析工作中的統計方法

2.1綜合指標法

在綜合指標法當中,相對指標法是一種比較有說服力的方法,能夠對財務報表做出非常詳細的分析。

第一,應該統計好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這項指標是指事業單位在一定時期之內實際完成的工作除以計劃工作的結果,能夠體現出實際完成計劃的百分比情況。而如果事業單位在實際的工作中沒有完成計劃,就應該分析原因并找出解決措施。

第二,統計好動態相對指標。這項指標是指在不同時期之內對同一個指標進行數值分析,一般用來體現一個指標隨著時間變化具體的發展情況。在這種指標的分析中,一般都是把比較的基準時期作為基期,而對比的時期作為報告期。通過動態相對指標,能夠精確的分析出事業單位某一項指標的具體變化情況,計算出該單位實際的發展速度,從而提高單位的運行效率。

第三,做好比較相對指標分析。這項指標指的是不同部門、不同單位甚至不同地域之間對同一項指標的對比百分比。事業單位可以通過這項數據分析出與其他單位之間的差距,并且需要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出產生差距的原因,從而發掘出單位的潛能,提高單位的工作效率與經濟效益。

第四,做好比例相對指標分析。這項指標指的是事業單位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總體指標中的一個數值與另一個數值的比例,能夠直接的體現出事業單位總體內部指標之間的關系。比如,在財務會計報表當中的資產總額與負債總額之間的數值比,就能夠反映出該單位的資產負債率,而通過資產負債率就能夠分析出單位實際的業務經營情況,提高單位的資金保障程度。

2.2因素分析法

在統計學與財務管理學當中,經常使用的一種統計方法就是因素分析法,這項方法指的是通過事業單位的指數體系來分析單位中影響各項經濟活動的因素。因素分析法包括了兩種統計方法:連環替代分析法與差額分析法。

首先,連環替代分析法指的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把影響事業單位實際運營情況的實際數替代成為計劃數,再根據替代的結果對各項因素對單位運營情況的影響程度。連環替代分析法其實就是比較相對指標法的延伸,但是連環替代分析法更加合理、更加科學。

其次,差額分析法指的是事業單位直接運用各項因素中的實際數額與計劃數額做出的計算與分析,能夠準確的找出影響這些數額的變動因素與數額變動對該對象的影響。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差額分析法與連環替代分析法的操作實質是一樣的,但是差額分析法比連環替代法更加簡單,便于分析。

當然,除了以上列舉的統計方法以外,在財務分析過程中能夠使用的統計方法還有很多,例如動態數列法、回歸分析法等,但是每一種方法都有自身的優缺點,在使用時就應該根據實際的業務情形來選擇更加適合的統計方法。

3結束語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通過應用統計方法來對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能夠非常有效的提高單位的管理水平與預算水平。事業單位應該對統計方法多加探索,依照單位改革發展的需要,來建立出更加符合本單位發展的財務管理體系與決策體系,并且務分析的過程當中選擇適當的統計方法,這樣才能夠提高事業單位的運營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孫繼紅.事業單位財務分析中統計方法的應用[J].中國電子商務.2012,(5):75-76.

篇5

關鍵詞:統計方法 財會業務 企業管理

現代企業制度正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完善,會計工作也從傳統的核算成本、貨幣計價、制作報表等發展到通過數據分析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F如今,企業會計業務正呈現出越來越復雜的態勢,存在許多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分析問題。統計方法具有簡潔、清晰的特點,將其應用到企業財會業務中,必能有效提高財會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一、統計方法概述

統計方法指的是在收集數據后進行整理、分析,對數據反映出的問題問題進行總結,然后得出結論的方法。統計方法一般利用數理統計推斷原理,對被統計對象的特征進行測量、描述和分析,并建立出相應的數據模型,以此進行分析。

一般而言,運用于企業財會業務的統計方法主要有四種: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其中,比較分析法主要有同一指標縱、橫向對比和計劃指標對比,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比例分析法統計起來較為方便,結果也更簡潔明了,可以得到較為深刻的分析數據,相對于比較分析法來說更科學簡便;趨勢分析法是通過對項目金額和百分比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差額分析法和連環替代法都屬于因素分析法,連環替代法一般用于分析各個影響財務指標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統計各個因素的影響狀況,計算出影響程度,從而確定影響結果,排列每個因素的順序,方便以后進行代替。

二、統計方法在企業財會業務中的應用

(一)用于財務預測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不得不轉變其經營管理模式,實施精細化管理,其中,對未來的預測成為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統計方法不僅能夠檢查出企業財務分析中的漏洞,還能將多層次數據放在同一平面進行比較分析,全方位判斷結果中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并對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行科學預測。

在進行財會預測時,工作人員通過整理企業財務活動的數據,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等客觀影響因素,以及參與者的主觀判斷,得出所需要的信息,并運用統計學中數量管理的某些方法,對即將舉行的活動進行進一步預測,提前進行規劃并加強控制,保證市場的穩定和服務的全面。很多經典的統計方法都可以用在財務預測上,例如單變量分析、條形概率模型、回歸分析法以及多元判別分析等。

(二)用于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是財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指的是工作人員在開展核算工作時,對某些特定合作對象的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其主要利用監督貨幣計價等方式,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進行事前、日常、事后監督。除利用價值指標對貨幣進行監督外,還包括對貨物進行監督,以保證貨物的安全,公共財產不會受到損失。

會計監督需要做好財務分析以及管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系統整合,這就需要運用統計方法來提高核算水平。例如,財務部門的財產清查工作、依法納稅金額的統計、對企業各項投資以及決策的對比分析和研究都會用到統計方法。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財務數據的監督和審核,常常用到抽樣計算的方法,以保證結果的準確程度。而以統計平均數為基礎的移動平均法,在存貨計量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三)用于財務分析

要想切實提高財務信息的應用價值,就要應用統計方法對財務報表的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在一段時間內,企業經營的狀態和成果數據是以報表的形式呈現出來的,眾所周知,財務報表是一個無法主動顯示任何信息的靜態數據,對報表的評價分析也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而統計方法的神奇之處在于能夠將靜態的信息轉化為動態的評價,從而對未來的經濟趨勢和企業發展走向做出預測,以提醒管理者注意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除此之外,統計數據在企業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評價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各類比率都是由統計相對數所提供的。員工工作狀況、客戶市場情況等都可以通過整理統計數據得到,并根據數據展現出來的信息拓展財務分析的范圍,從而明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促進企業發展。

(四)用于管理會計

將管理會計應用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也就是企業內部決策性會計。管理會計在預測財務問題,控制企業發展,分析經濟數據和評價信息內容等方面都運用了統計方法,從而大大拓寬了統計方法的應用范圍。

其中,在計算成本花費時可采用統計方法;而在分析公司財務情況時可采用層次分析法;在核算存貨量時則可采用加權平均法與移動平均法等。由此可以看出,統計方法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所以,工作人員應當具有很高的專業素質,并能熟練掌握和應用統計知識。

三、應注意的問題

再嚴密的工作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疏漏,這就需要工作人員時時保持警惕。下面列舉了兩項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一,加強收集和整理信息工作。對于企業來說,會計信息是一項很重要的商業機密,雖然國家規定上市公司需公開財務信息,但在一般情況下企業是不會公開的,公開的信息利用價值也非常低,所以信息系統一直未被建立。我國應積極建立一個專業采集信息的部門,對上市公司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向社會各界提供有償或無償的經濟信息服務。其中,我們必須要使用到統計方法,這就要求工作人員應熟練使用各種統計軟件,或是積極開發更適合實際情況的分析軟件。

第二,明確分工?,F在有一部分企業的會計人員和統計人員仍處于混雜的狀態,這就造成了會計不夠深入統計也不夠完善的情況,極大的影響了數據核算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明確分工合作,加強統計和會計人員的交流,使其在職能上相互幫助,高質量的完成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統計和會計雖然有所區別,但二者始終處于相輔相成、交叉運用的情況,統計方法運用在會計領域中的應用極大的豐富了會計學的內容,提高了工作質量,擴展了工作范圍,也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萍.科學合理的統計方法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統計與管理,2011(05).

篇6

摘 要 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加強財務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要做好相關的財務經濟分析,在科學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為企業的管理提供保障。本文就從這一問題出發,其中結合了當前財務經濟管理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重點對財務經濟綜合分析方法進行了討論和論述。

關鍵詞 財務經濟 綜合分析 方式方法

財務分析是以財務報告及其相關資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反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發展趨勢,從而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優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信息。企業進行財務分析就必然需要運用一定的方法。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大類:

一、比較分析法

它是為了說明財務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與數量差異,為進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這種比較可以是靜態的比較,如:實際與計劃相比,也可以是動態的比較,如:本期與上期相比,報告期與基期相比等,還可以是強度的比較,如:本企業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較等。

二、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又稱水平分析法,是通過對比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相同目標,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和幅度,來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用于進行趨勢分析的數據可以是絕對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數據,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分析引起變化的主要原因、變動的性質,并預測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趨勢分析法的具體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一)重要財務指標的比較

它是將不同時期財務報告中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比較,直接觀察其增減變動情況及變動幅度,考察其發展趨勢,預測其發展前景。這種方式在統計學上稱之為動態分析。

(二)會計報表的比較

會計報表的比較是將連續數期的會計報表金額并列起來,比較其相同指標的增減變動金額和幅度,據以判斷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展變化的一種方法。運用該方法進行比較分析時,最好是既計算有關指標增減變動的絕對值,又計算其增減變動的相對值。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析結果的片面性。

(三)會計報表項目構成比較

這種方式是在會計報表比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以會計報表中的某個總體指標為100%,計算出其各組成項目占該總體指標的百分比,從而來比較各個項目百分比的增減變動,以此來判斷有關財務活動的變化趨勢。這種方式較前兩種更能準確地分析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趨勢。它既可用于同一企業不同時期財務狀況的縱向比較,又可用于不同企業之間的橫向比較。同時,這種方法還能消除不同時期(不同企業)之間業務規模差異的影響,有利于分析企業的耗費和盈利水平,但計算較為復雜。

三、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把某些彼此存在關聯的項目加以對比,計算出比率,據以確定經濟活動變動程度的分析方法。比率是相對數,采用這種方法,能夠把某些條件下的不可比指標變為可以比較的指標,以利于進行分析。

常用的財務分析比率通常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反映償債能力的財務比率

它又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類。

1、短期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不僅影響企業的秩序,增加今后籌集資金的成本與難度,還可能使企業陷入次物危機,甚至破產。

2、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利息與本金的能力,一般而言,企業借長期負債主要是用于長期投資,因此,最好是用投資產生的效益償還利息與本金。所以通常以資產負債率和利息收入倍數兩項指標來衡量企業的長期負債能力。

(二)反映營運能力的財務比率

營運能力是以企業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率。周轉速度越快,表明企業的各項資產進入生產、銷售等經營環節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潤的周期就越短,經營效率自然就越高。

(三)反映盈利能力的財務比率

盈利能力是與企業相關的各方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只有保持企業的長期盈利性,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穩定經營。

四、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為因素替換法,或連環替代法,它是用來確定幾個相互關聯的因素對分析對象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采用這種分析方法的前提是當有若干個因素對分析對象發生影響時,若分析其中某一個因素則假定其他各因素都不變化,從而確定需分析的這個因素單獨發生變化所產生的影響。

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若干因素對某一經濟指標的共同影響,又可以單獨分析其中某個因素對某一經濟指標的影響,在財務分析中應用十分廣泛。但在應用這一方法時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因素分解的關聯性。即確定構成經濟指標的因素,必須是客觀上存在著的因果關系,要能夠反映形成該項指標差異的內在構成原因,否則就失去了其存在價值。

2、順序替代的連環性。連環替代法在計算每一個因素變動的影響時,都是在前一次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并采用連環比較的方法確定因素變化影響結果。因為只有保持計算程序上的連環性,才能使各個因素影響之和,等于分析指標變動的差異,以全面說明分析指標變動的原因。

篇7

[關鍵詞] 腎癌;預后;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37.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4-0033-02

腎細胞癌是泌尿系統僅次于膀胱癌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盡管相關輔助檢查的檢出率較高,但不少患者出現癥狀就診,往往已處于晚期。探討影響腎癌術后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壓、吸煙、腎結石及腎囊腫等因素是導致腎癌發病率上升的危險因素[2,3]。本研究對我院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186例腎癌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為臨床的防治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186例腎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行腎癌根治術,手術病理證實,并具有完備的隨訪資料,隨訪截至日期為2012年9月。其中男120例,女66例,年齡46~73歲,平均(61.8±4.8)歲;Ronson分期:Ⅰ、Ⅱ期101例,Ⅲ、Ⅳ期85例;淋巴結轉移71例;具有合并癥患者95例,包括糖尿病22例,腎結石36例,腎囊腫21例,高血壓22例。所有患者術前均未進行化放療。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電話、家訪及門診復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隨訪,詢問終點情況,并記錄治療情況。隨訪工作截止于2012年9月。生存時間以手術日至末次隨訪時間為準,或至患者死亡。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累積生存率計算采用Kaplan-Meier法,兩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比較,進行單因素分析,將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再進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P < 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腎癌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如表1所示,對186例腎癌行腎癌根治術的患者進行隨訪,分析臨床病理資料年齡、性別、淋巴轉移、病理類型、腎癌的大小、病灶數、合并癥、靜脈癌栓、腎集合系統累及、吸煙史、遠處轉移、Ronson分期等12項可疑危險因素與患者生存率的關系,單因素分析顯示,患者3年存活率與有無淋巴結轉移、腫瘤的大小、有無靜脈癌栓、遠處轉移、Ronson分期及吸煙等相關(P < 0.05)。

2.2 影響腎癌預后的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淋巴結轉移、腫瘤的大小、有無靜脈癌栓、遠處轉移、Ronson分期及吸煙等指標進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如表2所示,有無淋巴結轉移、有無靜脈癌栓、遠處轉移、Ronson分期是影響腎癌預后的相對獨立危險因素。

3 討論

腎癌又稱腎細胞癌,占原發性腎惡性腫瘤的85%,瘤體多為類圓形的實體腫瘤,主要由透明細胞癌構成,其主要來源于腎小管上皮細胞[4]。目前病因未明,研究表明,其發病可能與飲食、放射、吸煙、藥物、遺傳、肥胖、飲酒等因素相關[5,6]。根治性腎切除術一直是治療腎癌的金標準,手術范圍包括患腎、腎周筋膜及腎周脂肪、髂血管分叉以上輸尿管、腎門淋巴結及同側腎上腺[7]。本文針對行腎癌根治術的患者的預后,探討影響腎癌的指標,對指導腎癌患者進一步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單因素分析顯示,患者3年存活率與有無淋巴結轉移、腫瘤的大小、有無靜脈癌栓、遠處轉移、Ronson分期及吸煙等相關。本研究將腫瘤的大小以7 cm作為分界,兩組的生存率具有明顯的差異。但多因素分析顯示,Ronson分期較腫瘤的大小更能預測腎癌的預后。大量的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對照表明[8],吸煙是導致腎癌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顯示,吸煙與生存率相關,可能與吸煙降低機體免疫力有關。但多因素分析未能證實,可能與樣本較少有關。腎細胞癌容易發生腎靜脈和腔靜脈內癌栓,合并有靜脈癌栓的患者預后較差,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還顯示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的患者的生存率明顯下降。與相關的研究結果一致[9,10]。

綜上所述,淋巴結轉移、有無靜脈癌栓、遠處轉移、Ronson分期是影響腎癌預后的相對獨立危險因素。腎癌預后相關因素的深入研究,對評估預后、提供指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的不良預后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Lewis G,Maxwell AP. Early diagnosis improves survival in kidney cancer[J]. Practitioner,2012,256(1748):13-16,12.

[2] 周凱,葛京平,高建平,等. 213例偶發腎癌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J]. 中國癌癥雜志,2011,21(8):632-636.

[3] Major JM,Pollak MN,Snyder K,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and risk of kidney cancer in men[J]. Br J Cancer,2010,103(1):132-135.

[4] Chow WH,Dong LM,Devesa SS.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kidney cancer[J]. Nat Rev Urol,2010,7(5):245-257.

[5] 李虎,董超雄,羅文平,等. 腎癌63例回顧性分析[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1,31(8):1455-1457.

[6] 方祖軍,燕翔,鄭捷,等. 腎癌的病理類型與預后的關系[J].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21(4):262-263.

[7] Smaldone MC,Uzzo RG. Kidney cancer in 2011: Objectifying risk for localized renal masses[J]. Nat Rev Urol,2012,9(2):70-72.

[8] 周雷,張艷輝,姚欣,等. 青年腎癌患者轉移潛能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綜合臨床,2011,27(9):977-980.

[9] 王瑛,范志強,劉利敏,等. 腎癌多中心病灶的危險因素[J]. 臨床醫學工程,2012,19(5):774-775.

篇8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act factors of hospital income. Method: To establish factor index system for hospital outpatient service, hospitalization income change in Tianijn during 2010-2011, and analyze hospital business income with multiple factors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to 2010, in 2011, the business income of the Tianjin areas showed significant growth caused by outpatient visits, the average daily cost and discharges increase.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medical service system in tianjin is better, which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expenses for medicine, but we should further shorten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關鍵詞: 天津醫院;業務收入;因素分析

Key words: Tianjin hospital;business income;factor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5-0311-02

0 引言

業務收入是醫院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高低的反映[1,2,3]。

天津以199張以內病床醫院為多數,以一級醫院為多數,醫院均有發展潛力,運營良好,但應加強外部資金運用、資源利用、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4]。本文就2010-2011年天津地區醫院業務收入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分析,為深化醫院改革、優化決策提供信息和依據,以提高醫院綜合經營管理。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2011中國衛生統計年鑒》[5]、《2012中國衛生統計年鑒》[6],數據采用excel處理[7]。見表1、2。

1.2 方法 以2010年為基期、2011年為報告期,建立指數體系。根據質量指標固定在基期,數量指標固定在報告期的原則,各因素的排序應使相鄰兩變量的乘積具有獨立意義[1,2,3,8,9]。

1.2.1 門診收入=門診人次×每門診人次費用

門診收入總指數:

∑q1p1/∑q0p0=(∑q1p0/∑q0p0)×(∑q1p1/∑q1p0)

增長額:∑q1p1-∑q0p0

門診人次變動影響指數:∑q1p0/∑q0p0

增長額:∑q1p0-∑q0p0

門診人次平均費用變動影響指數:∑q1p1/∑q1p0

增長額:∑q1p1-∑q1p0

1.2.2 住院收入=出院病人數×平均住院床日×日均費用

住院收入總指數:∑q1m1p1/∑q0m0p0

增長額:∑q1m1p1-∑q0m0p0

出院人次變動影響指數:∑q1m0p0/∑q0m0p0

增長額:∑q1m0p0-∑q0m0p0

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數變動影響指數:∑q1m1p0/∑q1m0p0

增長額:∑q1m1p0-∑q1m0p0

出院者平均費用變動影響指數:∑q1m1p1/∑q1m1p0

增長額:∑q1m1p1/∑q1m1p0

2 結果與分析

2.1 門診收入

門診收入總指數:∑q1p1/∑q0p0=124.36%

增長額:∑q1p1-∑q0p0=239490.5萬元

門診人次變動影響指數:∑q1p0/∑q0p0=120.38%

增長額:∑q1p0-∑q0p0=200366.88萬元

門診人次平均費用變動影響指數:∑q1p1/∑q1p0= 103.31%

增長額:∑q1p1-∑q1p0=39123.58萬元

報告期與基期相比,醫院門診收入增加239490.5萬元,增長24.36%;其中由于報告期門診人次增加8830625人次,收入增加200366.88萬元,增長20.38%;門診人次平均費用報告期較基期增加39123.58萬元,增長3.31%。

2.2 住院收入

住院收入總指數:∑q1m1p1/∑q0m0p0=118.22%

增長額:∑q1m1p1-∑q0m0p0=199189.5萬元

出院人次變動影響指數:∑q1m0p0/∑q0m0p0=111.46%

增長額:∑q1m0p0-∑q0m0p0=125327.98萬元

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數變動影響指數:∑q1m1p0 /∑q1m0p0

=93.65%

增長額:∑q1m1p0-∑q1m0p0=-77381.4萬元

日均費用變動影響指數:∑q1m1p1/∑q1m1p0=113.25%

增長額:∑q1m1p1/∑q1m1p0=151242.9萬元

報告期與基期相比,住院收入總指數118.22%,增長額為199189.5萬元,增長18.22%。其中由于出院人次增加106947人次,變動影響指數為111.46%,增加125327.98萬元,增長11.46%;平均住院日影響指數為93.65%,減少77381.4萬元,負增長6.35%;日均費用影響指數為113.25 %,增加151242.9萬元,增長13.25%。

3 討論

3.1 2011年較2010年,天津地區業務收入增加438680萬元,其中門診收入占總業務收入的54.59%。

3.2 由于門診人次增加8830625人次,增長20.38%,創收200366.88萬元;而門診人均費用影響指數為103.31%,增長3.31%創收39123.58萬元,2011年天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9%[10],說明天津通過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新建、擴建醫院,2010年底初步建成3個醫學中心、5個區域醫療中心和8個??圃\療中心,2011年起花5年時間最終形成5個醫學中心、8個區域醫療中心和9個專科診療中心,規范合理用藥,監督臨床用藥,嚴格抗生素使用,進一步完善醫療體系,以惠及更多患者。

3.3 其次由于住院日均費用增長13.25%而創收151242.9萬元,藥費環比增長3.12%,檢查治療費環比增長13.53%,一方面有效控制藥占比;另一方面先進醫療設備的輔助診斷,檢查費用上漲,也帶動手術量增加,說明天津地區醫院醫療水平不斷提升。

3.4 由于出院人次增長11.46%創收125327.98萬元,天津通過醫保覆蓋面廣,提高醫保最高支付限額,試點改革公立醫院,基本藥物全報銷,18項無償公共衛生服務及社區看病按病種付費等7項措施,讓更多百姓享到“病有所醫”。

3.5 2011年較2010年平均住院日縮短0.8日,但仍達11.8日,尚有較大的縮短住院日的空間。

4 小結

2011年較2010年,天津地區業務收入大幅增長,以門診人次、日均費用和出院人次增加所致。天津綜合醫療服務體系構建較好,有效控制藥費,但應進一步縮短平均住院日。

參考文獻:

[1]楊梅芬.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醫院的業務收入.中國衛生統計,2012,29(4):590-593.

[2]李向紅,雍景華.醫院業務收入增減變動的因素分析.中國衛生統計,2010,27(5):512-513.

[3]李育梅,顧鶯.某院2007年業務收入變動因素分析.中國衛生統計.2008,25(6):614-615.

[4]李敏,彭建濤.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效益分析之系列研究

——2005-2009年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醫院效益分析.2012年總第290期第31卷:321-323.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編.2011中國衛生統計年鑒[M].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104-145.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編.2012中國衛生統計年鑒[M].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105-134.

[7]美Loren Abdulezer著.Excel求生指南[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41-47.

[8]鮮祖德主編.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105-106.

[9]靳鴻.醫院業務收入變動的因素分析.中國衛生統計.2010,

27(3):278-279.

[10]劉漢良主編.統計學教程.上海市財經大學出版社[M].1997

篇9

[關鍵詞]高含水期 壓裂 有效期

中圖分類號:TE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5-0001-01

影響壓裂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靜態、動態及壓裂施工等多方面因素。在這些參數中,有的參數容易獲取,有的參數難以獲??;有的參數易于量化,有的參數難以量化;一些參數對壓裂效果的影響是顯著的,而其他都沒有?;诖朔N情況,在對影響壓裂效果的參數選取時,一定要選取那些既對壓裂效果有顯著影響同時又容易量化和獲取的參數[8]。雖然壓裂效果的影響因素較多,但影響權重不盡相同,所以有必要對各壓裂施工數據、開發及單井地質進行分析,對壓裂效果的影響因素的分析,找出影響的主要因素[1]。

1 應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研究影響因素的關聯性

對于兩個系統之間的因素,隨時間或不同對象的變化相關性量度,稱為關聯度。在體系發展過程中,若兩個成分變化的趨勢具備一致性,即同步變化水平較高,即二者關聯程度較高;反之則較低。所以,灰色關聯度是根據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它是作為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10]。因此,相關分析,首先必須確定參考序列和參考序列,與其他系列,使我們可以比較的其他系列,然后作出判斷,一般,灰色關聯度以0.7為臨界點。小于0.7則說明與影響因素與參考因素之間的相關性較弱,大于或等于0.7則說明影響因素與參考因素之間相關性較好。

表1-1是通過計算得到的增油量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灰色關聯度,其中加砂比、排量、小層砂巖厚度的灰色關聯度小于0.7,在研究影響壓后增油效果中,不作為主要影響因素考慮。

2 單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影響因素的關聯性

確定影響壓裂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后面優選壓裂井層、預測增油量打下基礎,必須慎重考慮,細致分析壓后增油量與哪些因素有比較明顯的相關性[11]。

為了確定各因素對增油量的影響程度大小,采用單因素相關分析的方法,畫出各因素與增油量的關系,其斜率的大小反映了各影響因素對增油量的貢獻大小。由于影響因素的單位不一致,相差的絕對數值懸殊,使計算的斜率大小不具有可比性[12]。因此,需要將各影響因素進行歸一化處理,經過歸一化處理后的影響因素與增油量之間的相關系數不變。通過對地層壓力、生產壓差的比較;

通過灰色關聯分析以及單因素分析方法,最后肯定壓前含水率、壓前產油量、生產壓差、孔隙度、滲透率、小層有效厚度以及加砂量這七個因素是影響實驗區塊壓裂增油量的主要因素。

3 應用模糊數學方法選層

因素之間關系復雜,影響壓裂效果的因素就有很多,傳統的數學方法已經很難進行量化研究了,必須用模糊數學等方法對它們進行研究,以便確定它們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采用模糊數學方法來優化井層,各因素的權重分析,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一個指標的權重,是指這個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性。確定權重的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類:熵權法、模糊聚類分析法、最大離差法、主成分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專家評價法等。根據以上各方法優缺點以及適用條件,本文選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

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稱為層次分析法。它把人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并將復雜的系統分析簡化為各指標之間成對比較判斷和簡單排序計算他。層次分析法結構明顯,在有明確數值指標的評價體系中適合用層次分析法來解決。

所謂的模糊評評價方法,運用模糊關系原理,結合各種因素對事情進行評估后的影響的考慮,對事物做出總體評價[13]。其基本方法和步驟如下:

(1)建立因素集。

影響評判對象的各種因素為元素所組成的一個普通集合稱為因素集。常用大寫字母U表示,即

U={u1,u2,…,um} (2-1)

各元素ui(i=1,2,…,m),即代表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例如,評判油井是否適合壓裂時,生產壓差、產層厚度等影響因素即為因素集。有n個樣本需要分類,樣本集可用一個描述事物特征的、模糊的矩陣來確定,記為:

U=(uij)n×m(i=1,2,…n;j=1,2,…,m) (2-2)

(2)效用函數的計算。

描述事物的物理量有很大的差異,但在分類計算時,從定量分析的物理量的單位,必須消除干擾。因此,利用效用函數描述事物的歸一化[14]值的字符的方法處理。

將綜合效用值規格化,規格化值越大壓裂效果越好,故可以依據E值由大到小將待選對象排序,最后選出最優的對象。

結論

雖然壓裂效果的影響因素較多,但影響權重不盡相同,所以有必要對各壓裂施工數據、開發及單井地質進行分析,對壓裂效果的影響因素的分析,找出影響的主要因素。只要做到了選層準確、方法妥當、參數合理、管理先進.油層壓裂一定會取得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衛蕊,七個泉油田壓裂選井選層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

[2] 趙衛蕊,王杰祥,王慶等.壓裂井油層參數對增產效果的影響分析及應用[J].斷塊油氣田,2007,(04).

篇10

【關鍵詞】重癥病毒性肝炎;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分類號】R197.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0-0356-02

重癥病毒性肝炎病情復雜,病死率高,嚴重損害患者的肝功能,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在醫院某些醫源性因素作用下使致病菌得以生長,極易發生醫院感染,而醫院感染常常是加重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衰竭和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1]。為了探討重癥病毒性肝炎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特點和相關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將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432例重癥病毒性肝炎患者發生醫院感染情況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癥病毒性肝炎患者432例,其診斷和分型均符合2000年第10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學術會議修訂的標準[2],其中男292例,女140例;年齡29-75歲,平均(48.79±10.18)歲;住院天數10-226d,平均(78.73±21.51)d;其中急性重型肝炎34例(7.87%),亞急性重型肝炎228例(52.78%),慢性重型肝炎170例(39.35%)。各型重癥肝炎的主要癥狀和體征見表1。

表1各型重癥肝炎的主要癥狀和體征(例,%)

注:因患者可同時具有多種臨床癥狀和體征,故總百分率超過100%。

1.2觀察指標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醫院感染的發生部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影響因素包括年齡、住院天數、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侵襲性操作、應用激素和免疫制劑、白蛋白、抗生素應用天數)。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5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百分率表示。P

2 結果

2.1醫院感染部位

我院共收治的432例重癥病毒性肝炎患者,發生醫院感染97例(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參照衛生部醫政司醫院感染控制小組制定的診斷標準,即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潛伏期而48h后發生感染認定為醫院感染[3]),所占百分比22.45%,。其中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50例(51.55%),下呼吸道感染16例(16.49%),胃腸道感染12例(12.37%),泌尿系統感染10例(10.31%),膽道感染7例(7.22%),皮膚感染2例(2.06%)。

2.2感染的影響因素

從表2中可以看出,住院時間長、侵襲性操作、低水平白蛋白、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長時間應用抗生素等是重型肝炎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

表2感染的影響因素(例,%)

3 討論

重癥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衰竭導致免疫功能紊亂,機體抵抗力降低,低蛋白血癥,肝臟Kupffer細胞功能低下,加之門脈高壓導致胃腸道瘀血,極易發生病原菌移位而造成全身感染;另外感染可加重病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4]。本文研究發現,我院共收治的432例重癥病毒性肝炎患者,發生醫院感染97例,所占百分比22.45%。說明重癥病毒性肝炎發生感染的機率較大,應對重型病毒性感染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以期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

本文研究發現,住院時間長、侵襲性操作、低水平白蛋白、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長時間應用抗生素等是重型肝炎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為:①患者自身抵抗力嚴重下降,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重癥病毒性肝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逐漸增加[5]。本文研究發現,住院時間≥60d的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機率顯著高于住院時間

總之,重癥病毒性肝炎患者發生醫院感染后,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應明確影響因素,加強防治。

參考文獻

[1]余桂芳,梁建新,曾文鋌,等.6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2006,27(3):386-388.

[2]中華醫學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病雜志,2000,8(6):324.

[3]陳自平,盧圣愛,徐昌清,等.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醫院感染及其預防[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7):790-791.

[4]魏秀麗,張國梁.重型肝炎并發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0,13(2):119-120.

[5]陳建春.本院近6年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醫院感染調查[J].醫學信息,2007,2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