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范文
時間:2023-07-23 09:3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檢測,危害,控制;防治對策
一、室內空氣污染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裝飾裝修材料、家具進入室內,使室內空氣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由此引發的室內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問題也令老百姓叫苦不迭。室內環境與健康問題已成為公眾矚目的新熱點,,也成為老百姓日益關注的焦點問題,現代人繼“煤煙型”、“光化學煙霧型”之后,已進入以“室內空氣污染”為標志的第三污染時期。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室內空氣污染列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
二、室內空氣污染的檢測
隨著室內空氣污染的愈加嚴重,室內空氣的檢測也越來越被社會所關心和重視。室內空氣檢測是針對室內裝飾裝修、家具添置引起的環境污染超標情況進行的分析、化驗的過程且出具國家權威認可(CMA)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根據檢測結果值我們可以判斷室內各項污染物質的濃度,并進行有針對的防控措施。
目前我國對宅內空氣污染的檢測標準分為兩類:一個是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頒布,于2011年6月1日起實施的強制性標準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另一個是由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并于2003年3月1日起實施的GBl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和裝飾工程,即在工程完工后、交付使用前的檢測和驗收,是強制執行的國家標準,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方面,對建筑商和裝修商具有強制性約束力。它規定了由建筑裝修材料產生的甲醛、氨、苯、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氡氣等五項污染物指標。工程驗收時,只有當上述5種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的全部檢測結果符合該標準規定時,方可判定該工程室內環境質量合格,否則,不準交付使用。該標準把住宅、醫院、學校教室、幼兒園、老年建筑等劃為I類民用建筑工程,把辦公樓、商店、旅館、文化娛樂場所、書店、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餐廳、理發店等劃為Ⅱ類民用建筑工程。
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涉及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苯、甲醛等物理、化學、生物、放射性四個方面19項指標,屬于國家推薦性標準,實質上是一個健康人居環境的基本標準,目前對建筑開發商、裝修商、家具商并沒有強制約束力。
筆者所在單位從2004年通過“CMA”計量認證,取得室內空氣質量檢測資格,多年來為地方上行政、企事業單位的辦公場所和居民的家居住宅提供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服務。在近年來開展大量的檢測工作中,對室內空氣污染及防治作出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三、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室內裝修材料及家具的污染;2、無機建筑材料如建筑物墻體材料的放射性物質;3、做飯、吸煙等燃燒導致的氣體污染;4、人體自身新陳代謝和日常活動造成的污染。其中又以室內裝修材料及家具導致的污染最為主要。由于室內裝修使用的各種裝修材料:細木工板、纖維板、膠合板、油漆、涂料、膠粘劑以及家具、地毯等都會釋放出大量的有機氣體污染物,最主要的有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和氡。下面主要介紹這幾種污染物的來源和對人體產生的不同危害。
(1)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主要來源于室內裝修和家具常用的高密度板、膠合板、大芯板以及人工板材、復合地板等。因為生產人造板和家具所使用的膠粘劑是以甲醛為主要原料的脲醛樹脂,人造板中殘留的未反應完全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人體的呼吸道具有嚴重的刺激,可引起過敏反應。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以出現眼睛、皮膚和呼吸系統的刺激癥狀,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嚴重的會誘發鼻腔.口腔,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的癌癥。甲醛已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人類致瘸物。
氨:是一種無色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比空氣輕。主要來源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特別是在冬季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混凝土防凍劑,含有大量氨類物質。另外室內裝飾材料中的添加劑和增白劑也可釋放一定量的氨,但是這種污染釋放期比較快,不會在空氣中長期大量積存,對人體的危害相應小一些。據介紹氨通常經呼吸道為人體所吸收,可引起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損害。長期接觸可能會出現皮膚色素沉積或手指潰瘍等癥狀;氨被呼入肺后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后可出現流淚、咽痛、咳嗽、呼吸困難,可伴有頭暈、嘔吐、乏力等,嚴重者有肺水腫等。
(3)苯、甲苯和二甲苯:通稱苯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油漆、涂料添加劑與稀釋劑、膠粘劑中。長期接觸一定濃度的苯、甲苯、二甲苯會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現頭痛、失眠、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癥狀。苯化合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強烈致癌物質。
(4)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包括苯系物、有機氯化物,有機酮、胺、醇、醚、酯、酸等。室內裝飾過程中,TVOC主要來源于室外空氣中進入;裝飾材料、清洗劑、化妝品、蠟制品、地毯、家具、激光打印機、影印機、粘合劑以及室內的油漆涂料中散發出來。人在被TVOC污染的環境中,將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同時可導致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肝、腎和血液中毒,TVOC污染嚴重時可致神經機能失調及癡呆,所以防止過分暴露在TVOC中是十分必要的。
(5)氡:是由鐳衰變產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無色氣味。室內氡的來源室內裝修過程中使用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常溫下氡及子體在空氣中能形成放射性氣溶膠,輻射到人體后產生一種生物效果,會對人體內的造血器官、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損傷。氡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A類主要環境致癌物質之一。
四、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控
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帶來的污染令人感到恐怖,但是我們也不必談其色變,筆者認為,雖則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本身觀階段無法做到絕對的無污染,但并不意味著環保裝修是不可能實現的,需要我們進行科學的防控。一是從源頭上控制室內污染,要科學選擇環保裝修材料。我國巳在2001年底出臺了包括人造板、內墻涂料、木器涂料、膠粘劑等10種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的有害物控制標準,消費者在進行裝修時應選擇無污染或者少污染的綠色環保產品,只有符合國家標準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二是合理的控制人造板等容易產生污染的裝修材料的使用。有害物質的含量是由全部裝修材料(包括家具)中有害物質的總量決定的,即使使用達到國家標準的材料裝修,室內空氣不一定達到國家有關空氣質量的標準,所以要盡可能的減少裝修材料的使用量,將空氣污染的限量值控制在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五、室內空氣污染的治理
篇2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 現狀 防止對策
中圖分類號:X5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c)-0221-02
人們辦公、生活的地方大多在室內,因此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直接的影響。空氣質量低劣不僅會使人們的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嚴重者會使人產生頭痛、惡心、渾身乏力等病癥。因此,改善人們的工作、居住環境,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
1 室內空氣污染的現狀
在人們的觀念中,可能存在這樣的誤解:認為室外空氣污染比室內嚴重,其實不然。據相關部門統計,室內空氣污染程度能達到室外污染的2.5倍左右,在很多情況下污染程度更高,室內的幾百種污染物隨著人們的呼吸進入人體,隨著長時間的積累,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1.1 裝修材料污染
室內環境污染來源非常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裝修材料,因此在選擇裝修材料的時候一定盡可能的避開選擇富含有機污染物的材料。室內裝修中使用的各種涂料、油漆、以及人造板材和粘合劑等都會產生大量的甲醛、苯等揮發性、有危害的污染物和污染氣體。甲醛是被人們公認的潛在致癌物,它不僅能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粘膜,長時間會造成免疫系統異常,肝、肺以及神經中樞的損傷和異常等危害。在一些膠、粘劑中含有的污染物是苯,同樣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據資料顯示,慢性苯中毒會導致骨髓的造血功能發生障礙,若在短時間內吸收了較高濃度的苯,會使人出現惡心、乏力、意識模糊以及頭痛等不良反應,嚴重者會出現昏迷以及死亡的現象。
1.2 家居廚房油煙的污染
廚房油煙對人體的危害在過去很少被人們所重視。但是據資料顯示,城市女性患肺癌的幾率在逐年上升,而且醫院的診斷結果大多數是腺癌,腺癌是一種與吸煙極少有關系的肺部疾病,而引發腺癌的根本原因就是廚房油煙導致的突變型以及食用油高溫氧化分解的質變物。再者,廚房中燃料的燃燒也是引發污染的主要來源,若廚房的通風情況差,那燃燒產生的CO以及氮氧化物等其他的濃度已經超過了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極限值很多倍,這樣的濃度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
1.3 吸煙以及人體呼吸的污染
吸煙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煙霧的成分極其復雜,經過相關部門的權威鑒定,煙草燃燒后產生的煙氣中多達40種以上的致癌物,不僅如此,吸煙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明顯增加,是當之無愧的“人類健康頭號殺手”。
再者,人體的新陳代謝會產生非常多的化學物質,經過呼吸道排出體外的就多達200種,排出的諸多病原菌與氣體中富含很多有毒的成分。通過人體汗腺排出體外的廢物以及人體皮膚脫落的細胞,這些都是室內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如果污染物濃度過高不僅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而且還會誘發多種疾病的發生。
1.4 空調的污染
若一個人長期在空調開放的環境下工作,往往會出現嗜睡、乏力、無精打采等病態,而且感冒的發生幾率也徒增好多倍,諸多不良的現象統稱為“空調綜合癥”。其實這些不良反應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人在密閉空間待的時間過長,CO、CO2以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致病微生物的聚集越來越多,最終使污染加重。污染導致人體疾病的增加,工作效率自然下降。
2 人們對室內空氣污染的認識
通過設定調查問卷對210名受訪者進行相關調查,調查內容分別為:室內空氣污染源在什么地方?自己知道的哪些方法在去除裝修味道的時候有效。所有的受訪者均參與問卷的回答,因此所有的問卷均有效。現將兩份調查問卷匯總如表1。
從上表可以看出,調查者認為裝飾材料以及家具對室內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污染源,在女性受訪者中有75%的女士認為廚房油煙對室內空氣的污染非常嚴重。而家具等其他的物體對空氣造成的污染等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對去除室內裝修味道的調查中可以發現,基本上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清楚竹炭和植物可以有效的去除裝修味道。大多數的女性受訪者清楚茶葉可以有效的除味,另外米醋、水果等物品也是可以有效的去除異味的。
3 改善室內空氣污染的相關措施
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健康。因此,若想改善居住環境、增進身心健康,必須對室內空氣污染進行有效的整治。
3.1 減低室內裝修以及家具帶來的污染
隨著國家制定的有關室內環境以及家具污染的標準的出臺與實施,家具污染問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因為徹底解決室內家具的污染涉及到的方面太多,因此想徹底解決是非常復雜的。那在裝修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盡量以水性油漆代替原有的油性油漆進行室內的裝飾,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室內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2)室內裝修材料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質量達標的高質量的健康環保型建材,以減少甲醛的含量。(3)室內裝修盡量選擇在春季或者秋季進行,從外部條件減少污染物的釋放量。(4)室內裝飾品以及家具的布置上,盡可能的選擇揮發性較低的地毯或者地板粘合劑等,對于空間狹小的房間一定要減少家具擺放的密度。(5)新買的家具不要急于使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家具放置一段時間后,將有害氣體釋放出后再用;不要將兒童的衣物以及貼身衣物等放置在新衣柜中。
3.2 鼓勵進行室內綠化、裝飾
綠色植物大多具有凈化空氣、吸塵殺菌以及清除部分有毒物質的功效。因此,在西方國家居民家中都會種植像吊蘭、蘆薈等綠色植物。一些植物或者花卉不僅在具有光合作用,像桂花具有很強的吸塵作用,月季和玫瑰花等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鐵樹與常青藤可以吸收苯,而薄荷則對臭氧有非常強的抵抗殺菌作用。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24h照明的條件下蘆薈可以消滅1m3空氣中所含的90%的醛;90%的苯在常青藤中消失;龍舌蘭可吞食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
3.3 選用最新的空氣凈化技術
最新的空氣凈化技術都是根據特定的污染物進行研制、開發的。比如:對于室內顆粒狀的污染物,常用的凈化方法一般有:靜電除塵、擴散除塵等。對于清除室內的異味和臭氣,除了通風換氣之外可以選用多功能高效微粒濾芯,這種濾芯是由玻璃纖維編織而成的,濾除顆粒物的效果非常明顯。對于清除室內細菌和病毒的污染,可以選用的凈化方法是低溫等離子體凈化技術。除此之外還有諸多的先進凈化技術,對于清除室內空氣污染效果很不錯。
3.4 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
經常對室內進行通風換氣可以明顯降低甲醛、氡等有害物質的濃度。所以,經常性的對室內進行通風對人體是有益的。通過通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不僅僅適用于家居,即使在酒店、賓館、餐廳以及電影院等相對封閉的空間都是非常適用的。
綜上,隨著人們對于生存空間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室內空氣污染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隨著眾多防止舉措的合理落實,室內污染的治理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姚富鵬,彭銳,張琪,等.室內環境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防治[J].環境研究與監測,2009(1):48-50.
[2] 王志勇,王智超,徐昭偉,等.城市軌道交通通風系統空氣凈化設備性能檢測研究[J].潔凈與空調技術,2011(1):16-19.
[3] 李艷莉,尹詩,黃寶妍.室內甲醛污染來源及其對人體的危害[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49-52,74.
[4] 王慧玲.淺談室內建筑裝飾材料的危害和防止[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1):73-74.
篇3
[關鍵詞] 甲醛 室內空氣 污染 防治措施 泉州市
現代社會中,人的一生平均有超過6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這個比例在城市里高達80%。因此,室內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十分密切。隨著消費者衛生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已逐漸認識到甲醛、苯對人體的危害。據報道,經過裝修后室內空氣中能檢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已達300余種。其中,苯、甲醛已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確認為致癌物質。室內空氣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
1 泉州市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污染狀況
泉州市區近年來室內空氣監測值統計結果見表1。
監測值來源于泉州市環境監測站,被測戶數中72.4%為居民住宅。對以上統計結果分析可以看出,2005年-2007年被測戶數中,泉州市區室內空氣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中以甲醛污染最為突出,最大超標率達73.2%,最大值為1.10mg/m3,超過國家標準值10倍。
2 甲醛的性質及用途
甲醛(化學分子式HCHO,分子量:30.03)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溫下是氣態,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現。其40%的水溶液稱為福爾馬林,此溶液沸點為19℃,故在室溫時極易揮發,隨著溫度的上升揮發速度加快。
甲醛廣泛用于工業生產中,是制造合成樹脂、油漆、塑料以及人造纖維的原料,是人造板工業制造脲醛樹脂膠、二聚氰氨樹脂膠和酚醛樹脂膠的重要原料。目前,世界各國生產人造板(包括膠合板、大芯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主要使用脲醛樹脂膠(UF)為膠粘劑,脲醛樹脂膠是以甲醛和尿素為原料,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加成反應和縮聚反應而制成的膠粘劑[1-2]。
3 甲醛的危害
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強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獻記載,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甲醛對人眼的刺激閾可低至0.6~1.2mg/ m3,嗅覺閾為0.03~0.6mg/m3。大多數資料表明甲醛引起人體機能異常的作用含量均在0.12 mg/m3以上(見表2)。
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的基因突變,DNA單鏈內交連和DNA與蛋白質交連及抑制DNA損傷的修復、妊娠綜合癥、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3]。
4 甲醛的來源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主要來源有:家具和織物、木制品填料、建筑來源、清潔劑、化妝品和個人用品等。其中主要是人造板材,因人造板材在生產過程中要用到脲醛樹脂膠或酚醛樹脂膠,此類膠水在板材內時間長了就會游離出甲醛,造成空氣污染,而且揮發周期很長。室內裝飾使用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材再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粘合劑。這些粘合劑均以甲醛作為主要生產原料。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目前生產人造板常用的膠粘劑就是以甲醛為主要成分的脲醛樹脂(UF)。用脲―醛泡沫樹脂(uFFI)做隔熱材料的預制板、貼墻布、貼墻紙、化纖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也向外界散發甲醛,釋放量一般為3.35 mg/ m3,有時可高達13.4mg/m3。因此在室內裝修后,板材中殘留的以及膠黏劑中未參與反應的游離狀甲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是造成甲醛長期污染的重要來源。此外,來自室外的大氣污染、工業廢氣、汽車廢氣和光化學煙霧也是室內甲醛污染的重要來源。
5 防治措施和建議
5.1 從污染源頭控制
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對裝飾裝修材料的管理,對進入我市的裝飾裝修材料和各類家具嚴格把關,杜絕不合格的材料和家具進入我市,同時,倡導廣大市民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推廣使用綠色建材,包括無毒性的油漆及低揮發性有機物的油漆等等各種裝修材料。
5.2 增強通風效果
清除室內空氣污染的最有效方式是通風換氣,在室外空氣好的時候打開窗戶通風,有利于室內有害氣體的散發和排出。自然通風對去除甲醛效果明顯,但需注意對新風量的要求。對裝修好的新房,至少應通風15d以上,最好3個月以后再入住。
5.3 做好室內綠化建設
某些植物對甲醛氣體有吸收―代謝作用,空氣污染除了要經常開啟門窗加強通風外,在室內栽種綠色植物是去除化學污染簡便而有效的途徑。吊蘭、龜背竹、虎尾蘭、一葉蘭等葉片碩大的觀葉植物,都對甲醛有一定的吸收和累積能力。
5.4 加強衛生監督與監測
由于室內甲醛大部分來源是室內建筑裝飾材料釋放出來的,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裝修又必不可少。因此必須加強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的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強制性標準。采取改進技術降低材料中甲醛的含量,減少甲醛的釋放量,選用甲醛的替代品等一系列措施來控制污染源。
5.5 加強對特殊空氣環境監管
環保部門應加強對建材、家具市場和大型商場、賓館、酒店、學校、幼兒園、網吧、車站等人口密集的場所的室內空氣環境的監督管理,定期監測其空氣環境質量。對超標的公共場所限期整改,確保廣大民眾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孫宗光,齊文啟,孫立巖.化學物質對室內空氣的污染[M].環境檢測管理與技術, 2000.
[2] 楊秀蓮.室內空氣中甲醛的鑒定[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篇4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來源;健康對策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0)08-0127-03
1 引言
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人類在室內長時間的停留使得室內空氣與人的接觸量占據了人的一生與空氣總接觸量的絕大部分。國外資料調查顯示,人的一生中有80%~9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這里所指的室內不僅包括我們平時所認為的居室、辦公室、教室等室內環境,還包括類似餐廳、賓館、影劇院等公共場所,以及各種小汽車、公交車、地鐵等交通工具。所以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應該受到絕對的重視。室內空氣污染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被發現,世界上一些環境保護專家已經把“室內空氣污染”列為繼“煤煙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污染問題,如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則成為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
2 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途徑
室內空氣污染物多種多樣,主要分為4大類,具體情況見表1。如此種類復雜的污染物不可能通過一種途徑進行消除,各種試驗和研究數據表明,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主要途徑有3條:去源、通風和轉化。
2.1 去源
現代建筑物多半采用密閉式空調系統,其顯著特征為空氣交換率低,如果室內存在空氣污染源,便會造成空氣污染的累積,使得室內空氣品質日益惡化,而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去除污染源頭是最為根本的治理方法。室內空氣污染物除了部分是由室外所擴散進入外,其余大多是由室內污染所產生的,而室內污染源隨室內的環境特性有所差異,大體分成下列4種。
2.1.1 室內燃燒行為
室內燃燒行為包括烹飪、取暖、抽煙及燒香拜佛,這些行為產生的室內空氣污染有CO、CO2、NO、NO2、懸浮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烹調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油煙和燃燒煙氣兩類。在烹調過程中,由于熱分解作用產生大量有害物質,目前已經測定出的物質包括醛、酮、烴、芳香族化合物等共計220多種。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CO、CO2、氮氧化物、SO2、丙烯醛和未完全燃燒的烴類,以及懸浮顆粒物,這些都對人體健康都存在著危害,是癌癥的誘發因素。
在室內吸煙,會造成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香煙煙霧的成分極其復雜,目前已經檢測出3800多種物質,煙霧在空氣中以氣態、氣溶膠態形式存在,氣溶膠態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焦油及煙堿(尼古丁,每支香煙約產生0.6~3.6mg尼古丁)。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相對于吸煙者來說,對被動吸煙者肺功能的傷害更加嚴重。
2.1.2 室內建材及裝潢材料
室內建材如石材可能會釋出氡氣,而一些木制家具可能會產生甲醛及揮發性有機物。建筑材料自身釋放的有害物質主要是氨和氡。氨產生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主要是冬季施工過程中在混凝土中加入的混凝土防凍劑,以及為提高混凝土凝固速度而使用的高堿混凝土膨脹劑和早強劑,其中所含的氨類物質會隨著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而還原成氨氣,并從墻體中緩慢釋放出來,造成室內空氣中氨的濃度超標。研究人員開展的長期接觸低濃度氨對人體健康的調查說明室內低濃度氨對長期暴露人群存在健康風險。
釋放氡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建筑石材、磚、土壤、泥沙等,同時室外空氣、供水、天然氣等也是室內氡的主要來源。近年來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居室內水平氡濃度暴露與肺癌危險度的關系密切。
室內裝修的主要材料是膠合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生產這些板材所用的膠黏劑中含有甲醛,其中殘留的甲醛會逐漸釋放出來,成為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同時在裝修過程中使用的油漆、涂料及其添加劑和稀釋劑、膠黏劑、防水劑、溶劑等,都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可經呼吸道吸收,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可疑治癌和致畸形物質。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很大,包括對眼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對肝臟的損害,對皮膚的影響,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對神經系統的影響以及致突變和致癌作用。
2.1.3 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包括尿素甲醛泡棉絕緣材料、石棉絕緣材料、殺蟲劑、噴霧發膠、復印機及空氣濾凈機等產品的使用,均會產生室內空氣污染物,如甲醛、石棉、揮發性有機物及臭氧等 。
曾被廣泛用做隔熱材料的石棉制品,使用后會產生有害的石棉纖維,其吸入人體呼吸器官中,易沉淀在肺部深處,導致肺癌,故近年已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殺蟲劑是一種化學產品,使用后其中含有致癌物質的揮發性有機物進入到空氣中,對人體傷害的影響也不可忽略。計算機、復印機、打印機等現代化的辦公設施也會釋放污染物質,相信CRT顯示器的輻射問題是液晶電腦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外的實驗顯示,復印機和靜電空氣濾凈機中的高電壓裝置,是室內臭氧的主要來源,而臭氧對皮膚的具有一定的危害。
2.1.4 其他因素
其他的因素包括病人呼吸產生的病菌、室內盆栽、植物產生的花粉,寵物產生的毛發及人類新陳代謝活動所產生的CO2等均會影響室內空氣品質。室內空氣生物性污染因子的來源具有多樣性,主要來源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動物等。此外,環境生物污染源也包括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塵螨,寵物產生的毛發,廚房的餐具以及衛生間的浴缸、面盆和便具等都是細菌和真菌的孳生地。
人體自身會通過呼吸道、皮膚、汗腺、大小便向外界排出大量空氣污染物。此外,人體感染的各種致病微生物,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結核桿菌、鏈環菌等也會通過咳嗽、打噴嚏等進入室內空氣中,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2.2 通風
通風是解決室內空氣污染最為經濟可行的辦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沒有成本,且效果顯著。室內空氣品質與空氣交換率有密切的關系,當通風情況良好時,室內空氣污染物會因室外空氣的進入而稀釋其濃度,但當通風不良時,室內空氣污染物會在室內累積而增加其濃度。自能源危機以來,世界各國采用節約能源政策,新蓋的高樓大廈多為密閉式建筑,空氣交換率低,使得室內空氣品質惡化,于是產生了SBS(Sick Building Symptom)問題,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辦公和居室環境越來越崇尚舒適化和高檔化,中央空調的使用是集中表現之一。但中央空調換氣率較低,如果居室內有一個人帶有病菌,病菌因為密閉性強不但不能排出室外,反而會將隨著中央空調系統擴散到整個樓群,造成所有人群的不適。以國內常發生CO中毒為例,由于冬天門窗緊閉,瓦斯漏氣或煤的不完全燃燒而釋放出CO,造成人們吸入過量CO而缺氧死亡。
2.3 轉化
所謂轉化就是將污染物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的方法轉化為對人體無害或低害的物質。
2.3.1 過濾、吸附
過濾就是通過所選過濾材料將部分顆粒物、煙霧、灰塵、細菌等污染物截流下來,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其中,濾材的選擇是關鍵,選取那些過濾面積較大,不易老化的材料應用于空氣凈化領域中使其成為一項更加成熟可靠的技術。吸附法是利用某些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吸附空氣中有害成分從而達到消除有害污染物的目的。活性炭作為吸附材料已有悠久的歷史,硅膠和分子篩吸附技術雖然應用時間不長,也被廣泛應用于空氣凈化,是目前去除室內揮發性有機物最常用的控制技術。但吸附技術只是污染物狀態的轉化,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這些污染物。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3.2 催化凈化、臭氧凈化
2010年8月 綠 色 科 技
第8期
納米級的二氧化鈦,在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后,形成活性氧類的超氧化物,破壞病毒所寄居細胞的細胞膜,并捕捉、消除空氣中的浮游細菌。此外,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凈化還可以去除空氣中的氨和甲醛。臭氧凈化的原理是以普通空氣通過高壓電廠,使空氣中的氧電離,并迅速合成臭氧。但是,臭氧本身也是一種室內空氣的污染物,雖然克服了紫外線及一些常用化學消毒劑的不足之處,但是容易產生二次污染。
2.3.3 負離子凈化
空氣負離子之所以被人們稱之為“長壽素”或“空氣維生素”,是因為對人體的健康及生態的作用已經被國內外醫學實踐所證明,且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空氣負離子的作用已被認識得越來越清楚。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空氣負離子對人體各系統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復作用。
(1)中樞神經系統。空氣負離子可改善大腦皮質功能,使腦力活動效率提高,改善睡眠。
(2)植物神經系統。空氣負離子可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的應激功能,調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3)呼吸系統。空氣負離子能促進排痰,暢通呼吸道,改善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
(4)心血管系統。空氣負離子具有降壓、減慢心率,改善心肌營養狀況的功能。
(5)血液造血系統。空氣負離子能減慢紅血球沉降速率,延長凝血時間,使周圍紅血球、白血球數量增加。
(6)免疫系統。空氣負離子能活躍網狀內皮系統功能,使得血液中丙種球蛋白含量增高,從而提高肌體的免疫力。
(7)其他系統。空氣負離子對人身體中的其他系統也有一定的效用,如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促進新陳代謝,抑制細菌等作用。
由此可見負離子與人體的各系統即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連,所以努力創造一個富含負離子的環境,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明顯的促進作用。
2.3.4 生物凈化法、植物凈化法
生物法處理大氣污染物是一項新興技術,過濾器中的多孔填料表面覆蓋有生物膜,并與膜內的微生物相接觸而發生生化反應,從而使空氣中的污染物完全絳解為CO2和水。目前生物技術在室內空氣凈化中大量應用。植物凈化空氣,阻滯灰土,減弱噪音,給人們帶來愉悅感,用植物治理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吊蘭,蘆薈等綠色植物因為可以吸附甲醛,因而越來越為人們所喜愛。
3 結語
美國環境保護總局指出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誘發肺癌的第二個主要因素,對于不吸煙者則是第一誘因。人體患病超過40%是由于室內空氣污染所致。癌癥這個名詞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而矛頭直指環境污染問題,重中之重則是室內空氣品質的下降。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加以注意,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1)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采取集中供熱,電取暖和做飯,配備性能可靠的通風系統,可避免燃燒煙氣進入室內空氣環境。盡量不要在室內吸煙,減少被動吸煙。正確選址或使用透氣性差的建筑材料等都是減少室內污染源行之有效的辦法。
(2)對于已經存在的室內空氣污染源,應采用撤出室內、封閉或隔離等措施,防止散發的污染物進入室內環境。
(3)根據居室、廚房、衛生間的不同污染物選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氣凈化裝置,如空氣凈化器、排油煙機、臭氧消毒器等。
(4)推廣使用對人體和周邊環境無害的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綠色建筑材料,積極營造綠色建筑是逐步實現提供舒適又安全的室內環境的原則。
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方法已經越來越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應該朝向多種凈化技術的融合發展,以便取長補短,同時充分利用納米、生物、等離子等新技術,并且,隨著法律法規的健全、人類有關知識的增多及環保意識的增強,我們將擁有一個更為健康、綠色的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白志鵬,韓 ,襲著革.室內空氣污染與防治[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2] 王軍玲.國內外室內空氣污染研究進展[C].2001室內空氣質量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1.
[3] 李中秋.室內空氣污染及防治對策[J].聲調環境與城市生態,2002(3):45~46.
篇5
關鍵詞:室內環境污染;污染源;檢測;預防治理;
Abstract: The indoor environment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decor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its harm.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China's housing construction indoor pollution control standards, described the building decoration 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lution source; detection;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 TU767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國內外大量調查資料都證實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還高。多年來,許多國家都在耗費巨資治理大氣污染,并初見成效。其實,室內空氣污染比大氣污染更為嚴重。繼“煤煙型”、“光化學煙霧型”污染后,現代人正在進入以“室內空氣污染”為標志的第三污染時期。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室內裝修已成為時尚,室內裝修在美化了視覺,提供了更為舒適的環境的同時,也對室內的空氣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由于人們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這就使各種裝修污染困擾著我們,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人們開始日益關注室內環境質量。
如何在建筑裝飾的過程中做到綠色裝修,從裝修過程中控制和減少這些影響室內環境的因素,本文在以下的幾個方面的分析給大家提供參考。
1建筑室內環境污染及其危害
1.1 甲醛的污染及其危害
甲醛是一種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會散發出無色、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當密閉空間內甲醛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其對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并使免疫功能異常,引起神經受損等,嚴重的還可損傷細胞內遺傳物質。
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用作護墻板、天花板的各類人造板,比如膠合板、刨花板等; 二是含有甲醛成分的各類裝飾材料,比如貼墻布、油漆和涂料等; 三是家具之類等可以散發甲醛的室內陳列及生活用品。在上述的甲醛污染源中,各類人造板是造成室內空氣甲醛污染的主體。
1.2 苯、甲苯、二甲苯的污染及其危害
苯是一種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液體。甲苯、二甲苯屬于苯的同系物,它們都具有易揮發、易燃、蒸汽易爆炸的特點。苯系物是強烈致癌物質,能夠對皮膚、眼睛和上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還會引起
再生障礙性貧血,嚴重的甚至會誘發白血病。常見的苯主要存在于油漆、涂料添加劑與稀釋劑、膠粘劑、防水材料中。通常一些用原粉加稀料配制成的涂料中苯的含量較高。苯還可能來自于合成類纖維、塑料、燃料、橡膠等,也有可能來自燃料和煙葉的燃燒。
1.3 氨的污染及其危害
氨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比空氣輕,可感覺最低濃度為 5. 3 ×10- 6mg / L,而且氨的溶解度極高。氨是一種堿性物質,會腐蝕皮膚,使組織蛋白變性,引起細胞膜結構破壞,也會刺激動物或人體的上呼吸道,產生比較嚴重的炎癥。室內的氨主要來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在北方地區比較多見的是冬季施工時所加的混凝土防凍劑、尿素等,而在南方地區氨污染的主要
來源是高堿混凝土中用到的膨脹劑和早強劑。
1.4 氡的污染及其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把氡列為使人致癌的 19 種物質之一。氡是一種放射性元素,氡的暴露能夠誘發白血病。居室內的氡主要有以下來源: 從房屋地基土中析出的氡,會沿著地的裂縫擴散到上方建筑物室內;有些建筑材料如花崗巖、水泥及石膏之類也能釋放出氡。
1.5TVOC 的危害
TVOC 是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多指沸點在 50 ~250 ℃ 的化合物。非工業性的室內環境中,常含有50 ~ 300 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常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會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等癥狀,也能影響消化系統,嚴重的會使肝臟和造血系統受到損傷。TVOC 主要來自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熱材料、塑料板材等; 室內裝飾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劑、壁紙、地毯等; 生活中常用的化妝品、香水、洗滌劑等; 辦公用品中的油墨、復印機、打字機等
2 室內空氣污染對社會產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2. 1室內空氣污染會危害人身體健康。
國外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室內空氣污染會引起“致病建筑綜合癥”(SBS)癥狀包括頭痛、眼、鼻和喉部不適,干咳,皮膚干燥發癢,注意力難以集中和對氣味敏感等。這些癥狀的具體原因不詳,但大多數患者在離開建筑物不久癥狀即自行緩解。
目前由裝飾材料所造成的污染成為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市場上 80%的裝修材料都含有大量的有機有害物質。這些建材一旦進入室內,在通風環境不好的環境中濃度會很高,從而危害人的健康。
2.2室內空氣污染會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
室內空氣質量與勞動效率和出勤有著密切關系,由此造成了缺勤和醫療費用的巨大損失。《美國醫學雜志》1985年調查報告估計,在美國,每年因呼吸道感染而就醫的人數達 7500 萬次,每年損失 1.5 億人工作日,花費的醫療費用達 150 億美元,而缺勤損失高達 590 億美元。由于室內空氣質量而使業主與物業產生糾紛時有發生,有的甚至對簿公堂,既浪費人力又浪費物力。國際經驗表明,加強室內空氣質量的控制,通常情況下所增加的費用并不多,就可以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
因此,研究室內空氣污染可以保護人的身體健康,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
3 如何做到綠色裝修
要在室內裝飾裝修的設計、施工工藝上把關要注重室內裝飾和裝修設計。要做到遏制裝修污染的根源是低碳裝修。要求設計師按照健康、安全、簡潔、舒適、節能的原則進行設計。一是要盡量利用自然光進行室內采光,了解室內合理的光照需求。二是要合理搭配裝飾材料,減少人造板材的用量,充分考慮室內建筑的承載力,根據室內的功能、人員駐留時間選配材料,充分了解每種建筑裝修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以免對空間造成污染疊加。三是要考慮室內通風量和新風量的更換,提高室內空間的空氣流動,提高室內空氣質量。最后就是要求設計師用最常見的材料和最簡單的工藝,布置出一個舒適、安全又健康的人居環境,不要一味的追求個性、高科技、特殊材料上下功夫,要勤修內在設計水平,提高專業修養,利用美學將室內環境發揮到最完美的裝飾效果,營造出最健康的人居環境。同時在裝修和施工的環節要盡量選用無毒、少毒、無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藝,特別是一些已經被實踐證明容易造成室內環境污染的施工工藝,一定不要使用。抓好施工現場的資源控制與管理工作,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降低施工中粉塵、噪音、廢氣、廢水對環境的污染的破壞。居室內空氣污染防治對策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居室裝修后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實際是對家中裝修材料污染的防治。
4防治室內空氣環境污染,提高室內空氣環境的質量的措施有以下幾種方法。
4.1通風換氣、植物凈化
通風換氣可以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濃度,是改善室內小氣候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自然通風的方法既經濟又有效。一般臥室還可通過每天通風次數為2~4次,廚房為3~5次,衛生間為3~6次。養殖綠色植物、花卉也是凈化室內空氣的一種有效途徑,室內綠化不僅有小中見大的效果,還可以實時監測室內空氣質量。
4.2 優化設計,合理裝修。
優化設計就是要顧及到居室平面合理規劃、室內微氣候的改善。新購買的住房裝修時,裝修材料必須滿足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裝修設計要遵循生態環境的設計原理,應該考慮居室內人口流動的頻率和居住的密度,按照簡捷、實用的原則進行裝修,盡可能利用最少的資源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4.3 正確選擇裝潢公司、提倡使用環保材料。
房屋裝飾、裝修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正規的裝潢公司。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更重要的是對裝修材料、涂飾材料的事前正確選擇,盡量采用符合國家有關甲醛等的規定指標要求的材料;要求以環境保護為第一目標,使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建筑裝飾材料。減少污染濃度的散發;選用無毒、少毒、無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藝;降低水、電的消耗,避免浪費,及時回收一切可回收的物資,剩余的建材不要置留于室內;在裝飾裝修過程中處理好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施工垃圾。
4. 4 使用清除劑。
光觸媒是一種催化劑,具有超強的氧化能力、吸附能力,和甲醛、苯、氨分子發生聚合作用,有效清除環境中的不良味道,達到清除有毒有害氣體的目的。
4. 5 加強建材市場的管理。
相關部門應適時強制淘汰落后產品和工藝,完善有關管理體系。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實行舉報獎勵制度,杜絕不合格產品擾亂市場秩序,危害人體健康。嚴格控制含有重污染物建筑材料的使用。
結束語: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建筑裝飾材料的發展趨勢將在突出實用、推崇美觀的同時,更加注重環保節能。新技術的投入、新產品的開發要求把環保和發展綠色材料放在重要的位置。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以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為主題的生態建材、生態建筑等新興產業已成為國內外的一個研究熱點。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具有有益健康和殺菌抗菌功能的保健型建材飾材,將是建筑裝飾材料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趨勢,“以人為本”,創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室內環境是人類的共同需求。
參考文獻
[1]張顯輝,李長玉.淺談室內環境污染問題[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8-10-15.
篇6
關鍵詞:裝修;室內環境;污染;檢驗
0 引言
國內外大量調查資料都證實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還高。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而現代城市中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則比室外高出許多倍!尤其是那些兒童、孕婦、老人和慢性病人。特別指出的是,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而兒童生活在室內的時間在80%以上。
1 室內空氣污染對社會產生的危害
室內空氣污染對社會產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1 室內空氣污染會危害人身體健康。國外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室內空氣污染會引起“致病建筑綜合癥”(SBS),癥狀包括頭痛、眼、鼻和喉部不適,干咳,皮膚干燥發癢,注意力難以集中和對氣味敏感等。這些癥狀的具體原因不詳,但大多數患者在離開建筑物不久癥狀即自行緩解。
目前由裝飾材料所造成的污染成為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市場上80%的裝修材料都含有大量的有機有害物質。這些建材一旦進入室內,在通風環境不好的環境中濃度會很高,從而危害人的健康。例如,用做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都含有甲醛,即使長期接觸低劑量的甲醛也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高濃度的甲醛對神經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長期接觸較高濃度的甲醛會出現急性精神抑郁癥,國際癌癥研究所已建議將其作為可致癌物對待。其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都是已證明是毒性極強的物質。
1.2 室內空氣污染會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室內空氣質量與勞動效率和出勤有著密切關系,由此造成了缺勤和醫療費用的巨大損失。國際經驗表明,加強室內空氣質量的控制,通常情況下所增加的費用并不多,就可以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因此,控制和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可以保護人的身體健康,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
2 建筑裝修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實施兩年多來,對建筑物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該標準仍未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部分經濟水平比較落后的地區受諸多因素限制,尚未在工程建設環節中開展相應工作。部分已經開展這項工作的地區,在污染物判定方面易受某些不確定的因素影響,使該標準難以靈活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設計前準備工作不足。在開始設計前,還要熟悉將要進行室內裝修設計的建筑物的現有狀況,特別是對已使用過的建筑物。它的通風情況如何?現有的室內環境污染狀況如何(哪怕是直觀感覺)?有無必要對現有情況進行測試?在了解情況的基礎上,考慮如何著手工作,以便在新裝修中去除原有污染,并避免新的污染。通風是消除室內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因此,裝修設計中,一定要按照建筑設計通風的規范要求進行。特別是在大開間改為小開間的裝修設計中,對小開間的通風狀況要進行重新計算,凡達不到建筑設計通風要求的,應采取必要措施,保證小開間的通風需要。
篇7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總揮發性有機物;氡
近年來,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住房條件大幅度改善,裝修也越來越豪華,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亦日趨嚴重,因而室內環境污染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1.室內空氣污染的定義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在室內空氣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成分濃度的增加,其數量、濃度和持續時間超過了室內空氣的自凈能力,使空氣質量發生惡化,對人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態、生活、工作等方面產生影響的現象[1]。
2.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據調查,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建筑裝飾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有機溶劑、甲醛、苯、氯化烴等有機物,其中甲醛、苯、三氯乙烯等是已知的致癌物質,常見的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有以下幾種:甲醛、苯、二甲苯、甲苯、氨、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
3.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進展
3.1國外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進展。國外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但從60年代開始才有了關于室內空氣污染健康效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種人類活動引起的呼吸性健康疾病 [2,3]。此時,歐美等他國家開始大量使用甲醛制品,其中,甲醛泡沫樹脂隔熱材料在那時曾被大量用于構建房屋,致使大量甲醛釋放到室內,引起居住者急性中毒,甚至引起中毒性肝炎或過敏性紫斑。這些問題在當時引起很大的震動,于是,工業衛生、環境保護、化學化工和建筑裝璜等專業的工作人員都圍繞著甲醛污染問題,相繼開展了環境監測、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觀察、毒理試驗、工藝改革及相應的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
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開展大規模調查,初步掌握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的成因、現狀和危害。1974~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召開了8次關于“室內空氣質量與健康的會議,此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1989~1993年間進行了來自14個國家的200名專家參與的有關室內空氣方面的調查研究,在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世界衛生組織于1989年提出空氣有機污染物的分類,得出揮發性有機物對人類危害的試驗性結果[2]。1991年,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與國際建筑研究學會聯合召開了首次健康建筑與室內空氣質量國際會議。期間,許多學者進行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室內環境污染也逐漸發展成為比較科學完備的研究體系,從污染物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污染分析模擬,到質量風險評價、風險管理、污染物衛生標準等各方面都比較深入。
與此同時,室內環境管理機構也開始在發達國家或地區形成,如美國環保局于1988年在其空氣與輻射司下設了室內空氣質量程序辦公室,1995年又與較早設立的氡分部合并成立了室內環境處,并附設了兩個與室內環境相關的國家實驗室,在相關部門設立了室內環境的監管、執法機構;從1993年到現在,美國還將每年10月份的第3周作為國家氡活動周,使室內環境質量控制成為全民行為,在學校里都設有室內環境協調員,管理和督導室內環境質量的監測和控制。法國政府也于1999年底成立了國家室內空氣檢測站,并從2001年開始,每年在全國選擇1000個監測點,對典型室內場所的氡、鉛、霉菌、過敏源、人造礦物纖維、殺蟲劑及煙草煙霧等10多種有害物質進行檢測,并向公眾通報檢測結果。
日本、意大利、德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對室內環境空氣質量進行了控制,分別制定了本國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美國一般引用美國環保局已有的環境空氣監測分析方法和采樣方法,或制定適用于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的分析方法,如美國新澤西州環保局 2003 年4月頒布的程序文件《室內空氣中 VOC采樣及分析規范》、威斯康新州公眾健康局的專業導則《化學蒸汽入侵下居室室內空氣》、克羅拉多州公眾健康與環境有害材料管理局的《 室內空氣樣品分析導則》等。
目前,國外研究的幾個主要方面有:室內生物性污染物的研究、室內污染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污染物暴露評價、計算機模擬技術、室內空氣污染模型建立研究、室內污染控制方法研究以及室內二次污染的研究。
3.2國內室內空氣污染的研究狀況。我國最初大規模出現室內空氣污染是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室內空氣質量的不斷惡化,人們開始關注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國家開始重視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預防醫學工作者開展的有關室內空氣質量研究,主要集中于燃料燃燒、煙草煙霧和烹調油煙的研究。90年代初期,隨著房屋裝修日益普遍豪華化,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也越來越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且從國家層次開始著手室內空氣污染的控制工作。政府和科研人員對室內建筑裝修引起的室內染研究更是關注,在繼續早期污染物研究的同時,科研工作者又進行了甲醛、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多環芳香烴等污染物的研究[3]。
衛生部于1999年開始組織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方法的調研工作,并委托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牽頭進行了有關文獻調研及專家走訪,主持召開了由全國25個單位參加的起草工作會,形成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正在加緊制定配套的衛生標準及檢驗方法,繼續研究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收集我國室內空氣污染的背景資料,完成了《室內空氣衛生監督管理辦法》[4]。
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 2001年7月啟動了人造板、涂料、壁紙等 10 項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的起草工作,并于當年12月正式頒布。10 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對室內裝修所使用的原料和輔料、加工工藝、使用過程等各個環節中甲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氨、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氯乙烯單體、苯乙烯單體、可溶性的鉛、鎘、鉻、汞、砷等有害元素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限量值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2001 年11月26日,建設部頒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分別對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在建筑和裝修材料的選擇、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施工中有害物質的限量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提出驗收時必須進行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
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醫學安全所于2003年聯合出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一書,這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全面評價提高了科學依據,對控制室內空氣污染,切實提高我國的室內空氣質量,保護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目前我國建筑、環保、衛生等部門都在開展室內環境質量監測,各部門均制定了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包括《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準》、《住房內氡濃度控制標準》以及《室內空氣質量衛生規范》(衛生部文件衛法監發〔2001〕255 號)等。崔九思主編的《室內空氣污染監測方法》、《室內環境檢測儀器及應用技術》,周中平等編著的《室內污染檢測與控制》等著作對室內空氣監測的采樣方法、分析方法進行了研究分析,并介紹了國內外最新的儀器分析手段。
我國研究工作剛剛起步,相繼開展了一些工作,如不同地方、環境場所中室內污染物的檢測及其污染物對人體的刺激影響,少數單位利用環境艙室對材料的釋放量和材料的毒害、毒性進行模擬研究,污染控制技術的開發研究,例如嚴彥等[5]利用小型環境室測定和探討了國產木制板材的甲醛釋放規律;白志鵬等[6]進行了室內混凝土墻體中氨釋放規律的模擬研究;韓克勤[7]對室內材料和用品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速率和規律進行了試驗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或在試驗條件相對穩定的實驗室進行的,可利用的數據資料有限。
如何降低或消除室內空氣污染物也是近年來政府和科研人員關注的重點。室內空氣污染控制的途徑有三大類,即源控制、通風和空氣凈化。對于源控制,我國現階段主要是通過實施《限量》法規和改進生產工藝來進行;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減少病態建筑綜合癥的重要途徑,但是增加通風所帶來的能耗增加也不可忽視。因此,我國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如何合理進行室內通風的研究,如馬仁民 、沈晉明 、吳果[8-10]等人研究了通風的有效性與室內空氣品質的關系等。近年來國內采取了催化轉化、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及其組合技術等治理室內污染物,以期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濃度,給人們創造健康的生活空間。如楊瑞等[11]用光催化氧化法處理甲苯的靜態試驗;陶躍武等[12]使用光催化氧化法處理丙酮和乙醛,肖勁松等[13]在4m3的測試室中利用納米Ti02涂料光催化降解甲醛,以及用納米催化劑降解室內污染物等。
參考文獻:
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司,中國環境科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Steve MHays,Ronald V Gobbell,Nicholas R GaniCK. Indoor air quality: solution and strategies[M]New York:Mc-Graw Hill Inc,1995
朱利中,劉勇健,松下秀鶴.室內空氣中多環芳烴的污染特征、來源及影響因素分析[J]環境科學學報,2001,21(1):64-68
徐東群,崔九思,韓克勤,等.室內空氣污染衛生監督管理研究進展[J]第二屆全國衛生監測工作研討會,2000,1:23-24
嚴彥,王光學,楊旭,等.木制人造板材甲醛釋放規律的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03,23(1):134-137
白志鵬,王宗爽,賈純榮,等.應用環境艙研究室內混凝土墻體中氮的釋放規律[J]中國環境科學,2003,23(2):117-121
韓克勤,井海寧.室內材料和用品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速率測定和釋放規律[J]中國環境衛生,2002,5(1):190-205
馬仁民.通風的有效性與室內空氣品質[J]暖通空調,2000,30(5):20-23
沈晉明.室內空氣品質的新定義與新風直接入室的試驗測試[J]暖通空調,1995,25(6):30-33
吳果,龔毅.滿足室內空氣品質要求的通風量計算[J]鄭州紡織工學院學報,1998,9(2):20-25
楊瑞,金招芬,張寅平,等.納米光催化材料在空調領域中的應用[J]暖通空調,2001,31(l)42-44
篇8
關鍵詞 室內污染物 危害 防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43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door pollution sources, pointing out that indoor pollutants have great harm on the human body,in order to improve andeliminate indoor air pollution,takingmeasures to protect population health.
Key wordsindoor pollutantshazardcontrol
大量調查表明,人們每天約80%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與室內環境接觸的機會和時間均多于室外。而室內污染已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除人類活動影響外,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是通風不良、建筑材料及裝飾裝修材料和家具等散發的有害氣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條件及辦公環境的舒適度要求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就是裝飾裝修材料大量應用,由于裝修材料良莠不齊,再加上房間密閉性提高、空調的大量使用,使得室內空氣污染,環境惡化。專家們指出:“裝修材料都或多或少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室內空氣污染物的種類、來源及危害
按室內裝飾裝修后空氣污染物的性質可分為以下化學性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
化學性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幾類:甲醛、氨、苯及苯系物、總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室內裝飾材料等。因此,甲醛、氨、苯及苯系物、總揮發性有機物等成為了衡量房屋是否可以入住的主要指標。
甲醛主要來自于膠合板、刨花板、各種塑料貼面等,膠粘制品、絕緣、保溫材料和家具中,均可釋放出甲醛。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氣味的氣體,具有強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致畸變、致突變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人眼鼻刺激、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影響、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的基因突變,DNA單鏈內交連和DNA與蛋白交連及抑制DNA損傷的修復、妊娠綜合征、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危害也更大。
氨屬于堿性物質,它對所接觸的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可吸收組織中的水分,使蛋白質變性,并使組織脂肪皂化,破壞組織細胞的結構,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短時間內吸入大量氨氣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胸悶、呼吸困難、惡心乏力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氨在濃度過高時,除腐蝕作用外,還可以通過三叉神經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呼吸停止。
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屬芳香烴類。甲苯、二甲苯的主要作用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及引起黏膜刺激;苯能引起麻醉和刺激呼
吸道,并在體內神經及骨髓中蓄積,破壞造血功能(紅、白血球的破壞使血小板減少)。長期接觸會造成嚴重后果,引發血液病等;可致癌已被WHO確定為致癌物質;室內濃度過高時,人在短時內會出現頭暈、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若不及時脫離現場,會導致死亡。
放射性污染物:氡及其子體。室內氡的來源主要有3個方面,分別從地基土壤中析出、建筑材料中析出和戶外空氣帶入室內。氡是由鐳衰變產生的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它沒有顏色,也沒有任何氣味。氡原子在空氣中的衰變產物被成為氡子體,為金屬粒子。常溫下氡及子體在空氣中能形成放射性氣溶膠而污染空氣,容易被呼吸系統截留,并在局部區域不斷累積而誘發肺癌。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把它列為19種主要的環境致癌物質之一。
除了上述室內空氣污染物之外,還有酚、甲醇、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污染物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
室內空氣污染防治
為了改善、消除居室空氣環境污染,保護人群健康應采取以下措施。大力發展各種綠色建筑裝飾材料及其制品。如低毒,無毒、低污染、無異味的建筑涂料,墻紙、壁布,綠色木質板材及非木質板材、管材、防火材料,工業副產石膏建材制品等。
注意室內裝飾和裝修設計,按照安全、健康、簡捷、舒適的原則進行設計,合理搭配裝飾材料,減少人造板材用量,防止過度裝修,提高室內空氣質量。
注意室內新家具的選擇。新家具不宜太多,因為其本身釋放大量有毒有害氣體。盡量不選用大芯板制作的家具,因為大芯板如果甲醛超標很難治理。對新家具應進行甲醛驅逐處理。
居室入住前應請專業環境監測人員對其進行檢測,等各項指標均符合居室環境質量要求后方可入住。
在室內有選擇性的種植花草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居室環境污染物加以吸收。
加強通風換氣,使污染物及時排除。
必要時可使用一些吸附劑對室內環境污染物加以吸附,如可噴灑少量稀硫酸吸附甲醛。
總之,現代居室環境質量對健康的影響已提高到一個至關重要水平,為了保護人群健康,必須對裝飾裝修材料及家具的質量加強監控,研發消除居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新方法、新措施,加快綠色環保建材的開發,加強室內通風,使污染物及時排除。
參考文獻
1 馬瑩.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與預防.承德醫學院學報,2008,25:3.
2 馬軍毅,嚴玉梅,袁紅霞,陳建華,室內裝飾裝修材料與室內環境污染相關性分析.廣東建材,2008,12.
篇9
環保部的監測數據表明,冬季一直是我國大氣污染較為集中的時期。重點區域供暖季PM2.5濃度均比全年平均濃度高20%左右。在北方,采暖季PM2.5平均濃度貢獻度約占全年三成。以2014年監測數據為例,京津冀三地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88微克/立方米,供暖季平均濃度為111微克/立方米,是全年的1.27倍。而且,預計我國今年冬季氣溫偏高、降雨偏少,總體氣象條件偏差,逆溫、靜風等不利氣象條件容易導致重污染天氣頻發。
因此,在今年冬季,緊閉門窗以防室內空氣污染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據了解,緊閉門窗并不能杜絕室內空氣污染。PM2.5顆粒極小,不可能完全被門窗屏蔽。實驗表明,室外霧霾嚴重時,緊閉門窗并不能降低室內PM2.5指數,霧霾仍會污染室內空氣。而且,緊閉門窗反而使空氣流通不暢,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所以,空氣凈化器應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此前空氣凈化器行業因標準缺失,上百種品牌空氣凈化器因質量上層次不齊而讓消費者對其實際作用產生了懷疑。而隨著空氣凈化器產品新國標的,消費者選購空氣凈化器已經有規則可依。
新國標規定CADR即空氣潔凈量,指的是空氣凈化器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夠凈化的空氣量,體現空氣凈化器的“凈化能力”。CADR值越高代表空氣凈化器的凈化能力越好。三星AX7000的顆粒物CADR值高達755m?/h,凈化效能達到高效級別。而CCM即累計凈化量,體現的是空氣凈化器的“持續凈化能力”。三星AX7000的實測累計顆粒物凈化量達到39435mg,高出新國家標準最高等級P4等級3倍以上。
篇10
關鍵字:室內空氣 甲醛 來源 控制
中圖分類號:TQ326.51 文獻標識碼:A
一、甲醛化學性能及其危害性分析
甲醛,化學分子式為HCHO,屬于一種無色易溶氣體,具備刺激性,容易揮發,其沸點為-19.5℃,常溫下可以與水相溶。甲醛氣體可以被呼吸道所吸收,甲醛水溶液則可以被消化道吸收。
甲醛對人體健康存在著極大危害,被稱為室內環境“第一殺手”。動物實驗證明甲醛具有致癌作用[1],且對人體危害性十分大。當空氣中甲醛含量超過0.1mg/m3時,會對呼吸系統造成危害,隨著甲醛濃度增加,會對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世界衛生組織將甲醛列為致癌物質、可疑致畸物質[1]。室內甲醛含量超過0.12mg/m3時,會對人的呼吸道粘膜、皮膚、眼結膜等具有刺激性,容易對人的視網膜及視力造成損害,且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在高濃度甲醛環境下,容易引起甲醛中毒,并表現為頭疼、眩暈、衰弱、神經系統功能下降,嚴重則會引起肺炎、肺水腫等問題,導致呼吸系統衰竭并引起死亡[1]。
二、室內空氣甲醛主要來源
在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氡等,甲醛因其刺激性、釋放過程緩慢,用途廣泛而備受人們關注.其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造板材中甲醛
在進行室內裝飾裝修時,常會應用到細木工板、膠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等人造板材,然而在這些人造板材生產過程中,多會以脲醛樹脂作為人造板粘膠劑,脲醛樹脂其主要成分則是甲醛[2]。甲醛在粘膠劑中的應用,具有增強其粘結性,提高板材硬度、防腐及防蟲等功能。在室內裝修中在應用人造板的同時,其板材中所殘留的沒有參與反應處于游離狀的甲醛則會向外擴散。人造板材中甲醛是室內空氣甲醛的主要來源。在纖維板及刨花板等板材中,其基材本身則含有一定甲醛。
(二)油漆及膠黏劑中甲醛
除人造板材之外,還有很多裝飾裝修材料中含有甲醛,如油漆、涂料、乳膠及泡沫塑料等。如在室內裝飾裝修處理墻面時,多會應用乳膠膠黏劑,尤其是在封閉墻面中應用含有甲醛的乳膠,其難以難度較大。
(三)紡織品中甲醛
在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中,其窗簾、墻布、墻紙、床上用品、布藝家具等紡織品在應用中為提高其性能,多會添入含甲醛作為助劑,以提高紡織品抗皺、防火及防火性能[2],在這些紡織品應用中,也會釋放出甲醛。
除了以上幾點以外,煙葉等燃燒所產生甲醛也是室內空氣甲醛來源之一。
三、影響室內甲醛釋放的因素
根據室內空氣甲醛來源,研究影響室內空氣甲醛釋放因素,從而根據甲醛控制措施,減少室內甲醛污染,實現室內環境舒適健康。影響室內甲醛釋放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室內建材甲醛指標
在室內裝飾裝修中,其所采取的材料性質決定著其材料本身釋放的甲醛量大小。在人造板材中,如其所應用粘膠劑中存在著大量游離甲醛,則其甲醛釋放含量越大;在板材樹種選擇上,對甲醛釋放也存在著一定影響,如松木刨花板甲醛釋放量明顯高于橡樹刨花板,其板材應用的木材部位也對甲醛釋放存在著影響[2]。板材含水率越高,其甲醛釋放量則越大。
(二)室內溫度
通過試驗研究發現[6],當室內溫度上升時,尤其是在溫度升高到30℃以上時容易引起固化后脲醛樹脂分解,從而增加甲醛釋放量。
(三)室內濕度
在室內環境中,如其濕度較大,則容易讓甲醛從各種污染源中加速釋放。在濕度影響下,甲醛聚合物容易出現水解現象,其水解過程則會產生大量甲醛。
(四)室內通風條件
如室內空氣較為流通,則會降低室內甲醛濃度,且隨著通風速率提高,室內甲醛濃度降低。通風條件與甲醛釋放量一般通過如下公式進行表達:
C=C。[KL/(N+K)]
其中C為室內環境中甲醛平衡濃度,C。為甲醛初始濃度,K代表人造板材孔隙度,N代表的通風速率,L代表室內負荷值。當C。、K、L值一定時,提高N值,即增加室內通風速率,其甲醛濃度降低[3]。
四、室內空氣甲醛控制對策
(一)從源頭源進行室內空氣甲醛控制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主要來源為人造板材所釋放甲醛,為從根本上控制空氣甲醛污染,應減少人造板材中甲醛含量,改善人造板材生產工藝,或在人造板材中噴涂可以吸附或分解甲醛物質;或在室內裝修時,盡量減少人造板材的應用,優先選擇原木家具及建材;在裝修材料及紡織品選擇時,應減少含甲醛材料及紡織品應用,盡量選擇無毒、少毒、無污染的裝修建材[3];考慮到影響甲醛釋放的因素,在進行室內甲醛控制中,可以將含有較多甲醛的家具或紡織品在高溫高濕環境中置放,加快甲醛釋放,減少后續應用中甲醛釋放。
(二)改善通風條件進行室內空氣甲醛控制
室內通風是清除甲醛行之有效的辦法,可選用空氣換氣裝置或自然通風,這樣有利于室內材料中甲醛的散發和排放。Zhang等[7]研 究發現,MV(Mixing Ventilation)比DV(Displacement Ventilation)可以更好的保持室內空氣質量。
(三)采取凈化技術進行室內空氣甲醛控制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室內空氣甲醛控制及處理方法越發多樣化,主要控制及治理技術包括物理吸附技術、催化技術、空氣負離子技術、常溫催化氧化技術、生物技術、化學中和技術、植物凈化技術、材料封閉技術等[4]。
1.物理吸附技術
應用物理吸附技術進行室內空氣甲醛控制及治理,主要是利用具備吸附能力的物質,將有害物質吸附,從而實現去除有害物質的目的。一般物理吸附中所采取的吸附劑主要為顆粒活性炭、多孔粘土礦石、活性炭纖維等。物理吸附其富集能力較強,簡單容易操作,在處理低濃度有害氣體時十分適用。但這種技術吸附速率較低,應用這種技術進行室內甲醛處理,其時間消耗較長且效果不佳。
2.催化技術
催化技術屬于一種新興的空氣凈化技術,與超微過濾結合,并以催化為主,可以在常溫常壓下,將室內空氣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質分解為無害無味物質。如納米光催化技術,通過TiO2光可以將甲醛進行氧化,形成水與二氧化碳,且不會出現二次污染。應用催化技術,如甲醛濃度在10mg/m3以下時,則會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及水,如其濃度超過10mg/m3,則會被氧化為甲酸。這種技術在應用中具有不存在二次污染、能耗低、反應條件溫和等優勢,在因其技術處理經濟成本較高,限制了其大面積推廣與應用[4]。
3.空氣負離子技術
空氣負離子技術,是將一些具有熱電效應稀有礦物石加入到建筑室內墻體材料中,讓其材料與空氣接觸,將空氣及空氣中水分進行電離形成負離子,從而實現室內空氣凈化。空氣負離子技術可以長期進行甲醛消除。
4.常溫催化氧化技術
常溫催化氧化技術,是通過一個用具備催化氧化性能的特殊貴金屬,讓室內空氣中甲醛分解為二氧化碳及水。其技術貴金屬主要為Ru、Pd、Pt、Rh等,載體一般采取活性炭、分子篩、CeO2、SiO2等。
5.生物技術
應用生物技術進行室內甲醛控制,主要是利微生物有機生長原理,通過生物法,將室內有機廢氣進行氧化降解。
6.植物凈化技術
美國國家空間技術實驗室(National Spacetechnology Laboratory)的有關實驗[5]證明,銀苞芋、吊蘭、蘆薈、仙人球、虎尾花、扶郎花等室內觀賞葉植物對甲醛有較好的吸收效果。因此,在室內放置上述植物既美化環境又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僅僅調節室內環境雖能降低室內甲醛濃度,但還不能達到理想結果,尤其在甲醛釋放初期,需要采用空氣凈化技術。
除此之外,化學中和技術及材料封閉技術在室內及甲醛處理中應用也較為廣泛。在進行室內甲醛控制時,可以采取多種控制及處理措施,降低室內甲醛濃度,實現室內環境健康。
五、結語
當前,人們對居住環境及工作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進行建筑室內裝飾裝修。然而在室內裝飾裝修影響下,室內空氣污染問題越發嚴重。甲醛屬于室內空氣污染的重要污染物,對人的身體健康危害極大。室內空氣甲醛來源較廣,其中人造板材屬于最為主要的甲醛來源。本文在分析影響甲醛釋放因素的基礎上,對甲醛控制及處理對策進行了分析。通過多種甲醛控制技術的結合,實現室內環境的舒適與健康。
參考文獻:
[1]程慧芳,王健,于婉等.室內空氣甲醛污染及其對健康的危害[J].中國科技信息,2011,(12):25,27.
[2]賈祥焱,顧永松,張慶松等.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與防治對策分析[J].江蘇建材,2010,(1):34-36.
[3]付明雪.淺談工程裝修中甲醛污染分析[J].房地產導刊,2013,(1):207-207.
[4]浮愛青,胡峰,盧小海等.室內空氣污染物甲醛污染狀況研究[J].科技信息,2010,(25):85,111.
[5]肖紅俠,王岳人,張海青.室內甲醛污染現狀及防治措施.技術交流,2004,6:31~35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室內空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