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園林設計景觀的分析范文
時間:2023-07-28 17:48: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園林設計景觀的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低碳經濟生活;園林景觀設計;影響
全球變暖的趨勢正在不斷加快,這也使得人們對環境的保護和對能源的節約意識不斷提高,低碳概念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斷提升的話題。在中國,也必將會掀起一場低碳風暴,低碳這個話題也勢必會漸漸地和我們的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在人們的正常生活當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盡可能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對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新能源的開發等,都是提高低碳經濟效益的有效方式,而低碳經濟生活也和我們的園林設計存在一定的關系。
1 園林景觀設計當中的低碳經濟理念
1.1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當中的低碳理念
在對園林植物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重視固碳能力更強的植物種類應用,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園林綠地的固碳效益提升起來,從而為營造低碳園林綠地創造條件。營造科學合理的低碳園林景觀,需要從以下5個方面來進行合理搭配:①重視常綠灌木和落葉喬木的搭配,灌木的固碳釋氧能力要比喬木更顯著。②重視慢生樹種和速生樹種的搭配。速生樹種的固碳能力要高于慢生樹種,但是,有些速生樹種雖然有很強的固碳能力,固定后也會釋放出大量的CO2。③重視落葉植被和常綠植被的搭配。相比常綠植被,彩葉植物的固碳釋氧能力更強。④重視高齡樹木和低齡樹木的搭配。年齡低的樹木固碳能力要高于年齡高的樹木固碳能力。⑤重視常規園林鄉土植物搭配,因為鄉土植物是當地產物,這類植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其適應能力將會更強。
1.2 園林水體景觀設計當中的低碳理念
水景也是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現代的園林設計當中對水體景觀的應用越來越多。因此,需要將地毯的理念和水體景觀設計融為一體,這需要考慮其景觀效果,也需要注重生態性、親和性和創造性。在選址上,需要依靠主要的地形和自然水源來對水體景觀設計進行考慮,就地取材能在很大程度上將能量的消耗降到最低。
1.3 園林景觀材料選擇當中的低碳理念
在園林景觀的構建過程當中,無論是對園林道路進行鋪設,還是對碳排放量的降低,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選擇低碳型材料,這樣能夠更為直接達到低碳發展的目的。對于低碳材料來說,主要是新型材料的研發和木質材料的使用,而且采用木質材料還能夠更好地固碳排放,有效提高低碳經濟的效益。
1.4 園林景觀施工和養護管理當中的低碳理念
將低碳理念引入園林設計當中,除了上述需要考慮的以外,還需要對高水準的施工質量以及其長久有效的景觀效果做出充分考慮。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最好能夠盡量減少機械操作部分,以此來減少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效果,也能減少因為機器對周邊生態景觀所造成的破壞。
2 低碳經濟生活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分析
在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將低碳理念注入其中符合時展潮流,也是時展的必然結果。設計師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為了達到低碳要求,急需要對碳的排放量做出充分考慮,因此,在計算和設計的時候,就需要對CO2的排放量,做出精密的計算和控制,只有減少CO2的排放量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1 促進園林景觀使用的持久化
因為園林設計當中需要對資源進行有效利用,更需要創造出最佳的園林景觀,這才能夠使各個方面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量減少到最低,可以延長園林景觀的使用壽命,有效地降低園林的成本,促進園林景觀的持久化。
2.2 有助于維護園林景觀的維護
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如果想要減少碳的排放量,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選擇低碳型的園林材料。采用這些材料能對園林當中所有涉及到的植物、水和石頭等進行設置,更加有助于園林景觀的維護。
2.3 加大園林景觀的綠地面積
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之前,設計師就需要對設計的必要性和設計情況做出充分考慮,在設計的時候因地制宜,盡量減少動工程序,采用低碳理念,對園林原有植被進行養護和管理,再配合粗放型的管理,便能夠增加綠地面積,達到低碳的目的。
2.4 對園林景觀綜合價值的影響
在園林景觀的低碳設計當中,不僅僅需要考慮怎樣才能夠達到低碳的目的,還需要對園林景觀的實用價值做出考慮和顧及。合理采用低碳理念能夠更好地使園林景觀的實用價值得以提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
3 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低碳經濟生活和園林景觀設計之間的關系作出了簡要的分析和探索。希望在當前這種低碳生活的背景之下,各個行業都能夠做好低碳方面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人類社會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銳,王俊杰.景觀視角下中國低碳城市發展路徑的思考[J].城市發展
研究,2011(1)
2 黎穗明.低碳生活與園林景觀設計的關系探討[J].綠色科技,2011(4)
篇2
關鍵詞:園林景觀;中國風景園林;民族區域文化
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自己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不僅要滿足干凈舒適,更多的是給人一種美的感受,一種置身自然的感覺,這樣的要求也決定了園林景觀以及中國風景園林設計的未來趨勢。在景觀園林方面:要更加追求自然元素在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要使得這些運用了建筑學、美學、園林學等各種學科的建筑設計融入城市的環境之中,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效果和凸顯人文關懷。
在中國風景園林設計方面:要充分發掘并體現中華民族文化資源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作用;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及生態環保的準則。
1 景觀、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
景觀園林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是朝多利用自然元素和凸顯人文關懷這2個方面發展。
1.1 多利用自然元素
在景觀園林的設計中,自然元素的運用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夠突出體現人們全新的生活理念。在景觀園林的設計發展過程中,很多設計已經發現了自然元素在設計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的就是自然元素運用的特別單一,從選擇的品種,再到設計的層次感都不能很好的與其它景色進行協調。在多運用自然元素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要追求藝術,體現一定審美要求;要合理布局,體現層次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要與周圍的建筑達到和諧與統一。這3點都將成為未來景觀、園林在設計中的重點。
1.2 凸顯人文關懷
景觀、園林的設計與再創造是一種文化創作,不僅是單純的以美化環境,服務民眾為目的,而且是一種文化的創作。景觀作為一個外來詞匯,它本身的含義是強調,通過人為造景來吸引大眾的觀看。這往往就忽略了景觀自身雖具備的內在涵義,以及深層次的文化理念,導致很多景觀并沒有體現出人性化、生態化的設計思想。而園林一詞在中國已經有很多年頭了,它包括了很多的內容,如亭、臺、樓、閣、池等。其實在當時這種園林的設計,只是為了滿足少數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的欣賞口味,并沒有給普通老百姓“發言”的機會,就談不上所謂的“人文關懷“了。在龔自珍的《病梅館記》中就深刻紕漏了“病梅”,這種只為少部分人“欣賞”的梅,這里面缺少的就是一種對普通大眾的關懷。人文關懷是要體現景觀園林設計它的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這樣才符合景觀園林設計的理念。
2 中國風景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
中國風景園林的設計發展趨勢的主要方向有:發掘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走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保的策略。
2.1 要充分的發掘并體現中華民族文化資源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多元,融合這將是世界文化發展的趨勢,中國風景園林的設計也逃不脫這樣的命運。但是,一味的追求多元寬容的精神,勢必在一定程度上會丟失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資源,中國擁有優秀燦爛的文化傳承,合理的利用好這些優秀的資源,對于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利器。對于不同的地區,其區域文化也是不同的,打造優秀的園林設計能夠弘揚當地的文化特色,也能鑄就其獨一無二的個性特征。充分的利用和發掘民族文化,將是中國風景園林設計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
2.2 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及生態環保的準則
中國風景園林設計雖然主打文化這一塊,但是也不能忽視與自然的結合,也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堅持生態環保的理念。要把景觀設計當成一個大的有機體,它必須擁有與生態自然一樣的功能,這就要求正在設計的過程中按生態的原則進行設計,要將低碳環保的理念植入其中,學會運用新的清潔能源、新的雨水收集系統等。風景園林設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漂亮模式上,而是要將其打造成一個具有有機循環、新陳代謝功能的生態系統。
3 總結
全文分析了園林、景觀與中國風景園林的未來,主要就是提供了4個發展方向。對于景觀園林設計來說,其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是從自然元素和人文關懷2個方向發展,而中國風景園林設計原則,要朝著利用好傳統文化資源和生態環保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個方向前進,對于景觀園林和中國風景園林設計理論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家麒.中國風景園林的現狀和發展前景[J].廣東園林,2005(2)
2 金柏仁.園林景觀中自然要素的分析[J].現代園藝,2011(17)
篇3
關鍵詞:園林設計;景觀建筑;應用
1景觀建筑在園林設計中的作用分析
1.1滿足園林設計理念需求
通過景觀建筑的構建,可有效展現園林設計的理念,充分表達出設計人員的創作意圖。設計者通過了解當前環境資源,合理地建立景觀建筑,從而達到園林景觀設計的實際需求,能夠有效地服務于園林景觀,使其結構呈現的更加全面。同時,二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包括在設計理念上都具有共同的地方,將二者進行有效的協調之后,開展園林景觀的構建,可以提升園林設計的整體觀感。
1.2展現園林設計功能
景觀建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園林設計中所展現的優勢很明顯。在構建景觀建筑時,要合理設計建筑方案,從而滿足園林景觀的實際需求。首先,在設計建筑方案時,要注重自然景物的保護,使景觀建筑與自然能夠在協調的狀態下發展。景觀建筑的構建形式比較多樣化,設計者可以依據園林設計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效的組合。從而使建筑的整體布局優化,展現出高品質的藝術氛圍[1]。園林設計時,要加強中心建筑的構建,突出園林景觀的特色。同時,要圍繞中心建筑構建周邊建筑,從而使整體景觀呈現得更加立體,層次分明地將景觀展現給游客,滿足游客的實際觀賞需求。景觀建筑作為載體,將景觀中富含的藝術內涵傳遞給游客,從而使游客在觀賞景觀時,能夠深刻感受到景觀中所渲染的藝術氣息,提升游客的整體觀賞水平。通過構建景觀建筑,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及規劃整體布局,從而達到游客的園林觀賞需求。
2景觀建筑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究
2.1涼亭的構建
在進行景觀建筑的設計時,要注重對建筑形式的合理構建,并呈現建筑整體面貌。涼亭所具備的功能相較于其它建筑形式較為顯著,尤其是其所具備的休憩功能為游客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在園林景觀中加入涼亭的構建,不僅可以使游客得到充分的休息環境,同時,可以為游客躲避雨、陽光等,從而獲得較好的休息空間。涼亭設計風格也很多樣,根據游客的欣賞角度設計合適的建筑風格。一般情況,現代風格的涼亭建筑所展現的樣式、以及建筑整體構造都很別樣。頂部的設計一般呈現圓形,所選取的建筑材料多以混凝土為主[2]。也有部分涼亭在材料的選擇上以木石為主,完美地呈現了現代建筑的特點。在構建涼亭建筑時,除了要全面考察其功能性,為游客提供充分的休息環境之外,要加強重視其美觀設計,為游客展現優美的建筑風格。例如,在進行涼亭設計時,可以采用多層式屋頂建筑,在涼亭內設置多個緩臺。同時,注重涼亭周圍景觀的構建,從而使游客在休息時完全的置身于自然中,感悟景觀中所蘊含的深刻魅力。
2.2橋的構建
橋的構建在景觀建筑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可以有效優化園林景觀。在潺潺流水上方構建獨特的橋梁建筑,充分展現景觀中“小橋流水”的意境。流水與橋梁的完美結合,為游客提供了置身于自然的平臺,促使游客在園林景觀的欣賞中,呼吸新鮮、濕潤的空氣,并漫步在小橋之上,體會園林景觀中所傳達的優美意境。橋梁的設計可以加強園林景觀的層次感,從而使景觀整體結構構件得更加完整,豐富園林中的景觀類型。拱形橋一般適用于小型景觀,促使游客近距離的感受自然。在大型景觀中,一般注重突出橋梁建筑的特色,例如西湖的斷橋構建,不僅符合景觀的設計內涵,也滿足了游客的欣賞標準。
2.3廊的構建
廊是園林景觀內部的通道,起到承載空間連續性的作用,是主要的景觀建筑形式。廊可以同涼亭一樣為游客提供休息場所,還可以展現園林景觀中的整體藝術特色。例如,“浣紅跨綠”是園林建筑中的代表。是嶺南地區比較著名的廊,所呈現的景觀特色比較明顯,完美地詮釋了園林景觀的藝術內涵。
3結論
綜上,景觀建筑所展現的功能很強大,在園林景觀中占據著主要的位置。為了使園林設計更加優化,使園林景觀能夠獲得有效的改善,從而滿足游客的實際觀賞需求。必須加強對景觀建筑的構建,使園林景觀的構造更加具有整體性。在滿足游客基本觀賞需求的同時,有效提升游客的景觀建筑方面的觀賞素質。
參考文獻
1朱攀登,范重陽.景觀建筑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5(10)
篇4
大貢獻。這是中國景觀園林學的根基所在。
關鍵詞:園林設計 發展趨勢、現狀
中圖分類號:TU986.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園林設計相關概念
景觀園林設計是根據生態學與美學的原理,對局地的景觀結構和形態進行具體配置與布局的過程,它包括對視覺景觀的塑造。景觀園林設計又叫做景觀建筑學,在建筑設計或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對周圍環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體考慮和設計,讓建筑與自然環境產生遙呼相應的關系,達到整體和諧,提高其整體的藝術價值。景觀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創造出景色如畫、環境舒適、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1.1從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上來說,景觀園林是一種反映社會意識形態的空間藝術,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角色。
1.2從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上來說,景觀園林也是一種社會的、反應現實生活實景的福利事業,對滿足人們休息、娛樂等物質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國的景觀園林設計中,強調景觀園林的設計與服務意識之間的互動關系,注重對被設計地域的人文及自然特征的研究,使其成為景觀園林形式、內容及語言特征的源泉;同時,在現代化的園林設計中,還要從人和環境的需求出發,找到景觀園林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差異,在不斷的實踐經驗中提高園林設計的創造性和藝術性。
2我國園林主要種類
2.1傳統園林中國的傳統園林發展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清代以后,傳統園林便進入中國園林史上集大成的終結階段,現存的傳統園林基本上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中國傳統園林非常重視植物景觀的營造,對植物題材的運用更是具有獨到之處。其中,在對植物的選擇上,講究植物的“品格”和“意境”;在形式上則注重整體的搭配,體現出“如詩如畫”的境地。同時,中國傳統的景觀園林深受古代哲學思想以及古代山水詩文化的影響,講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藝術,喜歡“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格調,偏愛創造“曲徑通幽”的環境??傊瑥膫鹘y園林的造詣思想上來講,中國傳統園林追求的是“雖有人造,宛自天成”。
2.2現代園林中國現代園林是在后來由西方傳入,并有別于中國傳統園林的造詣方式,采用與現代建筑相匹配的幾何或對稱方式進行規劃和設計的一種園林。中國的近現代是中國變革最為激烈的一個時期,同時也是中國現代園林逐漸形成和發展的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西方文化大量涌入,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中國的園林在這個階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園林開始注重理性和科學分析,并以現代化城市、居民住宅區、廣場以及道路和公園等現代建筑為對象,注重人工改造的理論和實踐。
隨著現代化城市和現代化建筑的快速發展,中國景觀園林設計越來越重視城市建設和環境的協調發展。中國的現代園林,其立足點已經不再局限于簡單的花草樹木,不再單一的只滿足于創造美的感受。創造和諧、合理的現代城市人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逐漸成為發展中國現代園林的宗旨和目標。
3、我國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正經歷著迄今為止世界規模最大的快速城市化過程。高速發展的城市化必然給中國的景觀園林設計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一環境下,抓住機遇,把握未來,中國的景觀園林設計將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3.1持續發展和生態原則
在中國景觀園林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園林設計者們將把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建設納入考慮的因素。在中國的文化當中,講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文化自古以來就有所體現。前些年,很多景觀園林的設計者誤認為,在設計中增加自然的元素、結合自然就是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事實上,注重生態和可持續發展,更重要的還是要尊重景觀園林的地域性,在當地、當時尋求出適合當地的自然靈感和自然元素;同時還要尊重當地場地的特征,尊重它的歷史和文化,在設計中保留、利用這些文化元素,增加景觀園林的功能性和審美性。重視結合自然的設計,倡導全新的設計理念,形成生態設計理念;必須按照生態原則對城市進行規劃和設計,更多的運用本土材料將整個被設計體形成一個有機體,最大化的減少人工成本,增加自然的做工,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因此,未來的景觀設計,將不再單純的停留在表面的美麗上,而是將更加注重園林設計的內在美,將生態價值和生態美從形式走向功能與內涵的統一。
3.2加強復雜化、高科技化
多元化是現代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特色。伴隨著人們審美需求和生活需求個性化要求的日益增多,景觀園林設計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
3.2.1景觀園林設計必須不斷的追求產品的個性化設計和精細化發展,滿足人們日益繁多的要求。
3.2.2隨著現代化城市結構的日益復雜,景觀園林設計作為一項大型的綜合項目,在錯綜復雜的城市結構中,也面臨著較大困難和挑戰,擴寬園林設計的思路,尋求到創新設計的靈感,是未來景觀園林設計者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當今社會已經走向高度工業化的時代,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益輝煌,使得景觀園林設計也將朝著高科技化發展,運用高端科學技術,采用更加精細的測算儀器,利用計算機繪畫技術實現優化的繪圖設計,構建模擬城市景觀園林,對景觀園林設計而言,將是未來城市景觀園林的必然發展方向。
4、園林設計發展現狀
4.1古典園林
中國古典園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追求一種“世外桃園”的生活,富有詩情畫意。古典園林不拘泥于庭園范圍,通過借景擴大空間視覺邊界,使園林景觀與城市景觀、自然景觀相聯系、相呼應,營造整體性園林景觀,無論動觀或靜觀,都能看到美麗的景致。中國傳統園林一般區分為北方的皇家園林和南方的官僚文人和富商大賈們的私家園林兩類。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鄉土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類型以及鄉土材料的精雕細作、園林景觀的意境表現,是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4.2 現代園林
現代園林指后來由西方傳入的,有別于中國原有的傳統造園形式,主要采用與現代建筑相匹配的對稱和幾何形狀等方式,以注重理性和科學分析為特征,以現代城市廣場、道路、公園和居民住宅小區等現代建筑為服務對象,講究人工改造的造園理論和實踐。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區建筑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立面現代簡潔,即使有仿歐式小區,也完全不同于中國古典園林建筑,通過傳統園林手法的適當運用,小區園林意境有了新的延伸與體現。園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來體現,其中園林植物是意境創作的主要素材,園林植物產生的意境有其獨特的優勢,它可以不受各種設計風格的影響發揮作用。這不僅因為園林植物有自然優美的姿態、豐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麗的芳名,而且園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機體,是人們感情的寄托。居住區園林的名貴樹木的栽植,不僅為了綠化環境,還要具有欣賞畫意。
5、我國園林設計改進的措施
5.1形成現代化城市園林設計理念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不斷加快,景觀園林設計也逐漸提出新的要求,以生態學和環境學為依據,不斷形成現代化城市的園林設計理念,樹立“多樣性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基本理念;建設生態園林,不斷加深對生態園林概念的理解;讓景觀園林的設計滿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從景觀園林的造詣出發,提高人類的自然意識,提高他們對保護環境的重要認識,形成新的園林設計理念。
5.2提倡建設園林城市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人們在城市建設中也逐漸認識到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失調,同時也逐漸意識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近年來,不少城市都提出“城市與自然并存”的觀點,打響了城市自然化的口號。但是還是有一些城市,過分強調城市的現代化和氣派,忽視景觀園林造詣的價值。事實上,建設園林城市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城市建設在近一階段的目標和要求。因此,大力提倡建設園林城市,強調從各區域城市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探究,找到適合該城市的景觀園林設計思路。
篇5
關鍵詞:城市景觀 園林設計 融入自然
引言 作為城市景觀重要組成部分的園林景觀,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現城市景觀。當前我國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設及景觀發展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園林設計創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國城市景觀建設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園林設計理念創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一步加快。城市化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城市園林建設,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園林規劃設計百花齊放,城市園林發展在速度和數量上都是空前的。園林設計為人們營造一個個優美的環境空間,供人們觀賞、游憩、娛樂,在現代城市鋼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尋回歸大自然的樂趣。園林景觀也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本文僅就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中地位及其創新進行探討。
園林設計的概念
園林設計,就是園林的籌劃策略。具體地講,園林設計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技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水、理石)、種植樹木和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并建成的美的自然環境過程。
一、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中的地位
城市景觀可概括為人工景觀和自然景觀兩大類。人工景觀諸如建筑物、構筑物及街道、廣場、駁岸等;自然景觀包括大自然景觀和人造自然景觀,亦即恩格斯所說的第二自然,我們稱謂的園林。園林構成因素中面積最大的是綠色植物。惟綠色植物,既可與山水自然景觀親和,又可與人工建筑物親和,并可有效地綜合生態環境與景觀兩方面來隔離過于密集的建筑景觀。根據城市園林對城市景觀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大致將園林分為以下四類: (1)城市風景游覽建筑。如亭、廊、榭、舫、樓、閣、廳、堂、軒、齋、殿、館等等。(2)庭園建筑。如:空廊、隔墻、景架等等。(3) 建筑小品。如: 雕塑、噴泉、水池、花壇、標志等等。(4) 交通建筑。如道路、臺階、橋梁、汀步、碼頭、船埠等等均屬此類。園林的規模大小不同,內容繁簡不一,但都包含著四種基本的要素:土地、水體、植物、建筑。園林設計的宗旨是不斷滿足人對自然環境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在生態環境、社會文化、休息游覽和經濟等方面的綜合效益,促進人與自然的健康長壽和共同持續發展。
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是:
1、園林設計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每個城市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園林設計也不同,隨城市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用地不斷增加,園林設計都反映著歷史的發展過程,記載著重要歷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門在這些特殊的地點就會產生相應的聯想,想的是這個城市曾經發生的一切,可以說園林記載著城市的歷史,蘊涵城市的文化。園林設計反映了城市的特色。
2、園林設計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園林設計的優劣對人們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響。對于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來說,園林設計質量的提高可以增強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對于外地的旅游者和辦公者來說,由于他們停留的時間較短,而且有相當部分時間在園林上度過,因此園林就代表整個城市給這些外來人員的形象??傊瑘@林景觀是城市景觀的核心,隨城市的發展,人類對生存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園林的需求不斷提高。
3、園林有助于展示城市景觀。一般人很少從城市形態、城市發展史這些專業角度來認識。一個城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園林景觀,這些園林景觀往往成為這座城市景觀的代表。
二、 創新園林設計理念,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隨城市的發展
環境也隨著惡化,環境的惡化警醒了人們,可持續發展應運而生。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園林設計中也要遵循這一點,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與自然的高度融合。在園林設計中要注意加強自然景觀要素的調整、運用和恢復。園林設計應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綠色空間為藍本。同樣是園林建筑,又有不同的設計構思,創作出千變萬化的園林畫圖,這些是永恒的。世俗化、潮流化都將成為來去匆匆的過客。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園林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主要體現人們的主人翁位,在總體規劃中控制詳細規劃的城市景觀設計。各種服務性設施的配置都要從人的角度出發,滿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為人城市的主體,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活動決定著城市的未來。園林設計時考慮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觀念。一個好的園林設計要處處為人著想。
2、注重城市的歷史與現實結合。城市中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所所給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這就為園林設計個性建設奠定了基礎。這是因為城市有歷史意義的場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間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與隱藏在市民心中的、駕駛行為產生地域文化認同社會價值觀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鳴,喚起對過去的回憶,產生文化認同感。由此看來,我們在園林設計中要尊重歷史、繼承和保護歷史,同時要向前發展。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3、強化園林設計中的綠化設計。園林的綠化設計是園林設計的核心,良好的綠化構成簡潔、大方、鮮明、自然、開放的景觀。任何一個城市都十分重視綠化。隨著城市建設飛躍發展,綠化設計同其它綠地一樣也要遵循統一、調和、均衡、節奏和韻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則。4、注重園林設計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園林設計不同于其它設計,它既要滿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又要求藝術性、觀賞性強。其設計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是:(1)強調立意。園林設計的立意強調景觀效果,突出藝術意境創造,但絕不能忽視園林功能和自然環境條件。園林設計的立意還在于設計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環境條件,如綠化、水源、山石、地形、氣候等。(2)注重選址。從景觀上說,園林是創造某種和大自然相諧調并具有某種典型效果的空間塑造。因此景觀建筑如選址不當,不但不利于藝術意境的創造,反而會削弱整個景觀的效果。(3)細化布局。建筑布局的無法,零亂無章,不可能成為園林佳作。(4)講究尺度與比例。功能、審美和環境特點是決定園林尺度的依據,恰當的尺度應和功能、審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環境相協調。同樣除了園林建筑本身的比例外,還需考慮園林環境中水、石、樹等的形狀、比例問題,以達到整體環境協調。(5)突出色彩與質感。 園林的的色彩與質感處理得當,園林空間才能有強有力的藝術感染力
5、重視園林設計風格的風格多樣性與差異性。城市園林景觀環境是與整個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它不同程度的折射著社會的各個側面,或強烈或溫和的充當著“晴雨表”的角色。較之傳統的園林,現代城市園林景觀所呈現的風格特征則更為豐富。在信息交流頻繁、思想文化繁榮、藝術風格多元、更能要求復雜的今天,城市園林體現出的既有內在的邏輯發展軌跡,又有外在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迥然的風格特征,顯示出與其他門類設計風格變化的一致性。為此,在進行園林設計時,必須突出園林風格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結語
在城市中營造園林,將自然景觀融入到人造環境中,使之成為一個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間,這種自然回歸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著城市與自然彼此疏離的傾向。這樣,園林已不僅僅是提高人們休憩、娛樂、觀賞的場所,而必須同時考慮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對社會功能的滿足和實現。園林,在為人類的活動環境創造美景的同時,還必須給予城市居民以舒適、便利和健康。這一設計理念的提出,使園林規劃設計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參考文獻[
[1]陳洪偉:《略論構成美學與園林設計》,載于《文藝評論》,2008年第3期。
篇6
關鍵詞:園林設計景觀空間藝術設計營造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對生活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豐富的業余時間使人們注重環境綠化,從而追求較高的生活品質。在景觀園林設計中,多種類型的景觀空間藝術組成景觀園林的整體效果,有效地設計和利用景觀空間,合理組織植物、水體及活動場所的關系,能夠很大程度低提高人們對環境的審美觀,豐富人們的日?;顒?,從景觀生態健康的角度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質量。所以,詳細了解景觀空間的設計原則和設計方法,探討怎樣更好地對景觀空間進行藝術化的組織和打造,對提升空間環境的使用狀況和品質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景觀園林空間的基本知識
(一)景觀空間的概念
空間作為與時間相對的客觀存在形式,通常由長寬高或大小等進行表現,如宇宙空間、室內空間等。景觀空間顧名思義即景觀園林里面由景觀元素構成有一定容納量的空間,為人們停留或使用而設計。景觀空間藝術是以空間環境為載體的藝術形式之一,是從美學的角度對景觀空間的設計進行藝術化設計,使之從尺度空間比例、功能結構和平面布局形態等多方面展現景觀的美學藝術,從而達到對景觀空間的藝術追求。
(二)景觀空間的分類
景觀空間作為景觀園林設計中細部景觀設計的基礎,是人認識景觀園林的重要節點,其分類形式多樣,景觀園林設計中對景觀常用空間以3種不同的參照標準進行詳細分類,為景觀設計中空間藝術的打造作鋪墊。第一種,根據使用人群的性質把景觀空間分為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分別舉例如院落、廁所、臥室等,空間之間存在專用或共享的區別。第二種,根據空間視線的圍合性將景觀空間分為開敞空間、半開敞空間和封閉空間,如廣場空間、廊架空間、密林空間等,這種不同的空間給人的感受不同,如開敞空間給人一種空透的、敞開的、明媚開朗的感覺,半開敞空間給人一種安全有依靠的感覺,而封閉空間給人一種聚氣的、很悶的、壓迫的感覺,在景觀中這種對空間的分類形式較為常見。第三種,根據空間的態勢把景觀空間分為動態空間和靜態空間,如溪流空間和湖面空間等,動態空間由于沒有確定的安定點,所以給人一種流動、自由的感覺,而靜態空間較容易在空間上形成視線的焦點,讓人容易平靜心理,動靜空間在景觀園林中起到一定活躍氣氛的作用,使景觀園林不同材質設計的參考標準之一。
(三)景觀空間的組織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從平面構圖的角度對景觀空間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景觀空間作為景觀園林平面構圖上面積大小不等的功能性節“點”,常占據園林里重要的地形或位置優勢,而景觀園林里的主次干道呈連接空間節點的“線”,點線共同組成景觀園林的基本骨架,為游客對園林的游覽觀光提供指導,所以,景觀空間的組織是景觀園林設計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吸引游人,常見的景觀空間組織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依據空間視線的開敞性進行組織,把開敞空間、封閉空間和半開敞空間以相互穿插的方式進行組織,如游人從入口開敞廣場空間進入半開敞的林蔭大道,再到封閉的餐飲空間或其他空間,讓游客體驗不同的空間感受,在欣賞空間藝術的同時緩解心理和視覺疲勞;另一種以空間的動靜形態進行組織,在人流較少靜態景觀處設置靜態空間如湖邊景觀臺,在人流較大動態景觀處設置動態景觀如入口噴水廣場,有序地串聯動靜空間,把景觀空間組織成具有音樂相似的節奏感,讓游人在景觀園林設計中感受步移景異的藝術效果,從而實現景觀空間主題性的藝術設計目標。
二景觀園林中景觀空間的設計原則及作用
(一)景觀空間的設計原則
景觀空間在景觀園林設計中表現形式較為豐富,但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景觀園林設計,景觀空間在設計時需遵循以下三個基本設計原則:首先,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景觀空間在景觀園林中的設置主要目的是為人們提供休憩娛樂的場所,讓設計服務于人,所以在對景觀空間進行設計時,應結合景觀空間使用人群的基本信息如年齡、需求等,充分考慮需要設計景觀空間的大小、形態或功能,站在不同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進行設計,這樣才能在景觀園林設計中做出恰當的和舒適的空間設計。其次,生態健康的設計原則。環境的生態綠化是景觀園林設計中的主要部分,不論園林里面軟質空間還是硬質空間的設計,在為人提供休息活動場所的同時還需要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如吸收空氣塵埃、改善小氣候、美化環境等,設計者應加強生態保護意識,尊重自然,在保護原有場地植被的同時進行設計,從生態環境的角度為游人創造一個健康環保的園林空間。另外,在對景觀園林中場所活動空間進行設計時,選用才材料不違背生態環保的原則,選用持久耐用無污染的材料,從景觀園林的每一個細部空間體現生態健康的設計原則。最后,景觀空間藝術性原則。藝術作為我國傳統環境設計的主要審美體現,也是人們生活環境水平的重要標志,所以,景觀園林中景觀空間的設計應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在設計中,任何一項設計都有其設計思想和目的,場所空間的藝術設計也如此,我國傳統環境的審美文化博大精深,引用古人的審美智慧,發揚人們對環境藝術的精神追求,利用科學技術和材料,提高當下景觀園林設計中景觀空間設計的藝術性。
(二)景觀空間藝術在景觀園林中的作用
景觀空間藝術在景觀園林里的表現形態不僅為游人提供活動空間,而且為整個景觀園林添姿加色,通過對園林景觀實地體驗,發現景觀空間藝術在景觀園林設計中主要有以下三個作用。第一,豐富園林中景觀類型。景觀空間的設計通常由硬質鋪裝和景觀要素如水、植被、小品設施、山石等相互組合設計而成,從而形成豐富的園林景觀空間,如道路景觀空間、水景空間、密林植被空間等,空間藝術景觀類型的多樣突出了園林景觀的豐富性,使得景觀園林設計更具有趣味性。第二,突出園林景觀的空間層次。景觀空間由于具有尺度大小等特征,為景觀表現空間層次提供優勢。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為了強調景觀的美學性,常利用空間藝術的設計手法,突出景觀的景深層次,增加景觀空間的空間感,如框景,利用建筑的不同形態邊界,利用透視原理框住獨特的景觀,給人一種立體畫的感覺,提高景觀的空間藝術感,增加景觀的空間層次,使園林更具有藝術感染力。第三,豐富園林空間的功能。由于景觀園林設計中元素種類較多,不同的材質組成不同的活動空間,如木質茶吧休閑空間、陽光草坪養生空間、硬質廣場歌舞空間等,不同的空間為游人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務,豐富人們的園林活動場所,讓人們更好地喜愛園林景觀,且充實愉悅的感受景觀風光。第四,引導作用。景觀空間在園林中范圍可大到上萬平米的廣場,也可小到僅有幾平米的小節點,無論空間面積大小,其組成元素在景觀園林中都有引導作用,如交叉路口處小廣場上的雕塑、指示牌、路燈、景墻等,在空間里豐富景觀,成為視覺焦點,或對場地區域進行協調劃分,從而成為園林設計中引導性較強的風景。
三景觀空間的藝術設計
景觀空間作為抽象空間藝術的一種類型,在景觀園林中利用景觀元素對空間進行分析和設計,把景觀空間藝術設計分為以下四類:
(一)以地形為主的空間藝術
地形是景觀園林設計的骨架基礎,是直接影響景觀空間藝術設計的重要因素。我國地形資源豐富,許多利用現有地形打造的空間藝術成為當下著名的旅游景點如云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空間藝術、重慶武隆天坑空間藝術和福建武夷山一線天峽谷空間藝術等,所以,在對景觀園林空間藝術設計時要把握好地形優勢。對地形進行設計時,遵守自然界地形變化的規律,模仿自然界地形的空間藝術形態及其他特征,利用地形起伏的角度為使用者打造不同的生態空間。坡度較小的平坦地形,視線開敞,可設計廊架空間或廣場空間成為公共活動的場所,讓游人感受場所輕松、自由、安全的空間氛圍;坡度較緩的地形區,不利于硬質活動空間的設計,可利用地形設計臺地式的景觀空間或緩坡草坪式的休憩空間,讓游人更好地獲得景觀視覺和觸覺體驗,感受景觀空間的自然氣息;對于地形起伏較大的陡坡地形,坡度較大不利于游人活動,在景觀園林中有較好的視覺敏感性,很好地阻礙或吸引游人視線,可以利用地形設計視覺焦點,打造山體空間,讓游人體驗空間的壓迫圍合感。
(二)以植物為主的空間藝術
植物作為空間設計主要的軟質元素,是景觀園林綠化的主要構成元素之一,利用植物基本特點和設計中不同的種植手法對景觀環境進行打造,是植物中間藝術設計的關鍵。我國的植物從類型上可分為常綠喬灌木、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竹類等,不同的季節,植物表現不同的景觀特征如春天迎春花、夏天荷花、秋天桂花、冬天梅花等,不同植物不同形態所組成的空間藝術不同,所以,利用植物對空間藝術的打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紀念性的園林景觀中常選用常綠松柏列植為主,以營造壓抑莊重的空間藝術效果;道路園林景觀中常以色調鮮明的叢植花卉景觀打造開敞愉快的空間藝術效果;庭院景觀中以高大喬木孤植以營造安全舒適的空間藝術效果,不同植物的種植方法不同,形成的空間藝術感受不同,所以在不同的景觀園林設計中藥選擇合適的植物、合適的種植方式才能很好地打造空間藝術。
(三)以水體為主的空間藝術
水是景觀園林設計中最為活躍、造型能力最強的景觀元素,同樣也是空間藝術打造的重要因素。利用水的流動性可打造許多造型不同的空間藝術,如活水公園的嬉戲空間和魚鱗狀水體凈化空間等,不同的空間給人的感受不同,所以,在不同功能的空間場所應選擇不同的水體表現形態。
(四)以建筑為主的空間藝術
建筑作為景觀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服務設施,由于其形狀造型和功能多樣,對景觀空間藝術設計有較大的影響,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點睛之處,如景觀亭、藝術文化廊等,建筑不同的形態結構為景觀空間藝術增加了情調,豐富了景觀空間的功能特征。
結束語
通過以上對景觀空間特征的分析,發現景觀空間藝術作為景觀環境打造實用性很強的美學藝術,在景觀園林設計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造景作用,同時也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環境節點。隨著社會日益發展,人們對園林中的空間藝術要求將隨著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漸提高,反思過去平坦單一的空間表現形式。所以,在當下的景觀園林設計中,景觀設計師應充分挖掘空間的形態、功能和布置優勢,發揮空間不同元素的造景特征,將不同的空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藝術組織設計,使用恰當的材質正確表達空間情感,才能為人們創造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美麗、舒適、和諧、生態的園林景觀。
參考文獻
[1]李智.中國傳統園林空間特征芻議[J].美術教育研究,2015,(15).
[2]徐彤.淺論風景園林的空間藝術表達[J].現代園藝,2014,(15).
[3]孫宗美.道家時空意識與中國園林空間藝術—兼論園林空間藝術之于園林意境的意義[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
[4]劉雨寒.以蘇州園林空間藝術為例看平面藝術構圖[J].藝術科技,2014,(10).
[5]王靜.論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空間藝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5,(8).
[6]李文雯.關于景觀園林設計中的空間藝術探索[J].美與時代(中),2015,(2).
篇7
關鍵詞:住宅小區;景觀園林設計
當前物質文化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精神,人文關懷需求。因此,現代住宅區的園林設計不能停留在簡單的功能化植物栽種,而要延伸園林設計的人文關懷,以人為本,可持續生態園林設計理念。所以現代住宅區的園林設計要遵循以下兩點:①必須在物質層面滿足人們對園林景觀的的基本功能性、社會性需求。②風景園林景觀設計能反映精神,人文關懷。
園林設計是科學、可持續、自然生態景觀。設計要求,可以在現代的生活里融入傳統文化、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并且是以傳統文化、本土文化為主導的,這樣就能營造出多元文化的生活氛圍。設計者要充分的熟悉居民的室外活動交流的需求,以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要求。在尊重生態環境基礎上,風景園林景觀的設計要把“天人合一”的理念體現出來,把綠色的概念引入大設計中,讓人們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也能充分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使景觀更加具有觀賞性。這樣,景觀不僅能體現一種形式美,還能給人們帶來一種意境美。充分的挖掘景觀中的藝術內涵,可以通過各類植物在不同季節的不同變化,靈活的運用色彩、形體以及質地來構造一副美妙的藝術圖。同時,借鑒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精美造型,利用現代表現手法,設計優美合適的園林建筑造型。
園林的規模大小不同,內容繁簡不一,但都包含著四種基本的要素:土地、水體、植物、建筑。園林設計的宗旨是不斷滿足人對自然環境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在生態環境、社會文化、休息游覽和經濟等方面的綜合效益,促進人與自然的健康長壽和共同持續發展。
1 目前住宅小區景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誤區
園林景觀既要滿足生態、環保、休閑和美化住宅小區的需要,又要符合植物學特性的自然規律,同時在藝術上還要體現創作哲理和個性風格。但目前很多人對園林景觀的認識很膚淺。他們認為園林只是種花種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隨著房地產的興起,各色小區紛紛亮相,但千人一面的景觀,跟風模仿的現象比比皆是。于是出現歐陸風、草坪風等。他們不考慮小區人性化空間和功能性空間,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東方園林的風格和特色,古典園林和現代園林服務的對象。這就使得目前的住宅小區景觀存在許多問題。
1.1 環境質量差。住宅小區現狀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環境質量問題;主要體現是綠化系統不健全,對缺損綠化修補不及時;建筑形式雜亂無章,沒有特色;沒有修飾的廣告隨意亂貼,尤其是小廣告;住宅小區設施缺乏系列化、標準化設計,整體性較差。
1.2 住宅小區景觀缺乏個性。使得住宅小區景觀失去了個性,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過于雷同,缺乏可識性。
1.3 缺乏公共活動場所。住宅小區景觀的設計很少考慮為人提供活動場所。人活動空間的缺少,缺乏活動廣場,人在住宅小區里幾乎找不到可以安全活動的場所,更談不上舉辦更豐富多彩的活動。
1.4 住宅小區景觀管理不完善。住宅小區的建設、景觀的維護和管理存在許多不到位,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2 創新園林設計理念,促進住宅小區的可持續發展
現代園林景觀考慮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間,以“人”為本。園林景觀應多注重尺度“宜人、親人”,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尊重文化、文脈。不能違自然而行,不能違背人的行為方式。所以我們的設計應符合人的行為方式。既要繼成古代文人、畫家的造園思想,又要考慮現代人的生活行為方式,運用現代造園素材,形成鮮明的時代感。不同的時代要留下不同的符號。隨城市的發展,可持續的住宅小區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園林設計中也要遵循這一點,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與自然的高度融合。在園林設計中要注意加強自然景觀要素的調整、運用和恢復。園林設計應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綠色空間為藍本。同樣是園林建筑,又有不同的設計構思,創作出千變萬化的園林畫圖,這些是永恒的。世俗化、潮流化都將成為來去匆匆的過客。
2.1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園林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主要體現人們的主人翁位,在總體規劃中控制詳細規劃的住宅小區景觀設計。各種服務性設施的配置都要從人的角度出發,滿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為人是住宅小區的主體,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活動決定著城市住宅小區的未來。園林設計時考慮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觀念。一個好的園林設計要處處為人著想,能讓人性充分發揮。
2.2 注重結合地勢,創造地形,形成自然休閑的氣氛。許多居住小區由于建筑的朝向要求及密度要求,圍合出的景觀空間大小雷同,形態相似,缺乏變化。地形的塑造,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矩形空間丘陵綿續,富于生氣。即而營造出大大小小的人性空間,其間以散步小徑婉轉相接,平添意趣。
2.3 道路與廣場設計力求舒適。當曲則曲,當窄則窄,不可一味追求構圖,放直放寬。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應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寬。休閑廣場的功能主要在于滿足社區的人車流集散、社會交往、老人活動、兒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規劃設計應從功能出發,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適的小空間。盡量將大型廣場化整為零,分置于綠色組團之中,在社區中盡量不搞市政設計中常出現的集中式大型廣場,越是高檔社區越不應該搞。別墅區中則絕對不要設,不僅尺度不合適,而且也難于適應社區的休閑、交往等功能。
2.4 強化園林設計中的綠化設計。要使社區顯得休閑,一個重要的大原則便是多種植物,尤其是高灌木及小喬木,增加綠量,特別是接近視線高度的綠量。要使植物各展其姿又密而不亂,首先應講求植物的層次,從低向高依次為草皮、地被、灌木、小喬木、大喬木等,配合地形,圍合出豐富的綠色空間。歐美地區的景觀環境設計就非常注重植物空間的營造,應用視線高度的高灌木或矮喬木,配合地形的塑造形成理想的綠色屏障。
2.5 水景可以使社區環境充滿靈氣,平添休閑氣氛。社區水景帶給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岸線的處理。休閑社區中的水景應盡可能用緩坡與植物營造出自然的坡岸,即便是廣場中央的噴泉水景也可以在其周邊先設植床,再圍以廣場鋪裝。
2.6 立足生態循環、崇尚自然,要突出文化特色、文化品味。可以使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互融合,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營造一種多元文化的共存氛圍。全面了解居民的運動休閑、交流需求,滿足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年齡階段居民的要求,立足于生態,體現自然,從而使居民接觸到更多的綠色,觀賞到更豐富的景觀。既要滿足植物和環境在生態上的統一,又應滲透文化藝術的構圖原理,從而體現個體景觀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產生的意境之美,深層次地發掘文化藝術內涵。巧妙地對形體、線條、質地、色彩進行運用,通過各種植物的季相變化形成藝術構圖。景觀小品的點綴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比如雕塑、燈具、水景、凳、花架、階梯扶手等,它們給住宅景觀增添了生動、豐富的情趣。
3結束語
住宅小區綠化最貼近居民生活,其設計和建設的優劣直接影響人居環境。現代住宅要求與之匹配的園林景觀設計,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和生態需求。
參考文獻:
[1]傅凱,錢嘯.現代城市住宅園林設計的趣味性追求[J].藝術百家,2010,(05).
[2]李月.分析當代城市住宅在進行園林設計時的趣味性追求[J].才智,2012,(02).
[3]馬力群,繩兵.談居住區環境的景觀設計[J].山西建筑,2009,(07).
篇8
【關鍵詞】風景園林;形式;創新
經過幾十年的革新發展,我國的園林設計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為后面的設計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在設計過程中未能形成具有中國地域文化特色的現代園林文化,這是園林設計的一大缺陷。導致這種文化因素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受到了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更為重要的是設計師片面照搬西方園林的內容和手法,對于國內本土文化特色元素沒有給予關注,導致我國園林的營造成為無源之水。因而,為了實現現代風景園林的改革發展,應該對早期傳統的園林藝術深入研究,做好多個方面的改革創新,讓風景園林設計的藝術價值有所提升。
1 創新風景園林設計的思路
1.1 人文理念的創新
我國是幾千年傳統的文明古國,中國特有的文化元素就是一種無可比擬的藝術形式。文化必須是能夠呈現出地方性、民族性的,任何跨文化傳統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認應滿足這一要求。這種條件不僅影響了風景園林設計效果,對于整個民族、國家的發展也是有決定性作用的。地球上的每一塊土地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發展變革,從各項歷史文化中演變出來的,這是園林設計思路創新的基礎。根據規劃設計地段的條件,在設計時必須要保證園林設計的整體框架、構思原則與地方歷史一致,這樣才能將本土文化特色、人文理念展現出來,創造出園林藝術更強的生命力。歷史是現代社會中不可缺少的社會文明,其塑造出來的人文理念應當受到重視。
1.2 虛實理念與技術的創新
“虛擬現實”理念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提出的。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變革,擬現實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目前的VR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將其運用于風景園林設計也呈現出了諸多不足之處。盡管虛實技術未達到成熟的地步,但若將其與傳統風景園林設計對比可知,VR技術擺脫了傳統維度限制的虛擬風景園林,屬于更加全面的設計表達系統。這種技術不會受到其它條件的限制而舍棄眾多實用的設計信息,還能擺脫二維尺規對形式的束縛。從實際應用角度看,這種技術能將各種形式的園林數據顯現于多維的虛擬風景園林環境中。而所謂的“維度”除了有X,Y,Z坐標系之外,還涉及到了多個方面的參數指標,如:光影、色彩、時間、聲音等,這些元素能夠增強風景園林設計的視覺效果??茖W技術的進步更新使得風景園林的物質功能與信息功能得到了運用,把風景園林的各項設計都進行了全新的定位調整。
根據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理念看,虛擬現實在今后的發展趨勢中體現了十分清晰的發展思路。具體表現在:更快、更高質量的圖形;更便宜、設計地更優越的輸入、輸出設備;更強的處理能力。這些因素能從整體上促進虛實技術水平的發揮,讓設計師們創造出更加優越的風景園林作用。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能促進風景園林設計方法論、風景園林、風景園林設計的創新。由于風景園林師們必須要注重對風景園林藝術作品根本的理解,這就需要采取各種先進的技術來輔助自己的設計工作,實現園林創新藝術的更新調整。在風景園林師們研究虛擬現實的表達潛能時,對于更加復雜的園林景觀也會有新的發現,在這種環境下的虛擬現實的工具與技術也會實現更大的發展,對于整個風景園林設計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1.3 結合農業產業的理念創新
歐洲的一些鄉村地區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園―――那些自然的鄉村田園風光、錯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頂的小教堂一起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同樣,中國傳統的村落中那從門前潺潺流過的溪水,那白墻灰瓦,那竹樓、圓樓、吊腳樓等等無一不給人一種優美的意境享受。
現在,多數大中城市的邊緣區,除了已開發的大量的住宅、工廠、大學城、主題公園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環境外,還有大量的鄉村環境,我們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園環境,結合農業產業,創造既能提供一定生產功能又能滿足觀賞與休閑度假需求的環境場所,如觀光農業園區、都市農業公園等,從而就近滿足了都市居民回歸自然田園、親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時也能夠讓都市走進鄉村,鄉村融入都市,實現城鄉共融。
2 風景園林設計的創新策略
2.1 繼承傳統園林優勢
2.1.1 視域邊界的巧借: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要擺脫拘泥于庭園范圍的模式,逐漸拓寬園林的視覺效果,保證園林景觀的協調構建。對于選擇的園林景物,應該符合現代人文發展的需要。讓園林景觀與城市景觀、自然景觀相聯系、相呼應,這樣才能襯托出更高層次的藝術效果。許多現代園林設計師常會將視域空間看成設計范圍,將地平線當成空間參照,這就繼承了傳統設計理念的優勢。
2.1.2 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
我國古代園林設計師們常常會注重于自然景觀的捕捉,把各類優美的風景園林融合到現代設計理念里。利用大自然中各種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煉剪裁,將峰巒溝壑表現在庭院中。從二維的園址的基礎上顯現出三維的空間效果。結合對全園的景區、水面、游覽路線等全面規劃處理,這些就本質上均屬于 “小中見大”的空間表現形式。“大”和“小”屬于相互對立的狀態,現代較大的園林空間的景觀分區以及較小的園林空間中景觀的提煉,對于現代園林藝術來說都是一種手法創新。
2.1.3 漸入佳景的空間組織:
對空間組織的構建,主要采取的是“動靜結合、虛實對比”的創造方式,這樣能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起到多個方面的效果,如:“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等,這些都是現代藝術設計需要積極貫徹的理念,能夠向我們展示出別具風格的園林設計。在設計安排時,我們需要把園林整體的形狀、尺度、空間等元素全面調整,以此來創造出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等各不相同的藝術效果。設計師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創作手法,如:過渡、漸變、層次、隱喻等,讓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發揮更好的效果。
2.1.4 合適的理想環境:
現代人文理念的更新讓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這設計師應從居民角度考慮設計出更加理想的人居環境。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加優越的生活條件,滿足現代人居物質生活的需要。考慮到國內生活環境相對惡劣,中國傳統城市與園林將重點放在了小氣候園林的改造上,借助于不同的植物來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種植、亭廊的構建等,從而創造了與現實生活需要相符合的生活環境。
2.2 風景園林設計創新的引入
2.2.1 生態環保的設計手法:
園林設計中的生態環保觀是運用景觀生態學原理、生態經濟學及環保知識與方法,解決園林生態問題的實踐活動,是園林生態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體現了園林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對場地生態良性循環的尊重、對環境能源的保護利用、對區域協調相容和景觀優化利用技術的倡導,具體到每個規劃設計,都體現了濃厚的生態設計理念。
在園林設計中,對于生態環保的追求已經超越了對功能和形式的追求。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堅持以生態平衡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城市綠地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可以明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生態園林已成為現階段景觀設計師最優化的設計方案之一。如上海世博會的園林景觀設計,在理念上提出了視覺園林景觀最優化設計方案,通過創造史無前例的園林景觀資源、提供多元視點以及保證正常視點的通透性、保證高效的視覺可達性等手段,滿足游客對于水、綠、景觀標志物等的觀賞需求,增加園區的吸引力。
2.2.2 現代高科技技術的引入:
在現代園林設計時,園林師應將園林中各景觀要素加以反復推敲,在滿足其視覺、嗅覺、審美等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大膽創新,運用現代技術對各園林景觀要素的細節進行更多的藝術設計。從而更好地發揮園林的社會、生態、經濟三大效益,提高園林景觀的價值。景觀是城市環境的核心,如上海世博會法國館的內外,布滿了綠色植物,充分展示法式庭院園林的設計風格。著名的景觀設計師米歇爾•赫斯勒(MichelHoessler)與他的團隊agenceter,在館內仿建法式園林,打造“凡爾賽花園”。法式園林的垂直綠蔭從地面一直延伸到花園屋頂,整個屋頂被綠色覆蓋,并在場館內庭形成一道道綠色的瀑布,綠意盎然仿佛一層精致綠色的面紗而又唾手可得,建筑與園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同時,場館內庭四面形成的一道道或曲或直的綠籬,讓人聯想到電子線路板等信息社會的現代化元素,這種古典與現代、園林與電子信息結合的設計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視覺效果。這種法式垂直園林采用了復雜的滴水灌溉方式,正是這種新的理念、新的技術的運用使得法國館館內景觀設計耐人尋味。
另外,我們熟知的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園林設計,也運用了一些國內領先的新技術、新材料,充分展現了“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的三大理念精神。與此同時,由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系統集成正成為豐富景觀設計資源的強大的技術手段,從多方位進行園林設計的創新,勾勒園林景觀的空間格局并進行景觀資源的空間分析,這對于提高園林景觀的現代氣息和美學價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 結語
社會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使得人們對于園林藝術更加關注,設計師在創造風景園林時應該從人們的實際需要出發,設計出更加符合實際的園林作品,這是新時期園林設計理念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鵬.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情感因素[D].北京林業大學,2008.
[2]唐志泉,陳金蘭,馮光澍.構成藝術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科教新報,2009.
[3]戴竹秀.淺談風景園林設計四大創新理念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9.
[4]吳良鏞.廣義建筑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5]張光琴,韓波.園林景觀設計“人性化”探析[J].現代園藝,2010,(1):46-48
篇9
【關鍵詞】城市園林設計;存在問題;設計原則
城市園林的建設為了實現經濟化和社會效益,一般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利用區域原有的植被以及水域等資源,所以在設計中必須要遵循生態和自然的原則。另外,由于園林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社會審美,使人達到精神愉悅的目的,所以在設計的時候還要遵循審美原則??偠灾褪且脒M行高質量的園林建設,在設計中必須要對園林的布局、色彩、植被以及文化墻等進行有效的組織,如果不能遵照園林設計的基本原則,那么園林的構成要素便不會形成統一的整體,其美感也會受到影響。
一、我國城市園林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設計理念落后,景觀單調性嚴重
設計理念落后,景觀的單調性嚴重是目前園林設計表現的最突出的問題。設計的理念落后主要是在現在的園林設計中,層次感和藝術感運用的較少,所以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著重考慮的是城市園林的生態功能,對于景觀布置設計較為落后。以沈陽的八一公園為例,此公園是沈陽當地比較有名的公園,但是公園的觀賞性比較一般,主要是因為在整個公園內,沒有景觀設計的層次感,有的只是植被的統一安排和道路的平鋪直敘。從園林設計的藝術感來考慮,此公園的價值較低。
2受經濟觀念的影響嚴重,園林意識不高
目前的園林設計,受經濟觀念的影響比較重,所以園林的意識性并不高。從社會功用來看,城市園林滿足的主要是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是說城市園林的價值在于精神層面,但是目前在進行園林設計的時候,大都考慮的是其物質功能,正是這種處于經濟性的考慮,所以園林設計在整體上缺乏園林的本質意識,而這種意識的缺乏,就使得園林的價值大范圍的下降。
3園林設計的同一性較為嚴重
園林設計的同一性比較嚴重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就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園林的設計來講,主要結構大都具有類同性,這就使得各個園林沒有了其本身的特色。正是因為特色的缺乏,所以現在城市園林的吸引力和魅力不足。而出現這種同一性的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園林設計的時候,沒有很好的利用差異性原則和因地制宜的原則。
二、我國城市園林的設計原則
1保護多樣性原則
保護多樣性原則是我國城市園林設計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此原則主要是基于生態保護的基礎,目的是要維持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所以在園林設計的時候,要著重考慮生物物種的生活環境,盡量減少或者是避免園林建設帶來的物種多樣性破壞。在具體設計的時候需要注意兩個方面:首先是在園林設計的時候,對于園林區域內的植被以及動物要有全面的了解,對其生活環境要有詳細的分析和掌握。其次就是在進行園林施工設計的時候,要在設計中多利用自然材料,這樣就能保證園林整體自然的完整性,從而保證生物多樣性。
2因地制宜、經濟適用的原則
因地制宜的進行園林設計主要遵循的就是經濟適用的原則。因為我國東西南北的區域差別很大,所以在園林設計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到當地的既有因素,這樣既可以保護園林內的原有物種,又可以避免因為物種搬遷等造成的不必要損失。比如在水域面積較多的區域進行園林設計,那么可以參照濕地景觀的設計標準,對園林內的水域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這樣,不僅天然水域成為了園林的一部分,而且利用園林優化的管理,還可以保護水生植物的進一步生長。在山林地區進行的園林設計,就要考慮園林和山體的融合性。綜合言之就是利用已有資源進行園林設計,可以使得園林建設更加具有經濟性。
3文化藝術原則
因為城市園林是現代人們休閑娛樂的較好去處,所以需要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追求,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遵循藝術的原則。從目前的園林設計來看,藝術原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園林文化景觀的建設。在目前的園林設計中,都會有一些文化景觀的點綴,比如雕塑、盆景等,利用這些文化景觀,人們可以感受自然和人文的和諧統一。其次就是在園林內,會有文化廣場、文化墻或者文化長廊的建設。通過這些文化設施,整個園林甚至是城市區域的文化意義都會得到突顯,人們在園林中可以感受文化藝術的魅力。
4差異性原則
差異性原則也是園林建設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則之一。之所以在園林設計的時候要強調差異性,主要就是為了避免園林的類同性,因為類同性較為嚴重會直接引起人們的審美疲勞。差異性原則在南昌的城市園林建設中體現的比較明顯?,幒止珗@是南昌有名的公園,利用差異性原則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巧妙地安排了水域、陸地以及景觀的關系,建成了錯落有致觀賞風景。獨具魅力的沙灘、湖泊使得這里成為了南昌的“馬爾代夫”,造型各異的石橋、木橋使得整個園區搭配協調而自然。另外,高地的環路開發,坡地的花卉種植都使得這里別具一格。
結束語:
城市園林是現代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用城市園林,不僅可以實現對生物資源的保護,還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換言之就是城市園林既可以進行生態保護,又可以實現社會效益。所以必須要深入的分析城市園林設計的問題,并對其原則進行強化和明確。
參考文獻
[1]李明鑫.我國城市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設計原則[J].北京農業,2013,33:104.
[2]王春陽,劉松江.城市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設計原則[J].江西建材,2016,10:215+217.
[3]蘇曉東.城市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3,07:173-174.
篇10
關鍵詞:傳統文化;風水理論;園林景觀;設計研究
風水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景觀的具體設計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可分為不同的內容,古代園林設計中都滲透著風水學的影響,風水因素也將不斷融入其中,風水是我國人民數千年來總結的經驗,決定著園林景觀的具體設計風格,同時,也成為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主要思考方向。園林是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主要手段,代表著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現象。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建筑選址中,選取最為合適的地理位置,充分應用風水理論,完善園林景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風水與園林設計工作進行具體的研究,提高我國的整體園林設計水平。
1中國風水理論的基本內容
首先從字面上分析“風水”的概念,分為“風”、“水”2方面,包含了自然科學知識,例如,天文學、環境學、地理學、氣象學、平衡學等。一般情況其中也滲透了建筑學理論,設計中融合了各方面的知識,形成一門獨立性的知識體系。是人對環境的最佳選擇,從傳統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探究風水。關于環境與人的學問,建筑文化充分發揮了趨吉避兇的作用。早在夏朝時,人們就通過陽光方向,確定了“陽”、“陰”,形成了陰陽概念。通過陰陽解釋具體的事物關系,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規律。“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與陰陽的正反概念相比更加具體。5個基本元素組成了自然中的物體,各個元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我國的十二生肖,為12種不同的動物類型,在相沖相克上也嚴謹的依據風水理論,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也有重要影響,提供了全面的理論依據,進一步提高了我國風水研究的發展水平。
2中國傳統風水理論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方向
2.1“天人合一”的應用
傳統風水理論中,有著明確的要求。“天人合一”概念的著重強調,大部分園林景觀中直觀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將風水的原理體現在園林設計中,表現出整個園林的藝術風格,將人與自然環境緊密有效地融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情況,設計理念也要改變,風水概念的融入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現代園林設計過程中,按照實際的情況進行細致地研究和劃分。在開始設計時充分考慮和研究物種特性的保存問題,確保平衡性。在現代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種植大量的植物,首先要考慮實際情況,考慮不同植物生長需要的空間,確保留出充足的生長空間,促進植物健康茁壯地生長。在規劃工作中,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充分考慮地質條件、水文因素,綜合風水進行規劃,使園林具有環境調節的作用,朝著“天人合一”的方向發展。
2.2陰陽平衡、五行之間相生相克的應用
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陰陽平衡形成獨立的哲學辯證思想,在設計中明顯地體現出來,利用不同屬性之間的作用進行合理搭配,形成獨特的美感,確保園林景觀具有藝術感。主題上比較直接,具體區分了高雅通俗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的原則性。充分的滲透在表現手法和結構上,將陰陽屬性的劃分變得更加科學有效,在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包含“金、木、水、火、土”這5個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對其進行具體的布局設置,符合我國五行元素的具體要求。注意不同植物間的屬性相克,做到生態平衡。充分發揮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優勢,對美感進行具體的設計,保證園林景觀設計既要科學又要美觀。
3結語
綜上所述,風水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部分,風水學理論對古典造園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對我國的園林設計起到指導的作用。保持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去除糟粕,研究和應用風水學理論的精華,對當今園林規劃設計充分發揮其借鑒作用。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改變風水概念,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運用現代的先進儀器設備,將估計的數據轉變為定性定量的數據,多結合實際需要,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風水理論元素,促進傳統風水理論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何麗霞.基于傳統風水理論的海南地產園林綜合評價[J].海南大學,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