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感想和體會范文
時間:2023-03-29 16:35: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兩會感想和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是來自前石畔學校七年級一班的楊歡,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知榮辱,樹新風".
在飛速變化,日新月異同時又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交織地進行著,使人們在滿眼的紛亂中迷茫,如果說一顆顆蓬勃跳動的心靈在黑暗中摸索著方向,那么,一個耀眼的光芒,指引著我們年輕而涉世未深的心靈,那就是胡主席在"兩會"期間提出的"八榮八恥",它是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
"八榮八恥"像一陣春風,立刻吹遍大江南北,也吹進了我們府谷的校園,特別是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我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積極地展開了宣傳教育活動,以校組織,以班組織,小組討論,校園內外氣氛非同一般.當《中小學生禮儀教育手冊》發到同學們的手中時,同學們如饑似渴地翻閱著.如今的校園升旗儀式上,總能聽到這樣的呼聲:熱愛祖國,從奏響國歌做起:服務集體,從樂于助人做起:熱愛知識,從快樂學習做起,關愛社會,從扶貧濟困開始:錘煉真誠,從言而有信開始:遵紀守法,從嚴守校規開始:艱苦奮斗,從勤儉節約開始.
錚錚誓言,提醒著你,督促著我,監視著他,追求時尚,喜歡另類,肓目崇拜,行為偏激,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現象逐漸減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朋友,如果我們只是光說不做,那就猶如畫餅充饑,不會有任何的現實意義.
走出校園,當我們跨進農貿市場時,我們就可以體會到道德意識淡泊的危害性.盡管清潔工汗流浹背地掃,掃,掃,還是有人在那扔,扔,扔,絲毫沒有愧疚感.盡管縣領導一再強調,仍有部分群眾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難道他們就不知道他們這樣做是錯誤的嗎 難道他們就認為亂扔垃圾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嗎 難道他們在破壞社會環境時就忘了自己是一個社會主義公民嗎 朋友們,讓我們好好想一想,當你面對湛藍的大海,身處郁郁蔥蔥的樹林,耳畔是悅耳的鳥鳴時,你會有何感想 當你仰望灰色的天空,俯看地面成堆的垃圾,耳畔充斥著蒼蠅蚊子的嗡嗡聲,你又作何感想 你又會喜歡哪一種環境呢 答案不言而喻的,社會是我們的另一個家,誰不想自己的家能保持干凈整潔,又有誰希望自己的家里烏煙瘴氣,零亂不堪呢
維護社會穩定,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一種責任,一種義務,一個輕輕的動作,一句單純的問話,一聲熱情的招呼,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善意的點頭,都能讓社會充滿和諧與溫馨.
篇2
一、藝術地運用導入環節,誘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的各種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接收知識信息達到最佳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自覺地集中學習,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去。導入新課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學生課前緊張、恐懼的學習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課導入生活化。如在上八年級下冊《養成新社會行為》一課時,讓學生回憶自己參加過的公益活動有哪些?讓他們在回憶中體會自己在不經意間做出的親社會行為,我隨即又啟發、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實際,講述自己與他人之間發生的情感故事,并回憶當同學遇到困難時,和同學有沖突時自己是如何做的?這樣,在身邊的故事中,學生帶著濃濃的學習興趣與我一同進入新課教學活動。
二、把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這個小小舞臺上演好自己的角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一、“我的課堂,我主宰”。 課堂確實需要紀律,但課堂氣氛更加重要。課堂紀律要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為此我不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保持稍稍的喧鬧。尤其是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時候,不管學生回答得正確與否,完整與否,我都不反駁學生的觀點,更不挖苦學生,以防打擊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想盡辦法吸引學生去參與、去感悟、去體驗、去表現、去展示,使每個學生都愿學、樂學、善學、博學。這樣就打破了傳統課堂由老師主宰的模式,由封閉走向開放,由死氣沉沉轉為充滿活力!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第二、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兵教兵,兵練兵”。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合作交流、探究學習,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和競爭意識。我們把每個班分為6——8個小組,每組6——8名同學,并按成績排為1——8號。在分組時按照學習成績做到實力相當。在學習新課時每個學習小組由小組長負責管理全組,將學習任務落實到每個成員,發揮學習小組的集體智慧,形成自己小組的最佳方案,這樣就產生了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思考與交流,完成后,各小組分別展示,其他小組分享成果。通過各組對不同任務的完成及展示,使得課堂容量加大,教學進度加快,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了。這時候教師公平地根據各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打分。對于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的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就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競爭,并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上復習課時,對于較難的題可讓每個組前幾號競答,而基礎題可讓每個組后幾號競答。這樣就充分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了優秀生樂于助人,中等生積極向上,后進生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圍。從而使學生們每天都能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細化小組評價,隨時調動學生積極性
第一、對每個小組成員進行具體的評價。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使學生在評價中互補,在評價中提高。我在班上設立了最佳交流獎、最佳聽眾獎、最佳記錄員獎、最佳創新獎、最佳合作獎等,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有的老師可能有疑問,設這么多獎項,會耽誤學生很多時間。在這里,也并不是每節課都這樣,而是有針對性的有幾樣。
第二、對學生研討、交流的即時評價。即時評價作得及時準確,能夠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對各小組的表現互相評價。小組間的互評可以讓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可以讓他們看到別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不足。如:指出哪一組的答案最全面;哪一組最團結協作;哪一組最有創新;哪一組配合最默契;哪一組最守紀律等。自己小組與他們相比有哪些優點、哪些不足。對別人的成績做到心服口服,對自己也是一個促進。
當然在評價中也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要持之以恒;要客觀公正;要及時反饋。
四、將時事、社會焦點問題適時融入思品課堂,讓課堂更具吸引力
時事、社會焦點問題一直是考試內容之一,同時熱點時事對思品課教學來說,也是很好的課程資源。它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思品課教師關心熱點時事,善于捕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將其有效地融入教學之中,如今年兩會期間,我讓學生關注代表委員們分別提出哪些好的提議,并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此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的融入社會,親近社會。再如日本大地震發生后,引導學生們思考我們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時,是如何遭到自然界報復的?請你就“人與自然”的關系談談自己的感想等等。此外,我還引導學生主動地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培養學生實踐意識和創新能力。如要求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收看新聞聯播,并嘗試著用所學到的課本知識去分析生活中的熱點問題。經過學以致用,學生會覺得課本知識沒有白學,從而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實踐證明,教學內容越貼近時事,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就越大,教學的效果也越好。
五、梳理知識結構,搞好落實
第一、當堂落實。每堂課在結束之前我都讓學生梳理本堂課的基礎知識。只要符合考點熱點難點的及時點撥提醒,凡課堂檢查不過關的學生,課下一定檢查。這樣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學生的基礎就會越來越牢固。
第二、單元過關檢測落實。在出單元測試題時,我做到三對口:教材與課程標準對口;練習與學生實際水平對口;練習與試題題型對口。每次檢測完,我都要給學生判一個等級,并做詳細的錯誤人數和錯誤種類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講評的有的放矢。以集體講解與個別輔導相結合,有的問題就直接在卷子上給學生做答,這樣就更有針對性,使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提高。在講評過程中,主要是針對學生錯誤多的地方進行講評,幫助學生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以及如何糾正,并能夠做到舉一反三,鞏固知識。總之,力求做到:聽得懂、看得見、摸得著、記得牢、考得好。
六、善于反思,在反思中不斷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