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銷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8-28 17:03: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報銷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借款報銷的審批權限
1.1公司員工因工出差借款或報銷,由各部門經理審簽后,報公司財務部門審核,并送公司總經理批準,方能借款或報銷。凡有審簽權限的部門經理須在財務部門簽留字樣備案。
1.2員工出差應填寫出差“申請單”(見附表1),并按規定程度報批后,到財務部門預借差旅費。
1.3員工出差返回后,填寫“差旅費”報銷單,按規定的時間及審批手續到財務部門報銷。
2、員工差旅費報銷標準。
2.1員工出差分“長途”和“短途”兩種,即當天能往返的為“短途”,出差時間在一天以上的為“長途”。
2.2出差地點區分為1類區,2類區,港澳臺地區三種,即:
二類區:特區、上海、北京、廣州等地;
一類區:除二類區以外的地區。
2.3出差住宿費報銷標準:(元/人/天)
職務一類區二類區港澳臺地區
一般人員首日10080首日150120總經理批準
主管、工程師級首日150130首日220170400HKD
部門經理級首日250200首日300250500HKD
公司副總經理級250300600HKD
2.4出差補助標準
2.4.1員工短途出差視同出勤,不再享受出差補貼。(深圳市外的
短途出差,可享受15元/人/餐的伙食補貼)。
2.4.2長途出差補助標準:(元/人/天)
職務一類區二類區港澳臺地區
一般人員3040100HKD
主管、工程師級4050100HKD
部門經理級6080150HKD
公司副總經理級100150200HKD
2.5員工出差交通報銷標準
2.5.1員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公司副總經理及以上領導可乘坐飛機、軟臥、輪船二等艙;部門經理級:可乘坐飛機、軟臥、硬臥、輪船三等艙,乘坐飛機需報總經理批準、乘坐軟臥僅限正職;其余員工乘坐火車硬臥、輪船四等艙、乘坐飛機需報總經理批準。
2.5.2員工長途出差交通費,經理級(含)以上人員的陸路交通費可實報實銷;經理級以下人員原則上不得隨意乘坐出租車,如有特殊情況需乘坐出租車時,需經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報銷。
2.5.3員工在本市內出差,只報銷公交車票公交車票除二人及以上同行外均不得連號。無特殊情況,不得報銷出租車票。
3、員工差旅費報銷規定:
3.1住宿費,交通費按規定標準執行,超標自付(如有特殊情況需總經理批準方可報銷),節約歸已。
3.2膳食費按規定標準領取,不得報銷與此相關的費用。
3.3通訊費以郵局憑證報銷。
3.4交際費用由領導核定并填寫客餐報銷單,經總經理批準方可報銷。
3.5短途出差不享受住宿補助。
3.6出差人員無住宿費用時,則可按住宿標準的50%領住宿補助。
3.7員工出差返回后于5個工作日內報銷,未按規定時間報銷的,財務部門應于當月工資中扣回預借的差旅費,待報銷時再行支付。
3.8超過1個月以上的出差單據、假票據或不符合規則的票據,財務部門不予報銷。
3.9財務部有權對不實的出差費用向員工出差居住地酒店直接查詢,如有虛假行為公司將按情節輕重處罰。
4、員工探親路費的規定
員工探親費不予報銷,采取補貼包干的辦法執行。補貼標準詳見《員工春節探親休假管理規定》。
5、財務部門要加強對備用金和預付款項的管理和監督。
5.1公司員工因公借款,必須辦理借款申請單。會計根據內容填寫
齊全,完整的借款申請單,編制會計憑證,會計、出納、收款人必須在付款憑證上簽字。
5.2公司預付款項,必須根據合同或協議辦理付款申請單,經財務審核并報總經理審簽后辦理付款;付款手續不齊備的,會計不得編制付款憑證,也不得付款。
5.3備用金和預付款的使用,必須依照下列規定:
5.3.1具有規定的用途,期限及限額;
5.3.2在規定的期限內憑費用支出單據到財務部門報銷;用現金或支票進行零星采購的七天內報銷;通過銀行匯款進行預付款的二十天內報銷。
5.3.3以上各項支出,原則上前款不清,后款不借。
5.3.4對違反規定用途和不符合開支標準的支出,財務不予報銷。
5.3.5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期限,未能報銷而又沒還款的備用金,若超期時間在三個月內的收取資金占用費日息的萬分之二;三個月以上一年之內的收取資金占用費日息萬分之三。在次月工資中扣回本息。
6、原始憑證的審核
各項報銷的原始憑證,經各部門經理審簽后,報財務審查其合法性并送公司總經理批準。
7、原始憑證應具備的內容:
7.1憑證名稱;
7.2填制憑證的日期;
7.3填制憑證單位的名稱或填制人的姓名;
7.4經辦人的簽名或蓋單;
7.5接受憑證的單位名稱;
7.6經濟業務的內容;
7.7數量、單價和金額;
7.8各種發票、收據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的規定。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蓋有填制單位的公章;從個人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有填制人員的簽名或蓋單;對外開出的原始憑證,必須加蓋單位公章,其中辦理收款業務的要加蓋本單位財務專用單。
8、對原始憑證的技術性要求:
8.1凡填有大小寫金額的原始憑證,大寫與小寫必須相符。
8.2購買實物的原始憑證,必須有手續完備的驗收證明。需入庫的物資,必須填寫出入庫驗收單,由實物保管人員按計劃或合同驗收后,在驗收單上填寫實收數額并簽章。不需入庫的物資,除經辦人在憑證上簽章外,必須交給實物保管人員或使用人員進行驗收,并在憑證上簽章。
8.3支付款項的原始憑證,必須有收款單位或個人的收款證明以及簽字,有審批人簽字,并有付款的依據。 8.4職工因公出差借款的借據,必須附在記賬憑證上。收回款項時應另開收據,不得退還原借款借據。
8.5預付性匯款,由經辦人填制付款申請單,作為原始憑證,不得以匯款回單代替。
8.6屬于現金發放性質的原始憑證,原則上應由本人領取簽名。有委托他人代領的,由代領人簽名;由一人代領多人的,須逐個簽章,不得通欄劃大括號簽一個章。
8.7自制原始憑證應設計科學、格式規范、計算清楚。如計提折舊、職工福利基金等,要列名稱、計提基數、提取率、提取額等。分配工資及費用時,要列分配標準、分配率、分配額。
8.8凡憑證內容不全、字跡模糊不清、與經濟業務本身內容不符者,應予退回或重新補正。
9、記賬憑證的內容及填制要求:
9.1憑證日期:一般應按實際受理經濟業務的日期填列。
9.2憑證編號:應按月編制自然數列順序。
9.3憑證摘要:應簡明扼要,真實反映經濟業務的內容,不得含混不清,過于簡略。
9.4會計科目:應按有關規定設置。
9.5憑證金額:必須與原始憑證相符。
9.6所附原始憑證張數,要與原始憑證相符。
9.7有關人員的簽名或蓋章:出納、會計、交款人必須在相關會計憑證上簽名或蓋章。
9.8會計人員填制記賬憑證時,必須附有內容完備的原始憑證。
10、本制度所指的由總經理批準的事項,如因總經理出差期間,均由董事長審批。
篇2
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司財務會計行為,更好地發揮財務監督職能,達到強化內部財務管理,加強成本費用控制,保證資金合理使用的目的,讓各項成本費用開支在預算范圍內做到必要、合理、節約、有效,使財務會計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公司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和全體員工。
第三條發生各類費用、支出事項,應當及時辦理會計手續,取得或填制真實、合法、完整的原始憑證,并及時送交財務部。
第二章費用報銷、支出審批人員和審批權限
第四條公司總經理為公司各類費用、支出事項的有權審批人。各部門在預算范圍內的費用、支出事項須由經辦人員報總經理批準后才能辦理或執行。超過部門預算范圍內的費用、支出,財務部門有權拒絕辦理,且超出部份的費用由支費個人自理。
第三章費用報銷、支出審批程序
第五條經濟合同付款審批程序。
簽定經濟合同的部門應按照合同約定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時限,分月向財務部報送預算,并由分管業務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審查,總經理批準后,財務部安排資金,有計劃分步驟地支付各類經濟合同款項。
(一)在預算內,根據合同履行情況,需付款時,由經辦人員如實填制“公司合同付款申請書”,并附上與之相關的合同、驗收等相關資料,分別送業務部門負責人和業務主管副總審核,并簽署意見;
(二)將業務部門和主管副總核準同意支付的“公司合同付款申請書”送財務部審核,財務部應對照合同資料審核后簽署同意付款意見,然后將上述文件
連同對方出具的本次付款的有效正式發票一并報總經理審批;
(三)經總經理審批后,由財務部相關人員填制記帳憑證、出納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記帳憑證在5個工作日內付款。
第六條日常費用的報銷審批程序及有關規定。
各部門按核定的年度預算分解報月預算,經審核后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應在預算內控制使用。
一、審批程序
(一)部門確認——費用報銷時,各部門按規定的格式粘貼原始憑證并選擇填寫“費用報銷單”或“差旅費報銷單”等,在報銷業務招待費時還應同時填寫“業務招待費說明表”,由部門負責人對費用發生的真實性確認簽字后送財務部;
(二)財務部初審——重點審核在預算范圍內開支的票據的合法性、有效性和核準報銷金額的準確性,并簽字確認;
(三)公司領導審批——財務部將初審合格的原始憑證送總經理審核批準;
(四)將審核批準同意報銷的原始憑證送財務部相關人員填制記帳憑證后交出納,由出納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記帳憑證付款。
二、有關規定
(一)費用發生時,應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憑證作為報銷依據;
1、規定稅務監章的有效發票的臺頭、時間、摘要等項目要填寫齊全,大小寫要相符,并加蓋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并注意印制發票的有效時效。例:針對2004年,取得發票時的前3年,即發票右上角編號下分別應標有稅字(02)或(03)或(04)字樣的,為印制發票的有效時效。
2、規定稅務監章的定額發票要同時加蓋使用單位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白條和無財政監章的收據不作為報銷依據,否則財務初審時即剔除。
(二)原則上當月發生的費用當月在預算內報銷,當月未及時報銷或確因客觀情況未及時在當月內報銷的費用,必須在次月初起的三個工作日內完成報銷手續,否則不納入當月預算處理。
(三)員工因公借款且在借款期發生費用報銷時應先沖借款,直至沖完借款為止。
(四)日常費用的報賬收單時間:
1、除特定時期,每周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四及每月月底的后兩個工作日為報帳收單時間。
2、每年1月、7月為財務中報、年報編制時間,當月1日至10日原則上不辦理報帳收單手續,其他月份的1日至5日為月報編制時間,原則上不辦理報帳收單手續。
第七條工資費用的審批程序。
(一)員工工資的發放時間定于次月8日(遇節假日提前),各部門負責收集當月各部門員工“工資變動情況表”、“出勤情況統計表”、“代扣保險費明細表”報送財務部;
(二)財務部將復核無誤的工資表送總經理審核;
(三)根據核準發放的工資額撥款到銀行開設的工資專戶。
第八條員工個人因公借款審批程序
(一)借款人填制借款申請單,參照第六條的費用報銷審批程序進行審批;
(二)借款申請單送財務部經理復核。如果借款人的以前欠款已清償完畢,準予借款,堅持“前不清,后不借”。
(三)財務部記帳人員記帳,出納人員根據借款人簽收的記帳憑證和經核準的借款申請單支款;
(四)因公出差的借款人,在返回公司后的5日內報帳并結清余款;其他借款人在業務完畢后的三日內了清借款。
第四章具體費用報銷細則
第九條業務招待費報銷規定
規定標準:公司總經理業務招待費每月不超過8000元,公司副總經理業務招待費每月不超過3000元,技術總監、部門經理業務招待費為每月不超過1000元,全部招待費憑票報銷。
要求:
(一)在預算范圍內的業務應酬活動應本著節約、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各部門有列支權,無隨意開支權。經公司審定的各部門業務招待費的開支額度按部門歸屬總經理統一掌握、統一審批。根據工作需要確需超支的,應先報總經理批準,總經理超支時應先報董事長批準。
(二)各部門正、副經理有業務招待費使用資格,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隨意發生業務招待費。各部門在發生業務招待事項時須嚴格按批準的限額標準執行,并須事前向總經理請示,說明理由,經批準后方可辦理,具體執行中以總經理在報銷憑證上簽字批準為準。
(三)在業務發生后一周內應填寫“業務招待費說明表”,注明被請客戶名稱、人數,事由及應酬方式、金額等,并填寫“費用報銷支款單”附上相應發票,按照第六條日常費用報銷程序的要求進行報銷。“業務招待費說明表”,統一由財務部存檔,僅供內部審查不對外使用。
(四)公司財務部對各部門的業務招待費開支實施適時控制,并建立預警制度,對費用的不正常執行予以適時警告,對超預算開支適時予以終止執行。財務部就各部門業務招待費開支狀況按季度向公司辦公會通報,以形成互相督促,鼓勵節約的風氣。
第十條通訊費報銷規定
公司手機費用是公司為從事經營管理及業務活動中必須采取通訊等手段開展業務的職員提供的工作支持。公司各部門享受話費補貼的職員必須經部門領導確定并報總經理批準后方可發放該補貼。
(一)在各部門預算范圍內享受公司手機費補貼的員工,必須做到平時8:00—23:00開機,節假日9:00—22:00開機。
(二)公司總經理:手機費每月定額600元(憑票報銷)。
(三)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手機費每月定額500元(憑票報銷)。
(四)部門經理及公司核定的市場及市場服務保障崗位人員手機費每月定額200元(憑票報銷)。
(五)公司主要負責對外工作聯系的管理人員手機費每月定額100元(憑票報銷)。
(六)公司其他職員(不含試用期):手機費每月定額50元(憑票報銷)。
(七)凡在公司報銷手機費的員工出差,不再報銷異地長話費。出差超過15天者,根據實際情況經部門負責人同意并報總經理審批同意后可報銷超定額部分。
(八)公司各部門確因業務需要,致使部份職員手機費用超標時,由使用人以書面形式詳細說明事由,經部門負責人核準并報總經理批準后,可在該部門當月手機預算費用內調劑報銷,但不得超過部門該項預算總額。
第十一條差旅費報銷規定
凡出差須經總經理批準,差旅費的使用在各部門預算范圍內開支。
(一)公司員工出差借款,經批準應提前填寫“出差申請表”。內容包括:出差事由、地點、時間、發生費用預算等。遇特殊情況臨時需要出差的,應事先征得本部門分管副總同意,再報總經理批準。
(二)部門經理級及以上干部乘坐飛機須經批準。
(三)部門級以下員工出差,乘坐汽車、火車或輪船在24小時內能到達出差目的地的,原則上乘坐上述交通工具。超過24小時或有特殊原因經公司領導批準后可乘坐飛機。
(四)差旅費報銷額度如下:
(1)總經理出差住宿標準不作限制。副總經理、技術總監出差住宿標準不超過300元/天。因公發生費用實報實銷。
(2)部門經理級出差,每日住宿費標準不超過200元,交通費本著節約原則實報實銷,出差補貼每天50元,在外發生的業務招待費需填寫“業務招待費說明表”,按照第六條日常費用報銷程序的要求報銷。
(3)部門經理級以下干部出差,每日住宿標準不超過150元,每日交通費及伙食補貼50元,不再報銷市內交通費。如發生招待費用需事先征得部門負責人同意,報銷時需填寫“業務招待費說明表”,金額超過500元者報總經理審批。
(4)差旅費報銷應填寫“差旅費報銷單”,注明出差地點、事由、起止日期、往返天數、附件張數并計算金額,住宿費須憑發票和電腦清單在規定的限額內報銷,經相關負責人審批后,按第六條規定報銷。如出差人員的報銷內容與出差申請表不符,又未在報銷單上加以說明,任何一級審核人員均可提出拒絕報銷。
(五)市內交通費一般情況不予報銷,若遇特殊情況乘坐出租車需事先征得部門經理同意事后方可報銷出租車費。各部門的市內交通費按月實行總額控制,各部門每月定額200元。
市場人員可憑票報銷月票,每月定額50元/人。
第十二條辦公費用報銷規定
(一)辦公用品費用包括文件夾、筆等辦公文具,總經費按每人每月10元計算,由辦公室統一購買,按需領取。
(二)紙張、磁盤、墨盒等計算機復印機耗材,其他辦公設備的維修、保養費用等,總經費按每人每月15元計算。
(三)辦公用品中的低值易耗品由專人負責保管、領用、登記,并建立相應的實物臺帳,
(四)公司對外的郵寄、傳真由辦公室統一指定專人辦理,在各部門辦公費用預算內支出。
(五)各部門購買的專業書籍資料必須在辦公室指定的專管員處辦理入庫登記手續后憑“資料入庫單”方可報銷。
(六)所購辦公用品由辦公室統一保管,定期核對,作到帳帳、帳實相符。
第十三條公司辦公場地所發生的租賃費、水電費、維修費、清潔費、綠化費、消防費等由公司辦公室統一管理,辦公室按合同、協議據實報銷。
第十四條汽車使用費:實行按規定標準包干使用的原則。
規定標準:總經理2000元/月;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部門負責人1000元/月。
(一)汽車包干使用費含汽油費、停車費、洗車費、過路費、保險費、修理費。
(二)汽車包干使用費的報銷,原則上當月發生當月報銷,按照第六條日常費用報銷程序的要求辦理。
篇3
第一條為有效保護高等學校知識產權,鼓勵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發明創造和智力創作的積極性,發揮高等學校的智力優勢,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依據國家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國家舉辦的高等學校、高等學校所屬教學科研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所屬單位”)。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參照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的知識產權包括:
(一)專利權、商標權;
(二)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
(三)著作權及其鄰接權;
(四)高等學校的校標和各種服務標記;
(五)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或者依法由合同約定由高等學校享有或持有的其它知識產權。
第二章任務和職責
第四條高等學校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任務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制定高等學校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劃;
(二)宣傳、普及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增強高等學校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進一步完善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切實加強高等學校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四)積極促進和規范管理高等學校科學技術成果及其他智力成果的開發、使用、轉讓和科技產業的發展。
第五條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負責對全國或本行政區域的高等學校知識產權工作進行領導和宏觀管理,全面規劃、推動、指導和監督高等學校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開展。
第六條各高等學校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應當履行的職責是:
(一)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知識產權工作的具體規劃和保護規定;
(二)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完善本校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強本校知識產權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
(三)組織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教育和培訓,開展知識產權課程教學和研究工作;
(四)組織開展本校知識產權的鑒定、申請、登記、注冊、評估和管理工作;
(五)組織簽訂、審核本校知識產權的開發、使用和轉讓合同;
(六)協調解決本校內部有關知識產權的爭議和糾紛;
(七)對在科技開發、技術轉移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有突出貢獻人員予以獎勵;
(八)組織開展本校有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九)其他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應當履行的職責。
第三章知識產權歸屬
第七條高等學校對以下標識依法享有專用權:
(一)以高等學校名義申請注冊的商標;
(二)校標;
(三)高等學校的其他服務性標記。
第八條執行本校及其所屬單位任務,或主要利用本校及其所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或者其他技術成果,是高等學校職務發明創造或職務技術成果。
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高等學校。專利權被依法授予后由高等學校持有。職務技術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由高等學校享有。
第九條由高等學校主持、代表高等學校意志創作、并由高等學校承擔責任的作品為高等學校法人作品,其著作權由高等學校享有。
為完成高等學校的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第十條規定情況外,著作權由完成者享有。高等學校在其業務范圍內對職務作品享有優先使用權。作品完成二年內,未經高等學校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高等學校相同的方式使用該作品。
第十條主要利用高等學校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并由高等學校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計算機軟件、地圖等職務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高等學校享有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高等學校享有。
第十一條在執行高等學校科研等工作任務過程中所形成的信息、資料、程序等技術秘密屬于高等學校所有。
第十二條高等學校派遣出國訪問、進修、留學及開展合作項目研究的人員,對其在校己進行的研究,而在國外可能完成的發明創造、獲得的知識產權,應當與派遣的高等學校簽訂協議,確定其發明創造及其他知識產權的歸屬。
第十三條在高等學校學習、進修或者開展合作項目研究的學生、研究人員,在校期間參與導師承擔的本校研究課題或者承擔學校安排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及其他技術成果,除另有協議外,應當歸高等學校享有或持有。進入博士后流動站的人員,在進站前應就知識產權問題與流動站簽訂專門協議。
第十四條高等學校的離休、退休、停薪留職、調離以及被辭退的人員,在離開高等學校一年內完成的與其原承擔的本職工作或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或技術成果,由高等學校享有或持有。
第十五條職務發明創造或職務技術成果,以及職務作品的完成人依法享有在有關技術文件和作品上署名及獲得獎勵和報酬的權利。
第四章知識產權管理機構
第十六條高等學校應建立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工作機構。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可實行知識產權登記管理制度;設立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工作機構,歸口管理本單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暫未設立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機構的高等學校,應指定科研管理機構或其他機構擔負相關職責。
第十七條高等學校科研管理機構負責本校科研項目的立項、成果和檔案管理。
應用技術項目的課題組或課題研究人員,在申請立項之前應當進行專利文獻及其相關文獻的檢索。
課題組或課題研究人員在科研工作過程中,應當做好技術資料的記錄和保管工作。科研項目完成后,課題負責人應當將全部實驗報告、實驗記錄、圖紙、聲像、手稿等原始技術資料收集整理后交本校科研管理機構歸檔。
第十八條在科研活動中作出的職務發明創造或者形成的職務技術成果,課題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校科研管理機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專利的建議,并提交相關資料。
高等學校的科研管理機構應當對課題負責人的建議和相關資料進行審查,對需要申請專利的應當及時辦理專利申請,對不宜申請專利的技術秘密要采取措施予以保護。
第十九條高等學校應當規范和加強有關知識產權合同的簽訂、審核和管理工作。
高等學校及其所屬單位與國內外單位或者個人合作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對外進行知識產權轉讓或者許可使用,應當依法簽訂書面合同,明確知識產權的歸屬以及相應的權利、義務等內容。
高等學校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負責對高等學校及其所屬單位簽訂的知識產權合同進行審核和管理。
第二十條高等學校所屬單位對外進行知識產權轉讓或者許可使用前,應當經學校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審查,并報學校批準。
第二十一條高等學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凡申請非職務專利,登記非職務計算機軟件的,以及進行非職務專利、非職務技術成果以及非職務作品轉讓和許可的,應當向本校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申報,接受審核。對于符合非職務條件的,學校應出具相應證明。
第二十二條高等學校要加強科技保密管理。高等學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在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過程中,對屬于本校保密的信息和技術,要按照國家和本校的有關規定嚴格保密。
高等學校對在國內外科技展覽會參展的項目應當加強審核和管理、做好科技保密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條高等學校應當重視開展知識產權的資產評估工作,加強對知識產權資產評估的組織和管理。
高等學校對外進行知識產權轉讓、許可使用、作價投資入股或者作為對校辦科技產業的投入,應當對知識產權進行資產評估。
第二十四條高等學校可根據情況逐步實行知識產權保證書制度,與有關教職員工和學生簽訂保護本校知識產權的保證書,明確保護本校知識產權的義務。
第五章獎酬與扶持
第二十五條高等學校應當依法保護職務發明創造、職務技術成果、高等學校法人作品及職務作品的研究、創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對在知識產權的產生、發展,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十六條高等學校將其知識產權或職務發明創造、職務技術成果轉讓給他人或許可他人使用的,應當從轉讓或許可使用所取得的凈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對完成該項職務發明創造、職務技術成果及其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為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對經學校許可,由職務發明創造、職務技術成果完成人進行產業化的,可以從轉化收入中提取不低于30%的比例給予獎酬。
第二十七條高等學校及其所屬單位獨立研究開發或者與其他單位合作研究開發的科技成果實施轉化成功投產后,高等學校應當連續三至五年從實施該項科技成果所取得的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對完成該項科技成果及其產業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酬。
采用股份制形式的高等學校科技企業,或者主要以技術向其他股份制企業投資入股的高等學校,可以將在科技成果的研究開發、產業化中做出重要貢獻的有關人員的報酬或者獎勵,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折算為相應的股份份額或者出資比例。該持股人依據其所持股份份額或出資比例分享收益。
第二十八條高等學校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保障。高等學校應撥出專款或從技術實施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設立知識產權專項基金,用于支持補貼專利申請,維持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有關費用。對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高等學校應給予獎勵,并作為工作業績和職稱評聘的重要參考。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剽竊、竊取、篡改、非法占有、假冒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由高等學校及其教職員工和學生依法享有或持有的知識產權的,高等學校有處理權的,應責令其改正,并對直接責任人給予相應的處分;對無處理權的,應提請并協助有關行政部門依法作出處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在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創作以及成果的申報、評審、鑒定、產業化活動中,采取欺騙手段,獲得優惠待遇或者獎勵的,高等學校應當責令改正,退還非法所得,取消其獲得的優惠待遇和獎勵。
篇4
[關鍵詞]高等學校;養老保險制度;概述;問題;對策
相對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而言,中國高校長期以來執行帶有強烈計劃經濟色彩的、國家統一的工資福利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還很不完善,社會各界以及高校本身對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社會化的養老保險制度,更是缺乏深刻認識和理性思考,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我國高校養老保險制度概述
1955年12月29日,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頒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退職、病假期間待遇等暫行辦法和計算工作年限暫行規定的命令》,從此普遍實行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制度。高等學校作為事業單位也實行了該制度,并延續至今。
退休是一種制度安排,它是確定勞動者在一定年齡和一定條件下可以退出勞動力隊伍并獲得相應收入保障的制度。主要涉及的是退休條件、退休待遇和退休費調整等問題。
1.退休條件。1978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于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首次對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包括高校)干部的退休條件作了規定。后雖作過調整,但變化不大,即: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10年;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10年,經過醫院證明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因工致殘,經過醫院證明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2.退休待遇。自1955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制度建立以來,國務院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進行了多次調整。2006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計發離退休費等問題的實施辦法》,規定2006年7月1日后離退休的人員,在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暫按下列辦法計發退休費: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退休費的計發基數為本人離退休當月的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和工資構成比例所規定的津貼兩項之和。
3.退休費的調整。目前退休費的調整是隨在職人員的工資調整而進行的,在職人員調整工資標準時,退休人員按比例增加退休費,缺乏獨立科學的退休費調整機制。
二、我國高校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的退休制度建立于20世紀50年代,是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一些問題也日益突出表現出來,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
1.高校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缺失,阻礙了我國統一養老保險體系的建立。以武漢地區某高校為例,截至2007年3月,其在職教職工總計8246人,離退休人員5324人,約占在職人員的65%,高校離退休人員隊伍的龐大可見一斑。高校離退休人員是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一支重要力量,建立適合這些人特點的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對加強政權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非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導致國家機關、高校等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各地區高校之間養老待遇水平的差距加大,致使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同類退休人員之間的攀比、高校與高校之間的攀比近年來反映強烈,也引發了一些矛盾和問題。這些阻礙了國家養老保險制度的全面推進與改革,不利于健全和完善統一的社會養老保險體制,進一步推進機關、高校等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成為必然。
2.退休經費來源單一,缺乏雄厚的長期的積累。長期以來,高校教師的離退休費一直由國家和高校統包,每年列入國家和高校財政預算,實行現收現付,沒有建立基金積累制度。隨著離退休人員的大量增加,養老保險需求不斷提高,各級財政用于離退休人員的費用開支增長很快,負擔越來越沉重,嚴重影響國民經濟持久穩定發展和高校自身的發展。
3.教職工對養老保險社會化認識不足,自我保障意識淡薄。一方面,由于對高校養老保險社會化認識理解的片面性,以及對高校養老保險改革的高預期,高校教師對該項改革缺乏積極性,阻礙了高校養老保險社會化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沒有建立個人繳費制度,退休費用由國家和學校統包,助長了高校教師依靠國家養老的思想,自我保障意識淡薄。
4.養老金給付結構不合理,缺乏適當調整機制。離退休費以離退休當月工資為基數,而這一時間點的工資并不能合理體現實際貢獻。退休費計發5年或lO年一個檔次,結構不合理,水平差距大。退休待遇隨在職人員一起調整,缺乏適合退休人員自身特點的科學正常的調整機制,難以解決退休待遇與物價掛鉤、與社會經濟水平相適應的問題。
5.阻礙了高校自身的改革與發展。在國家對教育整體投入不足的情況下,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占用了大量資金,使高校的發展基金愈發緊張。以武漢某高校為例,其2007年人員經費預算為54,000萬元,其中發放離退休金19,650萬元,占人員總經費的36.39%;而離退休經費中國家財政撥款為7325萬元,學校自己要負擔62.7%的養老金,嚴重影響高校的發展。此外,高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滯后,沒有實行個人繳費和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的缺乏阻礙了高校內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人員流動時養老保險關系難以轉移和銜接,制約了教師的合理流動,使人力資源不能實現優化配置,嚴重阻礙了高校全員聘任制改革的實施進程。三、對策研究
建立統一的社會化的高校養老保險制度已成為我們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總目標,高校退休養老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
1.盡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高校現行離退休制度,盡快構建社會化的高校養老保險制度,有利于調整國家、學校和個人的分配關系,有利于社會養老保險金的籌集和積累,提高高校教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建立健全的高校養老保險體系,進一步提高社會養老保險的保障功能。改革高校養老保險制度要充分考慮高校的性質和特點、資金有限和退休人員急劇增加的實情,兼顧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的利益,兼顧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既要保障教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團結,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養老保險制度。
2.高校養老保險制度要充分體現高校教師的職業特色。高等學校是國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與國家機關單位在財政經費來源上是統一的;高校教師擔負著教學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雙重責任,要為國家培養下一代人才,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同時教師資格的認定、聘用與管理的主體都是政府,這就決定了高校教師不可避免地具有公務員的色彩,帶有“準公務員”的性質。此外,長期以來,高等學校作為事業單位其工資福利政策是與我國國家機關單位工資福利政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們應當借鑒國家公務員的養老保險改革特色,參照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我國教師養老保險體系,充分體現高校教師的職業特色,保障高校教師的合法權益。
3.形成多支柱、多層次的高校養老保險特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教師養老保險制度應該形成多支柱、多層次的特點,堅持國家、地方、高校、個人共同負擔的多支柱體系;堅持公共養老金、教師年金、個人儲蓄等補充養老保險的多層次取向,即在保障公共養老金給付的基礎上,根據地方和高校自身的財力情況建立教師年金制度,年金基金享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考慮退休后一次性發放;同時鼓勵教師增加個人養老儲蓄或參加商業人壽保險,逐步形成公共養老金、教師年金、個人儲蓄和商業人壽保險三層次的高校教師養老保險體系。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教師年金制度的構建。教師年金制度應該是由政府統一制定政策并實施監管,采取多元經辦的方式,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一項改善高校退休教職工生活的社會政策。簡單地說,教師年金制度是政府給予政策支持,高校自主建設的養老保障項目;由教師與高校協商建立,基金由高校和教職工共同繳納,可以委托金融機構進行市場管理和運營;計劃替代率20%—30%左右,略高于企業年金替代率;政府為了減輕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壓力,對高校建立教師年金制度和教職工領取教師年金實行稅收的優惠甚至是免稅政策。
4.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老金給付和調整機制。改變現有退休教師以工作年限和本人工資為主要依據的退休金計發辦法,養老金給付實行與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繳費額掛鉤。改革后退休的人員,其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項合計替代率約為60%為宜;考慮到教師年金制度的建立,總的替代率預計達到80%—90%為宜,以保障退休教師的養老生活待遇水平。建立符合高校特點的基礎養老金正常調節機制,尋求確切的調整依據,規定明確的調整參數,體現公平與效率原則,避免養老金發放平均化。
5.加強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減輕高校財政負擔。減輕高校財政負擔不能僅僅依靠國家撥款的增長,要進一步加強高校內部的管理體制改革。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武漢某高校教職工總數為8246人,其中院系4164人,工勤人員為1049人,機關和直屬單位3033人。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要減輕高校財政負擔可以從高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人手。
(1)進一步加強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改革,縮減學校財政的支出。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已經進行了幾年,初見成效,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所謂的服務型后勤沒有按照市場規律運作。這部分人員仍然占據很大的比重,被戲稱為“吃了皇糧吃雜糧”。所以現在的改革應該是逐步減少甚至斷絕“皇糧”的供應,實現真正的社會化,這必將大大縮減學校財政的支出。
(2)精簡機構,定崗定員,實行財務剛性預算。一方面,機關和直屬單位人員龐雜,隊伍規模偏大,要進一步精簡機構,實行定崗定員,控制規模的進一步增長,實現自然減員;另一方面,對于機關和直屬單位要嚴格實行財務剛性預算,提高職能部門負責人的理財意識和理財水平,花小錢辦大事;同時要大力提倡節約,減少鋪張浪費,縮減各類宴請的開支,控制各類會議的規模和規格,杜絕利用公款進行所謂的春游和秋游活動等等。
篇5
第一條為促進經濟發展,解決企業和自然人融資擔保困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信用擔保,是指依法登記注冊的信用擔保專門機構與債權人(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約定,當被擔保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主合同約定債務時,由擔保機構承擔約定責任的行為。
第三條新余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以下簡稱市擔保中心)負責本市中小企業、自然人和個體工商戶信用擔保工作。
第四條市擔保中心實行企業化管理,自收自支,以其全部的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市擔保中心屬非金融機構,不得從事金融業務。
第五條市擔保中心以安全性、合法性、社會性為基本準則,堅持政府扶持與市場化操作相結合、支持發展與防范風險相結合、開展擔保與提高信用相結合的原則開展擔保業務。
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股、控股市擔保中心。
第六條市擔保中心實行會員制。
第七條市擔保中心在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選擇有積極性和資信好的商業銀行作為開辦企業和自然人、個體工商戶信用擔保業務的協作銀行。
擔保機構與協作銀行應簽訂協作合同,明確擔保責任形式、擔保資金的放大倍數、責任分擔比例、資信評估標準等內容。協作合同應報市國資委和同級人民銀行、銀監局備案。
第二章擔保資金
第八條擔保資金以政府啟動、社會為主、多元投資、滾動發展的辦法籌措,其資金來源渠道包括:
㈠市本級財政預算編列的資金;
㈡市政府劃撥的部分土地使用權和其他經營性及非經營性國有不動產;
㈢社會募集的資金;
㈣會費(風險保證金)或認股;
㈤國內外捐贈;
㈥其他來源。
第九條市財政撥付及其他方式形成的擔保資金只限于存入協作銀行,實行專戶管理,不得用于投資和貸款,但可以按國家規定購買國庫券、國債、信托產品。
非貨幣形態的擔保資產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第十條對擔保資金、負債、收益、費用等項目實行規范管理。擔保資金所得收益包括擔保費收入和各項存款利息收入,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㈠業務費用;
㈡管理費用;
㈢提取準備金;
㈣購買國庫券、國債和本市信托產品;
㈤委托貸款;
㈥其他。
第三章組織管理
第十一條新余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監管會)負責對市擔保中心的監督管理。監管會由市國資委牽頭,市經貿委、財政局、審計局、工商局、中小企業局、人民銀行和協作銀行以及相關資助單位組成,設主任1名,副主任2至6名,成員若干名,監管會下設辦公室,作為具體辦事機構。監管會行使下列職權:
㈠審議批準市擔保中心章程、市擔保中心會員章程和擔保資金運作實施細則;
㈡審議批準市擔保中心的經營方針和發展計劃;
㈢聘任或解聘市擔保中心主任,根據主任的提名,聘任或解聘中心副主任、財務負責人;
㈣監督規范擔保資金的運作行為;
㈤審議批準市擔保中心年度財務預算方案和決算方案;
㈥對市擔保中心壞賬核銷和增加或減少資金規模作出決議;
㈦辦理市擔保中心資產轉讓的審批和財產權轉讓手續;
㈧對中心合并、分立、變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項作出決議。
第十二條市擔保中心實行企業化管理,少數確需的專業人員實行聘任制。
第十三條市擔保中心在監管會領導下開展擔保業務工作,其主要職責:
㈠決定市擔保中心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㈡組織實施監管會的決議;
㈢負責擔保業務的經營管理;
㈣制定市擔保中心章程、市擔保中心會員章程和擔保資金運作實施細則,并報監管會批準實施;
㈤對申請擔保的企業和自然人進行資格審查;
㈥受理擔保申請,并按規定審批擔保;
㈦向國家和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申請再擔保;
㈧負責保后跟蹤檢查以及擔保債務的代償與追償;
㈨制定并執行內部的規章制度;
㈩定期向監管會報告擔保業務運行情況及財務收支狀況。
第十四條市擔保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主任作為市擔保中心的法定代表人行使以下職權:
㈠全面負責市擔保中心的日常行政和業務經營活動;
㈡向監管會提出市擔保中心的發展規劃、年度經營計劃、財務預決算、盈虧處置方案,經批準后組織實施;
㈢提請聘任或解聘中心副主任、財務負責人;
㈣聘任或解聘除應由市監管會聘任或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㈤聘請有資格、有經驗的律師和注冊會計師擔任法律和財務顧問;
㈥監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四章會員
第十五條承認并遵守擔保中心會員章程的各類所有制企業、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及其它經濟組織可以申請成為市擔保中心會員。其入會條件:
㈠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必須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行為的能力;
㈡企業必須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㈢企業有好的領導班子、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較好的經濟效益;
㈣企業依法經營、連續二年以上無重大經濟、民事糾紛,有真實性、有效性、合法性的財務狀況審計報告;
㈤企業在協作銀行開立基本賬戶;
㈥企業具有履行合同、協議的能力;
㈦按會員章程規定認繳入會費;
㈧會員章程要求具備的其他條件。
第十六條會員入會期限不得低于二年。會員要求退會的,可按會員章程規定辦理手續。
第五章擔保業務
第十七條擔保對象原則上為市擔保中心會員,特殊對象由市擔保中心視情確定。
第十八條申請擔保的企業和自然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㈠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必須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行為的能力;
㈡企業必須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㈢重合同、守信用、有較高的資信等級;
㈣被擔保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㈤具有規定比例的自有資金,有較好的財務核算基礎;
㈥在協作銀行開立基本賬戶;
㈦市擔保中心認為必備的其他條件;
第十九條擔保種類包括:
㈠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擔保;
㈡項目貸款擔保;
㈢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貸款擔保;
㈣個人創業、消費貸款擔保;
㈤票據業務擔保、履約保函、債務擔保。
第二十條協作銀行按照協議比例審查、配備貸款額度。
第二十一條擔保方式包括一般保證責任和連帶保證責任兩種,具體方式由市擔保中心與協作銀行、被擔保人協商確定。
第二十二條擔保范圍包括全額擔保和部分擔保。
第二十三條市擔保中心按照下列程序辦理擔保業務:
㈠擔保申請:被擔保人向協作銀行申請貸款,協作銀行要求擔保的,經銀行簽署意見后,向市擔保中心提出擔保申請,同時出具其他必要文件;
㈡擔保審核:市擔保中心受理被擔保人擔保申請后,在對其進行資信評估的基礎上,對擔保項目的真實性、有效性、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況進行核實和審查;
㈢擔保審批:擔保審核通過后,市擔保中心按審保分離制度和權限審批擔保項目;
㈣簽訂合同:被擔保人與協作銀行簽訂主合同的同時,市擔保中心與協作銀行簽訂擔保合同,并與被擔保人簽訂反擔保合同;
㈤發放貸款:擔保合同簽訂以后,協作銀行對被擔保人正式辦理貸款審批發放手續,被擔保人按主合同約定使用貸款。同時,協作銀行向市擔保中心送交放款通知。
第二十四條市擔保中心為被擔保人提供擔保,被擔保人應向市擔保中心支付擔保費。擔保費由市擔保中心視企業項目風險等級不同,相應按擔保貸款額的1%—2%(1年期限)向被擔保人收取。
第二十五條市擔保中心根據擔保種類的范圍及風險情況,向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申請再擔保。
第六章擔保賠付與責任
第二十六條當貸款到期時,由協作銀行組織催收與追償。
被擔保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主合同約定債務,債權人提出履行擔保協議時,同時應提出《事故報告書》,經市擔保中心調查核實后,由市擔保中心依約承擔代償責任。
第二十七條市擔保中心履行代償義務后,依法享有追償權,行使如下追償措施:
㈠市擔保中心幫助債務人制定還款計劃,盡快收回代償款;
㈡依法處置反擔保物;
㈢依法提訟。
第二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擔保中心不承擔擔保責任:
㈠協作銀行與被擔保人協議變更主合同未經市擔保中心書面同意的;
㈡協作銀行允許被擔保人轉讓債務未經市擔保中心書面同意的;
㈢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
第七章風險防范與控制
第二十九條市擔保中心應建立健全嚴格的擔保操作管理責任制,從內部控制風險。開展擔保業務應確保資金安全運營,控制減少損失,將當年代償總額控制在資本金的3%以內。超過控制界限,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擔保資金與擔保貸款的放大比例一般控制在10倍以內,具體倍數由擔保中心和協作銀行協商,并報市國資委和有關部門審定后簽訂協作合同。
第三十條市擔保中心在與協作銀行簽訂擔保合同時,對擔保資金實際損失,應按協作合同約定分擔。
第三十一條實施反擔保措施。被擔保人在向市擔保中心申請擔保時,應當以其合法、有效的資產作抵押或質押擔保,按合同額提供等額的反擔保。對從事有市場發展前景項目的企業或自然人,市擔保中心可在調查其信用狀況的基礎上視情提供信用擔保,并免除其提供反擔保。
第三十二條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市擔保中心根據業務開展情況,逐步從經營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風險準備金,分別用于沖抵擔保發生的經營虧損、代償支出和彌補擔保呆賬損失。
風險準備金的具體計提比例由監管會確定。
篇6
教學管理是學校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在教學管理中,如何切實提高教學管理效果是學校管理的重大課題。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對于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有了新的評價標準,促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應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革,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以精細化管理手段促進教學管理的順利實施,圍繞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要深刻認識到人文關懷的重要性,用人本思想提升管理效果,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而實現高中教學管理的跨越與發展。
二、課改――教學管理的破冰機
教學作為學校的工作中心,是學校管理的基礎,教學管理涉及的范圍大,內容繁雜,在教學管理中,要以最有效的手段開展管理工作。如何全面貫徹素質教育中心思想,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管理實施面臨的主要困境。在教學發展過程中,大力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成為打破教學管理僵局的破冰機。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是課改實施的舞臺,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需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特色開展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引導者,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合理的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探究式、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促進課改的實施:
2.1 以教材為基礎,構建全面、立體的教學模式
教學內容要以教材為中心,確定目標任務,對教學計劃進行合理、周密的安排,將教學任務落實到各班各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集思廣益,拓展學生思維,通過網絡多媒體等信息技術進行情境模擬,使課堂教學呈現多元化、趣味化的特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開展師生互動,以教材為基礎,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全面、立體的教學模式,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管理的實施。
2.2 明確教學目標,開展合作交流,促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在教學實施中,教師要了解課程重點、難點內容,明確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工作。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學管理,先對各組分別布置學習任務,然后通過組內討論的方式形成教學成果,鼓勵對其進行分析講解,通過對各組情況的實際掌握,開展分析和交流活動,達到展示和交流的目的,將教師與學生置于同一平面,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通過實際行動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為教學管理奠定良好的改革基礎。
三、校本研修――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是教學水準的主要表現方式,目前我國學校普遍出現教師高齡化的特點,學科比例嚴重失調,在偏遠地區,由于教學設施落后、教學資源匱乏,教師基礎學歷普遍偏低,專業發展停滯,無法達到改革教學管理的基礎要求。
要以課改為基礎,推進教學管理實施,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利用多種手段開展校本研修工作,其具體措施包括:
3.1 開展課題研究,為課改提供理論支持。
3.2 鼓勵集體備課,通過討論、交流的方式提出和解決教學問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3.3 開展培訓交流活動,對教師進修、師資培訓,加強管理,創造有利條件,引領教師深化學習,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準。
四、精細化管理――高效管理的核心
實施精細化管理有利于促進學校發展,推進教學工作,是實現教學管理高效化的核心思想。
4.1 用實際行動推進教學管理精細化,學校領導及教學管理人員要樹立服務教師、服務學生的思想,熱情周到,嚴密細致地為師生服務;端正管理態度,戒驕戒躁,堅決杜絕不良風氣,以求真務實的態度、認真負責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
4.2 學校的一切工作最終都是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學校領導和教師要深入學生實際、關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學校領導和教師要以學習者的身份、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這些措施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學生學習進步、健康成長。
五、人文關懷――管理效果大幅度增強
人文關懷是對人思想與價值的尊重與認同,在教學管理中融入人文關懷思想,可以有效的彌補制度條例的不足,促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發展,大幅提高教學管理效果。
在教學管理中實現人文關懷,要求以人為本,一方面,學校管理著要對全體教師的生活和工作給以無微不至的關懷,這樣可以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并且愉快地致力于學校的教育教學,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管理要求,創造性地鉆研教學,切實推進學校工作。另一方面,學校領導和教師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想學生之所想、憂學生之所憂,用無限的愛去教育感化學生,學生就可以把教師的愛轉化為極大的學習動力。與此同時,學校領導和教師要關注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與轉變,通過合理手段對學生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發展與社會訴求彼此關聯,個人發展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條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制定層次分明的發展目標,根據學生需求完善教學設計,使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平等的理念開展師生交流。堅持以疏導為主,以科學的理論基礎培養學生,使學生明理守信,提升自己的修養。針對部分行為偏差的學生,應當以感化作為主要的疏導方式,積極為學生排憂解難,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可以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啟發學生思維,傳播美育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思想價值觀念。
篇7
533000廣西百色市右江區人民醫院
摘 要 目的:觀察消旋卡多曲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22例輪狀病毒腸炎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2例,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的顯效率分別為75%和48.4%,X【sup】2【/sup】9.12,P<0.01,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1.7%和66.1%,X【sup】2【/sup】11.86,P<0.01,差異均有顯著性。結論:消旋卡多曲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安全而有效的藥物。
關鍵詞 消旋卡多曲 輪狀病毒性腸炎
療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054
秋冬季小兒腹瀉病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腸炎,其發病率可占感染性腹瀉的80%【sup】[1]【/sup】,是嚴重威脅小兒健康的疾病之一。治療RVE藥物療效各異,目前仍沒有特異性的抗RVE藥物。2009年9月~2010年8月本院確診為RVE患兒60例,使用消旋卡多曲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9年9月~2010年8月本院兒科收治的122例符合腹瀉病診斷標準【sup】[2]【/sup】的住院患兒,無心血管疾病史、近期無其他疾病史。大便均呈蛋花湯樣,均是中度以下脫水。大便常規正常,或偶見白細胞,有或無脂肪球。大便培養均無致病菌生長,大便還原糖斑氏實驗≥(++),pH值≤5.5。患兒均于就診當日取1小時內大便標本送檢,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大便輪狀病毒抗原陽性。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2例)。觀察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4~20月,平均10.12±4.24月;平均病程1.20±0.42天;發熱(腋下)37.5~39℃ 36例,>39℃ 24例;腹瀉<10次/日32例,>10次/日28例。對照組男39例,女23例;年齡5~24月,平均10.44±4.16月;平均病程1.24±0.38天;發熱(腋下)37.5~39℃ 37例,>39℃ 25例;腹瀉<10次/日38例,>10次/日24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以及臨床癥狀(發熱、腹瀉及脫水程度)等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利巴韋林(10~15mg/kg?日)和炎琥寧(10mg/kg?日),常規補液、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支持(包括無乳糖飲食和金雙歧口服)治療;觀察組加用消旋卡多曲顆粒止瀉,治療過程中觀察體溫、腹瀉次數等變化情況。
療效判定標準:按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標準【sup】[3]【/sup】。①顯效:治療72小時內糞便性質及次數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②有效:72小時大便性質及次數明顯好轉;③無效:72小時大便性質及次數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顯效和有效視為總有效。
結 果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的比較:觀察組在平均退熱天數和平均腹瀉停止天數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見表1。
療效比較:觀察組顯效45例(75%),對照組顯效30例(48.4%),對比差異有顯著性(P<0.01);觀察組有效10例(16.7%),對照組有效11例(17.7%),對比無差異性(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1.7%),對照組總有效率(66.1%),兩組對比差異有顯著性(P<0.01)。
討 論
國內報道,腹瀉兒童中輪狀病毒的陽性檢出率為40%~50%【sup】[4,5]【/sup】。輪狀病毒性腸炎是輪狀病毒通過對小腸黏膜的侵犯,使水分和營養物質吸收運轉障礙,葡萄糖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滲透性腹瀉【sup】[6]【/sup】。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大多采取支持對癥治療。
消旋卡多曲是一種具有新型作用機制的抗腹瀉藥,可以選擇性、可逆性的抑制腦啡肽酶,從而保護內源性腦啡肽免降解,延長消化內源性腦啡肽生理活性,阿片物質可以激活胃腸道的δ阿片受體,使cAMP黏膜水平降低,導致腸腔內水和電解質過度分泌減少而發揮抗腹瀉作用,且該藥僅在出現過度分泌時才發揮作用,而在一般情況下無此作用。口服消旋卡多曲作用于外周腦啡肽酶,不影響中樞神經的腦啡肽酶活性及胃腸道基礎分泌,不引起腸道菌群失調【sup】[7]【/sup】。
本文觀察了消旋卡多曲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平均退熱天數和平均腹瀉停止天數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有顯著性。觀察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治療過程中發未發現不良反應,表明消旋卡多曲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主編.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94.
2 鶴松,魏承毓.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6):381.
3 全國腹瀉防治學術研究會組織委員會.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6):384
4 趙錦銘,陳紅,嚴嵐,等.小兒急性感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感染的病原學研究[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01,15:55-60.
5 常如虛,潘瑞芳,朱冰,等.廣州地區嬰幼兒腹瀉輪狀病毒感染及型別的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 2002,40:405-408.
6 王自財.金雙歧.肯特令聯合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2003,9(2):45.
篇8
【關鍵詞】 清毒化瘀湯 羥基脲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療效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一種造血干細胞克隆增生性疾病,以骨髓粒系增生,外周血白細胞增多及脾臟腫大為主要特征。1996年10月~2004年10月我科收治CML患者42例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CML 患者72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齡19~74歲,病程2~36個月;外周血象:白細胞(WBC)平均31×109 /L;骨髓象:原始細胞平均6%。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23~73歲,病程1~36個月;外周血象:WBC平均32×109 /L;骨髓象:原始細胞平均5%。診斷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中相關標準[1]。均為初診患者,經臨床癥狀、血常規、骨髓象和Ph染色體檢查均陽性而確診。臨床表現為脘腹脹滿,脅下有塊,軟而不堅,固定不移,舌紅苔薄,脈弦,中醫辨證屬邪毒內侵,氣滯血瘀痰凝。兩組性別、年齡、血象、骨髓象等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羥基脲1天1~3g,分1~3次口服,具體用量根據患者白細胞數量情況而定,服藥期間定期查白細胞數。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服清毒化瘀湯,基本方: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墓頭回各30g,丹參、蒲公英各15g,青黛12g,陳皮、青皮各9g,桃仁、紅花各6g,生甘草3g。隨證加減:肝脾腫大明顯加丹皮9g,赤芍12g;發熱口干、便秘、舌紅、脈洪加大黃6g,生石膏30g,知母12g,貫眾、苦參各15g;貧血、頭暈氣短、面白乏力加太子參30g,生黃芪、山藥各15g,白術、茯苓各12g,山萸肉9g;腹脹、納呆、便溏、胸滿、舌淡苔白膩加半夏、竹茹、白芥子各9g,萊菔子、茯苓各12g,川樸花5g;皮膚紫癜、鼻衄、齒衄加白茅根、水牛角、紫草、仙鶴草各30g,大小薊各15g;關節疼痛、兩足浮腫加木瓜、絲瓜絡各12g,海風藤15g,羌活9g;低熱、盜汗、羸瘦、口干、潮熱、舌紅少苔、脈細加麥冬、五味子、丹皮各9g,生地12g。1天1劑,水煎分2次溫服,服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之品。兩組均間斷服羥基脲3年,當WBC降至10×109/L時停用羥基脲,WBC高于10×109/L時,繼續服用。
觀察指標:隨訪觀察6~36個月,中位隨訪時間18個月,了解患者血象、骨髓象和不良反應。
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1],生活質量的評價根據我國制定的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標準進行[2]。
3.2 臨床療效 治療組42例中,完全緩解(CR)29例,部分緩解(PR)8例,無緩解(NR)5例,總有效率(CR+ PR)88.1%;對照組30例中,分別為15例、3例和12例,總有效率60.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3.3 羥基脲維持量 治療組平時羥基脲維持量明顯小于對照組(P
3.4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有白細胞降低、惡心嘔吐及肝腎功能異常,但治療組上述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3.5 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經羥基脲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療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治療組治療后卡氏評分增加率88.1%(37/42例),對照組為36.7%(11/30例);治療組食欲改善及體重增加率均88.1%(37/42例),而對照組分別為50%(15/30例)和40.0%(12/30例);治療組盜汗消失率100%(16/16例),對照組為58.3%(7/12例)。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4 討 論
CML是骨髓克隆性增生的多能干細胞異常疾病,是血液系統中的一種惡性腫瘤。羥基脲作為抗代謝性藥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毒副作用輕的優點,曾經為治療CML慢性期的首選藥物,但對加速期CML療效差,急變期CML基本無效[3]。伊馬替尼( Imatinib)系人工合成的特異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劑(STI571,商品名Gleevec),是2苯氨嘧啶的衍生物,可抑制Ph+白血病克隆的增殖和抗凋亡作用,成為第一個成功治療Ph+CML的靶向藥物[4],它能增強抗原提呈細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并解除T細胞對腫瘤的免疫耐受[5]。伊馬替尼能獲得明顯高的主要細胞學遺傳學反應和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可作為初診CML患者的標準治療藥物[6],為目前治療CML首選藥物,但高昂費用使其不能普遍使用。
CML屬中醫“癥積”、“虛勞”、“血證”范疇[7]。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乃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引起臟腑虧虛,或由于外感六,內傷七情等引起氣血功能紊亂,臟腑功能失調,致使毒邪乘虛而入所引起。毒邪一旦入侵,傷血及髓,致使氣虛血虧,邪與營血搏結,使氣血流通失暢,脈絡瘀阻,久而成積。故本病的病機為氣血痰食邪毒相互搏結而成。明代李中梓指出“大積大聚,不搜而逐之,進補湯無益也。”說明積聚者邪毒不去,正氣難以恢復,因此,治療基本點應祛邪,以祛毒化瘀,而達到“邪去元氣自復”的目的。清毒化瘀湯中藤梨根、白花蛇舌草、青黛、墓頭回、蒲公英清熱解毒;陳皮、青皮行氣化痰;丹參、桃仁、紅花養血活血化瘀;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解毒,化瘀化痰之功。采用清毒化瘀湯聯合羥基脲治療,既遵循了中醫辨證施治理論,又針對羥基脲的不良反應進行調理,臨床觀察結果表明,聯合用藥療效更佳,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單用羥基脲組,不良反應也明顯低于對照組, 對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第2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93199
2 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94495
3 O′Dwyer ME.Mavro MJ.Drnker BJ.Recent adv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Annb Rev Med,2002,53:369381
4 Sahara N.Takeshita A.Kobayashi M,et al.Phenylarsine oxide(PAO) more intensely induces apoptosis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nd As2O3resistant APL cell lines than As2O3 by activating the mitochondrial pathway.Leuk Lymphoma.2004,45:987995
5 駱林勝.As2O3與STI571單用及聯用對K562cellBCRABL磷酸化的影響.白血病·淋巴瘤,2005,14(2):7679
篇9
**年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年,也是全流通市場條件下證券營業部帳戶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取得突破性成績的一年。我營業部按照證券公司統一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發揮證券營業部的重要作用,狠抓帳戶管理工作,并制定了具體的證券營業部帳戶管理長效機制,在完善帳戶管理機制的過程中,我營業部取得了明顯成績。詳細匯報如下:
一、帳戶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存在問題
雖然證券管理層積極制定帳戶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政策,但在執行過程中,一些投機者難免會“下有對策”。在全面清理規范不合格賬戶之際,一些“拖拉機”賬戶仍難絕跡,部分短視的證券營業部受利益驅動,同一些莊家聯手操縱賬戶,或為投機者違法開戶開方便之門。這些存在的問題,正是需要正視和改善的地方。
二、帳戶管理長效機制建設
資本市場轉折性變化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對證券交易所帳戶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為提高我營業部帳戶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證券交易所的營業部的職責,維護客戶的帳戶安全,我營業部著力加強了帳戶管理長效機制建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積極采取措施,推進賬戶規范清理工作。
不合格賬戶的產生有三個原因,賬戶資料過去缺乏統一的行業規范,由券商自行制定;有的證券公司經過幾次轉手,相關資料遺失;有的券商審核開戶人資料時把關不嚴。
所以營業部建立對不合格賬戶的定期統計、跟蹤機制,并將其全部納入實時監控中,防范新的違規行為發生。同時積極有效推進不合格賬戶的規范工作,對證券客戶帳戶進行調查、對出現疑問的帳戶作到,及時摸清原因,制定解決方案。
自去年10月8日起,對所有小額休眠賬戶實施交易中止,并督促員工加強賬戶管理和客戶服務,確保休眠賬戶另庫存放工作的順利完成。
(二)營業部著手長效規范機制的導入。
去年底對股民開戶審核系統重新設計,引入客戶賬戶電子檔案管理系統;設立重點客戶資料總部聯(紙質),由總部專柜保管;設立賬戶復核崗,對每個新開賬戶進行電話回訪與復核。我營業部在業內首創了新型賬戶管理系統,
該系統的特點是:1、建立與公安部身份信息認證系統及中登公司中登公司賬戶查詢系統聯網的功能,確保客戶身份真實性;2、有效建立客戶身份認證的基礎數據庫,統一管理客戶姓名、身份證編號等關鍵信息;3、與客戶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相連,實現開戶復核與電話回訪。
篇10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直結腸黏膜的表淺性、非特異性炎癥病變,迄今病因未明,但多數學者認為與免疫功能障礙和炎癥介質生成增多有關。本病發病年齡以青壯年多見,亦可見于兒童或中年,男女發病年齡無明顯差別,其病程長,病變范圍廣泛者被公認為是結腸癌的癌前病變,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現代難治病之一。為探討治療UC的最佳方法,筆者采用壯醫刮痧排毒療法配合傳統的中藥灌腸療法進行治療,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18例均為2001年1月-2007年1月本院肛腸科門診及住院病例。其中男71例,女47例;年齡18~72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12年,平均3.8年。按隨機抽樣分為2組,治療組62例,對照組56例。經統計學處理,2組一般情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全部病例均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并經電子腸鏡檢查確診。①長期慢性腹瀉,有黏液血便;②反復檢查大便無特異性病原體;③直腸、結腸腸鏡檢查示結腸炎性改變,伴潰瘍形成,黏膜有多發性淺表潰瘍伴充血、水腫,黏膜粗糙呈細顆粒狀隆起,黏膜血管模糊,脆而易出血,附有膿血樣分泌物,或可見多發性假息肉;④黏膜活檢呈炎性反應。根據內窺鏡檢查特點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3期[2]。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壯醫刮痧排毒療法+中藥保留灌腸。壯醫刮痧排毒療法操作方法:在人體腰背部、腹部用茶子油和牛角刮痧板按“從上到下,由內到外,先輕后重”的規則推刮皮膚出現紅色小麻點(俗稱痧疹點)或成片狀紅色瘀斑為止,刮痧后在紅色麻點、紅色瘀斑和肺、脾、胃、肝、腎、大腸俞等穴,用8號注射針頭將皮膚刺破出血,以壯醫竹罐用閃火法進行拔吸10 min,排出積聚于皮下的瘀血、乳酸等有毒體液和濕氣,每5 d治療1次,3次為1個療程。間隔3 d后行第2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中藥保留灌腸藥用:黃連5 g,白芍、防風、金銀花、丹參各30 g,甘草10 g,水煎取汁100 mL,每晚保留灌腸。便血較多者,加三七粉5 g,黏液多者,加錫類散2 g。
對照組單純采用中藥保留灌腸,用法、療程同治療組。
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連用2個月后統計療效。
轉貼于 3 療效標準
參照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發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中有關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結腸鏡檢查示結腸黏膜恢復正常,觀察6個月無復發;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檢查示結腸黏膜輕度炎癥反應;有效:臨床癥狀及結腸檢查有好轉;無效:臨床癥狀和結腸鏡檢查無改善。
4 結果
(見表1、表2)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略)]注:2組臨床療效比較,P
5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壯醫稱為“阿意咪”,認為其病因主要是外感時邪疫毒(包括風毒、熱毒、濕毒、火毒等)從皮膚或口鼻而入,直犯谷道,邪正交爭,氣機阻滯,影響谷道的運化功能,天地人三氣不能同步,人體虛弱,邪毒積于腸中,加上飲食不當,誤食不潔之品,使熱毒、寒毒、濕毒等侵犯谷道及相關臟腑,其功能失調而發生“阿意咪”。壯醫將“痧”稱為萬病之源,認為“萬病由痧起,痧由毒盛生”。壯醫刮痧排毒療法就是根據壯醫“調氣、解毒、補虛”理論,調整人體全身及“谷道”機能,排出谷道毒物使氣血得以平衡。研究表明,刮痧排毒療法可以顯著提高T淋巴細胞百分率和淋巴細胞轉化率,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結腸功能,促進腸壁修復,具有通道解毒、順氣止痢的獨特功效。臨床上,凡采用刮痧排毒療法的患者,全身其它癥狀如睡眠差、全身困倦、不思飲食等慢性疾病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本觀察結果表明,壯醫刮痧排毒療法配合中藥保留灌腸優于單純中藥保留灌腸,兩者治愈率、有效率及對輕、中患者的治愈率均有顯著差異。觀察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