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文理科的區別范文

時間:2023-09-15 17:31: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數學文理科的區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中數學 選修內容 合理性 價值

從2003年4月《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正式出版發行以來,對于高中數學課程的價值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必修加選修這個總體框架的,這種研究對于課程編寫者和大綱制定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作為一線教學的教師,經常會困惑于教學的內容,例如,為什么要教學生框圖和算法,這部分選修內容有什么價值。因此,有必要來研究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關于選修內容的合理性及價值。

1、普通高中數學選修課的合理性分析

1.1從教學對象的角度分析普通高中數學選修課的合理性

我們經常說,“術業有專攻”。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所用的數學知識是不同的,因此,數學教育在文理科教學中應有不同。高中數學分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分別為文科生和理科生所修。文理之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數學選修內容和要求的不同上。在系列1、系列2的課程中,有一些內容基本相同,但要求不同,如導數及其應用、圓錐曲線與方程、推理與證明;還有一些內容是不同的,如系列1中安排了框圖等內容,系列2安排了空間中的向量與立體幾何、計數原理、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等內容。《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

(以下簡稱《標準》)明確說明,選修1是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發展的學生而設置的;選修2則是為那些希望在理工、經濟等方面發展的學生而設置的。

1.2從教材廣度分析普通高中數學選修課的合理性

可以大致地把高中數學選修課程的內容分為兩類:一類內容是必修課程的后續。例如:(必修)平面解析幾何與(選修)圓錐曲線與方程等,后續內容是必修課內容的補充或加深,可以使學生深入到了某一知識領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領域數學思想的體會。另一類內容是與必修課程無直接聯系的(這里所說的無直接聯系是指,這部分內容的設置可以與必修課同時開設,學生有沒有必修課程的學習經驗和知識儲備,都可以學習其內容),例如,選修1、2模塊中的一些內容和選修3、4的專題內容。其中選修1、2模塊中的內容是為了滿足學生的不同數學需求,它仍然是學生發展所需要的基礎性數學課程。專題內容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利于擴展學生的數學視野,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文化價值的認識。依據《標準》來看,選修課程的安排,滿足了學生的不同數學需求,適應個性選擇。

1.3從教材深度分析普通高中數學選修課的合理性

教材的深度,即《標準》中對教材內容的要求。高中數學選修課程設計在深度上的不同體現在:選修1、2中有一些內容是相同的但要求學生完成或達到的程度不同,如導數及其應用、圓錐曲線與方程、推理與證明;選修1、2中有一些內容是不相同的,如系列1中安排了框圖等內容,系列2安排了空間中的向量與立體幾何、計數原理、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等內容。這樣在內容和要求上的不同設計,不僅能使學生在高中三年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對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集中精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等,而且勢必會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以及在某一知識領域有一定程度深入地探究。

2、普通高中數學選修課的價值分析

2.1基礎教育的價值

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相同價值之一就是基礎教育的價值,即,使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準備。

2.2實際應用的價值

高中數學課程,不是一門技術課,它并不能直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因此只能說它體現了數學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標準》中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有助于學生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形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體現在:首先《標準》中提出“通過使利潤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優化問題,體會導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能根據具體問題的特征,選擇分類加法計數原理或分步乘法計數原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等要求。這些無不鮮明地體現了《標準》對數學在實際問題中應用的強調與重視。其次,設立了體現數學某些重要應用的專題課程,如,信息安全與密碼、優選法與試驗設計初步、統籌法與圖論初步等。在選修課中重點介紹數學應用的內容,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2.3數學文化價值

高中數學選修課程中處處滲透著數學文化。《標準》中指明:“數學探究、數學建模、數學文化是貫穿于整個高中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這些內容不單獨設置,滲透在每個模塊或專題中”,這說明數學的文化價值是隱含在各個模塊或專題中了。除此之外,《標準》中的選修內容在課程設計上還直接地引入了數學文化,例如,選修1、2的導數及其應用、推理與證明等內容與要求中明確提出數學文化和選修3-1“數學史選講”。數學文化的介紹,可以使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過程及發展方向,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及能力,數學故事又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很好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