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形體訓練范文
時間:2023-09-27 18:19: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禮儀形體訓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形體訓練大學生素質影響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不僅具有淵博的學識、高尚的情操、充實的內涵和正確的理想,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外在形象。如果大學生都具備羅丹所描述的形體形象,那么當他們走向社會之后,面臨社會競爭無疑具有巨大的優勢。因而,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形體禮儀方面的訓練。如何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形體形象,是高校一直研究的課題。
一、形體禮儀概念
形體與禮儀連為一體,基礎主要體現在“形”。高校開展形體禮儀訓練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從“形”開始,也就是學生的體態感覺,從而找到“收”“挺”“提”和“松”等最佳的精神狀態和形體感覺,進而強化形體氣質。然后針對上述基本的“形”進行修飾和調整,也就是體形訓練,對身體的所有部位分別急性修飾和塑造,改善和修正錯位以及變形的身材。最后約束形體動作,體現出形體禮儀美。
二、形體禮儀訓練課程的教學內容
形體禮儀訓練主要包含體態語言訓練和基本身體姿態訓練兩部分。身體姿態訓練主要是對靜態動作姿態進行訓練,也就是坐或者站所體現出來的身體姿勢,而體態語言訓練主要在行動過程中的身體姿勢訓練,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身體姿勢,體態語言訓練的基礎是基本身體姿態訓練。形態禮儀訓練教學過程也是從坐、站和行走開始訓練,也是具備良好形態禮儀的基礎。
1.基本身體姿態訓練
基本身體姿態訓練主要體現在坐、站和走幾個方面。古代有坐如鐘、站如松和行如風以及臥如弓的形態禮儀描述,這也就是說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態、行要有行姿。今天仍然可以借鑒古人姿態范式,站立是我們生活中最基本的行為舉止,是體現優雅舉止的基礎;坐是形體禮儀重要內容,我們任何行為活動都離不開坐;走路的姿態更能夠體現我們的形體美。基本身體姿態訓練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形態和正確的審美觀念,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培養形態禮儀的基礎階段。
2.體態語言訓練
體態語言訓練主要訓練手勢、表情、接物、遞物和致意等形體語言。形體語言最有表現力的是手勢,這也是日常交往過程中重要的動作,甚至有“心有所想,手有所指”的觀點。手勢表達的含義也是非常豐富,表達出的感情也是微妙復雜,是體現交際形象的重要形式之一。表情能夠充分體現出我們內心的感情。古代認為,表情能夠代表一個人的想法和情緒;現代心理學認為,人類感情的55%是由表情決定的。由此可見,表情在日常交往中的作用和地位,健康的表情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優雅風度。遞物和接物雖然是一個微小的動作,但是也能夠體現出個人修養水平。大學生通過形體禮儀訓練,能夠學會尊重他人和自己,提升日常交往過程中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形體素養和禮儀。
三、形體禮儀對大學生的影響
我們知道,每一家企業都希望自身的員工不僅擁有高技能和高能力,還能夠具備良好的形體禮儀,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經營形象。作為培養學生的學校如何培養出具有良好形體禮儀的學生也就相當重要,要想培養這樣的學生,必須首先使學生明白形體禮儀訓練對學生的影響。
1.形體禮儀訓練能夠促使學生養成文明行為習慣
一個學校要想構建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通過對學生進行形體禮儀訓練,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習慣。高校的大學生也是正處于人生轉折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的各項教育行為必將對以后學生不如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大學生的形體禮儀訓練,有助于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習慣。下面將介紹如何在課堂上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形體禮儀訓練。
在課堂上正在講文明禮儀基礎課程的行為禮儀內容,教師剛講到“不隨地吐痰”文明禮儀的時候,這時候在教室內就有學生隨地吐痰,教師走到吐痰的地方,用紙巾將地面的痰擦拭干凈。教師的舉動影響了該吐痰同學,學生認識到隨地吐痰的不文明行為,隨即向教師道歉。教師并沒有責備學生,只是向全班同學提出一個問題:一口痰中含有多少個細菌。教師隨后給出答案:痰中含有成千上萬個細菌,還可以產生肺結核、霍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疾病。通過這個案例說明不能隨地吐痰,不僅體現出一個人的文明素質,還會傳染疾病以及危害到他人。
2.形態禮儀訓練能夠為學生踏入社會做好準備
一次標準和鞠躬禮能夠使顧客再次光臨;一個標準的握手禮能夠使兩家仇恨相連人握手言和;具備良好的形態禮儀是獲得成功的敲門磚。高校大學生是否能夠掌握社交形態禮儀,對職業生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具備良好的形態禮儀的人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和欣賞。良好的社交形態禮儀是通過長期生活養成的,不是偶爾一次就能夠做到的,只有通過經常開展形態禮儀訓練才能夠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形態禮儀。
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上,一位學生用言簡意賅的自我介紹和標準的鞠躬禮得到面試人員的稱贊,這都是由于日常嚴格的形體訓練,使得學生能夠在關鍵時候表現出良好的形態禮儀,最終出現6家企業競爭這名學生的情況,這名學生選擇了理想的工作單位。這個面試案例說明,要想表現出良好的形態禮儀必須在平時加強形態禮儀的訓練,在需要運用的時候才會表現出很自然的狀態。
3.形體訓練能夠塑造學生的完美體形
大學生通過形體禮儀訓練,能夠鍛煉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促進肌肉、骨骼、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等方面的機能,確保身體正常發育。形體訓練能夠提高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和力量等身體素質,學生也能夠很快適應未來工作對身體素質的要求,畢業之后更快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4.形體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心理素質水平
形體訓練效果不僅體現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有利于塑造出良好的職業形象。首先形體禮儀訓練的環境優美,這種環境能夠提高學生對高雅氣質以及對美的感受和認識。形體禮儀訓練的內容也是展現美,訓練方式主要是健美操和舞蹈等身體形態練習,通過各種身體形態練習,培養學生優雅健美的形態與氣質。另外,形體禮儀訓練從訓練內容設計到音樂選擇,都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間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四、結語
高校在開展形體禮儀訓練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學習的專業特點以及未來工作性質的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形體禮儀訓練。形體禮儀訓練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和完善自身素質,在工作之后也能夠提升職業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 服務禮儀;形體訓練;城軌客運專業學生;素質培養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assenger rail service etiquette and physique training curriculum
Yuan Li-hong , Mi Yu-qin , Li Xin
(Beijing Jiao to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Beijing 102200)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ity rail transit rapidly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rail transit service personnel. This paper ful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ervice etiquette and physique training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ccupation attainment, occupation skill.
【Key Words】 service etiquette, physique exercise, urban rail passenger students, Quality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29-00-01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是從事客運的服務行業,其生產效能是滿足人們的出行需要,具有鮮明的社會服務特點。運送對象是乘客,擺正自己與對象關系的位置,確立“服務為本,乘客至上”的道德意識,講究服務信譽,千方百計維護乘客利益,全心全意為乘客服務,是城市軌道交通職業道德的核心。軌道交通服務禮儀是運營企業員工在工作崗位上通過言談、舉止等對乘客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范,它是軌道交通優質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人員的個人素養和服務質量代表城軌運營企業的形象,影響公司效益。因此,城軌服務人員必須具備以下素質:優秀的身心素質、精湛的職業能力、良好的服務意識、得體的儀容儀表、優雅的儀態、規范溫馨的語言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基本身體姿態訓練和體態語言訓練是形體訓練的重要內容,通過系統、規范、程序式、多種手段的練習,可以增進身心健康,外塑優雅的氣質形象,提高體態語言的規范和形體素養。
一、服務禮儀與形體訓練課程對城軌客運專業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
1、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
城軌服務人員每天要面對成千上萬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性格和不同文化的乘客,每天都要與陌生人溝通。各種突發事件常有發生,面對同樣的問題,有些服務人員能處理的很妥當,有些服務人員無法平息乘客的怒氣。因此,作為一名成熟合格的城軌服務人員,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至關重要。學生在接受禮儀和形體訓練的過程中心理素質不斷提高,不但充滿自信、心態平和,而且舉止優雅,從容面對困難得失,保持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
2、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
城市軌道交通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大部分服務人員長期要在地下工作,空氣質量欠佳、上下班高峰人多擁擠、聲音嘈雜、引導疏導乘客、解決糾紛等工作量大,因此要求他們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適應高強度的工作。通過規范、系統的形體訓練能提高服務人員的職業體能,適應城軌工作環境的要求,符合人體美的標準。
3、對學生體態美的培養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是服務性行業,這決定服務人員必須舉止得體、體態優美、氣質高雅。通過服務禮儀和形體訓練課程的學習及訓練,培養學生正確規范的坐、站、行、蹲、微笑、手勢等基本儀態,糾正錯誤及不規范體態,使學生懂得如何欣賞形體美、表現形體美,塑造學生優美的儀態和形體,為學生將來走進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形體基礎。
二、服務禮儀與形體訓練課程對城軌客運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1、對學生職業情感的培養
通過服務禮儀與形體訓練能夠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美的情感教育,這也符合城軌客運行業的職業需求,符合社會的審美特點,啟迪學生對于美的情感意識,使學生意識到美的職業道德、美的儀容儀表、美的體態、美的舉止、美的待人接物對自己未來職業的重要作用,增加學生對職業形象的情感、責任心和熱愛程度。
2、對學生職業品質的培養
城軌客運專業為地鐵公司培養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工作性質決定城軌客運服務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品質。“服務為本,乘客至上”的道德意識,講究服務信譽,千方百計維護乘客利益,全心全意為乘客服務,是城市軌道交通職業道德的核心。客運服務人員在每天的工作崗位上,常會遇到客流量較大、人多擁擠、疏導乘客、解決問題、乘客投訴等問題,通過服務禮儀與形體訓練的綜合教育,培養學生理解、尊重、寬容、真誠、坦誠、鎮定、吃苦耐勞等的職業品質,在遇到突發事件或較大問題時,能夠正確運用禮儀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突發事件,從而樹立自己對職業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3、對學生職業行為素養的培養
服務與禮儀是服務人員向交往對象表達尊重、友好的行為規范,與道德息息相關,禮儀是道德的外在表現形式,是社會公德規范體系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它使得學生懂得互尊、互助的道德風范;懂得誠實守信、公正正直的處事規范;懂得遵守公共秩序衛生的基本規范等,規范了城軌客運專業學生的職業行為,是職業道德必不或缺的環節。
因此,城軌客運服務人員良好的禮儀素養和形體素養,能更好的促使自己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更好的尊重交往對象、尊重自己,增加交往的信心,構建與他人的團隊意識品質,增進彼此的了解與信任。提升企業形象,提高乘客的滿意度,使乘客感到地鐵是溫暖的家。
三、服務禮儀與形體訓練課程對城軌客運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是窗口行業,其特殊的工作環境和性質決定了城軌服務人員必須具備與城市軌道環境相匹配的職業技能素養,即整潔、得體、端莊、優雅、敏捷、親切、成熟。服務人員除親切的笑容外,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處理矛盾糾紛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城軌服務人員內在的修養,外在的優雅舉止、優美的儀態、親切的微笑能給乘客留下很美好的感受。通過禮儀學習,運用于社會實踐,是服務人員多種能力發展的通行證。
禮儀與形體訓練的融合教育,培養學生端莊的儀容儀表、高雅的儀態、溫馨的表情、規范的人際交往,培養學生掌握服務與禮儀、形體訓練的操作技能,并運用與自己的工作實踐中,獲得更多的信息、多方知識,爭取多方的理解和幫助,為在將來工作中為乘客提供更優質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靜.現代禮儀與形體訓練對空乘專業學生素質的影響[J].教育與職業,2009(3).
[2]陳麗梅.空乘禮儀與形體訓練對空乘專業學生素質的影響及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12).
篇3
【關鍵詞】 護理干預; 偏癱患者; 依從性
Effect Research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ance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ZHAO Gui-ju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0):085-088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ance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limb function.Method:64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from July to Nov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directed by therapist.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strengthen intervention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pli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complianc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first week after admission to hospital,the differences in compliance score and AD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efore discharge,the compliance score and ADL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first week after admission to hospital and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Hemiplegia patient; Compliance
First 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oucheng City,Zoucheng 273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0.025
腦卒中是腦血管疾病最常見的類型之一[1]。臨床研究發現腦卒中可引起重度神經系統的損傷,且死亡率和致殘率很高。偏癱是神經內科腦卒中常見的癥狀,特別是在老年人群中多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2-3]。經臨床發現,患者預后的好壞與患者康復鍛煉的依從性密切相關[4]。通過調查,適時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其康復鍛煉的依從性,對其預后是非常重要的[4]。本研究選擇住院腦卒中偏癱患者64例,將其分為兩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康復鍛煉依從性的護理干預,并比較兩種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7-11月住院進行治療的6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會議診斷標準[5];(2)經過頭顱CT或MRI確診的腦卒中初發者;(3)患者神志清,生命體征穩定,能夠配合治療與護理;(4)無失語及智力障礙。所選患者中男34例,
女30例,年齡50~80歲,平均(67.8±4.2)歲。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選患者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利用宣教圖冊、宣傳欄進行宣教,用平板電腦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方法的視頻演示,2~3次/周,均在患者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適時開展康復訓練。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由康復師指導功能鍛煉;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及康復師指導功能鍛煉的基礎上,加強對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干預,包括心理干預、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創建適宜的訓練環境、取得家屬的支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等,具體方法如下。
1.2.1 針對性的心理干預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也逐漸應用到各科護理當中[6]。偏癱患者由于肢體活動受限,生活自理能力差,患者往往會存在不同程度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7]。怕別人瞧不起、怕花錢、怕給家人添麻煩、怕摔倒、怕勞累等,嚴重的心理負擔,往往導致患者對康復訓練缺乏信心,使患者主動參與鍛煉的積極性、主動性欠缺[8]。因此應重視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在患者住院后,及時了解患者心理動態變化、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經濟情況,患者家庭結構、工作、對疾病的支持情況等,然后根據情況及時給予針對性心理干預,充分尊重患者的權利,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積極宣傳本院“先治病后付費”的工作模式,出院時只需交個人負擔部分,從而大大減少了患者及家屬經濟負擔,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主動配合治療進行康復訓練。同時安排患者與肢體康復較好的患者一起談心,分享其訓練的經驗。在訓練之初,患者往往對康復效果要求比較高,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出現結果不滿意,會出現悲觀失望的情緒,放棄訓練,此時護士及家屬要對其進行安慰與幫助,掌握溝通技巧,對患者所表現出的進步要及時鼓勵,從而提高患者康復訓練的信心。
1.2.2 針對性健康宣教 根據疾病的輕重緩急、患者文化程度及時進行健康宣教,注意宣教內容的針對性。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健康宣教方法的選擇,包括教育內容、時間、地點的安排,以確保宣教的效果。避免護士一味的進行宣教,引起患者及家屬的反感,達不到宣教的目的。宣教時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采用反問的方式了解患者對宣教內容掌握情況,及時指導不正確訓練方式,必要時再次現場演示。由于神經內科老年患者比較多,思維反應能力比較慢,溝通時注意語速要慢,利用非語言溝通方式向患者傳達信息以安慰患者。護士要學會傾聽,鼓勵患者訴說對訓練的感受,提高宣教效果。
1.2.3 制定個性化訓練計劃 進行肢體訓練前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即可以進行早期的康復鍛煉。根據患者年齡、病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與康復師共同選擇患者能耐受、喜歡的訓練方式,制定康復計劃,便于患者積極參與。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方法的視頻演示,2~3次/周,根據患者的病情、學習能力、家屬的接受程度,適當增加演示次數。急性期主要是患者良肢位的擺放,關節、肢體的被動活動。責任護士每次為患者翻身后,指導家屬良肢位擺放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使患者及家屬懂得良肢位擺放的意義與技巧。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鼓勵患者家屬參與患者肢體的按摩與被動活動。被動活動的原則,應遵循關節由大到小,運動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漸進,以患者不感覺到勞累為宜。根據患者肢體恢復情況,逐漸減少輔助量,從被動運動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主動活動的動作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簡到繁。鼓勵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練習,如Bobath訓練、患側的翻身練習、橋式運動、踝關節鍛煉。盡量減少他人的幫助,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恢復期逐漸進行坐位平衡鍛煉、抬腿鍛煉,逐步完成原地邁步、借助助行器行走等。當患者感到不適時,注意休息,及時調整訓練計劃。在患者進行肢體功能訓練時,適時給予指導與保護,積極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尊重患者的權利,多征求患者的意見,及時改進訓練方式,保證訓練的順利進行,充分體現人性化護理原則。
1.2.4 注重患者信息反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利于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7]。在住院期間,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語言非常的敏感,護士不愉快的情緒有可能感染患者。護理人員在與患者和家屬溝通時要注意溝通的方式、語氣、語調、時間、地點等。護士應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嫻熟的專業技術、良好的溝通能力贏得患者的信任。對年齡較大、疾病較重的患者,責任護士在病房巡視時,應積極主動的為患者提供生活幫助,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性,給予患者適時安慰與鼓勵,及時消除患者不良情緒,讓其主動訴說心理的感受和特殊要求,從精神上安慰患者,心理上支持患者,行動上幫助患者,增強彼此的信賴感。由于腦卒中偏癱患者恢復時間約為6個月,康復需時較長,要注意患者耐心與意志力的訓練,對患者的每一點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提高患者主動鍛煉的積極性。
1.2.5 從被動轉主動,取得患者家屬支持 由于腦卒中偏癱患者病程較長,需要家屬長時間關心與支持,因此家屬態度的好壞在患者的康復過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患者與家屬每日近距離的接觸易產生矛盾,再者家屬要工作、生活,于是陪護人更換過于頻繁。往往由于新更換的陪護人對患者病情及生活習慣缺乏了解,再加患者不愿意麻煩旁人,最終導致護理過程不連續,訓練工作不能按時進行。在護理過程中首先協調好患者與家屬之間的關系,利用各種宣傳方式,做好陪護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家屬積極主動多從親情的角度去關心患者,行動上支持患者,為患者康復提供幫助。根據患者家庭情況,盡可能固定家屬陪伴,患者與家屬的朝夕相對,可使家屬對患者情況十分了解,能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鍛煉。通過康復師、護士的指導,使患者及家屬掌握肢體功能訓練技巧及注意事項,充分調動了患者及家屬的康復訓練主觀能動性,使患者調整心態,樹立信心,出院后也能持之以恒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煉,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1.2.6 適宜的訓練氛圍 護理人員恰當的言談舉止、專業的康復指導、適宜的訓練環境、患者家屬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積極主動的進行康復訓練[9]。不僅緩解患者思想壓力,而且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活動場地周圍應開闊、無雜物,以防患者跌倒、碰傷,讓患者學會合理地使用輔助工具。同病室可根據患者病情采取集中訓練的形式,由肢體功能恢復較好患者帶動進行康復訓練。訓練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并妥善處理,使患者感受到安全的保護。
1.3 調查工具及評價標準 (1)一般資料調查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一般人口統計學資料及疾病狀況。(2)Barthel index(BI)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bality of daily living,ADL),是在1965年由美國人Dorother Barthel及Floorence Mahney設計并制訂的,是美國康復治療機構常用的一種ADL評定方法[10]。Barthel指數記分為0~100分,100分表示患者生活自理;61~99分為輕度功能障礙,日常活動需要部分幫助;60~41分為中度功能障礙,需要極大的幫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動;≤40分為重度功能障礙,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動不能完成。(3)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共包含10個條目,內容包括病房環境、護士儀容儀表、服務態度、業務能力、是否主動巡視病房、是否主動提供生活照顧、是否主動提供安全照顧、是否主動提供康復技術指導等。該調查表維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采用李克特計分方法,滿意為3分,較滿意為2分,不滿意為1分,調查方法為對出院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表。該量表在正式調查前已做信效度檢測,Cronbach系數為0.732,內容效度為0.836,適用于本次研究。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生活自理能力及依從性情況,并對兩組出院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對依從性的評定采用觀察和訪視相結合的方法,共分為3個等級,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積分依次為5、3、1分。分別于入院第1周及出院前運用Barthel指數對兩組ADL進行評定。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不同時間依從性評分及ADL評分比較 入院第1周,兩組依從性評分及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前,試驗組依從性評分及ADL評分均高于入院第1周,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入院第1周,且試驗組依從性評分及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848,P
表2 兩組滿意度比較(x±s) 分
組別 滿意 較滿意 不滿意
試驗組(n=32) 86.12±0.03 4.41±3.77 1.10±1.20
對照組(n=32) 69.23±12.41 8.80±3.68 4.62±2.91
3 討論
大量護理研究表明,腦卒中患者因比較特殊,單一的護理模式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11-13]。而適時有效的康復護理模式可多角度、全方位的對腦卒中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從心理上,讓患者克服對疾病的恐懼,提高了患者生活和生理上的舒適度,了解了疾病的常識、預防及相關影響因素,提高了自身管理,對腦卒中患者出現的偏癱等并發癥有著顯著的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從而達到很好的治療和干預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對提高偏癱患者的康復訓練依從性及ADL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致殘率,提高其生活質量。因此對偏癱患者,做好病情評估,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可以糾正患者心理障礙,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積極主動地參與康復訓練。護士良好的溝通能力、嫻熟的專業知識有利于增強護患之間的信任感。個體化的訓練計劃,有利于患者采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訓練方式,有利于患者訓練依從性的建立[14]。患者家屬的支持與配合,讓患者感到被尊重,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變被動訓練為主動訓練,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偏癱肢體的功能,使臨床護理有效率明顯提高。
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本研究中試驗組由責任護士通過全面評估患者,制定出系統性、針對性的個體化護理計劃,并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的護理干預,對重點問題反復宣教、反復指導。通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重視患者的認知、行為、心理和環境因素,幫助患者及家屬正確地認識疾病,從而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試驗組由責任護士深入病房指導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功能鍛煉,增加了護患雙方的了解和信任,護理人員可以有效地發現患者存在的潛在問題,及時給予處理,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同時,在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交流不斷加深,對患者的關心與愛護得到進一步體現,從而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及臨床工作有了充分的肯定,滿意度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自理能力,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加快了患者的康復。患者主動性及配合性增強,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Kirkevold M.The role of nurs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toward a unifi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1997,19(4):55-64.
[2] Miller E L,Murray L,Richards L,et prehensive overview of nursing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habilitation care of the stroke patient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Stroke,2010,41(10):2402-2448.
[3]周曉娟,侯亞紅,趙岳.連續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病人健康指導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9,23(4A):884-886.
[4]代啟燕.腦卒中偏癱病人的早期康復護理[J].全科護理,2011,9(2B):419-420.
[5]貝政平.內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223.
[6]張建華.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發生抑郁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6):29-30.
[7]吳時新,徐紅,李妹芳,等.舒適護理對老年腦卒中恢復期病人舒適度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33):213-214.
[8]李鴻雁.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依從性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8):11-12.
[9]周素萍,林強,蔣桂花,等.延續性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9-11.
[10] Loewen S C,Anderson B A.Reliability of the modified motor assessment scale and the barthel index[J].Physical Therapy,1988,68(7):1077-1081.
[11]崔欣,歐陽荔莎.老年性腦梗死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康復護理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0,26(8):72-73.
[12]陳雪容,王永美,陳海英.康復護理訓練對老年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效果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4):21-22.
[13]劉文靜.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2):1435-1437.
篇4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形體禮儀 存在問題 必要性
一、引言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面對多元化的市場對人才的多種需求,使得各大高職院校開設和加強了對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形體禮儀教育。特別是借助于體育課程的改革,以就職為導向,從學生所學的專業,分析其未來所從事行業的工作特點和需求,傳教其行業所需要的特殊體育知識和技能,以期培養出學生的良好的工作形象和職業氣質。高素質的形體禮儀教育成為繼專業知識、專門技能之后,促成高效就業的又一大途徑。
二、高職院校學生形體禮儀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形體方面的問題
在當今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學生的技能訓練,而忽略了學生的形體教學。另外,由于網絡游戲等原因,學生平時不太注重體育鍛煉,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成為一個普遍較為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學生在走向工作時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給其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二)禮儀方面的問題
學生缺乏禮儀的問題在當今的高職院校中表現的越來越突出,不論是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學生中時常會發生缺乏禮儀的行為,比如與老師談話時蹺二郎腿、走路搖晃等。而同學之間甚至同學與家長之間尊卑不分等問題也比較普遍。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缺乏禮儀還表現在學生性格孤僻、心胸狹窄、做事偏激等性格缺陷。
因此,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形體禮儀方面存在的問題,實施形體禮儀教育對提高學生道德修養、審美觀念、人際交往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使學生在畢業后更能積極的適應社會。
三、形體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形體禮儀教育是形體訓練課程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國際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企業對員工的形體禮儀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因此,在高職院校開展形體禮儀教育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一)提升自我形象,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形成迅速,有時只是看一眼,印象就形成了,而且由第一印象還會聯想到一個人今后的形象。有的求職者因為衣冠不整、體態不端而失去了就業的機會。另外,第一印象往往會形成頑固的定式,對今后的信息產生指導作用。如果具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可以令人際交往事半功倍。形體禮儀教育則是塑造良好第一印象的重要工具。形體禮儀教育首先會讓學生獲得平靜的心態,從而能冷靜客觀地對待各種問題。站姿、坐姿、走姿等身體素質的訓練,是形體禮儀課程中最基本的基礎練習。使學生從中認識到,一個小小的細節,需要努力才能做到盡善盡美,可一旦形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就能從容面對。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樹立正確審美觀
形體禮儀的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簡單的形體訓練,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禮儀素質。因此,形體禮儀多是以舞蹈和體操等審美價值很高的運動項目作為基本的形體訓練方法,以便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形體的表現力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氣質。形體訓練課的課堂也是經過老師的精心布置,環境優美,不僅可以減輕學生上課的壓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身體、表情以及心靈上的享受,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以及培養出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不論學生以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具有較高的人際交往能力都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中掌握主動性。在形體禮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每秒的音樂之中感受著坐姿、走姿以及舞蹈的美感、韻味等,可以體會到精神的愉悅。不僅增強了課堂上的藝術氛圍,是學生之間更為融洽,也會促進學生之間溝通的想法,從而積極主動的與他人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在從事管理服務的工作中更加的積極主動。
(四)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學生的形體禮儀教育實質上是一種技能教育,是為了讓其在以后走向企業時更為順利的開展工作,同時也增強企業的良好形象。企業形象是公眾對于該企業的總體評價和信賴程度,是企業良好公共關系的綜合反映,是企業人、事、物在社會公眾心目中形象的綜合。人是企業形象的首要構成要素,如果每個人都能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那么所在的集體就會有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而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無形的資產,也是企業的重要競爭力。學校在開展形體禮儀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個人形象,使其在未來的工作中獲得更高的賞識,同時也會使學校的形象獲得更好的評價。
四、結語
高職院校開展形體禮儀教育既是高校體育教育的目的決定的,也是解決當今學生形體禮儀方面的問題的有效辦法。在企業對員工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為了增強學生的就業籌碼,也不得不有目的的開展形體禮儀教育。形體禮儀教育雖然是一種技能教育,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交往能力,增強其日后在工作中的競爭力。因此,需要引起學生和老師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孫嫄,郭芳.簡論學校形體禮儀教育的必要性[J].教書育人.2008.S3.
篇5
職業形象 禮儀教學 形體訓練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護理工作邁向國際化、市場化和社會化發展趨勢的形成,病人對護士的期望值在不斷提升。為塑造護士良好的職業形象,開展護理基本禮儀教學是很有必要的。筆者通過對在校護生進行禮儀知識培訓、尤其是護士基本姿態訓練,取得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教學對象
2009~2010級三年制護理中專生,均為女生,年齡16~19歲。
2 教學方法
2.1教學目的
使學生能掌握和運用基本禮儀知識,護士工作中基本姿態,學會規范的工作裝穿著方法。有助于樹立優雅、莊重嚴謹的職業形象,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禮儀習慣。
2.2教學內容
2.2.1基本禮儀知識培訓。禮儀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與準則,是對禮貌、禮節、儀表、儀式等具體形式的統稱;護理禮儀屬于職業禮儀范疇,是護理工作者在進行醫療護理和健康服務過程中,形成的被大家公認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其既是護理工作者修養素質的外在表現,也是護理人員職業道德的具體表現。對護生進行系統的禮儀知識的講解,規范工作中與病患交流的言談標準及各項工作開展的禮儀要求,有助于護生更早的建立職業理念。同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增加人際關系。
2.2.2姿態訓練。講授護理工作中基本姿態(站姿、坐姿、行姿、蹲姿)及推治療車、端治療盤等項目基本方法,在操作中的注意點,重點突出,使學生能掌握其要領、打好形象基礎。
2.2.3形體訓練。根據學校實際的硬件設施,選擇合適的練習方法。一般采取靠墻、雙人背靠背、頂書;就坐前動作―就坐―離座;仰臥起坐、俯臥撐等方法進行對照練習。要求每位學生在完成每項練習時持續2分鐘時間。通過訓練增強了肌肉的柔韌度和耐受力,鍛煉出健美的形體。
2.2.4儀表禮儀。是指護生的外飾形象。包括“儀容修飾”和“工作著裝”兩方面。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練習。教授“微笑”的練習方法,如微笑的練習方法常采用“e字微笑練習法”,每天早晨起床后對著鏡子發英文字母“e”音或“咬筷子練習法”;在課堂上讓同桌學生對視微笑練習,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了解微笑是人際關系中,尤其是護患交往中的催化劑。學會認識常用化妝品和護士職業妝容的化妝技巧、規范的工作裝的穿著方法等。并告知如此規范的原因,讓學生體會到護理工作的嚴謹性。
2.2.5心理素質培養。現代護理不僅要求護士能夠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而且要求護士自己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學生間相互對照練習,教師耐心指導,及時指出不足之處,反復練習,讓有些膽小、內向、害羞的學生膽子變大了,能在公開場合演示,自信心得到增強,更利于將來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
2.3教學方法
護理禮儀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踐性。編排多種符合學生個性化需求的訓練方法及別具匠心的教學創意。通過教師親身示范、多媒體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對護理形體訓練有初步了解,在優美的背景音樂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對照練習,每組2人。最后整體演示。
2.4考核
考核內容分為護士儀表(儀容修飾、工作著裝)和形態考核。護士儀表考核:儀容修飾(淡妝修飾、不留長指甲、不帶飾品等);正確的工作著裝(護士帽、發型、、鞋等)。形態考核:教師自行編排連貫著(站姿、坐姿、行姿、蹲姿)及拾物、端治療盤、推治療車等基本形態的綜合展示節目,配以優美的音樂。考核要求:護士儀表考核由護生提前準備完成,形態考核要求每位學生三分鐘內將項目演示完成。此項考核依學生個人表現評定個人成績。效果比較:自2009~2010級學生中隨機抽取受過形體訓練與未受過形體訓練各40人,對照考核內容進行演示,結果得出受過形體訓練的學生在演示過程中所展現出動作的優美度、穩妥度、無菌觀念、節力度等方面,明顯優于未受訓練的學生,提升護士外在形象和職業氣質。
3 討論
3.1加強職業道德品質培養,促進職業形象形成
通過對文明禮儀知識的培訓,豐富人文知識,提高學生整體素質。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內在素質,禮儀修養和道德修養是密不可分的,在培訓的過程中營造出的職業環境,能讓學生更早地懂得護士職業是要求護士必須培養出一種富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的完美個性。
3.2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利于醫學模式國際化接軌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發展,護理模式相應轉變,整體護理要求護士的服務“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優質、優先服務。通過禮儀訓練,讓學生懂得在臨床工作中,治療疾病、促進病人康復雖然是醫務工作者的最終目標,但治療疾病不單單靠藥物和一系列的醫療機械措施,還需具備良好的服務形象。如親切的問候,尊敬溫柔的言語,優雅的舉止、得體熟練的護理操作等,能減輕病患的痛苦,在短時間內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便于及時發現患者心理、情緒上的波動及病情變化,在第一時間內作出相應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使醫療國際化服務模式進一步發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急患者所急、憂患者所憂”,為病患的切身利益著想。
3.3增強體質的鍛煉,提升審美情趣
標準形體姿勢的鍛煉能使身材勻稱,增加力度的持久性和耐受性。讓學生認識到護理人員在臨床中的工作環境是緊張、辛苦、勞累的,工作強度大,責任重大,所以需要及早鍛煉健碩的體魄才能更好的應對臨床工作,以靈活矯捷的身手及時處理危急情況。優美的形體、自然親切的微笑、優雅得體的行為舉止將“美”的感受傳遞給患者,能緩解病患緊張焦慮的情緒,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是戰勝病魔的良藥,大大提高臨床護理療效。讓學生體會到“美”不單單停留在表淺的欣賞階段,而是要深入探究,遍及范圍廣博,并且學會創造美的能力,能更好的服務于病患,減輕病患的痛苦,把真正美的享受帶給患者。
3.4增強自信心,利于人際關系的建立
通過學習,使一些長相不出眾、性格內向的學生能懂得如何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親切文明的言語、大度開闊的胸懷、美好溫柔的性情吸引著他人,使人愿意與之交往,大大增強其自信心。讓學生懂得良好的形象,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更好地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莫選榮,羅心靜,周軍.護理禮儀模塊式教學方法探討[J].護理學報,2010,17(2B):13-14.
[2]高澎萍.護理美學概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1912.
篇6
關鍵詞:幼師 禮儀課程 教學 禮儀素養
幼師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實用性很強的專業,禮儀課是幼師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理論與實操性相結合是禮儀課程的基本特點。禮儀課程多元化的教學與訓練,能使學生更全面的掌握禮儀知識,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禮儀修養,以及處理公共關系事務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一、禮儀課程的定位
從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幼兒教師的禮儀素養非常重要。幼兒園啟蒙教育是人一生系統教育的起點,對人的一生都有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模仿和學習的主要對象,言傳身教至關重要。將禮儀實際應用到幼教行業中,體現幼兒教師職業素養,拉近幼教工作者與同事、與家長的距離;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身正為范,幼兒教師對幼兒人格的形成和個性的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兒教師個人的禮儀修養尤為關鍵。
二、禮儀課程設置多元化的科學性
禮儀課是學前教育專業必修的一門公共藝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集理論和技術于一身,具有技術性強的特點,易于掌握、難于精深。禮儀課教學是以禮儀的實際應用為主要內容,以教學理論為指導,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因此禮儀課程的設置要以就業為導向,明確教學目標,體現多元化、科學性。適合于幼師綜合發展的需要,符合幼師職業技能特點,要科學合理的開展有特色的鋼琴課程教學。在教學中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會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題。
三、教學內容的多元化發展
幼師學生在校進行訓練和學習畢竟有限,因此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設定與拓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首先要做到理論與形體訓練同步進行。在把教學內容展開和深入的同時,把枯燥、單一的技術技巧練習同繁復的理論知識學習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禮儀課既有實操訓練又有理論學習,把相交叉學科知識綜合的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完成課程的整合。
第二,禮儀課是幼師工作中幼兒教師自身素質展示的最實際的應用。因此重視禮儀課形體教學,在提高學生禮儀課理論知識的同時,應更多地重視實際禮儀訓練、以及對禮貌、禮節的重視。在培養學生豐富的禮儀修養的同時,塑造學生良好的姿態,為學生就業做好準備。
第三,拓展教學課程的內容。對于一個幼師學生來說,僅僅一年的學習時間比較短暫,受訓時間比較有限。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定上,不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是以禮儀理論知識為前提的,形體禮儀訓練的實訓課為基礎的課程。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全面的了解禮儀的各個方面,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從理論到實際應用,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修養,塑造更美好的自我。
四、禮儀課程教學形式與方法的多元化發展
幼師專業禮儀課程教學多采用了理論課與實訓課相結合的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通過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培養學生的禮儀修養,使學生成長為適應當前幼兒園工作需要的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1.理論課教學
禮儀課的理論教學是以禮儀的溯源為前提,從社交禮儀、公共禮儀、校園禮儀等方面入手,主要完成基本講授和訓練的教學目標,以系統性、知識性、理論性為主的內容安排教學,使學生在理論上了解禮儀的內容、含義等,完成學生的基礎理論的學習。同時在教學中還充分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媒體與教學手段,使用實際有效的輔助教具及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生動的展示了禮儀的魅力,并開展了多層次、多側面、全方位的教學活動。將知識傳授、課堂練習和能力培養相結合;講、練、做一體,“講中學,學中講”,讓大課具備小課的功能,突出技能的培養。課堂中,教師一般分為課前訓練和課堂學習兩部分。課前訓練中包括站、立、行、走等禮儀的基本訓練。在練習的同時,強調禮儀形體訓練的各個環節、技巧。課堂學習部分,通常分六個步驟教學。首先,介紹課堂的基礎理論知識,使學生對作品進行整體認知;第二,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多媒體課件展示,提出問題,分析,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形成直觀印象,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第三,教師示范,分析、講解知識點、技術重點;第四,開展多種練習方法,進行學生集體課堂訓練;第五,學生自主練習,教師進行個別輔導;第六,課堂展示,考察教學綜合效果。
2.實訓課教學
實訓課的教學形式非常適合于幼師專業的學生,在幼師實際教學當中應用較多。因為幼師學生人數較多,技術技巧較好掌握,難于精準,練習時間較短、基礎較為薄弱,通過分組形式的教學可以對學生實際掌握情況進行逐一的檢查,有效地利用課堂,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和輔導,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禮儀課程技巧。
3.個別課教學
個別課是將校園優秀學生挑選出來集中提高培訓的一種形式,是因材施教的最好的教學典范,通常采取“大課”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內容包括:禮儀妝容、發式,形體訓練等。通過個別課的教學,教師可以加強學生的禮儀訓練,通過更多的活動及平臺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但是,由于幼師學生較多,整體課時較短,局限性較大。揚長避短,將理論同實訓課程有機的結合,多種授課方式并存,實現授課形式的多元化。
禮儀課程的教學在幼師專業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方面任重而道遠。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多方位、多角度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形體禮儀,使我們的禮儀教學取得更大的成效,使學生在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展示自我,使工作更加得心應手,最終達到禮儀課程科學設置的初衷。
參考文獻
[1]王小靜:《關于學校禮儀教育的幾個問題》[J].漢江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2]秦正修:《禮儀教育若干問題之思考》[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陳安萍:《論社交禮儀在人際交往中的功用》[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篇7
關鍵詞:中職 姿態 禮儀 形體
面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等職業院校在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之外逐漸開始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在這種情況下,禮儀就成為了現代人才必修的一門課程。其中,姿態禮儀是中職禮儀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章節,包括站姿、坐姿、蹲姿、走姿、手姿、行禮和工作中的舉止。它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姿態的要求,體現了一個人的外在形象,也反映了其內在修養,可以說良好的禮儀姿態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能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影響著他人對你的評價。在現代職業競爭中行為舉止和工作能力一樣成為對人才的必要要求。姿態禮儀的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塑造優美的體型和優雅的姿態,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提高職業競爭力。因此,中職學校要重視學生姿態禮儀的訓練。下面筆者就談談如何搞好中職專業姿態禮儀教學。
一、基礎形體訓練
良好的形體是姿態禮儀學習的基礎,在開始學習姿態禮儀的具體要求前應先進行形體訓練。形體訓練以芭蕾基本功訓練為內容和方法為主,同時借鑒健美操、瑜伽等方式進行輔助練習。
(一)芭蕾基本功訓練
芭蕾舞以“開”“繃”“直”“立”為主要訓練元素,其中直和繃為形體訓練主要訓練要點。“直”指從頭頸背到腿保持直立,形成拉長的優美線條,使學生達到身姿挺拔直立,糾正自身錯誤的姿態,如駝背、聳肩;“繃”指身體的各個部位肌肉的收緊以達到良好的控制身體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燃燒多余的脂肪,塑造良好的肌肉線條,主要訓練動作有手位、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等。
(二)健美操
健美操是非常好的熱身動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燃燒多余的脂肪,還能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而健美操種類較多,其中活躍的健美操輔以跳動的音樂符合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好動的性格,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三)瑜伽
瑜伽是時下非常流行的健身方式,通過瑜伽的動作可以達到矯正身姿、拉伸韌帶的目的。同時,它也強調心靈的體驗,學生在訓練中能夠緩解學習的壓力,更深刻地體會到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美,是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結合。
二、模塊教學法的應用
為了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中專院校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從學習理論知識過渡到培養實踐能力。模塊教學法是從職業要求出發改變原有的理論知識體系而重新組合形成新的教學模塊。新的教學模塊以能力為核心,強調知識與技能的靈活應用,突出職業教育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特點。
模塊教學可以是多角度的,從不同層面形成最優的組合,達到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目的。
在姿態禮儀教學中,我們可從基礎姿態角度出發,把每個姿態劃分為一個模塊,形成基礎姿態模塊,或從工作實踐出發,形成實景工作模塊。基礎姿態模塊包括每個禮儀姿態的要求、錯誤姿態和錯誤姿態的糾正;實景工作模塊根據不同職業設置不同的工作場景,每個場景提出不同的禮儀姿態要求。通過兩個模塊的學習,學生能夠從理論學習更好地過渡到實踐工作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一體化。
三、情景模擬學習
職業教育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教、學、做的統一。學生在初步掌握姿態禮儀的要求后往往不能很好地應用在實際工作中,這正是教、學與做的脫節。對此,在姿態禮儀教學中,教師可實施情景模擬法,由自己引導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在模擬的工作場景中能讓學生充分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他們對姿態禮儀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的認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下面以護理專業為例:
情景設置:接待入院。所選的情景應該緊扣教材和貼近實際工作。接待病人入院是護士的日常工作之一,護士的行為舉止形成了病人對護士第一印象,影響著病人情緒以及對護理工作的評價。
人物扮演:接待護士、病人。
姿態禮儀:坐姿、站姿、引導手勢、走姿。
講解演示:由教師說明設置場景,詳細講解每個姿態在接待過程中的規范要求,并由學生示范。
模擬體驗:隨機選取學生進行模擬體驗,可多組進行,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總結評價: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姿態規范認識,同時避免錯誤的姿態在工作中再次出現。教師最后進行總結評價。
四、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所學的姿態禮儀編排成組合進行展示,把小組展示評價作為姿態禮儀的考核方式,展示后由教師總結并給出成績。
(一)小組劃分與分工
小組的劃分以學生自由結組為原則,同組成員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有利于小組活動的開展,同時避免兩極化現象的形成。每小組推選負責人分配小組成員完成小組任務。
(二)示范小組展示與評價標準
由教師選定示范小組展示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展示組合編排的基本步驟,為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完成小組展示打下基礎。而教師給出的評價標準應具有開放性,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小組展示考核
在給予學生充后的準備時間后進行小組展示。
(四)評分與總結
小組展示后以小組為單位給出成績。評價方式由個人評價改變為小組評價,使小組成員能夠更好地互幫互助;競爭方式由個人競爭改變為小組間競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最后由學生做出總結,可以談談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反饋進行教學總結,以運用到下一次小組合作學習中,達到“教學相長”。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個人探究、組內交流、組間競爭,使知識信息得到快速流通,進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把教學過程與考查方式結合在一起,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姿態禮儀的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這有益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極大地調動中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避免理論學習的單一性,使禮儀知識更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形成良好的姿態禮儀。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所學內容在實踐中不能應用的問題,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楊建英.淺談如何提高中職禮儀課教學的實效性[J].中等職業教育,2011(24) .
篇8
關鍵詞 空乘禮儀 空乘人員素質 重要性 影響
中圖分類號:F56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74
Abstract For flight attendants, flight attendants etiquet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arning, both modern etiquette or body, are able to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promotion. Modern etiquette is not only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modern social life, enjoy is the airline passenger service, although the service properties of the flight attendants and other types of service industries are different, but common basic content, through training and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flight attendants, flight attendants etiquett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light attenda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give a brief analysis importance of flight attendants etiquette basic connotation of flight attendants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of a flight attendant, research flight attendant rituals of flight attendants in the quality of the main influence,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flight attendants.
Key words flight attendants etiquette; quality of flight attendants; importance; influence
0 前言
禮儀是現代社會人們必備的交往因素,對于空乘人員來說,禮儀更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良好的空乘禮儀能夠保證空乘人員的職業素養,也能夠提升空乘人員的基本素質,空乘工作是一種具備服務性質的第三產業工作,是為了乘客能享受到更舒適的飛行服務,而空乘禮儀的培養過程卻是復雜而細致的,空乘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守空乘禮儀的原則和基本內涵,提升自身素質,明確空乘人員素質對空乘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保證空乘工作的有效性,確保民航事業中的服務項目健康發展。
1空乘禮儀的基本內涵
1.1 內涵
空乘禮儀并不僅指禮儀,而是包括現代禮儀和形體訓練在內的綜合性禮儀內容。隨著現代航空旅游業的發展,民航業對空乘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空乘人員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希望得到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務,良好的空乘禮儀掌握程度能夠促進空乘人員的素質提升,并帶來了個人素質方面的基本改善。對于空乘人員來說,在飛行途中對乘客的微笑、禮貌的語言、優雅的身體形態都能夠為乘客帶來更優質的服務享受,因此,空乘禮儀的基本內涵實際上就是對各方面現代禮儀和優美形體的熟練掌握與運用。①
1.2 原則
空乘禮儀的基本原則能夠使空乘人員掌握其內涵,有助于空乘人員的有效學習,因此,想要提升禮儀水平和素質,首先就要掌握其原則。空乘禮儀的第一點原則就是自覺原則,雖然培養空乘人員禮儀的過程中能夠約束空乘人員遵守,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空乘人員必須要自覺、主動、自愿地遵守禮儀,要以禮儀規范自身言行和舉動,而不是被迫受到約束去遵守;第二點原則就是寬容原則,禮儀實際上只是規范化的標準,而在寬容的基礎上遵守,就能保證禮儀的情感性得到發揮,使空乘人員對乘客寬容、尊敬、體諒和容忍;第三點原則是從俗原則,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空乘人員要在遵守禮儀的基礎上尊重每名乘客的個人習慣,用禮儀約束個人素質,約束自身包容乘客。
2空乘人員的基本素質和對空乘工作的重要性
空乘人員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職業意識、團隊合作能力和專業操作能力。首先,心理素質實際上就是耐心和恒心,是空乘人員堅持微笑服務的根本素質,微笑能夠為乘客帶來愉悅的飛行體驗,能夠將美好的心靈和真誠的態度傳達給乘客,在任何情況下,良好的心理素質都能夠促進空乘人員隨時隨地保持微笑;其次,空乘人員的工作強度比較大,勞累的工作可能會使空乘人員產生厭煩的心理,因此,空乘人員所要具備的第二個基本素質就是身體素質,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強化心理素質,能夠使空乘人員適應較大的工作強度,也能夠讓空乘人員的禮儀姿態更加優雅,儀容儀表更加整潔,雖然氣質和風度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和生活磨練,但只要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將外在形體與內在心理有機統一,就能夠提高服務能力;第三,空乘人員還要具備職業意識,由于空乘人員的工作不同于其他類似于酒店、景點等服務場所的服務性質,相對來說較為安靜和祥和,這就需要空乘人員明確職業意識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職業意識;第四就是空乘人員的團隊合作能力,空乘服務和空乘工作并不是一人完成的,而是由多名空乘人員協同配合完成的,優秀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強化空乘人員的向心力,使空乘人員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第五,是空乘人員的專業能力,空乘人員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不僅是救生等方面的飛行能力,還需要具備專業化的服務準則。②
3空乘禮儀對空乘人員素質的影響
3.1 提高心理素質
空乘禮儀對空乘人員的素質影響十分巨大,第一方面就是心理素質,優秀的心理素質是空乘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服務過程中對乘客影響最大的個人素質。而空乘禮儀的培訓內容恰好迎合了現代社會人民群眾的服務需求,與日漸上升的物質需求類似,乘客對空乘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可能會出現一些超出空乘人員服務內容的要求,如果空乘人員的禮儀水平不高,將直接影響心理素質,產生厭煩、抵觸的心理,并表現在外,乘客感受到空乘人員的負面心理,自然會對空乘工作的評價降低。因此,提升空乘人員的禮儀水平,將很大程度上提高空乘人員的心理素質,由于空乘人員服務的對象是乘客,而乘客可能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各行各業,乘客的文化修養和語言性格均有不同,良好的禮儀修養可以培養空乘人員的個人品格,樂觀的心態,穩定的情緒,既能夠在空乘服務中展現自身活力,也能夠以平靜的心態待人接物,因此,空乘禮儀能夠提升空乘人員的心理素質。③
3.2 強化身體素質
空乘禮儀的培訓內容還包括形體訓練,形體訓練是為了使空乘人員保持更優異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既體現在優雅的舉止上,又體現在對工作過程的適應程度上,通過禮儀培訓中的形體訓練,空乘人員可以強健體魄,展現自身的形體美感,為乘客帶來更好的視覺享受。在這一方面,空乘禮儀加強了空乘人員適應長期空中工作的能力,使空乘人員的體力和體能更加符合飛行要求,也改善了空乘人員的神經系統功能,矯正了骨骼形態,使空乘人員的舉手投足間具有現代化的美感,總而言之,空乘禮儀的培訓大大強化了空乘人員的身體素質。
3.3 優化職業意識
職業意識的培養仍然要依托于空乘禮儀的引導,由此可見,職業意識的重要性十分巨大。職業意識是空乘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而空乘禮儀中對空乘人員進行的現代禮儀培養,能夠促進空乘人員對空乘工作的認知度提升,以現代化的角度和前瞻性的眼光看待空乘服務,并區別于其他服務行業。通過禮儀培訓,空乘人員可以對空乘這個職業有更為創新的思維,使空乘人員正確對待工作中發生的危險、意外等突發狀況,對空乘這個職業充滿信心和工作動力。
3.4 促進團隊合作
空乘禮儀教學的目的就是提升空乘人員對互相尊重、合作的意識,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是空乘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空乘禮儀同樣也會促進空乘人員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不僅是與同事之間,更是與乘客之間,在突發狀況下,空乘人員之間的默契配合更能夠讓乘客安心,與乘客之間的默契互動也能夠使乘客平靜,也是化解矛盾、應對危機的重要內容所在,加強空乘禮儀培訓,使空乘人員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使空乘工作更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3.5 完善專業能力
微笑服務和優雅體態是空乘服務的主要內容,但卻不是唯一內容,空乘工作還需要空乘人員具備完善的專業能力,而進行空乘禮儀的培養能夠促進專業能力的提升,在飛行過程中,乘客需要聽從空乘人員的指令,也要聽取空乘人員的意見,專業化的意見、具有親和力的話語有著不能違抗的思想力量,可以讓乘客更加信服,空乘禮儀的培訓能夠很大程度上完善空乘人員的專業能力,遇到突況不慌張、不恐懼、不沖動是空乘人員專業能力的體現,乘客在乘機過程中要依靠的是空乘人員的沉著冷靜,良好的空乘禮儀能夠增強空乘人員的應對能力,因此,空乘人員的專業能力基本素質更為重要。④
4 結論
綜上所述,空乘禮儀對空乘人員素質的影響十分巨大,是決定空乘人員素質的重要教學內容,在進行空乘禮儀的培訓時,要促進空乘人員的多元化發展,使空乘人員的各方面素質綜合提升,不僅是空乘工作的內在要求,也是加速民航業和航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從空乘禮儀對空乘人員素質的影響展開分析,希望可以給空乘人員素質培養工作帶來一定的幫助。
注釋
① 歐陽輝,韓智,張樹盛,郭賓雁.空乘專業大學生的人格特征與職業素質分析[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12(4).
② 田宇.本科空乘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2).
篇9
關鍵詞:體育;課堂教學;禮儀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6-056-01
禮儀教育是學校培養學生文明習慣和良好素質的重要手段,而體育課程是以提高身體素質,掌握體育專業知識、技能,鍛煉學生意志品質,培養學生良好氣質為目的的教育過程。 在體育課堂結合教學內容實際情況恰到好處開展禮儀教育活動,促使學生禮儀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內容為:學生形體禮儀規范,待人接物恰當得體,禮儀素養得到全面提高,完成體育課形體禮儀及體育精神培育禮儀觀念。
一、提升教師對體育課的認識,增強對學生禮儀教育的滲透
1、“體育”具有廣泛的內涵和外延,體育教學的價值不在于僅僅是增強學生的體質和體能,更在于學生身心兩個層次的教育訓練和陶冶情操,既鍛煉學生的體魄,更培養學生的品德。體育教學也正恰恰符合了禮儀教育對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通過禮儀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加強道德修養,培養他們的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和道德自律精神。也就是說,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也正是學生道德社會化的必然過程。
2、體育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而可以達到有效的協調學生的言談舉止的作用,使他們具備禮儀風范。規則、競技、拼搏、互勉與合作是中學體育教學的關鍵目標。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充分利用中學體育教學的特點,讓中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會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夠調適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保持健康的情緒心境,使自己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表現達到和諧統一。
3、體育的落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落后的重要標志之一,而文化的落后也必然制約體育的健康發展;反之,體育的振興會推進文化的繁榮,而文化的昌盛也必然促進體育的全面發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則具有明顯的教化功能。不論是嚴謹而具有挑戰性的體育賽事,還是風趣的體育表演,都蘊涵著濃郁的人文情調和禮儀元素,這對陶冶學生情操,豐富精神世界,提高知識素養與文化品味,具有催化劑般的重要作用。
二、讓學生體驗滲透禮儀教育對學習成績提升的快樂
用理論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體育與禮儀的關系;用實踐課處處存在禮儀,讓學生感受體育教學是滲透禮儀教育的有效通道;用學生縱向的前后成績比較和課堂氛圍以及教學效果的呈現,讓學生體驗滲透禮儀教育對學習成績提升的快樂。
1、教師在上完《體育與禮儀的關系》的理論課后要求學生寫一份2分鐘 (600字)的禮儀常識演講稿,以便在下一節體育課的開始部分進行演講宣傳。為了避免內容沖突,教師要給學生劃范圍,定題目;
2、分別用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不同內容的調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對中學體育課滲透禮儀教育效果調查,推動教學調整達到目標。一學期進行一次部分學生座談,讓學生談談體育課處處存在禮儀的貫徹情況,以及通過體育教學滲透禮儀教育的這種教育方式是否讓學生體悟到其實我們生活中也處處存在禮儀;
3、用前后兩年(后一年采用禮儀滲透教育)的學生學習成績作比較。
三、調整激勵機制,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自覺滲透禮儀教育
1、教師形象的滲透。體育教師的舉止言行、儀表服飾、神態氣質等都會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所以,體育教師應從自身的禮儀規范做起在體育教學應貫徹德育為先導,營造“積極、健康、平等、向上”的教學氛圍;做到言行一致,文明用語,衣著合乎體育運動特點,精神飽滿,表里如一。體育教師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所起到的示范作用,將對學生在禮儀教育方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教學常規中滲透。體育教師應把禮儀教育的重點內容放在教學常規中進行,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注意個人的儀表服裝,提前到場等待上課;上課鈴響待體委報告出席人數后,師生要互相致敬問好;遲到的同學,必須喊報告并向教師說明原因,經教師允許后方可入列;下課時師生應互相致敬與道別。建立和嚴格執行教學常規中的禮儀規范對培養學生的禮儀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學評價中滲透。教學評價是中學體育教學中實現體育教育目標的動態監督系統。體育教師圍繞教育目標要求將禮儀知識的比重與教學評價中的比重的靈活把握,極大地促進體育教育滲透禮儀教育目標的有效實現。評價以技術水平為主,還要同時兼顧學習過程中的學生品行。高效、多維的評價對培養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和某一項目的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禮儀教育也就顯得生動和多元。
4、教學內容的滲透。禮儀主要包括由“形體禮儀”和“行為禮儀”兩部分。“形體禮儀”就是借體育課中的體育舞蹈、武術、形體訓練等活動課程來訓練的。在球類教學中就“避免野蠻沖撞,創造良好的競賽球風”、課外活動的“互相幫助,友好謙讓”、體育比賽的“文明觀賽”等等,其實都是“行為禮儀”在體育教學內容上的體現。當然,體育教師積極的工作作風、端莊的儀表、舉止和規范的手勢,也能促進“形體禮儀”和“行為禮儀”的雙重標準和要求有效實現。
篇10
關鍵詞:禮儀 體育禮儀 體育禮儀教育
1體育禮儀的含義和功能
1.1體育禮儀的概念。體育禮儀是指人們在體育活動中,以道德為核心,按一定的程序和規則來表現公平競爭、律己敬人的行為準則和規范,它是現代體育文明的重要標志。體育禮儀的內涵是以文明和道德風尚來捍衛和弘揚"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在體育活動中,體育禮儀主要通過體育儀式、體育標識、賽場規范和與體育活動人員相關的各種禮貌禮節等形式來體現。大體包括儀表、服飾、語言、禮貌禮節以及典禮儀式等。
1.2 體育禮儀的功能
1.2.1促進和諧功能。現代體育禮儀作為一種體育文化,其根本意義是尊重參與體育運動中的每一個人。體育運動是群眾性活動,所以參加的人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差異,特別是大型國際賽事,來自各國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觀眾的膚色、衣著、語言、生活習慣以及行為表達方式等都不盡相同。如果大家都懂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就能很好地協調和維系體育賽事的方方面面,從而為體育運動創造出一種和諧與友誼的氛圍,使體育工作者能以比較客觀和公正的態度來看待別人和自己,虛心地吸取別人精湛的技藝,不斷豐富自己。
體育比賽激烈緊張,偶然性強,參與者的個性也比較張揚。運動員懂禮儀、自覺地踐行禮儀,才能尊重裁判、遵守規程、尊重觀眾,從而盡最大努力展示自我風采;賽場上的工作人員,包括裁判員、記者、志愿者等懂禮儀、自覺地踐行禮儀,才能做到訓練有素、行為得體;觀眾懂禮儀、自覺地踐行禮儀,才能按體育項目的要求做到文明觀賽。
1.2.2塑造形象功能。體育禮儀的精神內涵是道德修養,外在表現是一系列的規范舉止,塑造內外兼修的良好形象是體育禮儀的最終目的。體育運動的各種禮儀都是某種形象的展示。例如,奧運會的開閉幕式,它的禮儀表現反映了東道國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蘊;在賽場上,運動員、教練員和觀眾的禮儀表現反映出的是他們的素質高低,也間接反映了他們所在國家的文明程度。所以我們說,當運動員代表國家出現在國際體壇上時,他已不僅僅是一名運動員,而是一名傳播民族精神文明的使者,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國家的形象和聲譽,知禮、懂禮、行禮才能塑造良好形象。
1.2.3感召教化功能。事實證明,一次大型的國際體育盛會特別是奧運會的舉辦,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如為了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早在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開始,中國就進入了一個奧運周期年。在這個周期年里,中國政府圍繞"如何成功舉辦第二北京奧運會"這一主題有計劃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對"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舉辦理念的宣傳,對國民進行"奧林匹克"知識的教育,對奧運會會徽、會標、吉祥物等的征集與宣傳,以及大規模的市民禮儀探討和教育等等。這些活動對普及奧運知識,提升全民道德素養等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事實上,在大型賽事的籌備和舉行過程中都蘊含著豐富的體育禮儀。為了確保比賽成功,舉辦國會在賽事前期向社會推行和普及體育禮儀知識,而體育禮儀蘊含著的是對人的發展具有啟迪和影響作用的有價值的思想、作風和意識,如個人行為的規范化、責任感,運動員與同伴的合作精神,以及怎樣公正地看待問題、遵守規則等等。體育禮儀正是通過賽場這一特定賽事對整個社會進行文明教化。
2學校體育實施體育禮儀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2.1體育教學中的合作與競爭。通過組織各種教學比賽,可以達到培養學生的表現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與人合作精神、團隊精神、耐挫折能力等,養成豁達開朗的心態和不服輸的心理素質,以及為實現目標頑強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樹立起他們勇敢、自信的人生態度,體育教學中這一現實,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嚴格的組織紀律、嚴明的規章制度、文明的優良品質。
2.2體育教學中的形體訓練。體育教學中的基本動作,形體訓練及健美操與禮儀教育中的舉止禮儀、形體禮儀內容相吻合,兩者可以形成有機的自然結合。這也是其他課不具備的條件。禮儀教育要求學生精神飽滿,站有站姿,走有走相,即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走路時要求輕而穩,胸要挺,腹要收,頭抬起,眼平視,兩腳踩在一條直線上。這也是體育教學形體所要求的。
2.3加強教師禮儀修養。體育禮儀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語言、體態、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和技能,要求教師必須在具備厚實的專業功底、廣博的知識面的同時,還要通曉種種體育禮儀規范的操作與科學的教學、訓練方式。更重要的還要求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良好的禮儀風范,做到言傳身教,讓學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熏陶和滋養。
2.4開展多彩的體育禮儀活動。我們首先要認真抓好課堂教學這個主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如在整隊和調動隊伍時,教育學生互相尊重、禮貌互讓,在練習時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競賽中遵守規則、尊重裁判、尊重和體諒對手、勝不驕敗不餒,在觀看比賽時要保持安靜、鼓掌要適時適度等等,在有限的時間里使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和生機。其次,要積極開展多彩的體育禮儀活動,如組織觀看一些重大的比賽,要求按規定的時間進場、遵守秩序,對號入座。若身邊有外國朋友在場時則應主動讓路或指引座位。開賽前奏國歌時則應該起立、肅靜,不要談笑或做其它事情。在賽事進行中,不要隨意在看臺上來回走動或講臟話,要不斷為雙方運動員加油,不喝倒彩或向賽場上扔易拉罐、水果等物。使用的口號、標語應有所節制健康而體現特色。鼓掌應注意有張有弛的節奏。還可結合兩操評比禮儀、在田徑運動會、球類比賽中賽精神面貌、賽紀律、賽禮儀等。
參考文獻:
[1]黃壽軍.體育禮儀教育及其實施的途徑與方法,安徽體育科技[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