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估算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5: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程估算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程估算方法

篇1

關鍵詞:工程 造價 成本 估算 研究

中圖分類號:TU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8(a)-0071-02

1 工程估價

工程估價,顧名思義即為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條件、主觀需求及客觀限制估算出符合工程項目的合理成本。但隨著角色的轉換、工程進度的推進,估價的類型亦隨之變化。基于估價的目標在于提供可行度高的估算成本的原則下作業,因此對于估價類型需作清楚的定義,以設定合理的假設與研究范圍。以下針對工程估價的類型、估算方法及工程成本的分類方式進行介紹。

1.1 粗略估價(Order of Magnitude Estim

ate)

工程初步構想規劃階段,在短期內為提供投資者作為項目工程可行性評估分析的初值。屬于經驗數值,可藉由過去實際成本數據作為推估工程造價依據,基本上系以兩變量之間關系來推算建筑造價。

1.2 概略估價(conceptual estimate)

概估系應用于草圖計劃及設計發展階段,時間較為充裕,但礙于細部設計尚未完成,仍需依賴初期系統設計圖或配置圖與經驗數據從事估價 。

1.3 詳細估價(detail estimate)

工程完成細部設計后,須從事詳細估價。細估與粗估主要差在于工程作業項目與工程資源項目分項的精細。在細部設計完成階段,必須先訂定施工計劃,根據工作內容、施工方法及有關技術、質量規范及建材設備等精確計算各工程項目數量與市場調查單價,進行單價分析以獲得較精確的工程造價成本。

2 工程成本粗估模式架構

工程成本粗估所使用的模式,為整體估價作業的核心。模式使用的適當與否將影響后續估算成本的準確性。目前相關研究所提出的估價模式有:多元線性回歸、案例式推理及人工智能領域的類神經網絡[2]。配合所述的方法,以下藉由相關研究文獻,對各估價模式文獻進行探討。

2.1 多元線性回歸

針對建筑工程的集合住宅類案例,以簡單回歸的方式,建立工程造價推估模式。經回歸方程式的造價趨向中價位區段,高價位區段需乘以1.15系數,低價位區段需除以1.25系數;以計算實際案例造價水準。

2.2 類神經網絡

幾年來,人工智能領域對于工程估價方面的研究多有相當不錯的成果。以類神經網

路(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

取代過去常用的統計估算法、專家估算法、蒙地卡羅模擬及多元線性回歸。可以9個實際案例作為模式訓練、測試組合的配對基礎,經反復訓練、測試后,以8個訓練案例及1個測試案例[3],在類神經網絡估算系統上表現的比其他各種估算方法,更為準確。其選取應用于類神經網絡估算模式的輸入變量包括下列4項:

(1)地質狀況。

(2)建筑項目總坪數。

(3)地上樓層數。

(4)地下樓層數。

輸出變數:工程每平米造價。

3 案例式推導

以案例式推理(Case-BasedReasoni

ng,CBR)作為估算核心,由歷史案例來表示過去的知識與經驗。該研究以過去102個實際工程案例為基礎,建立一個適用于建筑工程在規劃、初步設計時間的成本概算系統。應用案例式推理最重要的關鍵在于案例的比對與擷取后案例的修正。對此,該研究對于屬性對應值型式為字符串者,采完整比對(exactmatch),對應值型式為數值(Value)采絕對模糊范圍比對(absolutefuzzyrangematch),而推論出工程成本以最相似案例的相似值進行修正。在經過案例測試后,其中兩個案例工程費用平均誤差在10%~15%,3個案例工程費用平均誤差在15%~20%。相較于傳統概估法,雖未見明顯提升,但估算準確率尚在接受范圍[4]。因此,可說該系統的估算結果具一定的準確性。如前所述,案例式推理應用的關鍵點,在于案例比對屬性與其權重的定訂,此二者將決定所搜尋案例的適用與否。一般而言,權重的決定多透過專家訪談或問卷發放的方式而定出,雖然藉此能夠訂立出較合理、符合實際的屬性權重,但人為主觀判斷仍難以避免。此外,搜尋所得的相似案例,一般皆以人為修正方式調整其成本。就項目內容的復雜程度而言,仍可能產生內容無法完全表達,進而造成準確性不佳。經由以上探討,基于各模式的限制性與問題點,使得建立的估價模式仍無法完全符合實際估價作業的需求,進而造成估算成本準確性不佳。

3.1 主項比例估價法

有鑒于傳統參數估價法的缺點以類神經模糊系統于土石方工程成本估價的應用,提出利用工程單價、數量分離的主項比例估價方式,結果證明能夠反應實時物價,并能有效將精度控制在10%的范圍的內。營建專案通常由數以百項或千項的工項所構成,且非常花費金錢和時間去得到全部營建專案中的成本工項的數量與單價,然而用80/20法則解決了這問題。簡單的說,80%的項目成本決定于20%的成本工項,因此最重要的20%成本工項所估算的數量可代替全部工項的總估算數量。如近年來鋼骨、鋼筋、金屬建材及砂石等基礎建材大幅上漲,工程成本結構發生變化,連帶的亦會影響到概估系統的精準度[5]。

3.2 主項比例估價法與類神經模糊網絡系統

結合主項比例估價法(PrincipalItemsRatioEstimationMethod,PIREM)與類

神經模糊網絡系統(Neuro-fuzzysystem),

考量工程單價成本隨地點、時間的不同而進行波動的現象,以及地區實施定額制估價與工程量列表報價的不同。本研究的總造價成本系統精準度為85.56%~97.16%,平均精準度為90.55%。探究對于某些工程案例的系統精準度較低的原因,應與不同工程中多會有其各工程所獨具的特殊昂貴材料有關。一但這些特殊的裝修材料過多或過于昂貴時,將大大地影響了工程成本的造價比率,同時亦會使得工程成本結構發生變化,連帶的亦會影響到概估系統的精準度。

4 演化式建筑成本概算系統

結合三種理論(模糊邏輯推論、類神經網絡、基因算法),結合三種理論的EFNIM,能夠綜合彼此優勢,彌補單一理論的缺點。EFNIM成本概算特性以經驗導向、簡略地估算方法及歷史案例為基礎[6]。本模式建立在于智能推論模式,模式的發展是基邏輯模擬人腦的推論程序。輸入10個變量(基地面積、鄰戶建損戶數、總樓地板面積、地上樓層數、地下樓層數、規劃戶數、地質狀況、震區、裝修等級、機電及設備等級),輸出變量1個,即工程每坪造價[7]。本研究提升估價作業的準確性,將粗估作業的誤差降低至±15%以下。

5 結語

分析工程中造價的方法很多,但一般分析的過程繁瑣且需完整的設計數據方能順利進利。對于土地開發階段工程造價推估會有很大的困難。而從工程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從土地開發、構想、規劃、設計、施工及營運等不同階段,個別需要不同精確度的估計方法。尤其在土地開發階段,更需要一個簡單而快速又精確的造價推估方式來進行計算建筑個案投資報酬率,以做為土地開發的重要決策參考[7]。不論是構想階段的規模粗估(orderofmagnitudeestimates)或者是規劃階段常采用的單位面積推算,均屬計劃前期較簡易的估計法。而關系模式則為進一步運用歷史數據探討推測變量與變量間關系的數學函數法。若能掌握推估模型的重要關系模式,則可兼顧粗估模型的簡易性與精確性,來滿足土地開發階段工程造價推估的需求。

如Herbsman(1986年)即提出對影響工程投入的因子,如集合住宅戶數、樓層高度、面寬等,以相關分析及利用回歸分析的判定系數,評選符合使用者要求水平的簡單或多元回歸方程式,來估計工程造價。Karshenas(1883年)則提出以總樓層數與平均樓層面積的相乘模式為基礎的造價推估模式。

對于影響工程成本概算因素的歸納,可將影響因素區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現地環境因素,第二類為主觀需求因素[8]。現地環境因素指的是經實際調查后,可能對于工程項目產生影響的現地條件、外在經濟狀況及環境影響等。而主觀需求因素為業主對于項目建立的內容需求及規劃設計單位的初步設計內容。可見建立關系模式系建立良好推估方法的主要研究取向。而推測變量的顯著性與建立符合實質關系的推估模型則是推估成功的關鍵。

回歸分析用于預測,是一種非常實用的一種分析方法。回歸分析系利用線性關系來進行解釋與預測[9]。通常一個研究中,影響依變量的解釋變項不只一個,此時需建立一套包含多個解釋變項的多元回歸模型,同時納入多個自變量來對依變量進行解釋與預測,稱為多元回歸。

多元回歸中逐步回歸分析可以滿足預測型回歸所強調目的:以最少的變項來達成對依變量項最大的預測力。因為逐步回歸法是利用各解釋變項與依變項的相關的相對強弱,來決定哪些解釋變項應納入、何時納入回歸方程式。預測型回歸由于不是以變項關系的厘清為目的[10],而是以建立最佳方程式為目標。理論在預測型回歸中,多被應用于說明回歸模型在實務應用的價值,以及有效達成問題解決機制,以期在最低的成本下,獲致最大實務價值。

參考文獻

[1](美)FrankR.Dagostino,(美)LeslieFeigenbaum,著,周愛軍,譯.建筑工程估算[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美)帕維茲F.拉德(ParvizF.Rad),著.項目估算與成本管理[M].北京廣聯達慧中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Frean M.The upstart algorithm,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nd training feedforword neural networks[J].Neural Computation,1990,2(2):198-209.

[4]Niu Dong xiao.The adjutment gray model to load forecasting of power system[J].The Joural of Gray Systems,1994.

[5]Kusiak A.Rough Set Theory: A Data Mining Tool fo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 Packaging Manufacturing,2001,24

(1):44-50.

[6]Bourke,K,Ramdas,V,Singh,S,et al.Achieving whole life value in infrastructure and buildings.2005.

[7]Saket M M.Cost Significance Applied to Estimating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1986.

[8]CUI BaoShan HU Bo ZHAI HongJuan WEI GuoLiang WANG Juan School ofEnvironment,Beij

ing Normal University;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Beijing 100875,China.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ecosystem changes in the 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7(S2):21-32.

[9]Beauboef T,Ladner R,Petry F.Rough set spatial data modeling for data mi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2004,19(7):567-

584.

篇2

1、單位建筑工程投資估算法。指的是是以單位建筑工程量投資乘以建筑工程總量來估算建筑工程費的方法,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以單位建筑面積來進行投資。鐵路路基以單位長度(公里)投資,礦山掘進以單位長度(米)投資,乘以相應的建筑工程總量計算建筑工程費。

2、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法。在估算建筑工程費時,對于沒有上述估算指標,或者建筑工程費占建設投資比例較大的項目,可采用概算指標估算法。

3、單位實物工程量投資估算法。通常情況下,是以單位實物工程量投資乘以實物工程總量來估算建筑工程費的方法。土石方工程按每立方米投資,礦井巷道襯砌工程按每延長米投資,路面鋪設工程按每平方米投資,乘以相應的實物工程量總量計算建筑工程費。

4、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市政工程,工用、民用建筑工程都是通過各種相應的定額為依據進行招投標,并且中間計量和決算一般都以定額為基礎進行。所以建筑工程費的估算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很少有人分析預算,所以虧損的人是逐步增多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關鍵詞】投資估算;動態控制;管理

1 建設工程投資估算及項目動態控制概述

1.1 工程投資估算的意義

估算,顧名思義,就是在工程實際施工之前對項目的成本進行的一個科學性的猜測,一個估計、一種觀點或是一項近似的計算。項目投資估算對工程設計概算起控制作用,它為設計提供了經濟依據和投資限額,設計概算不得突破批準的投資估算額。投資估算一經確定,即成為限額設計的依據,用以對各設計專業實行投資切塊分配,作為控制和指導設計的尺度或標準。

在項目即將設計時,設計人員在業主的預算內選擇項目的材料和規模。隨著項目進入設計階段,設計必須隨時與業主的預算相吻合。如果項目的設計開始超過預算,設計人員必須找出降低費用的替代方案。在設計階段快結束時,個體專業承包商必須編制估算以得出他們的投標價。這些利用完整或近乎完整的設計文件編制的估算是非常耗時的,但又是最精確的估算結果,因此,業主可以清楚地了解項目實際所需的費用。

1.2 估算的影響因素

任何一個工程項目的投資估算,無論是在項目的總體設計階段還是編制還是投標時編制,都必須考慮同樣的基本問題。項目價格受到項目規模、工作質量、地點、開始時間、工期和其他市場條件的影響。估價的準確性直接受到估價師分析這些基本因素的能力的影響。

首先,項目規模取決于業主的需要,項目越大,費用越多。對于項目規模的不同處理取決于醒目周期各階段估算的編制。在總體設計階段,規模主要是一個基本容量的問題,比如房地產開發商的公寓單元或高速公路工程師的公路里數。基本容量開始時是依據專門的參數考慮的例如地板或屋頂的面積、上下斜坡的數量以及土方開挖量。隨著設計的深入會獲得更具體的數據,直到最后獲得每一項的具體規模。對于數量難以確定的項目,使用單價合同,投標人提供單價,實際數量在施工中確定。

其次,項目質量越高,復雜程度越高,費用就會越高。項目設計人員可能會從藝術的角度或從項目使用者的安全角度要求項目有一個較高的質量。一個核電站,一座大型發電設施,或公司會議室都可以要求具有比一般的項目高的質量。在決定項目質量時,估算師必須考慮政府規定,向最終使用者和項目設計人員進行咨詢。

再次,項目建在何處是編制估算過程中應考慮的一個主要方面。因地點的不同而在購買、交接材料、租賃或購買設備,以及勞動力費用中存在許多變化。材料費用是影響其有效性、競爭力和達到有效運輸方法的一個因素。勞動力價格,特別是有組織的勞動力,是當地價格談判力量的一個因素。勞動力價格還是影響項目所在地經驗和培訓水平程度的因素。對于許多項目(比如,阿拉斯加輸油管道項目)所需工人的水平和人數在當地無法得到滿足,所以勞動力必須從國外調入。

最后,項目何時建如同項目在哪兒建一樣,對項目費用有重要影響。因為估算在實際施工之前編制,估算師必須規劃項目未來的費用。

1.3 工程管理動態控制概述

工程動態控制過程是一個以行為為基礎的過程,它需要持續地監督項目運作。它的目的是保證項目小組能達到設計要求、預算和進度計劃。為保證成功,實際工作情況、工作成本、工作的工期等都應進行書面記錄,并把它與最初的工作計劃進行比較。任何不一致的地方都應標出來并進行調整。實際工期和成本同樣也要記錄下來,并在將來的估算和進度控制中使用。

我國在施工管理中引進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已多年,但是,運用動態控制原理控制項目的目標尚未得到普及,許多施工企業還不重視在施工進展過程中依據和運用定量的施工成本控制、施工進度控制和施工質量控制的報告系統指導施工管理工作,項目目標控制還處于相當粗放的狀況。運用動態控制原理進行項目目標控制將有利于項目目標的實現,并有利于促進施工管理科學化的進程。

2 決策階段投資估算的動態控制方法

項目決策階段是研究項目建設必要性、項目技術可行性、項目經濟合理性的關鍵時期。進行決策階段投資估算的動態控制,首先要對項目的決策階段進行界定。我國基本建設程序的主要階段是:項目建議書階段,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階段,建設準備階段,建設實施階段,竣工驗收和后評價。由于目前我國只對于政府投資性項目才采取審批制度,對于非政府投資項目一律不用審批項目建議書,所以把項目建議書階段和可行性研究階段合并成為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階段。決策階段包括項目建議書與可行性研究階段、項目評價與決策階段。決策階段投資估算的動態控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2.1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預測

投資時項目的一項重大現金流出。它數額大,又集中發生在前期,對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大。此外,投資額的大小、投資使用計劃安排、投資的資金來源及資金成本還影響到項目生產期的有關成本及費用。通過測算應編制4個報表:建設投資估算表、建設初期利息估算表、流動資金估算表、項目總投資使用計劃于資金籌措表。

投資估算根據掌握數據的情況,可進行詳細估算,也可以按單位生產能力或類似企業情況進行估算。投資估算中應包括建設期利息、投資方向調節稅,并考慮一定時期內的漲價因素的影響,流動資金可參照同類企業的情況進行估算。資金籌措計劃應說明資金來源,利用貸款需附貸款意向書,分析貸款條件及利率,說明償還方式,測算償還能力。

2.2 選擇正確的估算方法

投資估算必須選取正確的估算方法,防止估算錯誤。如在投資額的估算、市場需求的預測以及項目投入產出物價格的選取等方面,對通貨膨脹處理方式的不當時,對投資額及項目費用、效益的估算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偏差,直接影響項目決策的正確性。

投資估算的方法有:資金周轉率法、生產規模指數法、比例估算法、指標估算法、模擬概算法。每種方法的適用范圍,從大的方面,前三種方法適用于工業生產項目的投資估算,后兩種適用于民用建筑的投資估算。最后,要想使投資估算具備預想的精度,必須分析各種影響因素,即以動態的方法投入到投資估算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民用建筑用得的常用方法有:指標估算法和模擬概算法。

2.3 指標估算法的計算及參數選擇

投資估算指標的表示形式較多,如建設項目綜合指標、單項工程指標、單位工程指標,其單位形式以元 、元、元 、元 、元 、元 表示。根據這些指標,乘以所需的單位數量,就可求出相應的各單位工程投資。在此基礎上,再估算工程建設預備費、貸款利息、鋪底流動資金及其他費用,即可求出新建項目所需的全部投資。

指標估算法的參數應根據不同地區、年代,進行調整。因為地區、年代不同,設備與材料的價格就有差異。調整方法可以按主要材料消耗量或“工程量”為依據也可以按不同工程項目的“萬元工料消耗定額”確定不同的系數。

3 結束語

投資決策是投資者最為重視的,因為它對工程項目的長遠經濟效益和戰略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決策階段,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工作,涉及建設項目的產品規模、產品方案、工藝流程、設備選型、工程設計和技術經濟等各個方面,既要考慮到現階段技術狀況,又要展望近期技術發展趨勢和設計動向,從而可以指導以后建設項目的實踐。

參考文獻

[1]江昔平,陶學明 工程決策投資估算動態控制方法分析[J] 低溫建筑技術 2005,(5)

篇4

關鍵詞:公路工程 造價估算 模糊數學 神經網絡 模糊神經網絡

中圖分類號:F540.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053-01

1 公路工程造價估算概述

1.1 公路工程造價估算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造價估算作為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公路工程造價的估算是實現工程成本控制的基礎。其中工程施工前期造價估算、施工前的編制預算以及施工圖設計階段的編制預算等環節作為工程造價估算的核心,同樣是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起點,因此,實現公路工程造價的合理估算是實現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提條件。第二,公路工程造價的估算可以為施工企業成本控制計劃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施工企業通過工程造價的估算可以尋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徑,從而為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成本的控制提供正確的方向。第三,公路工程造價的估算可以幫助施工企業在進行設計招標前可以確定工程的大致造價。這樣一來,施工企業在招標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效避免中間商的欺詐以及保標等惡意行為的發生。

1.2 傳統公路工程造價估算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工程造價估算在公路工程建設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傳統公路工程造價估算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我國傳統公路造價估算中主要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相關規章制度的限制,造價估算結果往往與投標報價相差懸殊;二是預算結果與概算結果差距較大,不利于工程實際造價的控制和確定;三是缺少對工程造價估算的有效監督機制,從而使最終的造價結果變的十分不確定;四是由于各參與方利益的問題,在進行工程造價估算時很難早到平衡點,以至于造價估算精度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2 認識模糊神經網絡

2.1 模糊數學概述

(1)模糊數學的概念,我們通常說的模糊就是指一些模棱兩可的、即可能又不可能、即是又不是的概念。而模糊數學就是要用數學的方法來表示那些模糊概念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換句話講就是明確那些模糊概念所處的狀態,從而利用數學的思想來解決那些模棱兩可的、不確定的實際問題。(2)模糊數學的數學描述,一般模糊數學的數學描述,多采用的是類似與集合的數學表示方法。與集合的區別就在于模糊數學在表示集合元素時需要附帶一個稱為隸屬函數值的參數,其中該參數的值是隸屬函數與元素的值進行運算的結果。

2.2 神經網絡概述

(1)神經網絡的概念,所謂的神經網絡是一個借鑒物理和生物技術來實現的用來模仿人類大腦神經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系統,與人類的大腦結構相似,它也由大量的模擬神經元所組成的,而且這些神經元之間相互連接,并行工作,作為一個系統協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信息處理活動。(2)神經網絡的基本原理,神經網絡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模擬人腦的神經系統來進行設計和實現的,它同時作為模擬生物神經元的一種計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這樣的,與生物神經元的基本原理相似,用那些具有突的網絡結點來接受信息,并不斷的將接受到的信息累加起來,這些信息有些是抑制神經元,有些則是激發神經元,對于那些激發神經元,一旦積累到一定的閾值后,相應的神經元便會被激活,被激活的神經元就會沿其稱為軸突的部件向其它神經元傳遞信息,并完成信息的處理。

2.3 模糊神經網絡概述

模糊神經網絡是模糊數學和神經網絡有效結合的應用研究成果。其中在模糊神經網絡中模糊數學的應用體現在它可以根據那些假定的隸屬函數以及相應的規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去處理各種模糊的信息。

3 模糊神經網絡在公路工程造價估算中的應用

3.1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公路工程造價估算方法的實現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公路工程造價估算方法的實現過程如下。

第一,構建已施工公路工程的造價信息庫,其中包括應經施工的公路工程的各種特征因素以及工程造價等其他各方面的材料。

第二,結合擬建工程的施工需求來確定其包括評價指標等在內的各種特征因素的數據取值。

第三,按照模糊數學的思想法在已施工公路工程的造價信息庫中選取若干個(至少三個)與擬建工程最相似的已施工的工程,將其作為神經網絡進行學習和訓練的基礎數據。其中,將信息庫中公路工程的各種特征因素值的隸屬度作為神經網絡的輸入向量,信息庫中公路工程的造價值作為神經網絡的輸出向量。

第四,將擬建公路工程的各種特征因素值的隸屬度作為神經網絡的輸入向量,通過神經網絡的學習后所得到的輸出向量即為擬建公路工程的造價估算值。

第五,建立公路施工工程造價信息數據,編制神經網絡學習的算法通用程序。將學習訓練的基礎數據輸入神經網絡,然后合理設計學習率,經過一定次數的迭代運算,有效提高公路工程造價估算結果的精度。

3.2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公路工程造價估算方法的優點

該方法的優點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第一,模糊神經網絡中所采用的模糊數學可以對公路工程造價估算中的模糊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通過對已竣工的公路工程和計劃施工的公路工程的相似度進行定量化描述,從而使模糊的公路工程造價問題得以模型化。

第二,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公路工程造價估算方法的估算結果科學合理,因為該方法采用的是基于數學模型的數學計算分析,所以其結果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小。

第三,模糊神經網絡中所采用的神經網絡模型對公路工程造價的估算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與傳統的造價估算方法相比,該方法能更好的適應公路工程造價的動態變化。

第四,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公路工程造價估算方法是借助計算機來完成的,所以還具有運算速度快和運算精度高的優點。

4 結語

由于影響公路工程造價的因素比較多,而且各因素的構成比較復雜,計算相對繁瑣,所以公路工程的造價估算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對于使用傳統的工程造價估算方法而言,公路工程造價的估算將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然而結合模糊數學和神經網絡的理論思想,利用工程之間所存在的相似性,使用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公路工程造價估算方法可以迅速的得出精確的工程造價估算結果。

篇5

市政道路的工程造價估算工作,作為施工之前的一個基礎性工作,其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目的與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第一,科學的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能夠提升城市道路建設工程的施工可行性。城市道路建設工程施工的可行性是按照工程的施工難度、投資額度等覺得的,通過準確的工程造價估算,能夠幫助確定工程造價水平的高低,從而獲得市政道路施工的可行性依據。第二,能夠有效的提高工程投資的效益,實現投資費用的有效使用。通過估算能夠對城市道路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花費提供相應的預估,保證施工的時候按照工程估算來支出費用,提高了資金使用的計劃性。第三,城市道路建設工程估算工作的開展,為工程招標標底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2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的方法與應用研究

2.1常見的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方法

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的方法隨著估算工作的開展,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與提升。當前,主要的市政道路估算方法有下面幾種:第一種是數理統計學估算法、第二種是模糊數學估算法、第三種是人工神經元估算法、第四種是灰色關聯分析法、第五種是案例推理估算法。在開展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的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熟練的掌握并使用這些方法,同時要按照市政道路施工的實踐、環境等特征來靈活的選擇這些方法,進而提升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的有效性。

2.2數理統計估算法在工程造價估算中的應用

在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的時候,數理統計法的使用,是借助函數關系的分析,實施的工程造價估算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函數關系的確定是按照以往的城市道路建設工程建設的資料,在分析統計以后發現不同因素之間的關系來確定的。數理統計方法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加大對各個因素取值的有效確定,并按照函數公式來對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進行計算。數理統計估算法其最為明顯的優勢是借助計算了解不同因素對過程造價的影響,因為計算的快捷性,更加的容易操作,造價估算的時間消耗較短,使用的時候非常便利。而其不足是在使用這一方法之前,要做好市政道路施工歷史資料數據的積累,以較大的樣本量來反應工程數據的可預測性。當工程資料數據不足,或者不準確的時候,將會對估算的有效性產生不利的影響,對投資的效益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數理統計估算方法的使用要求造價估算人員具備數據回歸處理的能力與方法,這就對估算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模糊數學估算法在工程造價估算中的應用

在模糊數學估算的過程中,其理論基礎是模糊數學估算理論,而以之前的造價估算工程為案例,對本次城市道路建設工程的數據等進行搜集,并就這一工程的造價估算的數據作出整理與計算,借助一些有效的評估方法,結合數學估算等理論實施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的估算工作。在使用模糊數學估算方法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的時候,估算對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將工程之間的相似度進行量化,獲得估算效果的提升。模糊數學估算方法在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的使用,也有其缺點,表現在這一估算方法很難準確的反映出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實際的變化,其模糊性與浮動特征突出。因此,在實施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的時候,如果市場的物價相對平穩則可以使用,而當施工材料價格等出現較大變化的時候,則不宜使用這一方法。

2.4人工神經元估算法在工程造價估算中的應用

人工神經元估算法在市政道路造價估算中的應用,相對來講是一種新穎的方式。在使用這一方法的時候,其特點是能夠順應估算的需要,并實現相互的協同,估算數值的存儲表現出一定的分散特點。人工神經元估算法與線性動力學系統有差異,是將工程的相關信息看成神經元網絡的分支輸入內容,將其造價作為這一網絡的輸出內容,進而構成一個系統的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的估算系統。這一方法的使用與形成,要求在科學確定系統中不同模型的權重基礎上確定的。因此,準確的進行權重的分配與計量,是人工神經元估算方法有效使用的基礎,而每個權重的確定是按照工程案例的相關數據分析獲得的。人工神經元估算法在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中的應用其優勢表現在:估算的準確性較高、造價估算的速度相對更快,而且對不同時期的市場材料價格差異導致的誤差估算有一定的規避能力。但是,在使用人工神經元估算的過程中,其缺點也較為明顯,表現在對工程造價估算者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高,這是因為人工神經元的估算其系統性強,要求對已有工程案例的特征、不同樣本之間的聯系等問題進行科學的控制,而這些要求只有依靠豐富的工程經驗才可以解決,所以人工神經元估算方法的使用,不適合工程經驗不足的估算人員。

2.5灰色關聯估算法在工程造價估算中的應用

在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估算的過程中,使用灰色關聯的估算方法的時候,更為重視對影響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各種因素的分析,而關鍵的部分是對影響城市道路建設工程造價各種因素重要性的排序,將重要性較高的某個影響因素進行重點的計算與控制,實現對建筑工程造價估算結果的準確提升與實施。在工程造價估算的過程中,灰色關聯分析法由于其可信度高、誤差控制效果好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2.6案例推理估算法在工程造價估算中的應用

市政道路工程造價估算作為投資決策階段開展的內容之一,因為這一階段工程資料等因素的制約,使得道路工程信息僅僅是粗略的掌握,使用一般的道路工程造價估算方法往往行不通。而案例推理估算法的使用,則是在以往數據資料的基礎上,對當前道路工程造價進行估算,能夠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所以稱為常用的道路工程造價估算的方法。同樣,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市政道路工程造價估算大部分是借鑒已有的工程經驗來開展的,與案例推理估算法有著相同的思路。

3結束語

篇6

關鍵詞:投資決策;造價;控制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投資決策階段對造價的影響

投資決策是指選擇和決定投資行動方案的過程,對擬建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和判斷,并進而做出決定和選擇的過程。因此,正確的投資行動來源于正確的項目投資決策,項目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其建設的成敗,關系到造價的高低和投資經濟效果的好壞,因此,正確的決策是合理的確定與控制造價的前提。

1.1投資決策階段控制工程造價的意義

投資決策階段控制工程造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投資決策階段控制工程造價,是正確確定建設項目計劃投資數額的關鍵。不論何種項目,其前期工作的核心是編制符合實際的投資估算值,正確確定投資估算值,對于以后控制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實現投資者預期的投資效果有著重大的影響。其次,相對于建設項目的其他后續工作來說,投資決策階段控制造價,對建設項目經濟效果好壞的影響最大。因此,在此階段控制工程造價,對整個建設項目來說,節約投資的可能性最大。在項目的建設過程當中,節約投資的可能性是隨著建設過程的進展而不斷減少。圖4-1是表明建設各階段節約投資可能性的曲線,從中可以看出投資階段進行造價控制的重要性。圖4-2是建設項目各階段對項目經濟性的影響程度,可以看出,決策階段控制造價對項目經濟性的影響高達95%~100%。

1.2投資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

1.2.1建設項目所處地區的選擇

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其土地、勞動力、和建筑材料的價格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即使在同一地區,城市的各種價格也會明顯高于郊區和農村,土地價格也會有很大不同,從而影響到工程造價。

1.2.2建設項目所處位置的選擇

一個建設項目所處區位對造價有著重大影響,在城市繁華的市中心投資與新開發區投資項目的土地價格會有很大差異,施工費用也會有所增加。區位因素包括交通便捷性、臨街狀況、周圍環境等方面。同一區位,對不同類型的建設項目會有不同的影響。

圖4-1 建設項目各階段節約投資可能性曲線圖 圖4-2建設項目各階段對項目經濟性的影響程度

1.2.3建設項目建設標準與建設規模

五星級酒店要比三星級的酒店的造價高出50%左右,高級公寓造價是普通住宅造價的一倍以上,這些都說明建設標準對造價有著重要影響。同理,建設規模也一樣影響工程造價,要根據實際合理確定項目的規模,項目的規模與生產效益之間也符合邊際效益遞減原理。因此,要合理確定工程的建設規模與建設標準。

1.2.4建設規劃設計方案的選定

投資決策階段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的選定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也很大。建設項目是選擇高層低密度還是多層高密度、結構類型是鋼結構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等,都對工程造價起著決定作用。

1.2.5主要設備選用

工業建設項目的設備投資有時會超出建筑安裝工程的投資,在現代社會中,智能型辦公大樓或酒店項目的設備費用也非常昂貴,因此,在滿足功能要求和不增加使用過程中的維修費用的情況下,如何就需要的各種設備的各種價格進行比較選擇,會對造價有一定影響。

2 決策階段造價的確定

2.1項目決策階段造價估算的層次

投資決策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的過程,依次可分為若干個工作階段,表3-1。

項目決策階段的造價估算 表2-1

2.2國內外常用估算方法

投資決策階段造價的確定主要通過可行性研究對項目進行科學的論證,對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選出最優方案以后,根據以往類似工程的估算指標進行投資估算,確定工程的投資額。傳統的投資估算有以下幾種方法:

2.2.1靜態投資估算方法

⑴資金周轉率法。其公式為:

資金周轉率 = 年銷售總額/總投資=(產品的年產量×產品單價)/總投資

投 資 額 =(產品的年產量×產品單價)/資金周轉率

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精確度較低,一般用于投資機會研究或項目建議書階段。

⑵生產能力指數法。其公式為:

式中:——已建類似項目或裝置的投資額;——擬建項目或裝置的投資額;

——已建項目或裝置的生產能力;——擬建項目或裝置的生產能力;

—— 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定額、單價、費用變更等的總和調整系數;

——生產能力指數,。

其中n取值是按照擬建和已建項目的生產規模相差的大小來確定的。采用此種方法,計算簡便,速度快;但要求類似工程資料可靠,條件基本相同,否則誤差較大。

此外,還有比例估算法、系數估算法,其估算精度都不是很高。對于房屋、建筑物等單項工程,常采用指標估算法,根據編制的各種具體的投資估算指標,進行單位工程的投資估算,在此基礎上,匯總出單項工程的投資額。采用此種方法時,一方面要注意,套用的指標與具體工程之間的標準或條件有差異時,應加以必要的調整或換算;另一方面要注意,使用的指標單位應密切結合每個單位工程的特點,能正確反映其設計參數,不要盲目單純的套用一種單位指標。

2.2.2動態投資估算。

漲價預備費,建設期貸款利息及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等的估算要計算資金的時間價值。鋪底流動資金常按流動資金的一定百分比來確定,大約為30%左右。流動資金的估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擴大指標估算法,另一種是分項詳細估算法。

2.3決策階段投資估算的確定

2.3.1投資估算的確定

總投資估算包括固定資產投資估算和流動資金估算。具體的費用估算方法見圖3-3所示。

圖2-3決策階段投資估算及方法

T—固定資產投資;L—流動資金;C1—已建類似項目投資額;Q2—擬建項目生產能力;n—生產能力指

數;Q1—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f—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定額、單價、費用變更等的綜合調整系數

由以上投資估算方法可見,影響投資估算精確度的關鍵有三個:一是可行性研究中建設方案的確定。建設方案直接決定擬建項目生產規模、建筑標準與功能要求。二是類似工程造價資料的選取與資料的可靠性。三是投資估算方法的選取,確定投資估算的方法有很多,有的簡便易行,但其精度卻得不到保證,因此,準確確定投資額,估價方法很重要。

2.3.2投資估算在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篇7

關鍵詞: 建設項目 投資估算方法 案例分析

Abstract: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i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to make project financing options basi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ssessment project on the econom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tal investment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and basis and the estimation method, and many other aspects are discussed, and through the actual case is estimated analysi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estimation method case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 F830.5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投資估算是在對項目的建設規模、產品技術方案、選址方案、工程建設方案及項目進度計劃等深入研究并基本確定的基礎上,對建設項目總投資數額及分年資金需要量進行的估算。投資估算是進行投資決策和制定項目融資方案的依據,是進行項目經濟評價的基礎。一個項目需要投資多少錢?是業主最關心的事。因此,如何正確估算建設項目的各項投資,是項目業主和項目管理人員應掌握的重要內容。

1建設項目總投資的構成

項目總投資由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和流動資金構成。

1.1建設投資:

建設投資是指在項目籌建與建設期間所花費的全部建設費用。建設投資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預備費用。

1.1.1工程費用:

工程費用包括: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

1.1.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包括:建設用地費用、與項目建設有關的費用、與項目運營有關的費用。

1.1.3預備費用:

預備費用包括:基本預備費、漲價預備費。

1.2建設期利息

1.3流動資金

2建設項目投資估算的要求與依據

2.1、投資估算應達到以下要求:

2.1.1估算的范圍應與項目建設方案所涉及的范圍及確定的各項工程建設內容相一致。

2.1.2估算的工程內容和費用構成齊全,計算合理,實事求是,數字真實。

2.1.3估算應做到方法科學、基礎資料完整、依據充分。

2.1.4估算的準確度應能滿足建設項目決策不同階段的要求。投資機會研究階段誤差率應在±30%以內;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誤差率應在±20%以內;可行性研究階段和項目評估階段誤差率應在±10%以內。

2.2投資估算的依據

2.2.1 專門機構的建設工程造價費用構成、估算指標、計算方法,以及其他有關工程造價的文件。

2.2.2專門機構的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估算辦法和費用標準,以及有關機構的物價指數。

2.2.3 部門或行業制定的投資估算辦法和估算指標。

2.2.4擬建項目所需設備、材料的市場價格。

2.2.5擬建項目建設方案確定的各項工程建設內容及工程量。

2.3投資估算的作用

2.3.1投資估算是投資決策的依據;

2.3.2投資估算是制定項目融資方案的依據;

2.3.3投資估算是進行項目經濟評價的基礎;

2.3.4投資估算是編制初步設計概算的依據。

3建設投資的具體估算方法

具體估算方法是運用建設投資分類估算法對構成建設投資的六類投資進行估算:即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基本預備費、漲價預備費,分類進行估算。

3.1.建筑工程費估算

建筑工程費估算一般采用單位建筑工程投資估算法和單位實物工程量投資估算法,在缺乏可參考的估算指標,或者建筑工程費占建設投資比例較大的項目,可采用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法。上述三種估算方法的特點:前兩種方法比較簡單,后一種方法要以較為詳細的工程資料為基礎,工作量較大。實際工作中可根據具體條件和要求選用。本文重點介紹單位建筑工程投資估算法,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以單位建筑面積(平方米)投資,乘以相應的建筑工程總量計算建筑工程費。

3.2設備購置費估算

3.2.1.國內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運雜費;

3.2.2.進口設備購置費=設備貨價+從屬費用+運雜費;

3.2.3.工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第一套工卡模具、器具費用+生產用家具購置費。

3.3安裝工程費估算

安裝工程費一般包括:各種需要安裝的機電設備、專用設備、儀器儀表等設備的安裝費用,各專業工程的管道、管線、電纜等以及設備和管道的保溫、絕緣、防腐的材料費和安裝費。安裝工程費估算通常是根據行業或專門機構的安裝工程定額取費標準進行估算,具體計算公式為:

3.3.1安裝工程費=設備原價×安裝費費率;

3.3.2安裝工程費=設備噸位×每噸設備安裝費指標;

3.3.3安裝工程費=安裝實物工程量總量×每單位安裝實物工程量費用指標。

根據以上分項估算,可匯總形成項目的工程費用:

即:工程費用=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

3.4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估算

在工程費的基礎上估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3.4.1建設用地費用(按照地價和國家有關規定估算):

包括: 建設用地購置費、土地契稅、土地管理費。

3.4.2與項目建設有關的費用

包括:建設管理費(含項目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工程監理費、勘察設計費、造價咨詢費、環境影響評價費、城市建設配套費、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其他各項工程交費(招標、面積測繪、測量放線、勞保統籌、質檢手續、圖紙審查、規劃定點等項費用)、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及綠化補償費。

3.4.3與項目運營有關的費用

銷售費用(按照項目的具置和銷售時間、參考同類樓盤的銷售費用確定)。

4建設期利息估算

4.1進行建設期利息估算必須先完成以下工作:

根據建設投資估算及其項目的總進度計劃分析,制訂分年投資計劃;

確定項目資本金(注冊資本)數額及分年投入計劃;

確定項目債務資金的籌資方式及 債務資金成本率(銀行、債卷利率及發行手續費率等)。

4.2建設期利息的估算方法

估算建設期利息應按有效利率計息。在建設期內如能按期支付利息,應按單利計算;在建設期內如不支付利息,應按復利計息。估算時分年計算、累計求和;本案例按照借款額在建設期各年年內均衡發生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 Q――建設期利息;

Pt-i ―― 按單利計息,建設期第t-i年末借款累計;按復利計息,建設期第t-i年末借款本息累計;

At――建設期第t年借款額;

i――借款年利率

t――年份

5流動資金估算

項目的的流動資金是指項目運營期內長期占用并周轉使用的營運資金,包括生產原料、燃料、動力費用等;做為房地產投資項目的主要經營形式是銷售、出租管理等費用,銷售費用已經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進行估算,因此不再計算流動資金。

6建設項目投資估算案例分析

例:濟南市西部某房地產開發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2萬,規劃總建筑面積16萬,其中:住宅面積12萬(帶電梯小高層5萬,多層7萬),配套用房0.2萬;地下建筑面積3.8萬(儲藏室面積1萬,車庫面積2.6萬,其他配套0.2萬);地上可銷售面積11.9萬,地下可銷售面積3.6萬。已知土地價格70萬元/畝(人民幣),預計項目建設期為3年,分年的工程費用比例為第一年30%;第二年40%,第三年30%,預計建設期內材料、設備、人工等上漲價格指數為4%;本項目開發商計劃貸款30000萬元人民幣(貸款利率5%),建設期每年分別貸款10000萬元,其余投資為自籌,按照借款額在建設期各年年內均衡發生計算建設期利息。

7建設期貸款利息估算

第一年貸款利息==(10000÷2)*5%=250萬元

第二年貸款利息==(10000+250+10000÷2)*5%=762.5萬元

第三年貸款利息==(10000+250+10000+762.5+10000÷2)*5%=1300.6萬元

建設期貸款利息總值=250+762.5+1300.6=2313.1萬元

8編制項目總投資分年度使用計劃表,進行投資分析

根據估算:項目總投資費用為:54638萬元。按照項目總投資分年度使用計劃表,開發商第一年投資18615萬元(貸款10000萬元,需自籌8615萬元);第二年投資19602萬元(貸款10000萬元,需自籌9602萬元);第一年投資16420萬元(貸款10000萬元,需自籌6420萬元)。

參考文獻:

[1] 秦茂玲. 建設工程造價控制的研究與應用[D]. 重慶大學, 2008, (05) .

篇8

關鍵詞:可行性研究階段;監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

引言:在施工階段監理工作中監理工程師依據國家有關工程建設得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程和制度以及批準的項目建設文件、建設工程合同、建設監理合同等對工程施工單位的施工過程進行監督,并督促施工進度和在工地及時記錄施工部位尺寸,核算工程量控,并及時組織有業主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質檢單位等單位參加的分部工程驗收。因此監理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工程施工合同的執行監督上,而是采取既要對施工單位的施工過程進行監督,又要在施工過程中給施工單位在施工技術、施工成本控制、施工大員組織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加強與建設單位的溝通,必要時在建設單位和承建單位之間進行協調。從而使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1 準確確定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

1.1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是在對項目的

建設規模、產品方案、設備方案、廠 址方案和工程建設方案、項目進度計劃等進行研究并基本確定的基礎上,對建設項目總投資及各分項投資數額進行估算。

1.2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作用包括投資

決策的依據之一、制訂項目融資方案的依據、進行項目財務分析評價和經濟分析評價的基礎、編制初步設計概算的依據,對項目的工程造價起著一定的控制作用。 如果項目初步設計的概算超過可行性研究確定的投資估算的10%或者擬定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發生變化時就要重新上報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

1.3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的要求為合理確定和控制項目工程造價,應加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深度,維護項目投資估算的科學性、嚴肅性、準確性、可行性,使投資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項目造價的作用。因此,在編制項目投資估算時,要做到估算的范圍應與項目建設方案所涉及的范圍、所確定的各項工程內容相一致。 估算的工程內容和費用構成齊全,計算合理,不提高不壓低估算標準,不重復計算不漏項少算。 估算方法要科學、基礎資料要完整、依據要充分。估算選用的指標與具體工程之間存在標準或者條件差異時,要進行必要的換算和調整。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的準確性取決于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編制人員要以認真負責敬業的態度對待此項工作。二是要深入現場調查研究同類項目的相關情況包括建設條件、投資估算、生產運營等等,特別是成功項目的后評價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三是要正確分析擬建項目的具體情況,使可研報告符合項目的實際情況。 四是規范量化可研報告的費用,從而增強編制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質量。

1.4 項目投資估算方法的選擇應與項目投資估算深度相一致。由于建設項目不同階段的工作深度和掌握的資料詳細程度不同,不同階段允許投資估算的深度和準確度是不同的。 要掌握各類方法的適用范圍和優缺點。 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的允許誤差率在 +20% 以內,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的允許誤差率在 +10%以內。 如建設投資估算方法中單位生產能力估算法、生產能力指數法、比例估算法、系數估算法、估算指標法一般用于投資機會階段和初步可行性研究,誤差在 +30%以內。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建立投資估算最好選用分類估算法。分類估算方法包括單位建筑工程投資估算法、單位實物量投資估算法和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法。其中建筑工程投資估算法和單位實物量投資估算法比較簡單,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法要以較為詳細的工程量資料為基礎,工作量較大,要求編制人員根據所掌握的資料來選擇具體的估算方法。

1.5可行性研究中投資估算的步驟: ①分別估算項目建設所需的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和安裝工程費。②匯總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和安裝工程費,得出分裝置的工程費用,然后匯總成項目的總工程費用。③在工程費用的基礎上估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④以工程費用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為基礎估算基本預備費。⑤以分年工程費用為基礎估算漲價預備費。,求和得出建設總投資金。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要分項詳細估算,切忌方法不準確和漏項少算。

2可行性研究階段的監理工作

可行性研究階段管理工作的開展水平將直接反映為工程的建設水平。為了確保工程項目投資管理始終處于可控狀態下,就需要分別從組織層而,從經濟層而,從技術層而入于展開監理管理工作,具體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從組織層而上來說,要求結合投資管理的實際要求,靈活的配置人力資源,使項目施工期間各個環節監理跟蹤人員的布置更加的合理,并且還需要明確在監理職能以及監理任務上的具體內容,編制詳細的計劃流程圖,(2)從經濟層而上來說,要求做好對資金的使用計劃工作,要注意系統分析項目實施期間造價管理目標的風險水平,若風險性較高,則需要及時制定對策,關鍵是結合實際工況選擇科學合理的工程量計算方法,同時監察項目施工期間與款項支付相關的工作是否做到了有效的開展,(3)從技術層而上來說,若項目具體施工期間發生了與工程變更相關的問題,就需要在安排專業人員對變更項目內容進行可行性、經濟性分析的基礎之上,嚴格控制設計變更行為。盡可能的通過優化設計方案的方式,使資金能夠得到嚴格且有效的控制。

3可行性研究階段監理協調工作分析

3.1施工層面的協調工作分析

在工程項目建設作業開展期間,需要通過執行監理人員簽字機制的方式,盡全力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水平。針對無法提供出廠證明文件,或其現場檢測性能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施工材料、設各機具、及配套構件而言,需要在進場使用前及時排查出來,杜絕混入合格材料設各中投入使用。相應的,在實際工作當中所存在的各種不合格材料,一經查出,則不應當進行簽收,也不需要對這部分材料所對應的工程量以及工程款項支付數據進行計算。同時,施工質量方而的協調工作還表現在:針對施工期間所涉及到的工程量變更問題而言,要求工作人員對需要變更的主要項目、變更原因、變更內容以及變更影響進行全面調查與研究,合理計算工程變更所對應的價格。期間需要監理人員負責與其他工作部門的負責人進行聯系與溝通,最終形成一致性的看法與意見。

3.2施工進度方而的協調工作分析

結合當前的實際工作經驗來看,由于工程建設期間存在著人量的因素會直接或間接地對施工進度產生影響,因此意味著相應的工程建設進度也勢必會產生一定的變動。換句話來說,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控制本身就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控制過程。因此,從工程項目施工期間進度控制的角度上來說,監理負責人需要積極的與其他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聯系與溝通。在多種影響因素當中,認為會對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產生最直接影響的因素在于:項目業主方沒有按照施工合同上的約定,按時支付工程建設款項。針對這一問題,監理人員需要做好的工作措施為:在施工作業階段,根據工程項目施工進度計劃,編制資金使用計劃表,同時積極配合工程業主方做好對工程建設資金的籌措工作。同時,也需要定期履行自身職能,提醒業主方注意對施工合同中相關義務的旅行,并及時而向承包商索要相應的進度款項或預付款項。若項目建設具有承包關系,則需要嚴格監督施工方按照前期編制完成并由監理人員審核認可的施工進度計劃來展開施工作業。針對可能出現的進度滯后問題,需要及時督促項目承包單位實施有效的技術于段與方案,促進工程施工進度的合理推進。

結語: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工程施工階段的管理口益規范與制度化,工程項目的施工與管理質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對工程施工階段的對監理管理及其協調工作提出新的挑戰與要求。

參考文獻:

1宋王芹,姚日生,談談如何做好監理項目的造價控制工作,[J]. 中華民居,2010,(9).

篇9

關鍵詞:成本估算;功能點估算;COCOM0Ⅱ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36-2677-03

Research & Improvement on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

TIAN Yong-qing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Abstract: This essay mainly researched some usual methods of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 From their idiographic calculational methods, the excellencies and defects of them have been educed, then a new method of colligation with FPT and COCOM0Ⅱ has been abstracted.

Key words: cost estimation; FPT(Function Point); COCOM0Ⅱ(COnstructive COst MOdel)

1 軟件成本估算概述

1.1 軟件成本估算背景

無法準確估算出軟件開發的成本和進度是軟件危機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于是各種估算軟件成本的模型和方法作為軟件度量的一個方向應運而生。何為軟件成本估算呢?軟件成本估算的含義就是指在軟件開發以前對于其所需的工作量和時間等做出經驗性的估計。一般而言,對于軟件成本估算有兩個要求:首先,要有一定的準確度。其次,模型或者方法對于使用者應該方便快捷。

軟件成本估算一般需要估算三類數據:工作量;軟件生產率;軟件開發成本。

各國的軟件工程研究者和研究機構已經對軟件成本估算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并且總結出一些經驗模型,如:Putnam1978年提出的一種動態多變量模型-- Putnam模型,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IFPTUG)的FPT(功能點)模型(Function Point)(以FPT作為工作量度量),Boehm提出的結構化成本估算模型一一COCOMO(constructive cost model)(以LOC――源代碼行作為工作量度量)等。其中,Boehm在1994年發表的COCOM0Ⅱ模型在實踐中估算的軟件開發成本與實際成本相差不到20%,進度相差不到46%,已經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估算最準確的模型之一。

1.2 軟件成本估算模型分析

1.2.1 PUTNAM模型

1978年Putnam提出了一種動態多變量模型――PUTNAM模型。

計算公式:L = Ck * K*1/3 * td*4/3

其中:L代表源代碼行數(以LOC計),K代表整個開發過程所花費的工作量(以人年計),td表示開發持續時間(以年計),Ck表示技術狀態常數,它反映“妨礙開發進展的限制”,取值因開發環境而異,見表1。

從上述方程加以變換,可以得到估算工作量的公式:K = 3*L/(3*Ck*4*td)

還可以估算開發時間:td = 1/4*[3*L/(3*Ck*K)]

1.2.2 功能點模型

表 1

與PUTNAM模型不同,功能點模型采用功能點(FPT)當作軟件規模的度量.該模型可按兩個元素來計算,分別是信息處理規模和技術復雜度調節因子。

1) 信息處理規模

根據信息處理規模,可以把系統組成分成五類,即內部邏輯文件(ILF)、外部接口文件(EIF)、外部輸入(EI)、外部輸出(EO)、外部查詢(EQ)。根據各自的特點,這些元素進一步按權重分成“簡單”、“平均”和“復雜”三類。技術復雜度調節因子

2) 技術復雜度因子

一般通過計算技術復雜度因子(TCF)來進行技術復雜度調節。TCF的計算方法為:考察一些特定問題,給出回答等級數,最后統計總和。這里回答等級數為:不明顯影響;中等影響;平均性影響;顯著影響;強烈的影響或必不可少。

考察的問題包括備份和恢復的可靠性、在線修改、安裝簡易性、數據通訊、可重用性等。

最后,功能點FPT可通過下面的經驗公式計算:

FPT = UFPT * (0.65+TCF/100)

1.2.3 COCOMO模型(COCOM081)

COCOMO模型(COCOM081)是由Boehm提出的結構化成本估算模型。是一種精確的、易于使用的成本估算方法。

COCOMO模型中主要會用到以下變量:

DSI――源指令條數。不包括注釋,1KDSI二IOOODSI。

MM――開發工作量(以人月計),1MM = 19人日=152人時=1/12人年(此處MM與上文提到的PM意義相同)。

TDKV――開發進度(以月計)

COCOMO模型中,必須考慮開發環境,軟件開發項目的類型可以分為3種:

組織型(organic):相對較小、較簡單的軟件項目。開發人員對開發目標理解比較充分,與軟件系統相關的工作經驗豐富,對軟件的使用環境很熟悉,受硬件的約束較小,程序的規模不是很大(

嵌入型(embedded):要求在緊密聯系的硬件、軟件和操作的限制條件下運行,通常與某種復雜的硬件設備緊密結合在一起。對接口,數據結構,算法的要求高。軟件規模任意。如大而復雜的事務處理系統,大型/超大型操作系統,航天用控制系統,大型指揮系統等。

半獨立型(semidetached):介于上述兩種軟件之間。規模和復雜度都屬于中等或更高。最大可達30萬行。

基本COCOMO模型估算工作量和進度的公式如下

工作量:MM = r*(KDSI)c

進度:TDKV=a(MM)b

其中經驗常數r,c,a,b取決于項目的總體類型。

表2

表3

COCOMO模型按其詳細程度可以分為三級:基本COCOMO模型,中間COCOMO模型,詳細COCOMO模型。其中基本COCOMO模型是一個靜態單變量模型,它用一個以已估算出來的原代碼行數(LOC)為自變量的經驗函數計算軟件開發工作量。中級COCOMO模型在基本COCOMO模型的基礎上,再用涉及產品、硬件、人員、項目等方面的影響因素調整工作量的估算。詳細COCOMO模型包括中間COCOMO模型的所有特性,但更進一步考慮了軟件工程中每一步驟(如分析、設計)的影響。

表2通過統計63個歷史項目的歷史數據,得到基本COCOMO模型的計算公式。

1.2.4 COCOMOⅡ模型

1994年Boehm重新研究和調整原有模型,根據未來軟件市場的發展趨勢,發表了COCOMOⅡ模型。相比于早期的COCOMO模型, COCOM0II主要做了以下變化:

COCOMO II中使用三個螺旋式的生命周期模型:applications composition,early design,post-architecture(應用構圖、早期設計和后體系結構)。

使用五個規模因子計算項目規模經濟性的冪指數B,代替了原來按基本、中期和詳細COCOMO模型使用固定指數的方法。

擴展功能點測量,使用源代碼行(SLOC)代替DSI。

新增加成本驅動因子:DOCU,RUSE,PVOL,PEXP,LTEX,PCON,SITE。

刪除成本驅動因子:VIRT,TURN,VEXP,LEXP,MODP。

改變原有成本驅動因子的參考值,以適應當前的軟件測度技術。

COCOMO II仍然使用人月來度量軟件開發的工作量。人月是指除去節假日之后一個人在一月內所完成的項目工作量。在COCOMO II中,人月與項目進度不同,前者是指工作量,并從中計算開發成本,后者則是指完成項目所需的時間。工作量評估的基本模型如下: PM = A × (SIZE)B

其中,SIZE是估算的軟件功能單元的代碼行數(以千行為單位),指數B反映了項目的規模經濟性,當它大于1時所需工作量(PM)的增加速度大于軟件規模(SIZE)的增加速度,體現出規模非經濟性。反之,B小于1則表示規模經濟性。COCOMOII使用5個規模度因子Wi,采用公式B=0.91+0.01Wi計算指數B,5個規模度因子根據其重要性和價值,在6個級別上取值,由表3給出(來源于COCOMO II .1999軟件包);常數A通常取值為2.94。

要計算項目的進度,使用公式:

TDEV = [3.67*(PM)(0.28+0.2*(B-0.91))*(SCED%)/100

2 軟件成本估算模型研究與改進

2.1 軟件成本估算模型研究

綜合觀察以上的幾個常用的方法和模型,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PUTNAM模型和COCOMO模型是比較早期的模型,只適用于當時瀑布模型的軟件開發方式,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后,軟件項目管理和開發技術與工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快速應用開發模型、軟件重利用工程、面向對象方法以及軟件過程成熟度模型等一系列軟件工程方法和技術。早期的模型已經不再適應新的軟件成本估算和過程管理的需要,于是改進的COCOMOⅡ模型應運而生,這種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早期模型的一些缺陷,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成本估算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于源指令數目的準確估算。這在一個軟件項目剛啟動時是比較難以做到的;同時源指令的行數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開發語言的選擇;對于一些算法非常巧妙的程序來說,源指令行數與工作量的大小關系并不是很密切。而功能點方法可以做到與程序語言無關,并且它所依賴的數據,是在項目評估早期就能知道的。但是這種估算方法在計算中主要依靠的是主觀因素,而不是客觀實際,例如對于功能點復雜度的計算,就必須依靠經驗數據。

2.2 軟件成本估算模型的改進

考慮到COCOMOⅡ模型和功能點估算方法各自的優缺點,提出一種將功能點和COCOMOⅡ模型結合起來的方法,可以在FPT估算的優點之上再利用FPT本身所沒有考慮到的又很重要的COCOMO的成本因素,去正確估算不同開發條件的軟件開發成本。可以分為如下幾步:

1) 應用功能點模型計算出功能點數。

2) 利用COCOMOⅡ模型的經驗數據將功能點轉化成LOC數。

3) 通過LOC數,利用COCOMOⅡ模型估算出工作量。

圖1給出了這種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示意圖。

界定軟件的范圍:這是在提出成本估算問題之后的第一個步驟,對問題進行界定,界定軟件的范圍(或稱為問題的作用域)。軟件的范圍包括功能、性能、限制、接口和可靠性。界定軟件的范圍的目的是減少軟件開發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以降低估算的難度和不準確性。

問題分解:用分解的技術將復雜問題分解成比較小的、相對簡單的問題;為估算軟件規模做準備。問題分解得越詳盡、越細微,越有利于軟件成本的準確估算。問題分解工作是估算軟件規模的基礎。如何分解必須與下一步中采用的估算軟件規模的方法保持一致。

估算軟件規模:在問題分解的基礎上估算軟件規模;如果是基于問題(功能)的估算,則得到UFPT(未經調整功能點);如果是基于過程的估算,則得到LOC。在這一個步驟上,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采用哪種估算方法。當然,不同的估算方法必須對應相應的問題分解。

圖 1

數據轉換:如果估算軟件規模得到UFPT,則按照COCOMOⅡ模型提供的歷史經驗數據轉換得到KLOC;如果估算軟件規模得到LOC,則LOC/1000,得KLOC。這一步的目的是得到軟件規模的KLOC形式的估算,為下一步的估算提供估算依據。

估算工作量和時間:運用COCOMOⅡ模型,以KLOC為輸入,估算軟件工作量和時間進度。

這種集合功能點估算和COCOMOⅡ模型的方法具有兩方面的優點:首先避免了功能點估算對于歷史數據的硬性要求,對于剛起步的軟件開發團體這是非常重要的,讓更多的軟件開發團體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二是采用了COCOMOⅡ模型中已經提供的一些參數因子,可以綜合考慮各種影響軟件開發的因素。

3 總結

軟件成本估算是一個融于整個軟件開發周期的連續的循環反復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累計歷史數據,在不斷的實踐中加以檢驗,以上的這個方法還很幼稚,需要在軟件開發的實踐中進一步予以修正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Boehm B.COCOMO II Model Definition Manual[S].Version l.4,USC Center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1997.

篇10

華能西藏發電有限公司加查水電工程籌建處 西藏 856417

[摘要]本文介紹了水利水電工程決策階段造價控制的涵義和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控制的因素,提出了水利水電工程決策階段造價控制策略。

[

關鍵詞 ]水利水電工程;決策階段;造價控制;策略

引言

水利水電工程,尤其是大中型重點水利水電工程,其規模大、涉及面廣、資金渠道多、技術復雜、工期長,其概預算的編制不僅工作量大, 而且由于物價上漲、地質變化、自然災害及編制方法的改革和國家政策性的變化,往往會超概并需要調概,而調概幅度之大往往超出15%的政策許可范圍,造成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三超現象”相當普遍,不僅造成計劃失控而且難以發揮工程效益。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速我國水電能源開發,是水電工程造價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國家經濟建設中亟待解決的新課題。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牽涉面廣、制約因素多、動態因素多,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

一、水利水電工程決策階段造價控制的涵義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決策的目的是綜合評價工程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經濟性。一般來講,建設的必要性在于區域水、電的需求狀況,可行性取決于建設、運行過程中技術實施的難易程度,經濟性取決于項目投資效果。項目決策的核心在于項目的經濟性,而其工程造價便是項目經濟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工程條件和資料,會導致投資估算精度的波動。而既要克服投資估算方法的局限性,又要保證一定的估算精度,那就需要保證項目決策的深度和質量,同時創新估算方法。實際上,因水利水電工程的投資資金來源多樣化,在項目決策過程中,就會產生一些爭取立項、掛帳建設等現象,這就給工程造價控制留下了隱患,因而必須在決策階段嚴格審查投資估算,為后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不同于設計階段、發包階段、實施階段等,究其原因在于這一階段沒有明確一致的界線標準。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并不是精確地控制工程項目造價數的多少,而應當主要控制工程投資效益的好壞,其造價控制過程是動態變化的,是以工程的最大效益為終極目標的,其控制思路為:首先搜集工程造價計算依據充當項目決策內容,其次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來進行工程造價計算,若在計算過程中發現偏差,及時促使項目決策內容修改調整,接下來便是進行項目經濟評價,可得到所期望的經濟效益,即完成了決策造價控制,若不滿意所得到的經濟效益,則需要進一步分析、診斷問題所在。

二、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控制的因素

水利水電工程大多建于江河、湖泊上,其建設運行的復雜性、艱巨性使得該類工程造價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金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造價金額相當大,大型工程的投資高的有900億,而一般的中、大型除險加固類工程造價都有幾千萬甚至上億;動態性,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周期長,導致了建設過程中的設備材料費、管理費等不斷變動;復雜性,水利水電工程包括建筑工程、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金屬結構設備、水庫淹沒處理等,牽涉到業主、施工方、監理、政府等多個部門,其計價方法、過程多樣化。從項目決策與工程造價及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的特點來看,要在決策階段做好造價控制,首先要分析好這一階段中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

1、項目規模 實際上項目規模與工程造價是呈正相關系的,項目規模往往取決于工程造價,同時還依賴于規模效益、項目規模合理化制約因素、市場及環境因素、生產技術及管理方式的先進性、社會經濟環境等。

2、工程建設標準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標準是項目決策必不可少的內容,對工程造價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內容包括:工程建設規模、工程占地面積、施工工藝、建筑工程等各方面的相應的指標和標準。

3、工程選址 水利水電工程是利國利民之工程,需同等重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其工程建設選址是指通過綜合考慮工程及其建設地點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環境、施工條件、交通狀況及地質狀況等來決定具體的建設區域和具體的建設地點。

4、設備選用 水電工程的主要設備包括水輪機、發電機、主閥、橋式起重機、主變壓器等,而泵站工程包含泵、電動機、主閥及起重機等設備。同時設備費作為工程造價的一部分,其設備選用的合理與否,對工程造價的控制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

5、資金籌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要持續不斷的進行下去,就需要源源不斷籌措資金,而這種籌資方式、籌集資金結構、籌資風險都是項目決策所必須重視的問題。

6、估算方法 投資估算是根據有限的工程相關市場價格,通過合理、科學的選用投資估算方法,將估算誤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以避免影響工程項目的經濟評價和項目決策。

三、水利水電工程決策階段造價控制策略

決策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在于客觀、全面地反映出工程所需投資,旨為項目正確投資提供技術經濟指標。基于上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造價控制策略。

1、建立健全建筑市場計價模式,科學地選擇水利水電工程造價計價方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統一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計量規則及計量單位。要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就必須首先收集詳細的水利水電工程造價資料,并對其進行篩選、分析,整理出工程的特點、工程施工技術和工藝的特點;其次對擬建項目和已建項目進行比較分析,其關鍵是工程結構、工程選址條件、施工工藝及技術水平、設備選型等的比較分析;最后便是確定工程造價的計價方法;造價計算過程中應當重點對計算中所取得的參數進行詳細的計算,對這類參數的精確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工程造價的精度。

2、完善可行性研究階段管理,嚴格審核投資估算

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投資估算應當通過擁有一定咨詢資質的單位評估,進行評估的單位必須認真負責地詳細分析投資估算的可靠性,同時進行相應的經濟效益評價和社會效益評價。完善可行性研究階段管理,重點在于給出項目的技術經濟評價,要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項目投資的可行性、必要性。此外,應當還要嚴格審核投資估算,做到估算編制依據的時效性、準確性及與項目規劃的一致性,做好估算方法選擇的合理性、適用性及科學性,切實反映出估算內容的客觀性、真實性。

四、結束語

總之,水利水電工程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是集工程技術、經濟、管理一體的綜合理論,是項目投資好壞的直接反映。要真正控制好工程總投資,就要不斷做好調查工作,分析其影響因素,明確造價控制思路,加大控制工作的深度和廣度。

參考文獻

[1]羅舒.水利工程造價管理現存問題及對策探討[J].廣西水利水電,2008,(06) .

[2]邵富強.關于水利水電工程造價中問題的探究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