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康復護理范文
時間:2023-10-16 17:36: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產后康復護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對于女性而言,生產分娩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歷程,在懷孕階段到分娩都需要經歷漫長的心理承受力,自身的各個器官位置也會發生變化,產婦產后的抑郁情況和子宮康復情況都與產婦日后的生活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1-2]。為保證產婦產后的心理壓力得到有效緩解,改善子宮的康復情況,此次研究采用產后康復護理方式對產婦進行護理,并分析其護理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生產的62例初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將全部產婦隨機分成31例的研究組,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5.47±5.21)歲;孕周36~40w,平均孕周(38.65±2.54)w;順產21例,剖腹產9例。31例的對照組,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25.11±4.61)歲;孕周37~40w,平均孕周(39.16±2.21)w;順產18例,剖腹產13例。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如日常的衛生清潔,母乳喂養指導等,研究組采用產后康復護理,具體如下。
1.2.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在產婦入院期間與產婦進行有效地交流,交流過程中增強產婦的信任感,建立平等、友愛的護患關系。交流過程可以適當為產婦講解產后的相關知識,比如母乳擠奶的技巧、產后的飲食和運動、小兒的護理知識和方法以及產后的衛生知識等,提升產婦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減輕產婦的焦慮感。與產婦交流過程中,可以根據產婦性格特點,了解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從而實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告訴產婦存在心理問題對產后康復和小兒健康存在的不良影響,盡量使產婦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情。叮囑產婦開展適當的運動,通過簡單的鍛煉早日恢復身體健康,邀請順利分娩后的有經驗產婦和即將分娩的產婦進行交流,互相分享經驗,減輕產婦的壓力;護理人員也應該多與產婦的家屬進行溝通,和家屬共同鼓勵和支持產婦。
1.2.2子宮康復護理 護理人員可以采用子宮按摩的方法,早日實現子宮康復。實施按摩前應叮囑產婦排空膀胱尿液,并取平臥位躺在按摩床上,盡量讓身體保持放松;護理人員取一定量的凡士林涂在子宮按摩位置上,按摩過程應選擇正確的穴位,從宮底包括到關元和三陰交兩個穴位,具體按摩手法:手掌放在宮底部位,利用小魚際肌掌側發力,以順時針的方向沿著子宮做環形按摩,時間在5~8min為宜;在穴位上按摩時應采用規范化動作,如點穴等。
1.3觀察指標 產婦產后抑郁評分標準以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實行,調查內容共有10項,總分為30分,其中0分為從未出現,1分為偶爾,2分為經常,3分為總是,評分在10分及10分以上則評定為抑郁。產后子宮康復情況以子宮入骨盆時間、惡露時間和產后出血率進行判斷,產婦產后24h出血量大于500ml則判定為產后出血。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P
2 結果
2.1比較兩組產后抑郁評分 研究組產后抑郁評分為(7.34±2.16)分,對照組評分為(10.70±5.11)分,兩組抑郁評分相比,研究組明顯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比較兩組子宮康復情況 研究組產后子宮康復情況以子宮入骨盆時間、惡露時間和產后出血情況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篇2
【關鍵詞】 盆底肌鍛煉; 尿潴留; 康復護理; 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8-0088-02
doi:10.14033/ki.cfmr.2016.28.047
通常情況下,產婦生產之后容易出現尿潴留的情況,已經成為醫學產科臨床常見病及高發病之一,影響產婦的身體恢復。產后尿潴留容易造成產婦膀胱腫脹難忍,較為嚴重的疼痛感,影響產婦的產后正常生活[1]。近年來,將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應用于產婦生產中,能夠有效降低產后尿潴留的發生率,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2]。本次試驗選取90例產婦,對其中45例產婦應用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臨床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產婦90例為試驗研究對象,按照抽簽的方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n=45)和參照組(n=45)。觀察組的45例產婦中,年齡最大35歲,最小22歲,平均(28.5±1.3)歲;參照組的45例產婦中,年齡最大37歲,最小22歲,平均(29.5±1.5)歲。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對于本次試驗兩組產婦及家屬均知曉,并且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參照組的45例產婦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產婦,安排產婦進行常規檢查,并且將檢查數據詳細準確記錄。護理人員要加強與產婦之間的溝通,向產婦及家屬詳細介紹產后尿潴留的發生機制、臨床癥狀表現及具體的治療方案和臨床效果等,使產婦對產后尿潴留相關知識內容更加了解。在這一過程中,針對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予以詳細全面的解答,解除產婦的疑慮。其次,護理人員還要囑咐產婦保持個人衛生,勤加更換內衣褲,同時囑咐產婦每天定點清洗會,并且保證水溫不要太熱或者太涼,這能夠有效降低感染的發生概率[3]。護理人員還可以輔助產婦排尿,主要是通過播放水流錄音或者是播放音樂的方式來完成,這種輔助排尿方式能夠對產婦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暗示作用,促進產婦順利排尿,緩解膀胱腫脹疼痛的不適感。
1.2.2 觀察組 觀察組45例產婦的常規護理操作與參照組產婦相同,同時再加行盆底肌鍛煉護理。首先,護理人員安撫產婦的情緒,以免產婦出現過度緊張、害怕的心理,影響產婦的臨床護理效果。護理人員幫助產婦處于正確接受護理,囑咐產婦進行有節奏的吸氣、呼氣,并且在吸氣的過程中進行收縮,保證每次吸氣過程中收縮最少不低于3次,最多不能夠超過5次,同時產婦無論心理還是心理都需要放輕松,沒有壓力的接受護理操作。盆底肌訓練護理需要產婦掌握訓練技巧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練習。具體的練習時間,護理人員要根據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和產婦的身體承受能力而定,初期護理人員囑咐產婦進行盆底肌鍛煉30 min即可,隨著產婦身體恢復逐漸好轉,護理人員可以適當增加鍛煉的時間,以此達到預期的臨床護理效果。
1.3 評價標準
(1)90例產婦經臨床治療后,產婦在生產之后最少6 h內或者最多8 h需要進行排尿,患者能夠正常自行排尿,并且醫護人員觀察患者尿量處于規定值范圍內,即可判定患者臨床治療有效。(2)產婦接受臨床治療后,在6~8 h內不能夠自行排尿,或者是通過醫護人員輔助排尿,患者的尿量較少的情況下,即可判定患者臨床治療無效[4]。
護理滿意度調查方法:采用醫院自制的對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本次問卷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臨床護理有效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有效率為100%(45/45),明顯優于參照組產婦的84.44%(38/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7.5904,P
2.2 兩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為95.56%,其中非常滿意24例,滿意12例,一般滿意7例,不滿意2例;參照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為77.78%,其中非常滿意16例,滿意11例,一般滿意8例,不滿意10例;可見觀察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154,P
3 討論
根據臨床試驗研究發現,我國有很大一部分產婦在生產之后容易出現尿潴留的情況,對產婦的產后生活和身體健康都造成較大影響。引起尿潴留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產婦在生產之后容易留置導尿管,一般這類產婦以行剖宮產產婦為主,生產后,產婦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疼痛感與不適感,為了緩解這種情況,一般護理人員多會為產婦應用鎮痛泵,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產婦排尿負擔。同時,留置管能夠將產婦的尿液予以引流排除,影響產婦膀胱功能。其次,產婦在生產之后,會出現不同程度宮縮乏力的情況,容易引起產婦盆神經麻痹,造成產婦膀胱處充血,最終引起產婦產后尿潴留[5]。第三,產婦在生產之后,會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護理人員在鼓勵產婦排尿過程中,疼痛感會為產婦帶來一定心理壓力,擔心排尿會損壞自己的會,很多產婦不愿意、害怕排尿,長時間容易引起產婦出現尿潴留的情況,影響產婦的身體恢復[6]。最后,通常情況下,初產婦在經歷生產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并且對生產過程相關內容了解的較少,生產前宮縮的疼痛感或者是分娩中產生的疼痛感,都容易造成產婦出現神經緊張、恐懼害怕的情況,嚴重的產婦在生產之后會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導致產婦不能夠有效調節自己的心理變化,影響產婦的睡眠質量,身體恢復較差最終引起產婦出現尿潴留[7]。
近年來,將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應用于產婦生產中,通過護理人員的專業講解和指導,根據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和承受能力等,為產婦制定合理的鍛煉計劃,在鍛煉過程中增加產婦的子宮收縮頻率,能夠有效幫助產婦排尿,從根本上降低產后尿潴留的發生概率[8]。
本次試驗選取90例產婦,按照抽簽的方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參照組,觀察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有效率為100%,明顯優于參照組產婦的84.44%;觀察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產婦生產過程中應用盆底肌鍛煉護理方法能夠增加產婦子宮收縮頻率,有利于恢復產婦的盆底肌張力,輔助產婦排尿,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有效率,預防和改善產婦出現產后尿潴留的情況,提高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在臨床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入款.產后盆底功能障礙防治探究及康復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10):115-116.
[2]郭毅.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的康復護理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6):26,28.
[3]廖文梅.探討不同時間康復護理對產后婦女盆底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6):792-794.
[4]林小美.全子宮切除術后進行盆底肌鍛煉對改善產婦性生活質量與家庭功能的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9):4498-4500.
[5]邢巖.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的康復護理研究[J].職業技術,2012,11(5):140.
[6]吳阿俠.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3,56(30):6335-6336.
[7]黃建桃.盆底肌鍛煉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結局及盆底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4,20(3):513-516.
篇3
【關鍵詞】 剖宮產;康復;泌乳量;護理干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710-02
剖宮產是解決高危妊娠的一種重要分娩手段,隨著剖宮產手術指證的擴大,我國剖宮產分娩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剖宮產畢竟為有創手術,產婦術后的康復及泌乳量是廣大醫師及護理人員所關注的重點問題[1]。筆者近年來對在我院行剖宮產分娩的產婦給予了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有效促進了剖宮產產婦的康復,且增加了泌乳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觀察對象共126例,均來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全部產婦均在我院行擇期剖宮產手術,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將126例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5例:年齡21-32歲;初產婦48例,經產婦17例;新生兒體重2.75-4.25kg。對照組61例:年齡20-32歲;出產婦45例,經產婦16例;新生兒體重2.75-4.25kg。本次研究納入對象均排除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器質性疾病產婦,全部產婦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性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分娩。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產婦均給予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包括密切觀察母嬰生命體征、產婦子宮收縮情況、腹部切口及陰道出血情況等,并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及日常生活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術前向患者講述剖宮產的相關知識及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給予心理安慰與鼓勵,消除患者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使患者充分做好手術準備。
1.2.2 術后護理 ①早期功能鍛煉:產婦回到病房后,指導患者取去枕平臥位,6h后取半臥位,產婦可根據自身情況在床上翻身,以增強腿部、腹部及上肢的運動功能。術后48h鼓勵患者下床活動。②飲食護理:術后24h,指導患者進食少量流質類食物,盡量減少糖類或奶類等產氣類食物,排氣后進食高維生素、高纖維類食物,以促進胃腸道蠕動。③膀胱訓練: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加強膀胱訓練,拔出尿管后,讓產婦多飲水,以促進產婦早期自行排尿。④泌乳護理:產婦回到病房后,指導產婦與新生兒早接觸、早吸允,一般在產婦回到病房后30min內建立母子皮膚接觸,實現早期吸允,告知產婦正確的哺乳技巧與方法,觀察產婦泌乳情況,必要時可對進行熱敷和按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排尿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等康復指標,同時記錄兩組患者開始泌乳時間,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時間資料以標準差(χ±s)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以P
2 結 果
2.1 兩組產婦術后恢復情況 觀察組產婦術后排氣時間、排尿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
2.2 兩組產婦開始泌乳時間比較 觀察組產婦開始泌乳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P
3 討 論
剖宮產是解決巨大兒、難產兒等的一種特殊分娩方式,隨著社會、心理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剖宮產分娩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剖宮產雖有諸多優點,但產婦術后康復及泌乳情況仍是臨床關注的重點課題。有關研究表明,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促進剖宮產產婦康復、改善泌乳量均有積極意義[3-4]。剖宮產手術技巧及方法雖已成熟,但畢竟為有創性手術,多數產婦在剖宮產前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從而導致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處于興奮狀態,使血漿兒茶酚胺及皮質醇濃度升高,導致術中子宮收縮能力下降[5]。因此,對于剖宮產產婦,應在術前給予心理護理,通過心理護理消除或減輕其焦慮、恐懼等不良情況,減少產婦術中應激反應,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剖宮產后,一般在術后12-24h內腸蠕動會消失,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恢復[6],早期功能鍛煉有助于促進患者機體恢復,通過飲食護理,可指導患者早期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類食物,從而在幫助患者腸胃恢復的同時,促進乳汁分泌。通過泌乳護理可防止產婦乳腺管堵塞或不暢,同時可指導患者正確的泌乳方法,最終促進產婦泌乳,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筆者認為,針對剖宮產產婦,應根據產婦個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若產婦術后疼痛嚴重,應加強疼痛護理;若產婦產后泌乳量較差,應加強泌乳護理;若產婦情緒波動較大,應給予耐心疏導與安慰,穩定患者情緒。
綜上所述,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促進剖宮產產婦康復,對改善剖宮產產婦泌乳量、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均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吳蓉蓉.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5):37-38.
[2] 王波君.社會因素對剖宮產率的影響及對策[J].社區醫學雜志,2009,7(3):73.
[3] 艾宏偉,任艷芳.康復護理在剖宮產術后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3):209-210.
[4] 蔡燕燕,黃豐綠,謝惠蓮.術前健康教育對剖宮產患者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08,16(6):92.
篇4
【關鍵詞】柴胡疏肝湯;產后便秘;中藥灌腸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581-02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腔內停滯過久,水分被過分吸收,造成排便次數減少,大便干燥難解的癥狀,嚴重者可以出現數日無大便的情況[1]。便秘是因為糞便在腸腔內停留過久,就會出現腹脹、納差、乏力、口渴、煩躁等癥狀[2]。便秘嚴重的患者容易導致痔瘡出血、子宮脫垂、甚至誘發心臟病和腦出血。便秘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多種疾病單獨或者聯合造成的一種癥狀,治療是除病因治療外,還應當對癥治療。產婦發生便秘的機率很高,主要是產后胃腸運動減弱、食物精細、產后吸收熱、會陰側切后疼痛、臥床等原因造成[2]。因此產后通便對產婦的康復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為減輕患者痛苦,我們采用本院藥劑科院內制劑柴胡疏肝湯為基礎方,根據病人病情辯證化裁熬成湯藥灌腸,每日兩次,與麻仁丸做對比,柴胡疏肝湯加減灌腸對產后便秘的康復療效比較確切。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婦產科2012-2013年自然分娩的產婦584例,其中86在產后出現不同程度的便秘,請我科會診治療。86例患者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7.3歲,孕37-41周;其中會陰側切68例,輕度會陰粘膜撕裂14例,會陰無傷口2例。86例患者均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導致的腸梗阻或者引起便秘的其他腸腔疾病,同時患者無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史,排除腫瘤、炎癥、藥物、內分泌因素導致的便秘,患者均為功能性便秘。將8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為中藥灌腸治療,對照組為麻仁丸治療。兩組患者基本情況相同,且隨機分組,故兩組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便秘采用《內科學(第八版)》標準[3],中醫便秘診斷采用《中醫內科學》標準[4],產后便秘辯證分型采用《中醫婦科學》標準[5]。
1.3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采取本院院內制劑柴胡疏肝湯加減灌腸,水溫36℃,100ml湯藥保留灌腸30分鐘,早晚各一次。連續用藥一周。藥物組成:柴胡15g、川芎15g、枳實15g、黨參15g、香附10g、白芍10g、半夏10g、大黃6g、厚樸6g、甘草10g。根據病人病情辯證化裁方藥,氣虛者可重用黨參,血虛者加當歸,陰虛發熱傷津者加天冬、麥冬,肝郁脾虛者重用柴胡加茯苓,眠差加夜交藤等。
1.3.2 對照組:患者口服麻仁丸(北京同仁堂生產)藥物組成:火麻仁、苦杏仁、大黃、枳實、厚樸等,每日兩次,每次3丸,連續用藥一周。
在治療期間患者均停用其他潤腸通便的藥物,囑患者多食富含纖維的食物。
1.4療效觀察
治療標準:(1)治愈:用藥一周后,患者大便通暢,規律排便,大便質地適中,性狀如常。(2)有效:用藥一周后,患者排便有所改善,偶有大便干結、排便不規律等癥狀。(3)無效:用藥一周后,患者排便與治療前相比無改善,大便仍干結、不規律,仍有腹脹、口渴、煩躁等癥狀[6]。出院后一周后門診隨訪。
2 統計方法:
統計方法采用X2檢驗,數據統計分析采用SPSS13.0。P
4 討論
便秘是常見的癥狀,古代中醫對便秘的命名不一,但是已經對便秘的認識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便秘首見于《黃體內經》,稱便秘為“后不利”、“大便難”。漢代張仲景《傷寒論》稱便秘為“陰結”、“陽結”、“閉”、“脾約”、“不大便”等,《傷寒論》首次提出“脾約證”,創麻仁丸方藥,流于后世;如“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煩躁實,大便難是也。”至于“便秘”一詞,首見于清代沈金鰲所著《雜病源流犀燭》一書中,這一病名沿用至今。
中醫對便秘的病因病機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是臟腑功能失調,外因主要是外感六、失液等因素造成。臟腑功能失調主要是脾、肺、腎、肝、大腸。《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與肺相表里,肺燥、肺熱之證移于大腸,肺氣不降均可導致糞便積于大腸二導致便秘;脾主運化,脾虛無以運化導致大腸功能失調;腎主水,司閉藏,腎虛水液代謝紊亂,腎司藏功能失調,利小便,燥屎結于大腸而致便秘;肝主升主動,肝氣不疏,氣機失調,糞便運輸障礙形成便秘。從津血氣液辯證,體質虛弱,氣虛大腸傳導無力而成便秘;津液不足,糟粕內結,水不行舟也可發生便秘[7]。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大量消耗陽氣,造成氣虛乏力;部分產婦產后精神焦慮,肝氣不疏,氣機失調;產婦分娩后脾氣受損,脾不運化,津液運轉失調;部分患者產程中大量失血,津血同源,血不生津,津虧而便燥;產婦分娩后出現吸收熱,熱入胃腸,消耗津液;以上病因病機均有可能造成便秘[8]。產后患者傷氣,患者少氣懶言,神差,氣虛無力,大腸運化功能失調,同時產后精神焦慮,疼痛導致肝氣郁結,故而多出現便秘的癥狀。氣滯、氣虛在產后便秘患者最多見。且中醫認為:“今婦人之生,有余于氣,不足于血,以期數脫血也”,補氣的同時還兼顧補血活血。故我院院內制劑用于產后便秘以柴胡疏肝湯唯基礎方劑,根據病情加減化裁而來。柴胡:疏肝解郁、理氣通便,川芎:補血活血、止痛,枳實:消滯內積、理氣消食、行氣通便,厚樸:主降,行氣,半夏:理氣化痰,白芍:補脾、益氣血、柔肝止痛,黨參:健脾、補氣,大黃:寫下攻積、瀉火解毒,甘草:調和諸藥。由此可見,本基礎方藥是以行氣通便為主要功效,兼以補氣血的方藥,氣虛者可重用黨參,血虛者加當歸,陰虛發熱傷津者加天冬、麥冬,肝郁脾虛者重用柴胡加茯苓,眠差加夜交藤,尤適用于產后氣血兩虛、肝郁脾虛所導致的便秘患者[10]。
我科在治療產后便秘的患者時,而不是一味的攻下瀉積,產婦產后氣血兩虛不宜使用峻猛的瀉下藥,而是采用攻補相結合的方法,我科將治療重點放在補氣通便、生津潤腸、疏肝解郁的治療上,攻補相得益彰,標本兼治[11]。我科在使用柴胡疏肝湯加減方藥治療產后便秘,根據病情病癥化裁,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
5 總結
從古至今,治療便秘的方藥非常多,但是中醫的精髓在于辯證施治。產婦分娩過程中,氣血受損、肝郁脾虛、氣虛乏力、津虧便燥,氣虛無以推動大腸運化大便,造成大便積于大腸內,出現便秘。柴胡疏肝湯加入益氣補血生津的藥物,主要功效為:疏肝解郁、行氣通便、益氣生津、潤腸通便。經臨床灌腸治療后,總有效率為100%,治愈率為:83.72%,與對照組麻仁丸治療相比,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提高(P
參考文獻
[1] Li G, Wang Q, Qian Y, et 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Pu-erh and its anti-constipation effects[J].Mol Med Rep,2014 Mar 5.doi:10.3892. PMID:24604453
[2] 靳志芹.美施康定致便秘的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J].護理進修雜志,2012,11,27 (22)2109-10.
[3] Li L, Zhao XY, Ou XJ,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J]. 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 2013 Apr;21(4):295-8.PMID:24021793
[4] 葛均波,徐永健. 內科學 [M].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03:405-407.
[5] 馬寶章,齊聰.中醫婦科學[M].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08:142-144.
[6] 吳勉華,王新月.中醫內科學[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07:234-235.
[7] 屈中杰,王友民.穴位埋線治療便秘96例[J]. 現代中醫藥,2009,02:46-47.
[8] 蔡亭,薛慶海.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婦女便秘100例[J].首都醫藥,2013,08:40.
[9] 陳延,伍燦賢,朱盈盈,等.功能性便秘的中醫癥候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 2013,40(2), 212-214.
[10] 鐘贛生.中藥學[M].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07,151-234.
[11] 劉秀斌.逍遙散加減治療產后便秘65例[J].甘肅中醫,2009,04:47.
[12] 相小燕.四物湯加味合穴位按摩治療產后便秘36例[J].福建中醫藥,2009,01:41.
篇5
【關鍵詞】護理干預;產后盆底;功能康復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ethods Analysis from May 2012 to July 2013 120 cas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function of the female pelvic floor,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nursing effect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001-02
隨著時代瞬息萬變,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情況,女性盆底功能障礙(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指的是人體的盆底出現部分缺陷、損傷,由此造成患者的功能障礙,并發一系列的疾病[1]。我國政府和全社會對此也給予高度重視,嚴重影響婦女生活質量的慢性疾病防治已被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FPFD防治就是其中之一[2-3]。為了加強產婦產后盆底功能障患者的康復效果,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本文選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案,取得了滿意的康復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本組全部患者符合衛生部門制定的關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的診斷標準,年齡為28~45歲,平均年齡為27.8歲,初產婦為82例,經產婦為38例。將本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產婦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具有均衡性。
1.2 護理方法[4]:
兩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均給予產后盆底康復治療。(1)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措施。(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患者如下綜合護理干預。
1.2.1 盆底保護的健康教育:
成立醫院盆底保護的健康教育小組,加大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宣傳,及時組織護理人員對來醫院治療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進行分類,根據患者的個人職業、年齡等因素,告訴患者盆底保護的一些常識,讓患者熟練掌握盆底保護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產褥期避免感染,患者在一個月期間不可以參加劇烈的體力勞動,也不可以盆浴。
1.2.2 盆底功能檢測:
要求護理人員跟蹤產后達到42天的患者及時到醫院進行常規盆底功能檢測,根據患者的檢測結果,做好對應的處理措施,護理人員還要讓患者堅持婦盆底肌肉鍛煉,并且教會產婦正確掌握控制盆底肌肉方法以及陰道啞鈴的鍛練方法。
1.2.3 產前孕婦盆底肌肉鍛煉培訓:
根據醫院制定的孕婦操作手冊,指導孕婦每天做2-3次產前體操,每次鍛煉的時間不少于20分鐘,提高患者的骨盆韌性,腹部和陰道的彈性,每天定時做好陰道收縮運動,鍛煉盆底肌肉。
1.3 療效評價[5]:
根據目前盆底功能恢復療效標準,盆底肌肌力分為0-5級。(1)顯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經過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和護理后,患者的肌力為5級,疲勞度為0級,陰道壓力肌張力完全正常,癥狀完全消失;(2)有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經過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和護理后,患者的肌力為2級以上,癥狀基本消失;(3)無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經過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和護理后,患者的肌力和癥狀無任何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5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患者的計量數據采用х2±s來計算,組內及組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的臨床療效相比較:
P
參考文獻:
[1] 朱小玲,陳琳. 護理干預對產后盆底功能康復的影響[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1): 1539.
[2] 王雯,王美玉,劉小妮. 盆底重建聯合全子宮切除術治療重度子宮脫垂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9): 1765-1766.
[3] Marian Wiegersma, Chantal M.C.R. Panman, Boudewijn J. Kollen, et a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versus watchful waiting or pessary treatment f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PS): Design and participant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parallel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primary care[J]. Maturitas, 2014,77(2): 168-173.
[4] Dalia M. Kamel, Ali A. Thabet, Sayed A. Tantawy, et al. Effect of abdominal versus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 in obese Egyptian women with mil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Hong Kong Physiotherapy Journal, 2013,31(1): 12-18.
[5] 李淑玲,廖惠璇. 心理干預對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產后盆底肌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護理研究[J]. 吉林醫學,2013,34(18): 3726.
篇6
【關鍵詞】 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產程;產后康復
產婦圍生期間會因生活環境突然改變, 產生抑郁、憂慮、不安、害怕等負面情緒, 加之對生產相關健康知識的缺乏, 會進一步影響母嬰結局。圍生期護理干預屬于婦幼保健相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有效改善產婦母嬰結局, 通過加強其圍生期間綜合護理干預, 產婦的產程出現明顯縮短, 且預后恢復質量顯著提升。本研究為觀察產婦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對產程與產后康復的影響, 選取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進行分娩的96例圍生期產婦, 分別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 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進行分娩的96例圍生期產婦, 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48例, 研究組中產婦年齡21~31歲, 平均年齡(25.9±3.2)歲, 孕周33~41周, 平均孕周(36.8±2.1)周, 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23例, 初中及初中以下25例;對照組中產婦年齡20~32歲, 平均年齡(25.2±3.4)歲, 孕周32~43周, 平均孕周(37.2±1.9)周, 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21例, 初中及初中以下2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 護理人員向產婦介紹產房的相關情況, 深入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況, 并加以心理疏導, 同時合理安排產婦的飲食。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綜合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產前健康宣教、產時和產后護理干預。產前健康宣教:向產婦講解分娩知識, 給予其心理支持, 同時, 播放相關的錄像與廣播, 增強產婦對分娩的認識;產時護理干預:密切觀察各產程中產婦的子宮收縮變化情況, 提高產婦的舒適度;產后護理干預:播放愉快、平緩的音樂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 促進產婦的產后康復[1]。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的產程時間、產后出血以及產后自主排尿情況, 產程時間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的產程時間比較 予以不同護理后, 研究組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均比對照組少,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產后出血和產后自主排尿情況 予以不同護理后, 研究組中產后出血1(2.08%)例, 對照組中9(18.75%)例且研究組中自主排尿34(70.83%)例, 對照組中26(54.17%)例,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目前, 已有相關研究表明圍生期護理可以促進產婦分娩和產后康復, 但仍不確定哪種護理方法對其影響較大。本次研究通過分析選取的96例圍生期產婦的一般資料, 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和綜合護理干預, 比較兩種護理方法下產婦的產程時間, 發現綜合護理干預下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均比常規護理少, 分析原因在于產前的健康宣教可以增強產婦對分娩的認識, 心理疏導則可以給予產婦強大的精神支持, 增強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和決心。由此可知, 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可以幫助產婦順利分娩, 相應縮短產程時間, 并可以有效減少產婦分娩的痛苦, 從而可以減輕部分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心理負擔, 為其以后的生產打下良好基礎[2, 3]。
同時, 也有相關研究表明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產后出血、排尿不暢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有效證實。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中產后出血1(2.08%)例, 對照組中9(18.75%)例, 且研究組中自主排尿34(70.83%)例, 對照組中26(54.17%)例,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在產婦圍生期間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縮短產程時間, 促進產婦的產后康復,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小荷.圍生期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產程及產后康復情況的影響.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4, 11(1):21-22.
[2] 李曉紅.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心理狀態及產后出血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21):48-49.
[3] 張躍瓊.人性化全程護理陪伴對產婦分娩方式和妊娠結局的影響. 健康必讀, 2103, 12(2):332-333.
篇7
【關鍵詞】 產后訪視護理干預; 產褥期婦女; 健康信念; 生活質量
doi:10.14033/ki.cfmr.2017.2.03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2-0073-02
產褥期即俗稱的坐月子,在醫學教科書上稱之為產褥期[1]。我國農村常規就認為產后坐月子的時間為1個月,產后休息滿1個月就是全部恢復了,婦女就要參加體力勞動,有不少的老年婦女患有子宮脫垂等疾病的比較多,可能就是與產后休養不足時有一定關系。現代醫學教科書明確規定:產褥期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后的產婦身體、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調適復原的一段時間,需6~8周,也就是42~56 d。在這段坐月子的6~8周時間內,產婦應該以休息為主,尤其是產后15 d內應以臥床休息為主,調養好身體,促進全身器官各系統尤其是生殖器官的盡快恢復。產后訪視是做好圍產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內容,密切觀察產婦和新生兒各項體征變化,協助產婦順利恢復到孕前的身體狀況,并早期發現新生兒異常以便及時處理,對于早期診斷、治療及預防產婦、嬰兒的常見病,保障產后母嬰健康具有重要意義[2-4]。本文選擇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筆者所在社區婦產科順利分娩的74例孕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37例實行常規產后訪視護理,研究組37例實行產后訪視護理干預,兩組進行對比研究,結果實行產后訪視護理干預的研究組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筆者所在社區婦產科順利分娩的74例孕產婦為研究對象,所有孕產婦均為初產婦,年齡20~32歲,平均(24.5±1.6)q;孕周37~42周,平均(40.6±1.7)周。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7例。兩組孕產婦年齡、健康狀況和孕周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均為足月且自然分娩的孕產婦;(2)母嬰狀態均良好且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工作的孕產婦;(3)無民族限制。排除標準:(1)有過妊娠史的孕產婦;(2)患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或急性傳染性疾病的孕產婦;(3)拒絕接受產后訪視的孕產婦。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行常規產后訪視護理。
1.2.2 研究組 實行產后訪視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心理護理干預。定期對孕產婦及其家人進行產褥期相關護理及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告知產褥期婦女的家人一些產褥期婦女常見的心理和生理變化,以及常見疾病的護理知識和注意事項,以便使產褥期婦女能具有良好的健康狀態,提高其生活質量。此外,可以通過組織召開健康教育講座或產褥期婦女家屬座談會,以及經驗交流會等方式加強患者家屬之間及家屬與醫務人員之間的交流,大家相互借鑒經驗,對產褥期婦女有一個更全面更正確的認識,提高產褥期婦女的護理水平和健康水平。(2)醫護人員定期上門對產褥期婦女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了解產婦健康狀況,包括:測血壓和體溫、稱體重、檢查及、檢查子宮恢復情況、檢查會陰傷口愈合情況、觀察惡露及性狀,提供母乳喂養指導。并且能及時發現與治療會陰切口感染、乳腺炎及產后抑郁癥等。(3)對產褥期婦女進行健康宣傳教育,指導其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及指導其正確護理嬰兒。初訪時,要對新生兒進行準確而全面的體格檢查,觀察一般情況,如面色、精神、呼吸、體溫等。檢查頭部、皮膚、臍部有無感染、血腫、皮疹、滲出、化膿等,并做相應的處理,了解分娩情況、出生體重、有無窒息、產傷、滯產、難產等,做好訪視記錄,如有體溫不升、嗆奶、口周青紫、嚴重黃疸、皮膚發冷發硬等情況要及時送往婦幼保健院診治,復訪一般在生后10~14 d,主要測量體重,了解生理性體重下降及母乳喂養情況,觀察黃疸消退及臍帶脫落情況,解決新生兒喂養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滿月訪視在生后28~30 d,要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評價其健康狀況后,轉入“0~6”歲嬰兒及兒童保健管理。(4)指導產褥期婦女進行產后康復訓練,鼓勵產褥期婦女適當活動,進行體育鍛煉,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子宮收縮及恢復,幫助腹部肌肉、盆底肌肉恢復張力,保持健康的形體,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指導其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做些俯臥運動、仰臥屈腿、仰臥起坐、仰臥抬腿、及會、臀部肌肉的收縮運動。簡單易行,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運動時間、次數。注意不要過度勞累,開始做15 min/次為宜,以后逐漸增加到30 min/次,每天1~2次。
1.3 調查方法
采用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和漢化版簡明健康調查表(SF-36)量表對符合書本研究納入標準的產婦進行測評。在問卷調查開始前要求對調查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并通過專家面試和筆試考核,在問卷調查過程中要求調查員嚴格遵守保密原則,指導產婦如實作答,提高問卷的準確性和可信度。本次調查研究共發放問卷100份,排除無效問卷后,回收74份,有效回收率74%。
1.4 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包括:(1)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共分為自我效能、健康動力、障礙、益處、嚴重性和易感性六個維度,各維度分別設六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來評估,按“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同意”、“完全同意”的標準評分,分值由1~5分依次對應,最終分值總和大小與產褥期婦女健康信念度成正比。(2)采用漢化版簡明健康調查表(SF-36)評估產褥期婦女生活質量,內容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疾病、一般情況、精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等8個領域,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產褥期婦女生活質量越優。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產褥期婦女健康信念水平對比結果
兩組產褥期婦女健康信念水平比較結果表明,研究組產褥期婦女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產褥期婦女SF-36量表得分對比結果
兩組產褥期婦女SF-36量表得分對比結果表明,研究組產褥期婦女SF-36量表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及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傳統的護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要求,而個性化護理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同時也是護理事業進步的體現[5]。產褥期婦女會產生許多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一般來說,產褥期產婦的心理是處于脆弱和不穩定狀態,其與產婦在妊娠期的心理狀態、對分娩經過的承受能力、環境,以及包括對嬰兒的撫養、個人及家庭的經濟情況等社會因素均有關。分娩后,多數產婦感到心情舒暢,然而,具有內向型性格、保守和固執的產婦,其依賴性、被動性、憂郁和缺乏信心較為明顯。其中部分產婦在產后可進一步發展成為產后郁悶、焦慮等,即所謂的產后憂郁綜合征。所以,對產褥期婦女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之產后訪視護理干預是至關重要的[6-7]。本文研究結果也表明實施產后訪視護理干預的研究組產褥期婦女,其健康信念水平及生活質量都要顯著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產褥期婦女產后實施訪視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其健康信念水平以及改善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麗芳.產后訪視護理干預對產褥期婦婦女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9):371.
[2]陳小燕,鐘美容,林玉瓊.家庭訪視對提高初產婦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6):28.
[3]費秀英.社區產后訪視對母嬰健康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1):4501-4502.
[4]魏小敏,喬寤.模塊式產后訪視護理計劃在社區產婦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5):148-149.
[5]袁麗敏,李宏偉,葉華衛.家庭護理干預對顱內動脈瘤術后病人健康信念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11):964-966.
[6]黃榕芳.產后訪視護理干預對產褥期婦女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3):388-389.
篇8
關鍵詞:護理干預;剖宮產;疼痛;康復
剖宮產手術是解決難產和母嬰并發癥的一種重要手段,隨著醫學和社會的發展,剖宮產手術率逐年增加[1]。但是術后腹部和子宮的切口疼痛不僅影響產婦的睡眠和休息,而且能夠通過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產婦術后的身體康復,所以疼痛護理是剖宮產術后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本研究旨在探討護理干預對于減輕剖宮產術后疼痛及促進康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從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124例,利用隨機數字法將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納入患者62例,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孕周、體重指數、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預措施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常規護理,如建立靜脈通道、調理飲食,術后給予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包括協助患者洗臉、漱口、翻身,指導產婦母乳喂養,擦洗會陰、腹部按摩、營養護理及常規止痛。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了解其臨床表現、既往病史等,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由專業護理人員向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健康宣教,幫助產婦消除緊張、恐懼的不良心理狀態,做好手術的心理準備;②術后囑產婦去枕平臥6h,之后可半臥,可在床上翻身,動作輕柔,逐漸開始輕微的腿部、上肢、盆腹部運動,指導產婦行腹式呼吸。術后2d可以在護理人員協助下下床適當活動;③術后第2d開始進食流質食物,避免糖、牛奶等產氣食物,盡量進食高纖維食物,協助腸道功能恢復;④膀胱訓練,盡可能的縮短尿管滯留時間;⑤和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轉移產婦的注意力,如疼痛難以忍受,可適當給予止痛治療。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產婦術后疼痛情況;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機體康復情況。疼痛評估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0分,無痛;3分以下,有輕微疼痛,但尚能忍受;4~6分,疼痛明顯且影響睡眠,但尚能忍受;7~10分,疼痛強烈,影響睡眠及休息。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產婦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由表1可見,術后6h兩組產婦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h及術后72h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產婦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由表2可見,觀察組產婦的首次下床時間、排氣時間、平均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24h睡眠顯著優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目前的護理工作不僅僅是簡單機械的執行醫囑,而是盡可能的滿足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4]。剖宮產術是比較成熟且安全的手術,但是術后的疼痛管理及機體康復抑制都是術后護理工作的重點,如何通過護理干預,減輕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促進產婦術后機體康復是非常重要的[5]。產婦在術前由于對手術不了解,多有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術后對于手術的效果,注意事項等也不尚了解[5],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幫助產婦消除不良情緒,獲得很好的護患關系,依從性也增加,疼痛的緩解可以有效的提高產婦術后的生活質量,從而促進機體的康復速度[6]。
本研究顯示:①術后6h兩組產婦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h及術后72h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對于剖宮產術后產婦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減輕術后疼痛,并且能夠加快產婦術后機體康復速度,臨床應用良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田彩虹.疼痛教育對婦科術后病人影響的研究[J].全科護理, 2013, 11(33):3161-3162.
[2]梁少敏.護理干預對減輕剖宮產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探討[J].吉林醫學,2010,31(21):3557-3558.
[3]張彩媚.100 例剖宮產產婦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6):68-69.
[4]徐迎春,萬學英,王慶華.術后疼痛評估及鎮痛護理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5):329-333.
篇9
李培英:與很多只涉及產業發展,不能惠及甚至對民生帶來負面影響的業務不同,彩虹魚所從事的康復護理業務的發展集中了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雙重積極意義:
首先,康復行業能促進健康產業結構調整完善,促進產業升級,使醫療健康產業由產業鏈前端的急癥醫療向產業鏈后端延伸,利用急癥醫療的存量,發展產業鏈延伸段的增量。以杭州市上城區為例。上城區土地資源緊張,產業升級必須依賴于高端服務產業的發展。這里集中了杭州乃至浙江的優質急癥醫院,每年有近3000萬的就醫人流,但卻缺乏急癥之后的康復護理服務,導致人流資源沒有充分發揮對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依托優質的急癥醫療資源和豐富的就醫人流量,發展康復護理產業,上城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具有對城市中心區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示范作用。
其次,康復行業能夠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既包括醫護、管理專業技術崗位,也包括康復治療師、護理員、護工、康復工程技師等職業技術崗位。對于改善就業,促進傳統低端人才職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養老是政府和社會家庭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形勢。上城區是杭州人口密度最大,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區域。康復護理產業是養老產業發展最核心的技術支柱。康復護理是健康服務業體系中占比最大的板塊,彩虹魚推動康復護理產業發展,可以直接帶動養老服務品質的提升。通過教育培訓提高養老人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水平,通過管理輸出提高養老機構的醫療康復護理服務水平,通過與政府PPP合作開展社區和家庭上門康復護理服務,可以真正實現老百姓居家養老的目標。
中國商人:能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彩虹魚康復護理院嗎?
李培英:彩虹魚康復護理院是以急癥醫療后病人康復護理以及社區和家庭病人居家康復服務為主的醫療機構。醫院曾被美國著名設計專業雜志 Interior Design (ID)專題報道,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醫院”。醫院充分考慮設計細節,環境、設施突出人性化、功能化與舒適性關懷,為患者提供貼心的就診引導及高效的就診流程,家庭病區的設計,關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酒店式的餐飲客房服務。所有設施按照國際標準配備,擁有最人性化的溫馨治療環境和國際頂級康復設備。彩虹魚康復護理院整合國內外頂尖的康復治療和康復護理資源,致力于將國外先進的康復護理體系引入中國,為消費者提供完整連續的醫療服務。此外,杭州彩虹魚康養護理站則側重以康復護理院為技術依托,以居家養老、家庭上門康復護理和社區康復護理為主要服務內容。
中國商人:彩虹魚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也獨樹一幟,能介紹一下這兩方面的大概情況嗎?
李培英:彩虹魚在構建康復服務體系之初,首先建立了人才孵化機制,成立了具有大專和本科學歷教育資質的彩虹魚康復護理學院和彩虹魚培訓學校,打造了源源不斷的造血功能。2015―2016年,彩虹魚在國際專業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了6篇專業學術論文,其中2篇在SCI排名前10位的專業雜志。
中國商人:在您接觸的客戶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能給我們講講她與彩虹魚的淵源和故事嗎?
李培英:“寶媽”是上海灘的風云人物,海歸,出色的設計師,業余時間組織史上最牛的TEDx演講。“寶媽”是彩虹魚的一位產后康復客戶,這是她第一次當母親,對于母親的角色有著無限的期待,同時也對產后的生活有著各種各樣的強烈訴求。像所有明星辣媽一樣,“寶媽”希望產后仍然皮膚晶瑩剔透,身材曼妙,要工作,要旅行,更要和先生永遠甜甜蜜蜜。另外,她與先生(還有“寶爸”的媽)也在琢磨著二胎的事……
篇10
【摘要】目的:探討康復護理在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的應用體會。方法:選取2009年9月-2011年2月在我院康復科治療的139例小兒腦癱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針灸按摩+康復護理組)69例和對照組(單純針灸按摩組)70例,比較治療后兩組腦癱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實驗組腦癱患兒治療的總有效(顯效+有效)率為92.8%,患兒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100.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計算P
【關鍵詞】小兒;腦癱康復;康復護理;療效嬰幼兒大腦在發育尚未成熟之前如果受到各種非進行性損傷因素的影響,就會造成以中樞姿勢障礙或者運動障礙為主的臨床綜合癥候群,出現小兒腦癱的表現,臨床癥狀主要為程度不同的聽覺、視覺、語言、智力、情感、行為等方面的障礙[1]。我院在治療小兒腦癱患者時除了常規的中醫針灸按摩方法外還加入了康復護理的內容,臨床效果良好,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09年9月-2011年2月在我院康復科治療的139例小兒腦癱患者為研究對象,在患兒家屬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將符合條件的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實驗組(針灸按摩+康復護理組)69例和對照組(單純針灸按摩組)70例。實驗組的69例患兒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齡6月-72月,平均年齡(32±10.2)月,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16例,痙攣型腦癱患兒15例,共濟失調性腦癱患兒12例,肌張力低下型腦癱患兒9例,強直型腦癱患兒5例,震顫型腦癱患兒1例,混合型腦癱患兒11例。對照組的70例患兒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齡6月-72月,平均年齡(31±11.4)月,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17例,痙攣型腦癱患兒16例,共濟失調性腦癱患兒11例,肌張力低下型腦癱患兒8例,強直型腦癱患兒6例,震顫型腦癱患兒2例,混合型腦癱患兒10例。兩組腦癱患兒在年齡、性別、腦癱類型上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康復護理方法:心理護理方法:由于腦癱患兒的腦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容易出現情緒行為方面的障礙,可以表現為愛哭鬧、孤僻、任性、情緒不穩、感情脆弱等,在護理的過程中充分的了解患兒的心理,密切、耐心并且細致的觀察患兒的情緒方面變化,了解患兒的需求,強化護理方面的溝通,正確引導患兒積極配合治療,增強其治療的信心。飲食護理方法:加強腦癱患兒的營養,適時的添加輔食,食物中要富含脂肪、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合理的營養搭配不僅能夠增強抵抗力,還能更好的適應機體生長需要,同時能夠促進組織的修復。在對患兒進行訓練之前的半個小時,盡量避免食用過多的食物,在訓練結束后,補充適當的液體。日常護理:根據患兒的年齡,對患兒在穿脫衣、睡姿、坐姿、進食、如廁、梳洗等方面的日常行為進行指導,同時對于較小的幼兒,指導家屬采用正確的抱資。實驗組患兒在常規的中醫按摩、針灸及康復訓練的基礎上給予康復護理方法;對照組患兒只給予常規的中醫按摩、針灸、康復訓練及常規護理方法。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療效。
1.3評價標準:療效評價標準[1-2]:顯效:腦癱患兒經過護理及治療后運動功能得到明顯改善,能夠主動的進行運動,異常姿勢明顯得到糾正,智力有所提高,肌張力明顯改善;有效:腦癱患兒經過護理及治療后運動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異常姿勢有一定程度得到糾正,智力上稍有改善,肌張力有一定的改善;無效:治療前后,患兒在智力、運動等方面均無改善。
2結果
3討論
腦癱具有較大的導致兒童殘疾的危害,要對腦癱的高危因素進行早期的檢測,如早產低體重兒、產后窒息、母親患先兆流產及妊高癥、近親婚配[3]、孕期感染、難產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及新生兒顱內疾病等均是高危因素。要將高危因素消除,需提高圍產期的孕婦保健,將產科的生產技術進一步改善,同時需要行腦癱后的康復治療。腦癱的康復年齡越小同時病情越輕治療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應該盡量做到對腦癱的早期診斷和治療[4]。根據尚不完全的統計,我國腦癱患兒發病率在1.8%到4%的范圍內[5],小兒腦癱不僅給患兒家屬造成不可估計的經濟負擔及精神上的壓力,對于社會來說也是比較沉重的負擔[6]。小兒腦癱在康復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與家屬之間的交流溝通、家屬對患兒的耐心、醫護人員對患兒的愛心等對于患兒的康復均有著重要的作用。腦癱康復不僅僅是恢復軀體的形態及功能,在精神、心理及生理、情緒上都要進行適當的補償或者能力發展,不僅能夠使患兒的殘疾程度減輕,還能使部分患兒具備很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獨立的生存能力[7]。小兒腦癱在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正確的護理也十分重要。本實驗中,在小兒腦癱傳統的中醫治療及康復訓練當中加入了康復護理的護理內容,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同時患兒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率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能夠顯著的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可以將康復護理廣泛的應用到小兒康復的治療工作當中。參考文獻
[1]曹叢.小兒腦癱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0):228
[2]徐穎.小兒腦癱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6):4748
[3]林慶.小兒腦性癱瘓的定義、診斷條件及分型[J].中華兒科,2005,43(4):76
[4]王海萍.小兒腦癱的康復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2):212
[5]田小平,趙旭.傳統康復療法治療小兒腦癱的概況.甘肅中醫,2006,1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