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康復與護理范文
時間:2023-10-16 17:39: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產后康復與護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對于女性而言,生產分娩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歷程,在懷孕階段到分娩都需要經歷漫長的心理承受力,自身的各個器官位置也會發生變化,產婦產后的抑郁情況和子宮康復情況都與產婦日后的生活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1-2]。為保證產婦產后的心理壓力得到有效緩解,改善子宮的康復情況,此次研究采用產后康復護理方式對產婦進行護理,并分析其護理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生產的62例初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將全部產婦隨機分成31例的研究組,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5.47±5.21)歲;孕周36~40w,平均孕周(38.65±2.54)w;順產21例,剖腹產9例。31例的對照組,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25.11±4.61)歲;孕周37~40w,平均孕周(39.16±2.21)w;順產18例,剖腹產13例。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如日常的衛生清潔,母乳喂養指導等,研究組采用產后康復護理,具體如下。
1.2.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在產婦入院期間與產婦進行有效地交流,交流過程中增強產婦的信任感,建立平等、友愛的護患關系。交流過程可以適當為產婦講解產后的相關知識,比如母乳擠奶的技巧、產后的飲食和運動、小兒的護理知識和方法以及產后的衛生知識等,提升產婦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減輕產婦的焦慮感。與產婦交流過程中,可以根據產婦性格特點,了解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從而實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告訴產婦存在心理問題對產后康復和小兒健康存在的不良影響,盡量使產婦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情。叮囑產婦開展適當的運動,通過簡單的鍛煉早日恢復身體健康,邀請順利分娩后的有經驗產婦和即將分娩的產婦進行交流,互相分享經驗,減輕產婦的壓力;護理人員也應該多與產婦的家屬進行溝通,和家屬共同鼓勵和支持產婦。
1.2.2子宮康復護理 護理人員可以采用子宮按摩的方法,早日實現子宮康復。實施按摩前應叮囑產婦排空膀胱尿液,并取平臥位躺在按摩床上,盡量讓身體保持放松;護理人員取一定量的凡士林涂在子宮按摩位置上,按摩過程應選擇正確的穴位,從宮底包括到關元和三陰交兩個穴位,具體按摩手法:手掌放在宮底部位,利用小魚際肌掌側發力,以順時針的方向沿著子宮做環形按摩,時間在5~8min為宜;在穴位上按摩時應采用規范化動作,如點穴等。
1.3觀察指標 產婦產后抑郁評分標準以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實行,調查內容共有10項,總分為30分,其中0分為從未出現,1分為偶爾,2分為經常,3分為總是,評分在10分及10分以上則評定為抑郁。產后子宮康復情況以子宮入骨盆時間、惡露時間和產后出血率進行判斷,產婦產后24h出血量大于500ml則判定為產后出血。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P
2 結果
2.1比較兩組產后抑郁評分 研究組產后抑郁評分為(7.34±2.16)分,對照組評分為(10.70±5.11)分,兩組抑郁評分相比,研究組明顯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比較兩組子宮康復情況 研究組產后子宮康復情況以子宮入骨盆時間、惡露時間和產后出血情況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篇2
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廣西南寧 530003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護理干預措施對產后婦女盆底功能康復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對本院婦產科所接收的80例初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將其進行隨機分配,包括行專業系統的盆底功能康復治療及產后康復護理干預的觀察組;以及僅僅進行普通的健康知識及常規康復護理的對照組,并在產后3個月時進行隨訪,查看盆地功能康復護理的效果。結果 產后3個月進行隨訪,觀察組的肌力測定級別達3級及以上例數為35人,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尿失禁、性生活滿意度和盆腔器官脫垂等各方面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結論 護理干預措施對婦女產后盆底功能康復具有較好的促進與改善作用,而且可以明顯減少產婦的尿失禁現象,降低了產婦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概率。
[
關鍵詞 ] 護理干預措施;產后;盆底功能;康復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5(a)-0036-02
當前,越來越多產婦出現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此疾病現已引起社會及醫務人員的廣泛重視。可以說,產婦盆底功能障礙疾病嚴重危害著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婦女的生活質量,現有許多報道指出,適當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將有可能改善產婦的盆底功能,促進其康復,筆者結合多年的婦產科臨床經驗,針對本院的80例初產婦進行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下面將就此展開論述,現將研究報道敘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婦產科2012年9月—2014年2月期間所接收的產后6周在我院進行復查的8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其年齡范圍為22~36歲,孕周為37~42周,均為單胎產婦,且全未出現妊娠合并癥、急性、慢性傳染病。醫務人員根據產婦的自身意愿,將其隨機分為40例觀察組與40例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年齡、孕周、健康狀況等方面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及飲食常規護理干預 ①對這兩組產婦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尤其注重對產婦進行盆底肌保護的健康教育,例如在產后一個月內應當多加休息,避免勞累,禁止盆浴,在兩個月內禁止同房等,避免在產褥期出現感染。另外,必須向產婦說明在產后應當避免負重,盡量不要久坐或就蹲,避免過度增加腹壓。
②對這兩組產婦進行飲食護理干預,指導患者在產后多食用蔬果,健康飲食,尤其禁止喝酒、抽煙、飲用濃茶、咖啡及其他辛辣食物。
1.2.2觀察組產婦的護理干預措施 依據觀察組產婦適應癥和禁忌癥制定護理治療方案。盆底肌鍛煉方法:作縮進動作,每次時間≥3 s,之后放松。持續15~30 min,2~3次/d電刺激法:電刺激強度必須檢查以患者耐受,感知不到疼痛為前提。
1.3觀察指標
于產后3個月測定2組產婦盆底肌肉張力(0~5級,級別愈高,表示恢復效果愈好),問卷調查其尿失禁、性生活滿意度等,POP-Q評分評價盆腔器官脫垂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孕婦產后3個月盆底肌力比較
2組產后3個月盆底肌力測試評分情況比較,可以明顯發現觀察3級及以上例數多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 2組產后3個月盆底肌力比較(n)
2.2 兩組產后3個月隨訪尿失禁、性生活滿意度和盆腔器官脫垂情況比較
2組產后3個月隨訪尿失禁、性生活滿意度和盆腔器官脫垂情況比較,如表2。
表2 兩組產后3個月尿失禁、性生活滿意度和盆腔器官脫垂情況比較
[n(%)]
3討論
根據臨床資料表明,當前我國的已婚育女性中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一般表現為產婦在產后出現子宮脫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狀況,這是由于患者在妊娠期由于子宮增大,對盆底慢性牽拉引起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盆底支持結構出現缺陷、損傷,最后引起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等盆底功能障礙。
關于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方法,目前有Kegel盆底肌訓練、陰道啞鈴、電刺激、生物反饋等,但鑒于以上醫療護理器械在基層醫院尚未得到完全普及應用的現實,本文針對觀察組進行盆底肌評估,并進行盆底肌鍛煉,加以電刺激療法的專業系統化護理治療進行護理干預;而對照組僅僅是進行普通的產后健康教育及常規的康復護理。主要探討了護理干預措施對產婦產后盆底功能康復的影響。結果發現應用盆底肌評估加盆底肌鍛煉,輔助電刺激療法的專業系統化護理治療的觀察組產后3個月隨訪盆底肌級別≥3級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提示該護理療法對促進產后盆底肌功能恢復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過對產后6周以后的產婦進行護理干預,包括盆底肌肉的針對性訓練,能夠減輕輕度及中度子宮脫垂,陰道膨出,對因生育引起的各種尿失禁療效顯著,陰道緊縮度增強,性生活質量提高,腰背痛癥狀減輕,因此可以據此制定盆底肌治療個性方案,借助電刺激療法和常見的康復鞏固訓練,在基層醫院有明顯的推廣應用價值。
[
參考文獻]
[1] 楊繼忠,劉靜華,蔣瑩.產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復干預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2(17):124-125.
[2] 蘇曰華,劉萍,崔福鸞.陰道正常分娩對盆底組織的影響及產后康復治療措施探討[J].吉林醫學,2011,32(3):446-447.
[3] 賴俏紅,黃惠芳.120例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1(25):13-14.
[4] 易念華,劉海意,喬福元,等.武漢市初產婦盆底肌力調查及產后早期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0,24(5):361-363.
[5] 高原,李雯華.產后盆底康復的個體化治療100例臨床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8),936-939.
[6] 鄧海英,劉芬,胡建梅.產后婦女盆底肌康復的護理研究[J].醫學信息,2011,24(9):24-27.
[7] 朱蘭,郎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12):793-794.
[8] 鄧海英,胡建梅,劉芬,等.產后婦女盆底肌康復的護理研究[J].醫學信息雜志,2011,24(9):601-602.
[9] 王雅賢,劉穎琳,陳少青,等.產后盆底肌肉訓練對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8):593.
[10] 符白玲,鄧惠貞,羅燕琴,等.盆底肌肉康復器預防早期產后尿失禁的臨床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雜志,2009,7(7):1911-1912.
[11] 王鳳珍,張虹霞.盆底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用于產后盆底功能恢復作用的分析[N].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20):3248.
[12] 鄧曉云,張海燕,吳秀娜.女性產后盆底功能康復技術應用的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雜志,2011,24(12):627-628.
[13] 丁立新.盆底康復治療對產后婦女239例臨床療效分析及意義[J].臨床醫學,2012(7):72.
篇3
【關鍵詞】 心理干預;產后抑郁;護理
【中圖分類號】R44.2【文獻標識碼】D【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10-0077-02
產后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性疾病,以產婦產后孤僻、愛哭、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難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觀厭世,有自殺傾向等為特征[1]。產后抑郁不僅影響產婦家庭的幸福生活和產婦親子行為,嚴重者還可危及產婦和嬰兒生命安全。現階段大多數住院的產后抑郁癥患者在我院是進行藥物治療及常規的健康教育,但是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近年來心理護理干預對精神疾病的康復重要作用逐步被人們所重視,通過開展心理護理干預能減輕疾病的癥狀及心理障礙程度。基于以上的認識本研究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開展系統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促進產后抑郁癥患者的更快康復。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本院2006年~2009年在我院精神病科住院的產后抑郁癥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產后抑郁癥診斷標準。入組60例,均為女性,年齡20~39歲,漢密頓抑郁量表≥24分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尿常規、EEG、EC、生化無明顯異常。60例患者根據就診住院號征得家屬及患者知情同意后,將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0例。干預組30例,年齡20~38歲,平均(24±10)歲。其中,工人4例,待業2例,個體經商9例,干部14例,農民1例。文盲1例,初中文化5例,高中文化9例,大學以上15例,病程2周至6個月,平均(3.15±2.2)個月。對照組30例,年齡22~39歲,平均(25±12)歲。其中工人3例,農民2例,干部15例,待業3例個體經商7例。文盲2例,初中文化3例,高中文化7例,大學以上18例,病程2周至7個月,平均(4.2±3.6)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資料經統計分析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入院時的HAMD、HAMA、NOSIE評分比較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見表1、表2、表3。
1.2 方法:兩組患者入院,由醫務人員采用HAMD評定患者心理抑郁程度, HAMA評定患者的心理焦慮程度,NOSIE來觀察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社會交往能力等行為,將三個量表所測的分值作為患者的第一次評分。對照組為用藥物治療及常規的健康教育,干預組在此基礎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參與心理護理干預工作的人員是由護師以上的護理人員承擔,在心理護理干預開始前一個月進行工作人員的培訓。對心理護理干預組,干預前先向家屬及患者詳細說明心理護理干預的目的、方法、內容,獲得理解和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心理護理干預的主要形式及內容:
1.2.1 健康宣教:可以采取集體個別相結合的特點,集體宣教每周1次,個別宣教根據不同患者的特點隨時進行。①講解產后抑郁癥的概念、發病誘因、病程、臨床表現(心理損害、軀體損害、家庭社會功能損害)。使患者了解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消除擔心自己疾病會轉變成精神病的恐懼心理。②鼓勵患者回憶或描述抑郁時的感覺,根據患者的感受,與患者討論處理的方式,談話態度和藹,提出的問題要簡明、扼要、并給予簡潔明確的指導,表明對患者的理解和同情。用支持性語言幫助患者度過危機,指導患者有效的適應和面對困難。③鼓勵患者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達焦慮,激動和憤怒。指導一些實用的應對抑郁心境的行為方法:如放松療法、森田療法、肌肉放松技巧、深呼吸運動等。
1.2.2 壓力源分析,尋求有效的調適方法:與患者交談時注意使用非語言交流溝通技巧(如撫摸、拉拉手等)。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有關知識及壓力形成模式。在進行治療、護理、檢查等操作前,要先向患者耐心解釋,讓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避免恐懼產生和加重。盡量避開壓力源;了解并接納壓力事件發生時自己的情緒反應;借由自我認識、自我肯定及接納別人,進而自我掌控情緒;學習問題解決法,處理壓力情境;培養正確的生活理念,改變壓力感受度;以肌肉松弛法、運動、聽音樂等,減輕身體的不適癥狀。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健康的心態適應現實環境。協助醫師進行行為治療(如系統脫敏療法),幫助患者去除恐懼。
1.2.3 認知重建: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應用認知矯正技術,直接提問或啟發性提問,引出自動性思想,如丈夫的關系,對分娩、育兒等的內心真實感受,對分娩后的負面情緒,確定患者認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的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干預方案。按照護理程序評估-確定問題-制定計劃-實施-效果評價進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認識并改變其認知過程中所存在的自我貶低夫人思維方式,不良信念,鼓勵自我分析、自我控制、指導其用合理的觀念代替不合理的想法,正確面對現實,促使患者的心境和情緒狀態向積極的方向改變,從而重新熱愛生活,接納自己。
1.2.4 家庭集會:干預期間每周安排1次多個家庭的集會,包括患者及家屬。講解產后抑郁癥相關的生物、心理、社會影響因素,了解家庭內外可能的潛在應激,對疾病產生不良影響的家庭關系,了解家庭成員對待患者的態度,指導家屬解決問題的技巧。鼓勵家屬們交流對待患者的態度和應對的方法。鼓勵每位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如何應對。患者家屬交流各自的經驗和體會,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效果,充分發揮社會家庭支持系統的作用。
1.3 評價指標:
1.3.1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 評定患者的抑郁程度,共有24個項目,每項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各級標準為:(0)無癥狀;①輕;②中等;③重;④極重。總分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總分越高,病情越重。信度0.88~0.99,效度0.92[2]。
1.3.2 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 評定患者的心理焦慮程度,共有14個項目,每項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各級標準為:(0)無癥狀;①輕;②中等;③重;④極重。總分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總分越高,病情越重。14項評分體現患者軀體性、精神性2個方面的表現。信度0.93,效度0.36[2]。
1.3.3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NOSIE),觀察患者的生活自理、社會交往等行為,共有30項,每項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各級的標準為:(0)無;①有時是或有時有;②較常發生;③經常發生;④幾乎總是如此。病情總分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總分越高,病情越重。30項評分體現了患者社會能力、社會興趣、個人整潔、激惹、遲緩、精神表現、抑郁7個方面表現。其信度為0.746,效度為0.553 [3]。
1.3.3資料收集方法:隨同心理測驗室用訪談法收集問卷資料。
1.3.4統計方法:所有數據經手工錄入,主要統計學方法為t檢驗。
2 結果
治療后一個月對照組BPRS、NOSIE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3.1 心理護理干預更能減輕產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 產后抑郁癥發病原因較復雜,大致可分為生理、心理、家庭、社會四大因素[4]。因此我們要從生理、心理、家庭、社會諸因素給予護理,從干預中發現產后抑郁患者就診于精神專科醫院的大多是病情比較嚴重,患者在綜合醫院無法治療轉到專科醫院的,無論是從患者自身還是到整個家庭都無所適從,心理負擔重。因此通過開展心理護理干預,在患者及家屬中通過給他們灌輸產后抑郁的基本知識,讓患者、家屬首先對產后抑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再根據存在于患者家屬中溝通和應對技巧的困難進行相關的培訓,使患者的家庭矛盾減少,給患者營造一種寬松、溫馨的家庭環境,從而有利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降低了抑郁焦慮程度。
3.2 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減輕產后抑郁患者的癥狀,促進康復 產后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還對家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據報道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率在3.5~37.3%不等[5]。本研究從健康宣教、壓力原分析,尋求有效的調適方法、認知重建、家庭集對產后抑郁癥患者進行系統的心理護理干預幫助患者認知重建改變對一些事件和情景的錯誤評價,指導幫助患者尋求社會家庭支持,提高了患者應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幫助患者控制混亂的思想和情緒,重建心理平衡。從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NOSIE) 看,心理護理干預后干預組分值降低明顯大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心理社會性干預對精神疾病康復的重要意義,為此普遍主張積極開展心理干預。我們的研究也支持這一觀點,對于產后抑郁患者,我們所強調的心理護理干預在減輕產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改善癥狀,提高療效方面效果更加顯著,是一種更加有效的康復方法。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61
[2] 張明園主編.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第2版.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21~136
[3] 王萍,呂鋒,王東等.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雜志.2002,11(3):336
[4] 楊春紅,林亞梅.產后抑郁癥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預后的效果.中國實用醫藥雜志.2010,5(6):247
篇4
溫州市人民醫院分娩室浙江省溫州市325000
【摘 要】選擇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探討優質護理對剖宮產產婦術后疼痛及術后康復的干預效果。結果表明,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術后疼痛程度,縮短產婦住院時間,促進產婦康復出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優質護理;剖宮產;術后疼痛;術后康復
剖宮產是產婦常見的臨床分娩術式,臨床上主要應用于高危妊娠、分娩異常及存在嚴重妊娠合并癥的產婦中[1]。剖宮產產婦在術后因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和刺激,易發生多種合并癥,如胃腸功能紊亂、乳汁分泌不足、疼痛及感染等,對產婦術后康復及新生兒后期健康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2]。臨床研究表明:給予剖宮產產婦優質的護理干預,可顯著緩解術后疼痛程度,改善產婦不良預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
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年齡21~37歲,平均(25.5±4.2)歲;孕周37~41周,平均(38.5±1.2)周;初產婦73例,經產婦17例。隨機將所有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兩組在年齡、孕周、孕次等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治療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干預:
(1)加強術前健康宣教:術前向產婦講解剖宮產手術的操作過程和術后疼痛的具體評估方法,使產婦提前做好術后疼痛的心理準備,并學會正確的疼痛表達方式。
(2)強化心理疏導:術后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產婦心理疏導,告知產婦樂觀的心態可有效緩解疼痛程度,并叮囑家屬多給予產婦陪伴與鼓勵。
(3)加強母乳喂養指導:術后護理人員應指導產婦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以防止引起切口疼痛。
(4)加強切口與排尿護理:護理人員應在嚴格無菌條件下為產婦切口換藥,鼓勵產婦在導尿管拔除2h后自己小便,并指導產婦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術后康復。
1.3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分值為0~10分)對兩組產婦的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3],分為四個等級:重度疼痛:7~10分;中度疼痛:4~6分;輕度疼痛:1~3分;無痛:0分。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康復情況
經護理干預后,治療組術后自主排尿時間、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及首次泌乳時間均顯著早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術后疼痛情況
經護理干預后,治療組術后疼痛程度顯著輕與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剖宮產手術的臨床適用范圍在不斷擴大,選擇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但剖宮產術后易發生多種并發癥,易影響到母乳分泌和母乳喂養,對產婦術后康復及嬰兒的健康成長均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臨床研究表明:術后疼痛易使產婦產生諸多不良情緒,影響產婦睡眠質量,減緩產婦的康復進程。而優質的護理干預可以給予產婦全方位的護理關懷。
本次研究中,治療組產婦通過加強術前健康宣教和用藥指導、強化心理疏導、加強排尿及切口護理,合理指導母乳喂養,制定科學有效的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術后自主排尿時間、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及首次泌乳時間均顯著早于對照組(P<0.05);且治療組術后疼痛程度顯著輕與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術后疼痛程度,縮短產婦住院時間,促進產婦康復出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沈惠玲,涂利娟,陳鵬,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促進剖宮產術后康復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4):2116-2118.
篇5
關鍵詞:康復護理;不同時間;產后盆底功能;影響
盆底功能障礙作為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病于中老年女性,其發病率高達40%左右,嚴重影響女性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1]。目前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的主要手段有電刺激、盆底肌訓練等,但臨床表明不同時間段康復護理對產后盆底功能影響不同[2]。本研究就此探討產后1.5個月、產后2個月、產后3個月康復護理對產后盆底功能的影響,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年齡在20~42歲,平均年齡(27.4±3.4)歲。其中,剖宮產56例,陰道引產64例;初產婦80例,經產婦40例;單胎102例,雙胎18例。所有產婦產前基本情況正常,沒有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按照入院順序將所有產婦分為三組,各40例。三組產婦在年齡、產式等基本信息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所有產婦分為三組,第一組為產后1.5個月康復護理組,第二組為產后2個月康復護理組,第三組為產后3個月康復護理組。三組康復護理內容基本一致,只是康復護理時間不一樣。康復護理方法具體如下:在各自時間段由專業產士指導或幫助產婦進行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及電刺激(低頻)。對于盆底肌訓練來說,主要是對產婦進行縮緊訓練,一次收縮在3 s以上,且收縮1次就放松1下,連續做30 min,2次/d,6 w為1療程,共3個療程。對于電刺激來說,利用低頻神經肌肉盆底康復治療儀對產婦盆底進行電刺激。先幫助產婦選取平臥位,將其腿張開且彎曲,要求產婦放輕松,按照操作標準把電擊棒放入產婦陰道,測量盆底肌及腹肌收縮時的電活動,并打印出肌電圖。2次/w,20 min/次,共12次。此外,加強產婦盆底健康知識教育及護理技巧指導,提高產婦健康意識和配合度。
1.3 療效評定標準 采取壓力張力器對所有產婦治療后的盆底壓力進行測量,并根據相關標準將盆底壓力分為四個等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其中Ⅰ級為差,Ⅱ級為一般,Ⅲ級為好,Ⅳ級為非常好。同時對產婦盆底肌纖維肌電圖(Ⅰ類、Ⅱ類)及肌纖維疲勞指數進行分析總結。此外,對產婦產后尿失禁發生情況進行評分,在≤6分為輕度,7~12分為中度,≥13分為重度。
1.4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三組產婦康復護理后盆底壓力等級綜合比較,見表1。與第二組、第三組相比,第一組產婦康復護理后盆底壓力情況明顯好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三組產婦康復治療后盆底肌力情況比較,見表2。
2.3三組患者尿失禁情況比較 第一組輕度1例,中度1例,共2例(5%);第二組輕度3例,中度2例,共5例(12.5%);第三組輕度4例,中度2例,共6(15%)。
3結論
盆底功能障礙又稱之為盆底缺陷,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尿失禁、障礙等,主要是由產后盆底肌肉損傷引起。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產后盆底功能障礙逐漸成為臨床醫學或女性關注的重點。當下產后盆底功能恢復方法主要有盆底肌訓練及輕微電刺激等。其中,盆底肌訓練具有無創、安全有效等特點,有利于產婦產后恢復[3]。但當下該方法在我國臨床上尚處于發展時期,對于產后康復護理最佳時間研究還不是很多。
本研究將我院產婦根據康復護理時間不同分為三組,分別為產后1.5個月、產后2個月、產后3個月。對所有患者在不同時間段進行相同的盆底肌訓練及低頻電刺激、生物反饋訓練,結果發現產后1.5個月組產婦盆底肌恢復情況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
總而言之,根據產婦情況越早實行康復護理越好,做好盆底肌訓練、心理護理等工作,提高產婦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率,降低尿失禁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殷觀梅,韓耀偉.不同干預方式對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9):4919-4920.
篇6
【關鍵詞】 產后康復護理; 延伸護理; 身心健康
中圖分類號 R47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5-0083-02
產后42 d內是婦幼保健的關鍵階段,關系著初產婦能否順利調整心理適應角色變化、能否實現產后康復、能否掌握好產后母嬰保健知識以及成功進行母乳喂養等關鍵環節[1]。因此探索延伸服務在促進母嬰產后身心健康的作用,為產褥期婦女提供多種幫助和支持,促進婦女和嬰兒的身心健康,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2]。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筆者所在醫院進行分娩的200例初產婦的臨床資料,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筆者所在醫院進行分娩的200例初產婦,所有產婦均為初次分娩,年齡21~32歲,平均(27.5±4.23)歲,根據住院病歷號的奇偶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其中試驗組產婦住院病歷號全為奇數,對照組100例產婦住院病歷號均為偶數。試驗組平均年齡(27.21±4.56)歲;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1例(早產5例),剖宮產分娩59例(早產4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7.62±4.06)歲,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3例(早產4例),剖宮產分娩57例(早產4例)。兩組產婦均活產、單胎。兩組初產婦在年齡、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試驗組產婦接受延伸護理服務,對照組產婦接受傳統護理服務。
1.2.1 試驗組 延伸護理服務參考文獻[3-6],對產婦提供的服務內容有:(1)為產婦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文化程度、住址、入院診斷、分娩方式、手術方法、術后診斷、出院日期等建立電子檔案,并通過回訪,及時更新信息,以便于對產婦具體情況進行正確的指導。(2)針對產婦產后生殖器官形態變化進行康復治療,即應用現代醫療修復技術進行子宮復舊,幫助體型修復,協助產婦解決泌乳不足的問題以及尿潴留等并發癥。(3)對初產婦產后容易出現焦慮以及抑郁等產后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經常隨訪產婦,與產婦積極溝通,給予產婦安慰和關懷,并且囑咐產婦家屬對產婦的心理變化予以重視,關懷初產婦,并解決產婦困惑。(4)組織孕婦和家屬集體學習嬰兒的護理知識,并對關鍵內容進行演示。(5)新生兒護理服務指導,早期醫院進行專業的護理并指導家長學習,住院后定期電話隨訪家長護理情況并給予指導。護理內容主要有:為嬰兒建立電子檔案;嬰兒撫觸;嬰兒沐浴;嬰兒游泳。每周定期隨訪一次,連續6周,共42 d。如有特殊情況可以適當增加隨訪次數,其余時間可電話隨訪,了解初產婦及新生兒具體情況,并給予及時的指導。最后一次家庭隨訪對初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母嬰保健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母嬰健康狀況;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7]。
1.2.2 對照組 住院期間接受傳統護理服務,42 d后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同試驗組。
1.3 評價指標
(1)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對護理服務的評價:問卷調查結合隨訪情況,對產婦母嬰保健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打分,同時調查產婦對護理服務的評價,并進行評分,滿分均為100分。(2)母嬰健康情況:包括母乳喂養情況、初產婦心理、輔食添加等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及對護理服務的評價
試驗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及對護理服務評價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母嬰健康情況比較
試驗組母嬰在母乳喂養情況、母親心理狀態、新生兒護理及輔食添加等方面出現問題的例數少于對照組,整體健康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經濟發展以及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初產婦產后保健需求快速增長同時也對相關醫療保健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雖然相關醫療保健機構不斷拓展服務內容,積極服務,但由于醫院與家庭脫節,導致產后母嬰健康保健服務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一些新媽媽和新生兒在產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仍然存在著身心健康問題[9]。因此探索產后延伸護理服務,有良好的實踐意義。目前而言,延伸護理尚處于探索階段。護理人員直接上門為新媽媽提供包括心理安撫喂乳喂養技能指導及輔食添加知識培訓、嬰兒護理技巧等在內的護理服務,能通過促進新媽媽盡早適應母親角色、掌握好護理技能、提高母乳喂養比例、迅速排出惡露等方面促進產婦康復并切實提高新媽媽對新生兒的照顧水平[10]。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及對護理服務評價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且試驗組母嬰在母乳喂養情況、母親心理狀態、新生兒護理及輔食添加等方面出現問題的例數較少,整體健康情況優于對照組,表明通過延伸護理服務,切實促進了產婦知曉母嬰保健知識并掌握相關技能,促使產婦盡早調試心理,盡早適應母親角色,既促進產婦產后康復也提高了新生兒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產后延伸護理切實提高了母嬰身心健康水平,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春回.60例產后延伸護理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7):114-115.
[2]范桂紅,王秀清,方淑彩,等.產后延伸護理服務模式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1,8(9):73-74.
[3]王小雨.產后入戶隨訪對母嬰保健影響100例臨床分析[J].健康必讀,2012,11(5):301.
[4]王嫻嫻.產后延伸護理服務的方式與途徑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12):353.
[5]李日清,施月秋.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產褥期產婦產后康復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81-1982.
[6]周麗婭.產后延伸護理服務模式的臨床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4):35-36.
[7]焦蕤.產后延伸服務在產科的臨床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9):799-800.
[8]陸少霞,粱燕華,吳秀娥,等.對產婦實施延伸的體會[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22):107-110.
[9]陳錫利.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產褥期產婦產后康復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33(5):2311-2312.
篇7
【摘要】目的:探討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聯合護理干預在治療產后尿潴留的方法和應用效果,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抽取的50例患產后尿潴留的產婦隨機分2組,實驗組25例,在普通護理干預的基礎上使用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對照組25例,單純行普通護理干預。比較2 組產婦護理后即時的療效恢復和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結果:兩組相比,治療后實驗組產婦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 0.05 );兩組相比,實驗組產婦對護理情況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護理干預; 綜合治療儀; 尿潴留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recovery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mbined methods of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car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2010 to April2011 extracted 50 cases of maternal risk of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25 patients in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recovery . Control group, 25 cases of simple intervention of ordinary care. Group 2 compared the effect of maternal care immediately after their recovery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results: The two groups compar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maternal total effective rate (markedly effective + effici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strument; urinary retention
產后、術后尿潴留目前已成為婦產科的常見并發癥之一。由于產婦正處在產后恢復期,因此選擇何種安全性、科學性強的治療方法配合上護理路徑已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1],隨著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在臨床產后尿潴留中的不斷發展,為進一步探討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聯合護理干預在治療產后尿潴留的方法和應用效果,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抽取的50例患產后尿潴留的產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抽取的50例患產后尿潴留的產婦隨機分2組,實驗組25例,在普通護理干預的基礎上使用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對照組25例,單純行普通護理干預。兩組患者治療前在年齡、孕周、分娩方式及并發癥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 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護理干預方法:對照組行單純行普通護理干預:即包括常規的心理,飲食,輔助藥物,使用誘導排尿方法:調整姿勢和;熱敷、按摩下腹部;利用條件反射誘導排尿如聽流水聲、溫水沖洗會;針灸療法等
實驗組在普通護理干預的基礎上使用南京產的DHL-A多系統綜合治療儀:治療時產婦取平臥位,平產后尿潴留的治療,將一組圓形治療片的黑色面涂上耦合劑,將其中一片放置于骶尾部,另一片放置于腹部正中恥骨聯合上,涂耦合劑的一面與皮膚緊密接觸,用腹帶固定好。能量由000逐漸增大,最好在200以上,當然還是以患者能夠耐受為準。術后尿潴留的治療,將一組圓形治療片的黑色面涂上耦合劑,然后將其分別放置于產婦的骶骨兩側與皮膚緊密接觸,用腹帶固定好,能量輸出約在70左右,不超過75. 若第1次治療完畢后仍無排尿可行第2次治療。2次/d,常規治療40分鐘,兩次治療時間需間隔6 h以上。
1.2.3 療效判定標準[2]:①無效:療程結束時臨床癥狀基本無改變,6小時或以上內仍不可自行排尿;②有效:療程結束時臨床癥狀好轉, 4~6小時內可自行排尿;③顯效:療程結束時臨床癥狀消失, 2~4小時內可自行排尿。對產婦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調查表包括教育過程,護理方法,護理態度,配套服務,護理效果等五項,每項分值為0,1,2分,分三個等級,總分值0-3分為不滿意,4-7分為一般,8-10分為滿意。
1.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檢驗水準定為P≤0.05,比較均采用χ 2檢驗。
2 結果
兩組相比,治療后實驗組產婦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 0.05 ) ,具體情況見表一;兩組相比,實驗組產婦對護理情況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對產后尿潴留治療最理想的臨床方法之一便是使用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但由于對產婦尿潴留的護理常受包括社會、心理、生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3],因此將普通護理干預和綜合治療儀結合起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據國內最新文獻報道[4],康復綜合治療儀其機制主要在于:(1) 減輕乳汁淤積,促進乳汁分泌;(2)促進恢復膀胱括約肌的功能;(3) 促進產婦產后排氣 。本研究中,兩組相比治療后實驗組產婦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 0.05 ),這與國內外相關文獻報道一致[5]。兩組相比,實驗組產婦對護理情況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在普通護理干預的基礎上使用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治療產婦產后術后尿潴留,可以提高產婦療效的恢復,增強其對護理情況的滿意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應當在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周義玲. 多功能電腦治療儀治療產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 淮海醫藥,2008;26(3):?242
[2] 李亞玲;高健. 應用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防治產后及術后尿潴留[J], 華北國防醫藥,2006;18(2):134
[3] 尚愛香;郭瑞霞;趙玲. 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治療產后尿潴留的療效觀察[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2):262-263
[4] 陳華麗;曾國香. 婦產康復治療儀配合護理干預治療產后部分性尿潴留的臨床體會[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12):1295-1296
[5] 王潔;姚利;曹志華. YS-多系統電腦治療儀治療產后尿潴留的療效觀察[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6):6248-6249
作者單位:415313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人民醫院
(上接第105頁)
[7] 張萍,曾嫣,凌奮。腹腔鏡子宮切除術126例分析.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2004,24(3):210Zhang Ping, Zeng Yan ,Ling Fen . Analysis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in 126 patients. Academic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 , 2004,24(3):210
[8] 張巧玉,梁志清,秦榮,等。PK刀在腹腔鏡下子宮次全切術中的價值. 中國內鏡雜志,2004,10(4):30 Zhang Qiaoyu, Liang Zhiqing , Qin Rong,et al. Role of PK scalpel in laparoscopic operation subtotal hysterectomy .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 2004,10(4):30
[9] 沈立翡,喇端端,沈育紅,等. 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與陰式子宮切除術適應證探討.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12):729Shen Lifei, La Duanduan,Shen Yuhong,et al.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dication of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 and vaginal hysterectomy .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 2005,21(12):729
篇8
【關鍵詞】 整體護理;自然分娩;初產婦;泌乳;康復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8231(2011) 09-1030-02
隨著醫學和社會發展,人們在關注新生兒的同時,也更重視產婦生產后的康復和泌乳功能。初產婦初次面對分娩,因對環境的陌生、恐懼和擔心新生兒安全和分娩對自身影響等問題,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緊張、恐懼等負性心理[1],影響產后康復和泌乳功能。我科對自然分娩的初產婦采用整體護理,在產婦產后泌乳功能和康復方面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60例單胎、足月、自然分娩的初產婦,年齡19~35歲,平均(24.73±6.84)歲,孕周37~41周,平均(39.86±2.64)周,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初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所有初產婦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無頭盆不稱、高危妊娠病情及嚴重并發癥,無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和其他臟器功能障礙,精神、心理正常,兩組初產婦的年齡、孕周、病情等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初產婦均行自然分娩,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觀察組采用整體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產前整體護理:責任護士熱情迎接住院初產婦,向其介紹科室環境、主任、護士長,保持房間通氣良好,溫濕度適宜。主動了解其妊娠情況和思想狀況、家庭基本信息,同時向家屬做好宣教,允許老公陪伴分娩,為產婦提供心理、精神支持。②第一產程整體護理:向初產婦講解第一產程的過程和注意事項,加強心理支持,指導其調整節奏,在宮縮間隙適當進食、飲水,提供充分的能量供應,配合宮縮正確應用腹壓,促進產程高效進展。③第二產程整體護理:從精神和心理上安慰和鼓勵初產婦,指導初產婦根據宮縮情況正確運用腹壓和呼吸技巧,促進胎兒下降。指導初產婦應用lamaze呼吸法,減輕宮縮疼痛,同時應用分散注意力和暗示性語言等措施,緩解分娩疼痛。④第三產程整體護理: 胎兒娩出后后及時處理胎盤和臍帶,30min內進行母嬰接觸,盡早完成早吸允和早接觸,促進子宮收縮和加深母子感情。產后注意休息、補充營養和催乳飲食,實施母嬰同室,指導產婦正確哺乳技巧和方法,按需哺乳,注重按摩和護理,避免乳腺感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初產婦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BSES)評分、產后泌乳始動時間、產后48h泌乳量變化以及睡眠質量、子宮復舊情況。泌乳始動時間以世界衛生組織培訓教材為標準,新生兒娩出后手法擠壓,有清亮的初乳溢出至乳汁首次自排出的時間,并覺脹。①乳汁充足:白天哺乳≥6次/d,新生兒排尿≥6次/d,哺乳后安靜入睡≥3h;②乳汁不充足:哺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泌乳功能
觀察組初產婦的BSES評分、泌乳始動時間和產后48h泌乳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
2.2 產后康復
觀察組初產婦產后48h睡眠質量和子宮復舊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
3 討論
圍產期初產婦受內外因素的困擾易產生焦慮、緊張、抑郁等負性情緒,導致初產婦母乳喂養信心不足,影響產后泌乳功能[2]和康復。因此,加強圍產期初產婦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以人為本”護理觀念的提出,臨床護理工作不僅僅局限于軀體疾病的護理,而且更加關注患者的心理、精神、社會、靈魂等全方位的護理[3]。整體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框架,把患者看作一個整體,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全方位考慮患者的問題,并根據不同問題予以相應的護理措施[4]。整體護理強調將患者看成具有心理、生理、社會、文化等各種需求的整體的人,不但關注疾病和健康,更注重心理需求的滿足和人格尊嚴的完善。圍產期通過整體護理,初產婦的產后母乳喂養自信心明顯增強,泌乳始動時間也明顯縮短,而且產后48h的泌乳量顯著增多,這可能與整體護理改善了初產婦的負性心理狀態和有效緩解圍產期疼痛,從而促進泌乳素和催產素分泌有關[5]。而且,觀察組的睡眠質量和子宮復舊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整體護理改善了產后睡眠質量,促進子宮復舊,有利于初產婦的臨床康復。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有效提高自然分泌初產婦的泌乳功能和睡眠質量,促進子宮復舊,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梁江紅,羅蕊麗,趙亞娟.初產婦產前情緒障礙及分娩方式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1):1317-1318.
[2] 黃俊嶺.母乳喂養自信心的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J].天津護理, 2011,19(2):65-67.
[3] 黃弘,時明霞.舒適護理干預改善腹部手術老年患者疼痛和睡眠質量指標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雜志,2009,7(6):68-69.
篇9
摘要目的:探討社區干預在女性產后恢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產后恢復女性5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護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給予積極的心理護理、飲食干預與哺乳干預,干預周期1個月。結果:干預期間治療組的產后貧血、子宮炎、腹瀉、便秘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社區干預;產后恢復;泌乳;并發癥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in postpartum women recovery
Wang Ya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Chines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10019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y effects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in postpartum women recovery.Methods:52 cases of women postpartum recove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rimary care.On this basis,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positively psychological care, dietary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ycle was a month.Results: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anemia,metritis, diarrhea,constipa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Community intervention;Postpartum recovery;Lactation;Complications
隨著社會保健意識的增強,女性產后恢復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女性的產后合理恢復能有效促進女性的康復,并且也有利于新生兒的生長發育與智力發育,還可以預防許多影響新生兒健康的疾病發生[1]。護理人員只有了解了產后女性的個性狀況及影響因素才能采取針對性健康教育措施,激勵女性進行有效的護理,減少護理障礙,加強和支持正確的自我護理行為[2-4]。而在護理干預中,
社區干預有自身很大的優勢,加強其自身社會支持,改善預后[5]。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社區干預在女性產后恢復中的應用方法與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產后恢復女性52例,納入標準:順利單胎分娩;年齡20~45歲;產婦無原發疾病,可實施母乳喂養;新生兒Apgar評分≥8分;女性知情同意;年齡22~44歲,平均(29.82±2.19)歲;初產婦42例,經產婦10例;孕次1~4次,平均(1.89±0.44)次;平均產次(1.43±0.28)次;平均受教育年限(14.23±3.12)年。按照隨機抽簽原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6例,兩組年齡、產婦類型、孕次、產次與受教育年限等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對策:①對照組在產后給予常規基礎護理,積極觀察生命體征,嚴格、及時、準確執行醫囑。為女性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保持室內外環境安靜,空氣流通,使女性保持心情舒暢。并且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加強自身與新生兒宣傳的力度。②在此基礎上治療組給予積極的心理護理、飲食干預與哺乳干預。并對患者積極進行隨訪,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其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提高其自身恢復的信心。同時護理人員利用語言或行為將產后女性的注意力從恢復中轉移到其他方面,鼓勵女性參與單位或社區舉行的文化體育活動,減輕抑郁,以達到心情愉悅的目的。在因素干預中,要合理飲食,減少鈉鹽,注意補充鉀和鈣,多吃蔬菜和水果,限制飲酒與減少膳食脂肪,新鮮蔬菜每天500 g左右,水果每天100 g左右。在哺乳干預中,教會產婦正確的哺乳方法和保健知識,糾正或改善異常,按摩,增加喂奶次數。禁止過早使用奶瓶,按需哺乳。干預時間1個月。
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產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產后貧血、子宮炎、腹瀉、便秘等。②泌乳量:觀察兩組產后10天與產后1個月的泌乳量。
統計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的組間對比采用χ2分析與t檢驗,以P
結果
產后并發癥對比:經過觀察,干預期間治療組的產后貧血、子宮炎、腹瀉、便秘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產后泌乳量對比:經過觀察,治療組的產后第10天與產后第1個月的泌乳量都明顯多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論
很多女性在分娩后除外,產婦全身各器官和組織,尤其是生殖器官,都要恢復到到妊娠前狀態,需要進行合理的產婦恢復。產后康復的好壞關系終生[6]。產婦的全身變化多端,再加上分娩時的體力消耗,使產婦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易于感染疾病[7]。
而在社區干預,其實是一個積極的認知與恢復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健康、阻止疾病發展、識別和參與治療健康偏差[8]。在具體的干預中,應傾聽產后女性的陳述,講解產婦恢復的發病原因,解釋采取康復方法的理由和目的,消除產后女性緊張孤獨的情緒。科學地指導產婦的飲食和休息,使產后女性保持良好的精力和體力,促進自身的康復[9]。同時要通過對社區產后女性進行入戶健康調查,建立產后女性的健康檔案,舉辦產后恢復的知識講座,讓產后女性及家屬了解產后的康復保健知識。鼓勵產婦及家屬互相交流經驗,建立產后女性管理信息系統,對產后女性進行病情評估,實施隨訪管理[10]。本文干預期間治療組的產后貧血、子宮炎、腹瀉、便秘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母乳被認為是新生兒生長發育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對新生兒生長發育、智力發育的作用是其它代乳品所無法替代的。同時新生兒的吸吮使母體產生各種激素,可以抑制月經回潮和排卵,產婦可以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滿足,使產婦的情緒穩定愉快。同時在社區干預中,要及時向產后女性深入溝通,給她們講解可能所患疾病的情況和預后,幫助她們分析她們的想法和客觀現實的差異,有利于疾病的轉歸和康復[11]。本文治療組的產后第10天與產后第1個月的泌乳量都明顯多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肖激文.實用護理藥物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698-705.
[2]金海燕,何蘭娟,余靜.加味生化湯配合按摩護理對剖宮產婦女產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7):109-111.
[3]劉愛東,翟鳳英,趙麗云.母乳喂養的研究現狀[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9,31(4):250.
[4]王二平.母乳喂養265例泌乳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9,38(7): 610-611.
[5]吳文梅.人性化關愛護理在產科母嬰分離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11):85-86.
[6]王倩倩.DHL系列多系統綜合治療儀治療產后尿潴留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 2014,33(11):88-89.
[7]全小珍,楊海虹,鄭秀紅.影響母乳喂養的相關因素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9,20(11): 1303-1307.
[8]樊佳昱.盆底肌肉鍛煉改善產后尿潴留的對照研究[J].上海護理,2014,14(2):45-47.
[9]李紅英,肖帆.盆底肌鍛煉的宣教指導對產程及盆底肌力的護理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2):303-305.
篇10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b)-0115-02
近年來,因生活質量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變化,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逐年增多,若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產科并發癥,影響母嬰健康。在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產后康復中,受疾病影響,其機體康復速度較慢,同時產后母乳喂養也是面臨的重要問題[1-2]。該研究分析了產后綜合護理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哺乳情況及身體康復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8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分組。綜合護理組年齡24~37歲,平均(27.41±2.67)歲。常規護理組年齡25~37歲,平均(27.35±2.45)歲。兩組基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采取產后常規護理服務,綜合護理組采取產后綜合護理服務。①母乳喂養指導。新生兒出生后30 min早吸吮產婦乳房10 min左右,并在吸吮過程指導產婦正確哺乳、喂養姿勢和方法、技巧,撫摸新生兒皮膚和額頭。告知產婦母乳喂養對新生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說明母乳喂養還可加速子宮復舊,減少陰道出血,消除產婦錯誤認識,使其重構對哺乳的科學認知。指導產婦正確清潔乳房、穿著舒適透氣的衣物和純棉乳罩。同時用凡士林涂抹乳房,按摩2次/d,5 min/次[3]。②血糖控制護理。加強飲食指導,給予高蛋白、高纖維素、低脂肪食物,以控制體重;食物種類多樣,少食多餐;出現低血糖癥狀可囑咐產婦平臥,以甜食和糖水糾正;鼓勵產婦產后多參加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避免夜間運動和劇烈運動;用藥方面首選胰島素,告知產婦和家屬胰島素的應用對產婦和新生兒均無毒害,指導胰島素正確用法、注射部位、時間和相關注意事項,并指導產婦自行監測血糖。③心理護理。部分產婦產后因形象改變,加上擔心自身康復和新生兒健康,可存在抑郁情緒,需提供宣泄情緒的合理途徑,并加強產婦心理支持,指導其自我護理和新生兒護理技巧,并多讓產婦們共同分享經驗,以減輕產后壓力。囑咐家屬多關心產婦,給予情感支持[4-5]。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母乳喂養率;產后母乳喂養信心(0~10分,分值越高喂養信心越高)、泌乳量、泌乳開始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干預前后產婦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干預前后產婦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分值越高抑郁越明顯)、乳房疼痛水平(VAS評分,分值越高說明疼痛越明顯)。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輸入數據后分別進行t檢驗(針對計量資料)、χ2檢驗(針對計數資料),并用(x±s)及率(%)表示計量,計數資料,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母乳喂養率相比較
綜合護理組護理滿意度、母乳喂養率高于常規護理組(P
2.2 干預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預后綜合護理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低于常規護理組(P
2.3 兩組產后母乳喂養信心、泌乳量、泌乳開始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相比較
綜合護理組產后母乳喂養信心、泌乳量高于常規護理組,泌乳開始時間早于常規護理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P
2.4 干預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乳房疼痛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乳房疼痛水平相近(P>0.05);干預后綜合護理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乳房疼痛水平低于常規護理組(P
3 討論
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食物,可增強其抵抗力,強化母子感情,促使產婦產后順利完成角色轉換,還可減少產后出血,加速子宮復舊,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等風險[6-7]。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產后給予綜合護理,可從加強母乳喂養指導、強化血糖控制和強化心理疏導三個大方面進行干預,其中又細分母乳喂養知識教育、乳房護理和保健、喂養技巧傳授、飲食、運動和藥物控制血糖、良好護患溝通、家庭情感支持等內容,有助于更好控制血糖,提升母乳喂養率,減少產后抑郁[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