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科普教育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4-10 17:33: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消防科普教育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辦事處位于米泉市中心地帶,轄區總人口3.9萬人,區域面積5.4平方公里,下轄7個社區居委會,有行政企事業單位124個,中小學5所,幼兒園10所。今年以來,**街道辦事處在米東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以提高轄區各族居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和幼兒教育質量為目標,以xx屆“科技之冬”、“科技月”活動為載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教育活動,現就20xx年科教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健全機構,加強領導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科技教育工作。一是分別成立了由街道辦事處主任任組長的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和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街道教育工作委員會,健全了機構,明確了職責,為科技教育工作開展提供組織保證。二是制定了**辦事處科技工作計劃和街道幼兒教育發展規劃,對**街道開展科技教育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三是層層簽訂責任狀,落實責任制。根據管委會與辦事處簽訂的責任書,街道辦事處按照責任狀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考核細則,分別與科教分管領導及機關各科室、七個社區居委會簽訂了科技目標管理責任書,落實了各項工作任務,使科教工作與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同監督、同考核,確保了辦事處科教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科技工作 1、加大對科技知識的學習力度,提高廣大居民的科普知識。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把科技知識的學習作為普及科技知識的主要手段。在學習內容方面主要側重xx屆五、六中全會精神、《科普法》、科技知識、反對“xx”xx組織和法律法規知識、社區消防、健康、食品安全、衛生保健、再就業、市場經濟以及提高居民素質等相關知識。學習采取培訓、聘請專業教師授課、座談討論、看電教片等方式進行。20xx年,共舉辦培訓班8期,培訓人數達4000余人。其中:轄區企業對職工崗位知識培訓5次,培訓工人150名。 2、以“科技之冬”、“科技月”活動為載體,加大對科技知識的宣傳力度。 為了加大對科技知識的宣傳力度,**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科技之冬”、“科技月”活動為載體,采取多種方式大力宣傳科技知識。一是利用科技知識宣傳欄定期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各社區在辦公場所、居民區、樓院設置科普宣傳專欄,定期向居民宣傳不同內容的科技知識。截止目前,各社區共有宣傳欄30塊,辦板報180期。街道還組織4次科普圖片巡展,制作永久性科普宣傳版面8塊。二是積極開展科技宣傳月活動。街道辦事處以開展科技宣傳月活動為契機,加大科技知識宣傳力度。配合米東新區宣傳部、科技局在百富商城成功舉辦了20xx年科技月活動啟動儀式。此次活動,舉辦文藝匯演、播放露天電影各一場(次)、懸掛橫幅2條,發放宣傳單3000余份,參與群眾達5000余人。三是利用“百日文化廣場”活動進行宣傳。街道辦事處充分利用“百日文化廣場”活動,將科技知識的宣傳貫穿于活動之中,先后進行消防安全、健康保健、食品衛生為主題的活動。20xx年,共舉辦了“百日文化廣場”活動8場次,觀眾達8000余人。四是通過走家入戶進行宣傳。街道社區干部在走訪入戶過程中,對居民進行面對面的宣傳,同時發放宣傳單,宣傳《科普法》、社區消防、衛生保健、再就業等知識。各社區共走訪入戶8000余戶,發放宣傳單10000余份。**街道辦事處通過采取多種方式的宣傳,在**轄區營造了深厚的宣傳氛圍,使科技知識深入人心。科技活動深入開展,不僅提高了居民對科技知識的了解,增強了居民學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對推動**街道社區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大力開展科技工作。 **辦事處將科技工作貫穿于街道社區的各項工作之中,努力做到“三進”“六個結合”。即科普活動“進街道、進社區、進家庭”;“六個結合”即將“科技之冬”活動與科普活動學習宣傳相結合;與學科技、學法規和社區知識的學習相結合;與社區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與社區的服務和再就業工作相結合;與社區的安全生產和穩定工作相結合;與社區的經濟發展相結合。一是積極開展科技示范社區的創建活動。為了全面開展創建活動,**街道辦事處專門成立了創建活動領導小組,結合街道社區的實際情況,對創建活動進行全面的安排部署,今年,祥和社區積極開展了創建科技示范社區活動,于10月份,迎接了昌吉州的檢查驗收。二是加大對科技工作的檢查力度。今年以來,辦事處對各社區科技工作進行檢查4次。對開展情況進行通報,有效地促進了科技工作的開展。四是積極申請項目,為民營企業申請科技資金,引導企業利用科技進行技術改造。街道辦事處在對轄區民營企業進行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為鑫泰燃氣公司、科匯井蓋有限責任公司申請了民營科技企業稱號和企業科技進步項目,此項申請工作已經結束。五是認真完成了市災難應急救災基礎數據庫信息資料收集工作。
篇2
一、加強領導,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一)充分認識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消防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近年來,我區消防安全工作雖然得到明顯改善,為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區消防工作仍滯后于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消防安全責任制尚未得到很好落實,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全社會抗御火災事故的能力仍然較弱。為此,各有關部門要從實踐“*”重要思想和執政為民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緊迫性、長期性和艱巨性,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下簡稱《消防法》),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進一步加強以消防工作的領導,動員全社會力量,齊抓共管,確保消防工作與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二)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教育、衛生、文化、旅游、工商、貿易、安監、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本系統、本行業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認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督促整改火災隱患,確保消防安全。市政、通信等部門要加強對消防供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設施完好,水量、水壓充足,信息暢通。區公安消防大隊作為區政府消防工作的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好《消防法》賦予的消防監督檢查、滅火救援和搶險救災職責,充分發揮好政府的參謀助手作用,及時研究提出有關消防工作的措施和建議。同時,繼續加強隊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抓好值勤訓練,開展科技練兵,實施科技強警,不斷提高“滅大火、打惡仗、搶重險、救大災”的能力。轄區公安派出所也要按照《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公安部令第73號),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加強與消防部門之章的溝通配合,共同提高我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整體效能。
(三)加強對消防工作的考核檢查。區安監局要督促檢查有關部門履行消防工作職責,層層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把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指標的控制和消防安全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各單位績效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職責的部門和單位及其負責人,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并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要按照《消防法》、《寧波市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規定》(市政府令第129號)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規定,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大力推進城市社區和農村消防安全工作
(一)推進城市社區消防建設。要把社區消防工作納入建設的一項重內容,嚴格按照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消防工作的通知》(公通字[*]61號)精神,落實社區消防工作責任。公安部門以消防大隊、基層派出所和社區警務室為依托,具體指導、幫助社區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組織,完善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民政部門要把社區消防工作作為區建設示范活動的重要內容,納入社區管理和社區綜合服務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研究并幫助解決社區綜合服務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研究并幫助解決社區消防工作中存在的有關困難和問題。規劃和市政建設部門要抓好社區特別是新建社區公共消防設施的規劃建設,確保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器材建設的同步到位。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民委會要履行職責,制定防火安全制度,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對一些建設較早的住宅小區,要增加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投入,從基礎抓起,不斷補充完善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逐步達到城市社區消防建設標準。同時,整合社區消防資源,充分發揮社區中介組織和志愿者隊伍以及駐社區單位在社區消防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實行社區消防共建,努力形成“政府組織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群眾積極參與”的社區消防工作新格局。
(二)加強農村消防安全工作。要進一步明確政府和相關部門在農村消防工作中的責任,根據公安部《關于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通知》(公通字[*]57號)精神,認真制定當地村鎮消防規劃、公共消防設施和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和發展目標,把村鎮消防事業建設納入財政預算范圍,建立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發展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村鎮消防工作發展適應農村經濟和社區發展需要。各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加強對本轄區消防工作的領導,定期研究部署、協調解決村鎮及鄉鎮企業的重大消防安全問題,督促檢查消防工作的實施情況,及時整改火災隱患,切實將消防工作納入社區治安綜合治理考評范圍。同時,要把農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納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以及創建文明村鎮、評選文明戶等活動中,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將消防宣傳達室滲透到農村各個領域。
三、強化火災隱患排查整改,切實改善社會消防安全環境
(一)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各職能部門要在突出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筑和地下建筑、易燃易爆物危險化學品生產倉儲企業等重點領域和單位,認真組織消防安全大檢查的基礎上,根據本區產業結構和火災事故發生特點,針對性地開展辦公樓、綜合樓、商住樓等多產權場所的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消除消防安全疏散通、安全出口不暢通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生產經營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治理。
(二)建立火災隱患整改長效機制。廣大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應當認真落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第61號令),切實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強化內部安全管理,保證消防安全工作投入,積極改善消防設施,定期組織防火檢查(其中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每年排查火災隱患應不少于兩次),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區消防大隊要認真排查火災隱患,對那些可能造成群死群傷、財產重大損失和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隱患單位,要及時通過媒體向社會進行公布。區政府要認真研究和協調解決本地區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有關問題,明確整改責任主體、督辦單位和整改期限,加大重大火災隱患整改資金投入。公安、安監等部門要認真履行督導職責,協助重大火災隱患單位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消除致災因素,改善社會消防安全環境,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
四、加快公共消防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社會抗御火災能力
(一)嚴格落實消防規劃。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城市消防規劃建設管理有關規定,按照“政府負責、落實規劃、不欠新帳、快補舊帳、健全設施、加強管理”的原則,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推進消防建設工作,夯實消防安全基礎。新、改、擴建工程應認真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嚴格依法履行消防審核與驗收手續,堅持“誰主管、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制。要按照《消防法》和《城市規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高起點編制好我區消防“*”規劃,進一步重視消防工作長遠發展。
(二)加強消防水源建設。市政建設、供水和公安消防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進一步加強消防水源建設,做好市政消火栓的維護、保養工作,確保市政消火栓完整可用。凡新建道路、新建小區、城市道路改造、自來水管網改造,均應按國家消防技術標準設計并建設市政消火栓。在老城區改造、新城區和開發區建設時應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步發展,確保*年年底全區市政消火栓配置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同時,結合“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消防水源設施建設,對目前解決不了供水管網建設的部分農村地區,要加快在重點地段和重點單位修建消防水池等儲水設施。
(三)大力發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區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大力推進專職消防隊伍建設,鞏固發展義務消防隊,積極推廣合同制消防隊。至*年年底,全區所有鄉鎮應建立有組織、有隊址、有器材、有執勤、有訓練的專職消防隊或義務消防隊。公安消防部隊要加強對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的業務指導,并進行統一調動指揮。通過3年時間努力,全區基本形成以現役消防部隊為主力、合同制消防隊為補充的城市消防力量體系;專職消防隊為骨干、義務消防隊為基礎的農村消防力量體系。消防部門要盡快制訂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長效管理辦法,理順管理體制,確保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