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傳統工藝范文

時間:2023-10-17 17:37: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酒的傳統工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回顧歷史。

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四大發明,其實大多與中國傳統工藝相關,或者說就是傳統工藝文明的產物。久遠的工藝美術歷史留給今人的,既有無數令世人驚羨的產品,還有亟須傳承的傳統工藝文化及其精神。

首先,陶瓷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最具代表性的品類。

當代考古資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在我國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長江流域的江西、浙江,東南沿海的廣東、廣西等地都已有燒陶器的活動。元代,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青花釉里紅成為瓷器生產的經典作品。明清時期,各色彩瓷展示著制瓷業的杰出貢獻,各種制瓷技藝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斗彩、琺瑯彩、粉彩、五彩等,形成一個驚羨天下的彩瓷時代。

其次,青銅工藝。從公元前兩千年左右開始,至殷商、西周達到鼎盛,歷經十五個世紀的輝煌。中國青銅工藝其冶鑄技術之進步、生產和鑄造規模之宏大、生產的品種和造型之多樣、設計之匠心、裝飾之精美、文化意義之豐富,都可以說舉世無雙。第三,中國是最早發現漆樹、種植漆樹、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國家。目前發現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紅色漆。三代時期,漆器是貴族用品,戰國以后漆工藝進入了一個長達五百年的鼎盛時期,楚漢漆器是人類漆器史上難以比肩的經典之作。唐宋時代還創制出了各種雕漆,如剔紅、剔彩、剔犀等。漆還作為造像的工藝,成為佛教藝術的重要工藝形式。最后,中國人對玉石充滿了敬意,在先秦時期人們已經“以玉比德”,對玉質之美的喜好,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時代。有學者曾認為中國文化實可稱作玉石文化,我們從新石器時代各種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時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種玉制品,大到高達兩米多的“玉山子”,小到各種玉佩飾,可以說玉見于中國人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面。

傳統裝飾藝術雖歷經千年的衍變,確未在變遷中暗然失色,反而愈加有東方民族的特色,歷經時間長河的沖刷,更顯出其獨有的魅力。科技革命已經把人類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空間中,生活的多元化、意識的寬泛化,使藝術的傳承薪火相傳。上述簡略的回顧,無非想說明,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文明智慧和藝術心智的產物,是民族文化與歷史的真實存續,在任何時代,我們都沒有理由將其拋棄。

二、理解與傳承。

傳統工藝美術本質上說是舊時代的產物,也是舊文化的產物。在科技主導的現代社會中,作為傳統手工業生產的工藝美術,不僅其生產具有一定的守舊性,而且在文化層面上也如此。有的產品在形式、風格、趣味諸方面已不能適應當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審美需要;傳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時它亦有為當代生活服務的要求,創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

但是創新是有限度的創新,是在傳承與保持基礎上的創新。

三、研究主題。

“形態”是工藝美術的造型主題,而它們的表現形式,也就是它們的造型方式,卻隨著每個歷史朝代的更替而轉變,總是與當時當地的材料工藝、藝術技巧、社會風尚相適應,往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人們之所以歷代不厭其煩地反復描摹一個圖形,不僅僅是因為其具有審美意義的外形,而是在這些我們看得到的圖形符號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深層的象征意義,圖形符號只是這些內在意義借以表達的外在方式,是“觀念的外化”。這些意義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進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貴康樂、祛災除禍”等吉祥象征意義,正是由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正是由于人們對這種“意”的執著追求,才使“形”得以代代相傳,并衍生出形紋飾,在歷朝歷代的器具裝飾中都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

“神韻”是工藝美術的重要思想,盡管每個歷史時期的變化往往與前一個時期大相異趣,但我們仍能感受到在這些形式多樣的造型中所特有的精神氣質,不論是彩陶上稚拙的鳥紋和蛙紋、青銅器上的獰厲的饕餮、還是漢代漆器上飄逸的鳳紋,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的淘洗之后,仍然承現出一種驚人的生命活力,感動著我們現代人。而這中神韻的承傳來源于中國傳統的造型觀念,即中華民族特有的哲學觀念和審美意識。

人們之所以反反復復地描摹著同一個圖形,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傳統圖形后面,往往蘊藏著更多更深的吉祥意義。

外在形態是內在意義借以表達的方式,是內在涵義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們對自然和宗教崇拜的傳統圖形,經過時間的衍變,進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貴康樂”等許多美好象征意義來。

篇2

關鍵詞:保定傳統工藝美術;新科技;新媒體;傳承與創新

保定地區的傳統工藝美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經歷過不同年代的變遷與各類社會形態的沿襲,作品中體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燕趙人文風情。工藝種類多樣,內容豐富。然而,多年來的歲月印記也反映出了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該領域的工匠思維觀念依然偏于保守,思想滯后,有待進步,與現代新工藝思維相悖。作為紅色革命老區,部分地區經濟落后,資金支持少。發展模式與生產方式單一,演化緩慢,工藝較為陳舊,多年來少有較大突破,核心技術也日趨淡化,市場價值偏低,市場空間有待擴大,產品僅僅局限于消費者的欣賞和收藏范疇。此外,仿制品、劣質品大量流入市場。基于這些因素,也導致了本地人群對于工藝品的關注漸漸淡化,知識產權和品牌保護觀念缺失。隨著現代社會科技水平和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藝術鑒賞水平和審美情趣也在不斷提高,從而促進著大家的文化生活水平的進步。人們從過去的物質追求擴展到對精神的追求,思想意識形態的價值與視覺物質形態的價值成為了現今人們的必需品。鑒于大家對新時期精神需求旺盛的心理,有待符合當代審美觀和產品功能的工藝美術品勢必需要轉型。由于社會節奏的加快,一些原創性理念漸漸地被淡化,一味模仿和復制復古形式而機械生產的工藝品不免讓人感覺缺少新時代的審美情趣和活力感。有些地區的產品粗制濫造,精細化工藝水準缺失。而在管理模式和運營方式上,也類似一盤散沙,傳統的工藝美術品制作方式是個體小作坊的生產模式,原料加工的方式也具有局限性,生產效率低下,難以二次利用或回收。再加上文化創意的缺失,設計風格盲目趨于拿來主義與大眾化,或直接描摹西方工藝,造成本土文化缺失,缺少當地特色,與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理念脫離,工藝品設計內涵的培養和創新思維有待提高。而在受眾人群方面,總體上年齡群偏于中老年人,青少年群體對其興趣不大,關注度不高,對傳統工藝美術的接觸面也有限,參與主動性低,認為技術難度大。這樣非常不利于文化傳承,趣味性不足,無法適應現今大眾文明發展和滿足社會生活需求。鑒于以上原因,保定地區的整個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系統需要整合梳理。

一、數字化保護的現實意義

保定地區和北京地區的文化相似,同屬于燕趙文化區。幾千年來封建專制制度影響了保定這座古城,人民百姓的文化生活局限于該地區,少有流動,被自給自足的自然手工業生產方式所支配。因此手工藝傳承的方式也基本是子承父業、先師傳授的代傳沿襲方式。在這種傳統固化的模式下,需要注入新時代的藝術魅力與創新理念。而在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很多年輕人失去了對工藝品制作的耐心,在他們之中,也很少有人能塌下心來探究傳統工藝美術的工匠精髓。現今的社會生產力日趨高效智能化,我們的傳統工藝美術也理所應當順應當今的時代潮流,促進產業轉型,將新的科技思維和創造思維運用進來,縮短研發周期,降低自然資源消耗。在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的背景下,創新傳統工藝美術,發掘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的核心內涵,展現京南地區的地域特色,采用更先進的生產工藝理念,融入新科技,是保定傳統工藝美術事業前行的必由之路。保定地區的地域特色十分濃厚,各類傳統文明歷史悠久。當地人群的生活水平與審美需求都在逐步提高,通過數字化生產與展示的新工藝品,新穎美觀,品質優異,不僅能滿足本地人群的消費需求,還會提升人們的審美品質和生活情趣,喚醒他們對于傳統工藝美術的新認知和品位訴求,創造出具備更多文化生活樂趣的精神食糧,使工藝品更具親和力,還可以讓消費者情趣十足地表達靈感,參與制作。消費者的內心始終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懷舊情懷,因此可以引領參與者體驗到現代的審美方式,將工藝品的社會價值得到高層次升華。

二、創新模式的新舉措

(一)新媒體、新技術的運用

以新媒體為媒介,可以讓傳統藝術品迸發新的宣傳力。新媒體技術信息有交換便捷,資源豐富,傳播速度快,傳播方式多樣,信息數據便于存儲和收藏等特點。合理有效地利用,有利于促進本地區工藝美術文化的擴展,進而面向全國和國際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保定的工藝作品,擴大產品受眾面和交流范圍。微信微博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大眾常備媒體。以此為依托,即可促進制作方、受眾和專業人士的直接交流,便于制作方進行交互式的設計,也便于受眾方直接體驗,全方位深層次地進行人性化互動。建立綜合性的社區網絡,使參與的群體直接成為客戶,進行作品心理交流,不僅促進銷售,而且讓每一位參與者直接成為自媒體,真正實現人與自然、藝術與生活、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猶如在新媒體平臺上舉行博物館收藏展。有了新媒體的互動,同樣有利于傳統工藝美術參與新文化創意產業的宣傳和發展,助推它的非物質文化申遺工作。

(二)建立完整循環的新產業格局

在融入新媒體技術的同時,產業模式需要多方面的融合。政府、群眾、藝術市場、學校、工藝制作方的循環交融,讓整個產業格局更豐富、人性化,有針對性地進行制作、生產、受眾互動。尤其政府作為此項文化產業的行政管理機構,首要應本著促進傳統文化產業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的原則,重視本地區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務實地管理藝術品市場。本地區生源眾多的高校也作為整個產業的重要力量,提升工藝美術教育質量和工藝人才的培養,為其提供更充足的青年后備軍。同時,我們可以學習其他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地區的文化沿襲方式、作品創作手法與新工藝手法、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模式,如彩陶器、青銅器、唐三彩、宋元瓷器流行的藝術品興盛地區,了解這些代表性地區的藝術品市場,以及傳統工藝如何與新思維、新技術結合,做到推陳出新的。有了這一系列的完整格局,則可從原點回到原點,重新審視我們的傳統工藝美術,探求其中的核心,提煉代表性的精髓,繼而把握全球化的發展脈搏,強化自身的文化競爭優勢,深入國際市場。

(三)不同類別的工藝品的創新

以下是保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傳統工藝美術品的案例:1.保定健身鐵球作為保定地區的特色產品,被全國熟知,是一種傳統的體育健身器材。他不僅能健身健體,而且還有很強的醫學價值,疏通脈絡,調氣和血。球面豐富多彩的裝飾圖案,尤其吸引大眾的目光。改革開放后,現代流行文化興起,西方外來的現代工藝美術思維與制作理念很適合借鑒,這其中包括抽象法則、構成法則、現代和后現代主義表現等方面內容。在中國傳統的美學法則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的新工藝表現下,將視覺元素的特色提煉,加入部分現代的抽象形態,保留傳統色彩,這樣表現會讓鐵球上的圖案變得更新穎,注入新時代人性化的新工藝。在新材料和科技的運用下,讓球面上的畫動起來,更加賞心悅目。此外,還可以深化其實用功能,引用新技術,在供人們玩賞的同時,還可以實時監測使用者的身體狀況,如血壓、脈搏、體溫等參數。這樣,定能夠增加它的使用價值,真正達到滿足視覺體驗和功能體驗的雙標準。2.安新葦編畫安新葦編畫也是本地區的特色代表,是就地取材的藝術作品。材料源于“華北明珠、華北之腎”的白洋淀,具有節長、皮薄、韌性好的天然材質,且產量大,利于制作。這類藝術品目前也面臨著時代的考驗,需要在傳統的制作模式中突破創新。可以從傳統工藝的創作延伸出多種形態的創作,直觀地體現時代的主題。白洋淀自近代以來成為了紅色革命的圣地,書寫了本地區人民在我黨的領導下不屈不撓的抗日史詩,《小兵張嘎》的故事膾炙人口,成為保定歷史的著名佳話。葦編畫可以以此為題材,創作出有本地區獨特人文歷史的新時代作品。將傳統文化的創新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結合,以本地區引以為豪的紅色革命經典題材作為特色主題,不但提升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還能積極有趣地向大眾宣傳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3.曲陽石雕和白溝泥人曲陽石雕和白溝泥人是立體的工藝作品,現今的部分產品含有粗制濫造的成分。風靡新時代的3D打印技術制作精準度高,便于快速直接地輸出作品。這類工藝的創作需要精細化的處理,3D打印技術可以彌補工藝粗糙的問題,制作更加主觀靈活,有利于個性化小批量的生產。這樣可以使工藝產品更加人性化地面對不同受眾,展示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4.其他方面的傳統工藝品其他方面的藝術作品也有相應的多元創新模式和產業聯合性。如名聞海外的涿州皮影,可與動畫產業有銜接,產生共性多元的創作,會吸引更多受眾人群的喜愛,回味無窮。保定特色的人文風情,可以塑造出更有故事性的藝術衍生品,使其更具活力,更有朝氣。因地制宜,提升工藝品檔次,探索新的發展思路與發展模式,沿襲優秀的傳統工藝理念。本地區有很多特色的節慶活動,如敬老健身、空竹、荷花、花燈等節日。隨著省旅游發展大會在本市的召開,蓬勃發展的旅游業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以特色主題節日、民間文藝和旅游產業為平臺,將煥發新生機的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展現給世人。總述保定地區的傳統工藝美術正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一些傳統陳舊的創作思維與工匠模式在面對新時代的藝術思潮下需要革新蛻變。提煉傳統工藝美術的藝術精髓,以新科技為新養料,以新媒體為便捷高效的傳播平臺,弘揚保定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結合本地區的新文藝政策,不斷培養新一代的工藝傳承者,創新產業模式,保定的傳統工藝美術定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造新的價值,成為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業的新力量。

參考文獻:

[1]潘魯生,唐家路.民藝學概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

[2]張月,趙希崗.淺析中國傳統手工藝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再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10):125-127.

篇3

關鍵詞:北京絹人 傳統手工技藝 活態 傳承 保護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視野下的傳統手工技藝

在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事項中,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化、科學、藝術與教育價值。同時,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最具活力與生產力的部分,傳統手工技藝得到了學界更多的青睞。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518項代表作中,傳統手工技藝占89項,超過總數的1/6①。但是,由于受到社會轉型的影響,民間技藝處于瀕危狀態,亟待保護。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時也是世界公認的傳統手工技藝大國,擁有豐富的手工技藝資源。目前,國內對傳統手工技藝的保護方式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 物質形態的保護

通過實物收藏的方式、多媒體展演的方式以及書面化的方式等,將與傳統手工技藝有關的實物、資料保存起來,這是對傳統手工技藝所采取的物質形態保護方式。這種物質形態的保護方式最早來源于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它便于真實、客觀地記錄與傳統手工技藝相關的實物內容。因此,在收集到這些與傳統手工技藝相關的實物之后,對傳統手工技藝的保護也由原本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轉變為對物質文化遺產的靜態保護②。

(二) 非物質形態的保護

就傳統手工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而言,它是一種生存于現實生活中、與生活水融的“生活文化”,或可稱為文化性的生活圖像。對它的保護首先要立足并恢復它生活樣式的本色,保證它在民眾生活中延續流淌的生命活力。目前,國內對傳統手工技藝的非物質形態保護,主要為文化生態保護區政策。即將傳統手工技藝與其傳承、發展的環境共同保護起來,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與環境緊密結合,使傳統手工技藝在原本的環境中得到整體性、持續性、原真性、活態性的保護與發展。

二、 絲綢文化的“非遺”代表――北京絹人

絹人,也叫絹塑,是以金屬絲為骨架,棉花、紗絹為肌膚,真絲為發,綢帛為衣而塑制的人型藝術品。為區別于以泥、面、陶、竹、木、骨、金屬等為原材料塑雕制作的人物形象,又由于其采用的主要原材料系中國特產的絹紗綢絲,以北京制作為優,京味濃郁,故習稱為“北京絹人”③。

絹人藝術歷史悠久,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春秋戰國時期的長沙楚墓出土了身披絲絹的墓俑,刻畫精致,栩栩如生。《全唐文》(卷八九六)羅隱的《木偶人》一文在介紹偶人制作過程時描述到:“……以雕木為戲,丹C之,衣服之。雖獰勇態,皆不易其身也。④”1973年,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納唐代張雄夫婦墓中出土了“絹木女舞俑”和“宦者俑”,均以木細刻而成,眉眼生動,身著絹紗等華美衣飾。《東京夢華錄》記載到北宋時期,民間藝人已經能夠“剪綾為人,裁錦為衣,彩結人形⑤”了。清初《帝京歲時紀勝》則記錄有“元宵雜戲,結彩為人,手持傘扇旗幡,關刀月斧,擊鼓搖鈴⑥”的模擬人像。20世紀初期,我國南方每逢端午還盛行制作平面絹人,贈與晚輩辟邪消災。北方則在老人壽誕之時,以彩絹綾綢剪扎成老壽星和麻姑作為禮品送給老人。之后由于戰亂等原因,絹人技藝逐漸失傳。

如今的北京絹人重生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時,中國應邀參加在印度舉行的玩偶展覽會,文化部將制作展品的任務交給了葛敬安、李佩芬、杜崇樸等同志。他們通過查閱資料、走訪藝人,使得北京絹人這項傳統手工技藝得以“復活”。后來,我國成立了北京美術人形研究組,大力推進北京絹人的制作與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北京絹人的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三、 北京絹人活態保護策略探究

(一) 營造良好的傳承與發展環境

進入新世紀以來,政府對北京絹人等傳統手工技藝加大了保護和扶持力度,投入大量資金鼓勵北京絹人工作室傳承模式的發展,支持其借鑒商業化的生產模式并資助北京絹人旅游產品及衍生品的推廣。

值得肯定的是,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對北京絹人的傳承確實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這些舉措也帶來了諸多問題。例如資助北京絹人衍生品的推廣導致了市場上北京絹人仿制品的大量出現。這為正規的北京絹人工作室等生產機構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導致北京絹人的銷售量出現直線下降的趨勢。

北京絹人作為一項傳統手工技藝,與其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事項一樣,有其獨特的傳承與發展環境。這就意味著,要將北京絹人技藝與其傳承、發展的環境結合起來,使其能夠盡可能地按照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規律,在原有的空間中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而盡量不受或較少受到政府、學界、商界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使北京絹人保持原有的生命力與活力。

(二)保護好北京絹人傳承人

對北京絹人實施活態保護,保護好傳承人是關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就是必須依托人本身而存在,通過語言、動作和特定的空間來傳播和延續。它與人的活動息息相關,是靠人傳承下來的。如果從事民間藝術和技藝的藝人日益減少,非物質遺產就很有可能失傳。因此,在北京絹人技藝的傳承過程中,“人”這個載體就顯得尤為重要。

活態文化的保護首先應該是對傳承人的保護。非物質文化是傳承的文化、傳人的文化,代代相傳、口傳心授是其獨特的傳播延續方式。因此,北京絹人活態保護的關鍵在于廣大民眾,尤其是傳承人的積極參與。自覺意識上的文化傳承應該是藝人的藝術追求。首先是繼承,才可以談發展,師承的關鍵也在于此。

活態保護北京絹人勢必要經歷一個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我們只有時刻遵循北京絹人的活態傳承規律,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傳承和發展環境、以保護北京絹人傳承人為核心,才能使北京絹人的活態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同時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中華文明綿延不絕、薪火相傳。

注釋:

①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② 顧軍,苑利.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③ 李蒼彥,滑樹林.北京絹人.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2年.

④ (清)董皓.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篇4

關鍵詞:室內裝飾;傳統工藝美術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室內裝飾設計發展是在上個世紀八十代后開始的。目前,業界基本上已經形成共識:我國的室內飾要健康發展,應該走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設計道路努力探求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時吸收國外先進的設計驗,建立具有現代意識的真正體現中國特色的室內裝飾設計論和實踐體系[1]。

1、傳統工藝美術的特點

1.1實用審美統一特性

實用性是工藝美術作品內在的實用功能和使用價值,審美性是工藝美術作品所展示出來的外在審美特征,工藝美術生產是物質生產和藝術生產的統一,既滿足了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又滿足了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既實用,又美觀。實用性和審美性直接蘊含在工藝美術作品中,是工藝美術作品價值的最本質、最核心的部分。與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其他藝術形式不同的是,工藝美術大量的、直接體現著人們生活中的美,是同物質生產渾然一體的藝術,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統一的特點正是工藝美術的本質特點。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工藝美術產品的實用功能不斷完善、使用價值不斷提升、審美特征不斷更新的過程。

1.2民族傳統特性

傳統工藝美術反映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觀念和審美取向,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鮮明個性,是我國各民族生產生活、民俗風情和民族文化的藝術概括和升華。傳統工藝美術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形成了基本的藝術形態和制作技藝,并且在世代相傳的進程中不斷發展。民族傳統特性是我國的傳統工藝美術與其他民族工藝美術相區別的主要特征。

2、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的特點

2.1室內裝飾設計是受羈絆的藝術

由于室內本身實用和環境的原因,使得室內裝飾設計不能像其它藝術創作那樣天馬行空,而要受到來自實體和藝術方面的諸多限制,這些限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建筑風格和室內設計風格的制約、室內本身使用功能制約、新材料、新科技和施工工藝水平的制約以及用戶審美品味和經濟條件的制約等。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說,室內裝飾設計是一種“戴鐐銬的舞蹈”。但室內裝飾設計仍然需要進行藝術創造,將制約性與創造性有機統一起來。

2.2室內裝飾設計是強調形式美感的藝術

從實用意義上講,作為人們活動空間的裝飾,室內裝飾設計應該帶給人們輕松愉悅的審美享受。用適度的對比手法來調劑室內空間氣氛效果、打破室內過分統一的單調感覺,是室內裝飾設計在審美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常用有效的方法。因而,不管是室內陳設還是室內裝飾畫都注重外觀的視覺形式美感,都具有較為強烈的視覺效果,強化形式美與裝飾美,淡化內容和思想性,造型夸張,突出高度的概括性與簡練性,色彩簡潔,追求象征性。

3、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室內裝飾藝術中的運用實例

在實際的運用中,現代室內裝飾設計藝術主要從三個方面吸收傳統工藝美術的養分,即傳統工藝美術的材質元素、主題元素和地方文化元素。常見的裝飾設計往往將上述三個方面綜合運用,把傳統工藝美術的材料、母題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統一在一件作品之中。傳統工藝美術內容極其豐富,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綜合運用,對豐富裝飾設計的表現形式大有裨益,因此,帶有傳統風格的室內裝飾設計也是作品繁多,形式新穎[2]。本節內容將主要以商業場所有一定代表性的室內裝飾設計作品為例,分析傳統工藝美術不同的表現方式。

3.1南京湖濱金陵飯店總統套房裝飾藝術設計

南京湖濱金陵飯店是一家與自然環境完美結合的高檔商務型酒店,以宋明江南殷實人家的莊園為建筑樣式,在典雅華貴的整體氛圍中透露出自然的和諧與溫馨,獨具靈動怡人之感。作為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其裝飾設計不但要強調豪華、氣派和檔次,更要通過裝飾設計來渲染其深厚的人文特色。因此設計師在材料和工藝上有極高的要求,可以用雕鏤畫繢來形容。對于會客廳的屏風陳設,作者采用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昭陵六駿浮雕石刻圖案為主題,輔以描寫六匹駿馬的詞賦,用浮雕貼銀的手法進行展現,與石刻作品相比,該作品保持原作的生動傳神,用塊面結構代替了部分線條造型的處理方法,更加突出了厚重與氣勢。另外,作者采用了明清時景德鎮官窯的十件不同造型的青花瓷器為母題,用蛋殼鑲嵌的技法進行表現,既體現了青花瓷細膩致密的特點又使得紋樣的凹凸感、立體感更加顯著。這兩件裝飾作品的主要色調和房間的整體風格一致,在房間中處在比較顯眼的位置,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2南京紫金山莊宴會廳裝飾藝術設計

南京紫金山莊位于鐘山風景區,是一家按五星級標準建造酒店。在紫金山莊不同宴會廳的一組裝飾設計中,設計者運用了刻漆貼金工藝制作了裝飾畫根據不同宴會廳的名稱采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元素主題。通過南京廳的裝飾藝術設計作品,作者在設計中結合了南京云錦龍紋和荷花燈紋樣,以及是南通廳的裝飾藝術設計作品,作者借鑒了南通出產的七星風箏和藍印花布的圖形元素,而在蘇州、無錫和徐州廳,所采用的裝飾藝術設計元素則是檀香扇和木雕窗格、阿福泥人和漢畫像磚。整組裝飾設計通過結合地方物質和人文特產來體現地方特色,作品自成一體,保持了不同的宴會廳裝飾風格的一致性,讓裝飾藝術作品和

室內環境設計相得益彰。

這兩組裝飾設計作品雖然都是在商業場所使用,但是由于具體的使用場所不同,作者在材料和表現形式上也作了不同的處理。與第一組總統套房的裝飾相比,宴會廳的人員流動量大,停留時間短,宴會廳的裝飾在圖形處理方面相對來講更加抽象簡單、通俗易懂。這也正說明了,對于裝飾設計藝術來說:只有與室內環境適合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適度的裝飾是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

篇5

關鍵詞:云南 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歌舞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5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5Y304和2015年西南林業大學教育科學研究課題YD201539的成果之一。

1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概述

云南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共有25個民族在這里生存繁衍,創造了絢麗奪目的少數民族文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寶庫和民族藝術的海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各民族傳統的民間歌舞,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保持著獨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是各少數民族人民抒發感情、休閑娛樂、自我欣賞和教育的文化工具,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民族心理。

1.1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種類

云南所擁有的少數民族數量很多,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他們在漫長的歷史文化發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與內容。該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歌舞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征,大致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分類:一種是根據少數民族的種類進行劃分,可分為納西族的熱巴舞、阿哩哩,傈僳族的打歌舞、口弦,華坪傣族的孔雀舞,摩梭人的甲搓舞等。 另一種是根據舞蹈的功能進行分類,可分為狩獵類、祭祀類、圖騰崇拜類舞蹈等。

1.2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發展現狀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地域偏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受到文化發展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生產力發展條件、社會發展狀況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文化環境中,受到中原文化影響較小或者幾乎沒有受到影響,自成體系,成為一個民族特色較為濃厚的地區和舞蹈發源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各地區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各個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藝作為商品的屬性日益凸顯,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在表現形式和傳播方式上不斷創新,逐步走出云南,同時,開始向消費文化轉變,走向了更加廣闊的舞臺,甚至走向世界,在社會公共文化領域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更具現代色彩。

2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內涵和藝術特征

2.1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內涵

2.1.1 抒發熱愛自然的愉悅心情

云南因所處的地理位置、外在條件優良,自然風光絢麗多姿,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很多時候都是通過載歌載舞表達對自然的感恩和熱愛之情。因為地理環境優越,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植根于這里的花草叢林間,滋養伸展于優美秀麗的山川河澤中,從自然界自由生長的生物物種身上汲取靈感,創造了植根于民間、來源于生活、生發于民族之魂、積淀于自然特性的傳統舞蹈,反映了這一地域人類進化的軌跡。云南少數民族中,取法于自然、表達對自然熱愛的歌舞,最突出的是傣族的孔雀舞和蝴蝶舞。孔雀舞是最能代表傣族人審美特征的一種舞蹈形式,舞者從孔雀的形態和動作中受到啟發,模擬孔雀的姿態,并進行夸張,編排了姿態優美、身段動人的孔雀舞,以單人、雙人、群演等方式展現出來,一般在舉行潑水節等節日慶典時才會表演,給人以柔美、嫵媚而不失自然的欣賞美感。再看蝴蝶舞,它是傣族人向大自然學習的又一范例。表演時,舞者身披蝴蝶型的道具,模仿蝴蝶飛舞的狀態而舞蹈,具有鮮明的舞蹈形式和特征,讓人過目不忘。

2.1.2 表達對祖先神靈的崇敬感

古人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和對神靈的崇敬,在祭祀時都會用舞蹈表達心中的感恩之情,而云南地區因地域偏僻等原因,將這種習慣一直保持下來,演化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例如,傈僳族的打歌舞,就是為了紀念保衛山寨的五個英雄而創造出來并世代流傳的,具體的表演形式是跳舞者圍坐在篝火旁,一邊吹葫蘆笙,一邊唱歌和跳舞,且以跳為主,并不停地變換節奏,展現了歡快動人的氣氛。而該地區與祭祀有關的舞蹈,則是流傳在元陽縣的傣族村寨的“祭祀鼓舞”,這個舞蹈以鼓為主要伴奏樂器,女巫者在祭臺上載歌載舞,觀眾們圍坐于下方自由跳動,動作趨向簡單和簡練。而位于石屏縣的傣族居住地,則流行“跳龍舞”,該舞蹈以祭龍樹作為活動的中心,女巫手中拿著羊皮單面鼓,男巫手中拿著帶環的鐵圈,在人群中領舞,其他人根據領舞人的節奏進行舞蹈的表演,或者兩個人對跳,或者全體圍成一個圓圈表演。對于舞蹈的動作沒有過多的限制和要求,簡單而步幅小,沒有固定的隊形和隊列,一切隨心舞動,雙膝可以跟隨步伐的前進有規律地顫動,可以任意變換跳舞的位置,但是整個場面卻一直莊重熱烈。

2.1.3 具有生活中隆重的儀式感

在文化娛樂活動相對貧乏的時期,云南各少數民族均將歌舞視為日常的休閑娛樂方式,也將其作為生活中發生重大事項或者在重要節日必須參與的活動,納西族的熱巴舞便是這樣。熱巴舞雖然是納西族人的民族舞蹈,卻更多借鑒了藏族舞蹈的理念和形式,表演的形式為群體舞,男子手中持銅鈴,女子手中持曲柄鼓,混雜在一起進行表演。與其他舞蹈類似,熱巴舞因為參與的人數眾多,也以廣場舞的形式呈現,且節奏隨著旋律的改變而變化,有時候鈴鼓同響,一片昂揚向上的景象;有時候鈴鼓低鳴,如風聲嗚咽傾訴。每當村寨有喜慶事宜,或者盛大的節日到來時,納西族人便用熱情奔放的熱巴舞表達心中的儀式感與歸屬感。

2.2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藝術特征

2.2.1 古老而質樸的曲調

就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整體伴奏狀況來看,出現最多的莫過于鼓。鼓是一種非常容易制作、簡便易學、易攜帶的樂器,在日常的歌舞表演中,人們往往踏著敲鼓的節點,順其自然地舞蹈,所形成的曲調簡單而淳樸、真摯而自然,沒有過多的聲樂技巧與花哨的東西,古老而質樸的氣息撲面而來。

2.2.2 原始而自然的動作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因起源于民間,植根于大自然的沃土中,所學習和借鑒的均為自然界的真實生物,因此,舞蹈動作往往源自心靈,發軔于自然,是對自然界生物最原始的模仿與借鑒,帶有原生態的氣息,真摯自然,絲毫不扭捏、做作,令人觀后感覺發自真心,感人肺腑,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舞蹈動作的自然性特征,還來源于人類體力勞動的原始動作,例如,在云南紅河、元陽等地流傳的“落作舞”,則是吸收和模擬了日常生產勞動中的“打蕎麥”,從而形成一些特定的動作,反映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自然生發而有意趣。

2.2.3 熱情而奔放的情感

少數民族人民在創造本民族歌舞的過程中,已經感受到了最強烈的審美娛樂感,他們將全部的情緒和感情都投入其中,展現出一種熱情而奔放的情感,這是發自內心、發自心靈的熱愛,從而使得民族舞蹈能夠保存、流傳至今。摩梭人的甲搓舞,則是為了紀念先人預防外族侵犯的舞蹈形式,主要表現為全村或者部落的人都聚集在廣場上,燃起熊熊大火,圍著火堆吶喊跺腳,制造浩大的聲勢,以威震敵人。而該舞蹈演變至今天,則成為一種群體性的娛樂性舞蹈,多被運用于慶祝節日、向神靈祈禱等情景和氣氛中,該舞蹈的舞姿粗獷,節奏明快,蘊含著強烈的情緒情感,讓人看后感覺酣暢淋漓,禁不住想要參與其中。

2.2.4 頑強不屈的生命力

云南少數民族的舞蹈,因發自內心,源于生活,具有無可比擬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所以,才能夠流傳千年而保持原有的藝術樣式。他們的舞蹈之中,有著最原始的天然生命力,是歷經歲月的磨礪而流傳下來的。而少數民族舞蹈圖騰自遠古時期出現以來,就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3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在公共藝術中的應用

3.1 反映了人類理想與現實的銜接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是古人所創造和流傳下來的藝術形式,往往帶有想象與虛構的成分,而現代社會的公共藝術是實實在在地展示出來并讓人觀看的外在形式,務必要通過直接、明確的畫面或語言表現出來,而將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特色與元素融入其中,則是將人類的理想與現實進行有效地銜接與融合。

3.2 有助于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發展

公共藝術,指在公共場所被運用和展示的藝術,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而隨著頻繁的文化交流和人們的欣賞水平不斷提高,公共藝術需要不斷吸收新鮮元素,進行創新,才能贏得大眾的認可和喜愛,而將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運用于公共藝術中,是傳統文化觀念與現代觀念的碰撞和融合,反映了人類理想中的藝術與現實藝術的有機融合與創新。

3.3 豐富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

在城市和社會中,公共藝術的展示形式是多樣的,例如,海報、壁畫、裝飾畫、雕塑、花園等,都是有效的承載體。如何使這些承載體“舊瓶裝新酒”,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氣象和新面貌,需要設計者廣開思路,廣泛涉獵,才能廣中取勝、廣中取新。對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學習和借鑒,會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公共藝術的精神內涵,豐富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

3.4 提高公共藝術的審美特征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具有取法自然的質樸、頑強的生命力、熱烈情感的投入等藝術特征,具有鮮活性和靈動性,對現代的公共藝術具有極強的啟示作用。而以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是孕育現代文明的沃土,公共藝術設計者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和創意,從而使其創作觀和審美觀發生根本的變化,影響和改變了公共藝術的精神面貌和呈現方式,提高了公共藝術的審美特征。

4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歌舞的社會功能

4.1 凝聚大眾人心

如前所述,云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歌舞,具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即群體性。群體性的廣泛參與,使得舞蹈成為人與人之間交往和溝通的一種有效方式。在靈動的舞步中,人們增進了感情,交流了思想,促進了大眾人心的凝聚。

4.2 傳播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必須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呈現出來。而少數民族傳統歌舞則扮演了這樣的角色,通過載歌載舞的方式將遠古先民的思想和生活保留下來,讓后人能夠在永不停歇的舞步中窺見民族文化的根源。

4.3 帶動經濟發展

云南作為一個旅游大省,需要更多更好的旅游資源吸引游客,而該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歌舞,是提高地區旅游水平和質量的重要藝術形式。對于游客來說,傳統歌舞是新奇而具有吸引力的,在喧鬧熱烈的舞蹈中,能夠感受到城市中久違的質樸與熱情。

4.4 帶來正能量

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日益感到無聊、沉寂,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也容易變得悲觀、消極,會對生活和現實產生失望和厭倦的情緒。而少數民族傳統歌舞明快、簡練的曲風,激情有力的演唱聲,動人心魄的舞步,會給都市中的人們帶來一抹亮色,讓他們從漫步欣賞公共藝術領域的傳統歌舞中獲得積極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孫中偉. 淺析市場消費前提下的民族歌舞藝術發展[J].絲綢之路,2015(20).

[2]張躍. 春節在云南少數民族中的共享性意義[J].節日研究,2011(01).

[3] 李笑頻. 當下的人性如何張揚――以《云南映象》等民族歌舞秀為例[J].西南學刊,2014(01).

篇6

【摘要】

目的探討超臨界CO2流體萃取川東獐牙菜中總酮的最佳工藝條件。方法以總酮的含量為指標,采用均勻設計法對影響萃取結果的主要因素進行考察。結果夾帶劑流速對萃取結果影響最為顯著。最佳萃取工藝參數為:萃取壓力35 Mpa,萃取溫度50℃,乙醇濃度100%,夾帶劑流速4.5 ml·min-1,萃取率達到0.425%。結論超臨界CO2流體萃取川東獐牙菜總酮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所得萃取產物中酮的含量高,萃取時間短,操作簡便。

【關鍵詞】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 均勻設計法; 川東獐牙菜; 總口山酮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optimal supercritical-fluid extraction technique from total xanthones Swertia davidi Franch. MethodsThe uniform design method was used in experience arrangement. The yield rate of total xanthones was as indicator.Results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temperature at 50℃, pressure at 35 MPa,velocity of flow 4.5 ml·min-1,100% ethanol(volume fraction) as entrainer. The extraction rate was as high as 0.425%.ConclusionThis technique is easy, convenient and workable, and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oduction.

Key words: Supercritical CO2; Uniform design; Swertia davidi Franch; Total xanthones

川東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又名水靈芝,屬龍膽科獐牙菜屬植物, 為民間傳統中草藥,臨床用于治療黃疸性肝炎、痢疾等,酮類成分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1]。目前,川東獐牙菜酮類成分的主要提取方法為溶劑提取法[2],其主要缺點是提取率低,提取物雜質較多,要用大量的有機溶劑,成本高且不符合環保要求。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3,4]以其操作簡便、無溶劑殘留、不破壞物質活性等顯著優勢,可避免有機溶劑法提取的弊病,在醫藥及化工等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本文研究了利用超臨界CO2萃取川東獐牙菜總酮的工藝,并采用均勻設計法,以總酮的得率為考察指標,著重考察了萃取壓力、溫度等因素對萃取效果的影響,以探索提高提取率和產品質量的方法,為其工業化生產提供參考。

1 儀器與試藥

TC-SPE-50-0.5-210S型0.5L超臨界萃取儀(沈陽天誠超臨界萃取有限公司);Ultrospec 4300TM紫外分光光度計(美國)。

川東獐牙菜藥材購于重慶市桐君閣中藥材市場,由重慶理工大學傅善權副主任技師鑒定為龍膽科獐牙菜屬植物川東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的全草。

去甲基雛菊葉龍膽酮由本實驗室自制,經HPLC歸一化法測定含量為99.1%,批號為081212;CO2食品級(99.5%,重慶朝陽氣體廠);其他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

2 方法與結果

2.1 超臨界CO2萃取將粉碎后的川東獐牙菜粉末80.0g置于超臨界萃取,按程序升溫加壓,達到設定條件后,進行動態萃取,CO2流量為4.8 L·h-1,解析壓力為6 MPa,通過夾帶劑泵定量打入夾帶劑。萃取結束后從解析釜收集產品,用石油醚萃取除去葉綠素,減壓回收乙醇,并得到黃色固體。

2.2 萃取工藝優化

2.2.1 實驗方案設計通過均勻設計選擇最佳工藝條件。以乙醇-水為夾帶劑,以產品的總酮萃取率(萃取物中總酮的量與藥材的質量百分比)為考核指標,考慮夾帶劑中乙醇體積分數、萃取溫度、壓力和夾帶劑流速等因素,采用U6(62×32)混合水平實驗[5],以獲得總酮的最佳提取工藝。因素水平見表1。表1 因素水平(略)

2.2.2 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含量

精密稱取去甲基雛菊葉龍膽酮1.75 mg和樣品80.00 mg,分別加入100 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溶解定容,于339 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按一點法計算含量。

2.2.3 結果分析不同條件下川東獐牙菜總酮的萃取率見表2;數據處理及回歸方程:用DPS數據處理系統對試驗結果進行回歸分析,得如下回歸方程:Y=-0.51+0.001X1+0.004X2+0.000 8X3+0.076X4,R=0.92,P=0.424 7;回歸方程顯著性檢驗:變量分析結果見表3;各因素對總酮提取率的影響大小順序:排序參數估計值見表4。

表2 均勻設計U6(62×32)結果(略)表3 變量分析(略)表4 排序參數估計值(略)

回歸方程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回歸方程具有顯著意義。最佳萃取條件為:X1=50℃,X2=100%,X3=35 MPa,X4=4.5 ml·min-1;即萃取溫度50℃,乙醇濃度為100%,萃取壓力為35 MPa,夾帶劑流速為4.5 ml·min-1。根據排序參數估計值可知,對總酮萃取率影響的順序依次為:X4>X2>X1>X3(X1為萃取溫度;X2為乙醇濃度;X3為萃取壓力;X4為夾帶劑流速)。

2.3 驗證實驗稱取100.0 g川東獐牙菜粉末(過60目篩),在均勻設計優選的條件進行萃取,共進行了3次平行實驗,結果見表5。表5 驗證實驗結果(略)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優化條件下總酮的平均得率為0.415%,與預測值0.425%很接近,且相對偏差小于3%,說明該超臨界萃取優化條件重現性良好。

3 討論

根據回歸方程系數可知萃取溫度越高、夾帶劑中乙醇濃度越大、萃取壓力越高、夾帶劑流速越快,總酮的萃取率越高。同時,考慮儀器的承受能力及單因素試驗結果,確定超臨界CO2萃取川東獐牙菜總酮的最佳條件為:萃取溫度50℃,乙醇濃度為100%,萃取壓力為35 MPa,夾帶劑流速為4.5 ml·min-1。對萃取結果影響的大小順序依次為:X4>X2>X1>X3(X1為萃取溫度;X2為乙醇濃度;X3為萃取壓力;X4為夾帶劑流速)。

本試驗通過采用均勻設計法優化了超臨界CO2萃取川東獐牙菜中總酮的最佳提取工藝,用盡可能少的試驗次數揭示了各因素與指標間的規律,大大減少了實驗次數。另外,還通過方程找到了最優化條件,為川東獐牙菜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了實驗依據。

參考文獻

[1]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388.

[2]譚桂山,徐康平,徐平聲,等.川東獐牙菜化學成分研究[J].藥學學報,2002,37(8):630.

[3]劉亞娟,王志祥.超臨界CO2萃取技術在中藥有效成分提取中的應用[J].化工時刊,2006,20(7):71.

篇7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2.006

中圖分類號:R247.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3)02-0017-04

研究表明,體育鍛煉有益于中老人的身心整體健康[1-4]。但不同的體育鍛煉項目對中老人產生綜合心理及生理效應的研究報道尚不多見。本研究通過觀察南京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與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中老年人在注意力、智力、心境、心理狀況、體質健康及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差異,為科學地指導中老年人進行傳統體育鍛煉提供依據。

基金項目:江蘇省體育局課題(STJ003)

1 研究方法

1.1 調查方法

向南京市鼓樓區、玄武區、建鄴區、秦淮區、下關區和白下區經常參加戶外運動鍛煉和極少參加鍛煉的中老年人隨機發放問卷600份,現場調查后收回560份,其中有效問卷526份,有效問卷中,“鍛煉者”為>4次/周,>30 min/次,鍛煉時間>1年,計279名;“極少鍛煉”為不滿足以上條件之一者,計135名。

將各鍛煉組按鍛煉項目分為太極拳/太極劍組、健身氣功八段錦組、健身氣功五禽戲組、健身氣功易筋經組、步行/慢跑組、其他鍛煉項目組,根據本課題要求刪除其他鍛煉項目組人群52名,最終納入心理學及免疫學測試對象的傳統體育鍛煉者227人,極少鍛煉者135人。現場確認自愿參加免疫功能檢測對象有156人,其中參加鍛煉者114人,極少鍛煉者42人。

1.2 多維心理測量方法

1.2.1 劃字測驗 該測驗給被試提供一張隨機排列阿拉伯數字(10×10個數字,00~99)的測試紙,限時2 min,要求被試按照順序從00開始往上找,找到一個就用筆劃掉一個,主試用電子秒表控制時間,統計2 min被試所劃到的數字。該測驗主要測研究對象的注意力集中品質。

1.2.2 瑞文測驗 該測驗通過圖形推理的方式測驗被測者的分析和推理等智力水平。由于是在戶外進行,被試多是晨練者,長時間做測驗有一定難度,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瑞文測驗由原來的72題縮減為12題,采用經過預測難度平均為0.5的題目[5-6]。

1.2.3 BFS心境量表 該測驗主要測研究對象的情緒狀態,該量表包括8個分量表,分別為活躍性、愉悅性、思慮性、平靜性、憤怒性、激動性、抑郁性、無活力性,其中,分量表1~4反映良性心境水平,5~8反映負性心境水平[7]。

1.2.4 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 可作為檢驗各類精神癥狀的評定工具,并被用于各類職業群體心理健康水平的評價,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該量表含有10個因子,90個項目,內容涉及軀體癥狀、人際關系、情緒狀況、生活習慣、飲食睡眠等方面;每條目采用5級評分,無癥狀1分,很輕2分,中度3分,偏重4分,嚴重5分[8-9]。

1.3 免疫功能檢測指標與方法

上午9時前,抽取被檢測者的外周靜脈血1 mL注入EDTA-K2抗凝管中,室溫保存,在24 h內用于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同時抽取4 mL靜脈血注入真空采血管中,用于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試劑盒由BEHRING公司提供。每個樣本分離出血清,在特種蛋白分析儀(德國BEHRING公司)上測定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

1.4 相關體質健康指標測量

包括心率、血壓、體質量、身高、體質指數(BMI),均在免疫功能檢測后進行(其中心率測量在安靜30 min后每間隔10 min測1次,共3次,血壓被測量者選擇未服用藥物中老年人群自愿進行,時間間隔同心率測量方法)。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或中位數表示,檢驗水準α=0.05,多組間均數比較用F檢驗, P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分析

2.2 多維心理學分析

2.3 免疫功能檢測結果

3 討論

目前,以太極拳、健身氣功運動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在社區開展良好,已有的研究表明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對心血管系統、骨代謝、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各大器官系統有影響,具有明確的健身效果,如太極拳運動能夠通過改善機體免疫功能而延緩衰老[10-12]。但關于傳統體育項目對人體心理健康水平及免疫系統影響的研究比較少,各家說法也不一。

本研究結果表明,各鍛煉組在活躍性、愉悅性、平靜性等良性情緒上分值顯著高于極少鍛煉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本研究對傳統保健體育進行了初步的心理學及免疫學指標的研究觀察,在綜合分析觀察數據結果后筆者認為鍛煉組的心理-生理-免疫積極效果,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步行/慢跑對控制抑郁情緒作用明顯。其原因可能是步行與慢跑簡單易行,不受約束,活動量可以自行掌握和調節。而跑步能增高體內激素水平,有助于消除人的沮喪心理,降低抑郁。

太極拳/太極劍對中老年產生的心理效應最好。具體表現在它對中老年負性情緒的調控,如憤怒情緒、抑郁,可提高活力及心理健康水平。其原因可能與該項目的特點有關。首先是太極拳“心靜神凝”的運動特點。練太極拳要做到心理安靜,排除雜念,集中思想,對大腦有良好的訓練作用;其次是太極拳的“呼吸方式”,練太極拳一般采用腹式呼吸,它是人緊張時的一劑減壓藥;最后是太極拳的“協調性”,太極拳手、腳、腦并用,意念、呼吸、動作配合,其動作一氣呵成,前后連貫,綿綿不斷,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完善,加強了大腦的調節能力,對預防老年癡呆有良好的作用。

健身氣功五禽戲對注意集中能力、智力作用較其他鍛煉項目效果明顯;在活躍性、愉悅性及平靜性等也有較好的效果。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制約,在模擬五禽動作的過程中,需要身體各個部位有效的配合,需要調動人全方位的感官,使人的節奏感、時空感得到鍛煉,能培養大腦對身體各部位的控制協調能力,對人的智力發展有益。

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的平靜性及易筋經對中老年人的的愉悅性相對于其他鍛煉組調控作用較為明顯,這表明健身氣功具有一定的雙向心理調控作用。

科學的體育鍛煉對于人體免疫功能具有良性作用。表7數據顯示,太極拳/太極劍組CD4+T、NK細胞的總體平均百分比水平上最高,健身氣功八段錦組CD3+T、CD4+T水平最高。本研究表明,傳統保健體育運動對于人體免疫系統具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有利于免疫系統功能的平衡,這與極少鍛煉組形成明顯對比。筆者將以此為啟示,在促進傳統運動處方臨床應用中繼續探索符合“生理-心理-社會”的整體醫學模式。

本研究進一步表明,任何一種運動項目對心理和生理及免疫功能的影響都不是全面的,中老年人可通過嘗試各種運動項目,以獲得全面的心理及生理健康效應。

本研究由于受樣本含量及人員培訓時間的限制,沒有針對上述人群開展長期的跟蹤觀察,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進一步完善相關領域的研究。

篇8

由專利發明人、高級釀酒師——胡順開研制發明的“雅大牌”釀酒設備及高產酒曲,在全國推廣15年來,經3萬多家用戶使用,效果良好。《人民日報》市場報,《中國食品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湖南衛視、永州電視臺等100多家媒體進行報道。

“雅大牌”釀酒設備已獲得多項中國專利(專利號:ZL200920062887.1、ZL200920064809.5),并榮獲中國星火計劃20周年成果展優秀獎,中華愛迪生發明博覽會金獎,湖南省新技術新產品交易會科技創新金獎,湖南省著名商標,連續參展了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馬來西亞“中國出口商品博覽會”,受到了專家和商家的贊譽。“雅大”牌專利釀酒設備和高產酒曲已批量銷住越南、緬甸、老撾、阿爾及利亞、臺灣等國家及地區。

新法釀酒改寫了中國幾千年的釀酒傳統,它比傳統方法釀酒工藝簡單、成本低、周期短、出酒率高,越來越被廣大釀酒戶接受,特別是新法釀酒的酒糟,再利用雅大“綠維寶”發酵技術處理后,蛋白質含量高達35%左右,是養殖戶降低養殖成本的優質蛋白飼料。

一、主要特點:1.投資小,占地少。一般投資5000~9000元,主要用于購買蒸餾設備、發酵缸等,占地25平方米左右,可建成家庭作坊式小酒廠,生產出合格產品,也可擴大生產規模;2.原料不需蒸煮。原料直接加水加酒曲發酵蒸餾成酒,比傳統工藝節省燃料50%,節省勞動強度和時間50%。一般婦女1人即可操作;3.酒糟的粗蛋白含量達34.86%,是養殖業緊缺的高蛋白飼料;4.釀造的成品酒達到國家一級白酒標準。酒味綿甜爽口,酒質純正,醇厚悠長,無邪雜、焦糊味;5.比傳統工藝提高出酒率35%~55%,100公斤大米可釀造出50度酒85~95公斤,而傳統工藝僅55~65公斤。

二、效益分析:1.釀酒利潤:一人一天釀制100公斤大米產50度酒85公斤,每公斤售價10元,計850元。成本:大米每公斤3.9元,計390元,酒曲、燃料費、其他費用每天69元,綜合成本459元。每天利潤850元-459元=391元/天,年利潤=391元×300天=117300元。2.養豬利潤:100公斤大米產糖化飼料300公斤,可喂40頭豬,4個月出欄,一年養三批120頭,按毛豬每公斤19.2元,每頭豬(100公斤)賣1920元。買仔豬每頭660元,飼料及附加粗青飼料等350元,綜合成本1010元。每頭利潤=1920元-1010元=910元,年利潤=910元×120頭=109200元。以上糧食價格、酒價、豬價按2011年湖南省實際情況計算。即每天釀制100公斤大米、釀酒+養豬年利潤可達226500元。若按每天加工200公斤計算,年利潤可達40多萬元。

雅大公司專業制造大小適用的鍋爐式專利蒸酒設備(有連體和分體式二種),另有日產量1~10噸以上大型設備。公司有年產2000萬瓶的酒廠及當地已投產成功客戶,供學員實地參觀,考察對比驗證。

1. 常年培訓:新老方法釀造糧食酒、水果酒、藥酒、養豬、勾調等技術。

2. 廠家供:生料、熟料高產酒曲、水果酒曲、秸稈發酵劑、催陳過濾機。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萍洲高科技園(18號信箱)

電話:0746-6368128 2885311 6368166 手機:13907469271 網址:省略 專利權人:胡順開

武漢:027-86652580 15926305565

成都028-83533168 13666260592

南寧:0771-2324975 13471006528

篇9

回顧勁牌公司六十多年的科技發展歷程,幾乎是“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大轉變歷程的縮影。在向“中國智造”轉變的過程中,勁牌“中藥現代化”和“釀酒自動化”兩個方面的創新突破,對于保健酒乃至整個酒業和中醫藥事業,無疑都有著重要意義。

據悉,勁牌公司是較早實施“智能制造”項目的酒類企業。作為中國保健酒行業的領頭羊,勁牌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推進智能化工廠建設。在繼承白酒傳統工藝中優秀的操作流程的基礎上,勁牌公司將機械化生產技術和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融合到白酒釀造生產工藝之中,有效解決了傳統工藝受到季節和天氣的影響問題,實現了全年恒低溫長時間發酵。相對于傳統工藝原酒優級率增長1.5倍,人均產酒量增長超2倍。

在勁牌技術管理辦公室主任郭圣祥看來,“中藥現代化”推動了中國保健酒的技術發展,實現了“按做藥的標準生產保健酒”,直接提升了中醫中藥的現代化水平,將中國的保健酒釀造技術提升到了國際前沿;“釀酒自動化”則顛覆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手工作坊式釀酒方式,實現了白酒釀造工藝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使“釀酒”這項極具中華文化特色的傳統產業,借助工業化革命煥發了新生。

三大技術引領智能制造

小曲酒釀造新工藝。勁牌小曲新工藝在國內外首創加壓蒸糧、固態培菌、控溫糖化、低溫槽車發酵、機械上甑蒸餾等新技術,實現了釀造過程的機械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原料全程不沾地、不與人接觸,減小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消除了人為因素對生產過程的影響,標志著白酒釀造告別傳統作坊式生產,邁進工業化。優質品率從20%提高到 80%,糧食出酒率高出4%,人力成本降低75%,噸酒綜合能耗降低33.27%。

另外,勁牌小曲酒新工藝不斷創新,楓林酒廠3號車間是一塊新工藝從無到有的試驗田,2號4號車間優化了糖化工序,實現了鏈式輸送,今年即將投產的1號車間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更高,不僅能實現循環車間不要人工叉車的功能,還能實現糯高粱的自動化釀酒。

目前,勁牌走在實現釀酒工藝全程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智慧化的道路上,開創了保健酒智能制造之路。

數字提取技術。勁牌規模化應用數字提取技術,投資1億元建成了按照GMP要求建設的國內最先進的生物提取車間,薈萃了陶瓷膜分離、超濾膜分離、納濾膜濃縮技術,使得藥材單藥提取、成分分離、體積濃縮、定量調配的工藝路線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很好地避免了傳統中藥提取工藝中可能存在的雜質多、純度低、吸收慢等問題,也解決了有毒物質隨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的尷尬,并使保健酒的品質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對于勁酒來說,數字提取技術具有“單藥”、“量化”、“優取”三大技術特點,使勁酒的功效更顯著、品質更穩定、口感更醇厚。

據業內專家稱,數字提取技術是目前保健酒數字化制造平臺的核心技術,也是中藥現代化的核心,更是目前中草藥處理的最高水平。數字提取技術能夠對保健酒內的每一味藥材的功效成分進行量化提取,它的面世樹立了中藥現代化的里程碑。

灌裝線創新。勁牌科技創新的“伺服自動順序理瓶機”“異型瓶無壓力輸送方法及裝置”兩項科技成果喜獲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而且這兩項發明專利分別出自普通員工之手。伺服自動順序理瓶機和異型瓶無壓力輸送裝備兩項發明專利是勁牌倡導技術創新和技術革新的有效實踐,全面提升了勁牌灌裝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和設備自動化水平,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節約了生產成本,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并被許多釀酒企業學習和效仿,使整個釀酒行業灌裝設備自動化水平得以很大的提升。

勁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勛介紹,為促進產品創新,勁牌公司成立了業內頂尖的技術中心,吸納160余名專業研究人員,擁有總面積2500平方米的專業實驗室41個。公司還投資3.8億元,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技術研發大樓。為了達到“喝出品質”的目標,吳少勛介紹,一瓶“小勁酒”要經過1500多道數據采集和實時監控的標準化流程,其中有195項技術高于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產品中的鉛、錳、雜醇油、甲醇等物質能得到更為嚴格的控制。面向未來,勁牌公司還有一個“百億”計劃,“除保健酒外,大力發展‘健康白酒’、生物醫藥等健康產業。”吳少勛說。

發展生態循環經濟

當前生態環境形勢日漸嚴峻,國家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也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些年,勁牌公司一直在綠色和諧、循環可持續的道路上不斷探索。2013年6月,勁牌公司成立了循環經濟事業部,負責公司各類可再利用廢棄物的處置技術研究及銷售。

目前,勁牌公司對酒糟、環保泥、藥渣等各類廢棄物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循環體系,來實現廢棄物減量化、再利用及資源化。比如酒糟作為優質飼料資源,用于肉牛、豬、家禽的喂養;將環保泥、藥渣等生產成有機肥,用于改善土壤質量,提高農作物的經濟效益等。2015-2016經營年度,勁牌公司生產銷售酒糟產品14萬噸,創造經濟收益2700余萬元。

其實,酒糟產品僅僅是勁牌公司走在循環經濟路上的一個縮影,在廢水、廢棄包材、煤灰、玻璃瓶等廢棄物的處理上都有著一套獨有的循環利用體系,乃至辦公用的每一張紙都是雙面打印,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從而也實現了各類可回收物資的100%循環利用。

篇10

老工藝白酒,即傳統工藝白酒。傳統白酒工藝即固態發酵,是以糧谷為原料發酵蒸餾,也是通常說的純糧酒。“勾兌”則是老工藝白酒釀造中一項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藝。簡單地說就是,白酒剛造出來時,不同車間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樣的,需要靠“勾兌”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而勾兌也不是簡簡單單的向酒里摻水,而是包括了不同基礎酒的組合和調味,是平衡酒體,使之保持獨有風格的專門技術。

然而,到上世紀60年代,為了節約糧食,縮短工期,擴大產量,白酒新工藝應運而生。新工藝白酒用食用酒精為主料,或直接加水和香精,或用固態發酵的酒液勾調,或用酒糟串蒸而成的白酒。由于其工藝簡單,節約成本,并且能大量、廣泛生產從而得以在社會上廣泛生產應用。

2007年,國家對于固態法、液態法、固液態法白酒制定了新標準。固態法白酒是指老工藝白酒要求有固定的產地,產品成品不能采用其它產地的酒體進行勾兌,以保證原產地品質的獨特性及口味的一致性。而液態法白酒是指“以含淀粉、糖類物質為原料,采用液態糖化、發酵、蒸餾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劑調味調香,勾兌而成的白酒”。固液態法白酒則是“以固態法白酒(不低于30%)、液態法白酒勾調而成的白酒”。

從以上的信息來看,老工藝白酒以及新工藝白酒都是有國家標準的,只要符合國家標準的都是適合消費者飲用的。由于在消費者腦海中,對中國白酒的理解一直都是老工藝白酒,缺少對新工藝白酒的了解,所以對“勾兌酒”自然產生嚴重的抵觸和不信任。

新工藝白酒是市場發展的必然,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白酒消費的需求量大大提升,單純的老工藝白酒無法滿足人們對白酒銷量日益增長的需求,而且老工藝白酒消耗糧食多、生產周期長、生產成本高,所以銷售價格自然也高,無法滿足普通消費者對于白酒消費價格的需求。

新工藝白酒解決了兩個重要的問題。雖然新工藝白酒的品質比老工藝白酒的品質要差,但新工藝白酒是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滿足的是成熟市場環境下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只有企業、市場及消費者都能理性地看待新工藝白酒現象,中國不同檔次的白酒才能獲得良性的平衡發展。

專家看點

濃香型白酒有兩大流派,一個是以川酒為代表的多糧濃香流派,一個是以洋河為代表的華東地區(包括蘇魯豫皖)的單糧濃香流派。

前者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香”,而后者則具有“綿、甜、軟、凈、香”五大特征,其中“綿”是第一位,“香”排在最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