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硬件開發范文
時間:2023-10-22 10:17: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硬件開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AS3.0;交互;事件監聽;MouseEvent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09-0126-03
Abstract: This paper is presente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some shortcoming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r hardware, put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ractive courseware, and focuses on how to develop a computer hardware installation of the courseware.
Key words: AS3.0; Interactive; Event listener; MouseEvent
1 開發背景
在計算機公共課教學中,計算機硬件的教學內容是該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但在教學中一般的過程是介紹硬件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各個硬件參數等。學生幾乎沒有對實際硬件接觸乃至組裝的機會。如果沒有實際的接觸和組裝,這部分的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需求,利用FLASH CS5.5 AS3.0及Photoshop設計和開發了一款適合計算機硬件教學的交互式課件。
2 課件基本模塊設計
本課件根據教學實際需求包含硬件系統工作原理、具體硬件介紹、安裝演示、仿真安裝練習和測試習題五個部分
工作原理介紹功能:利用動畫演示計算機對數據加工處理的基本過程。分為輸入、存儲、運算和輸出4個環節。
主要硬件介紹功能:利用動畫演示每個硬件在計算機中的位置,物理外形、主要參數等
安裝演示功能:利用教學錄像演示計算機硬件的整個安裝流程,先介紹硬件實物然后進入具體安裝,整個過程有配音和字幕。
模擬仿真安裝:利用交互式動畫建立一個模擬仿真的安裝環境,使用者通過拖放式的游戲進行硬件的模擬安裝。
習題練習功能:利用交互功能創建單項選擇練習題環境,使用者可以通過練習檢驗自己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3 主界面搭建
主界面是一個導航界面,通過主界面可以跳轉到前面所述的各個功能模塊。主界面建立在技術上主要是利用圖形繪制界面,添加相應按鈕來進行跳轉控制。跳轉控制主要通過編寫按鈕的CLICK事件監聽程序來實現。界面的基本外觀如圖1所示。
4 各個功能實現
1)工作原理介紹功能實現
首先建立獨立場景,在本場景下導入相關基本素材。整個工作原理介紹為一個完整的動畫自動演示過程,以一個顯示二進制數的元件模擬一個被加工處理的數據,利用帶有箭頭的線段作為控制線、數據線和地址線的信號變化和方向變化。在控制線動畫的作用下產生輸入動作,數據元件從輸入設備端進入通過數據線進入內存,內存中一個帶有地址編號的單元出現該數據表示一個存儲動作。在通過控制線動畫模擬發出運算指令向內存取數據,內存中數據元件進入CPU,隨后進行運算操作。控制線再發出存放數據指令將運算后的數據存入內存中??刂凭€發出輸出指令,數據通過數據線傳遞至輸出設備,整個動畫演示結束。本部分的功能實現首先要清楚了解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在技術實現上能夠更形象描述出每個動作變化。對每個環節上動畫之間順序進行正確編排,本部分基本不需要代碼編寫即可完成。
2)硬件演示實現
硬件演示的目標是告訴學習者每個硬件在計算機中所處位置,物理外觀如何以及主要參數意義。因此本模塊采用了二級導航,用戶選擇不同硬件按鈕后播放不同的動畫內容,如單擊“CPU”按鈕時,首先顯示CPU在計算機中的位置;然后彈出物理外觀圖;同時介紹物理外觀下的各個部分;最后放大CPU背面顯示主要參數。其他硬件部分以此類推。
3)硬件系統安裝演示實現
在這部分功能中主要是一個教學錄像片。教學錄像錄制時,先介紹每個主要獨立硬件,安裝工具,最后是安裝過程。在安裝過程錄制時有每一步驟的配音,安裝步驟科學安排。首先是在主板上安裝CPU、風扇、內存和顯示卡;然后將主板固定于機箱,將機箱相關連線與主板連接;安裝硬盤及光驅;封箱后連接鍵盤鼠標顯示器等設備。
教學錄像中的一些重要環節應該加入提示標記等符號,因此錄制完成后再利用會聲會影加以編輯。在相應的時段加入提示符號,提示字幕來為學習者更加詳細的解釋安裝過程。
4)硬件安裝仿真實現
該功能可以解決實際安裝需要拆解機器,造成器件消耗的成本問題。安裝仿真采用交互游戲的模式,學習者可以通過在模擬環境下的操作來進行安裝的練習。
以主板硬件安裝為例,首先需要完成素材準備。為了模擬該環境,將一個主板和主板上所有插接的原件拍攝成圖片;利用Photoshop對圖片中主板上的原件進行截取,保存為獨立圖片。該工作結束后,將得到主板及所插接硬件的整體圖片,主板上插接的各個部件(如顯卡、內存、CPU等)圖片。第二部將上述圖片導入Flash庫中,在新建場景中,利用導入的圖片創建主板元件及主板上插接部件相關的元件,將這些元件一一放入場景中,布局位置大概位置如圖2所示,同時為各個元件實例進行命名。命名是為了在后續的程序代碼中對這些元件進行引用。
在基本場景及元件建立完成后,核心工作是對指定的元件進行編碼來完成模擬安裝交互操作。以內存安裝為例。首先場景右側放置了內存的元件,實例名稱為nc;在主板上內存位置放置了一個內存元件,實例名稱為ncs;在主板內存相應位置制作一個與此位置圖形一致的圖形元件,實例名為nccz;在動作代碼中將ncs設置為不可見,this.ncs.alpha=0。然后編寫nc和nccz的監聽代碼。
Nc元件的代碼主要是響應鼠標拖動,拖動中釋放鼠標時檢測其是否與nccz元件發生了hitTestObject事件;如果發生則令ncs可見,拖放結束,nc不可見;否則nc回到原來位置。具體代碼如下:
function release_xk(event:MouseEvent)
{if (tnc.hitTestObject(nccz))
{this. nc.alpha = 0;
this.tnc.stopDrag();
this.ncs.alpha = 100;}
else
{tnc.y = 235.85;
tnc.x = 80.15;
nc.stopDrag();}}
function move_nc(event:MouseEvent)
{this.nc.startDrag();}
nc.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DOWN,move_nc);
tnc.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UP,release_xk);
測試時,拖動nc元件,如果nc元件正好被拖動至nccz上釋放鼠標,則ncs控件會顯示在內存應該所在位置;如果沒有在nccz上釋放鼠標,那么hitTestObject事件不會發生,則nc將回到原來位置顯示,可以繼續進行拖動操作。
5)單選練習功能實現
創建場景如圖3所示,主要包含了4個復選按鈕控件ca、cb、cc、cd,作為4個選項按鈕,添加了3個按鈕st、xt、pd,st切換到上一題;xt切換到下一題;pd判斷答題結果。該功能的主要控制邏輯是當操作者做出選擇并單擊判斷按鈕后,根據選擇的選項是否正確給出提示,提示方式是播放一個正確zq或錯誤cw的影片剪輯。
主要代碼如下:
判斷作答是否正確代碼
Function pd1(pd:MouseEvent)
{if(ca.selected==0 &&cb.selected==1 &&cc.selected==0 &&cd.selected==0)
{right_mc.play();}
else{
false_mc.play();}}
pd.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CLICK,pd1);
試題之間切換代碼
function xyt(e:MouseEvent)
{this.nextFrame();}
xt.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CLICK,xyt);
//跳轉上一題;
function xyt(e:MouseEvent)
{this.prevFrame();}
xt.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CLICK,xyt);
5 測試應用
經過調試后,最后生成swf文件,在本學期的課堂教學中投入實際應用。在硬件教學中主要以該課件進行,學生對這種形式非常歡迎,課堂教學效果有了進一步改善。尤其是模擬安裝練習和習題測試,由于是具有交互性的環境學生樂于反復嘗試,這要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對計算機硬件課程內容的良好掌握。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計算機 應用 軟件 開發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5-0105-01
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組成了計算機使用的統一整體。因此,計算機資源應該既考慮硬件資源又考慮軟件資源。軟件資源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軟件是管理、監控、維護計算機的軟件,如自檢程序、操作系統等。應用軟件是主要解決某些具體問題的軟件,如學習管理軟件、人事管理軟件等。從功能上可以認為軟件是利用計算機本身提供的邏輯功能,合理地組織計算機工作,簡化或代替人們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的工作環境。因此,不論是支撐計算機工作還是支持用戶應用的程序都是軟件。在20 世紀 50、60 年代人們是基于手工方式進行軟件開發的,人們認為計算機軟件就是程序。隨著使用化、商品化、通用化、大型化軟件的開發,軟件設計者逐漸感到要有一定規范的文檔以保證程序從設計、調試到運行的成功。這樣,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認為軟件不僅是程序還包括開發、使用、維護這些程序所需要的一切文檔。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國際標準化組織從軟件工程的概念上更為全面地給軟件定義為:計算機程序、實現此程序功能所采用的方法、規則以及與其關聯的文檔和在計算機上運行它所需要的數據都是計算機軟件。
1 軟件工程的概念
1.1 “軟件工程”概念提出
20 世紀 50、60 年代開發大型系統軟件用手工方式進行,其生產效率低、出錯率高。這種狀態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軟件生產的需要,產生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a。軟件復雜性飛速增長;b。軟件成本高;c。開發周期長;d。維護工作量大。即出現了“軟件危機”現象。為了擺脫軟件生產的這種局面, 在 1968 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學術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軟件工程”這個概念。
軟件工程是開發和維護軟件的規范化方法,它的指導思想是以處理工程問題(如建筑工程、機械工程等)一樣的方法處理軟件生產的全過程。為了指導這種軟件生產的整個過程,產生了軟件工程學。
1.2 什么是軟件工程學
軟件工程學是研究和探討如何利用當代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指導軟件的開發,以達到利用較少的投資獲得高質量軟件產品的目的科學。
軟件工程學既是邊緣學科,又是一種綜合性學科。它包括計算機科學、系統工程學、管理學、經濟學、人體工程學和心理學等。
2 軟件工程的發展
軟件工程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時代,即程序設計時代、軟件時代、軟件工程時代。
2.1 軟件開發的三個階段
前面講過用軟件工程的方式生產軟件的過程類似于機械、建筑工程生產產品的過程。如一個建筑工程(如立交橋、賓館大廈等)從開始到結束,經歷設計、施工和驗收三個階段。軟件產品的生產也要經過定義、開發、維護的軟件開發三個階段。
2.2 軟件工程與其他工程科學不同之處
從上面建筑工程與軟件二種產品開發階段比較,可以看出:a.建筑工程流程圖中,設計藍圖產生之后,往下的每一步沒有回溯問題。但在軟件開發工程中,每一步都可能經歷不只一次的修改和適應的回溯問題。b.軟件交付使用后,還有一個運行維護問題,如運行后發現有隱藏錯誤、運行環境有變化、用戶要求的變更等。
3 應用軟件開發方法
一個大型的應用軟件、如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大型仿真訓練軟件等,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為保證大型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質量,必須嚴格按照軟件工程的思路和原則,采用軟件的開發方法,使用軟件工程提供的圖示工具,組織軟件人員協調一致地完成設計與開發任務。
現應用的軟件開發方法主要有三種:軟件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自動形式的系統開發方法。
3.1 軟件開發的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方法是從時間角度對軟件的定義、開發和維護的復雜問題進行分解,分成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嚴格的標準(前一階段的結束就是后一階段的開始。標準就是每個階段都應該交出高質量的文檔。軟件生命周期一般分為六個時期,即六個階段。
3.2 原型化方法
傳統的生命周期法的理論基礎較為嚴密。一般說來,在軟件開發過程中,首先要經過嚴格的定義或預先說明,并要求軟件開發人員和用戶在系統的開發初期就要對整個的功能和信息需求做出全面、準確而深刻地認定。
通常用戶給出概括性的軟件目標而無法描述詳細的輸入、處理或輸出需求。而軟件開發人員也可能尚未確定處理算法的效果、操作系統的適用性及即將使用的人機界面形態。在這種情況下,對事務只有邊干邊認識,原型化方法就是基于這一主導思想。
3.3 原型的三種形態
3.3.1紙上原型。這種紙張和墨水的模型解釋了軟件上的一些特征。
3.3.2工作原型。制作所需軟件中的一部分功能,讓其在計算機上執行,可使用戶和開發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即將被開發的程序。
3.3.3現有原型。利用一個可運行的現成程序,完成所需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但是有一部分必須在新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改善。
3.4 原型法開發過程
利用原型法開發軟件大致經過可行性研究階段、確定系統的基本要求階段、建造原始系統階段、用戶和開發人員的評審階段、開發人員修改系統階段。
3.5 自動形式的系統開發方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采用第四代技術(4GT)包含的大量軟件開發工具,使軟件開發者只需說明軟件所要實現的內容,而不必說明如何去實現。4GT軟件工具根據系統要求確定規范,進行分析,自動設計,自動編碼。
結束語在軟件工程中,不應武斷地選擇某種方法,應當由應用特性來決定所要采用的方法。往往采用以上方法相結合的模式,可加快軟件開發的進度。
參考文獻
[1] 王熾鴻.計算機輔助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篇3
一. 計算機軟件行業的現狀
近年來,計算機軟件行業越發崛起,成為有發展潛力的有創新精神和蓬勃生機的年輕行業,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得到年輕人的青睞,讓更多人置身于軟件開發行業中。這個行業的發展與外國發展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沒有外國發展的那么迅速。軟件開發行業中很少有資深的人才,許多人都是在這個行業呆了一段時間后轉業或者離開開發前線。一些從經驗中總結得到的技術沒有傳承下來,進而慢慢的被淹沒遺忘。
二.常見的計算機編程語言
(一)C語言
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期,C語言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同時小型微機、大型主機也被應用到C程序中,它不僅擁有良好的設計語言,還能為工作系統編制對應的應用程序。在編寫過程中,它不依賴計算機硬件以及相關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C語言已經擁有一定的歷史,到現在它仍然被利用,說明它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已經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并且成為現代性編程語言。在計算機開發中,它具有靈活方便、精悍短小等特征,雖然只有9類控制語句、32個關鍵性詞語,但是它能將高級語言的語句、基本構造以及低級語言有機的整合起來。另外,它還能計算機進行字節、單元位以及選址工作。由于數據模型豐富,具有整型、實型、數組型、字符型、構造型以及共用體類型,在豐富的數據來行中,它為計算機軟件成本提供了良好的運算過程,從而逐步提升運作效率。
它具有34種運算符號,在賦值、括號都能被C語言利用的過程中,具有表達方式靈活等特征,通過生成質量有保障目標代碼,從而不斷提高執行效率。除此之外,它還能直接訪問物理區域,對軟件開發進行實時性開發,它允許對物理地址進行訪問,具有表達能力好、移植性好等特征,幾乎所有的軟件商都會裝有C語言。
(二)C++與VC++
從目前的計算機軟件開發來看,視覺窗口已經讓圖像成為標準,但是運用C語言具有很大的難度。在C語言的基礎上,通過革新與創造,開發了C++,它不僅具有C語言的特征,還對C語言進行了大量的知識擴充。C++的功能是,通過多種編程范式、程序設計以及類型檢查,讓其不僅適用于程序設計,還被公認為是擁有混合性程序設計的語言,通過該程序能便捷的設置窗口。在微軟的高功能地位中,VC++只要微軟在C++語言的基礎上,都能加快計算機軟件開發以及利用步驟。
(三)Access與Visual Basic
在計算機軟件開發與編程中,Visual Basic主要包括事件驅動以及環境開發等編程語言,這個程序也是目前使用量最多的程序。GUI圖形用戶與RAD快速應用都是VB編程語言的應用功能。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數據庫作為一項不可缺少的語言。SQL機構化查詢已經成為數據庫使用最頻繁的語言,VB可圖像操作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庫功能。另外,它還在內部設置了SQL結構查詢語言,和VC++比較,VB更加方便。而Access并聯式數據庫管理則主要運用在小型數據庫中,并且具有強大的功能。通過Visual Basic語言工具不僅能讓VB與VBA產生良好的協作關系,還能讓VB語言更好的應用在軟件開發中。
(四)Java語言
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運用Java語言避免了C++與C+語言在軟件開發中的困難,能夠將單機的軟件開發編程對應的網絡模式。它和普通的語言開發以及應用相比,它的工作原理是將代碼翻譯成二進制節碼,而不是利用多種平臺的機器對其翻譯。這樣,也就展示了一次翻譯、執行的編程特性。在字節翻譯的環境下,它也會縮短Java運行效率。在語法利用上,它和C++、C+類似,但是也在它們的基礎上進行了發展,沒有多繼承、操作符重載等特征。根據封裝性、繼承性、多態性等語言特征,在提供接口、原語繼承的同時,使用各種接口,確保多重功能順利完成。另外,Java還具有移植性、通用性、高效性、安全性等特征,已經廣泛應用于互聯網、數據處理、游戲控制與手機中,綜合Java特點,它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與優勢。
三.原則
(一).整體結構
開發項目的整理結構決定了用什么樣的開發軟件,使用什么樣的編程語言,整個系統是由多個部分組成,并不是說整個系統都必須要使用同一種編程語言進行編寫,編程語言的選擇應該依據項目功能而定。對于成本投入較大的操作,如:圖形渲染、密碼學、視頻處理以及信號處理等,程序員要認真考慮,盡量用一些靜態類型的語言。
(二)盡量使用最為熟悉的語言
熟練掌握的語言能夠運用在開發軟件方面的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并且能夠對軟件工程項目時間表進行準確預測,及時完工。此外,熟悉的語言可以創新,如,開發的軟件是偏重復處理手工勞動時, 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簡單、靈活的編程語言,尤其是選擇那些自身就具備相應功能的編程語言。
(三)充分考慮硬件環境
硬件環境是軟件開發的基礎,所有軟件編程語言都應該適應硬件環境,所以軟件開發過程中要考慮外部硬件環境。
通常情況下,編程語言適應了目前版本的硬件環境,但隨著硬件設備的更新,當前的軟件可能就不適應了,不匹配的問題仍然存在。
因此,在程序開發以前要選擇適應環境的編程語言,這樣編出來的程序就能夠長時間較好地運行。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任何編程語言編出來的開發軟件都能夠實現并能夠快速調整,因此,快速原型是很重要的,動態語言在這方面表現出了突出的優點,可以和很多相關庫進行結合。
(四)語言的選擇要考慮是否支持平臺
支持平臺也是在編程語言選擇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
例如:在瀏覽器中運行的程序語言,根據語言是否適應就可以有選擇的使用一些語言。平臺是一個大環境,所有操作都應該適應于平臺,一些程序開發過程中,程序語言的格式決定了要涉及大量的位操作,此時,要充分考慮大量的位操作是否給軟件開發帶來困難,是否可以避免大量的工作,如果必須要進行大量的位操作,那就應該選擇那些具有容易位操作而且可以提供合適數據類型等特點的編程語言。
同時, 在一些特殊領域,程序員應該使用專業的編程語言,因為這些程序語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使用起來既能夠節省很多的工作時間,還可以防止編程出現較大的失誤。
四.結語:
編程語言是計算機軟件開發的靈魂,它決定了我們所開發軟件的效果。而編程語言的選擇則是計算機軟件開發的重要環節,選擇了合適的編程語言進行編寫,不僅能夠很好的提高編程效率也提高了計算機軟件的效率。選擇合適的編程語言進行編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我們要在編程語言的選擇上不斷的進行探究,豐富及強化自身的知識,進行探索。如果不這樣的話,就很難在復雜而系統的計算機軟件開發中嶄露頭角,在競爭激烈的計算機軟件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篇4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維護
信息技術時代,計算機系統擁有更強大的服務功能,使用范圍廣,對我國信息化產業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計算機應用軟件,使得人們多樣化需求得到了滿足,設備應用價值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工作與生活上為人們創造了便利。社會發展進程中,計算機應用軟件需求量日益張增,因而有效開發軟件并做好維護,確保計算機應用軟件順應時代潮流,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一、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分析
(一)用戶需求分析
計算機設備而言,設計其軟件系統時,確保設計方與用戶基本需求保持一致,深入開展市場調查,掌握用戶基本軟件開發需求,增強軟件設計的準確、清晰與直觀性。所以,需求分析背景下,要注意以下幾方面:(1)調查分析過程中,初步構建宏觀調控模型。(2)消除模型外部影響因素,抽象處理邏輯模型,實現合理設計。(3)對該系統過于理想系統存在的差異性進行全面分析。(4)完善并補充目標系統,軟件系統設計基本需求得到滿足。(5)項目審核前提下,用戶基本需求獲得滿足。
(二)軟件設計與程序編輯
軟件設計旨在系統環境中,利用軟件開發與分析功能,合理劃分系統模塊,同時在設計模塊基礎上,有效說明系統功能,確保在系統模塊不同環境下,有效分析程序編寫過程。計算機設備軟件系統設計環境中,程序編碼是開發的重要構成部分,資源整體開發背景下,項目開發人員編寫與分析程序語言,以此實現最終程序目標。另外,在此過程中,編寫人員還要全面分析項目生成結果,以此確保合理編輯程序。
(三)應用軟件系統測試
計算機應用軟件設計時,利用系統測試合理檢驗項目,便于及時發現系統軟件存在的不足,確保系統軟件正常發揮其功能,實現穩定測試目標。同時,工程測試中,測試人員要利用單元與綜合測試相結合的階段性分析方法,有效確立應用軟件的模塊功能,增強系統設計的穩定與安全性。系統測試過程中,檢測人員一旦發現系統存在的缺陷與問題,就應及時調整系統資源,增強軟件系統應用的穩定性,在此基礎上確保計算機系統軟件實現合理的開發與維護。
二、應用軟件維護策略分析
(一)對應用軟件做好管理規劃設計
對于計算機應用軟件,為了實現合理應用軟件,加強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軟件開發商要逐步完善相應的管理方案,合理規劃軟件應用管理設計。為軟件項目構建品質管理目標,通過應用軟件的完善,增強管理的可靠與高效性,條件允許情況下,對有效修改并移植應用軟件。對軟件進行有效管理,促使軟件項目發展更加穩定。
(二)為應用軟件合理選擇程序支持平臺
計算機應用軟件而言,軟件支撐平臺質量直接影響到軟件功能的發揮與運行,支撐平臺,是進行軟件編程的基礎,軟件平臺為計算機系統提供了可供選擇的語言,同時用戶應用軟件時,加強軟件維護,增強軟件維護意識,對查殺軟件做好定期維護,應用防火墻等技術維護應用軟件,增強軟件應用的安全性。同時,用戶要對系統緩存壓力進行定期清理,清理掉不必要的相關軟件,以此為計算機軟件應用創造安全的運行環境。采用多樣化措施,實現安全、穩定與持續的軟件應用維護目標。
(三)及時糾正應用軟件錯誤問題
軟件開發中,開發人員要加強檢測系統應用缺陷問題,應用過程中,及時發現軟件缺陷,并采取有效措施彌補這種缺陷,以此有效預防軟件應用程序混亂局面的出現,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軟件實現正常運行目標。
(四)合理選用應用軟件維護方法,做好定期維護
新時期,現代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軟件應用維護與技術日新月異?,F階段,應用軟件有多種維護方法,軟件開發人員要合理選用維護方法,確保軟件運行更加穩定。以此,應用軟件實現更高的服務功能,性能得到逐步優化,實現更加可靠的應用,軟件應用范圍不斷拓寬。對于網絡系統穩定與適應性的保障與提高、服務功能的提高,定期維護應用軟件是十分必要的,根據用戶實際需求,對軟件服務功能進行逐步優化,做好定期維護。
(五)加強檢查應用軟件性能
軟件應用過程中,使用性能影響因素比較多,對應用軟件加強維護,軟件正式使用后,定期檢測其性能,及時發現軟件系統存在的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修正,以此延長軟件系統使用壽命,增強軟件使用的安全與可靠性。定期檢查軟件性能,降低應用軟件維護難度,從根本上提高整個軟件運行質量。
(六)根據用戶需求做好軟件維護
軟件運行中,要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軟件維護。軟件開發人員,要與用戶加強溝通交流,深入了解用戶需求,溝通掌握軟件運行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處理這些問題。結合用戶需求,開發升級相關應用軟件,做好軟件維護,以此確保計算機軟件實現安全穩定的運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日常生活中,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非常重要,計算機水平的提高,為社會信息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同時推動著社會經濟發展,通過計算機,人們工作與生活與網絡連接起來,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為人們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與信息資源,因而計算機開發與維護顯得尤為重要。日常工作中,軟件研發技術水平提高的同時,逐步完善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機制,以此為計算機行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軟件技術; 植保應用軟件; 軟件開發
當前,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 一些地區網絡化建設進程的加快, 為植保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各地植保部門都已或正在準備配置較高檔次的計算機硬件設備, 而與之相對應的植保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缺乏則成為提高植保計算機應用水平的制約因素。因而開發高水平的植保計算機應用軟件已迫在眉睫, 也是提高我國植保計算機應用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結合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發展和中國農業大學植保信息與軟件技術實驗室(IPM IST) 10 年來的實踐經驗就如何進行植保應用軟件開發的一些技術性問題進行了探討。
1 植保應用軟件的開發
在當前形勢下, 植保學科的科技人員應以軟件工程理論為指導, 把握計算機應用的發展趨勢, 選擇適合于植保專業技術人員使用的應用軟件開發方法和軟件開發工具, 組織好軟件開發人員, 開發高水平、高質量的植保應用軟件系統。
1.1 以軟件工程理論為指導
依據軟件工程的一般原理, 一個軟件從計劃設計到廢棄不用被稱為軟件的生存期( SW L ifeCycle) , 可以分為6 個階段: 軟件計劃---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編碼---軟件測試---軟件維護,生存期中的各個時期又可細分為若干更小的階段,不同的階段劃分方法, 就構成了不同的軟件生存期模型(S W L ifecycle Model) , 也稱為軟件開發模型。在軟件工程的發展過程中, 形成了許多種類的開發模型, 如瀑布模型(WaterfallModel)、快速原型模型(Rap id Pro to typ ing Model) 等。各種模型的應用要根據所要開發的具體的應用軟件系統來確定,同時也與所采用的開發方法及使用的開發工具有關。值得指出的是, 不同的軟件開發方法具有不同的特點, 對軟件生命期工程階段劃分的強調程度也不一樣, 但軟件生命期的觀點仍然是軟件工程學的一個基本觀點, 反映了軟件發生、發展所應遵循的內在規律(謝榮傳, 1995)。
植保應用軟件系統的研制同一般性應用軟件開發一樣, 必須以軟件工程學原理和方法為指導, 軟件工程學理論與方法是高質量植保軟件研制成功的根本保障。原因在于: 能夠有效地進行系統計劃與設計, 少走彎路, 避免不應有的錯誤, 從而縮短開發周期, 節約人力物力。能夠順利地進行系統開發, 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 為用戶提供正確、可靠的應用軟件。能夠科學地進行系統維護, 在實際應用中保持軟件旺盛的生命力。回顧近幾年已開發出較為優秀的植保應用軟件, 如綠十字博士系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制)、粘蟲遷飛專家系統(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制)、梨黑星病預測與管理專家系統ESPSPM (李保華等, 1996)、植檢害蟲圖文信息系統(王之嶺, 1996)、植物病毒檢疫診斷支持系統PQV 2DSS (李明福, 1996) 以及北方地區蔬菜害蟲田間識別系統PESTD IA G (李志紅, 1997) 等, 這些軟件的研制無一不滲透了軟件工程的思想。黃淮海地區麥蚜預測預報系統(HH2AphidGIS) 根據軟件工程理論進行了系統的設計, 以快速原型法為系統開發模型(高靈旺, 1998)。
從目前所進行的一些植保軟件系統( 如 PQ 2IN FORM IS、PestD iag 等) 的開發來看, 由于系統的規模較小, 開發人員一般只有1~2 人, 因此在系統的生命周期中減少了一些有關文檔, 如計劃任務書、需求規格任務書和設計說明書等的書寫。另外, 由于軟件工程理論本身的發展, 即面向對象技術與可視化編程技術的發展, 也使得一些較為復雜的系統的開發設計也變得相對容易, 因而也不必完全按照上述模式來嚴格地書寫有關文檔, 但整個系統的開發還是依照軟件生命期來完成的, HH2AphidGIS 系統的研制就是這樣進行的。
1.2 開發平臺的選擇
操作系統是最重要的計算機系統軟件之一。操作系統是對計算機系統自身的硬件和軟件資源進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存貯管理、處理器管理、設備管理、信息管理和作業管理) 的程序, 使計算機在其總指揮下能夠正常運行, 所有安裝在計算機中的其他軟件都依靠操作系統的指令來完成工作。操作系統是用戶和計算機的接口, 也就是應用軟件的開發平臺。
選擇開發平臺時, 應充分考慮平臺的實用性、簡易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性能價格比、對網絡的適用性、所用基本支撐環境的普及性及計算機應用的未來發展方向。目前, W indow s 系統由于用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等特點而倍受用戶的歡迎, 因而, 基于W indows的應用軟件也成為當今軟件開發商和用戶的首選方案。以黃淮海地區麥蚜預測預報系統(HH-AphidGIS)的開發為例,在開發原型時選擇了W indows3.1作為系統開發的平臺。但從發展方向上看,Microsoft的32位W indows95操作系統已逐步成為微機應用的主要平臺,而W indows95/98 N T 作為未來微機和網絡系統的主要應用平臺, 其發展勢頭是不可阻擋的;同時各地區測報部門的計算機應用也逐步在向Windows95/98 平臺移植,W indow s 95/98 將作為該系統未來應用的主要平臺。因而HH2AphidGIS系統最終放棄了Windows3.1,選擇以Windows95為開發平臺,以保證其技術的先進性,以及與未來計算機應用的發展方向保持一致。
1.3 開發方法的選擇
根據軟件工程理論對系統進行需求分析和設計后, 選擇適合于系統需求的開發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偟膩碚f, 用于應用軟件系統開發的途徑主要可歸納為2 種:
第一由系統開發人員使用Bo rland C+ + 、V isualBA SIC 或Delphi 等語言直接編程, 稱為直接編程法。這種方法開發周期長, 費用高, 系統完成后的穩定性、健壯性均需大量的工作來保證, 而且對開發人員的要求較高。但這種方法優點是靈活, 開發者可以充分發揮其想象力, 靈活自如地設計出各種變化的用戶界面, 并能夠充分實現系統所要求的種種特殊功能。
第二使用市場已有的開發工具, 如A utho rware、M ult ibase 等來實現, 稱為工具法。這種方法開發周期短、開發費用較低, 開發人員一般無需編程, 通過編寫劇本、書寫描述語言或編輯卡片等即可完成應用系統。系統的健壯性和穩定性依賴于所使用的開發平臺或開發系統。開發人員很難突破開發平臺所提供的各種功能的限制, 因而開發出的應用系統也較為模式化。
對于一個具體的系統而言, 需根據系統設計階段的需求分析和開發人員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如V egePest 作為一個多媒體數據庫就是選擇用工具法作為其系統的開發方法, 而PestD iag 作為一個多媒體專家系統, 需進行嚴格的推理, 目前的一些工具軟件還都不具備這種能力, 因而選擇了直接編程法。HH2AphidGIS 系統作為一個集地理信息系統、多媒體、數據庫管理、預測預報等功能于一體的實用性系統, 從系統開發的需求分析來看,HH2AphidGIS 系統不但需要多媒體功能的支持, 而且主要進行麥蚜的預測預報, 需進行模型的運算以及模型與GIS 之間的交互作用, 采用工具法無法滿足這些要求, 因此, 該系統的開發選擇了第一種方法, 即直接編程法。
1.4 開發工具的選擇
如果選擇了應用直接編程法進行植保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 則選擇適宜的開發工具就成為必須認真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選擇恰當的工具,這取決于你使用的操作系統平臺、開發工具易用性、應用軟件的適用范圍、要解決的問題、規模、技術發展方向和可擴展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工具的選擇既要滿足應用系統的功能需求, 又須滿足其性能需求(如運算速度、打印速度等) , 也可以幾種不同的語言平臺進行混合編程, 以便取長補短。目前植保應用軟件的開發應以可視化開發工具為首選工具。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 編程工具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近年來, 在眾多的編程工具中, 可視化編程工具的發展格外引人注目。V isual BA SIC的推出使得"幾分鐘內就可編寫一個W indow s 應用程序"已經不再是神話。而Bo rland Delphi 210 的推出則使可視化編程工具逐漸進入熱潮。尤其是從1997年以來可視化編程工具成為一個非?;钴S的領域,各軟件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產品的新版本, 在功能、性能等方面均有較大提高, 各產品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一般的可視化開發工具( 如V isual BA SIC,Power Builder 和Delphi) 都提供了可視化的開發環境, 提供了對OL E 構件(OCX) 的支持, 可以與多種數據庫建立連接, 并且它們都有自己的底層編程語言等等(V isual BA SIC 用的是BA SIC, Delphi 用的是Object Pascal)。每種開發工具都有其技術特色和特定的應用領域, 因而每個工具都擁有其特定的用戶群。但各產品在不斷升級的過程中, 不斷取長補短, 不斷地融入許多競爭對手的產品的特點, 功能不斷豐富,性能不斷完善。
在HH2AphidGIS 系統開發過程中, 根據系統功能的需求選擇了以Bo rland Delphi Client Server210 版作為系統開發的主要工具, 并輔以其它工具軟件等。這主要是考慮了Delphi 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①借助Delphi 中控件和模板的使用與功能, 編寫程序非常方便, 提高了開發應用程序的效率,②Delphi 預先將應用程序編譯成經過優化的本地代碼, 其執行速度明顯高于同類產品; ③Delphi 的一個超強能力就是可以將原先在桌面型數據庫開發的程序很輕易地讓遠端SQL 服務器接受, 甚至在數據來源改變后都無需對用戶界面做任何的修改。同時用戶不需要第三方的開發工具, 直接能夠在Delphi 的集成環境中進行數據庫操作。
1.5 開發人員的組成
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開發人員的組成是隨著編程語言和開發工具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計算機高級編程語言的產生使廣大非計算機專業工作者(一般用戶) 能夠進入計算機應用領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來面向對象理論的發展和可視化開發工具的興起, 大大降低了應用軟件系統開發的難度, 減少了程序代碼的書寫量, 提高了軟件開發的效率, 為廣大非計算機專業工作者(包括植保工作者) 開發出本領域內高質量的應用軟件系統提供了可靠的工具,使各領域內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進一步擺脫了計算機專業人員的限制, 而各領域的專家也逐步成為應用軟件系統開發的主導人員。
根據以上分析以及從總結 IPM IST 實驗室 1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來看, 目前植保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可以植保專業人員為主。當然, 其中的一部分人應該既對軟件工程理論和程序設計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又是植保領域的專家。從應用軟件系統的分析、設計, 到系統的最終實現, 系統開發人員都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來反映植保專業的特點, 植保專業知識的收集、整理及其內涵的深入挖掘等方面, 而不是專注于冗長乏味的代碼行的編寫上。當今軟件技術的發展, 尤其是面向對象技術和可視化開發工具的發展為之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因此系統設計人員和應用領域的專家能夠有機地融合為一體。
沈佐銳等人曾就植保領域專家系統的開發提出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參與式協作方式。筆者認為這種方式同樣適用于植保專業各個方面的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 如多媒體數據庫系統、信息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等。這種方式既能夠保證專業應用軟件系統的適用性與專業理論的緊密結合, 又能夠有利于后續人才的培養。
黃 淮 海 地 區 麥 蚜 預 測 預 報 系 統 (HH-AphidGIS) 的開發就是采取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參與式協作方式進行的, 由中國農科院植保所麥蟲組、中國農業大學植保系 IPM IST 實驗室以及山東、河北、河南等省的植??傉竞献魍瓿伞F渲?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工作和有關試驗的設計、安排, 上述三省植??傉咎峁v年麥蚜觀測的數據資料, 中國農業大學植保系 IPM IST 實驗室通過分析所獲取的各種數據完成系統的開發研制工作,最后由三省植??傉具M行應用及驗證。
2 展 望
植保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 經過近10 多年來的積累, 特別是近3 年來的飛速發展, 已成為計算機農業應用中一個較為活躍的領域, 并在農業生產及病蟲害綜合管理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國目前已有一些科技示范區將計算機專家系統用于指導農業生產, 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不遠的將來農業計算機應用將會更加普及, 應用范圍也會不斷擴大, 這就相應地對農業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在數量和質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開發出更多、更好、更加實用化的植保應用軟件系統也就成為植保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職責所在。對此, 我們應該有著清醒的認識, 抓住機遇, 為我國植保技術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
[ 主要參考文獻]
[ 1 ] 高靈旺. 黃淮海地區麥蚜信息管理與預測預報技術研究: [ 博士學位論文].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 1998
[ 2 ] 謝榮傳. 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 308p
[ 3 ] 姚 青, 黎 峰. 制作多媒體軟件的兩種方法. 微型計算機, 1997, 17(3) : 106~107
[ 4 ] 曹國鈞主編. 最新Delphi 210310 入門、應用及實例詳解. 成都: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7. 452p
篇6
關鍵詞: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應用;趨勢;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和高新技術產業的不斷壯大,計算機技術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和廣泛應用。為了加快科技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保證計算機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有必要對基于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傳統開發技術進行優化和創新,以適應新的時代潮流,并與國家發展方向相結合。
一、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概念及發展現狀
(一)計算機軟件的概念
計算機軟件技術源于計算機硬件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軟件的迅速誕生和廣泛使用,可以隨時為企業用戶提供便捷的工具,有效提高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系統管理軟件主要是企業計算機所必需的,包括企業計算機的系統管理員和監控系統軟件以及系統操作員的系統管理軟件。應用軟件和操作系統管理軟件不僅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計算機用戶正常運行和使用整個計算機的重要基礎。
(二)計算機軟件的發展現狀
在信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巨大背景下,計算機信息技術軟件迎來了技術發展和替代的新機遇。與前一個時代相比,有了許多突破性進展,更新換代和技術發展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自從現代計算機技術引入我國以來,它逐漸受到大家的歡迎和廣泛青睞,并逐漸廣泛應用于實際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學習中。同時,現代計算機的廣泛普及極大地促進了現代計算機軟件開發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隨著軟件開發人才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企業對軟件開發人才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加。隨著軟件技術的廣泛應用,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專業人員數量逐漸增加。
二、計算機軟件開發的主要方式
(一)原型化開發方式
這種計算機軟件開發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種,主要是指開發人員在開發之前對整個軟件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和大致的了解,并根據他們的系統思想設計和開發原型,并將原型投入運行,這樣可以有效地改善整個運行中的程序,使其更接近用戶的需求。雖然這種計算機軟件開發方法花費的時間較少,但開發人員在開發過程中要求更嚴格,不能應用于大規模的軟件開發。
(二)自動式軟件開發技術
這種計算機軟件開發方法是在第四代軟件開發技術中發展起來的,主要描述用戶最終實現的軟件的功能和具體應用,開發者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軟件開發工作。這種開發方法要求開發人員了解整個開發過程,但不需要詳細的描述,開發人員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自由地完成軟件設計和編碼。
三、新經濟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趨勢
(一)網絡化快速發展
在現代信息電子技術和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融合發展的巨大背景下,新經濟時期現代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行業發展要能設想能夠實現行業持續穩定性的發展,為廣大人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務,就要以移動互聯網為行業發展的新契機,并逐漸逐步形成行業網絡化發展趨勢,網絡的廣泛存在也是逐步形成現代計算機軟件開發基本功能的重要技術基礎,因此,計算機軟件開發行業技術發展離不開行業網絡化的快速發展。此外,計算機軟件開發服務也是由隨著網絡化不斷逐步發展而逐漸形成的,所以,網絡化的服務技術不斷發展,也就是隨著計算機軟件開發服務技術的不斷發展。
(二)服務性化的發展
作為計算機軟件開發服務行業的主要業務開發服務目的之一,它是為廣大行業用戶免費提供高質量、便捷的軟件服務。這種業務發展服務理念的充分展現和廣泛應用,不僅有利于有效提升自身的社會經濟發展實力,獲得廣大行業用戶的大力支持和廣泛認可,也有利于有效適應新國際時代網絡信息技術時代的市場發展需求趨勢。計算機軟件開發信息技術的軟件服務開發對象一般是廣大的軟件用戶。為了使用戶能夠提供更好、更全面的軟件服務,這種開發形式也被稱為軟件服務。全面有效地為用戶服務,就是將先進的軟件技術和服務理念應用到企業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中,免費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在線軟件服務。
(三)智能化技術發展趨勢
在當今中國社會,智能化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開始發展。智能化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對計算機軟件的發展和工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智能化是用各種人的智能思維方式來設計和開發各種軟件應用系統,從而實現各種人工智能應用軟件的快速出現和廣泛應用。因此,在新技術時代,計算機軟件開發的新技術不僅要朝著面向網絡和面向服務的技術方向發展,而且要朝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自己技術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篇7
1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分析
1.1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主要特點
計算機軟件主要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計算軟件開發技術具有很多突出的特點,一方面,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具有很高的社會使用價值,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多元化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計算機軟件開發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是一項細致而又復雜的設計工作,在社會各個領域各個行業中發揮著中重要的作用。計算機軟件具有多種多樣的開發種類,主要的軟件開發是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開發,主要用于控制和管理計算機的運行,為用戶良好的計算機應用界面,或者結合實際的社會需求而進行的軟件開發,如游戲軟件、人事管理軟件、財務管理軟件等。
1.2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原則
計算機軟件開發首先使用規范的開發技術,保障計算機軟件開發的質量和安全性。其次,計算機軟件開發應該按照不同階段的設計要求完成設計模型。最后,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正確評估計算機開發軟件,驗證計算機開發軟件的使用效果和質量。
2 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常用方法
2.1 軟件生命周期法
軟件生命周期法主要是從軟件開發的時間角度考慮,將計算機軟件的設計、開發、評估、運行、維護等開發環節分成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制定嚴格的標準,軟件生命周期法可以幫助軟件開發者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逐漸完成所有階段軟件開發的過程。
2.2 原型化法
軟件生命周期需要對計算機軟件進行預說明和定義,需要軟件開發人員全面了解用戶的需求,深刻、準確、全面的認定計算機軟件系統的主要需求和功能。如果在軟件開發初期,用戶沒有給出詳細的軟件設計要求,開發人員不能全面確定軟件的算法效果和實用性,可以采用原型化的設計方法,在原型化的計算機系統基礎上,后期再進行修改,完善軟件使用要求。
2.3 自動形式的系統開發法
這種軟件開發方法主要應用了第四代軟件開發技術,需要軟件使用者明確的說明軟件想要實現的主要內容和目標,然后結合計算機軟件系統的要求自動地完成編碼設計。
3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軟件開發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斷開發創新新軟件,不斷優化現有的計算機軟件,為人們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推動社會的快速發展。因此,對于某一種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來說,只有充分體現出計算機軟件開發的真正價值,才算是成功。
利用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開發出兩個重要計算機產品,第一個軟件開發產品利用VB6.0+Acess的單機版計算機運行模型,第二個軟件開發產品應用Web+Xml+ActiveX的數據庫服務模式。將這兩個產品分別安裝在客戶端的計算機上。第一個軟件開發產品采用了微軟歷史版的VB虛擬機和Acess驅動,在安裝操作時,可以直接運行安裝,計算機可以實現自動化的系統兼容,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第二個軟件開發產品由于應用了ActiveX組件,在安裝過程中需要更改相關瀏覽器的參數設置,然后再進行安裝設置,和第一個軟件開發產品相比,第二個軟件開發產品的安裝過程比較復雜。兩個軟件開發產品安裝完成后,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第一個軟件開發產品的運行過程中比較穩定,并且軟件的安裝維護修復都在獨立的模塊中,用戶通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單獨完成。但是這個軟件也有一定的缺陷,軟件的運行時間越長,運行速度和效率越低,能量損耗嚴重。第二個軟件開發產品在安裝運行過程中,容易受到計算機運行系統版本的限制,并且需要修改瀏覽器的參數設置,軟件的更新維護比較復雜,給計算機用戶帶了很多的不便。
計算機作為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使用的重要工具,只有不斷提高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才能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更好地服務社會,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普及,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人員需要按照用戶的實際情況和使用要求進行開發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原則,突出計算機軟件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推動社會的快速發展。
4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重要性
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是支撐計算機軟件工程的重要技術,使計算機逐漸實現網絡支持和遠程控制,充分體現出了計算機的使用價值。同時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將計算機的開發性和共存性合為一體形成計算機網絡模式,促進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在計算機的實際運行過程中,軟件開發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戶軟件需求和軟件開發之間的偏差,極大地滿足了用戶的多種個性化需求,提高了計算機軟件的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為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需要與時俱進,為人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充分發揮計算機軟件的價值,推動計算機快速發展。
篇8
關鍵詞:計算機軟件;嵌入式軟件;開發應用
隨著我國對科技研發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現階段的計算機研發水平得到相應的發展,同時也能有效改變我國現階段的生產管理模式。自大數據的出現和廣泛應用,計算機的使用更加需要計算機軟件的支持,同時諸多計算機軟件也開始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有效應用計算機軟件可實現企業信息的自動化管理,全面提升國家的國際競爭力,而嵌入式技術的應用可促使計算機軟件功能的完善,為此需要將嵌入式技術有效應用于計算機軟件開發中,進一步推動我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一、嵌入式軟件的應用價值
計算機軟件開發過程中應用嵌入式軟件,需要根據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時間應用嵌入式軟件,只有保證能夠合理應用嵌入式軟件的時間,才能保證軟件任務的有效分配,同時確保嵌入式軟件技術應用環境的良好、安全性,才能保證嵌入式軟件技術的高效應用。確保計算機軟件的可靠性的關鍵技術就是嵌入式軟件,嵌入式軟件質量的高低關乎著系統出現錯誤的機率,為此在計算機軟件開發過程中需要合理應用嵌入式軟件,從根本上提升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應用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實用性,滿足用戶的軟件應用需求。
二、計算機軟件開發流程
(一)制定軟件開發計劃良好的軟件開發計劃是保證計算機軟件開展的重要基礎,為此需要確保軟件開發計劃的科學合理性。開發人員需要對軟件的研究開發目標進行規劃,填寫可行性的研究調研報告,確保計算機軟件開發方向的可靠性,繼而為后續軟件開發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
(二)分析軟件開發需求在軟件開發計劃完成后,就需要對軟件的開發需求進行全面分析,確保軟件開發工作的開展是立足于軟件開發本身,通過對軟件目標客戶需求進行實地調研,才能確保軟件開發的性能符合客戶的需求,同時還需要目標客戶清晰表達自身的軟件需求,進而對軟件開發結果進行優化。
(三)設計軟件開發程序該階段是需要根據軟件開發需求以及軟件開發方案為基礎,以整體層面來對開發軟件的結構進行設計,確保軟件開發符合總軟件設計要求,確保開發人員能夠對軟件設計結構進行整體保衛,實現軟件組成部分與軟件開發需求的有機結合。
(四)設計軟件程序編碼軟件程序編碼作為軟件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編碼程序與軟件模型的設計合理性可確保軟件各個部分內容的有效連接。
(五)測試軟件程序系統在上述軟件開發工作準備完成后,需要開發人員對于設計出的軟件程序進行系統性的測試,軟件程序的測試主要分為軟件程序的內部測試以及外部測試。軟件程序的內部測試主要是對軟件進行專業性的測試,而軟件程序的外部測試主要是選擇部分用戶對于軟件測試版本進行試用,確保軟件程度能夠通過內外部軟件測試,才能確保軟件程序開發工作的結束。
(六)維護開發軟件系統實現對于軟件系統的維護是確保計算機軟件開發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計算機軟件開發結束后,需要根據軟件的運行情況對軟件系統進行維護,確保計算機軟件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三、計算機軟件開發應用嵌入式軟
(一)嵌入式軟件應用范圍嵌入式軟件的實際應用就是將其嵌入至軟硬件系統之中,嵌入式軟件的應用范圍極為廣泛,不僅在芯片以及電子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還能應用到系統開發中,但現階段的嵌入式軟件的應用仍舊主要應用計算機系統中。嵌入式軟件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可有效提升他們的結構性能,確保移動設備、冰箱以及微波爐等系統功能的豐富性,實現軟件整合能力以及研發效率的提升。
(二)嵌入式軟件應用開發流程嵌入式軟件的應用也是同上述軟件開發流程一樣,以客戶的需求為基礎,通過程序開發人員的對其進行再次編碼調試。開發人員在設計某一軟件開發項目時需要結合市場需求與反饋,編寫相應的項目計劃書,同時還需要對于項目開展風險進行全面考量,明確軟件開發規劃的合理性,同時在軟件系統設計階段,需要結合相關人員的審核結果對軟件程序進行編寫,確保軟硬件的開發符合產品設計要求。嵌入式軟件開發應用過程中,開發人員需要根據開發內容選擇不同的軟件開發工具,全面提升計算機軟件開發的開發效率。
(三)嵌入式軟件應用要點1.體現嵌入式軟件設計要點第一,嵌入式軟件應用過程中,需要明確應用嵌入式軟件的設計結構,確保嵌入式軟件應用于軟硬件系統穩定性,全面提升軟硬件系統的性能。第二,利用嵌入式軟件對設計數據進行格式化處理,減少人工處理工作量,避免必要軟件研發漏洞的出現,提升軟件研發效率。第三,計算機軟件開發人員在應用嵌入式軟件的過程中,需要融入自身新的開發理念,縮短軟件開發進程。2.展現嵌入式軟件技術優勢第一,軟件開發人員需要利用嵌入式軟件的非交叉調試的優勢,解決軟件調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效降低軟件開發經費。第二,嵌入式軟件具備應用成本價格低、軟件應用效率高、開發的軟硬件系統穩定性強的優勢,為此需要充分應用嵌入式軟件的應用優勢全面開展計算機軟件開發工作。
篇9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 軟件開發 探究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信息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完善,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的普遍應用,也迎來了信息化時代,讓計算機技術廣泛的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對社會的經濟,教育,醫療事業做出貢獻,計算機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被普遍應用。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作為計算機技術的核心部分,為完善計算機資源配置,提高計算機的性能,使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本文就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技術進行探討。
1 計算機應用軟件概念
計算機分為硬件和軟件,而軟件是支撐計算機正常運行的重要力量,而在計算機軟件中又可劃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軟件主要是指操作系統,該系統是保持計算機協調的重要部件,比如現在常用的操作系統有Windows7、Windows8,以及近來更新的Windows10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對于計算機來說是保持計算機正常工作的部分。應用軟件則是操作計算機的必要軟件,其形式主要是以程序出現,例如計算機常用的辦公軟件,圖形軟件,還有圖像瀏覽器等等,這些應用軟件的功能是讓計算機各個部分之間進行建立一種緊密的聯系,并能通過這些軟件進行協調,讓計算機進行有序的工作。計算機應用軟件在開發過程中是以特定的數據,字母,字符或代碼進行編寫并以書面形式體現在計算機中,這也是計算機在運行中所必須的程序。
2 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技術
計算機應用軟件通常是運行在計算機的系統中,并且需要服務器的運行支持,還需要自主運行,而小型的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工作較為簡單,一個人單獨也是可以完成的,而大型的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則是需要多數人的配合協作,并需要嚴格按照相關原則進行規范性開發,并需要定期對應用軟件的開發工作進行維護與管理,保證客戶的正常運用。因此,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技術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2.1 生命周期的開發技術
生命周期開發技術則是在時間上將應用軟件的開發技術分為幾個不同周期,為軟件的開發工作制定合理的計劃,應用軟件的生命周期開發技術主要是針對應用軟件的問題定義與規劃,軟件需求進行分析,對軟件進行設計,對程序編碼進行測試,做好上述準備之后需要對軟件的開發運行進行維護,保證計算機運行正常。這類軟件開發技術對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人員與計算機應用系統要求較高,通常用在大型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工作上。例如電子商務行業中需要對電子商務的應用程序軟件進行開發,在軟件開發之前應首先調查企業的需求,并對技術和經濟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再進行軟件開發,并在軟件開發后期,需要定期對軟件進行維護與更新,適應企業的發展條件。
2.2 原始型開發技術
原始型開發技術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建立軟件模型,并逐步修改的過程,直至滿足客戶需要,最后對開發的計算機件進行測試,檢查軟件中是否含有漏洞,并進一步將計算機軟件進行完善,在客戶的使用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對計算機軟件進行定期維護工作,對軟件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有效的處理,滿足客戶對計算機軟件正常使用的需要,保證計算機軟件的正常運行狀態。這類開發技術一般是小型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工作,軟件開發的規模比較小,功能較簡單,對于系統的要求并不高,比較適用于對信息的管理,或是對事物進行處理。原始型開發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為客戶減少了風險投資,且軟件開發技術較為簡單,為企業或個人減少投資成本,還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2.3 自動型系統開發技術
自動型系統開發技術是在原始型開發技術上的提煉,根據某種軟件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反饋,開發人員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與程序編輯,讓被開發的軟件進行自動編輯,這種方法更為簡單,有效,但在軟件開發工作完成之后,需要開發人員進行調試工作。該軟件開發技術能夠有效縮短軟件開發的周期性,提高了應用軟件在開發時的工作效率,為軟件開發技術帶來了便利,促進軟件技術的發展。
3 結語
總而言之,計算機應用軟件在計算機的運行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不斷提升計算機的性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技術也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在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過程中,根據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三種技術方式,生命周期開發技術,原始型開發技術,和自動型系統開發技術,通過對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性質和功能的判斷和分析,嚴格按照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規范執行,并定期對計算機應用軟件進行維護,以確保用戶能夠對計算機相關應用軟件的正常運行,也是提高了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質量和開發的效率,未來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技術定能設計出一種高效,簡單便捷的計算機應用軟件,并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為我國的科技技術做出貢獻,推動我國信息化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偉.淺論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3):80+82.
[2]申紅.關于新時期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應用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5(22):155.
[3]魯輝.探究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及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26):54-55.
[4]鄧勇.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應用分析[J].電子世界,2015(16):172-173.
篇10
1.1基本概念
在20世紀80年代,在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中出現了單層次結構,隨著計算機中發展最快的小型數據的使用,使得單層次結構在計算機軟件開放中得到應用。隨之,計算機與服務器之間開始建立聯系,并得到了迅速發展,單層結構也漸漸發展為雙層結構,最終成為如今計算機軟件中的主要結構。分層技術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得到廣泛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計算機軟件單項業務處理模式,實現了計算機軟件多層次技術跨越,使計算機軟件開發逐漸趨于多層結構發展。
1.2分層技術的特點
憑借其獨特的優點,分層技術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分層技術在對計算機軟件進行適當擴展時,按照功能的不同,對計算機軟件開發中的復雜系統進行分解,使計算機軟件在開發過程中得到適當的升級和改善,對系統中某一功能層從根本上進行修改。分層技術不但能夠提升計算機軟件開發效率,還使計算機軟件的可靠運行得到保障,一方面縮短了計算機軟件開發的時間,另一方面對開發軟件提供質量保證。分層技術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方便了計算機軟件的再次使用,直接定義功能層次接口,實現軟件自行開發,利用標準接口,最大限度實現端口無縫對接。
2實際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對計算機技術的需求逐漸增加,為滿足這一需求,計算機軟件開發不斷完善,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分層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由最初的單層次結構發展到雙層、三層技術,再到如今的四層、五層技術。本文對雙層技術、三層技術、四層技術、中間件技術以及五層技術等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的實際應用進行簡單探討。
2.1雙層技術
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雙層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計算機軟件開發的效率,一定程度上縮短了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時間。所謂雙層技術,由為客戶提供用戶使用界面并作出相應邏輯處理的客戶端和為接收客戶信息并對其進行整合傳遞給客戶端的服務器兩個端點組成。相對來說,雙層技術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應用的前提要求比較嚴苛,需要保證較好的計算機服務器效能,用戶數量不能太多,不然會導致系統錯誤,還會降低計算機軟件的運行速度,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2.2三層技術
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三層技術是建立在完善的雙層技術之上的,相對來說,三層技術是二層技術的加強版,另一方面還加強了計算機對用戶數據的存儲功能。三層技術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的實際應用,提高了計算機信息訪問效率,提升計算機工作效益,實現計算機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三層技術主要包括業務處理層、界面層和數據層等3個方面。其中,通過分析用戶的真正需求,在發出一定請求的情況下處理和提取數據,這就是業務處理層;搜集用戶的真正需求,將加工后的搜集信息傳遞給業務處理層指的就是界面層;審核業務處理層所提出的申請,借助數據庫查詢相關信息,科學分析后將結果傳給業務處理層是指數據層。盡管三層技術憑借明確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計算機軟件開發工作效率,但面對復雜的用戶環境,三層技術滿足不了眾多用戶的需求,往往會將三層技術中的業務處理層、界面層和數據層這3個層次混淆,影響計算機的正常工作。
2.3四層技術
在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中,以往的雙層技術和三層技術盡管得到了廣泛應用,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進步,都無法滿足計算機使用環節愈加復雜的需求,四層技術也由此演變而來,由原來的業務處理層、界面層、數據層轉變為處理層、Web層、數據庫層和存儲層。業務層將數據庫層處理出來的結果傳遞給Web層,接而進行數據之間的交換,數據庫層位于業務處理層和存儲層之間,通過分析隱藏數據訪問代碼,很好地反映出了數據庫和計算機對象間的關系,使得兩者之間的差異匹配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例如許多設計良好的Web應用,可以被按職責分為4層。這些層次是表現層、持久層、業務層、和領域模型層。每一個層次都有其獨特的職責,不能把各自的功能與其他層次相混合。每一個應用層都應該和其他層隔離開來,但允許使用接口在層間進行通信。
2.4中間件技術
在計算機網絡迅速發展的歷程中,中間件作為計算機軟件開發過程中相對獨立的系統軟件出現,從根本上屏蔽異構和分布集成引發的各種復雜技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上存在的難度。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中間件技術從根本上科學地優化了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及數據庫之間的關系,使系統能夠安全運行,降低了軟件開發風險,縮短了軟件開發周期,使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各系統資源達到優勢互補。
2.5五層技術的實際應用
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五層技術主要應用在一些特殊領域的計算機數據運行環境中,對于軟件開發人員來言,四層技術無法滿足計算機的的運行需求,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提升系統運行效率,使架構分工得到進一步細化。目前,五層技術廣泛應用于J2EE環境中,是經典三層結構的進一步延伸,主要包括客戶層、Web應用層、業務層、集成層和資源層這5個層次。其中,客戶層運行于客戶機,Web應用層運行于服務器端,二者是由三層技術分化而來。集成層主要應用于處理事務、數據庫的映射系統等對數據持久性地進行訪問的過程中。資源層則是數據庫和文件系統等資源的總稱。在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中,五層技術嚴格按照應用邏輯,從而形成了不同組件,以滿足不同機器的需求。在J2EE應用系統分層設計中,(1)上層總是依賴其下層,依賴關系不跨層。(2)表現成除外,同一層之間方法不允許相互調用。這是實際開發中一些開發者容易犯的錯誤!如果真是同一層之間存在方法調用,需要注意,這些調用都是一些上層不可見方法,比如一些工具方法等。(3)一切從服務層出發,從系統需要提供的功能進行分析,確定Service接口中的方法。而不是從數據庫的表出發,創建DAO,再創Domain,然后Service,這實際上是對系統分層的誤解。(4)系統最核心的設計就是將系統中的實體劃分為領域模型。在此基礎上設計數據的DAO層,并將這些活動暴露給服務層,服務層的實現依賴于領域活動。其實Service層的設計也很講究,其中就是要控制Service的數量,從Service層往下,接口數量逐層增加。通常將一個模塊的服務都集中到一個Service中來處理。
3具體應用
隨著國內百貨業、餐飲業以及服務業發展迅速,規模逐漸增大,商鋪的信息化建設成為商業發展的重要問題?;诜謱蛹夹g具有清晰的結構、可維護性好、適應度高、易于開發團隊的分工管理等諸多優點,為滿足現代人對計算機軟件日益增長的需求,多層的計算機軟件在商鋪管理方面得到具體應用。商鋪管理系統,通過計算機軟件開發中的分層技術這一手段實現商鋪的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管理商鋪日常事務、規范商鋪操作流程等。商鋪管理系統常用8大功能包括:系統管理、運營管理、收支管理、行政管理、營銷管理、物業管理、售后處理以及文檔管理。由于商鋪管理系統業務流程比較復雜,涉及范圍比較廣,不同商鋪之間管理標準也有所不同,將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分層技術應用到商鋪管理系統中,實現商鋪的有效管理。其中,商鋪管理系統作為整體系統,按照日常8大功能分為8個子系統:系統管理子系統、運營管理子系統、收支管理子系統、行政管理子系統、營銷管理子系統、物業管理子系統、售后處理子系統以及文檔管理子系統。以售后處理系統為例,又可分為消費者事物處理、商戶事物處理、事務處理查詢以及售后事物分析等二級子系統。而在售后事物分析系統中,又包括購物整體分析功能、購物品種分析功能、先行賠付分析功能及會員購物分析功能等4個業務邏輯功能。在對商鋪管理系統進行詳細的劃分后,依照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分層技術模式,形成了完整的多層構造結構,可采用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分層技術對商鋪管理系統進行管理。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