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發展趨勢范文
時間:2023-10-27 17:30: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能時代發展趨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智能建筑;信息化;社會背景;網絡
1 現代智能建筑概述
信息技術使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人居住和活動場所的建筑物要適應信息化帶來的變化,智能建筑的產生和發展是必然趨勢。智能大廈的內涵有如下定義:(1)位于華盛頓特區的“智能大廈研究機構”對IB的定義 :“智能大廈是人們通過對建筑物的四個基本要素—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及其內在關聯的最優化分析,提供一個投資合理、效率又高的舒適、溫馨、便利的環境。”(2)美國智能建學會(AIBI,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定義“智能建筑”是將結構 、系統、服務、運營及其相互聯系全面綜合,并達到最佳組合,所獲得的高效率、高功能與舒適性的大樓。(3)日本的建筑學界強調IB就是高功能大樓,是方便有效地利用現代信息與通信設備,并利用樓宇自動化技術,具有高度綜合管理功能的大樓。(4)新加坡規定IB必須有三個條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與環境控制等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以及自動調節大廈的溫度、濕度、燈光等參數的各種設施,以創造舒適安全的環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網絡設施,使數據在大廈內進行流通;三是提供足夠的對外通信設施與能力。(5)我們的認識:IB 是以建筑為平臺,利用系統集成方法,將智能型計算機、通信及信息技術與建筑藝術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與建筑的優化組合,所獲得的投資合理,適合信息社會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適、便利和靈活更具人情化的建筑物。
2 智能建筑的構成和功能
(1)樓宇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對智能大廈中的暖通、空調、電力、照明、給排水、消防、電梯、停車場、廢物處理等機電設備進行綜合協調、科學管理和維護保養。樓宇自動化系統通常包括以下三個子系統:建筑物管理子系統、安全保衛子系統、能源管理子系統。
(2)通信自動化系統。通信網絡是建筑物的“中樞神經”。有各種通信設備、線路、計算機軟件組成。是傳送話音、數據和圖像的基本通信網絡。包括實現樓層間各種終端、微機、工作站之間通信的樓層局域網、溝通樓群或樓內計算機與樓內各個局域網間通信聯系的樓群或樓內高速主干網以及公共信息資源網。
(3)辦公自動化系統。智能大廈中要處理行政、財務、商務、檔案、報表、文件等管理業務及安全保衛業務。
(4)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中心。它具有各個智能化系統信息總匯和各類信息綜合管理的功能:①匯集大廈內外的各種信息,接口界面要標準化、規范化、以實現各職能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及通信協議。②對大廈各個職能化系統進行綜合管理;③對大廈內各個網絡進行管理,必須具有很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及數據通信能力。
(5)綜合布線系統。它為整個大廈的光電信息傳輸提供技術標準統一、傳輸介質統一、布線結構一致的通道,適應多種信息的傳輸,管理配置靈活,維護方便。通常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管理子系統、設備子系統及大廈室外連接子系統六個部分組成,與傳統的布線系統比較,有著許多的優越性,主要表現為它的兼容性、開放性、先進性和經濟性。
3 智能建筑產生的背景
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白領階層的增加,人們對辦公環境的好壞也愈加重視。依賴于大量享有高薪的辦公人員提供服務而運行的經濟,無法承受辦公費用高漲而功率低的狀態。這一矛盾必然要由適用于信息化社會的手段來處理。智能建筑的產生為解決這一問題展開了廣闊前景,尤其是其通信及辦公自動化系統,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高技術的沖擊,給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帶來了活力,同時也面臨著基礎設施落后和獎金匱乏等問題,這就出現了一些原來由政府投資的交通、通信等項目,向民間和國外開放,出現了“建筑—經營—轉讓”方式。1984年美日通信和電信業開始改革并全面開放、大幅度自由化。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大批高技術軍工企業實現“軍轉民”,使得信息技術市場上出現如火如荼的競爭格局。所有這些都為信息社會的完善和智能建筑的出現創造了社會條件。
篇2
關鍵詞:新一代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學會上提出的,英文縮寫是AI。它是計算機科學等多種學科互相滲透而發展起來的綜合性、交叉性學科。從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角度出發,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模擬人類智能活動,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以延伸人類智能的科學。
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狀況
隨著計算機、信息和并行程序設計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研究已經發展成為智能體系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程序已經知道考慮他們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尋找比較好的答案。智能體體系可以被認為是智能體的軟件工程模型,智能體語言是智能體的軟件系統。在我國,智能體技術多被應用到處理具有異構、布、態、規模及自主性的系統中,如Internet,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新應用。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美國等歐洲國家仍保持非常快的發展速度。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十分活躍的IBM公司,已經為加州勞倫斯利佛摩爾國家實驗室制造了號稱具有人腦的千分之一智力能力的ASCIWhite電腦。據稱,其正在開發的更為強大的blue jean電腦的智力水平將與人腦相當。
三、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技術發展都涉及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經被廣泛應用到許多領域。
(一)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符號計算中的應用
計算機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就是科學計算,通常分為純數值的計算和符號計算兩種。其中符號計算是一種智能化的計算。隨著新一代計算機的開發和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多種功能計算機代數系統軟件相繼出現,都是用C語言寫成的,可以在絕大多數計算機上使用。
(二)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模式識別中的應用
計算機用數學方法研究模式的自動處理就是模式識別。用計算機實現模式的自動識別和判斷,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智能機器的關鍵,計算機模式識別的特點是效率高,速度快,準確率高,也為人類認識自身智能提供了有利線索。
(三)計算機的機器翻譯
計算機把一種語言轉變為另一種語言的過程就是機器翻譯。目前,我國的機器翻譯軟件的翻譯特點,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詞典翻譯、漢化翻譯和專業翻譯。詞典翻譯軟件可以迅速查詢英文單詞或詞組的詞義,并提供發音;漢化翻譯軟件提出“智能漢化”的概念,輔助翻譯作用更加明顯。
(四)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機器學習中的應用
計算機的機器學習主要研究如何使計算機能夠模擬或實現人類的學習能力。機器學習是機器具有智能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機器獲取知識的根本途徑。機器學習是一個難度較大的研究領域,它與認知科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并對人工智能的其他分支也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五)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問題求解中應用
人工智能技術在今天的計算機程序已能夠達到各種方盤棋和國際象棋的錦標賽水平。但是,尚未解決包括人類棋手的表達能力和洞察能力等。人們通常都能根據具體問題找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能通過計算機程序知道如何考慮要解決的問題,尋找較為準確的解答方法。
(六)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推理證明中應用
邏輯推理在人工智能研究中是最持久的探究領域之一,其別重要的是,通過找到合理準確的方法,集中注意力在大型數據庫中的有效事實上,關注可信證明,并在出現新信息時適時修正這些證明。因此,在人工智能方法的研究中,定理證明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論題。
(七)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語言處理中的應用
自然語言處理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實際領域的典型范例,經過多年艱苦努力,這一領域已獲得了大量令人矚目的成果。目前該領域的主要課題是:計算機系統如何以主題和對話情境為基礎,注重大量的常識——世界知識和期望作用,生成和理解自然語言。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編碼和解碼問題。
(八)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專家系統中的應用
專家系統是人工智能技術中最活躍、最有成效的研究領域,是具有特定領域內大量知識與經驗的程序系統,已出現成功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趨勢。計算機程序如果能體現和應用人類知識,就應該可以幫忙解決問題,而且能發現人類專家在推理過程中出現的差錯。
四、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趨勢
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潛力巨大,其作為一個整體的研究才剛剛開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總是超乎人們的想象,要準確地預測人工智能的未來,從目前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可能會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模糊處理、并行化、神經網絡和機器情感。
(1)自動推理是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最經典的研究分支,其基本理論是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其它分支的共同基礎。其中知識系統的動態演化特征及可行性推理的研究,是最新的熱點,很有可能取得突破。
(2)機器學習的研究使得許多新的學習方法相繼問世,并獲得了成功應用。但是也應看到,現有的機器學習方法尚不夠有效,尋求一種新的方法,以解決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研究中的在線學習問題,是研究人員共同關心的問題。
(3)自然語言處理是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實際領域的典型范例,這一領域已獲得了大量令人矚目的理論與應用成果。智能信息檢索技術近年來已成為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個獨立研究分支,將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研究,是人工智能走向應用的突破口。
五、結束語
很多新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的成果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會給人類的知識、思考、生活、工作和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在人類的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成為人類生活的伙伴。
參考文獻:
[1]吳艷.關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思考[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