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運籌學的定義范文

時間:2023-10-27 17:32: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述運籌學的定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簡述運籌學的定義

篇1

關鍵詞: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 物質管理

市場經濟具有自主性、平等性、法制性、競爭性和開放性的特征。物資管理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內容,對企業效益有直接影響,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和保證企業有序生產的前提條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結合市場經濟特征,加強物質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才能促進企業發展。

一、我國的市場經濟

1、市場經濟的定義

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引導。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在市場經濟里雖然沒有中央協調的體制指導運作,但是在理論上,市場通過產品、服務的供給和需求,產生了復雜的相互作用,實現了自我組織的效果。

2、市場經濟的現象

分析西方國家實現工業化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這些國家相對薄弱的傳統封建農業勢力,使發展商品經濟受到較小的阻力,所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得以迅速發展,開辟了工業革命的道路。事物的發展變化通常都在舊事物相對發達或相對落后的地方實現突破,即所謂的“黃金突破點原理”。

相反的,雖然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在世界中遙遙領先,但也因為這樣,傳統封建勢力比較強大,使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在萌芽的過程中遇到了強大的阻力,遲遲不能實現封建小農經濟向資本主義工業化市場經濟的轉變。目前,中國社會仍然普遍的充斥著濃厚的反市場和反商品情緒,時常有各種方借口阻撓深入的發展市場經濟改革。

3、市場經濟的職能

價格被稱為市場的無形之手,決定了資源分配,供需決定價格,市場參與者決定供需,參與者是大多數人,因此自由市場由多數人決策;政府和壟斷企業被稱為市場的有形之手,由少數人做決策。市場經濟通過左右手互博,決定誰擁有話語權和定價權。市場經濟政府的職能是保護市場無形之手,彌補缺陷。打壓壟斷的通常手段是價格政策、稅收政策、利率政策和補貼政策。

經濟市場的政府職能包括:打壓壟斷、規范市場、鼓勵競爭和激勵生產。政府理性,社會民主,經濟自由,才能保證市場經濟的公平和效率。

4、市場經濟的影響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工業和農業互換,工業占據了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最普遍的經營形式是市場營銷,給各個方面的社會經濟造成了一系列的深刻變化。

市場營銷根據市場需求,要廣泛利用各種市場資源,在廣闊的時空范圍內進行生產,改變傳統小農在一個家庭范圍內的局限現象,利用家庭資源進行生產,滿足家庭需要。目前,很多人已經接受了面向市場需求的概念,但廣泛利用市場資源的觀念仍然十分淡薄。在經濟發展的形勢下,利用市場資源,以市場營銷為主要手段,積極發展科學技術,實現中國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

二、簡述物質管理

1、物質管理的定義

物資管理就是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計劃、組織和控制企業需要物資的采購、使用和儲備。

2、物質管理的現狀

根據資料顯示,中國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 都受到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的企業物資管理模式也屬于“計劃”制,根據產量指標制定粗略的物資計劃、向少數指定的供貨商采購物資、不斷加大物資庫存等現象經常發生。所以,企業物資管理模式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創新,而且要符合現代企業的發展潮流。在近三十年的改革與探索之后,我國企業在企業物資的計劃、采購、使用和儲備等管理環節上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

3、物質管理的作用

物質管理在科技技術發達的今天,已經采用先進的設備進行數據管理、分析和存儲。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化工具,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1)發揮系統工程作用

物質系統工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物質管理。系統工程,需要結合物質部門的特點,遵守科學的管理原則,根據商品的流通規律,建立科學的物資流通機構和體系。在物資工作中,使用運籌學,建立模型、定量分析,通過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和綜合研究,促進物質管理的科學進步和發展,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

(2)發揮信息化資源作用

信息作用是物質部門的決策基礎、系統制訂的計劃依據,控制物質供應的手段和保證協調工作的重要條件。物質部門決策要先確定目標,制訂的目標要結合實際,合理可行;物資工作的起點是物資計劃,結合內部和外部信息資源為計劃依據,制訂最佳的計劃方案;通過信息反饋,及時解決物資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作出調整和改善,保證物資工作各個環節的正常進行;全面的物資信息,構建了物資信息的管理系統,是保證各個部門互相協調配合的重要條件。不同的部門,利用信息化資源發揮不同的作用,各個部門互相配合,才能保證整個物資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和健康發展。

(3)發揮存儲論的作用

存儲論也叫庫存論,是研究倉庫儲存的理論。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和供應需求,需要儲存物資達到特定的數量。存貨過多,會積壓資金;存貨過少,會影響生產,造成供不應求。存儲論通過研究“物資最優存儲量”的理論和方法,既保證正常的經濟活動進行,又把各種費用降到最低,擁有廣泛的應用范圍,可以解決經營管理和物資存儲量中產生的問題。

(4)發揮線形規劃作用

作為運籌學規劃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在線性約束條件下,達到最優預定目標。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根據線性規劃中求“極小值”的辦法,對任務進行統籌安排,減少完成任務浪費資源的現象;按照線性規劃中求“最大值”的方法,對一定數量的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完成任務的要求。

三、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物質管理

1、物質管理體系不健全

企業對物資管理不夠重視,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比較關注產品的生產量和銷售利潤。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在加大生產、積極銷售的同時,應該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改善企業內部結構,建立健全的物質管理體系,實現采購、儲備等制度的規范性,加強物質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2、物資管理模式落后

一般來說,企業的物質管理模式比較落后。在市場經濟體制的環境下,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要求企業在完善內部結構的同時,加強企業物質管理,轉變物質管理模式。物質管理模式,不僅是企業管理結構的一部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與時俱進,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實現企業物質管理的現代化。

3、物質管理技術落后

物質管理除了依靠管理制度實施以外,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物資管理的采購和倉儲等進行支持和計劃。企業倉庫一般都由企業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調度,資源共享和資產歸屬的限制,導致重復采購問題的出現,對倉庫空間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布局,提高倉庫資源使用率和物流效率,采用先進的物質管理技術,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最大化。

四、加強物質管理的建議

1、加強成本控制

在特定的情況下,發展市場經濟,提高盈利水平需要企業提高生產價格或者降低成本資金。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自由的市場和自由的價格才是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不能擅自提高價格,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對成本的控制,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

某生產味精的集團,在加強成本控制,降低各種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1996年,根據強化成本控制的方針,使味精這一主導產品對淀粉的消耗量從1995年的2.38噸/噸減少到了2.18噸/噸,節約了600萬元的資金,共降低1383萬元的成本,提高了450萬元的利潤。這個事例說明,在物質管理中,應該加強成本控制。成本作為企業生產發展和提高效益的決定性因素,應該合理的進行、管理和控制,實現企業經濟發展。

2、按照需求進行采購

做好物資采購工作,是企業保證產品質量,防止經營過程中出現“成本漏洞”的必要措施和物資管理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加強物資需求計劃管理,需要嚴格按照管理程序和統一規定的格式對所需物資進行上報,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提出申請、報中心審核、最后批準通過之后,按申請的數量進行采購,杜絕計劃外的違章和無序采購。

3、加強倉儲物資管理

定期進行庫房物資的清理工作,對損耗和淘汰的物資備件進行清理,既可以節省庫房空間還能夠回收資金。按ERP類別原則碼放置生產中用到的物資備件,解決倉儲管理原來的一些弊端。通過科學的方法對物資進行保養,某石油部門有大型鉆井設備20部,8部是進口的,生產周期較長容易消耗物資,加強對這些易耗物資的管理可以根據特點,采用獨特的保管養護措施,例如根據物理性能、體積大小、化學成分等合理的進行分類和分別保管。

總結:

現代企業管理是企業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和全環節的管理,是經濟與技術的結合,具有科學性、主動性和經營性。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體制就由計劃制經濟體制向市場制經濟體制改變,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使得我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是我國企業的一個重要的機遇和挑戰。企業在競爭中想要立于不敗之地,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物質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應該加強重視程度和管理力度,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汪德才.淺談加強物質需求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J].哈爾濱企業技術開發,2011,28(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