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時間:2023-10-27 17:5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科學呼吸系統疾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兒科學呼吸系統疾病

篇1

[關鍵詞] 兒科院內急救; 疾病病譜

[中圖分類號] R72;R45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133-02

院前急救、院內急救均是急診醫療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文對560例院內兒科急救疾病的病譜進行了研究與探討,旨在總結院內急救疾病病譜規律及特點?,F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院內急救患兒560例,年齡范圍在0~14歲。其中男334例,女226例。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院內急救記錄,依據醫生填寫的搶救記錄和《兒科學》第7版進行診斷分類,多種疾病患者以接診第一診斷為準。

2 結果

2.1 院內急救患兒年齡分布

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院內急救560例患兒中嬰兒所占比例最大,占46.2%(259/560);其次是新生兒患者85例,占15.1%(85/560);然后是幼兒,1歲~占13.2%(74/560),2歲~占11.9%(67/560)。

2.2 兒科系統疾病病種排序

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我院近兩年兒科急診救治560例患兒中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疾病占首位,其次是新生兒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次之系多種中毒。

3 討論

本研究回顧分析與探討了2008年1月~2010年1月全部兒科院內急救患者情況,院內急救病譜中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為呼吸系統疾病占第1位,26.4%;神經系統疾病占第2位,23.0%;新生兒疾病占第3位,15.1%;消化系統疾病占第4位,14.2%;中毒占第5位,12.5%。呼吸系統疾病中以肺炎最多,尤其是小嬰兒肺炎占所有呼吸系統病變的62.8%,其中包括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異物、急性喉炎、支氣管哮喘等;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是高熱驚厥,其次是癲癇、顱內感染;新生兒疾病中以早產兒、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肺炎居多;消化系統疾病以腹瀉脫水為主;中毒病例主要是各種農藥以及常用藥物中毒、食物中毒及煤氣中毒。分析表明中毒是小兒不可忽視的致死原因,藥物或其它化學用量、用法或保管不當,小兒無知、好奇、不能辨別有毒或無毒以及嬰兒常喜歡用口咀嚼物體,小兒易誤服或接觸中毒,家長擅自小兒濫用藥物,醫源性誤用藥物或藥物過量以及家庭常用滅蚊、滅鼠等藥品使用不當均可造小兒中毒,進食未經去毒處理的各種含毒動植物或把毒物錯誤地當普通食物食用,某些食物由于處理不當而產生毒性,進食過量則引起中毒(如腸原性紫紺)。家屬應監管好各種藥物,進食要新鮮、干靜衛生,不吃霉變食品以及未經去毒處理或可能含毒物的食品。前5位疾病占所有急救疾病中64%以上,表明常見病、多發病仍然是當前重要的疾病;從年齡結構分析,1個月~1歲發病居多,其次為新生兒與幼兒,與此階段生長發育極其迅速但各系統器官不夠成熟完善有關。嬰幼兒的氣管支氣管較成人短、狹窄,黏膜柔嫩,血管豐富,軟骨缺乏彈力組織支撐,粘液腺分泌不足,纖毛運動較差,肺泡數量較少,彈力纖維發育較差;血管豐富、間質發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氣少[1],同時嬰兒體內來自母體的抗體逐漸減少,自身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較弱,故易發生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嬰幼兒水代謝旺盛,對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發生體液紊亂。新生兒及嬰幼兒皮層下中樞的興奮性較高,又因皮層發育尚未成熟,對皮層下中樞不能給予控制,興奮或抑制過程很易擴散,遇強烈的刺激時容易發生驚厥。

本文研究認為,院內急救的前5位疾病是臨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所以疾病預防至關重要,無論院前醫生或院內醫生均應向社會及公眾進行醫學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各地應參考本地區的疾病譜,加強對急診科醫護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培訓,制定各種危重癥尤其是常見危重癥的搶救、診治和護理預案,達到急診診療標準化[2],同時加強院內急救的診斷、搶救和監護能力,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3]。

[參考文獻]

[1] 朱福棠. 實用兒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143-1144.

[2] 韋克金、甘毅、盧浩單,等. 我院3438例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學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8,1(28):39-40.

篇2

關鍵詞:沐舒坦注射液;兒科;呼吸系統;臨床應用

對于兒童來講,呼吸系統疾病屬于常見病。原因在于,兒童的(支)氣管偏窄,彈力組織和呼吸道免疫功能欠佳,且咳嗽反射不強,種種因素導致兒童易患呼吸道疾病。兒童患者的呼吸系統被感染后,呼吸系統會產生黏液成分,患者的呼吸道會被黏液堵住,從而使得痰較難被咳出。兒科呼吸疾病的臨床表現有咳嗽、發燒、痰多和咽喉腫痛等癥狀。如果兒童患者的呼吸道疾病未得到及時治療,那么患者的生命安全極有可能受到威脅[1]。沐舒坦又稱作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種療效顯著的黏痰溶解藥,可用于祛痰和提升肺功能。同時,其還可以用于治療排痰能力較差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除此之外,沐舒坦在治療兒科呼吸系統疾病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不會增加。由于療效顯著,沐舒坦在兒科呼吸系統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1 沐舒坦的藥理作用

沐舒坦屬于非處方藥,其可以促進痰的排除。鹽酸氨溴索是沐舒坦中的活性成分,其不僅可以稀釋呼吸道中的痰液,而且還可以有效避免新痰液的形成,這就在較大程度上清潔了患者的呼吸系統。具體而言,沐舒坦的藥理作用如下:

1.1促進胎兒肺泡的發育 在產前運用沐舒坦注射液,可以有效促進胎兒Ⅱ型肺泡上皮細胞成分合成活性物質,并提升羊水內的磷脂濃度。磷脂濃度增加后,卵磷脂和鞘磷脂之間的比值就會隨之變大,肺透明膜病的發生率則會因此減小[2]。

1.2有效縮減抗生素治療的時間 沐舒坦可以提升肺組織與血漿濃度之間的比值,從而使抗生素治療時間大大縮減。沐舒坦可以有效降低磷脂酶A的活性,并可對有效減少巨噬細胞對痰液的化學趨化反應。除此之外,沐舒坦注射液進入人體且滿足特定生理濃度要求后,白細胞介素1L-1和腫瘤壞死因子所導致的炎性細胞爆發等將會被大大降低。

1.3促進痰液排出 痰液分泌物中包含黏蛋白纖維等成分,沐舒坦可以有效溶解此類成分。同時,沐舒坦能使氣道上皮細胞吸收鈉鹽的能力降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痰液中黏液的比值發生變化,這樣痰液的黏附作用就會降低,痰液則更容易排出患者體外[3]。除此之外,沐舒坦還能活化纖毛運輸系統,使痰液分泌物內的唾液成分含量降低,這樣痰液黏度也會隨之降低,痰液更易排除呼吸道。

1.4清除氧自由基 除了以上幾種藥理作用外,沐舒坦注射液還具備清楚氧自由基的功效。在此基礎上,沐舒坦可以有效抑制患者體內的炎性因子,從而使肺泡巨噬細胞產生可以預防肺損傷的細胞因子。

2 臨床應用

2.1防治新生兒的呼吸窘迫綜合征 早產兒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原因在于,患者肺部發育不夠成熟,Ⅱ型肺泡上皮細胞所產生的活性物質比較稀少,幼兒患者出生后發生彌漫性肺不張的情況,患者肺的順應能力也隨之變小。由于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特點,氣體在患者的肺部無法與血液相互交換,致使幼兒患者極有可能產生高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并反過來影響到活性物質的形成。通常情況下,上述活動物質在胎齡20~24 w開始出現,并在胎齡35 w之后不斷增加,可見這便是呼吸窘迫綜合征常見于早產兒的原因所在[4]。為了有效降低此類早產兒患者的病死率,醫療工作人員有必要運用沐舒坦注射液進行早期干預治療,以期促進患兒肺功能的發育和成熟。眾所周知,活性成分Ps雖然可以用來防治呼吸窘迫綜合征,但是其價格比較高昂,并且插管輸入有一定的風險,這在某種意義上限制了其應用范疇。應用大劑量的沐舒坦注射液可以有效促進肺部活性物質的生成,同時通過降低過氧化氫等有害成分的生成率來抑制肺所收到的氧化性傷害,并減輕炎癥細胞對肺部的損傷,這很顯然有助于肺部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同時也有利于降低肺部水腫的程度。經過臨床研究表明,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經臍處給新生兒患者注射20~30 mg的沐舒坦,同時保證連續3~5 d內分別注射3~4 次/d。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沐舒坦注射液用藥時間需要嚴格控制,過早或早晚的用藥都會影響到沐舒坦注射液對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防治效果。

2.2治療小兒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相關臨床數據表明,兒科最為常見的疾病是呼吸道炎癥。呼吸道炎癥的臨床表現不外乎“咳”、“喘”、“痰”和“炎”這四大類。從病理學的角度出發,痰液就是人體呼吸系統的炎性滲出成分。對于呼吸道感染疾病而言,呼吸道的暢通非常重要。原因在于,小兒患者的排痰能力明顯弱于成年人,炎性滲出物一旦出現就會堵塞幼兒患者的呼吸道。除此之外,幼兒的呼吸道較窄,痰液分泌物就很極有可能使呼吸道出現堵塞,從而使少兒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有可能威脅到患者的生命。所以針對呼吸道感染疾病,醫療工作人員需要從祛痰止咳等方面著手。從沐舒坦注射液的藥理作用出發,不難發現沐舒坦可以有效溶解人體痰液分泌物內的黏蛋白纖維和黏多糖,這就有助于呼吸道排出黏性成分,從而疏通呼吸道,改善少兒患者的呼吸狀況[5]。并且,沐舒坦還可以對炎癥加以抑制,同時還可以幫助抗生素更好地滲透到患處,大大提升血漿濃度比值,這就意味著抗生素治療時間得以縮減。臨床資料證明,沐舒坦注射液的進藥速度和進藥劑量等相比其他藥物更容易被醫療工作人員控制,同時沐舒坦注射液的毒副作用極小,其對于幼兒患者肺部的發育也有著一定的幫助,因而可以用來治療小兒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2.3治療重癥新生兒患者的肺炎 在嚎坪粑系統疾病中,肺炎同樣會危害幼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新生兒的呼吸道系統并沒有完全發育,因而其肺部清除能力明顯弱于成年人。新生兒在吸入羊水和乳汁等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肺部感染的問題。由于呼吸道較窄,新生兒在呼吸的時候會有較大的阻力,并且由于身體的柔軟性,導致肺部粘膜易受到損傷,這也正是肺炎出現的原因之一。傳統的醫療方式通常為“吸痰法”,事實上這極容易造成小兒患者肺部及呼吸道的損傷,因為患者呼吸系統較為脆弱。沐舒坦中的主要成分“鹽酸氨溴索”可以有效促進人體形成活性成分,同時還有助于機體對粘痰的排除,這樣就可以清除患兒肺部的有害物質,幫助患兒改善呼吸。

3 結論

對于兒童來講,呼吸系統疾病屬于常見病。兒童患者的呼吸系統被感染后,呼吸系統會產生黏液成分,患者的呼吸道會被黏液堵住,從而使得痰較難被咳出。沐舒坦有著顯著的排痰能力,在治療兒科呼吸疾病方面有著明顯的療效,對于小兒患者的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而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林廣裕,曾虹,盧君,等.出生后不同時間應用沐舒坦預防早產兒肺透明膜病的臨床觀察[J].中華急診醫學,2003,12(4):252.

[2]高改蘭,張小斌,王鳳洋,等.沐舒坦治療新生兒重癥肺炎58例療效觀察[J].中國兒童保健,2007,15(2):204-205.

[3]王亞文,付世龍.鹽酸氨溴索在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0,2(5):431-432.

篇3

關鍵詞:兒童哮喘;過敏源;相關性研究

兒童哮喘是一類較為常見的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呼吸道疾病,是機體內的免疫細胞和組織細胞共同參與相互作用的呼吸道慢性炎癥反應[1-2]。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全球大概有近2億的兒童哮喘患者,且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3]。當患病后,兒童患者會表現出氣喘、咳嗽急促、胸口發悶等眾多的癥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4]。本文旨在對兒童哮喘與過敏源的相關性進行探討,現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于2013.12-2015.3收治的165例兒童哮喘患者作為實驗的對象,設為試驗組;包括85例男性兒童和80例女性兒童;兒童患者的年齡為4歲至9歲,平均年齡為(6.3±2.7)歲。以同時期的165例沒有呼吸系統疾病、過敏史的兒童,設為對照組;包括86例男性兒童和79例女性兒童;兒童患者的年齡為3歲至8歲,平均年齡為(5.9±2.4)歲。所有兒童患者均符合2003年出臺的兒童哮喘的鑒定標準[5],且檢測前一個月內未應用相關抗過敏藥物,進行敏篩的配合程度較高。

1.2方法

1.2.1敏篩過敏源

使用德國MEDIWISS"敏篩"定量過敏原檢測系統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吸入性過敏源和食用性過敏源的檢測:(1)吸入性過敏源檢測內容包括:粉塵螨,花粉,棉絮,草蒿,油煙,動物毛皮屑,蟑螂,點青霉分枝孢霉等;(2)食用性過敏源的檢測內容包括:牛奶,雞蛋,魚,蝦,花生,土豆,小麥,草莓,菠蘿,芒果等。

1.2.2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的檢測

使用酶聯免疫測定法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18.0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X 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當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陽性率比較

試驗組哮喘兒童有147例經敏篩反應表現陽性,陽性率為89.09%。對照組兒童有22例經敏篩反應表現陽性,陽性率為13.33%。經統計學分析發現,兩組患者的過敏原陽性率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

2.2 試驗組敏感過敏原情況 試驗組敏篩后的吸入性過敏原情況見表1,試驗組敏篩后的食入性過敏原情況見表2。由表中數據可知,敏篩陽性的吸入性過敏原以粉塵螨、點青霉分枝孢霉、草蒿為主,敏篩陽性的食入性過敏原以牛奶、蝦、雞蛋為主。

2.3兩組兒童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E含量變化 試驗組哮喘兒童有152例(92.1%)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E含量顯著升高,對照組有21例(12.7%)顯著升高。二者相比,差異顯著。

3 討論

哮喘的發生原因是外界的過敏原引發機體發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當過敏原初次接觸支氣管時,氣道呈低反應或無反應。從第二次以后,當過敏原接觸致敏后的支氣管時,就會發生哮喘。當患哮喘后,患者的氣道對于過敏原的敏感性較正常人高出上千倍[6]。有研究表明,外源性的過敏原是誘發哮喘的最主要因素。

本次實驗旨在對兒童哮喘與過敏源的相關性進行探討。以我院于2013.12-2015.3收治的165例兒童哮喘患者作為試驗組;以同時期的165例沒有呼吸系統疾病、過敏史的兒童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兒童分別進行敏篩檢測,統計陽性率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的變化情況。可以發現,試驗組哮喘兒童的敏篩陽性率為89.09%,對照組兒童的敏篩陽性率為13.33%,P

參考文獻:

[1] 朱曉萍,王嬌嬌,李波,楊俊,崔玉霞,盧根,鄭莎莎,李小梅,鄧勝藍,等.嬰貴陽地區350例哮喘患兒血清總IgE和特異性IgE水平及其相關性分析[A]. 2013年貴州省兒科學術年會暨兒科常見疑難重癥診治繼續教育學習班論文集[C].2013:198-199.

[2] 孫月眉,張秋華,程芳,康爾恂,田豐英,唐寧波. 1195例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總IgE、過敏原檢測分析[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05:445-446.

[3] 宋國超,王雪艷,王崢,阮小玲,楊靜,朱珠,李霞,劉長山. 天津地區兒童血清特異性IgE過敏原臨床分析[J]. 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14,6: 355-356.

[4] 雍磊,程相鐸,董學文,何靜,張彩霞,賈丹.洛陽地區支氣管哮喘患者吸入性變應原回顧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3,04:73-75.

篇4

【關鍵詞】肺炎支原體 感染 血小板減少 紫癜

中圖分類號:R7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4-097-01

肺炎支原體(MP)是兒童及青少年社區獲得性肺炎(CAP)中最常見的病原菌之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呼吸道病原學的變遷,肺炎支原體在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中發病率逐年上升,研究顯示,MP占CAP 的10%~40%,并在流行期呈現出更高的發病率。MP感染的發病率主要取決于受感染社區的基本發病率,宿主的免疫力及生物毒力[1]。肺炎支原體感染不僅引起呼吸系統損害,還可引起肺外表現?,F對我院2006年9月~2009年9月13例肺炎支原體感染合并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進行臨床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男8例,女5例;年齡2~14歲,其中0~3歲1例,4~8歲7例,9~14歲5例。

1.2 臨床表現 發熱11例,咳嗽氣促等呼吸道癥狀9例,皮膚出血點及瘀斑13例,鼻衄2例,消化道出血1例,其中以皮膚表現為首發癥狀2例。

1.3 實驗室檢查 所有患兒均進行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使用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試劑盒(被動凝集法)。 MP-IgM滴度>1:40為陽性。結果1:80 2例,1:160 5例,1:320 3例,1:640 3例。血小板10~55×109/L,凝血四項均正常,其中8例行骨穿檢查,結果示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的ITP骨髓象特點,除外其他血液系統疾病。

1.4 治療方法 確診后均給予紅霉素(大連美羅制藥廠生產)30mg/kg.d靜脈滴注治療,療程2-3周;血小板

2 討論

肺炎支原體是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一種無細胞壁的病原微生物,它對人類的致病能力正愈來愈被人們所認識。肺炎支原體通過呼吸道飛沫以氣溶膠的形式傳播,主要存在鼻、喉、氣管、痰液中,肺炎支原體感染不僅引起呼吸系統損害,還可引起肺外表現。肺外表現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主要與肺炎支原體的直接毒性損害以及免疫因素有關。肺炎支原體抗原可直接進入血液,播散至全身各組織器官,由于肺炎支原體與人體的心、肺、腎、肝、腦、平滑肌組織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使機體產生相應的自身抗體并形成免疫復合物,這種免疫復合物和自身抗體引起多種靶器官損害,引起肺外表現[2]。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稱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是小兒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也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急性期多與前驅病毒感染有關,少數發生在疫苗接種之后[3]。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的血液系統變化,最常見的是自發性溶血,但較罕見。我院收治的患兒均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機制可能與肺炎支原體產生交叉抗體,誘發Von Willebrand因子分離蛋白酶鈍化有關[4]。本組臨床資料顯示肺炎支原體感染合并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在感染后并發,也可同時出現。本組2例以皮膚出血點為首發癥狀,而呼吸系統表現輕微,肺炎支原體感染合并血小板減少紫癜,病情嚴重程度與機體免疫狀態、呼吸系統表現、年齡及診治時間早晚密切相關。本組1例18個月患兒,胸片顯示右肺大片狀密度增高影,發病5天出現皮膚瘀斑就診,血小板5×109/L,院外已應用頭孢呋辛鈉、地塞米松3天,入院后予紅霉素常規治療,丙種球蛋白,甲強龍沖擊,血小板漸升至正常;另外3例血小板>50×109/L者,臨床表現輕微,僅予以紅霉素治療,監測血小板逐漸恢復正常。肺炎支原體感染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輕重不一,治療應綜合抗感染,止血對癥同時,適時應用激素,丙種球蛋白的抑制免疫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縮短病程,改善重癥病例預后。另外,對于以皮膚出血點癥狀為首發表現者,應注意盡早進行MP-IgM檢測,明確病因,做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參考文獻

[1]尚云曉.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相關臨床問題[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0,17(5):385~388.

[2]謝育琴,謝麗藍.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8):822.

篇5

【摘要】 目的:研究鹽酸氨溴索對喘息小兒肺功能的影響。方法:應用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TBFV環)對喘息性疾病患兒進行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進行測定。結果:反映通氣功能的Vi/kg、反映小氣道功能中的PTEF、反映大氣道功能的ME/MI霧化前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鹽酸氨溴索僅有部分的支氣管擴張作用,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祛痰作用。

【關鍵詞】 嬰幼兒;喘息性疾病;氨溴索;肺功能;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mbroxol as a bronchodilator on infants with wheezing disease. Methods: Several indexes of lung function test pre and postinhalation of ambroxol atomization were compared in 45 cases by tidal breath flow volume loop (TBFV loop).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i/kg related to the ventilation function, PTEF related to the small airway function and ME/MI related to the big airway function (P0.05). Conclusions: Ambroxol is only effective as bronchodilator to certain degree, and its effect relies heavily on the role of being expectorant.

[Key words] Infant; Wheezing diseases; Ambroxol; Lung function; Tidal breath flow volume loop

喘息是嬰幼兒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的癥狀之一,主要見于毛細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礎在于終末氣道的狹窄、阻塞甚至閉塞,如果反復發作,極有可能發展為支氣管哮喘,給患兒及家人帶來不小的負擔。鹽酸氨溴索(沐舒坦)是一種較新的祛痰劑,近年來,我科采用鹽酸氨溴索壓縮霧化吸入佐治喘息性疾病,臨床觀察喘憋、氣促、肺部哮鳴音、呼吸困難等癥狀體征確實可以得到迅速緩解,與文獻[1,2]報道基本一致。為明確鹽酸氨溴索在祛痰的同時,是否還具備松弛氣道平滑肌的作用,我科于2003年4月~2006年4月使用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輔佐治療小兒喘息性疾病45例,對比觀察治療前后肺功能測定結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3年4月~2006年4月在我院呼吸內科住院的患兒,共45例。年齡0~3歲,其中0~3個月25例,~1歲11例,~3歲9例;男35例,女10例。均因喘息、咳嗽、多痰、氣促入院,就診時病程1~5 d,兩肺聽診均有明顯的喘鳴音,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診斷標準[3],分別診斷為毛細支氣管炎27例,喘息性支氣管炎14例,支氣管肺炎1例,嬰幼兒哮喘3例,均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并排除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結核感染、支氣管異物、營養不良、佝僂病等其他疾病。

1.2 實驗方法

患兒入院48 h內,在未使用任何支氣管擴張劑前,用生理鹽水2 mL+鹽酸氨溴索注射液7.5 mg(勃林格殷格翰國際公司),利用德國PARI有限公司生產的壓縮霧化吸入機霧化吸入10 min,并由專人操作,分別于吸入前及吸入后5 min采用美國森迪公司2600型肺功能儀,各行一次潮氣流速容量環(TBFV環)檢查。

1.3 測定項目

包括潮氣呼吸流速容量環的形態、到達潮氣呼氣峰流速時的呼氣量/潮氣量(%VPF)、呼出75%潮氣量時的呼氣流速/潮氣呼氣峰流速(25/PF)、潮氣呼氣中期流速/潮氣吸氣中期流速(ME/MI)、潮氣呼氣峰流速/潮氣量(PF/Ve)、潮氣呼吸狀態下的通氣功能,包括呼吸頻率(RR)、每公斤體重潮氣量(Vi/kg)、潮氣呼氣峰流速(PTEF)。其中%VPF、25/PF、PTEF可作為反映小氣道功能的敏感指標,ME/MI為大氣道功能指標,RR、Vi/kg為反映通氣功能簡便、可靠的臨床指標[4]。

1.4 統計學處理

2600型肺功能儀通過計算機選取每項測定指標的均值作為實驗結果,應用SPSS10.0軟件對霧化吸入前后肺功能指標進行樣本配對t檢驗,以P

2 結果

45例患兒霧化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變化見表1。Vi/kg、PTEF、ME/MI霧化前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45例喘息小兒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值

3 討論

鹽酸氨溴索是一種全新的呼吸道粘液調節劑,是目前作用最強的祛痰藥,療效十分肯定。其對呼吸系統的保護作用機制概括為:(1)稀釋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2)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和分泌,降低表面張力;(3)抗炎作用,加強巨噬細胞吞噬和殺滅細菌的能力,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減輕肺組織的炎癥反應;(4)增加抗生素在氣道肺組織內的藥物濃度,增強其抗感染能力;(5)促進纖毛上皮再生和纖毛正常功能的恢復,增加粘液纖毛運輸系統的清除能力,維護呼吸道的自凈機制[5,6]。除此之外,有研究顯示,鹽酸氨溴索還可以松弛氣管和支氣管平滑肌,尤其對組胺誘發的平滑肌痙攣有較強的松弛作用,保持呼吸道通暢[7]。我們在日常臨床工作中也觀察到,單純吸入鹽酸氨溴索后,的確可以使一部分患兒的喘息癥狀得到迅速緩解。而肺功能檢測能客觀反映喘息病理生理變化的存在及其變化程度,本研究運用TBFV環評價喘息嬰幼兒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前后肺功能的改變,旨在探討鹽酸氨溴索的支氣管擴張作用,為指導疾病治療提供客觀的臨床指標。

3.1 霧化前后小氣道功能變化

在TBFV環中,%VPF表示呼氣相升支高峰位置;25/PF是表示呼氣相降支斜率的指標,阻塞越重,斜率越大;PTEF表示潮氣呼氣峰值流速。國內外均有報道指出,%VPF、25/PF、PTEF可作為反映小氣道功能的相對指標,同時,前二者也是反映氣道高反應性的指標[8]。本研究病例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前后比較,%VPF、25/PF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PTEF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2 霧化前后通氣功能變化

嬰幼兒呼吸功能儲備小,喘息發生時,潮氣量明顯降低,機體代償性增加呼吸頻率,以維持每分鐘通氣量。表中可見,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前后Vi/k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呼吸頻率無明顯降低。

3.3 霧化前后大氣道功能變化

中值流速比率(ME/MI)可反映大氣道阻塞并提示阻塞部位及程度。從表中可見,喘息患兒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前后,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4 峰值流速與潮氣量的比率(PF/Ve)變化

PF/Ve增高見于肺順應性降低的疾病,如胎糞吸入或嚴重的ARDS[9],本研究患兒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前后,PF/Ve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鹽酸氨溴索對肺順應性無影響。

本組資料顯示,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對患有喘息性疾病的嬰幼兒,可以增加每公斤潮氣量,顯著解除呼吸道內大氣道阻塞,部分緩解小氣道的阻塞。分析原因,引起喘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支氣管腔內聚集了大量粘稠痰液,治療關鍵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氣功能、控制喘憋,而鹽酸氨溴索正是通過痰液的及時有效排出,解除支氣管阻塞,有效改善下呼吸道因炎性滲出物阻塞而導致的通氣功能及換氣功能障礙,氣管恢復正常功能,從而改善呼吸狀況,減輕臨床癥狀并縮短療程。所以,我們通過本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結論,鹽酸氨溴索僅有部分的支氣管擴張作用,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祛痰作用,適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喘息性疾病的治療。下一步,我們將設計對比研究鹽酸氨溴索、β2受體激動劑、M受體拮抗劑的支氣管擴張作用,以期對鹽酸氨溴索的作用有更全面、更客觀的認識,科學指導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賴先程. 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J]. 中華現代兒科學雜志, 2008, 5(1): 6364.

[2] 鄭興榮. 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44例[J]. 中國藥業, 2008, (1): 55.

[3] 胡亞美, 江載芳.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 第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11741185.

[4] 江文輝, 鄧 力, 溫惠虹, 等. 吸入沙丁胺醇溴化異丙托品對喘息性支氣管炎嬰幼兒肺功能的影響[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06, 8(4):295297.

[5] 陳新謙, 金有豫, 湯 光. 新編藥物學[M]. 第15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394.

[6] 張國清, 朱光發. 大劑量鹽酸氨溴索防治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 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 2003, 23(2): 76.

[7] 朱科明, 季 申, 楊 波. 鹽酸氨溴索對呼吸系統的保護機制[J]. 國外醫學·麻醉與復蘇分冊, 2001, 22(1): 49.

篇6

[關鍵詞] 普米克令舒;可必特;霧化吸入;小兒喘息性疾病

[中圖分類號] R5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2(b)-0080-02

小兒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組具有喘息癥狀的呼吸道綜合征,包括多種呼吸道疾病,但主要是指喘息性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小兒支氣管哮喘等三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發紺、喘息、氣促、肺部聞及哮鳴音、細濕啰音等,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F總結報道我科在常規綜合療法的基礎上,開展普米克令舒聯合可比特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喘息性疾病的前瞻性對比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顯著療效與經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0年6月~2012年6月上海市閘北區中心醫院兒科因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兒280例,均符合《褚福棠實用兒科學》[1]第7版診斷標準,所有病例排除先天性心臟病、結核感染、支氣管異物等疾病,均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將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160例(普米克令舒聯合可必特霧化),男91例,女69例;年齡6個月~10歲,平均(3.3±1.5)歲;其中喘息性支氣管炎75例,毛細支氣管炎46例,支氣管哮喘39例。對照組120例(常規綜合治療),男70例,女50例;年齡6個月~10歲,平均(3.3±0.5)歲;其中喘息性支氣管炎61例,毛細支氣管炎33例,支氣管哮喘2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使用相關抗生素、止咳化痰、吸氧、鎮靜等綜合治療,治療組給予普米克令舒1 mL(含布地奈德0.5 mg)、可必特霧化液1 mL(含異丙托溴銨0.125 mg和硫酸沙丁胺醇0.75 mg)霧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用量:≤1歲為每次半支,>1歲為每次1支;可必特用量:體重≤20 kg者,1.25 mL/次,體重>20 kg者,1.25~2.50 mL/次。兩者混合后以空氣壓縮泵(德國百瑞有限公司生產)霧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 min。對照組不予吸入。兩組療程均為3~7 d。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治療5~7 d咳嗽、喘息消失,氣促消失,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消失;好轉:治療5~7 d咳嗽、喘息減少,氣促緩解,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減少;無效:治療7 d以上癥狀及體征均無好轉。觀察與統計分析兩組患兒咳嗽、喘息和肺部陽性體征消失時間,以及住院天數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主要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兩組癥狀、體征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間進行對照比較,結果顯示,治療組咳嗽、喘息、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消失時間、住院天數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1。

2.2 兩組治愈率比較

治療組治愈率為91.25%,對照組為72.50%,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26,P < 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喘息性疾病是小兒常見疾病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明顯增高的趨勢,病因與多種病毒或細菌感染、遺傳及過敏等因素有關,在以往的治療中,反復應用抗生素、靜脈應用激素等藥物治療,增加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且反復喘息癥狀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治療效果較差。吸入療法是藥物通過空氣壓縮霧化,是以壓縮空氣的高速氣流為原動力,使藥液產生小于5 μm的霧粒,直接沉積于下呼吸道,與病變組織直接接觸,接觸面積大,局部藥物濃度高,能迅速發揮作用,避免了對非病變器官的影響,且吸入治療的投藥量僅是非吸入療法的1/1 000~1/5 000,藥物劑量少,可以減輕機體代謝負擔,不良反應少[2],因此,吸入療法因其起效快,副作用少,癥狀在短時間緩解[3],而得到廣泛應用。普米克令舒是布地奈德混懸液,是新合成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是吸入類型的糖皮質激素,有較強的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力,抗炎作用強,全身作用少,用1%~5%的溶液經霧化后形成直徑2~5 μm的細小顆粒,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布地奈德可明顯抑制花生四烯酸、白三烯的合成,從而抑制炎癥反應,減輕氣道反應性,增強平滑肌細胞β2受體的反應性,可逆轉氣道的高反應性,具有較強的局部抗炎效果及良好的選擇性和較少的全身作用,能通過黏膜吸收,通過壓力泵霧化吸入后用此溶液即可到達全肺,在肺內沉積率高且停留時間長[4],可有效抑制氣道中免疫細胞的活動及減輕氣道的炎癥反應,改善缺氧,緩解喘憋和二氧化碳潴留等臨床表現[5]。研究顯示,吸入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可增強吸入β2受體激動劑的支氣管舒張作用[6]。

可必特是異丙托溴銨和硫酸沙丁胺醇的復方制劑。異丙托溴銨是阿托品的第四代衍生物,是一種強效高選擇性抗膽堿藥,通過與乙酰膽堿競爭M受體上的相同結合部位發生拮抗作用,抑制迷走神經的反射,減少肺內活性物質的釋放,降低膽堿能神經興奮性,緩解支氣管痙攣,膽堿能神經分布密度隨氣道管徑變小而越來越稀疏,所以抗膽堿能藥對大、中氣道作用顯著大于小氣道,異丙托溴銨吸入后僅作用于呼吸系統,而不作用于全身,同時還具有作用時間長的優點。硫酸沙丁胺醇為β2受體激動劑,主要作用于小氣道,特異性地興奮支氣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的β2受體,減少嗜酸粒細胞和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性介質釋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拮抗支氣管收縮及增強上皮細胞的纖毛運動功能,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抑制內源性致痙物質的釋放,消除黏膜水腫。因此,異丙托溴銨和沙丁胺醇合用可互相彌補,同時降低大、中、小氣道平滑肌張力,增加了支氣管擴張效果,疊加作用于肺部和β2受體和M受體,能產生最佳效果的支氣管舒張作用,緩解喘息癥狀[7]。

本組資料顯示,我院應用普米克令舒聯合可必特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喘息性疾病在縮短咳嗽、喘息、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消失天數、患兒住院時間方面,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是臨床應用簡便、有效、不良反應少、安全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185-1196.

[2] 楊媛華,王曉娟,張洪玉.呼吸系統疾病的霧化吸入治療[J].中國臨床醫生,2004,32(11):23-24.

[3] 錢毅,孫惠泉.可必特加普米克令舒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息性疾病療效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8,11(1):19-20.

[4] 潘攀,鄧益斌,銀華.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0,16(6):16.

[5] 陳柏躍,范楚平,劉佳.可必特氧氣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喘息性疾病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11):1349-1350.

[6] 鮑一笑,張廷熹.兒童呼吸系統疾病[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174-185.

篇7

【關鍵詞】哮喘;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療效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患[1]。哮喘的本質是一種變態反應性氣道炎癥。支氣管哮喘是兒童時期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影響到患兒的生長發育和生存質量,嚴重時可危急到患兒生命安全。2005年WHO全球哮喘防治創議(GINA)提倡,在兒童哮喘急性發作期使用皮質激素和支氣管擴張劑霧化吸入治療[1]。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小兒哮喘采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其療效較好,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92例患兒中女42例,男50例,年齡2-10歲,平均5.6±2.1歲。所有病例均符合兒童哮喘診斷標準[3],并排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及先天性心臟病、結核感染、支氣管異物等疾病。隨機分成觀察組46例和對照組46例,兩組患兒基本資料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吸氧,祛痰,抗生素控制及預防感染以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維持酸堿平衡等常規綜合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具體用法:普米克令舒1ml(含布地奈德0.5mg)+生理鹽水稀釋至4ml,用PARI霧化泵霧化吸入,2次/d。霧化結束后清水漱口,連用5d為1療程。

1.3療效標準顯效:用藥3天內,喘憋癥狀明顯減輕或癥狀消失,呼吸平穩,肺部哮鳴音減輕或消失。有效:用藥4天后喘憋癥狀明顯減輕,精神狀況明顯好轉,肺部哮鳴音明顯減少。無效:用藥4天后上述癥狀改善輕微或無改善。

1.4統計科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用X2比較,以P

2結果

2.1兩組治療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對照組為76.09%,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多種炎性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多種炎癥使易感者對各種激發因子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并可引起氣道縮窄,表現為反復發作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是兒科呼吸系統急癥之一,若治療不及時很可能發展為呼吸衰竭,危及患兒生命。發病機制不完全清楚。多數人認為與變態反應、氣道慢性炎癥、氣道反應性增高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參其發病過程。

布地奈德是外用糖皮質激素,局部抗炎作用較強,通過干擾花生四烯酸代謝,使嗜酸粒細胞的趨化和活化受到抑制,使細胞因子合成抑制,減少微血管滲漏,使細胞膜上的受體合成增加,進而有效降低氣道高反應性而發揮抗感染作用。它還能抑制內皮素-1和內皮素轉化酶基因表達,抑制內皮素-1合成,阻斷或抑制哮喘的慢性炎癥過程[4]。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霧化吸入后即可到達全肺,可抑制氣道高反應性,減少腺體分泌,臨床上緩解喘憋現象。

本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S].中華內科學雜志,2003,42(11):817-822.

[2]劉恩梅.2005年全球哮喘防治創議有關兒童哮喘的診治指南[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4):319-320.

[3]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3.

篇8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 槐杞黃顆粒 輔助治療 兒童

Efficacy of Huaiqihuang granules as adjuvant therapy for 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 a real-world study

WANG Hui-Min LIU Chuan-He LIU Chang-Shan WANG Ying HAN Zhi-Ying SUN Xin CHEN Xing AN Shu-Hua DUOLIKUN Muzhapaer LU Ai-Ping WANG Min CHENG Yan YIN Xiao-Mei LIU Han-Min WANG Hong HUA Shan DONG Li HUANG Ying JIANG Yi XIONG Jian-Xin DING Sheng-Gang ZHAO Shun-Ying WANG Jin-Rong HUANG Gui-Min MU Jing-Hui CHEN Yu-Zhi

Children's Hospital of Capital Institute of Pediatrics;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Huaiqihuang granules as adjuvant therapy for 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 Method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and registered real-world study was performed for the children, aged 2-5 years, who had a confirmed diagnosis of bronchial asthma in the outpatient service of 21 hospitals in China. Among these children, the children treated with medications for long-term asthma control(inhaled corticosteroid and/or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without Huaiqihuang granules were enrolled as the control treatment group, and those treated with medications for long-term asthma control combined with Huaiqihuang granules were enrolled as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he medical data of all children were collected. Outpatient or telephone follow-up was performed at weeks 4, 8, 12, 20, 28, and 36 after treatment, including asthma attacks and rhinitis symptom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changes in these indice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of asthma attacks or rhinitis attack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frequencies of asthma attacks, severe asthma attacks, and rhinitis attack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tion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667). Conclusions Huaiqihuang granules in addition to medications for long-term asthma control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rhiniti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asthma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with good safety and little adverse effect.[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2021, 23(9): 877-881]

Keyword:Bronchial asthma; Huaiqihuang granules; Adjuvant therapy; Child;

支氣管哮喘是年幼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是以慢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發病機制復雜,流行病調查顯示我國兒童支氣管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趨勢[1]?!度蛳乐蝿撟h》推薦長期吸入低劑量激素控制哮喘發作,但由于家長對于激素不良反應的恐懼,導致用藥依從性差[2]。中醫中藥治療哮喘歷史悠久,具有其自身特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呼吸學組在2020年制定了《中西醫結合防治兒童哮喘專家共識》[3],但是中醫治療哮喘研究不夠廣泛和深入,大數據研究較少[4],本研究選擇真實世界研究探討中藥槐杞黃顆粒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支氣管哮喘[5],病程在6個月以上;(2)年齡2~5歲,性別不限;(3)采用下列長期治療方案之一:使用哮喘長期控制藥物,即吸入激素和/或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但未使用槐杞黃顆粒治療(控制治療組);使用哮喘長期控制藥物,同時加用槐杞黃顆粒治療(聯合治療組);(4)患兒及監護人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哮喘急性發作期;(2)合并有心、肝、腎、血液、精神等疾??;(3)近3個月內參加過其他藥物臨床試驗;(4)不能按要求進行信息登記和隨訪。

1.2 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登記注冊(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注冊號:Chi CTR-OPC-16010009,網址:chictr.org.cn/showproj.aspx?proj=15007)的真實世界研究設計,已獲得首都兒科研究所倫理委員會倫理審查批準(SHERLL2015058)。自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來自全國共21家醫院參與本研究。各研究單位于其門診依序納入符合以上標準的患兒,分析其入組治療后每月哮喘發作及鼻炎癥狀天數。長期控制藥物參照《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推薦采用階梯治療方案[5];槐杞黃顆粒(啟東蓋天力藥業有限公司)使用方法參照其說明書,持續用藥3個月。觀察期間,所有患兒按需使用支氣管舒張劑或其他藥物,如止咳祛痰藥物、抗生素等。

1.3 入組與隨訪

納入時對所有患兒收集其基線資料,包括現病史、個人史、出生史、過敏史、家族史,近1個月哮喘發作、并發癥及用藥等信息。在入組后第4、8、12、20、28、36周進行門診或電話隨訪。隨訪內容包括患兒哮喘發作情況,如哮喘發作天數、重度哮喘發作次數,以及鼻炎[6]發作天數等。哮喘發作出現以下任何一項表現,視為重度哮喘發作[5]:(1)影響睡眠;(2)休息狀態下呼吸急促;(3)煩躁、精神萎靡;(4)講話不成句;(5)三凹征陽性;(6)紫紺;(7)肺部聽診廣泛或彌漫哮鳴音;(8)呼吸音降低/沉默肺。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不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M(QR)]表示,兩獨立樣本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采用廣義估計方程評價不同治療方案的療效。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入組對象基本特征

對完成全部隨訪的患兒進行分析,共1 404例,其中聯合治療組1 014例,控制治療組390例。對入組患兒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發現,兩組患兒性別、民族、出生方式、是否足月、過敏史、濕疹史、一級親屬過敏史、首次哮喘發作年齡、入組前3個月哮喘發作次數、入組前1個月哮喘發作天數、入組前1個月重度哮喘發作次數及入組前1個月鼻炎發作天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鼻炎史比較,控制治療組高于聯合治療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基本特征比較

2.2 兩組患兒哮喘發作及鼻炎發作情況

聯合治療組及控制治療組患兒經治療后第4周,哮喘發作天數及鼻炎發作天數均有下降趨勢,無哮喘、重度哮喘及鼻炎發作患兒人數占比有上升趨勢;隨訪第8~36周,上述數據變化趨于平穩。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哮喘發作及鼻炎發作情況

2.3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

采用廣義估計方程進行兩組治療方案(聯合治療組vs控制治療組)的療效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經治療后,聯合治療組患兒每月哮喘發作天數、重度哮喘發作次數及鼻炎發作天數均少于控制治療組(P<0.05)。見表3。

表3 廣義估計方程評價不同治療方案的療效

2.4 不良反應

聯合治療組共8例(0.79%)患兒發生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其中腹瀉2例、腹痛1例、惡心1例、消化不良2例;鼻衄1例、皮疹1例??刂浦委熃M共4例(1.03%)患兒發生不良反應,腹瀉1例、腹痛1例、皮疹2例。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67)。

3 討論

槐杞黃顆粒由槐耳菌質、枸杞子、黃精三味中藥組成,槐耳菌質經抽提后獲得槐耳清膏?;倍杉せ罹奘杉毎⒅行粤<毎白匀粴毎?,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分裂,具有抗過敏、調節免疫力的功效;枸杞子可以促進脾T淋巴細胞增殖,增加外周血單核細胞中腫瘤壞死因子水平;黃精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7],在治療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腎臟疾病中應用成熟[8-11]。劉金等[12]研究顯示槐杞黃顆粒能降低重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短期內再次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單麗沈等[13]研究顯示在肺炎支原體常規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槐杞黃顆??娠@著縮短發熱天數、住院天數,降低肺炎病情嚴重程度的評分。

李想等[14]研究顯示《全球哮喘防治創議》方案聯合口服槐杞黃顆粒治療哮喘患兒,能明顯減少其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發作的次數,趙德育等[15]研究顯示槐杞黃顆粒聯合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可以更大程度改善哮喘患兒肺功能及臨床癥狀。本研究顯示在長期控制藥物基礎上加用槐杞黃顆??商岣呦刂扑?,可能是因為:首先在支氣管哮喘發病機制中Th1/Th2失衡機制學說備受關注,賈春梅等[16]研究顯示槐杞黃顆??梢越档拖純和庵苎蠺h2相關細胞因子水平,提高Th1相關細胞因子水平,從而發揮治療哮喘的作用;其次本研究中患兒入組時年齡為2~5歲,此年齡段患兒免疫力較低,支氣管哮喘發作的常見誘因為呼吸道感染[17],而槐杞黃顆粒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可顯著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18]。雖然本研究顯示經治療后聯合治療組患兒重度哮喘發作次數顯著少于控制治療組,但由于兩組患兒重度哮喘發作次數均較少,故對于槐杞黃顆粒輔助治療重度哮喘發作的療效仍需探討。

《全球哮喘防治創議》提出過敏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為“同一氣道、同一疾病”,應同時治療的理念[19]。馬莉等[20]研究發現槐杞黃顆??芍委煴歉]炎,并顯著減少其復發率。本研究中顯示槐杞黃顆??蓽p少鼻炎癥狀天數,目前對于槐杞黃顆粒治療鼻炎的研究較少,其具體機制不明,可能與其有抗過敏作用有關。

總之,本研究顯示,槐杞黃顆粒應用于兒童哮喘輔助治療安全性良好,在使用哮喘長期控制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槐杞黃顆??蓽p少哮喘發作天數及重度哮喘發作次數,改善兒童支氣管哮喘臨床癥狀,提高控制水平,對其伴發的鼻炎癥狀亦具有一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書文,李夢龍,李子昂,等.中國哮喘監測城市0~14歲兒童哮喘患病率Meta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0,54(8):875-883.PMID:32842317.DOI:10.3760/cma.j.cn112150-20191015-00788.

[2]尉耘翠,賈露露,胡利華,等.兒童哮喘緩解期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用藥依從性現況調查[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9,39(14):1494-1498.DOI: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14.16.

[3]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呼吸學組.中西醫結合防治兒童哮喘專家共識[J].國際兒科學雜志,2020,47(6):373-379.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0.06.001.

[4]張雄飛,黃娟萍,李碧云,等.中藥治療哮喘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5):344-347.DOI:10.11653/syfj2013150344.

[5]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華兒科雜志,2016,54(3):167-181.PMID:26957061.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6.03.003.

[6]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小兒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0年,重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46(1):7-8.DOI: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1.01.004.

[7]張書琳,崔嵐巍.槐耳及其復方制劑槐杞黃顆粒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5,21(1):114-116.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5.01.045.

[8]王忠健,邱奕寧,余慧,等.16例兒童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9,21(8):772-776.PMID:31416501.PMCID:PMC7389893.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9.08.007.

[9]李智超,郭夏,王石,等.槐杞黃顆粒輔助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復發患兒療效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21,37(4):525-529.DOI:10.3969/j.issn.1006-5725.2021.04.021.

[10]耿海云,曹力,王薇,等.槐杞黃顆粒治療兒童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5,17(1):31-34.PMID:25616289.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5.01.007.

[11]張振華,侯俊,賴建銘,等.槐杞黃顆粒治療兒童難治性過敏性紫癜療效觀察[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9,17(7):60-62.DOI:10.3969/j.issn.1672-3384.2019.07.014.

[12]劉金,閆虹,陳小庚,等.槐杞黃顆粒對重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7,19(7):759-762.PMID:28697827.PMCID:PMC7389914.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7.07.006.

[13]單麗沈,尚云曉,李淼,等.槐杞黃顆粒佐治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8,45(1):53-57.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8.01.014.

[14]李想,尚云曉,成煥吉,等.槐杞黃顆粒輔助治療兒童哮喘的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6,43(2):145-148.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6.02.015.

[15]趙德育,劉紅霞,田曼,等.槐杞黃顆粒聯合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有效性的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20,35(5):355-358.DOI:10.19538/j.ek2020050607.

[16]賈春梅,王冬梅,寧立華,等.槐杞黃輔助治療哮喘兒童療效及外周血中Th1Th2相關細胞因子對氧磷酶1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8,33(5):365-369.DOI:10.19538/j.ek2018050611.

[17]艾鍵娜,王秀宇.生命早期呼吸道感染與兒童哮喘的關系[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9,46(3):211-213.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9.03.016.

[18]安黎,戴啟剛,張雅婷,等.槐杞黃顆粒聯合常規對癥治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研究[J].中醫兒科雜志,2018,14(5):1-6.DOI:10.16840/j.issn1673-4297.2018.05.01.

篇9

【關鍵詞】氨溴索;氨茶堿;支氣管哮喘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853-01

近些年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已成為小兒科常見多發性呼吸系統疾病。此疾病由多種炎癥反應細胞參與、多種介質因子介導,臨床特征主要為呼吸氣道高反應性及氣流受限呈可逆性[1]。小兒支氣管哮喘常反復多次發作,如未采取積極正確的治療措施,極易導致患兒肺組織生理學功能受到嚴重的損害,并逐漸發展至成人慢性持續性哮喘。本研究擬觀察鹽酸氨溴索聯合氨茶堿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62例支氣管哮喘患兒均為本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期間住院或門診治療病例,均符合支氣管哮喘相關診斷標準[2]。上述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n=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為(3.4±1.2)歲,平均體重為(16.2±3.7)kg;觀察組(n=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為(3.5±1.3)歲,平均體重為(16.4±3.6)kg。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及體重等各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支氣管哮喘患兒入院后均予常規對癥支持方法予以治療。對照組加用4mg/(kg?d)劑量的氨茶堿藥物靜脈推注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1.5mg/(kg.d)劑量的鹽酸氨溴索藥物靜脈推注治療,兩組治療時間均為4周。

1.3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相關標準對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判斷[3]:顯效:患兒喘息癥狀完全消失或較治療前明顯好轉,呼吸困難及缺氧臨床癥狀明顯得到改善,肺部聽診示哮鳴音完全消失;有效:患兒喘息癥狀較治療前有一定程度緩解,呼吸困難及缺氧臨床癥狀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肺部聽診示哮鳴音也明顯減少;無效:上述各臨床癥狀、體征僅有輕微改善或無任何程度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4.4%)明顯高于對照組(73.3%)(P

2.2 不良反應 兩組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3 結 論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炎性反應細胞共同參與的呼吸氣道疾病[4]。發生在呼吸氣道的炎癥反應可促使兒童對各種刺激因子的敏感性顯著升高,具有較高的機體反應性,此外因為小兒呼吸氣道的解剖生理與成年人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分泌物分泌量明顯增加極易造成呼吸氣道出現顯著性狹窄現象,而痰液異常粘稠,難以順利由支氣管內排出,最終導致哮喘急性發作,支氣管平滑肌出現嚴重痙攣、黏膜組織發生異常充血和水腫等現象,故該疾病臨床癥狀主要為反復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等。既往認為支氣管哮喘患兒強調抗感染治療,但部分支氣管哮喘患兒在使用足量激素和敏感抗生素藥物治療后,難以明顯緩解呼吸氣道的炎癥反應程度,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者認為哮喘主要是呼吸氣道出現非特異性炎癥反應,在臨床治療上應及時減輕呼吸氣道的炎癥反應,并輔助使用相關藥物舒張呼吸氣道的平滑肌,早期減輕呼吸道的痙攣現象,改善機體組織的缺氧臨床癥狀。

鹽酸氨溴索是一種可以快速排出痰液的治療藥物,可明顯促進呼吸氣道內的分泌物順利排出體外,并顯著性改善呼吸氣道的臨床癥狀,有效刺激肺組織內肺泡表面Ⅱ型細胞的生長發育,促進肺活性物質的合成和分泌速度,對肺組織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可促進肺組織的快速成熟,改善黏液纖毛運輸系統的生理學功能作用,避免毛細支氣管出現嚴重堵塞現象,最終起到改善患兒的通氣功能[5]。氨茶堿則通過對磷酸二酯酶的生理性作用加以抑制,明顯松弛痙攣的支氣管平滑肌,減少呼吸氣道內的阻力,可顯著性改善支氣管黏膜組織的充血、水腫表現,從而達到與β受體激動劑相類似的藥理作用,最終發揮治療哮喘急性發作的作用[6]。

本研究結果顯示,鹽酸氨溴索和氨茶堿聯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用氨茶堿的對照組,可明顯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3,42(2):100-105.

[3]全國兒童哮喘防治協作組.中國城區兒童哮喘患病率調查[J].中華兒科雜志,2003,41(2):123-127.

[4]楊錫強.小兒哮喘的免疫學發病機制及其對策[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5,3(5):487-489.

篇10

【關鍵詞】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支原體肺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0520―01

支原體肺炎是由支原體引起的肺部炎癥,是兒科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支原體肺炎可伴發多系統多器官損害①,甚至導致多系統功能障、死亡②。嚴重威脅害著患兒的健康和生命。支原體肺炎雖多為年長兒,但近年來嬰幼兒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呈逐漸增高趨勢,高達25%-69%③。為探討阿奇霉素聯合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對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對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50例支原體肺炎,其中25例在使用阿奇霉素基礎上加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病歷為病房及門診的支原體肺炎病人共50例,均有持續劇烈咳嗽,MP-IgM均陽性,均符合《諸福堂實用兒科學》MPP的診斷標準①。其中男性30例,女20例,年齡在1歲-7歲之間,所有病歷均有典型的發熱、陣發性刺激性干咳等癥狀,胸片呈間質性肺炎改變。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胸片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大于0.05)

1.2方法:觀察組、對照組常規給予阿奇霉素10mg/kg.d靜滴,同時觀察組給予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5-10mg/kg.d q6h*2次靜滴。觀察兩組熱退、咳嗽消失時間、肺部羅音消失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

2結果:兩組熱退、咳嗽消失時間、肺部羅音消失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見表1

3討論:支原體肺炎與一般肺炎不同,支原體肺炎起病緩慢,咳嗽時間長,咳嗽劇烈持久、病程長。阿奇霉素由于肺部組織濃度明顯高于血漿濃度,故常作為小兒MPP的優先選擇藥物④。免疫學發病機制在支原體肺炎中有重要作用。Narita⑤認為,免疫反應在支原體肺炎后遺癥的發生中有重要作用,免疫反應越強烈,抗原、抗體反應導致的免疫病理損害越嚴重。肺炎支原體感染可觸發自生免疫反應的發生,產生相應組織的自身抗體如IgM并形成免疫復合物,導致相應肺外并發癥及哮喘的發生⑥。激素可用于阻斷免疫學發病機制。張清友等⑦研究提示對確診MPP患兒及時應用激素可顯著改善患兒癥狀,提高治愈率,避免嚴重并發癥。本文研究表明,在常規使用阿奇霉素基礎上加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可減輕發熱、咳嗽癥狀,縮短病程。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主編諸福堂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04。

[2] 粟順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0-71。

[3] 薛平東,兒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280.

[4] 黃宗祈,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致病治療的關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4):243。

[5] Narita.M.Pathogene sis of extra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dtion with.specialreference to pneumonia(J) JInfect chemother.2010.16(3):16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