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腔保健總結范文
時間:2023-11-02 18:0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口腔保健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有哪些?經過這次活動的宣傳,同學們清楚了自己的口腔存在的問題,使他們豐富了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更會引起他們的重視。共同閱讀9.20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最新精選【5篇】,請您閱讀!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120__年9月20日是第__個全國"愛牙日",主題是"健康每一天,從愛牙開始",
口腔疾病是與人的生活狀況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影響著人一生的健康。我院以"愛牙日"為契機,結合宣傳主題,進行了精心準備,給各村及學校下發宣傳通知,讓他們面向當地居民開展了宣傳,在提高他們自身口腔保健能力的同時,密切關注孩子的口腔保健問題。另一方面,針對適齡學生,聯合中、小學同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引起了我鄉中、小學生極大的`興趣。
宣傳日當天集中開展了愛牙日宣傳活動,通過健康講座、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材料、進行免費咨詢、借助健康教育宣傳欄等形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這次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鄉廣大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識,幫助我們養成了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就醫行為,提高了學校師生的健康行為能力,有力保護了廣大師生的牙齒健康,提高了我們的健康水平。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2在9月20日全國第__個"愛牙日"到來之際,為增強幼兒的護牙意識,豐富幼兒的愛牙知識,幼兒園開展了"愛牙護牙"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向大班的小朋友們介紹愛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不被蛀牙等,鼓勵大家爭做一個口腔健康的孩子。
幼兒園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家長志愿者、教師志愿者和小小科學博士娃們,還邀請了牙防所的牙醫們共同參與本次的"愛牙日"宣傳活動。牙醫們認真為孩子檢查牙齒健康狀況,給予專業指導。幼兒科學博士蛙為家長及幼兒發放愛牙宣傳資料。志愿者教師與志愿者家長教幼兒朗朗上口的.刷牙歌,示范正確刷牙的方法,引導幼兒早晚正確刷牙,鼓勵大家爭做一個口腔健康的孩子??茖W博士蛙項目組還利用版面,介紹愛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不被蛀牙等好方法,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本次活動受到家長及幼兒的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我們希望孩子們人人都有一口潔白健康的牙齒,綻放健康和美麗的笑容。
各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喜愛的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兒歌《我愛刷牙》、健康活動《小熊拔牙》、綜合活動《我的牙齒》、律動《刷牙歌》等等。這些操作性,互動性較強的主題活動收到了很好的宣教效果,使孩子們懂得了更多關于口腔和牙齒的知識,掌握了正確的護牙方法。
此次"愛牙日"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反響,受到了小朋友和廣大家長的熱烈歡迎,同時也為營造全社會關注兒童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圍起到了促進作用!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3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抓住這個教育的契機,__幼兒園大班級于9月20日在本園保健醫生的組織下開展一節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愛我的牙齒》。
首先,在大班級組長LALA老師、中班組BOBO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邊唱邊跳地以一首《刷牙歌》拉開序幕。保健醫生通過講解老虎拔牙這個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們認識牙齒的重要性;通過圖片認識蛀牙,了解產生齲齒的原因及危害;通過視頻學習保護牙齒的常識,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在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牙齒?"這個環節時,小朋友的互動性很強,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整個活動充滿了生活化和生動,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標。
口腔保健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每個人都希望自已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而關健在于從小打好良好的基礎。通過此次課程,相信鳳凰幼兒園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會用正確的方法來保護自已的牙齒,并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4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特別準備了齲齒防治的知識宣傳展板、廣播宣傳材料,以及有關齲齒防治知識的'競賽活動。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活動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患有齲病以及牙列不齊,這其中許多都是由于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所引起的,由此可見本次活動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通過我們的講解使學生們知道了日常生活中所應注意的問題,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通過本次活動使許多學生走出了對齲齒的不了解,不認識,不重視的誤區,使大家了解到齲齒的防治應該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及重視。總之,本學期宣傳力度大大增加,學校領導也對本項工作給予重視,采取了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學生本人及老師也很配合,這為齲齒的防治工作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59月20日是第29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定期口腔檢查遠離口腔疾病”,為了讓孩子從現在開始樹立口腔保健的正確意識,養成口腔清潔的好習慣,爭做“無齲好兒童”,連日來,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醫護人員先后走進多家幼兒園開展普及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義診活動。
近年來,區婦幼保健院醫務人員通過每年到幼兒園查體調查發現,文登幼兒齲齒發病率在67.4%左右。在本次義務活動中,區婦幼保健院兒??乒ぷ魅藛T通過講座的形式,向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講解兒童口腔衛生保健相關知識。同時醫務人員還給幼兒園小朋友進行免費口腔氟化泡沫防齲治療,普及科學正確刷牙方法。此次活動,提高了家長和老師重視幼兒的牙齒保護的意識,并讓他們了解換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識,讓幼兒學會正確刷牙,養成愛護牙齒的良好習慣。工作人員表示,今后,區婦幼保健院將繼續關注文登兒童口腔健康情況,積極進行健康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降低兒童齲齒的發病率。
篇2
【摘要】口腔衛生保健包括預防和診療兩個方面.兒童口腔衛生保健是一個重要的內容.本文以口腔科兒童為對象,依據臨床經驗與記錄,從兒童心理表現角度談診療兒童齲病的對策、方式和意義.
【關鍵詞】口腔 齲病 患兒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得到普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兒童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性以及牙病早期治療的必要性,因而,口腔科兒童就診率呈上升趨勢,臨床初診患兒的診治問題不可避免的成為口腔衛生保健的研討課題之一。根據筆者的臨床診治記錄,初診患兒年幼無知,大都是被動就醫,由父母送往醫院就醫。多數牙痛患兒怕牙鉆,怕疼痛,睡床表現為恐懼,有的甚至拒絕檢查和治療,給診治工作帶來~定困難。筆者自2010―2011年間診治了患有上述恐懼癥的牙疾患兒50例,治療效果良好。現將臨床診治體會概述如下,旨在拋磚弓|玉,與同行共勉,今后更好地開展兒童口腔衛生保健工作。具體診治情況如下所述:
1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2010―2011年間,來我院口腔科就診的1一12歲患有齲病牙疾患兒性別比例如下:女性為29名,男性為21名,總計50名。
1.2 分組方法將患有恐懼癥的牙疾患兒分為二組。第一組為未滿3歲的幼兒;第二組為3――6歲的幼兒。這種依據年齡分組法有助于根據兒童在不同年齡的患齲情況進行有效的診治。
1.3診治方法
1.3.1 第一組患兒未滿3歲,基本上無法進行有效的醫護溝通,針對此類患兒,臨床上均表現為齲洞面積較小,但患兒配合較差,針對此類患者我們應耐心地逗樂,真心關愛,有時以簡單的童話故事分散其注意力,消除對醫治者和治療器具的恐懼心理,從而開始配合診治。當然,患兒恐懼心理的消除時間是有限度的,醫治者務必見機行事,簡捷、輕巧地進行診治,既要手法穩準,又要動作靈快,在十分短暫而相對安靜的情況下結束診治,要盡量避免重復治療,以免強行手段對幼兒造成誤傷以及不良的心理創傷。
1.3.2 第二組患兒由于年齡的增長,此類患兒多數已經具備較好的理解溝通能力,能夠較配合醫生的治療。此類患兒 多數齲病范圍較大,需要治療的時間較長。對于這批患兒,我們采取鼓勵的方式,讓其觀看其他患者的就醫診療過程,有條件時,讓其觀看同齡人的診治情況,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開導,演示口腔器械,循循善誘,消除其顧慮,最終同意接受診治,達到醫治目的。
2討論
2.1 0――6兒童對于口腔治療普遍存在恐怖心理,因此,在口腔科的診治中,出現不配合的情況是十分自然的,醫治者應耐心講解,及時給予關愛,通過正確的語言與和藹的態度去感化患兒的恐懼心理,使其打消顧慮,接受治療。
2.2 我們應該為0――6歲兒童創造一個適宜的輕松的就醫環境,減輕他們的就醫恐懼心理,例如播放兒童喜愛的動畫片及卡通歌曲,讓他們在輕松的就醫環境下轉移其注意力,以提高診治效果。
2.3 對于那些暫時不配合的患兒,我們在耐心講解和細心呵護下仍拒絕其治療者,我們有必要向家長和患兒交代治療時以及治療后可能出現的癥狀,讓他們作好思想準備,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消除緊張情緒,以便達到行為控制的目的,從而積極配合,主動接受治療。
2.4 對于個別脾氣倔強,勸說無效的患兒,我們也要耐心聽取其哭述,答復各種問題,爭取以情動人,轉變其態度。
3.總結
眾所周知,口腔疾病重在預防,尤其是兒童,患齲面積的大小及深度影響治療的時間及進度,加之患兒的恐懼心理使得治療方案無法正常進行,從而加重患兒的齲壞程度。事實說明,通過和家長溝通,宣傳預防口腔疾病知識是十分必要而又有效的方法,相關口腔保健知識不斷滲透到家長的思想意識中。除此之外,我們通過張貼圖片、宣傳畫和觀看電視等方式,也使預防口腔疾病的知識得到有效的普及,從而,增強了家長的相關預防意識,為我們營造預防口腔疾病氛圍,提高診治效果做出了積極的鋪墊。
參考文獻:
1. 文玲英,楊富生. 臨床兒童口腔科學[M]. 1版. 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1
2.Axelsson P. Diagnosis and risk prediction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M]. Chicago: Quintessence Publishing Co, Inc,2002
3. 卞金有. 預防口腔醫學[M]. 4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篇3
一·領導重視,組織得力
口腔科作為一個發展中的科室,離不開上級牙防所的支持。為了加快牙防工作的發展,口腔科借助防??葡聢@體檢,通過材料和現場指導來對牙防知識的宣傳。院領導在對口腔科發展的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向區衛計委申請的設備也基本落實,并投入使用。
二·加強對幼兒園和小學的宣傳
隨著宣傳教育的不斷深入,牙病防治的效果也日益明顯。通過對幼兒園和小學校保健老師的的牙病防治宣傳,提高了這一層次人群的牙病防治知識。這樣口腔科不僅擴大了宣傳,而且也拉近了幼兒園和學校師生的距離,為以后牙防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加強節日宣傳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和九月二十日的愛牙日期間,我們組織防保科和口腔科人員一起到幼兒園和小學校舉行義診,為孩子們做了口腔檢查。開展免費的口腔宣傳。幫助他們掌握適合他們的口腔保健知識,并通過我們的宣傳傳到家長中去,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讓兒童口腔健康被重視。
四·窩溝封閉和氟化泡沫防齲工作
今年五月我們到轄區注冊幼兒園里進行了氟化泡沫防齲工作,其中包括徐辛莊中心幼兒園,草寺幼兒園,和藍馨雙語幼兒園,工作中我們認真為兒童服務,家長同意書暫由幼兒園保管,并按要求及時上報了相關信息;七月份我們對徐辛莊小學,富豪小學,葛渠小學發了窩溝封閉的通知,并讓衛生老師通知家長到我院口腔科做適齡兒童的窩溝封閉工作,在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窩溝封閉的工作,做好登記,及時上報信息。
總之,在2018年牙防工作中,我們接診的所有兒童中,基本做到人人滿意,沒有一例事故發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口腔科將以更大的熱情做好牙防工作.
篇4
關于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試點項目工作的報告
市衛健委:
為了促進兒童口腔健康水平,降低兒童牙齒患齲齒,探索建立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工作機制,根據省衛健委甘衛疾控發《關于印發2020年中央補助地方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等10個公共衛生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和《2020年中央補助地方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省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在省、市衛健委的領導下,在省疾病預防控中心的指導下,市、縣(區)病預防控中心和項目執行醫療機構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努力完成了西部地區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試點項目工作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一、項目概述
**市2020年5月正式啟動實施了2020年度中央轉移支付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試點項目,我市秦州區、麥積區、武山縣、秦安縣為項目執行縣區,窩溝封閉任務221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7900人。其中秦州區窩溝封閉任務60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2500人;武山縣窩溝封閉任務70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1450人;秦安縣窩溝封閉任務70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1450人;麥積區窩溝封閉任務,2100顆牙,局部用氟任務2500人。至2021年5月,四項目縣(區)共完成健康教育16897人,口腔健康檢查7134人,窩溝封閉5552人19372顆牙,窩溝封閉國家任務牙數完成率88%,二次用氟完成6360人,兩次用氟完成率81%。(各縣區詳細情況見表1)。
二、項目組織領導
(一)為保障中央轉移支付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在我市順利實施,我市成立了由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分管領導和相關人員組成的項目執行領導小組和項目辦公室,具體負責項目的實施、協調、督導等工作,并對項目進度做了具體安排。
(二)項目執行縣區結合本縣區實際,協調教育部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下發實施方案。并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項目技術指導小組和督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召開了項目啟動及培訓會議。
(三)精心選點,明確工作職責,為了保證項目工作科學規范開展,我們根據醫療機構設備齊全,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學校積極配合的原則,精心選擇項目實施醫療機構和學校,并對其他備選學校進行項目宣傳。在項目實施階段定期開展督導,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保證項目按時完成。
三、健康教育情況
項目啟動前,我市各縣區項目辦在學校的配合下,組織了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工作。各縣區疾控中心結合9.20全國愛牙日活動,廣泛地進行了宣傳。一是組織口腔醫師進入項目學校進行了窩溝封閉前的問卷調查,并對被調查的學生進行面對面宣傳;二是在所有項目學校開展了師生口腔知識健康教育講座;三是給各學校下發了張貼宣傳畫全市累計8000余張,宣傳折頁25000余份,督促校方向學生發放;四是項目學校創辦了黑板報,組織學生自己創辦了教室宣傳專欄,宣傳窩溝封閉;五是各縣區項目辦與學校相配合,召開學生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和兒童窩溝封閉的對象、方法、好處等內容,提高了家長的主動配合意識;六是通過廣播電視局,在電視臺、電臺的新聞頻道中宣傳了兒童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和窩溝封閉的對象、地點等信息,并加大對相關活動的新聞報道。七是給承擔窩溝封閉的醫療衛生單位統一制作了“兒童窩溝封閉點”標志牌。八是在9月20全國愛牙日,開展的宣傳活動中,散發宣傳冊20000冊,張貼宣傳畫150余張,懸掛標語橫幅8條。九是在相關項目學校開展了以“窩溝封閉、預防齲齒”為主題的繪畫比賽,在全社會營造了“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呵護孩子,預防齲齒”的社會氛圍。十是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網絡平臺宣傳口腔健康知識,用現在民眾最易接受的方式擴大口腔知識知曉率。
四、人員培訓情況
我市各項目縣區在衛健委和教體局的牽頭下,組織項目各成員和相關醫療機構負責人員召開了啟動會,參加會議的有相關學區校長和相關學校負責人,承擔項目的醫療機構負責人和口腔專業人員,縣區項目辦公室管理人員。衛健委安排了項目工作計劃。教體局分管領導強調了學區和學校在實施該項目方面的工作職責和學生安全等事項;縣區疾控中心對承擔項目的口腔專業人員培訓了窩溝封閉技術,并組織觀看了窩溝封閉的教學片,開發了各相關單位對項目工作的認識。啟動會議后,學校開始了適齡學生的摸底登記工作。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各定點醫院為提高技術水平、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多次組織培訓,反復學習,掌握操作要點,確保了項目實施的質量。
五、口腔健康檢查和窩溝封閉情況
經過培訓、宣傳、協調、告知等工作,全市窩溝封閉工作順利實施。四個項目縣區于2020年5月底全部啟動窩溝封閉項目。為了保證項目進度和任務的如期完成,項目縣區各定點醫院按照各自的職責區域,積極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和配合,由學校負責將每天應接受窩溝封閉的對象落實到人,由家長帶學生到各定點醫院,按照自愿參與的原則簽署知情同意書,接受口腔檢查和窩溝封閉。為了不占用孩子的正常上課時間,各縣區項目辦利用周末為兒童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和窩溝封閉。截止2021年5月四個項目縣區結合實際情況,共完成口腔健康檢查7134人。
六、質量控制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市項目辦各督導2次。項目執行中選擇有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證或口腔助理醫師資格證的醫師開展口腔檢查操作,并對其資質進行備案;所有兒童堅持自愿參與原則,認真填寫了知情同意書,知情同意書填寫率達100%;窩溝封閉表的填寫嚴格按照填表說明進行填寫,對填寫不合適的表格現場進行指正,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在窩溝封閉點是否設立導醫標志(“免費窩溝封閉點”為內容的橫幅);在窩溝封閉過程中醫師操作是否嚴格遵照《窩溝封閉技術操作規范》進行窩溝封閉;針對在省級領導督導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的改正,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完成。
七、存在的問題和工作體會
(一)存在的問題
居民口腔保健意識差,缺乏主動積極性;縣區口腔疾病防治工作開展較遲,力量相對薄弱,群眾缺乏口腔保健知識,學生家長認識不到口腔疾病預防保健的重要性和意義,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個別學校對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工作認識不夠,害怕耽誤學生的學習,班主任對學生宣傳組織工作有待加強。
作為我省人口大市,窩溝封閉項目數完全滿足不了我市適齡兒童數,希望給予增加。
(二)項目工作中的體會
1.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形成強勁的工作合力
免費為適齡兒童進行口腔窩溝封閉是造福于兒童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衛生、教育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共同協作和密切配合。所以做好部門間的溝通和協調,形成強勁的工作合力是做好項目工作的基本保障。
2.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多方力量進行宣傳
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宣傳,探索更加有效的宣傳模式,使口腔保健知識深入每一個兒童和家長心中,提高全民口腔保健意識。
3.加強培訓和督導,保障項目工作質量
開展技術培訓和交流,將培訓工作搞扎實;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和頻次,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確保項目工作的落實。
4.建立健全口腔疾病綜合干預的長效機制是切實提高兒童口腔健康、降低口腔疾病發生的有效手段。
八、建議
1.加強培訓和督導,保障項目工作質量
篇5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心理疏導;宣傳教育;鼓勵
1醫生在治療過程中對患兒的心理疏導
1.1醫生在治療前對患兒及家長的誘導
醫生在治療過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起到了主導性作用。兒童口腔科醫生掌握了治療口腔疾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負責制訂和實施治療計劃。與其他口腔科醫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治療中不同,兒童口腔科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還應時刻關注患兒的情緒及心理變化,應有一定的心理學及教育學知識來作為補充。口腔科四手操作的開展,讓醫生能更加專注的治療,護士也能幫助醫生穩定患兒情緒,及時傳遞治療用品,觀察患兒情緒變化,這種一醫一護的治療模式在兒童口腔診療中不可或缺[1]。學齡前兒童心智還不成熟,情緒不能自控,但如果能正確引導,可以達到治療前的心理誘導。醫生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治療,應盡量做到讓患兒主動配合,不能強制性束縛,否則會造成患兒心理上的傷害。這種傷害會一直影響孩子對牙科治療的認知,也會間接影響周圍的孩子,從而牽扯到其它方面的治療,所以說,兒童口腔科治療主動配合的益處遠大于暴力性的強制束縛。醫生應掌握行為誘導方法,即講解-示范-演示[2]來達到預期效果。3~6歲兒童正處于乳牙列階段,是孩子的第一套牙齒,初次就診多數是第一次經歷牙科治療,所以醫護人員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情緒及認知。臨床工作中,有時受到患者多,環境亂的影響,醫生會忽視對患兒耐心引導的過程,這樣的治療不算是成功的治療。在治療前,醫生應向患者耐心講解治療過程,演示需要的操作,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語進行誘導,比如告知孩子手機是給小牙刷刷牙,牙里面有小蟲子,用手機給他抓出來。讓孩子適應手機運作的聲音,演示每一個器械的用法說明,告知小朋友治療動作會輕輕的,仔細聽孩子的訴求,并給予恰當的鼓勵。只有一點點通過恰當的語言與情感的交流,才能及時消除患兒緊張焦慮的情緒。也可通過溝通過程,使醫護人員與患兒之間建立信任與依賴關系,進而使患兒主動進行治療。同樣醫生對家長的引導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患兒家長由于自己的生活閱歷及文化水平的不同,對口腔科的治療會有自己不同的見解,行為表現及話語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初次就診,醫護人員通過自己的檢查,孩子及家長的主訴,會制訂合理的治療計劃,并向家長告知。在此過程中,應盡量避開孩子。比如牙髓炎引起的疼痛,治療方法應是立即開髓,這就會產生一過性的劇烈疼痛。若這樣的話語被小朋友聽見,會加劇其本身緊張的情緒。小朋友年齡的原因,不能完全理解治療的必要性,所以,家長在這其中就要起到引導作用。被告知患兒的治療方法,時間,刺激強度,以及治療的必要性后,家長通過對孩子性格的了解,對其進行仔細耐心的告知。往往家長與孩子建立信任關系會比醫護人員更加順利。這樣和諧的三者關系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1.2醫生對不同患兒口腔治療合作程度的處理態度
通過臨床實踐中的觀察,患兒對口腔治療的合作程度可大致分為四種類型。(1)配合型。此類患兒較為聽話,能跟醫生進行很好的溝通,對口腔治療沒有過多的恐懼,能理解家長及醫生的詢問,主動配合治療。醫護人員只需在治療前耐心的鼓勵,在治療中告知每一步的過程及時間,患兒便可聽話的配合治療,這是兒童口腔治療最佳狀態。(2)條件承諾型。相比配合型的患兒,此類型孩子會反復強調自己的擔心顧慮,這就更需要醫護人員有足夠的耐心來對其講解和安慰。如在治療過程中不許醫生安放手機,反復強調疼不疼之類的話,要求家長在其治療后買喜歡的玩具,這種類型的小朋友需要醫生用溫和的態度對其承諾,鼓勵,耐心講解,多數情況下可以完成治療。(3)被動型。此類患兒從外表上看較為乖巧聽話,多偏于內向,沒有過多的話語,會主動躺在牙椅上,不說話,不哭鬧。當對其進行治療時,動作上卻有意與醫生的要求背道而馳。時而聽話時而躲避,對刺激的敏感值降低。此類型患兒多把恐懼感表現在內心,此時醫護人員應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與態度,通過講解,演示,慢慢建立友好關系,信任程度,當孩子適應診室環境,從自己內心消除恐懼感時,便可配合治療。對待這樣的孩子,耐心親和最為重要。(4)沖動型。此類患兒在沒有進行治療前就會不停的哭鬧叫喊,發脾氣,聽不見去任何人的話,情緒十分激動。這樣的孩子多數在家中比較溺愛,任性頑皮,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家長應配合醫生穩定患兒情緒,醫生應用相對強硬的話語進行教導,說明治療的重要性。同時帶其參觀別的小朋友的治療過程,增加其信心。在治療過程中應做好防護性固定措施,以防突然的沖動行為造成傷害,盡量快速高效的完成治療[3]。
2家長對孩子的心理疏導
2.1治療前的認知教育
家長對口腔科治療的認知往往會通過行為和語言間接影響患兒。比如家長有較為痛苦的牙科治療史,有時會在一言一行中傳達給孩子,讓本來對看牙沒有行為概念的孩子,在內心就有了疏遠跟恐懼。所以家長作為治療前的第一位疏導人,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樹立正確的口腔保健觀念并給孩子普及口腔科的知識,對孩子進行耐心的講解。樹立良好的口腔觀念,鼓勵孩子生病要勇敢的接受治療。學齡前兒童處在接觸新鮮事物的階段,應對其鼓勵引導教育,絕不能恐嚇,威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帶領孩子到醫院進行治療前的體驗,可以從熟悉診室,醫護人員開始,慢慢的進行簡單的口腔檢查,當孩子自己開始從內心消除恐懼時,后期的治療將會更加順利。
2.2治療中的鼓勵安慰
醫護人員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療上,而患兒情緒的穩定就需要家長的配合。臨床觀察,有的小朋友需要家長在其旁邊進行陪伴,家長可在一旁緊握寶寶的手,給予安全感,并不斷鼓勵,告知進程,孩子會增加其治療過程中的信心。有的小朋友家長在其旁邊反而更加拒絕治療,這樣家長可適當回避,醫護人員就要擔當起更加重要的責任??偨Y來看,對待不同的孩子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行為的疏導最終都是輔助治療順利進行。
2.3治療后的支持鼓勵
一般的小朋友在接受治療過后都會心情低落,這時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可以在語言上對其進行支持鼓勵,比如像你是最棒的,真勇敢,你可以跟你的小伙伴講解看牙過程啦之類增強其信心的話。也可以帶其吃一些好吃的,告訴孩子只有牙齒健康才能吃更多的東西,來教導他保護牙齒的重要性。總之方法很多,要因材施教。
3社會宣傳對孩子治療前的影響
3.1幼兒園
學齡前孩子多數處于幼兒園階段,一天中多數時間小朋友都在互相交流,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某個小朋友曾經的治療體驗會通過言行舉止傳遞給其他小朋友,這樣幼兒園老師就是正確引導孩子的最重要引導者。首先老師本身應具有良好的口腔科知識及文化素養,本身起到帶頭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認知保護牙齒的重要性,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拒絕糖果及碳酸飲料,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其次,幼兒園應定期組織小朋友觀看口腔宣傳片,普及保護牙齒對身體的重要性,以及有病早治療的必要性。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及文字說明,讓小朋友了解認識口腔治療的器械,治療過程,從而使接受治療時對整體的診室環境不陌生,也能更快的適應環境。當每個小朋友通過良好的教育能主動保護自己的牙齒時,預防比治療更加有意義。有學者調查研究顯示,309例兒童牙病患者,其中3~6歲兒童牙科畏懼癥發生率為85.29%,學齡兒童為72.38%,兩者比較證明年齡越小,牙科畏懼癥發生率越高[4]。所以說,加大保護牙齒的宣傳教育力度,較少低齡兒童患齲的風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幼兒園應聯合醫院組織開展對孩子牙齒的檢查活動。許多小朋友在一起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會有榜樣作用。醫生用口鏡給小朋友進行口腔檢查,不會產生疼痛感,從而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也能及時發現口腔問題,盡早治療減少疼痛。第一次良好的體驗會給孩子留下較好的印象,在以后的治療中也不會產生抗拒心理。醫院也可以組織孩子參觀口腔科的診室,通過觀察醫護人員的示范,相互交流,減少以往孩子對穿白大褂醫生的恐懼。
3.2診室環境
學齡前孩子還處在幼年階段,會被一些好奇的事物所吸引,診室的環境也會對孩子的內心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診室內可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動畫片及兒歌,也可播放牙科治療宣傳片,屋里布置一些有趣的卡通圖案,讓診室環境更加溫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5]。也可準備一些小禮物鼓勵配合治療的孩子??偟膩碚f,所有的行為都是輔助孩子能順利安全的完成治療。
3.3社會活動
無論是學校還是醫院或是某些醫療機構,都可以定期組織一些社會活動。例如宣傳牙刷及牙膏的選擇,Bass刷牙法的現場指導,對剛刷過牙齒的小朋友進行菌斑顯示實驗,用顯示結果來進行更加直觀的口腔衛生宣教。
3.4提高家長口腔保健意識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家長的行為習慣,從而獲得自己對口腔知識的認知。近年來幼兒患齲率大大增加,跟家庭環境,經濟條件,文化素養等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調查顯示,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長,對孩子口腔保健的意識和認知就相對比較高。所以今后應加強對文化程度低的家長進行幼兒口腔健康行為的教育和引導[6]。希望通過努力在今后的兒童診區不在聽到孩子害怕的哭喊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疏導也應越來越受重視。
參考文獻
[1]胡蓉.四手操作在兒童口腔門診手術中的應用與分析[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3,15(11):73-74.
[2]樊林.學齡前兒童牙科診療行為特點及治療方法探討[J].廣東牙病防治,2011,19(7):369-371.
[3]易黔林.兒童口腔疾病治療前的心理分析及心理誘導的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07(21):2347-2348.
[4]秦德川,高愛蘭.兒童牙科畏懼癥的心理、行為特點及防治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4,18(7):69-70.
[5]范愛潔,包金娥,柴銀薇.心理疏導在兒童牙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4(5):114-115.
篇6
[關鍵詞] 兒童;牙頜畸形;矯正;原因;影響
[中圖分類號]R782.2+3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7(c)-147-02
牙頜畸形也稱錯牙合 ,是現代兒童好發的一種牙病,其發病率僅次于齲齒和牙周病[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牙齒整齊及顏面美觀。在兒童生長發育中,許多因素都可引起牙頜畸形,如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礙、牙齒發育異常、口腔衛生不良習慣、全身性疾病以及遺傳因素等,喂養方式對牙頜發育也有一定的影響。我院2005年5月~2008年3月對692例兒童進行牙科檢查,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本組692例兒童進行檢查,發現8.98%的兒童有不同程度的牙頜畸形,而且種類很多,見表1。
表1 692例兒童牙頜畸形統計
輕度畸形,外觀影響不大,不需矯正;嚴重畸形,不但影響外觀,也影響飲食,必須通過矯正恢復其正常形態。臨床上應抓住適當的時機,采取有效方法矯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2 矯正的方法
1.2.1 前牙反頜俗稱“地包天”,矯正原則是愈早愈好,在兒童上下中切牙萌出后即可進行矯正。此時,下頜骨未充分發育,下頜前伸不太明顯,矯正效果最佳,年齡在7歲左右。
1.2.2 牙間隙寬最常見的是上頜中切牙間隙寬,占據側切牙的位置,導致側切牙萌出時錯位,最佳年齡在7歲左右。
1.2.3 深復頜面部下1/3縮短,上牙覆蓋下牙過多,矯正比較復雜,宜在9歲左右進行矯正。此期兒童的智力不斷提高,也能理解矯正的意義,可較好地配合。
1.2.4 前牙擁擠矯正不宜過早,需待雙尖牙萌出后再進行矯正,可適當地減去多余的牙,增加牙齒間隙以容納不規則的牙齒,也可做擴弓,同樣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矯正年齡約12歲。
1.2.5 個別牙扭轉、錯位因為個別牙的畸形,對整體影響不大,在發現有扭轉、錯位牙時,即可進行矯正,不受年齡限制。
1.2.6 開頜開頜雖然發生率很低,但影響很大,不僅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對兒童的胃腸功能影響很大。因為開頜會使食物嚼不爛,很多營養成分不能很好地吸收,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到影響。開頜一般是由不良習慣造成的,如咬鉛筆、尺子以及吸吮手指等。矯正難度很大,原則是及早進行,密切配合。
1.2.7 恒牙晚出常因小兒乳牙過早脫落,經常用牙齦咀嚼,使牙齦增厚,恒牙難以萌出,常見于中切牙。此時局部齦色蒼白,突起,恒牙切緣已達齦下,此時應該做導萌術加速牙齒萌出。
2 討論
2.1 兒童牙頜畸形的原因
①遺傳因素:遺傳與錯牙合 密切相關,錯牙合 的遺傳因素來源于種族演化和個體發育。②母體因素:妊娠期婦女的健康與營養狀況以及胎兒頜面部的正常生長發育與錯牙合 的形成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③胎兒因素:胎兒在子宮內正常生長發育過程中,如因各種疾病的影響或子宮大小及胎位的變化,對胎兒造成異常壓力而壓迫胎兒顏面部引起相應的畸形。④常見的發育障礙及缺陷:在胎兒生長發育中,腭突、上頜突、下頜突等各種突起的融合、牙胚及上下頜骨的骨化中心的形成等出現障礙時,也會產生多種發育障礙和畸形。⑤全身因素和局部疾病因素:如傳染病、營養不良、內分泌因素、維生素缺乏、顏面肥大癥等,均可影響患兒的顏面部發育。⑥口腔不良習慣:吮指、玩舌、咬唇、咬物、偏側咀嚼等習慣會影響牙齒排列,導致錯牙合 。
2.2 牙頜畸形對兒童的影響[2-4]
2.2.1 影響功能前牙主要的功能是切割食物、輔助發音。若前牙不整齊,開頜時,上下牙齒對不齊,就削弱了牙齒切割食物的能力。牙齒不齊,也會影響發音,使說話、唱歌都受到影響。
2.2.2 妨礙發育兒童期,身體各器官正處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前牙反頜,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前方,阻礙了上牙弓的發育,也限制了上頜前部的發育,從而造成面骨發育不良,面中部凹陷,形成顏面畸形。
2.2.3 有損健康牙齒擁擠時,既不易自潔,也很難刷干凈。牙齒間積存的食物殘渣不易徹底清除,這就為齲齒、牙齦炎和牙周炎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另外,排列不整齊的牙齒咬合時,易造成創傷而危害牙齒、牙齦的健康。反頜、開頜嚴重時,咀嚼面積減少,咀嚼功能相應地降低,吃東西嚼不爛,又會增加胃腸負擔,可引起胃腸道疾病,妨礙營養成分的吸收。
2.2.4 影響美觀牙齒擁擠、前牙排列錯亂不齊時,兒童一說笑,便露出外突或凹進的牙齒,有礙美觀。
2.2.5 引起疾病錯牙合 可使咀嚼功能降低而引起消化不良,引發胃腸疾病。此外,顏面部畸形可造成患兒嚴重的心理障礙。
2.3 兒童牙頜畸形的預防及矯正
2.3.1 兒童牙頜畸形早期矯治的重要性國內外專家早已提出兒童牙頜畸形早期預防及矯治的重要性,但目前尚不夠重視,恒牙列的牙頜畸形矯治復雜、療程長、費用高,而乳牙列、替牙列畸形矯治簡單、療程短、費用低。大多數人認為乳牙是要被恒牙替換的,等恒牙換齊了再治。但乳牙期反頜若不矯正,等到替牙期、恒牙期時,畸形發展的越來越嚴重,矯正更困難。
2.3.2 兒童牙頜畸形的矯治方法①預防性矯治:在胚胎發育和后天發育過程中,采用各種預防性措施來防止各種畸形的發生,如替牙期在口腔內放置可自由摘取的或固定的裝置進行咬合誘導等。②阻斷性矯治:在牙列不齊發生的早期,通過一定的方法阻斷牙列不齊向嚴重方向發展,將牙齒、頜骨和肌肉發育導向正常。③矯治器矯治:根據不同牙、頜、面畸形,選用各類適宜的矯治器進行矯治。矯治器矯治較為復雜,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應由口腔正畸??漆t生進行。④外科正畸矯治:是指嚴重的骨源性錯牙合 ,單純采用正畸矯治方法,無法得到良好的矯正效果,必須由口腔正畸科與口腔頜面外科醫生共同合作完成。外科正畸矯治一般在生長發育完成后進行,通常是在18歲以后開始手術治療,一般不用于兒童。
2.3.3 兒童牙頜畸形早期矯治的體會①建立和健全兒童口腔預防保健,普及保健知識,以引起社會、家長及兒童對早期矯治的重視、支持與合作。②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期糾正不良口腔習慣,對預防畸形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③定期對兒童進行口腔普查,發現牙頜畸形者,給予早期矯治。④重視兒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助長了兒童的嬌氣,兒童對治療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難與醫生合作,對此困難,要進行說服工作,不能因此放棄對兒童的治療,要熱情、耐心,讓他們熟悉診室的環境,了解治療過程,這樣可使兒童主動接受治療。
[參考文獻]
[1]李小英,張惠英.口腔陋習造就兒童牙頜畸形[J].山西預防醫學雜志,1996,5(3):205-206.
[2]邢牧,陳亞剛,閆果珍.徐州市中小學生錯牙合 畸形患病率的調查[J].徐州醫學院學報,2004,24(6):592-593.
[3]李大任,趙明強,張振宇.兒童吮吸習慣與錯牙合 畸形[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5):39-40.
篇7
手足口病是一種以手足口出現皮疹為主要特征的皮膚病。近幾年有流行趨勢,因其可引起心,腦,肺等并發癥而受到重視。2008年被列入法定丙類傳染病管理?,F將筆者近兩年在門診治療的手足口病患者臨床資料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所選病例為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門診治療的患兒71例,男47例,女24例。年齡7個月至19歲。其中2歲以下10例,2~7歲54例,8歲以上7例。托幼39例,學生5例,散居27例。
1.2臨床表現 全身癥狀:發熱33例,低于38℃ 16例,38.1℃~39℃ 12例,高于39℃ 5例。伴有流涕、咳嗽者48例。皮疹表現:所有病例均有手足斑丘疹及皰疹樣損害,其中52例伴臀和/或膝、肘部位皮疹,手足皮疹分布于甲緣、手指、手掌、手背、手側緣;足趾、足掌、足側緣,66例伴口腔皰疹,皰疹主要分布在舌、頰部、腭、唇、齒齦黏膜,部分潰瘍。
1.3 實驗室檢查
6 1例白細胞計數正?;蚱停?6例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相對增高。
1.4 治療及轉歸
所有病例均予病毒靈,金蓮清熱泡騰片口服。發熱者加用退熱藥,皮疹及口腔潰瘍局部用康復液外涂,所有發熱病人均在1~2天內退熱,口腔潰瘍多于3~4天好轉,67例皮疹于4~5天基本消失,4例皮疹也于6~7天消失。
2 討論
手足口病主要由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A16引起,也可由腸道病毒71型引起。近年來發病趨于增多,以夏秋多見。病毒寄生在患兒的咽部,唾液,皰疹和糞便中。不僅可通過唾液、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染給別的兒童,還可通過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間接傳染,極易造成流行。
預防上,及時發現并隔離患兒,在疾病流行期間盡量少帶患兒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本組病例有一半以上為托幼兒童,提示幼兒園做好預防措施的重要性,對托幼兒童做好隔離和監護,加強幼兒園的預防保健工作,控制疾病流行。
手足口病臨床分普通病例和重癥病例,目前尚缺乏特異高效抗病毒藥,主要根據病情,支持和對癥治療。本組病例全部是適宜門診治療的普通病例,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療中有3例用藥后出現輕度腹瀉,囑其減少金蓮清熱泡騰片用量后癥狀消失。其余病例無不良反應。金蓮清熱泡騰片治療手足口病的良好效果已被證實[1]。皮疹及口腔潰瘍局部用康復新液治療效果顯著[2]。本組治療不需要輸液及注射,全部口服和外涂,效果良好、經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篇8
【摘要】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正確,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口腔健康問題,這對于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就我院的口腔疾病治療情況來看,有口腔類疾病的患者還是非常多的。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口腔的健康。且口腔病不是小問題,一旦口腔出現問題很可能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所以此文對常見的口腔疾病進行研究,并歸納出口腔病在不同年齡、性別的分布規律、還有各種口腔疾病的不同治療方法。
中國人目前對口腔疾病的認識并不足夠,常不習慣看牙醫,可是口腔疾病中的齲齒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可見口腔疾病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青少年占口腔病患者的比重更是達到了60%以上。為了解口腔內科疾病在各個年齡層中分布的狀況,本文選取了口腔患者460例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了分析,詳見下文。
1.臨床資料
我院2010年?2014年在2500例患者中隨機抽取460例患者作為研宄對象,其中男200例,女260例,從青少年到中老年都有涉及,在其就診過程中分別對其年齡、疾病分類、牙位以及治療類型進行記錄。其中研宄類型可分為各種程度的齲齒病、牙周病、根尖周病、牙髓病及其他口腔疾病。
齲齒:上文已經提到過齲齒被世界衛生委組織列為最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可見它的危害之大。齲齒的程度是不同的,主要是靠填充方法治療。第一步是對牙齒進行表面清潔,把齲齒進行擴大處理,然后把里面的殘留物挖出,之后再漱口清潔,在對齲齒進行處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牙齒表面,應該先在牙齒洞口涂上氫氧化釓劑,然后進行填充,最后還要涂上凡士林用來對牙齒進行隔離保護。
牙周?。簩τ诓煌难乐懿』颊?,我院會針對其不同情況分別實施牙周刮治、牙周上藥及牙齦切除手術等。另外對于必要的患者需施以麻醉后再對松動牙齒行牙固定術。
牙髓:牙髓的主要治療方法有牙髓治療與填充治療。牙髓的程度不重的患者可以先進行制備洞行,然后是清理工作,把腐爛不能用的組織去除掉。然后對洞口處消毒,最后才是填充工作。急性牙髓炎的處理方法則不同,要采用另一種方法:先開髓腔,然后把根尖穿孔,通過對牙髓的引流使其中的發炎性物質自動流出牙齒。如果是骨膜下膿腫則應該采取在患處局部位置進行切開處理,一邊進行引流,一邊用止痛藥物進行止痛處理。
口腔疾病治療后的保護也很重要。治療后口腔醫生一定要對患者進行口腔保護知識的指導,提醒患者注意口腔衛生,并指出不注重口腔保健的后果,使患者有正確的愛牙護牙意識。
2.結果
本次實驗通過對口腔疾病患者460例的資料進行整理研宄后得出結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口腔疾病。其原因為常吃甜食是口腔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而通常女性比男性更愛好吃甜食;但女性的心思比男性細膩,會更注重口腔衛生的保持,所以到醫院進行檢查的情況便更多,便會有更高的就診率。其他相關報道亦有表示:兒童齲病的發病率雖然很高,但是就診率卻很低,主要是因為大人們通常會認為恒牙可以把乳牙替換,因此,即使兒童出現了齲齒現象,家長們也不會太重視。但是幼兒階段若是口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是會影響其正常發育的,更嚴重者可能導致面部畸形。所以對兒童階段就應該關注牙齒健康。
現今口腔疾病的臨床診治通常會認為牙病的形成有以下三個階段:齲病—牙髓病—根尖周病。人們通常發現了牙齒生蟲后不會及時就醫,因為還沒有產生疼痛,這便給口腔疾病提供了可乘之機。本次實驗數據顯示,口腔疾病中根尖周病與齲齒的患者最多,分別達到了25.7%?33.6%,其次是牙周炎與牙髓炎,分別達到了15.9%?18.1%。另外還發現每一項都是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人數多。
最后對各種口腔疾病的治療方法進行簡單的總結。首先說齲病患者采用的是傳統的填充術治療,一般會采取一次性充填的形式,但是根據患者癥狀的復雜程度,會進行更詳細的分類治療;對于根尖周病患者則一般采取根管治療;還有對于牙周病的患者應該進行的治療是采取齒良上潔治、齒良下刮治、牙周上藥等方法;另外對口腔進行失活封藥、去髓術、干髓術以及切髓術則是施用于患有牙髓病的就診患者;對于其他不那么常見的口腔疾病則會跟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漂白、磨改、脫敏等治療方法。
3.討論
正所謂治標更要治本,只有加強了對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才能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率,最大程度的減少由于口腔疾病給人們帶來的不良影響。而宣傳的重點應該主要包括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刷牙觀念、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了解必要的口腔疾病預防工作。此外,對于患者應及早地進行相關對癥治療,同時治療后應做好清潔護理工作。從另一方面考慮,口腔疾病也是人體內其他器官不良情況的表現,我們對口腔疾病必須重視起來,同時口腔醫生也應該具備相應的內科知識,以便對患者進行系統科學的診治。
篇9
【關鍵詞】 手足口病; 護理措施; 托幼機構; 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22-0086-02
Disease Care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Nurseries for HFMD/QI Gen-you,LIU Yi,WEN Li-e,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2):86-87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is the care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nurseries for HFMD.Method:106 cases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children of three nurseries in the city were extra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ne 2013,observed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summarized nursing experience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Result:There were 2 deaths in children in the 106 cases,others were discharged,rehabilitation of sever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mild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HFMD; Nursing; Preschools; Control 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Huangjia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750,China
手足口?。╤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一般由多種腸道病毒所致[1],是一種傳染率較高的傳染病,其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夏秋季為其發病高峰期。患兒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2],少數合并肺水腫、心肌炎等,嚴重者出現死亡。手足口病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積極預防也對降低其發病率具有重要意義,至今為止其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因而對癥治療和護理尤為重要[3]。本文對托幼機構手足口病護理措施及防治對策進行分析探討,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于2012年2月-2013年6月抽取本市3家托幼機構的106例手足口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患兒年齡6個月~5歲,平均(4.2±0.3)歲,其中男55例,女51例,患兒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發熱、手足口臀部皰疹、咳嗽及口腔潰瘍,其中既往感染史者5例(4.7%),手足臀部皰疹伴發熱者96例(90.6%),口腔潰瘍者93例(87.7%),咳嗽者6例(5.7%)。
1.2 方法
按患兒臨床癥狀將其分為輕癥組和重癥組,對癥狀較輕者采取靜脈抗病毒治療,對重癥者使用糖皮質激素及丙種球蛋白治療。
1.2.1 護理 (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度適宜,每天對室內空氣消毒一次,對患兒玩具、食具等日常生活用品進行消毒處理,確保患兒被褥要清潔,衣著應柔軟,寬大;(2)讓患兒多喝水,用溫水定時沖漱口腔,口服復合型營養素補充劑,對口腔潰瘍者外涂錫類劑,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應包裹其雙手,以防抓破皮疹,對手足癥狀者外涂爐甘石洗劑,疼痛劇烈者涂擦利多卡因,隨時清理臀部皮疹患兒的大小便,皰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抗生素軟膏;(3)患兒禁食生冷、辛辣的刺激食物,飲食以低鹽為主,進食前用生理鹽水沖漱口腔,進食以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實物為主,如雞蛋湯、牛奶等,用餐后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4)保持病室安靜,使患兒充分休息,定時測量患兒體溫,睡前使用溫水洗??;(5)給予患兒關懷,多陪患兒玩耍,安撫患兒家長,減輕其心理負擔,鼓勵患兒多飲水多進食,爭取早日康復。
1.2.2 防治對策 托幼機構需增強保健人員的預防意識,發現手足口病疑似患兒應及時隔離,到醫療機構就診,在第一時間匯報給衛生和教育部門,以便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控制措施,為防止交叉感染,輕癥患兒要隔離在家中治療、休息。保健人員在發現發熱、皮疹的幼兒后,應即刻對其使用的被褥、玩具及桌椅等進行消毒,對與患兒有接觸者予以板藍根、大青葉沖劑預防,除此之外還應對寢室、教室、食堂及廁所等幼兒活動場所進行消毒,在夏秋高發期應加強幼兒飲食和飲水衛生管理,保持教室和寢室通風良好。除此之外,還應提高嬰幼兒自身免疫力,平日引導嬰幼兒加強戶外活動鍛煉,每次至少活動半小時,教導其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尤其在高發期應保證優質睡眠,督促嬰幼兒按時按量喝水,多進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將嬰幼兒家長也納入到預防手足口病的工作環節中來,對嬰幼兒家長宣講防御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指導嬰幼兒家長相關預防措施,開展關于手足口病預防知識的講座,提高其預防意識,使其督促孩子共同協助手足口病的預防和控制。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本組106例患兒,88例輕癥患兒經治療和護理均康復出院,18例重癥患兒經糖皮質激素及丙種球蛋白治療后死亡2例(11.1%),重癥組患兒康復率明顯低于輕癥組(P
3 討論
幼托機構是兒童活動的主要公共場所,因而在各類兒童傳染性疾病的預防中具有重要責任。手足口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因而只需對癥治療和相應的護理便可痊愈[4]。本組研究抽取本市3家幼托機構的106例手足口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手足口病護理及托幼機構防治措施進行分析探討,本組研究中按患兒臨床癥狀將其分為輕癥組和重癥組,對癥狀較輕者采取靜脈抗病毒治療,對重癥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急丙種球蛋白治療,對106例患兒均進行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口腔護理等多種針對性干預措施,護理的過程中每天對室內空氣消毒一次,對患兒玩具、食具等日常生活用品進行消毒處理,確保患兒被褥清潔,保證患兒充足的睡眠和飲水量,剪短患兒指甲,以防抓破皮疹,對手足癥狀者外涂爐甘石洗劑,疼痛劇烈者涂擦利多卡因,及時為患兒補充營養元素,為患兒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禁止患兒食用生冷、辛辣的刺激食物,飲食以低鹽為主,進食前用生理鹽水沖漱口腔,進食以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實物為主,用餐后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給予患兒關懷,多陪患兒玩耍,安撫患兒家長,鼓勵患兒多飲水多進食。本研究結果顯示,重癥組死亡2例,其余患兒均康復出院。提示手足口病具有較高的恢復率,只要采取積極的護理措施患兒的預后情況較為理想。此外,也可說明預防嬰兒兒手足口病應從衛生、飲食等方面著手。
幼托機構應充分認識手足口病的嚴重性[5],在發現手足口疑似患兒時應及時做好隔離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疾病傳染風險,除此之外還應提高嬰幼兒自身免疫力,平日引導嬰幼兒加強戶外活動鍛煉,每次至少活動半小時,教導其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尤其在高發期應保證優質睡眠,督促嬰幼兒按時按量喝水,多進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幼托機構作為幼兒活動的主要公共場所,在預防方面應該具有嚴格的預案和實施細則[7]。在預防方面,幼托機構仍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應把幼兒家長也納入到預防工作中來,對嬰幼兒家長進行防御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的宣講具有重要意義[8-10]。再次鼓勵相關醫療服務機構在幼兒園、托兒所等托幼機構多開展關于手足口病預防知識的講座,提高幼兒家長和托幼機構保健人員的預防意識,幼托機構自身也應加強自身的防患措施,在夏秋高發期應加強幼兒飲食和飲水衛生管理[11-12],以減少手足口病流行。
綜上所述,日常護理在手足口病的臨床治療中尤為重要,托幼機構應增強保健人員的預防意識,采取防護手足口病的相關措施,最大限度控制幼托機構內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染。除此之外,還應針對家長積極開展相關知識的講座,確保雙管齊下,有效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
參考文獻
[1]王瑩,張艷青,李軍,等.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19(5):482-483.
[2]王利,張鄭響.健康教育對家長手足口病知識掌握效果的評價[J].現代臨床護理,2012,7(11):54-57.
[3]崔焱.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4-6.
[4]王燕,于卓,王智亮.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及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31(1):136-138.
[5]白亮東.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染、治療與預防[J].中國醫藥指南,2012,9(31):67-69.
[6]李向紅,劉承娟.小兒手足口病的家庭護理和預防[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39(6):821-823.
[7] Osawa M,Umemoto N,Tajima N,et al.Atypical Varicella mimicking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anpatienta with malignant lymphoma during chemotherapy[J].Br J Dermatology,2004,151(1):254-256.
[8]馮銀彩,陳冬雅,何艷森.幼兒園開展預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8(11):1391-1393.
[9]喬夢凱,石利民,王燕,等.南京市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89-91.
[10]田鵬,李克偉.2008-2011年洛陽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學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7):108-109.
[11] Mc Mina P C.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1 and it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t[J].FEMS Mi-crobiol Rev,2002,26(1):91-93.
篇10
【關鍵詞】小兒;手足口?。伙嬍匙o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1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364-02
手足口?。℉FMD),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1]。該病屬傳染病,多發于春秋季節5歲以下幼兒。該病如果沒有得到重視,及時進行就診,極容易發展為危重手足口病,給患兒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F選取筆者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間參與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兒,對其護理過程進行分析總結??疾煨菏肿憧诓〉淖罴炎o理策略,為今后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指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00例手足口病患兒,男童62例,女童38例。年齡在4個月到6歲之間,平均年齡26歲。就診時,患兒均出現持續高熱,手足掌、口以及附近皮膚組織均出現小點皰疹,且出現疼痛;且全身疲乏、煩躁不安。大部分患兒出現或已經歷咳嗽、流涕等感冒癥狀;部分患兒出現惡心嘔吐甚至腹瀉的消化道癥狀。本組患兒均采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調節以及營養支持的治療方案。
12選擇及排除標準患兒診斷依據國家衛生部印發《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診斷標準[2];就診前患兒未使用任何藥物。排除重癥、嚴重器質性以及慢性基礎性疾病患兒。
13方法
131護理措施
1311隔離消毒手足口病作為一種傳染病,其傳播途徑主要是經呼吸道、消化道接觸傳播[3]。因此確診后護理人員應當立即對患兒做好隔離消毒工作?;純罕M量采取入院治療,護理人員應當為患兒提供一個隔離的環境,經常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適當通風換氣,任何物品不得隨意帶出或帶入病房。
1312密切監測病情手足口病是一類較為嚴重的傳染病,如果救治不及時很容易使病情加重,對患兒的神經、呼吸、循環等系統的發育均有不良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當密切觀察患兒病情發展,巡視間隔不超過30min。由于患兒年齡小表達能力不足,因此護理人員應當通過體溫、動作、皮膚顏色、呼吸等判斷患兒病情發展,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如果患兒出現了病情進一步惡化的傾向時,應當及時報告醫生。患病過程中,患兒由于疼痛的原因,會出現抓撓手足皮膚的情況,護理人員應當及時制止,必要時適當限制患兒活動。當患兒出現煩躁啼哭的情況,護理人員應當及時安撫患兒,盡量使之平靜。
1313口腔護理口腔是手足口病的“重災區”,同時口腔的開放性也容易造成病毒進入呼吸到或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對患兒的口腔護理。使用04%高錳酸鉀溶液涂抹口腔皮疹,涂抹后保持30min再進食[4]。
1314飲食護理患兒由于疾病的影響,全身系統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飲食上應當注意適當增強營養攝入,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多食用蔬果、多喝水;注意食物應當柔軟易消化,溫度溫涼。對于高熱患兒可采取物理降溫。對于病情復雜,進食困難的患兒可采取靜脈補液的方式補充營養與水分。
132預防措施
132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任何一項疾病預防與保健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首先應當增強家長的疾病知識。通過社區衛生服務、幼兒園等機構加強幼兒手足口病的健康知識宣傳,提高家長認識。
1322加強檢疫作為流行病,加強免疫檢查能夠控制手足口病的發生發展。以社區、幼兒園為單位,定期對兒童進行體檢,當發現幼兒出現四肢及口部皰疹,并伴有發熱癥狀時應當立即進行隔離就醫,防止出現傳染。
1323環境消毒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其疾病的抵抗力不如成年人。保證幼兒的健康就為幼兒營造一個潔凈的環境,在家庭、幼兒園內定期做好日常用品的清潔消毒,對于幼兒床上用品經常置于太陽光下暴曬,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1324加強幼兒個人衛生家長及幼師應當在日常生活中保證幼兒勤洗手臉、勤洗澡、勤換衣,保證床單干凈;不給幼兒食用不新鮮、生冷食物;對于兒童使用的餐具應當充分消毒。對兒童加強衛生教育,幫助幼兒逐漸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并做好監督工作。同時家長在接觸幼兒以及幼兒使用物品后也應當進行認真清潔。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加強幼兒營養,并要求兒童適當開展運動,提高身體抵抗力;當病毒流行季節,減少幼兒外出,回家后應當使用肥皂洗手。
2討論
經過上述護理工作后,所有患兒最終均痊愈,未出現嚴重并發癥或是對患兒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手足口病是兒童常見傳染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純撼霈F手足口及附近組織的皰疹、發熱等典型癥狀外,隨著病情的發展,患兒還會出現呼吸、循環、消化系統等全身性癥狀;嚴重時出現腦水腫、心肌炎、驚厥等,不僅給患兒身心帶來極大痛苦,同時也會對其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家長應當對此引起足夠重視,掌握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一旦發現兒童出現手足口典型皰疹時應當立即就醫,切不可拖延或是自行進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加強預防,并對手足口患兒及時進行隔離消毒,口腔飲食護理等配合治療,能夠避免疾病的大范圍傳播,使患兒盡早痊愈,并減少疾病對于患兒健康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夏蓮,黃麗嬌手足口病患兒口腔皮膚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0,11(17):44-45
[2]丘秀華,陳艷清,肖灼珍6例小兒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02(14):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