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和骨質疏松的關系范文
時間:2023-11-06 17:23: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鈣和骨質疏松的關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中老年;男性;高血壓;骨質疏松
作者單位:130011 吉林大學第四醫院心內科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該病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1]。骨質疏松的發生隨年齡的增加,成遞增上升; 一旦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生存質量下降,出現各種并發癥,可致殘或致死。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骨質疏松癥及其并發癥已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健康問題而備受關注。而高血壓病亦為老年男性多發病之一,有研究表明原發性高血壓病與骨質疏松之間存在相關性[23],本文旨在探討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壓病與骨質疏松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門診患者206例,均為中老年男性,年齡58~78歲,除外糖尿病、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疾病、腎上腺疾病或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肝病、各種癌癥,亦無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雌激素等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史。其中高血壓病患者115例(A組),均符合高血壓防治指南(2004修訂版)之診斷標準,年齡58~77歲,平均(6487±341)歲;非高血壓者91例(B組),年齡59~78歲,平均(6555±399)歲。
12 方法 所有入選者均測量身高、體重、血壓,計算體重指數,并應用美國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DTX200型雙能X線BMD儀測量前臂骨密度值(BMD)。
13 判定標準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診斷標準[1],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一個標準差屬正常,降低1~25個標準差之間為骨量減少,降低程度大于等于25個標準差為骨質疏松;用TScore(T值)表示,即T值≥10為正常,T值于25~10為骨量減少,T值≤25為骨質疏松。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差異性檢驗用t檢驗及χ2檢驗,以P
2 結果
①兩組年齡、體重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②兩組比較骨密度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年齡、體重指數、血壓(x±s)
表2 兩組骨密度、骨質疏松率3 討論
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類。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后5~10年內;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一般指老人70歲后發生的骨質疏松;而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無明確的病因[1]。骨骼處于骨形成與骨吸收的動態平衡中,任何因素導致成骨細胞一破骨細胞失偶聯,骨吸收超過骨形成,均可引起骨質疏松。雌激素可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絕經期女性隨年齡增長雌激素水平降低,骨消融增加,骨量也逐步丟失。隨著年齡增高成骨細胞活性減弱,骨形成不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小梁變細,為低轉換型;其次,隨著老齡化,腎功能減退,1α羥化酶活性減低,維生素D受體合成減少,腸鈣吸收減少,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及降鈣素分泌減少也參與了老年骨質疏松的發生。男性隨年齡增長骨量丟失與骨轉換下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7,10]。本文研究對象為中老年男性高血壓患者,排除了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研究結果顯示合并原發性高血壓的中老年男性發生骨質疏松的危險增加??赡茉驗樵l性高血壓患者鈣代謝紊亂,尿鈣排泄增多,產生負鈣平衡,引起鈣激素水平改變,從而使骨骼脫鈣,易發生骨質疏松[9]。
參 考 文 獻
[1]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討論稿)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6,5(8):455457.
[2] Larijani B, Bekheirnia MR, Sohani A, 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is related to blood pressure in men Am J Hum Biol,2004,16:168171.
[3] 賀琳,徐浩,黃力高血壓與骨質疏松相關性的研究進展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9,28(7):611613.
[4] 楊榮,劉國平148例原發性高血壓鈣代謝失調與骨質疏松的關系 內蒙古醫學雜志,2005,37(10):904905.
[5] 郭麗娟,羅湘杭,伍賢平,等絕經后婦女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l、2和組織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1水平及其與骨密度及骨轉換生化指標的關系中華醫學雜志,2005,85(11):734737.
[6] 劉紅,廖二元,等正常女性與年齡相關的骨轉換生化指標和骨密度的關系中華內科雜志,2004,43(11):805809.
[7] 邢學農,等Ⅰ型前膠原氨基端伸展肽在診斷骨質疏松中的作用安徽醫科大學學報,1999,34:361363.
[8] Mac Gregor GAJ Hyperten,1993,11:78.
[9] 劉國平,馬蘭俊,等原發性高血壓鈣代謝失調與骨質疏松的關系內蒙古醫學雜志,1996,16(4):199200.
篇2
誤區二:只喝骨頭湯就能防止骨質疏松。燉骨頭湯時加適量醋能溶解鈣質便于吸收,但骨頭湯里還溶解了大量骨肉的脂肪,經常食用還可能引起其他健康問題。骨質疏松的治療重要的是學會從飲食中攝取必要的鈣質。
誤區三: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特有現象,與年輕人無關。如果年輕時期忽視運動,常常挑食或節食,飲食結構不均衡,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質量,就會使骨質疏松這個老年病有機會侵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的女性。
誤區四:骨質疏松癥患者要臥床休息。其實,運動時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環可明顯恢復,肌肉的收縮和擴張對骨骼有刺激作用,可以促進骨形成、減少骨量流失、減慢骨質疏松的進展。因此,骨質疏松者最好選擇力所能及的戶外運動方式進行鍛煉。
誤區五:防治骨質疏松鈣越多越好。防治骨質疏松的原則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質和骨礦物質的含量、防止骨質的分解、促進其合成、緩解或減輕因骨質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適感。針對骨質疏松骨鈣丟失的情況,患者可選擇對胃腸道刺激小的鈣制劑,在醫生指導下,按照不同年齡選擇合適的劑量。
誤區六:骨質疏松屬于退行性疾病,無法防范,一旦出現骨質疏松,就無法增加骨密度,只能延緩流失。一般而言,從年輕時就注重飲食補鈣并堅持運動、保持合適體重的人,患骨質疏松的可能性較低,或將最大限度地推遲骨質疏松的發病年齡,即便出現癥狀也較輕,且發展的速度較慢。根據臨床觀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合理治療一年后,復查顯示骨密度上升。說明治療并非只是延緩骨質的流失,而是使骨質流失停止,同時可以改善骨骼質量。
誤區七:靠自我感覺發現骨質疏松癥。大多數的骨質疏松癥病人在初期至中期都不出現異常感覺或感覺不明顯。當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已為時過晚。此病的早期診斷依靠雙光子骨密度儀及定量CT檢查;病程10年以上,可以通過X線拍片檢查確認。
篇3
研究表明,有多種激素與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有關,尤其絕經后骨質疏松與雌激素和降鈣素水平關系最為密切。
雌激素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對維持女性的正常生理特征起重要作用的激素之一。它能增加降鈣素分泌,抑制甲狀旁腺激素(PTH)活動,從而抑制骨鈣融出,且可增強骨細胞活動。此外,雌激素能幫助活性維生素D在腎內合成,有利于鈣在腸內的吸收。婦女在絕經后卵巢功能逐漸減退,雌激素產生減少,直接降低了成骨細胞的活性,骨基質形成減少,同時還可使骨骼對甲狀旁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加,使骨吸收加快而升高血鈣水平,使腸鈣吸收及。腎小管重吸收降低,尿鈣排出增加。雌激素缺乏,使降鈣素分泌進一步降低,骨鈣大量釋放入血,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吸收加速,骨形成減少或減慢,導致骨重建單位內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失調,最終骨質變薄,骨量減少,骨質變稀疏,骨密度、骨強度、骨鈣含量均下降,使骨組織的正常荷載功能發生變化。
降鈣素CT 降鈣素是甲狀腺C細胞分泌的,由3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激素。它能夠與破骨細胞中的降鈣素受體結合,抑制破骨細胞功能;同時,降鈣素又能抑制甲狀旁腺激素和活性維生素D的活性,降低血鈣濃度,促進鈣的重吸收。當婦女絕經或卵巢切除后,雌激素分泌明顯降低,從而對外源性CT的反應性降低,加速骨質疏松的進程,如接受雌激素替代療法,可提高機體對外源性CT的敏感性,對防治骨質疏松有利。研究發現任何年齡組的男性CT水平均高于女性,加之高齡婦女CT分泌的貯備能力甚小,這是女性骨質疏松患者較男性多見的原因之一。
營養狀態
構成骨骼的營養成分包括鈣、磷、鎂、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部分微量元素,它們是影響骨代謝的物質基礎。因此,這些物質的缺乏或比例失調是導致營養性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原因之一。
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成分,99%的鈣儲存在骨組織中。鈣不僅是骨礦物質的重要組成成分,而且對機體的細胞有重大作用和影響。老年患者鈣的缺乏,導致血鈣水平的下降,使PTH分泌增多,造成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吸收加速并超過骨形成,骨鈣排除增多,從而加重骨質疏松的發生。
導致鈣缺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飲食攝入鈣量的不足,其原因主要是食物單調和結構不合理。二是攝入鈣的吸收不良。如老年患者腸胃功能低下,另外食欲下降或者含鈣食品攝入不足都會引發鈣攝入的問題。
免疫功能改變
免疫功能降低是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現在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和破骨細胞)和骨髓的關系上。骨髓位于骨的中心部分,骨髓中的系列細胞按比例增生的情況和細胞形態、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響骨骼的堅實程度。隨著年齡增加,骨髓內脂肪組織增加,老年人70~80歲以后骨髓增生能力普遍減弱,骨髓中的造血細胞減少,這也是老年骨質疏松的原因之一。另外,骨髓中免疫細胞的活躍程度也與骨形成有關。骨細胞和免疫細胞通過各自新釋放的細胞因子和體液因子,共同發揮著骨髓與骨之間彼此關聯的機能,保障骨鈣平衡,支持骨形成和骨重建,一旦平衡破壞,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減少,將發生骨質疏松。免疫機能老化,導致機體結合組織,如構成骨、軟骨、皮膚、肌肉血管壁等全身器官的支架和包膜的膠原纖維、彈性蛋白、蛋白多糖等老化而致骨質疏松。
物理因素
篇4
骨質疏松癥對我們來說已很熟悉,對它的危害也早有耳聞,即輕則骨痛、腰痛,重則駝背、骨折,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骨質疏松的危害雖然很大,但骨質流失的過程卻不痛不癢、無聲無息,因此我們往往被其“暗害”!
病因:不僅僅是缺鈣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內分泌科副教授 王富華
在我身邊曾發生了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洗臉,絞毛巾因用力不慎,造成腕骨骨折。家庭成員在憂慮的同時,都笑她老人家“太脆弱”,并把這事作為一個笑話在家庭成員中講。但作為醫生的我來說,覺得這事一點兒都不好笑。因為老人由于骨質疏松而輕易骨折的事,生活中并不少見。
骨質疏松癥這么厲害,那么引發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下降,皮膚合成維生素D不足,腎臟將維生素D2轉化為有活性的維生素D3能力低下,都會導致人體缺鈣。再加之飲食中長期含鈣量少或攝入不足,則會發生骨質疏松。但引發骨質疏松的原因,并不僅僅是缺鈣,常見的還有以下幾種:
體內激素失調
骨密度下降與體內激素失調關系密切。雌激素缺乏,是導致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雄激素缺乏,是老年男性患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男性40歲以后,睪酮水平明顯下降,骨骼內蛋白質量亦下降,膠質成分、鈣鹽的沉淀明顯減少,結果易導致骨質疏松。
光照射不足
人體的維生素D,一半來自食物,另一半來自日光照射。由于老年人活動少、行動不便和高層住宅的普及,使其室外活動減少,接受日光照射時間少,維生素D相對缺乏,從而導致鈣的吸收利用減少。
種族與遺傳
專家發現,骨質疏松的發生與種族有關。白種人骨質疏松的發病率比較高,尤其是西歐、北歐婦女,居世界之首;而黑人婦女的發病率最低。另外,近幾年的研究顯示,骨質疏松癥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原因尚在研究中。
其他疾病
一些疾病可繼發骨質疏松,如佝僂病、軟骨病、腎功能衰竭、腎移植后,以及肝硬化、慢性胰功能不全等。
膽道瘺、胃腸部分切除術等導致鈣、磷吸收障礙及維生素D缺乏者,以及假性維生素D缺乏、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遺傳性疾病,易患骨質疏松。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煙、缺乏運動,或長時間不能活動如中風后, 亦會增加患上骨質疏松癥的危險。而服用某些藥物也可引發骨質疏松,如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抗癲癇藥,這些藥物可干擾維生素D的代謝過程,不利于骨骼的形成。
預防:藥補與食補雙管齊下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陳兵/碩士 彭勇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相伴全身器官、組織衰老退化的必然現象。一般說來,人在30歲左右骨密度達到頂峰,以后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中鈣質的流失不可避免地發生。另外,若在生命早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補好鈣,對生命后期防止骨質疏松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注重補鈣。
那么,怎樣補鈣?一句話――食補與藥補雙管齊下。
食 補
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在全國進行的3次營養狀況調查,目前我國公民每人每天平均從飲食中只能獲取405毫克的鈣,遠遠沒有達到衛生部推薦的成人每天需要量800毫克的指標,離青少年、孕婦每人每天需要1200~1500毫克的指標差距更大。而補鈣的最好途徑是食補。
所謂食補,就是要注意攝取含鈣量較高的食物,比如:牛奶、奶酪、蛋類、魚類、瘦肉以及豆類食物。這些食物不僅富含鈣質,還含有足量的蛋白質以及其他豐富的營養成分(骨骼的形成除了需要足夠的鈣質,還需要足夠的蛋白質等物質)。注意不要挑食、偏食,不吃高鹽食物,營養要豐富,最好能每天保證喝250~500毫升牛奶。
目前有人提倡素食飲食,特別是一部分熱衷于減肥的年輕女性。長期的素食飲食,往往缺乏足夠蛋白質,影響鈣質的攝入和骨骼的形成,造成骨量減少而容易導致骨質疏松。
藥 補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不同的鈣片,有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氨基酸螯合鈣,以及一些昂貴的含鈣口服液等。專家研究發現,機體對以上不同的鈣片和口服液中的鈣,吸收率都是一樣的,只有25%左右。沒有哪一種鈣像廣告宣稱的那樣,吸收率能達到90%。
那么我們到底選哪一種產品比較好呢?相比較而言,碳酸鈣制劑比如鈣爾奇D等,含鈣量高、價格便宜,是理想的鈣劑。而一些口服液含鈣量非常少,價格貴,往往達不到補鈣的需求。
另外,市場上有一些活性鈣,宣稱是生物鈣,吸收率更高等。其實這類鈣片來源于牡蠣殼的煅燒產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環境污染的緣故,牡蠣殼中往往含有各種重金屬元素,長期服用會使這些重金屬沉積于體內造成慢性中毒。
鈣的吸收離不開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防止鈣的過度流失,促進鈣沉積于骨骼。因此我們還要注意利用維D來增加鈣的吸收。對于一般人而言,只要讓皮膚在陽光下照射,人體就可以合成維生素D 。但是在南方,陰雨天氣較多,很多人體內不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而作為老年人,由于各種器官功能減退,體內缺乏維生素D。因此,對于較少接受陽光照射的人和老年人,建議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和沉積。
另外,要使補鈣達到增加骨量的目的,還需加強體育鍛煉。體育活動可以促進骨骼的新陳代謝,使骨骼更健康,更有活力。年輕時若堅持體育鍛煉,可以使人體獲得更高的峰值骨量;年老時堅持運動,也可以使鈣更好地沉積于骨骼。同時,要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過量飲用碳酸飲料和濃茶,會抑制鈣在腸道的吸收。
治療:老年患者用藥7注意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內分泌科副教授 魏平
骨質疏松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化、綜合性的過程,絕不是一兩種藥所能解決的。我們需要一種全方位的“立體”方案。
首先是生活方式,我們最能應用的就是飲食與運動。其次就是用藥物治療。
骨質疏松藥物很多,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才能達到增加療效、減少副作用的目的。在選擇不同藥物時,患者需要注意以下7點:
(1)維生素D類。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并調節鈣磷平衡。補充維生素D對于那些長期很少日照和維生素D缺乏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掌握適當劑量,否則容易引起維生素D中毒。
(2)降鈣素。該類藥可止痛,抑制骨吸收,減輕骨丟失,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一類藥。但是單用降鈣素,而不進行綜合治療,不僅花費高,還常達不到理想效果。
(3)雙磷酸鹽類。該類藥物主要用于防治以破骨細胞活動增強、骨吸收為主的各種代謝性骨病,以及高轉化型(以骨吸收為主)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它們對胃腸有刺激作用,不能和其他藥同時服用。
(4)雌激素。絕經后婦女補充雌激素可明顯減少骨折的發生,但補充雌激素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否則有可能增加婦女患子宮癌、乳腺癌以及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
(5)雄激素。該類藥物能刺激骨形成,對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患者有效,但使用中須注意對前列腺的監測。
(6)甲狀旁腺素(PTH)。該藥能加強骨細胞溶解骨鈣和破骨細胞吸收骨基質的作用,同時促進成骨細胞形成及礦化骨的作用,使舊骨得以不斷地被新骨替換。該藥目前在國內尚未廣泛使用,且如果使用不當,會加重骨質疏松。
(7)某些藥物。老年人常有多種疾病纏身,有時需要服用多種藥物,用藥中應避免長期使用利尿劑、四環素、異煙肼、抗癌藥、強的松等影響骨質代謝的藥物。
解惑篇
問:中醫對骨質疏松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嗎?
答:中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和方法。中醫學認為,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病因是腎、肝脾虛弱導致氣血不暢,淤血凝滯,久而久之,產生病痛。中醫對骨質疏松癥的辯證論治離不開三大原則,即肝腎或脾腎同治,精血齊補,氣血并重。
中醫名家總結出多種方藥,如腎陰虛型,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滋腎生髓湯為主方。腎陽衰型,以右歸丸或桂附八味丸加鹿角膠、羊藿、肉蓯蓉、溫腎養骨湯等補腎壯骨,強筋健骨;腎精不足型,以補髓丹加味補腎填精,強筋健骨;脾腎氣虛型,以金匱腎氣湯溫腎健脾益氣;氣血兩虛型,以十全大補湯或歸脾湯加減等行氣血雙補;氣滯血淤型,用桃紅四物湯或血府逐淤湯等行氣活血,祛淤止痛。
中醫除了用口服藥物外,還提倡增加一些輔助療法,這和西醫不謀而合。如采用中藥離子透入法、推拿按摩、針灸、理療、熏洗等,也提倡增加活動量,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
問:骨質疏松與骨質增生有何關系?
答: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而骨質增生是骨質在增生過程中的一種異常狀態,常表現為骨刺、椎骨的異樣突起等。骨質增生和骨質疏松確實是完全不同的病變。
但是,這兩種病的發病基礎都是缺鈣。人到中年后,在缺鈣等因素影響下,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骨骼中的鈣向骨外轉移加快。這樣,一方面造成骨超量脫鈣,引發骨質疏松癥。另一方面,由于血鈣的升高,引起降鈣素生成增多,反過來,又促使血中的鈣向骨骼中遷徙,加快成骨活動,加速新骨形成,這本來是人體的一種代償機制。不幸的是,這種代償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關節邊緣形成骨刺,從而產生腰椎病、頸椎病、骨關節炎等,這就是骨質增生。因此,骨質增生的本質仍然是缺鈣,兩者都可以采用補鈣治療。
問:有的文章說激素會導致骨質疏松,有的則說激素替代療法可治療骨質疏松,哪種說法可信?
答:以上兩種說法都不對。鈣質的吸收和骨代謝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激素只是其中之一。既然引發的原因不一樣,若全部患者都用激素替代治療,當然就不能對癥,也就達不到治療效果。因此我們不能片面地說激素會導致或可治療骨質疏松。
問:診斷骨質疏松癥,骨密度測定是惟一的方法嗎?
答:骨質疏松癥雖然一般無明顯癥狀,但卻有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細結構破壞的特征,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查這兩個特征來判斷。
目前診斷骨質疏松癥主要靠骨密度測定,應用最廣泛的是雙光子或雙能X線骨吸收儀,它具有靈敏度和特異性較高的特點,可以早期診斷骨質疏松癥。但是骨密度的測定并不能完全反映骨質疏松的特點,它不能反映骨質量、骨強度等。
而超聲骨密度測定儀除了可以監測骨密度,還可以測定強度、骨質量、骨彈性等指標,以更好地反映骨骼的病理生理特點。
除了骨密度的測定外,還須生化抽血驗尿,作為骨質疏松的診斷及使用藥物治療效果的追蹤比較。
問:多吃鹽是否可以導致骨質疏松?
答:多吃食鹽確實會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我們知道,多吃鹽可以誘發高血壓,研究表明,多吃鹽同樣可以誘發骨質疏松。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鈉對人體是一種重要的物質,人體的神經信息傳遞和肌肉收縮都需要這種物質,若得不到適量的補充,就會發生低鈉血癥。
鈉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腎,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鈉是“吃多少,排多少”。腎臟在排鈉的同時,也將鈣排除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大約也會同時耗損26毫克鈣。這乍看起來似乎對人體沒有什么大的影響,可是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如果吃過多的鹽,為維持體內的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腎臟就要排出的體內過多的鈉,從而導致鈣離子從腎臟排出過多,日積月累,丟失的鈣離子總量相當客觀,繼而可引發骨質疏松。
教你一招熬骨頭湯先將骨頭砸裂
動物骨頭湯中含有較多的鈣質、脂肪酸以及蛋白質,這些都是骨骼形成的重要物質,因此,多熬骨頭湯來喝,對預防骨質疏松癥是有一定的幫助。但骨頭湯中鈣離子較少,鈣的濃度較低,故在煮湯前,應先將骨頭砸裂,這樣可增加鈣離子和蛋白質的溶出率。(梁自文副教授)
西南醫院內分泌科簡介
西南醫院內分泌科創建于1980年,是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學科。經過20多年的發展,該科已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學科,在內分泌疾病的診治上,該科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目前科室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教授、主任醫師1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3人,中級職稱4人。開展國家科研項目5項,在各類醫學雜志上100余篇。
科室特色
糖尿病??疲涸谔悄虿〖安l癥的診治、預防及心理治療方面有一套完整、高效、先進的方案。結合無痛性血糖、血脂、血酮和尿微量蛋白監測儀和胰島素泵持續輸注胰島素診斷、治療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結合糖尿病足診斷箱,經皮氧分壓測定儀等先進設備,率先在西南地區開展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足等新業務。
甲狀腺疾病??疲簩谞钕偌膊【哂胸S富的診治經驗,能成功治療甲亢合并粒缺、甲亢危象、甲亢合并急慢性肌病等危癥。開展了甲狀腺細針吸活細胞檢查術,提高了對甲狀腺疾病的早期診斷,對難治性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及甲狀腺腺瘤等內分泌疾病的治療,掌握了一套獨特有效的甲狀腺局部注射治療技術。
骨質疏松治療??疲簱碛兄貞c市第一臺雙能X線骨密度儀和脈沖電磁波骨質疏松治療儀,對骨質疏松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研究能力。
其他專科:擁有先進的體脂分析儀,積極開展肥胖的飲食、運動和藥物干預治療。對腎上腺疾病,垂體疾病診治,以及矮小身材的診斷和藥物治療也有相當的水平。
撰稿專家簡介
陳兵 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具有20余年醫教研工作經歷。現任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委員、重慶市內分泌協會委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和總后勤部博士后科學基金1項,其他院部軍隊科研項目3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 項、三等獎2項,60余篇,主編書籍1本,參編3本;在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上有較高的造詣。門診時間:周二上午。
王富華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從事內分泌專業24年,參加編寫書籍4本,先后獲得醫療成果三等獎3項,對各種內分泌疾病診治都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診療疑難罕見病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肥胖病診治。門診時間:周三上午。
篇5
鈣磷及維生素D代謝紊亂引發骨質疏松
糖尿病對鈣磷代謝的影響已被科學家們證實?,F在,科學家們還觀察到糖尿病性骨質疏松與骨基質及骨礦物質代謝紊亂有關。其主要原因是:1,高血糖時滲透性利尿作用及糖尿病并發腎小管吸收功能障礙。使大量鈣、磷、鎂離子排出體外而出現低鈣、低鎂血癥,使骨吸收增加,骨量減少;2,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敏感下降及并發糖尿病腎病,可影響維生素D代謝,使鈣吸收減少,進而影響骨代謝。
胰島素缺乏造成骨質疏松
胰島素缺乏是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1,當胰島素不足時,大量蛋白質和氨基酸被消耗,致使骨基質減少。2,胰島素缺乏時,可通過骨鈣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使成骨細胞數量減少,活性降低,引起骨質疏松。3,當胰島素缺乏時,環磷酸腺苷生成增多,影響骨的吸收,骨量丟失。
高血糖造成骨質疏松
短時高血糖可以調控成骨細胞的基因表達,刺激成骨細胞的增生。而長期高血糖可使骨膠原纖維發生糖基化,形成糖基化終末產物(AGE)。糖基化骨膠原纖維一方面可引起成骨作用明顯降低,另一方面還可加速成骨的吸收,最終引起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的典型癥狀與常見并發癥
典型癥狀:老人縮個、駝背
隨著年齡增大,骨質疏松加重,脊椎前傾,背曲加重,形成駝背,而駝背嚴重時,膝關節也會顯著。老年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身高可平均縮短3~6厘米。另外,駝背還可能影響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因為駝背造成的胸廓畸形。肺活量減少,患者往往會出現胸悶、氣短和呼吸困難等癥狀,由此導致肺氣腫的發病率也很高。
篇6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本刊特推出本專題,希望人們重視運動保健,合理安排膳食,遠離骨質疏松!
很多人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鈣會逐漸流失。而根據一些科普文章和商家的產品宣傳,牛奶、鈣片等“補鈣圣品”成了中老年人必備的保健品。但是,是不是保證這些鈣制品的攝入,就一定能阻擋住體內鈣的流失呢?答案是否定的。記者采訪相關專家了解到,如果你喜歡喝酒,喜好吃大魚大肉,那么這些高蛋白食物和酒精就有可能“偷走”你費盡心力補的鈣,讓骨質疏松癥悄悄地走近你。
1.什么樣的癥狀要提醒自己可能出現骨質疏松?
積水潭醫院的專家賀良說,從骨質疏松標準來說,一個是發生過脆性骨折的,或者叫低能量骨折,什么叫低能量呢?站立水平,如果坐到地下了或者摔倒了,這個時候發生的骨折,能量肯定是很低的,不是高高的摔下來的,不是說車撞了,這屬于低能量損傷,如果有了低能量損傷,這個骨頭可以診斷為骨質疏松。還有一個標準,中老年人查骨密度測定,如果比年輕人低很多的話,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診斷標準應該診斷為骨質疏松。
2.人為什么會得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質量減少,骨骼內孔隙增大,呈現中空疏松的現象。
據內分泌科醫生介紹,人從出生到青少年階段,造骨細胞起主導作用,其合成骨骼的速度大于蝕骨細胞分解骨骼的速度,因而人體骨骼會變粗變致密。到三四十歲左右,人體骨骼重量達到巔峰值,之后蝕骨細胞對骨骼的侵蝕速度快于造骨細胞合成骨骼的速度,人體的骨質會慢慢流失,最終導致骨質疏松。
通俗地說,人的骨骼基礎是無數類似漁網的結構,鈣質和其他礦物質填補其中,從而使骨骼變得堅強。在人年輕的時候,鈣質持續填補,骨骼越來越緊密、強壯。當人在30~40歲時,鈣質的填補量達到最高峰。此后,鈣質的填補量逐漸小于流失量,衰老、死亡的骨細胞數量多于新制造的骨細胞,骨質會漸漸變得疏松。
3.骨質疏松早期癥狀有哪些?
疼痛: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使腰疹肌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后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癥。若壓迫脊髓則會影響到膀胱、直腸功能。
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4.骨質疏松三大病因
1.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導致骨質疏松的激素主要有8種,雌性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甲狀腺激素、活性維生素D、雄性激素、皮質類固醇激素及生長激素。在這些激素中,性激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尤其對婦女的影響更為明顯。
對策:老年女性可加服小量雌激素如尼爾雌醇,有利于骨內鈣、磷代謝,有利于骨中鈣質流失的速度減慢,無論預防和治療都很有效。如能并用孕激素,可減少其危險性。降鈣素可以緩解骨質疏松引起的骨痛以及防止骨質的流失,一般用量每日為50~100國際單位。
2.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量不足:現在人吃過多的蛋白質,高鹽分,長期低鈣飲食(平均每天低于400毫克)或鈣吸收障礙,挑食、節食、厭食、不喝牛奶、長期素食,維生素及礦物質微量元素攝入不足,營養不良的人易患骨質疏松癥。
對策:要注意膳食營養供給,多吃含鈣和維生素D的牛奶、乳酪、蛋黃、魚類、豆制品等食物。成人每天必需攝鈣量在1000毫克,35歲以后更多,進入更年期則應達到1300~1500毫克。絕經后的婦女、孕婦、老年人及進食量少者,可每日加服500~1000毫克鈣制劑。
3.缺乏運動:體力活動和身體鍛練在一定的應力作用下,骨骼的密度會增加,骨密質的厚度和骨小梁的密度、數量和質量都會增加,反之骨骼將會出現骨質疏松現象,戶外活動少、少曬太陽,嗜煙、過度飲酒及長期過量飲用咖啡者都易患骨質疏松癥。
對策:平時注意到室外活動,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要做有規律的運動,增加骨的機械負荷,如快步行走、太極拳、劍術等,都可使骨骼血液循環旺盛,促進新陳代謝,使構成骨的蛋白質、鈣、磷等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同時減少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酒、喝咖啡、抽煙等。
5.骨質疏松的危害性
老年人骨質疏松發病率較高,全球有2億骨質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結果表明,骨質疏松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50歲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會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經歷了第一次骨質疏松性骨折,繼發性骨折的危險明顯加大。我國老年人中現有骨質疏松癥患者9000萬,占總人口的7.1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加快,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預計到2050 年將增加到2.21億,那時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質疏松性骨折將發生在亞洲,絕大部分在我國。有學者對1995—1996年美國骨質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發生數進行調查顯示,每年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150萬次,其中椎體骨折70萬次,腕部骨折20萬次,髖部骨折30萬次,其它骨折30萬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發生數。
6.從飲食上應該吃什么東西來預防?
骨質的主要成分是來自飲食中的蛋白質、鈣等物質,雖然還有其他原因引發骨質疏松,但以合理的飲食來滿足骨酪上需要的成分是首要任務。
1.食物相互搭配: 糧、豆、內、魚、蔬菜等適當搭配并經常更換品種,即可使氨基酸趨于齊全而滿足人體需要。
2.蛋白質的攝人: 數量可根據營養資料較為粗放地拿握,略為放寬,但不可過量。因為長期過量攝入蛋白質,反而會使鈣質損失過多。
3.鈣的攝入: 老年人由于胃腸功能老化及飲食減少等原閑也應適量增加,一般情況下的攝取量為1200毫克/日??蛇x用適當的鈣劑作為補充。服用時應遵循各鈣劑的說明書來決定服用方法,并遵醫囑。在補鈣的同時還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以促進腸鈣的吸收。
4.不宜大量攝食的蔬菜: 如菠菜、覓菜、毛豆、洋蔥、英白、筍類等雖有一定的含鈣量,但因同時含較多的草酸,后者在人體內易與鈣結合生成不溶性的葷酸鈣,不但會影響鈣的吸收,還會增加人體泌尿系統產生結石的幾率。
5.碳酸飲料要適量: 這類飲料中一般含有大量的磷酸,過量會使體內磷元素含量增加過多,破壞血液中鈣、磷元素的平衡關系,使骨韶、牙齒中的鈣元素流失。
6.何時補鈣: 午夜后常處于低血鈣狀態,為了滿足需要,血液會從骨鎬中提取鈣質。長此以往,也會導致骨質疏松。因此,應睡前服用鈣劑。
7.戒煙酒、多飲茶: 戒煙對預防或延遲骨質疏松的發生有積極作用,酗酒會影響胃腸時鈣磷等礦物質的吸收??Х热顼嬋脒^多會影響鈣的吸收。而茶葉中的氟化物有利于鈣及磷沉積于骨路上。
8.較瘦女性注意事項: 骨質疏松癥易在體型較瘦的女性身上發生,這可能是因為,體型消瘦者骨鹽絕對量較身材高大者少。所以,適當增加體重,對于穩定病情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骨質疏松的預防一定要從青少年期開始。童年及青春期過度骨丟失預示老年時發生骨質疏松的可能性很大。就我國的膳食結構,補充鈣質應該貫穿生活的始終,對早年體力活動也應予鼓勵,這樣可使骨礦密度增加。
篇7
光靠補鈣難撐“骨骼大廈”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人體的老化及疾病等原因,破骨細胞骨的吸收逐漸超過了成骨細胞骨的形成,于是,人體的骨量開始丟失。要減少骨丟失、預防骨質疏松,靠每天一杯牛奶或幾片鈣片強化補鈣還不夠。
“經常有上了年紀的病人抱怨:天天吃一大堆藥補鈣,還是腰酸腿痛,甚至夜里翻不了身。”專家建議他們做骨密度檢查,結果發現大都已經患上骨質疏松癥。原來,不少患者都把鈣片當藥片,以為堅持吃鈣片,總有一天,自己的身子骨能夠好起來。
“其實查出骨質疏松后,光補鈣片是起不到治療作用的。這一點經常被人們誤解或忽視,導致不少出現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未能及時就醫?!扁}產品其實只能作為營養補充品,不能用來代替治病的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大部分是抑制骨吸收的藥,是通過減少破骨細胞生成,減少破骨細胞的活性來防止骨量過多過快丟失,鈣片是起不到這種作用的。
補鈣同時要關注其他微量元素攝入
鈣要補出好效果,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和多吃高鈣食品這些常識已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但其實在飲食和多種微量元素之間的平衡也有很多講究――
1.大魚大肉也會“吃掉”鈣
吃得太咸,身體攝取太多鈉,會間接增加鈣在尿液中流失??谖吨匦纬缮钪械牟涣硷嬍沉晳T,不但會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壓的幾率,還會導致骨質疏松。
有研究證明,高蛋白飲食是引起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之一。過量攝入大魚大肉又不注意酸堿平衡,將導致鈣的大量流失,最終影響人體骨骼的生長。肉中如果有大量脂肪,會與鈣結合成難以溶解的鈣鹽,同樣影響鈣的吸收。
另外,補鈣時若攝入含較多草酸、鞣酸的食物,如菠菜、空心菜等,其中的有機酸與鈣結合成難溶性的鹽,會降低補鈣效果。
2.“擺平”微量元素補鈣更有效
補鈣除了要注意鈣與維生素D的關系外,還要清楚與磷、鎂、鋅、鉛等多種微量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磷:過多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可導致磷比鈣的攝入高出數倍,甚至十幾倍,這樣,飲食中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帶出體外。
鎂:當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最利于鈣的吸收利用。所以,在補鈣的時候,切記不要忘記了補充鎂。如堅果、黃豆、瓜子、谷物、海產品,這些食物中含鎂較多,可以選擇食用。
篇8
【關鍵詞】社區發展;骨質疏松;篩選及預防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全身性的骨量減少和骨組織顯微結構改變為特征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患者骨骼脆性的增加,患者在生活的過程中骨折的危險程度會大大增加。骨質疏松對發病于中老年人之間,其中女性更容易患病。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提升和醫療保健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人口呈現老齡化的發展趨勢,老齡化人口在不斷增加,骨質疏松問題更加突出。骨質疏松和人們的營養狀態、物理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等因素都有關系。目前我國很多社區民眾對于固執疏松癥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多,在飲食、生活方式方面存在著不良的生活習慣。本文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主要對社區人群固執疏松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預防和質量對策,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主要選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到我院進行調查和骨密度檢查的社區居民共50例。入選的標準主要如下:在社區居住長于2個月時間,年齡在18歲到70歲之間,居民同意進行調查,與調查人員的共同并無障礙。其中50名骨質疏松患者為觀察組,另外50名正常社區居民為對照組。觀察組中年齡最小的為18歲,年齡最大的為68歲,平均年齡為(45.4±2.46)歲,文化程度在小學以下的有20例,初中的有18例,高中以上的為12例?;颊叩捏w重在42.5kg到95.5kg之間,身高在145厘米到190厘米之間。
1.2 骨密度檢查 本文在開展研究工作的過程中主要對骨密度進行相應的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主要選用Delphi - W 型雙能 X 線吸收儀進行檢查,所有的檢測均由本文的研究人員開展,所采用的骨質疏松標準為T小于等于―2.5為骨質疏松癥。
1.3 調查內容與調查方法 本文在開展調查和分析的過程中,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文化程度、精神狀況、經濟能力、生活習慣、家庭狀況等等。通過諸多信息的調查來對骨質疏松患者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在開展統計分析的過程中主要采用SPSS18.0進行研究和分析,通過對相應信息的調查和分析,P
2.結果
2.1 發病率調查 通過本文的調查和分析,社區人群當中發生骨質疏松的患者的發病率為12%,其中男性的發病率為8%,女性的發病率為14%。
2.2 發病原因分析 本文在對發病原因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根據相應的調查內容引入多 元 非 條 件Logistic回歸模型,通過相應的分析和研究發現,每天的光照時間、生活壓力狀態以及患者的文化程度是導致社區人群出現骨質疏松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提升和醫療保健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人口呈現老齡化的發展趨勢,老齡化人口在不斷增加,骨質疏松問題更加突出。骨質疏松和人們的營養狀態、物理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等因素都有關系。在開展預防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從這個方面入手。
3.討論
3.1 骨質疏松概述 骨質疏松是我國社區居民十分常見的疾病形式,骨質疏松是一種以全身性的骨量減少和骨組織顯微結構改變為特征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患者骨骼脆性的增加,患者在生活的過程中骨折的危險程度會大大增加。骨質疏松對發病于中老年人之間,其中女性更容易患病。骨質疏松癥主要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個大的種類,原發性的固執疏松又可以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以及特發性骨質疏松三種主要的形式。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主要發生在婦女絕經之后的5年到10年之內;老年性的骨質疏松癥一般指老人在70歲之后發生骨質疏松,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生在青少年階段,目前尚無明確的病因。
3.2 本文分析的結論 本文在開展研究和分析的過程中對于當前有關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骨質疏松的發生和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多為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本文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相應的資料其中顯示家族病史和每天的日光照射時間、生活壓力以及文化程度是導致固執疏松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對于骨質疏松也有著相應的影響,因為文化程度較高的人對于骨質疏松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能夠進行積極主動的預防。適宜的光照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能夠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能夠促進骨骼對于鈣的吸收,延緩人體骨質的流失。遺傳因素對于人體的骨量和骨強度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心理調適能力較強的人能夠很好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能夠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大大降低了固執疏松的發生。
3.3 預防方法 對于骨質疏松預防比治療更加有效,因此醫務人員在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依據社區居民的年齡情況和身體情況選擇相應的知識進行普及,糾正并且盡可能地讓社區居民了解到一些可以避免的危險因素,并且指導其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進行預防,定期地進行鍛煉合理安排平衡膳食。可以在生活的過程中成立相應的俱樂部,為社區居民提供必要、有效、正確的防治措施。社區在生活的過程中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應當減少吸煙、酗酒、喝濃咖啡等不良的行為;同時在生活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進行適量的運動這樣能夠促進骨的形成和骨的重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骨的彈性,有效得防治骨質疏松;社區居民應當在生活的過程中注重調整自身的飲食,應當注重社區食物中的鈣,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的預防效果。
3.4 骨質疏松的治療措施 骨質疏松患者在患病之后應當注重對于疾病的治療,其中藥物治療是是十分常見的方式,因為有時僅補充鈣劑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需根據患者情況加用藥物。在使用藥物的過程中主要有三種藥物形式,這三種藥物形式適用于不同的患者,其中雙膦酸鹽類可選擇的藥物有阿侖膦酸鹽;降鈣素類更適合有疼痛癥狀的骨質疏松癥患者;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用于女性患者,能降低雌激素受體陽性浸潤性乳癌的發生率,不增加子宮內膜增生及子宮內膜癌的危險。除此之外對于出現骨折的患者應當進行及時的外科手術治療,防治骨折病情加重影響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應當調整自身的飲食,注重對于鈣的補充,同時應當注重開展適宜的運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鈣的吸收,增強患者的骨質;應當在治療的過程中調整自身的生活方式,減少喝酒、抽煙等不良行為。骨質疏松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對于人體的如歌有著很大的破壞,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應當對骨質疏松進行防治和治療,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替身社區民眾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密鈣息; 炔雌醇;低雌激素閉經;骨質疏松;防治
[中圖分類號]R5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7(a)-126-02
已知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雌激素的缺乏關系密切[1,2]。高促性腺激素性閉經患者年紀尚輕即有顯著的雌激素缺乏,有研究表明,該類患者骨代謝均已呈現明顯的負鈣平衡狀態故均有過早發生骨質疏松的傾向。本研究通過觀察密鈣息(micalcic:一種人工合成的鮭魚降鈣素)和炔雌醇給藥前后患者骨代謝的變化,從而為其骨質疏松的早期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論根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4例高促性腺激素性閉經患者共分兩組。低雌激素性原發閉經組:年齡20~30歲,平均(28.4±1.4)歲,從未有自然月經來潮,經血E2及FSH測定確診為低雌激素性原發閉經者,共10例。卵巢早衰組:青春期發育后月經周期建立,但在30歲以前出現閉經,至今已達5~12年,實足年齡35歲以下,平均(31.4±2.6)歲,經血E2及FSH測定和腹腔鏡下卵巢組織活檢均證實卵巢組織纖維化,未見或僅見極少始基卵泡而確診為卵巢早衰者,共14例。將上述兩組患者各自隨機均分兩組,然后分別給予密鈣息100 U,每日兩次噴鼻;炔雌醇0.05 mg,1次/d,口服,均給藥2周,并于給藥前后分別測定空腹尿鈣與肌酐(Ca/Cr)、羥脯氨酸與肌酐比值(OHPr/Cr)以及血清雌二醇(E2)、降鈣素(CT)和堿性磷酸酶(AKP)的值。
1.2 測定方法
受試者3 d素食,于收取血尿標本的前夜8PM開始禁食,次晨8AM左右棄去首次尿液,于上午8~10AM留取尿液,同時取肘靜脈血分離出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待測。
血清E2及CT均采用放免測定,血清AKP采用對硝基酸磷酸鹽法,尿OHPr采用鄭少雄改良血尿羥脯氨酸測定法,尿鈣和肌肝分別采用鄰甲酚酞絡合酮終點法和苦味酸法。
2 結果
密鈣息給藥后反映骨質吸收的指標空腹尿Ca/Cr較給藥前有顯著下降(P
3 討論
絕經后婦女因雌激素缺乏可導致其骨礦物質的加速丟失[1,2]。眾多研究表明,雌激素代替療法以及密鈣息的應用不但可以維持絕經后婦女骨礦物質的相對穩定,而且還可以使其礦物質的含量有所增加。已知年紀尚輕的原發閉經和卵巢早衰者因有顯著的雌激素缺乏,其骨骼代謝已呈現出明顯的負鈣平衡狀態,故均有過早發生骨質疏松的傾向,為探討減緩該類患者骨量丟失的有效途徑,本文將密鈣息和炔雌醇用于上述年輕的雌激素缺乏的患者,并詳細觀察了該類患者的骨代謝對密鈣息的反應性。結果顯示,密鈣息給藥后反應骨質吸收的指標空腹尿Ca/Cr較給藥前有顯著下降(P
總之,上述研究的結果提示,密鈣息的應用以及雌激素代替療法對年輕的高促性腺激素性閉經患者骨質疏松的早期防治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66-74.
[2]楊欣,鄭淑蓉.骨質疏松癥非雌激素治療的進展[J].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1997,24(2):66.
篇10
[關鍵詞] 二仙湯;骨質疏松;骨密度;脫氧吡啶酚;I型前膠后羧基端前肽;I膠交聯N末端肽
[收稿日期] 2014-05-08
[通信作者] 王桂敏,Tel:13840629555,E-mail:
[作者簡介] 李旭斌,醫師,E-mail: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低骨量,骨組織的微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骨質疏松在全世界發病率逐年上升,絕經后婦女發病率更高,其特征是骨量減少,骨組織的顯微結構改變,骨折的危險性增大。臨床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激素調節藥物(雌激素等)、促進骨形成藥物(甲狀旁腺激素)、促進骨礦化藥物(維生素D、鈣劑)等。這些藥物對治療OP有效,但伴隨有嚴重副作用,如激素長期治療出現的血凝狀態、高血壓、水腫[2]、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等[3]。中醫藥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注重于整體調節,調動內因,作用于多個環節,在治療上有較大優勢[4-7]。二仙湯是張伯納教授20世紀50年代經過反復篩選驗證而研制出的一劑名方,該方臨床應用幾十年,療效確實,現代研究證明二仙湯可以增加雌激素分泌,增加骨形成和降低骨吸收,從而起到抗骨質疏松的療效和骨保護作用。本文通過建立去勢后大鼠骨質疏松模型,檢測生化指標及骨密度等變化,研究二仙湯對去勢后大鼠骨質疏松的影響,探討可能存在的作用機制,為臨床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尋求理論依據。
1 材料
1.1 藥品及試劑 二仙湯由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藥局提供。DPD,U-Cr,BGP,PICP,NTX檢測試劑盒均購自Sigma公司;10%水合氯醛溶液、4%多聚甲醛溶液購自遼寧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尼爾雌醇購自北京益民藥業(批號0904100)。
1.2 儀器 LEICA-CM1800石蠟切片機(德國萊卡);JC303-4電熱恒溫培養箱(上海嘉和儀器設備廠);TGLL-18G高速冷凍離心機(太倉市醫療器械廠);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Olympus);顯微鏡(MICROPHOT-FXA);QDR-4500A雙能X線骨密度儀(美國HOLOGIC);550型酶標儀(美國Bio-Rad)。
1.3 動物 3個月齡雌性SD大鼠,體重200~220 g,由遼寧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LJ08023。
2 方法
2.1 藥物制作 二仙湯由仙茅20 g、羊藿20 g、巴戟天15 g、當歸15 g、黃柏15 g、知母15 g,沸水煎煮,藥液放入濃縮缸內濃縮。其推薦臨床劑量為按60 kg人計為每日60 g(生藥),折算為大鼠劑量相當于生藥6.3 g?kg-1,中藥低劑量組每天用藥量相當于含生藥量6.3 g?kg-1;中藥高劑量組含生藥量是低劑量組的4倍,相當于含生藥量25.12 g?kg-1。按照人與大鼠體表面積比例,以上藥物給藥容積為1.79 mL,灌胃,每日1次。雌激素組給予1.5 mg?kg-1的尼爾雌醇,用生理鹽水稀釋成等體積混懸液。
2.2 動物分組及模型制做 將50只健康成年SD大鼠,按完全隨機數字法分為5組,每組10只:假手術組(Sham組)、模型組(OVX組)、雌激素(EST組)、二仙湯低劑量組(EXD/L組)、二仙湯高劑量組(EXD/H組),將各組大鼠用 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3 mL?kg-1體重),以俯臥姿勢固定在手術架上,在季肋,腋中線和脊柱外側入路暴露雙側卵巢,除假手術組僅暴露外,其余各組均切除雙側卵巢。術后肌注青霉素1萬U/只,連用3 d。術后第2天開始行陰道細胞涂片檢查,每天1次,連續5 d,陰道上皮角化細胞無周期性變化,證明卵巢去除成功。
2.3 給藥方式 按大鼠體重計算每日用藥量;假手術組和模型組每日給予1.79 mL等量生理鹽水;雌激素組灌胃尼爾雌醇1.5 mg?kg-1,1次/3 d,其余2 d灌胃等量生理鹽水;中藥低劑量組每日灌胃1.79 mL中藥(含3.04 g生藥),中藥高劑量組每日灌胃1.79 mL中藥(含9.12 g生藥),每天1次,連續12周。
2.4 血、尿生化指標 第6周將大鼠禁食禁水1 d,放入代謝籠,收集尿液,用消毒瓶裝好待測。用ELISA法測定脫氧吡啶酚(DPD)、尿肌酐(U-Cr)。12周后頸動脈穿刺抽血,用離心機3 000 r?min-1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20 ℃環境保存待測。將血清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鈣(S-Ca)、血磷(S-P),ELISA法測定骨鈣素(BGP)、I型前膠后羧基端前肽(PICP)、I型膠原交聯N末端肽(NTX)。均用550型酶標儀讀取數值(按說明書操作)。
2.5 骨密度(BMD)檢測 12周取血后處死大鼠剔出雙側股骨分別保存。用雙能X線骨密度診斷儀對大鼠左側股骨近端干骺端進行掃描測定,掃描寬15 cm,速度80 mm?s-1,分辨率310 mm×310 mm。檢測BMD值。
2.6 骨病理形態學檢測 取右側股骨髁經脫鈣、脫水、石蠟包埋處理后,取股骨髁部相同部位橫向切片,制成5 μm 厚組織切片,行H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各組切片組織病理學的變化。
2.7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表示,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行多重性組間差異性比較,P
3 結果
3.1 對大鼠DPD,U-Cr,U-DPD/Cr的影響 與OVX組比較,Sham組、EST組、EXD各組DPD,U-Cr,U-DPD/Cr含量顯著降低;與EXD/H組比較,EST組含量降低、EXD/L組含量升高,見表1。
3.2 對大鼠S-Ca,S-P,BGP,PICP,NTX的影響 各組S-P無明顯差異。與OVX組比較,Sham組、EST組、EXD各組BGP,NTX含量顯著降低(P
3.3 對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響 OVX組與Sham組比較,骨密度明顯降低(P
3.4 病理切片特征 假手術組(Sham組)可見骨組織結構完整,骨小粱致密粗壯,數目多,形態規則,間隙適中,排列齊整;模型組(VOX組),骨小梁稀疏,骨小梁間有斷裂并且分離,間隙增大,排列紊亂,骨板層結構疏松,骨質疏松特征明顯;雌激素組(EST組),骨小梁粗壯,結構完整,形態規則,骨小粱排列致密,且骨小梁數目明顯多于模型組;二仙湯高劑量組(EXD/L組 )可見骨小梁致密豐實,間距較窄,形態結構規整,寬度和間隙與假手術組和雌激素組接近,見圖1。
4 討論
絕經后骨質疏松是老年婦女?;嫉囊环N代謝性骨病,患病率高。雌激素水平的明顯下降是導致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8]。現代研究證明二仙湯可以增加雌激素分泌,增加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增加降鈣素的濃度,增加骨形成和降低骨吸收,從而起到抗骨質疏松的療效和骨保護作用[9-12]。
骨代謝處在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動態平衡中,骨吸收絕對或相對增加是導致骨量丟失的直接原因[13]。反映骨形成的指標有:血清ALP(堿性磷酸酶)、血清 BALP(骨堿性磷酸酶)、血清 BGP (骨鈣素)、血清 PICP(I型前膠后羧基端前肽)和 PINP(I型原膠原氨基端前肽)、血清 MMPs (基質金屬蛋白酶);反映骨吸收的指標有:血清HOP(羥脯氨酸)、血清PYD(吡啶啉)和血清 DPD(脫氧吡啶啉)、血清 TRA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血清 CTX-I(I 型膠原羧基端交聯肽)和血清 NTX-I(I 型膠原氨基端交聯肽)等[14-15]。在 Blumsohn A等[16]的研究中發現PICP比T-ALP和B-ALP更好。本實驗中OVX組與Sham組比較PICP含量顯著降低,雌激素組和二仙湯組與OVX組比較明顯升高,表明尼爾雌醇和二仙湯均有較強的升高PICP,促進骨形成的作用。DPD是骨中細胞外基質成熟膠原的不可還原的代謝產物,不經過肝臟的進一步降解,直接排泄于尿中,是骨吸收的靈敏和特異性指標,可作為篩選骨質疏松高危人群和監測雌激素療效的有用指標,能可靠的反映骨轉換狀況[17]。本實驗中OVX組與Sham組比較尿DPD及U-DPD/Cr含量顯著升高,雌激素組和二仙湯組與OVX組比較DPD及U-DPD/Cr明顯下降,表明尼爾雌醇和二仙湯均有較強的降低尿DPD的作用,從而起到抑制骨吸收的作用。I型膠原交聯N末端肽(NTX)是反映骨吸收和骨轉移的敏感指標,較其他更為特異和靈敏[17]。本實驗中OVX組與Sham組比較NTX含量顯著升高,雌激素組和二仙湯組與OVX組比較明顯下降,表明尼爾雌醇和二仙湯均有較強的降低NTX的作用,從而表明存在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二仙湯高劑量比低劑量下降作用更明顯。骨鈣素(BGP)是由成骨細胞分泌的維生素K依賴型鈣結合蛋白,血清骨鈣素水映新形成但未結合至礦化部位的骨鈣素,高轉換型骨丟失情況下,血中BGP含量增加。去卵巢后大鼠骨質疏松為高轉換型骨質疏松,血清骨鈣素含量增加[18],本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同OVX組比較,尼爾雌醇組和二仙湯組血清骨鈣素含量均下降,表明二仙湯和尼爾雌醇可以降低骨轉換率。
本實驗發現,雌激素組、二仙湯組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去勢大鼠S-Ca水平(P
大鼠去卵巢后由于雌激素不足,導致骨吸收超過骨形成,出現高轉換型骨質疏松。尼爾雌醇為雌激素類抗骨質疏松藥物,實驗結果提示通過抑制骨吸收,抑制骨轉換,增加骨量來達到抗骨質疏松的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二仙湯對去勢大鼠有抗骨質疏松作用,該作用是通過促進骨形成,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轉換率,保持骨量的正常水平、提高骨密度來實現的,從而起到抗骨質疏松的療效和骨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 杜艷萍,朱漢民,李慧林,等.絕經后婦女使用抗骨質疏松癥藥物的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2(2):139.
[2] 趙巍.中醫藥治療腎病綜合征激素副作用的優勢分析[J].國醫論壇,2013,28(2):18.
[3] 崔偉,劉成林,史之禎,等.卵巢切除大鼠血清三種骨鈣素變化與骨丟失[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1996(3):16.
[4] 武密山,趙素芝,任立中,等. 羊藿苷元磷脂復合物防治去卵巢骨質疏松大鼠骨丟失和提高骨質量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3):2163.
[5] 李勁平,王小靜,曾英,等. 補骨脂定抗實驗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效應及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1):1816.
[6] 曹春雨,劉婷,回連強,等. 黔嶺羊藿總黃酮類成分對去勢雌性大鼠骨質疏松癥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10):1913.
[7] 龔偉,李峰. 以鹿茸對去卵巢骨質疏松癥模型大鼠的影響對不同規格鹿茸進行質量評價[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12):2326.
[8] Mokuda S,Sawada N,Matoba K,et al. Serum undercarboxylated osteocalcin level increases with 48 weeks of teriparatide treatment in pre-treated elde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ho use anti-resorptive drugs[J]. J Endocrinol Invest,2012,35(9):796.
[9] Yoshimura N,Muraki S,Oka H, et al.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as predictors 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men and women: 10-year follow-up of the Taiji cohort[J].Mod Rheumatol,2011,6:608.
[10] 閔文,黃桂成,華永慶,等.補腎通絡方治療去勢大鼠骨質疏松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7): 190.
[11] 伍娟娟,林忠,尤昭玲,等. 二仙湯對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小鼠免疫相關指標影響[J]. 山西中醫,2013,29(7):48.
[12] 黃巧智,暢金劍. 二仙湯臨床應用舉隅[J]. 醫學臨床研究,2012,4(7):49.
[13] 易偉蓮,廖德權,林柏云,等.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性激素、細胞因子及骨代謝指標的變化及關系[J]. 檢驗醫學, 2012,27(4):296.
[14] 劉俊恒,潘繼承,倪黎剛,等.骨質疏松患者部分骨代謝指標測定的臨床意義[J].實用老年醫學, 2012(3):213.
[15] 孟迅吾.骨轉換生化標志物及其臨床應用[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1(7):504.
[16] Blumsohn A, Marin F, Nickelsen T, et al. Early changes in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changes after 24 months of treatment with teriparatide[J]. Osteoporos Int,2010,10:1371.